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三编 名动天下 第十八节 太学演讲

第三编 名动天下 第十八节 太学演讲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爆发中!今日第一节,四千多字!

    ――――――――――

    光和元年,三月朔,刘备于太学发表演讲。

    在后世,这次演讲,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关于科学的演讲。在演讲中,刘备明确的提出,只有被实验、统计或推理的方法证明的结论,才值得采信。并且,大胆的说道:无论是谁提出的主张,只要无法用以上几种方法来验证,那就值得怀疑。

    这个主张,在当时受到了一部分士人的激烈抨击。那些习惯于从书上寻找答案的士人,将刘备视为狂妄小人,非古疑圣的另类。然而,没有人知道,正因为这种怀疑一切的态度,才使人类第一次拿到了通向科学圣殿的钥匙。

    在上次地震之中,刘备建议皇上亲自骑马巡城,安抚灾民。最初刘宏担心安全,不敢出宫,而刘备力排众议,最终说动了刘宏,故此才有皇上亲自骑马出宫巡视的一幕。结果皇帝在感动京城百姓的时候,也被百姓那山呼的万岁声所感动,内心感触很深,于是有心振作。朝中正臣如卢植等人及时看到了皇帝的这种变化,趁机引导劝谏,一时间,朝堂气象为之一新。

    后世的秦汉,对三国这段历史了解较多,对汉末频繁的天灾人祸也是印象深刻。此次,正是这种模糊的记忆,帮助刘备大胆预言了地震。秦汉读过孝灵帝纪,知道刘宏在执政初期,还是做了一些好事,起码对内部的文治还是下了一番功夫,不仅召集诸儒修订了五经文字,还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授书画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

    虽然这所学校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却培养了不少人才,只是因为这所学校被宦官集团利用来和士人集团对抗,故此后世写史的士人才把这所学校评价成小人聚集之所。正是基于秦汉对刘宏的这种认识,刘备这次才不避嫌疑的自荐,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皇帝对文治的兴趣,乘机为大汉做点有益之事。

    这次侥幸成功的预言地震,让刘备在皇帝面前身价倍增,几乎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皇帝不仅将办学大权全部交给刘备,还主动将邙山脚下的行宫交给刘备作为邙山门学的校舍,同时划拨行宫东北面一千四百多亩的滨河土地作为试验用地,这份信任,确实让刘备感动。

    现在刘备独掌办学大权,不仅可以自行聘请教师,每年还有五百万钱的经费供他支配,是要钱有钱,要地有地,唯一缺的,就是人手。刘备知道,一所学校的影响力,取决于有没有影响学界的大师和有没有足以影响社会的成果。这两个当中,成果是非常好办的事情,只要出几本书,发表几个理论,然后再推出活字印刷技术,将这些知识大量抛向市场,就足以成名成家。这些都很容易实现,无非就是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而已。难的,是聘请大师。

    在这个年代,大师有两种,一种是饱学名儒,比如马日、郑玄、卢植、蔡邕等人,这些人地位尊崇,显然不是刘备能够招揽得到的。另一种大师,则是天下知名的大匠巧工,这些人虽然也是工匠,但是他们或有自己的产业,或被贵族礼聘,不仅社会地位远高于普通百姓,而且收入不菲,故此,也不是刘备所能请到的。

    既然请不到大师,那就只能自己培养。可是培养名人容易,培养大师很难,因为大师不仅要有名,还要被大家广泛接受、推崇,只有这样,才称得上大师。要想被别人接受、推崇,就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这需要时间。

    留给刘备的时间只有六年,六年后,就是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思来想去,刘备觉得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找一些基础知识扎实的青年儒生,然后将后世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快速的把他们“催肥”,之后再通过密集的发表最新成果,出版著作,快速将这些知识传播出去。这样不仅能大大加快新知识被社会接受的速度,还能对社会产生更大影响,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在太学里面,聚集着近万的太学生,这些人,都是大汉的精英,只是受时代的限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只专注于研习经文,只有少部分人,才会去研习天文,算术、兵法等杂学,而刘备需要的,就是这部分研习杂学之人。如何从近万的学子中,将这些人找到,并招揽到自己手下,这就必须要想些办法,不过,刘备有的是办法。

    接下来的十天中,刘备先是跑到卢植那请教天文问题,而卢植则推荐刘备到东观去找蔡邕请教,因为蔡邕正在那里主持修订历法,对天文知识更熟悉。刘备找到蔡邕之后,蔡邕则将刚刚丁忧出山,接受蔡邕推荐,被朝廷招到东观修订历法的天文大家刘洪推荐给刘备,让刘备直接向刘洪请教。

