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多地取决于对管理组织和技术进行的投资,而不是厂房c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资。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费用。而小规模的企业要引入管理和或技术上的优秀人才往往是困难的。充分利用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的作用,使企业产生了多样化的激励。尖峰在跨人多样化经营之初,对于实体投资十分谨慎而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这对后来集团义无反顾地挺进科工贸等广泛领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是股票市场运作强化了企业通过外部收购进行多样化的因素。资料表明,收益和股息被认识到具有增长潜力的股票价格,要比收益和股息预期增长很少或者没有增长的股票高得多,这就是所谓成长股的概念。一般来说,成长股的股票价格的增长率,要比该时期收益或股息的增长率快得多。对成长性的兴趣激发了众多上市公司以多种方式的收购兼并活动,这在尖峰也概莫能外。与大部分失败的案例不同的是,尖峰集团审慎而果断的决策帮助公司在实现效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被股市炒家和股东誉为成长股中的“明星”。

    尖峰集团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多样化经营不应是企业高速成长的灵丹妙药,也不应是谈虎色变“扩张陷阱”,而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变革的选择。

    #6

    只要能够正确把握和适应环境变化,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多样化,企业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招术出击:鼠标激活水泥主业施行信息化改造

    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谋求相对优势。尖峰的主业水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尖峰运用成本领先战略,利用高新技术对其进行产业改造,使得自身在和用工机制极其灵活的中小企业的竞争中牢牢掌握了主动权,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由此,尖峰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利润来源,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为尖峰的产业高级化奠定了可靠基础。

    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中,尖峰集团采取了两面突围,各个击破的方针。其中,对公司主业水泥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是重头戏。

    尖峰重点对“窑外分解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其中的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系统c生料均化及入窑系统c熟料烧成系统c煤粉制备及计量输送系统c水泥粉磨系统均采用中控控制,所有进入中控集散系统控制的生产环节划归个车间管理,采用“中控操作现场巡检”的生产模式。

    改造后的系统将关键设备的温度c压力c振动c电流等参数均集中反映在计算机中,并设有报警值以提醒操作员和跳停值以保护设备免受进一步损失,从而避免了恶故的发生,同时各系统分组联锁,为发现故障和抢修赢得宝贵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转率。

    新的控制系统采用分组联锁运行。有一台设备停机,该组后面几台联锁停机,有效减少了溢料和堵料,避免二次扬尘,同时迫使生产车间加强对除尘设备的保养,以减少故障。

    #7

    此外,由于新系统的操作高度集中在中控,使中控系统操作员能及时c全面地了解工况,有利于操作员实施作业计划,从而实现优质c高产c低耗,同时该系统使用萤光分析仪对生料配料实行在线控制,对lf库实行多股流自动重力切割下料,从而稳定了入窑生料的质量,利用比色高温计和窑头电视看火,将烧成情况及时反映在中控,从而保证了熟料质量。

    “中控操作现场巡检”的生产模式充分利用了自动化控制的优势,由于分工明确,精简了中间环节,运行以来效果良好,人均生产水泥从改造前的600吨年猛增至5000吨年,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水泥托举鼠标:搞掂药业,成功转型

    尖峰集团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以极审慎的态度踏入医药业这一全新的领域,在短短几年内,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迈出了多元化发展中关键的一步。“抓两头,带中间”这里所说的“两头”,是指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中间”则是指生产,对尖峰来说,药业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涉足之韧,尖峰暂不新铺摊子建企业,也不收购生产企业,而是先建设支科研队伍,出新产品。公司坚持“以中药为主,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中西药制剂,兼顾化学原料药”的发展方向,广纳贤才,组建自己的科研队伍,并与国内著名的医药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目前,年轻的尖峰药业已拥有国家一类新药加替沙星c二类新药14种。

    #8

    与此同时,尖峰集团花大力气组建了医药营销队伍,全资收购杭州医药物资有限公司,整体受让金华市医药公司,拓展销售渠道c建立销售网络,尖峰投资建成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是集药品调拨c批发c零售三位一体的网络系统,其功能包括业务c仓储c财务c经营决策,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和零售店联网。该系统曾荣获浙江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全国医药系统推广。

