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三编 名动天下 第十九节 任期制度

第三编 名动天下 第十九节 任期制度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爆发中,今日第二节,又是四千七百多字!夸父每节都是四千多字啊!顶吧,兄弟们!

    ――――――――――-

    夏四月丙辰,司隶地震。

    五月,刘宏在宫内亲眼见到有人身着一袭白衣,闪入德阳殿内,刘宏忙招卫士护驾,白衣人受惊,迅即隐入宫墙殿瓦之间,踪迹不见。消息传出,宿卫、南军倾巢出动,闭城大索,三日不获。这让皇帝心内惊疑不定,一直怀疑自己所见非人。

    六月丁丑,宫中有人看见有黑气堕入刘宏所御温德殿庭中,刘宏虽未亲见,却接到了报告,内心更加惊疑。

    七月,又有传言说御坐后玉堂殿庭中有青虹出现,一时间,宫内宫外,传得沸沸扬扬。刘宏一连杀了十数个私下谈论此事的太监、宫女,才勉强将流言止住。但是刘宏心内却更加疑惧。本以为事不过三,这下可以平静一段时间,但是天不遂人愿,偏偏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秋八月,太史令单报,有彗星出亢北,入天市中,长数尺,稍长至五六丈,赤色,经日不去。所谓彗星,本为“秽”星,而天市象征帝都,彗星入天市,就表示都城不稳,天子有难。有道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前面天现异相,人相惊扰,已经让刘宏心下起疑,故在七月中旬,诏召邕与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议郎张华、太史令单诣金商门,引入崇德殿公开议政。当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人在座,众人故意小心谨慎,三缄其口,发言都不积极,没有提出什么建议,刘宏看群臣的表现,知道这几人是不方便说话,但是刘宏并未就此上心。

    这次天现异星,和黑气青虹不同,首先是人人可见,再者是时间太长,都十几天了,还在是夜夜可见,加上自古以来,都认为彗星犯天市,就是不详之兆,刘宏对此也是深信不移,不敢不畏。

    为消灾免祸,特降诏给蔡邕,曰:“比灾变互生,未知厥咎,朝廷焦心,载怀恐惧。每访郡公卿士,庶闻忠言,而各存括囊,莫肯尽心。以邕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具对经术,以囊封上。”

    天子特诏蔡邕,让他上书言事,蔡邕自然不敢不答,故此秘折上书,认为天现异相,乃是妇人和宦官干政所致,并在奏折中直斥十名大臣贪贿,并建议皇帝疏远罢斥一些近臣,亲近三公。刘宏看完奏折之后,连声叹息,随后起身度步,偶尔拿眼看看随侍的曹节,表情复杂怪异,似有所思。

    随侍的曹节见皇帝表情有异,心内害怕,就寻机告退,实际躲在殿外,随后趁皇上起身如厕离开之机,偷进书房,偷看了这份奏折。见蔡邕奏折中指责他们弄权,并将他们比作赵高,劝谏皇帝疏远他们,不由得心内大恨,再联想到皇帝似乎被蔡邕说动,不由得又十分害怕,故此暗地里遣人将这份奏折的内容秘密泄露给受到点名指责的大臣。

    就在曹节将蔡邕密折内容散布出去之时,朝中士人集团为了争权,也纷纷上书言事,借天象打击宦官,要求罢斥常侍近臣。这时候的皇帝,在上次安抚地震灾民之时,感受到了百姓的忠心爱戴,因此也有心振作,重整朝纲,此时一下子收到这么多抨击十常侍的奏折,故此整治朝纲之心渐坚。宦官集团也更加忧心疑惧,一日数惊。

    时宦官张让听说此事后,想起刘备曾在太学中提出日心假说,而自己于他有举荐之恩,若自己能让刘备对天象做出其他解释,或许能说动皇上,遂直奔邙山学找刘备。

    刘备自演讲之后,就一直住在城外的邙山别院之中,专心办学。每日稍有闲暇,就是编写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发现,来自后世的记忆,经过六年的时间,已经遗忘了很多,现在已经很难将这些知识严密的组织起来。这一点让他非常痛苦,他甚至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早开始这项工作?强烈的负罪感,一直刺痛着刘备的心!