    刘洪此人也是大汉宗室,就是他发明了原始的珠算,而刘备则将珠算改进了,因此二人互相都听说过对方。只不过刘备改进珠算之时,刘洪正在老家守孝,因此双方从未见过,没想到这次进京,二人居然在东观相遇,当下双方都比较激动,当天二人坐在东观,讨论了一天天文和算术的问题,互相都非常佩服。经过这次请教,刘备终于搞清了五大行星的大致运行规律,并暗地里推算出五星的各自回转周期。

    后面几天,刘备每日关在书房中写写画画,几乎足不出户,九天后,终于完成了一组画轴。这组画轴共二十幅,以连环画的形式,以图文并茂的方法,提出了几个猜想:大地是个球,而地球则和金、木、水、火、土这些行星一样,都绕着太阳旋转。在刘备的画里,他按自己推算的五星各自的回转周期长短,将五星排序,周期越短的,越靠近太阳,周期越长的,越远离太阳,而月亮,则被作为月球的卫星,画在了地球的边上。

    在这组画里,刘备根据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圆的这一表象,直接引出了一个猜想:大地,可能也是圆的。接着引用张衡对月食成因的正确解释,根据月偏食的时候,地影在月球上曾现圆弧形这一特点,作为直观证据。同时,进一步提出假想:所有的天体,都是浮在空中的球体。随后,刘备又引入了日心说来解释日食、月食、四季更替等现象。

    为了解释地球、日心说这些运动规律,刘备又引入了引力的概念,提出各星球之间就是以引力而互相影响的,并猜测,潮汐和月亮的运动有关,月亮转到哪边,哪边就会涨潮。接着,刘备又从大地是球形的角度,逐一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比如为什么登高才能望远,为什么在海边看来往的帆船,好像是从海里升起或沉没。为什么日月皆东起西落,为什么会发生日食、月食,春夏秋冬又是如何演变。之后,又指出太阳光和点光源的区别,引入了平行光概念,并给出了验证方法。再根据太阳光是平行光的这个特点,提出了一种验证大地是球还是方的测量办法:异地立竿,同时测影法,并画出了测量原理示意图。在这组图文的最后,写下了自己的目的:招人,招人到邙山学任教。

    熹平七年二月下旬,由于灾害频繁,朝中大臣建议大赦天下,并改元纳吉,帝准奏,遂于三月改元光和。

    光和元年,三月朔,刘备带着这二十副图,出南门赶到太学大院之中,公开演讲。在这次演讲里,主要讲叙了如何发现和验证规律。重点强调了两个观点,一是提出,要注重通过统计数据来发现规律,提出各种合理的猜想。二是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或实验,来检验这些猜想,去伪存真,以此来发现真理。

    为了解释这个道理,刘备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人都知道,太阳明天一定从东边升起呢?这是因为人们知道,自今天以前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因而猜想,明天仍然如此。当明天到来,太阳再次从东边升起之后,人们终于确定,太阳总是会从东边升起。人类发现这个规律,实际上就是一个统计、归纳、猜想、验证的完整过程。同时,刘备还提出,这种重复周期短的规律,很容易被人发现,如果重复的周期很长,比如几年,几十年、几百年,那么就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如果有人手边有详细的史书记录,也许能从史书上有所发现。

    这次演讲,由于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语言生动,故此讲得十分精彩。一个时辰之中,刘备将归纳现象,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等等全套的科研方法,交代得明明白白。随后,将这二十幅图,陈列在太学大院之中,供太学生参观。

    这次组图展示,在太学生中引起了轰动。不少儒生围着组图,与讨论,并不停有人提出诘难。因为刘备本人对行星的运动还不够了解,并不能指出地心说中行星运动上的矛盾之处,也就无法证明日心说比地心说更加合理。因此,这些组图,只是给出了天象的另一种解释方法,并不能让太学生对组图中的说法心悦诚服。

    看到引出了这么多诘难的太学生,刘备不由得心花怒放。因为这些人,正是他要找的人才,当下大声说到:“诸位,备能力有限,难以独立验证这些猜想,此次来太学,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者,一起努力验证,有意参与者,请留下姓名,有疑问者,可在此留下问题,日后,备自会一一回答!”

    当日,即有百多名儒生留下名字和问题,并有六十多人表示有意参与验证,并愿意应聘邙山学助教。

    刘备演讲的内容,当天就从太学之中流传出去,第二天,几乎整个雒阳的士人,都在谈论此事。次日下午,皇帝也被惊动,诏执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单、灵台丞张景、蔡邕、刘洪等人,与刘备一同入宫问对。

    在参与问对的几人里面,蔡邕和刘洪二人成名已久,年龄较大,比较老成,对这种问题,他们轻易不敢开腔,而单作为太史令,更倾向于将天文神秘化,因此也不发言,只有灵台佐史张景年龄较轻,思想单纯,听刘备讲完全部的“假想”之后,当即表态:这个猜想,能更好的解释天象!