    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两头都准备好了之后,尖峰再来建设生产基地。1996年划归式兼并浙江省临海制药厂,将其更名为浙江尖峰海洲制药有限公司。1997年利用原金华市味精厂的厂房设备改建高效c广谱抗菌特可新原粉车间,与迪耳药业公司合作投资新建舒嘉青粉针车间,与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新建奈替米星车间,与杭州市场物资研究所组建杭州尖峰德康药业有限公司。

    尖蜂还在江南制药分厂内新建了两条符合gp要求的粉针线,其中头孢类粉针线已通过国家hp认证。此外,在工业园区内投资1亿元,拟建符合gp要求并体现现代医药工业特色的综合制剂大楼,生产复合软袋大输

    液c水针及滴九剂型等新产品,对原金华市生物化学制药厂的剂型,也在江南制药分厂内实行gp改造,生产片剂c胶囊,颗粒剂等固体制剂,项目设计建设进展顺利。3年来,实现利润7500万元,1998年销售额比1997年分别递增354倍和210倍,利润总额递增334倍和135倍。1999年净资产收益率达2919,走出了一条新办医药企业快速发展c良性运行之路。

    #9

    “短平快”抓机遇

    在稳健扩张的基础上,尖峰集团也尽力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1998年,尖峰看准了天津的一家药厂有很好的前景,果断出资3200万元参股,组建了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公司。该公司的当家产品复方丹参滴丸为国内独家生产,是当今冶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该药还是中国第一个通过fda检测c进入美国药品市场的中药制剂。正因为此药身价非凡,盈利非常可观,年回报率达到60以上。

    阶段性成果

    如今,尖峰集团公司已经由一个单一生产水泥的传统建材企业,成功地嬗变为主要生产经营医药c建材c市内电话通信电缆等产品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初步实现了产业转移升级及产业结构互补的目的。1999年度,集团下属的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居全国化学制药工业企业资产总额80位c销售收入35位c利税总额37位c利润总额33位。

    目前,尖峰主要产品具备年生产能力分别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40万吨,市内通信电缆80万公里,大规格彩色釉面内墙砖200万平方米,舒嘉青180万支,小柴胡冲剂1500万包。现已开发国家一类新药1个,国家二类新药5个,国家三类新药3个,国家四类新药10余个。

    而尖峰集团下属的尖峰药业有限公司也已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为一体,以开发和生产经营各类化学原料药c中西药制剂c中成药c生物制剂为主要业务的新型企业。

    #10

    现有总资产61亿元,净资产22亿元,生产企业8家,商业企业4家,科研企业1家,员工16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35以上。

    问题

    尖峰集团由一个水泥生产企业成功转型为生产经营医药c建材c市内电话通信电缆等产品的新兴高科技企业集团,试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11#0

    平衡预算修正案

    税收与储蓄

    美国家庭收入中储蓄的比例小于许多其他国家,例如日本和德国。虽然这种国际差异的原因并不清楚,但许多美国决策者认为美国储蓄的低水平是一个主要问题。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且,储蓄是一国生产率重要的长期决定因素。如果美国可以把储蓄率提高到其他国家的水平,那么,gdp增长率就会提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美国公民可以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美国的低储蓄率至少部分是由于抑制储蓄的税法。美国联邦政府以及许多州政府通过对包括利息和股息在内的收入征税来得到收入。为了说明这种政策的影响,考虑一个25岁的人,他储蓄了1000美

    元,并购买支付9利率的30期债券,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当这个人到,50岁时,1000美元增加到13268美元:但如果利息比如说按33的比率征收税收,那么,税后利率只有6:在这种情况下,1000美元在30年后只增加到5743美元。对利息收入征税大大减少了现期储蓄的未来结果,因此,减少了对人们储蓄的激励。

    针对这个问题,许多经济学家和法律制定者建议改变税规以鼓励更多储蓄。例如,1995年当参议员比尔阿尔奇成为有影响力的众院预算委员会主席时,他建议用消费税代替现在的所得税。

