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 第四卷 女真改革的先驱皇帝---少年天子完颜?篇 五、两度伐宋定界(三)

第四卷 女真改革的先驱皇帝---少年天子完颜?篇 五、两度伐宋定界(三)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不过还没等兀术立稳阵脚,我们的猛人岳飞同志却主动派人出阵挑战,并且且当众对兀术的军队进行辱骂,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激怒兀术,从气势上压倒金国军队。

    刚刚在顺昌城下遭受大败的兀术同志哪里受得了这份窝囊气,盛怒之下,兀术同时派出了他的两支特种部队“铁浮图”种“拐子马”出战迎敌。

    并且这次特种部队的人数也非常可观,兀术这次几乎派出了目前所有的特种部队,不成功,便成仁。

    而岳飞果然是身经百战的名将,面对兀术的谓的特种部队,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因他和刘一样,已经预备了对付兀术特种兵的秘密武器。

    不过岳飞的武器和刘还略有不同,刘用的是长枪和大斧,岳飞用的是麻札刀,士兵们埋头苦干,专砍马腿。

    率领这支麻札刀兵的是岳飞的养子岳云,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岳飞临时前还威胁了自己的儿子一番,“若不胜,定斩汝”,如果不胜,我儿子都要杀。

    岳云虽然是岳飞的养子,但十二岁便跟随张宪出入沙场,可以说是岳飞手下不可多得一员猛将。

    这也是岳云同学第一次同金国的战神兀术交手,一是为了击败金国的特种部队,为自己的父亲争气,二来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岳云的能力,所以岳云打起仗来格外卖力。

    兀术的特种部队第二次遭到了克星,麻札刀的士兵们啥事也不干,专门埋头砍“拐子马”的马腿,而岳云的骑兵则专门对付金国的铁浮图。

    双方交战数十回合,兀术的特种部队横尸遍野,金国军队大败而归。

    而作为金国的主帅兀术同志则差点了再次遭受了南宋的的斩首行动,在双方激战正酣睡时,岳飞手下的勇将杨再兴立功心切,单身一人杀入金军阵中,想亲手活捉兀术。

    不过兀术同志的运气还是不错,靠着身边一百多名士兵的保护才脱离了危险,而杨再兴同志也真够猛的,既然抓不到兀术,那也不能空手而归,所以一口气杀了一百多名士兵才算罢手。

    进攻郾城受挫的兀术决定再次改变战略方针,将进攻的重点改在颖昌城,兀术的分析是既然岳飞在郾城驻扎着精锐骑兵部队,那么颖昌城中肯定防守空虚,攻取颖昌就可以切断岳飞进军汴京的通道。

    七月初十,兀术以非常惊力的时间内又重新集合了十二万大驻扎临颖,准备向颖昌发起攻击。

    不过兀术的计谋很快便被岳飞识破,在战场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岳飞以明锐的嗅觉似乎察觉到了兀术的计划。

    于是,岳飞再次命令岳云率领部下火速驰援颖昌城,而孤胆英雄杨再兴则带着三百多名巡逻队员做为先头部队向颖昌城进发。

    不过这次杨再兴的运气坏到了极点,因为他刚走到郾城以北的小商桥时便遭遇到了金国的主力部队。

    三百对十二万,一比四百,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比例,如果按照一般正常人的做法应该是赶撤回郾城向岳飞汇报军情。

    但杨再兴不是一般人,他是个非常勇猛的武将,对他来说,作为武将只能勇往直前,而不能作缩头乌龟,因此杨再兴并未做多加思考,便率领着三百多名骑兵自杀性的冲入了十二万金国大军之中。

    兀术所率领的十二万金国大军压根没想到屈屈三百多名南宋士兵敢和十二万大军交手。

    这种冒险的先例好象在十几年前金国同辽国作战时,兀术和他的父亲阿骨打曾经干过,但南宋军队敢做这种“蠢事”的杨再兴是第一位。

    虽然兀术很佩服杨再兴的勇气,但他相信就凭双方实力的差距,这三百名宋军很快就将淹没在十二万大军的汪洋大海之中,杨再兴只不过是个无谓的牺牲品。

    但兀术很快发现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错误,因为这三百多名南宋骑兵的战斗力非常的惊人,尤其是杨再兴,就像战神再生,在金国大在军中横冲直撞,无人可挡。

    双方交战数回合,金国士兵的伤亡率居然达到了两千人以上,而金国将领的伤亡率也相当惊人,就连万夫长撒八都被杨再兴干掉了。

    这对十二万金国大军的士气是个沉重的打击,居然连三百多人的巡逻队都对付不了,女真族勇士有脸还往哪儿搁?