    张景乃颍川南阳人,是张衡一族的第四代传人,自小受张衡事迹的影响,热衷于天文学研究,只是受资质所限,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他自入朝以来,就一直在灵台观天,对天文现象了解较多,脑海里也有很多模糊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成型,这日听了刘备讲解之后,觉得自己考虑很久的东西,似乎突然之间就有了答案。因此不管不顾,当即表态支持刘备。不过张景终究人微言轻,其他三人不积极支持,他说了也不顶事,好在那三人虽然没有支持刘备,但是也没有坚决反对,只是表示需要继续研究之后,才敢回复皇上。

    皇帝刘宏本来就信任刘备,听了张景的表态之后,更是增加了对日心说的兴趣,故此当即询问有没有验证日心说的方法。刘备回答暂时还没有想到直接验证的方法,只能通过这个猜想去解释天象的观测结果,看是否更加合理。而且此事事关重大,一家一姓之言、一次两次的观测结果,都不足为信。刘备建议由太史令单在大汉境内,再择四个地方,观测天象,然后依据这些观测结果,用日心说、地球说加以解释,看是否比浑天说更加合理。同时邙山学努力培养测量人才,为直接测量地球半径做准备。

    刘备这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刘宏非常赞赏,于是当即传诏,令太常主持此事,由太史部、太学、邙山学三家一起合作,在两年内,完成相关的研究工作。

    皇帝的诏令内容,很快就流传了出来,士人集团听说邙山门学要培养的乃是经天纬地的人才,马上就对邙山门学刮目相看,再不像以前一样嘲笑邙山门学是个农场。士人集团的这种转变,让的邙山门学有了更好的生源,同时助教的选拔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光和元年春三月十八日,邙山门学初具规模,校内聘有助教四十名,其中儒生助教二十名,工匠助教十五名,农夫助教五名,另有雇工十人,学子五十名。这些学子是从两百多名报考者中经过书面考试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为了保持邙山学的工农特点,刘备特地拿出了一半的名额给农工子弟,另一半学子则来自士人和商户这些富裕之家。由于学校初创,尚无教材,且恰逢春耕时期,故此刘备自南军中借调了五名军人,组织学生军训,军训期间,每日上午训练,下午耕作,为期两月。刘备自己则带着其余人员,一边完善学校的设施,一边加班加点的编写讲义。

    光和元年四月,食为天集团雒阳分场和邙山门学合办的农牧实习场开始筹建,邙山门学以提供养殖场地、保证安全为条件,占据了其中两成的股份。同月,邙山门学和益农集团合资的实习作坊动工,段铁匠自幽州带来三十名熟练工匠到雒阳创办新厂,邙山学以蛟河边二十亩土地作价三十万钱为出资,占据新厂的三成股份。

    光和元年五月,邙山门学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教具、教材也具已齐备。十八日,邙山学正式开课,第一课就是刘备自己主讲《几何》,除这门课外,刘备还主讲《制图》一课。自此日起,刘备躲在这个邙山门学内,开始了忙碌而平静的教学生活,与这种平静的生活相比,雒阳的朝堂却乱成了一锅粥!

    ――****――

    1、历史上的刘宏,几乎就是昏君和淫君的代名词,他的谥号“孝灵”,其实就是一个恶谥。汉代以孝治国,故此只要是皇帝,对自己的母亲都还比较孝顺,其中孝文皇帝更是名列二十四孝子之间。为褒奖孝道,除开国和中兴二帝之外,其他每个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因此这个孝字,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灵”字,谥法云:“乱而不陨曰灵”,定谥号为灵,是指责刘宏执政期间,胡作非为,导致天下大乱,只是侥幸没有亡国而已,故此这个“灵”字,显然是个恶谥。在历史上,被自己的大臣定个恶谥,刘宏绝对是空前的第一人!

    2、在汉代,天文学已经非常发达,张衡已经能推算出任意时代的日食月食,可惜他没能正确解释日食的成因,也没有发现观测地点对日食观测的影响,这使他计算出的日食远比实际观测到的日食要多,也正因为计算结果和观测结果符合不好,所以该方法没有被朝廷采信。不过张衡在浑天仪中,定义了南极、北极、赤道等概念,并以水流为动力,驱动浑天仪,同步演示出各种天象,并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这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成就。非常遗憾的是,张衡没能突破地心说的影响。

    3、由于大汉对天的认识上是三种学说并存,并且学术气氛比较自由,故此,本文安排提出了日心说的假想,刘备想,他应该不会因为这个假想而获罪,更不会遭遇布鲁诺的悲惨命运。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