    为了救赎,他将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默写记忆中的知识,一个个公式,一个个原理,一条条结论,被直接写在纸上,至于证明的方法,能想则想,实在想不起来的,就暂时放弃。每日里,都在努力的回忆、记录,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经过四个多月的连续工作,默写出了整整二十二万言的书稿,这些书稿几乎涉及了秦汉记忆里所有的知识,天文、地理,人文,兵法、管理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刘备肯定,记录下来的知识,都是正确的结论,只不过比较破碎而已,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这些破碎的知识,连贯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

    四个多月的疯狂工作,终于救赎了刘备的心灵,让他从强烈的负罪感中逐渐解脱出来。在这四个月中,刘备没有出过邙山门学一步,更没有进过一次雒阳城,即便有所需要,也是交代给雇工去办。由于在办学之初,就定下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故此邙山学的日常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邙山门学本身离城区较远,而又不需入宫朝见,四个月闭门不出的生活,让刘备远离了喧闹的朝堂。

    张让到邙山门学之后,也不通传,直接闯进刘备的书房。此时刘备正在整理教材,见张让不告而入,感到非常诧异,刚站起身,就见张让向前猛抢一步,一躬到地的说道:“请刘大人务必救老夫一把!”

    刘备心下奇怪,这个天子红人,怎么会跑来向自己求助?脑中想着问题,嘴上却没停留,一边让座,一边询问:“张公公何事惊慌?还请坐下说话!”

    这张让居然从眼中挤出不少泪来,说道:“近日天现异星,朝中大臣皆以此影射朝政,欲尽诛我等常侍,皇上也似有所心动。想我等日夜侍候皇上,终日战战兢兢,虽无功劳,亦有苦劳,何罪当诛?若皇上真欲尽诛我等,让恐有人会不利皇上,若皇上有事,让等死无地也,故此彷徨无计,特来请刘大人援手,还望刘大人助让等渡过此劫!”

    刘备听张让此言,非常惊讶,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宫中黄门,不过是谄媚之人,无甚能力。然而听张让之言,竟然有相当的见识,实在是令人慨叹!怪不得王甫、曹节等人能把皇上玩于股掌之上,连大权在握的大将军窦武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下刘备略作思索,说道:“张公公莫要慌张,备有一法,定可保你平安!”

    张让闻听此言,当即大喜,说道:“若得逃过此劫,日后必有补报!”

    当下和张让在书房之中私语了两刻之后,张让即满面笑容的告辞离开。

    张让走后,刘备展纸落笔,写成一封奏折。这封奏折,就是后世著名的《言官员任期疏》。疏中写道:“近日,臣夜读史书,对先朝君臣,皆能辨忠奸贤愚,遂私度今日仕宦之忠奸贤愚,然自夜及明,不可得之,何也?惟朝堂诸公,皆衣锦绣,食俸禄,居华屋,一眼望去,一般无二,是故难以分辨也。臣既不辨,则自思无用,欲以此自劾,然次日再读史书,闻周公当政之日,流言谤语四起,王莽窜汉之前,天下歌之不绝,方知天下之人,与微臣一般,不辨忠奸者众也,是故微臣释然。

    然奸贤难分,则该如何亲贤远奸?朝政又该托之与谁?若再遇李、赵之徒,则天子生民,岂不危矣?时念至此,汗透重衣。然臣愚则愚也,却好穷其理,遍翻历史,李赵之徒不多,何也?臣久思之,终悟其理。

    李斯、赵高者,初亦不曾为恶,且颇有功于国,故能常在天子左右,然掌权二十余年,致党羽众多,野心膨胀,而后方上蒙天子,下压群臣。若始皇当日,常换公卿近臣,则二人无以专权,无权则难以为害,则扶苏无难,秦或不亡。卫青、霍光者,皆与国有大功之臣,然妻子不轨,终招灭门之祸,呜呼,以二臣之忠,竟至无后,不令人悲乎?又父忠而子奸,何也?愚臣以为,二将之后皆幼入朝堂,久在天子左右,圣恩过重,重则难再,熟则不畏,是故敢有不轨之图也。若二人之后,皆远离庙堂,或为远臣,或为富翁,则欲为害亦不可得也,若真如此,何以致灭门耶?是故臣以为,若卫、霍二人,皆任职有期,及期而退,退而远离朝堂,则卫无霸朝之讽,霍无专权之责,后人亦难生事获罪也!如此,则君无肘掖之忧,臣免覆巢之祸,君臣相安,岂不为史之美谈?

    日有周期,故四季分,月有周期,故朔望定,日升月落,昼夜分明。周期稳定,则天道和谐,人畜不惊,若恒升不落,恒落不升,周期全无,天下能不乱呼?今异星不期而至,人皆畏之,是故言者汹汹,听者战战,朝野为之不安。然天道精深,非凡人可解,猜测之言,多不可信,是故愚臣以为,如其妄测不定之天象,不若效法确定之周期。若使朝廷诸公,天子近臣,皆明定职期,及期而替,期满而退,则一可防权臣窃国,二可保功臣之禄,三可防庸臣流弊于一地,如此利国利家利天下之事,何不早为?