    兀术眼中的杨再兴似乎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的身影――三国时期的赵子龙,不过兀术并不想当回曹操,“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虽然你杨再兴再勇猛,但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只有杀之。

    万箭齐发之下,杨再兴和他的三百勇士全部战死沙场,兀术的十二万大军终于取得了这场完全不平等战争的最终胜利。

    但杨再兴的死对整个金国大军和统帅兀术的震动是巨大的,金国军队已经被杨再兴那种勇猛无比、舍生忘死的精神所震憾,全军的士气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巨大影响。

    就连统帅兀术自身也是相当的震惊,在他看来,如果南宋再多出几个像杨再兴一样的勇将,那么金国将永远无法战胜南宋!

    痛失爱将的岳飞震怒了,老虎要发威,后果很严重,岳飞随即下令驻扎在陈州的张宪部队出兵临颖,寻找兀术的主力部队作战,而岳云则与颖昌城的王贵等部汇合,在颖昌一带寻找战机,目标只有一个,打败兀术,为杨再兴报仇。

    在获悉了岳飞新的军事意图后,兀术又做出了针对性的战略布置,派少量兵马驻守临颖,吸引张宪的注意,而主力部队继续北上,目标还是临颖城。

    七月十四,兀术率领三万大军在颖昌城西同岳家军再次相遇,不过这次兀术没有了特种部队的助阵,因此岳家军这边的几个猛人便要开始发威了。

    岳飞也有他自己的特种部队,称之为“背嵬军”,背嵬军其实就是岳飞的亲卫军,这些背嵬军的士兵们个个是部队中的佼佼者,体格强壮,作战勇猛无比,基本上岳飞搞不定的时候就会派出这些特种部队出场。

    这次北伐事关重大,岳飞为了击败不可一世的兀术,决定派出这些“背嵬军”来对付金国的主力部队,岳云便是晕些背嵬军的统领之一。

    小将岳云率领八百背嵬骑兵由中路杀入金军阵中,而王贵则率领两侧步兵迂回包围,双方展开殊死的较量。

    可能是上次已经被岳云的勇猛吓破了胆,兀术的三万大军居然无法抵挡住八百背嵬骑兵的冲击,三万金国大军再次败北,南宋军队以一比三十七的比例战胜了金国军队。

    兀术的老爸阿骨打曾经创造的以少胜多的记录差点儿要被他这个儿子给打破了,只不过这回兀术要创造的是以多负少的记录。

    颖昌之战金国的损失相当惨重,士兵死伤近万人,又有多名高级军官阵亡,其中包括金国的副统领粘罕索孛堇和五名千户及大小头领七十八人。

    整个金国的中下级军官几乎被南宋全部一锅端,兀术遭受了人生之中最大的一次惨痛失败。

    不过坏消息还不算完,张宪部队已经非常轻松的攻破了临颖城,而岳飞的主力部队也在向颖昌城靠拢,一切都显示岳飞的下一个打击目标将是北宋王朝昔日的繁华故都――汴京城。

    兀术唯一的选择便是率领死后部队退守最后的堡垒汴京城,希望能依靠汴京城的坚固防守来阻挡岳飞的北进步伐。

    岳飞当然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天赐良机的,颖昌大捷后岳飞率领着所有的精锐部队一路杀到了距离汴京城只有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

    朱仙镇是个汴京城郊的交通要站,自从唐朝以后,这里便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业集中要地。

    而朱仙镇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有个传说,传说朱仙镇是战国勇士朱亥的故乡,如果大家对朱亥比较陌生的话,那我可以稍微提醒你一下,在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中,曾经有位屠夫身藏铁椎,帮助信陵君把不听话的魏国大将军给砸死了,那位屠夫就是朱亥。

    人一旦出了名自然会被后人所称颂,由于朱亥的祖先曾经住在镇北一个叫仙人庄的村子里,所以后人有好事者,便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朱仙镇。

    因为朱仙镇距离汴京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也就二十多公里,如果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来计算的话,用不了半小时就可到达汴京城下,所以汴京城内兀术的心情是非常紧张的。

    自从十几年前出兵南宋以来,他是第二次产生莫名的恐惧感,第一次是在镇江的黄天荡,但坐以待毙并不是兀术的风格,既然敌人都杀到眼前了,那也只有硬新旧头皮出城死战。

    兀术同志再次凑足了一万多残兵部队来到朱仙镇,准备同岳家军进行生死再次较量。

    不过兀术的手下将士们基本上是属于屡败屡战,先是受挫于顺昌、然后败于郾城、受阻于小商桥、再败于颖昌、临颖,基本上全军的士气已经快达到了冰点,如果说金国将士们对战胜岳飞还抱有希望的话,那便是自欺欺人。

    所以岳飞对付兀术的做法更绝,既然颖昌之战只用了八百骑兵,那朱仙镇这个小地方只需要五百骑兵就足够了,因此岳飞果然只派出了五百背嵬骑兵出战,却又一次获得了胜利,难道是朱仙在暗中相助吗?