    #1

    在消费税之下,在储蓄最后支出之前,储蓄的收入并不纳税;实际上,消费税和现在许多州用于劳动收入的销售税一样。一个较为温和的建议是扩大特殊帐户的适用性,允许人们的某些储蓄避开税收,比如个人养老金帐户。

    首先,这种政策影响哪一条曲线因为税收变动将改变任何一种既定利率时家庭储蓄的激励,所以,政策将影响每一种利率的可贷资金供给量,这样,可贷资金供给移动。由于税收变动并不直接影响借款人在任何一种既定利率时想借款的数量,所议,可贷资金的需求不会改变。

    其次,供给曲线向哪个方向移动因为对储蓄征收的税比现行税法大大减少了,所以,家庭将通过消费较少部分收入来增加他们的储蓄。家庭用这种增加的储蓄增加他们在银行的存款或购买更多债券。

    最后,我们比较新旧均衡。在借款的成本低时,家庭和企业受到刺激而更多地借款为更多的投资筹资。虽然经济学家广泛接受对增加储蓄影响的这种分析,但对应该实行哪种税收变动看法并不一致。许多经济学家支持目的在于增加储蓄以刺激投资和增长的税收改革。但另一些经济学家怀疑这种税收变动会对国民储蓄有多大影响。这些怀疑者还怀疑所建议的改革的平等性。他们认为,在许多情况下,税收变动的收益将主要归于对税收减免需求最低的富人。

    税收与投资

    假设国会通过了一个法律,给任何一个建立新工厂的企业以税收减免。

    #2

    实际上,当国会规定了一直在起作用的投资赋税优惠时,它正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这种法律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

    第一,该法律影响供给还是需求由于税收优惠改变企业借款并投资于新资本的激励,所以,它将改变可贷资金的需求。与此相比,由于税收优惠并不影响在任何一种既定利率水平时家庭的储蓄量,所以,它不影响可贷资金的供给。

    第二,需求曲线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由于企业有在任何一种利率时增加投资的激励,所以,可贷资金需求量在任何一种既定利率时都高了。

    第三,考虑均衡如何变动。如果因税法变动鼓励更多投资,结果利率上升而储蓄更多。

    政府预算赤字

    过去10年来最迫切的政策问题之一一直是政府预算赤字。当政府支出大于其税收收入时,短缺的部分被称为预算赤字。过去预算赤字的积累被称为政府债务。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有大量预算赤字,这就引起迅速增长的政府债务。因此,许多公共争论的中心是这些赤字对经济稀缺资源的配置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预算赤字的另一种观点

    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接受政府预算赤字,减少国民储蓄并挤出投资的观点,但有少数经济学家对这个结论提出了疑问。他们提出了一种称为李嘉图等价的理论,这种观点以19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名字命名,他第一次提到这种理论观点而且他也对这种观点在现实中能否成立提出了疑问:

    #3

    李嘉图的论点如下:设想政府减税而不改变其支出。结果是预算赤字,公共储蓄减少。但是,如果家庭把所有的减税储蓄起来,而不是支出其中一部分,私人储蓄的增加量完全等于公共储蓄减少量,作为公共与私人储蓄之和的国民储蓄并没有变。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和均衡利率也都没有变。实际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动除了国民储蓄在公共与私人储蓄之间的划分。有预算赤字的情况相当于没有预算赤字的情况。

    你会提出为什么家庭把所有减税都储蓄起来呢根据李嘉图等价理论,当人们看到政府有预算赤字时,他们知道,为了偿还现在积累的债务,政府将要在未来增加税收。减税和预算赤字并没有减少家庭的整体税单;它仅仅是延期而已。在这种意义上说,用预算赤字来筹资的减税是一种政府贷款,而不是赠予。由于这种政策并没有使人民比没有这种政策时更富有,所以,人民也就不会用它来增加支出。相反,人民要把减少的税收储蓄到以更高税收形式收回贷款的那一天。

