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春风抚洛水 > 第十一章 魏元忠其人

第十一章 魏元忠其人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这一日,众宰相在政事堂会议。众人依次入座之后,相互寒喧。这时,张柬之与姚元之一前一后地进了门。

    杨再思对姚元之不齿,当面阻拦。他冷嘲热讽道:“姚大人何日戳升为相,本相为何一无所知?

    姚元之正要解释,张柬之一脸冰霜地反驳道:“岂有此理!姚大人前来参加会议,为何阻拦?”

    杨再思并不退让,他振振有词地责难道:“政事堂为宰相议事之处。不入相班,何能来此?”

    张柬之咄咄逼人地问道:“杨相国,本相问你,皇上命吾等商榷何事?”

    杨再思脱口答道:“岂非张昌期升职之事?”

    张柬之冷笑一声道:“商榷官员升职,何能离了天官尚书。若无姚大人推荐,张昌期何能升职?”

    杨再思本想不再阻拦。碍于面子,他不管不顾地嚷道:“此乃朝廷法度,非宰相者,不许踏入政事堂半步!”

    张柬之哼了一声,盛气凌人地问道:“此乃皇上圣意,你敢抗旨?”

    杨再思吱唔道:“本相不敢。”

    张柬之愤愤嚷道:“姚大人请入座,吾看何人敢挡?”

    “是。”

    张柬之当仁不让地坐了主位,他巡视着众人道:“有人向皇上建议,欲将六品的岐州剌吏张昌期升为四品的雍州牧。天官衙门考核认为,张昌期政绩平平,不宜升迁。皇上甚感惋惜,决定此事在政事堂酌定。诸位有何见地?不妨畅所欲言。”

    宰相李侨正色道:“六品升为四品,便是越级升迁。若非出类拔萃之人,实为不妥。”

    杨再思巴结张昌宗,得以升迁。张昌期乃张昌宗之胞弟,岂能坐视不管?见有人反对,杨再思面红耳赤地争辩道:“皇上有言在先,能者上,庸者下,官员政绩卓越,如何不可越级升迁?”

    杨再思不给姚元之面子,姚元之当然不凑杨再思的热闹。他正话反说道:“张刺史蛮有人缘的,他二十四岁大寿那天,去的人山人海,满堂生辉。”

    杨再思竟然不知好歹,顺着姚元之的意思讲道:“人缘就是官声,俗话说,行得清风,便有细雨。”

    宰相c冷笑一声:“二十四岁祝的甚么寿,那不是作寿,而是敛财!”

    姚元之呼风唤雨,趁机讲道:“在那次寿宴上,几个秀才给张刺史献上一副寿联,写得十分贴切。”

    杨再思不知就里,糊里糊涂地称赞道:“那是当然,张刺史注重学业,体恤读书人,所以深得秀才们的拥戴。”

    众人七嘴八舌地问道:“不知是何寿联,愿闻其详。”

    姚元之掏出一纸矜持地念道:“上联是:似者像也,像虎像豹财狼,不像刺史;下联是:慈者爱也,爱金爱银爱财宝,不爱百姓。”

    众人听了,哄笑不止。

    宰相b怒斥道:“如此贪财害民刺史,何能升迁?况且,他官声不佳,朝中颇有微词。”

    杨再思四顾望去,竟无一人帮张昌期讲话,只好唱起独角戏。他孤注一掷地嚷道:“张刺吏为官清廉,德才兼备,将岐州治理得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岂非政绩?不必吹毛求疵,甚么官声不佳?”

    魏元忠故意办杨再思的难堪,他冷笑一声道:“哈哈,好一个道不拾遗”

    杨再思对魏元忠的话似懂非懂,兴高采烈地叫道:“魏相国慧眼识珠,一叶知秋。尔等还有何话?”

    魏元忠见杨再思拿自己当枪使,不由调侃道:“杨相国,不必着急,让下官把话讲完。”

    “魏相国请讲。”

    魏元忠玩世不恭地讲道:“岐州原有一千二百多户,如今只剩下七百多户。这些人何处去了?他们从居民变成流民。百姓穷得吃不饱肚子,穿不上衣裳,连盗贼都饿得无影无踪,当然夜不闭户!”

    杨再思气愤不过,歇斯底里地斥责道:“魏元忠胆子不小,竟敢诬蔑张刺吏!”

    魏元忠对社稷忠贞不二,哪将张昌期看在眼里?他乎地一声站起,一拍桌案道:“杨相国,你的帽子太大,下官戴不上。谁愿升他的官也可,恕下官不能奉陪!”说罢,他拂袖而去,大步出了政事堂。

    魏元忠一走,众人也不愿再议。纷纷嚷道:“魏相国走了,吾等在这里作甚?告辞。”

    众人走后,政事堂只剩下张柬之和杨再思二人。张柬之一揖问道:“杨相国,这该如何是好?”

    杨再思自觉没趣,他哼了一声,悻悻而去。

    无耻之人,必有无耻之德。大凡无耻小人,善于挑拨是非,混淆黑白。历朝历代,概莫如此。杨再思出了政事堂,径直向张府走去。他想,今日受张昌宗之托,谁料事与愿违。这可如何是好啊?杨再思走进张府,二张一见,慌忙迎接。

    二张一揖道:“迎接杨相国。”

    杨再思长叹一声道:“唉,下官才疏学浅,有失大人重托!”