    答案当然不是,因为金国的军队已经无法打起精神和岳家军作战,基本上是属于一触击溃,事已至此,兀术再也不敢抱有什么侥幸的幻想,只好老老实实的躲进汴京城里,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但这个最后时刻最终没有降临到兀术身上,自从朱仙镇大战以后,岳家军似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汴京前线的战事出现了异常的平静。

    当然这一切并非是由于岳飞同志大发善心,准备放过兀术同志一马,而是由于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南宋朝廷内部的政治方针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而这一调整的直接受害人是岳飞,直接受益人便是兀术

    最终岳家军的在河南中西部的辉煌战果在朱仙镇突然划上了一个句号,朱仙镇的朱仙并未给岳家军带来好运,而是将给已经达到顶盛颠峰的岳飞和岳家军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浩劫和灾难!

    就在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河南中西部一带把兀术的金国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之时,南宋朝廷方面却了生了重大的变故,主要原因在于赵构对待金国的态度又一次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转变。

    在两个月前,金国四路大军向河南、陕西发起猛烈的进攻时,赵构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皇位和江山,必须大量启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的猛将。

    但两个月以后,前线战事的局面却出奇的顺利,先是吴在凤翔把撒离喝痛打了一顿,再是韩世忠又一次打退了聂合孛堇的进攻,最后是河南一带的刘和岳飞又先后给兀术上了几次攻防大战的教育课,形势对南宋方面居然是非常的有利。

    战局形势喜人,但我们的赵构同志却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已经把金国的进攻打退了,那就说明金国的军事进攻已经无法对自己的皇位和江山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了,见好就收,我们开始谈判吧!

    说到谈判,那么著名的秦丞相就要再次露脸了,我们前面多次谈到过秦丞相,每次宋金大战之际,都会有这位仁兄的身影,论兵打仗轮不到他,但是一旦双方和谈,那他就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了。

    所以赵构在金国四路大军均被击退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和秦丞相筹划和平谈判的事宜,为了表达自己南宋方面的诚意,赵构首先命令前线与金国军队相峙的部队全部停火撤军。

    虽然很多将领是一百个不愿意,但说到底人家赵构毕竟是皇帝,你再厉害也得听皇帝的命令吧。

    因此,顺昌的刘撤军了,淮阳的韩世忠撤军了,淮南一带的张俊、杨沂中、刘光世也撤军了,唯独命令到了岳飞手里便碰到了阻碍。

    当然岳飞并不是存心要和主人赵构过不去,实在是眼前的机会千年难得,岳飞转眼之间就可以收复被金国占领了十几年的北宋故都汴京城,如果一旦撤军,那么十几年的心血就要全部白费。

    班师的诏书是在岳飞进军朱仙镇的前夕抵达军营的,岳飞第一次对待赵构态度是反对班师,因此他自己也写了反对班师的奏章给赵构,把自己的理由向直赵构进行了充分解释。

    但赵构同志可就要不高兴了,你岳飞打了几次胜仗就了不起了吗?难道连皇帝的命令都敢违抗吗?

    于是,赵构再次向岳飞发出了警告,命令连续向岳飞发出十二道金牌班师诏,内容措词非常严峻,不容反驳。

    就在岳飞攻克朱仙镇后不到两天时间,赵构的十二道金牌就飞到了岳飞的军营,赵构这一次完全不给岳飞任何面子,要求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拉到金牌后立即撤至鄂州,而岳飞本人则必须到临安去面见赵构。

    接到这样一道荒唐的命令,岳飞是愤惋泣下,用他自己的活来说是“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不过此时战局的变化已经开始对岳飞相当不利,所有前线的其它南宋军队都已经撤至淮河以南,岳飞已经变成孤军奋战,即使最终攻克了汴京,也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目标了。

    因此,岳飞此时的心情只能用悲愤和无奈来形容,为了表达自己无法实现毕生的雄心壮志的心情,岳飞在南归的路上终于写下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千古名词――满江红!