    微臣愚昧,为国家计,为臣子计,恳请皇上纳臣之言,无分公卿仕宦,不论忠奸贤愚,皆明定职期,期满即退。常侍近臣,更需及期而替。如此臣知身后可保,君记臣之前功,则必可君臣和谐,纲常稳定,天下可安!”

    在这份奏疏里,刘备明确的提出了官员任职应有定期,朝堂诸公不可常握权柄,天子近臣亦不可常在天子左右。表面上看,对官员和宦官的效果都一样,既没有借天象打击宦官,也没有帮宦官解脱。然没有支持天现异象是在警示人君的观点,等于不支持士人集团打击宦官的根本理由,故此宦官愿意支持这份奏疏。而奏章要求天子常换身边之人,则等于要求皇帝不能专宠宦官,这一点,却和朝臣的愿望相一致。且朝廷官员,上至公卿,下至郡守,皆常起常罢,更替频繁,而宦官黄门,入宫之后,就久在帝边,很少更替。实行任期之后,两者一视同仁,这对宦官的影响必然大于士人,故此士人集团更愿意支持奏疏的内容。个别既得利益的宦官黄门不想离开皇上身边,但是此时处于劣势,自保尚且不及,若再反对刘备的奏章,则士人必然继续借天象发难,万一皇帝采纳,则自己很可能会被皇帝抛弃,故此宦官中大部分人皆求自保,只求能全身而退,作个安稳的富家翁,曹节、王甫等人虽心有不甘,但是张让、吕强等宦官又想借机逼退曹节、王甫,曹节等人无人支持,也不敢再有不同意见,故此再无人出声反对。

    对皇帝刘宏而言,再没有比保证自己权力稳定的事情更加重要,而这种任期制度,很明显是有益于皇权稳固,故此,刘宏愿意采纳。在这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之下,朝廷各派都纷纷表示支持实行任期制度,这封奏疏,就此得到了通过。

    不过支持归支持,真正确定具体任期的时候,两大势力集团再次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宦官掌权者已经在皇帝身边呆了很久,任职时间也比较长,若定短了,这些当权者就要被清理出朝堂,故此士人宦官,为具体的任期争论不休,一连朝议数日,皆无法确定。尚书郎卢植上书曰:“天分四季,地分四方,四乃天地之定数,故每职可定四年为任期,以应天地之数。又有过可免,有功当嘉,对功勋之臣,天子可加恩一期,可任八年。然天子之恩,不可过重,过重则臣殇,且八合八卦之数,过八为九,天子乃九五至尊,人臣切不可演八窥九,窃天子之数,故八年之后必须离职,天子近臣,常在左右者,当调离身边,若有继续图谋霸位者,必为叵测之人。”

    卢植这个建议既能自圆其说,又有一定妥协,故此士人和宦官集团皆可以接受,反对者较少。刘宏遂采纳此议,诏令天下:自今而后,内外官员,黄门侍者,每职任期皆为四年,无过不免,无功不加。公卿近侍,亦以此为限,最长八年,必须调离天子身边,永为垂例!

    诏后不久,太史令单属官灵台丞张景上书,言查史书记录,发现扫帚灾星出现,中间恰有七十六年间隔,故扫帚星亦有固定周期,并列出一堆的记录为证据,同时大胆预言了扫帚星下一次出现的时间。由于证据较为明确,故此这个发现当即在朝堂上引起震撼,士人心知此事不利于借天言事,故此更加庆幸任期制得以确立,而皇帝则更加相信实行任期制的正确,故此在朝中大力推行。

    灵台丞张景也因此次上书,被加俸至比六百石,专责教授赴长安、晋阳、临淄、南阳创办灵台的观星人员。

    时中常侍王甫、赵忠、曹腾、段、高望,皆在帝身边任显职八年以上,王甫、曹腾、段、高望皆上书告老,赵忠则调出雒阳,赴西京长安宫中任留守总管。宫内调整之后,各小太监皆有升任,张让借此机会,升任大长秋,负责侍候董太后,也算是调离了皇上身边。虽然任期制打击了部分上层宦官,但是底层的小太监却因此看到了希望,宦官集团内部由此发生分裂,小太监皆有取而代之之心。因皇帝全力推行此事,这些老太监也无法抗拒,只能离开。不过这些家伙早就捞满腰包,此时离宫,不用再侍候人,还可保一身富贵,故此也没有什么怨言。

    随着任期制度的确立,吵嚷多时的光和元年孛星事件,渐渐落下帷幕,朝廷又恢复了暂时的平静。刘备在上书之后,就没再继续参与朝堂之事,而是淡出朝堂,躲在邙山门学中忙着从事造人的工作。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