    许多经济学家把李嘉图等价作为无根据的推测而抛弃了。的确,自从80年代初以来美国有大量预算赤字,但并不像李嘉图理论所说明的那样相应地有私人储蓄增加。事实上,相反的情况更接近于实际。随着美国公共储蓄减少,美国的私人储蓄也减少了。

    但是,李嘉图等价理论却引起了一个颇有兴趣的问题:如果政府债务增加正如实际情况那样要求未来的高税收,为什么家庭没有根据这种税收预期而进行储蓄呢一种可能是,人们在决策中极为目光短浅,以至于没有提前看到现在政府政策的后果。

    #4

    另一种可能是他们预期这些税收不会落在他们自己身上,而是落在子孙后代纳税人身上。实际上,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现收在数代人之间的再分配是政府预算赤字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供给曲线向哪一个方向移动当政府有预算赤字时,公共储蓄是负的,而且,这就减少了国民储蓄。换句话说,当政府借款为其预算赤字筹资时,它就减少了可用于家庭和企业为投资筹资的可贷资金的供给。

    第三,我们可以比较新旧均衡。当预算赤字减少了可贷资金供给时,利率从5上升到6。这种高利率改变了参与贷款市场的家庭和企业的行为:特别是许多可贷资金需求者受到高利率的抑制;买新房子的家庭少了,选择建立新工厂的企业也少了。这就是说,当政府借款为其预算赤字筹资时,它挤出了那些想为投资筹资的私人借款者。

    因此,从预算赤字对可贷资金供求影响直接得出的有关预算赤字的最基本结论是:当政府通过预算赤字而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利率上升,而投资减少;由于投资对长期经济增长是重要的,所以,政府预算赤字低于经济的增长率。

    美国的政府债务与赤字

    自从80年代韧以来,预算赤字一直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长期问题。当罗纳德里根总统1981年入主白宫时,他承诺要缩小政府支出并减税。但他发现减少政府支出在政治上要比减税困难。

    #5

    结果就开始了大量预算赤字的时期,预算赤字不仅在里根时期一直持续,而且还持续到乔治布什和比尔克林顿时期。

    从50年代到70年代,债务与gdp的比率在下降。虽然政府在一些年份有预算赤字,当赤字相当小,以至于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小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由于gdp是政府征收税收收入能力的大致衡量,所以,债务与gdp的比率下降表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经济能靠其税收来维持,与此相比,当80年代初预算赤字剧增时,政府债务的增加开始快于整个经济。结果,债务与gdp的比率开始上升。

    在80年代开始时,美国政府开始有巨额预算赤字,公共储蓄占gdp的百分比下降了24。同时,私人储蓄率也略有下降。国民储蓄下降了约29。

    国民储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用一些私人部门储蓄来为预算赤字筹资,政府拿走了用于新资本投资的资源:从而压低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水平。两个政党的决策者接受了这种基本观点,并把长期预算赤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当比尔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时,减少赤字成为他第一个主要目标。同样,当共和党在1995年控制了国会时,减少赤字也在其立法议程中占有显要位置;这两种努力大大减少了政府预算赤字的规模,但并没有完全消除赤字。

    如果是全体如此一致,为什么美国政府仍然有预算赤字呢部分答案是对如何消除赤字存在分歧。克林顿总统支持增税,特别是对较富的纳税人增税,并主张较为温和地减少支出。国会中的共和党反对增税。

    #6

    而且,实际上是想减税,以刺激私人锗蓄。他们希望通过政府支出的减少大于克林顿总统所希望的水平来平衡预算。因此,对减少赤字细节的不一致和一般人不愿作出有力的决策结合在一起,就使政府预算赤字仍然存在。

    与大多数政策争论一样,关于政府预算赤字的争论也是多方面的。但是,这种争论的基本内容应该已经是清楚的。重要决策者考虑政府预算赤字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他

    们心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储蓄c投资和利率。

    糟糕的经济学

    近年来,一些国会议员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要求联邦府平衡其预算。但是,克林顿总统反对这个修正案。经济学家罗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