    一直躲藏在汴京城内等待最后时降临的兀术居然再也没有碰到哪怕是一个岳家军士兵的影子,不过在几次三番被岳家军击败后,兀术对自己金国是否还有能力击败南宋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因为当时的消息传播还没有现代社会这么发达,对于朱仙镇的岳家军大营中所发生的变化,兀术同志毫无察觉,在进行了一番深思熟虑后,兀术为了避开岳家军的锋芒,决定放弃汴京,渡河北归。

    就在兀术率兵刚走出汴京城不久,有位汴京城的书生突然上前阻挡,他向兀术透露了岳家军被迫撤军的消息。

    不过兀术同志似乎是患上了恐岳症,他质问那位书生,“如果岳飞再率兵返回,我这个汴京城还能守住吗?”

    但这个书生却毫不紧张,他向兀术预测了岳飞同志的最终人生命运,“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飞自己性命都难保,还能搞什么北伐运动呢?”

    听完这位书生的一番劝告后,兀术方才恍然大悟,他又开始对胜利产生了信心,急忙率兵重新返回汴京城,并重新发动了对河南一带的攻势。

    至于那位劝告兀术的书生姓啥名啥,是何来头,我们都不得而知,但这位书生和黄天荡那位帮助兀术脱身的王姓商人一样被后人并称这为南宋初期的两大无耻之徒!

    岳飞最后一个从朱仙镇撤离河南战场,标志着兀术所发动的收复陕西、河南的第一次战争宣告结束。

    金国的四路大军处处受阻,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尤其是兀术的中路主力部队,分别遭到刘和岳家军的痛打,实力受到严重损失,但最后时刻的岳飞的撤军再次给了兀术新的战机。

    兀术乘着河南一带防守空虚,再一次夺回了京西、颖昌、郾城等州县。

    而南宋方面在四路大军节节胜利之际,以赵构为首的统治集团再一次犯了保守主义的老毛病,在战局相对有利的条件下,没有抓住战机争取更大的胜利成果,而是一味地讲究见好就收,导致前期的胜利果实基本化为了乌有。

    但金国和南宋双方经过两个月的大战,双方损失惨重,再也没有能力在短时期内发起大规模的战争,陕西和河南前线出现了难得的停火状态。

    但和平是如此的短暂,对于金宋两方的主战派来说,大家都不愿接受失败的命运,双方的生死较量即将再次上演。

    在顺昌、郾城、颖昌、朱仙镇连续遭受四次重创的兀术乘着南宋方面大举撤离河南之良机,又乘势重新攻占了河南中部的大量州县。

    但整个战局的发展对金国并不有利,陕西的撒离喝被吴牢牢地阻击在凤翔一带、寸步难行,山东的聂儿孛堇和京西一带的李成部也进展不利,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然兀术已经非常清楚的知道南宋方面的领导者们是不敢再次轻易发动对河南的进攻,因此他果然地做出了撤军回师的决定。

    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九月,兀术将十万重兵屯集于汴京后,只身一人返回燕京,向正在燕京出巡的完颜汇报此次出征南宋的战果。

    兀术的军事汇报当然是报喜不报忧,什么顺昌、郾城之类的战况是能不提便不提,尽量少提,反正这次汇报的主要内容是陕西、河南已经重新回到金国的怀抱。

    完颜从小便对这位战功卓著的皇叔尊敬有加,再加上目前金国在河南、陕西一带确实驻扎重兵,至于是否已经对陕西、河南实行真正的控制,那就只有兀术本人才最清楚,因此完颜对兀术的奖赏是亲自赐酒、赠送甲胄、弓箭。

    兀术受到了来自金国皇帝的英雄般的待遇,但他却还不满足,乘此良机又落井下石,借皇帝完颜之手,除掉了自己在朝中的一大政敌――完颜希尹。

    所以说,兀术同志真的不是一般人,刚刚结束军事斗争,又不忘记搞一次政治斗争,反正自己永远都是胜利者。

    在成为英雄,又铲除政敌后,兀术在物质和神两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金国的满朝文武无不对兀术敬畏三分,兀术已经成为金国军政大权的实际操纵自如。

    在军事和政治生涯都已经达到顶锋的兀术似乎应该心满意足了,但兀术心中还有个永远的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可以“饮马长江、脚踏吴峰”。

    并且刘和岳飞给兀术所带来的战争伤痛使得兀术无法平静地面对目前的战争局势。

    为了实现自己十几年来的美好梦想,兀术决定再次出兵征讨南宋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