    张昌宗不经意地讲道:“不必慌忙,请到客厅待茶。”

    三人进了客厅,分主宾坐下,一时无话。

    听其言,观其行,此时张易之已明白事情结果。他不放心地问道:“杨相国一脸郁闷,莫非政事堂会议无果?”

    杨再思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在魏元忠身上。他别有用心地骂道:“魏元忠这老东西,好不知理。在政事堂大放厥词,然后拂袖而去。他一走别的相国也去了,本相孤掌难鸣啊!”

    张昌宗雷霆大怒地吼道:“老东西如此无理,本官也顾不得许多了。吾要上疏皇上,杀了魏元忠!”

    张易之火上浇油道:“跟吾等作对,他也太不识时务了。”

    见二人发怒,杨再思陪着笑脸安慰道:“二位大人息怒,气坏了身子如何是好?只要本相在,此事从长计议。”

    这一日,又是朝会的日子,紫宸殿上仍是皇上升座,众臣山呼的老一套。武则天只想长寿,一味敷衍朝事。此时,她一心想回到长安,完成交班了事。她刚一升座,不等众臣奏事,便匆匆叫道:“上官婉儿宣旨。”

    上官婉儿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长安乃龙兴之地,还都长安,人心所向。自今日始,改元长安,大赦天下。钦此!”

    还都长安,预示着大唐光复,改元长安,是恢复大的唐先兆。听了圣旨,众臣一齐欢呼:“陛下英明!”

    武则天看出众臣的情绪,再一次问道:“众爱卿,尔等可愿改元?”

    武则天如此问话,显然话里有话。众臣不敢正面回答,一味欢呼着:“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若在以往,武则天必然大怒。如今她心里只有长寿二字,不愿多管闲事。于是,武则天调笑道:“看来改元长安,移都西去,深得人心啊。”

    众臣这才答道:“改元长安,社稷大幸,陛下功德无量。”

    众人正欢欣若狂,不料,祸从天降。武三思上前一揖奏道:“陛下,有紧急军情禀报!”

    “是何军情?”

    武三思慌慌张张地奏道:“默啜率十万大军围困朔州,情势十分危急,请陛下定夺。”

    武则天寻思道:“看来默啜不可小视。先是陈兵云中,如今又围困朔州。他声东击西,居心叵测啊。”

    武三思情急之中,又是一揖道:“军情紧急,形势岌岌可危,请陛下速派大军救援才是。”

    说起打仗,武则天又想起魏元忠。她对殿台下问道:“谁愿出战,为朕分忧?”

    众人垂首,皆不言语。

    武则天见众人不语,只好点将。她心急如焚地叫道:“魏元忠何在?朕如何看不到朕的魏爱卿?”

    魏元忠上前一揖道:“陛下,臣在。”

    武则天以商量的口气道:“如今薛讷尚在云中,朝中无人领兵。朕命你挂帅出征,解救朔州之围,可愿前往?”

    魏元忠一反常态地推辞道:“陛下,恕臣不能奉诏。”

    武则天一阵或疑,双目一轩问道:“魏爱卿,朕一向还是看重你的。没想到面对危难,裹足不前,公然抗旨!”

    魏元忠解释道:“陛下误会了。大敌当前,臣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并非臣有意抗旨,是有下情回禀。”

    “你且讲来。”

    魏元忠眉头一锁,潸然泪下。他悲怆地一揖奏道:“狄国老临终时曾对臣言,讲他愧对陛下。”

    听到狄国老三个字,武则天又惊又喜。她郑重问道:“啊,国老何言?”

    魏元忠沉痛地奏道:“国老言讲,陛下让老臣历练相王。两军阵上,臣只顾相王的安全,却忘了历练二字。每当想起此事,夜不安枕啊!”

    武则天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喜出望外地问道:“若依国老的意思,这次出征应由相王挂帅?”

    “正是。”

    武则天又问:“先锋呢?”

    “王思礼可为先锋。”

    武则天踌躇满怀,不禁调侃道:“魏爱卿不愧国老的弟子,竟学会耍滑头?元帅有了,先锋有了,你不是可以在朝中坐享其成了?”

    魏元忠一脸坦诚地奏道:“陛下想到哪里去了?元帅、先锋皆为年轻人,没个老年人幕后操盘如何能行?”

    武则天终于明白了魏元忠的意图。她兴奋地问道:“爱卿的意思是”

    魏元忠笑逐颜开地奏道:“元帅有了,先锋有了,这个监军非臣莫属。”

    武则天慎重地嘱托道:“爱卿虽为监军,却是掌盘之人。胜败之责,全在你一人身上。”

    魏元忠一揖奏道:“陛下若是放心不下,臣也不愿抢功,只有另请高明。”

    武则天调侃道:“说你滑头,还不承认?朕哪个也看不上,就是你了。另外朕再给你配一位能臣如何?”

    “不知何人?”

    武则天望了台下一眼,高声叫道:“天官尚书姚元之如何?”

    魏元忠眉飞色舞地赞道:“姚大人大才也,和他一起上阵,魏元忠三生有幸。”

    武则天喜形于色地叫道:“李旦、魏元忠、姚元之、王思礼听宣。”

    四人一齐跪下道:“臣在。”

    武则天笑容可掬地宣布道:“命相王李旦为朔北道行军大总管,王思礼为先锋,魏元忠、姚元之为监军,率兵二十万,驰援朔州。三日之内起程,不得有误!”

    四人一揖道:“臣遵旨。”

    见四人跃跃欲试的样子,武则天由衷地笑了。她把手一挥道:“散朝!”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