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在那达慕大会的末尾,那木济勒旺楚克在玛拉盖庙给去世的母亲做了一场盛大的水陆法事,洛桑活佛亲自登台唪经,让那王很是感激。那达慕大会散了以后,那王仍然没有马上离开左翼牧群,他很是犹豫,既想立即赴京办事,又觉得有一场天大的灾难,马上要降临到左翼牧群。那王预感到,自称是“温都尔汗之王”的尼玛额特索尔,肯定是一个狼心狗肺的家伙,自从那天接待了尼王登门拜会,那王就明白了眼前的这个家伙是想趁朝廷向左翼牧群调马之机,来一次先下手为强的突袭,把所有的好马全部弄到外蒙古的茫茫荒原上去,为未来的“大蒙古帝国”作资金准备。那王琢磨着尼王亲口说出的阴险念头,心里很是不安:“……他这一手,可够毒辣的。可是,他的妄想不一定能实现,左翼牧群也好,朝廷也好,都不会乖乖让马群落入匪人之手。尼王这种不怀好意的家伙,很可能会把这块草原搅得一塌糊涂,直到一蹶不振……朝廷给小站调马练兵,尽管对左翼牧群不利,却是加强国防的好意,而尼王的想法是割裂中国,把蒙古人划出去成立独立国家。”那王想来想去,又想到了察哈尔的历史:“自从大明王朝接替了元帝国的统治,再在中国的疆域上闹独立,只能是自找死路。何况尼王和他的同伙是流窜性很大的无根部落,根本成不了大气候。尼王这样的家伙闹腾起来,绝对是蒙古人的灾难……他的野心已暴露无遗,揭露他呢,恐怕要惹火上身;顺其自然呢,左翼牧群可要倒霉了,该怎么办呢……”
那王想呀想呀,老是拿不定主意。后来,阿木嘎总管来拜访,很有礼貌地把那王提亲以后,他的夫人与女儿还没有拿定主意的话,谦恭委婉地说了一遍,接着又连连道歉,把女儿突然闹怪病的事儿粗略说了,却一点儿也没有涉及拉牧金唆使巫婆搞魇魅术害人的事件。那王是何等聪明的人,一听话音儿心里就明白了,提亲的事儿肯定吹了。于是,那王笑着问候了莎日娜的身体恢复状况后,就故意岔开话题,改说别的事情了。阿木嘎给那王留下了好多生活用品,还说了不少抱歉的话。
阿木嘎走后,那王长长出了一口气,派人出去打听了一下,打听到洛桑活佛今天没有法事活动,就带了两个随从,骑马向玛拉盖庙赶去。
进了玛拉盖庙,在一个小喇嘛的引领下,那王直接进入活佛的住处。
洛桑活佛一见那王来到,笑着起立让座,身边的小喇嘛捧上茶来。
二人互相谦逊地问候了一番,那王见左右无人在场,就收敛起笑容,对活佛低声说:
“几次拜见大师,得聆天语,令我思考了许多问题。那达慕虽然散了,我还有一些零碎小事,暂时不离开这里。今天呢,我是来恳请您教诲的。恐怕您已经听说了,左翼牧群正面临着一场灭什么,只是暗示过,闹大蒙古帝国,是极大的危险。今后的事态将说明,他绝对不会停止罪恶活动,并且积聚了一股很有破坏力的势力……你如果有能力,一定要阻止这个毒瘤的蔓延。还是过去的老话,我是出家人,不会直接干预世事,但是,如果有人真要对世间的民众造成危难的话,我也不能闭目塞听,坐视不理,到时你可以再来找我,我或许能出个有用的主意。”洛桑活佛不紧不慢地说。
“谢谢大师了,那就按照大师的意见办。我仍旧回牧场去住,等等看,正好拜读刚刚请到的经卷。”那王说。
甄飙的怪病自从被何医生治好以后,他与何医生的心贴得更近了。他一是佩服何医生的医术,二是佩服何医生对全国政局、对左翼牧群形势的精确分析。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往何医生那里跑,去谈一些非常机密的事。何医生很快发现,甄飙极有号召力,他把亲密伙伴――腾格斯、巴特尔、邓甲、傲腾、格日勒图都吸引在他的麾下,还把更多的牧马青年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股躁动不安的骨干队伍。现在,在整个左翼牧群的青年马倌中,笼罩着一种即将失去马群的激愤和即将流离失所的悲凉,一旦出现了领路人登高一呼,马倌们是很容易跟着走的,这就像秦末大泽乡起义那样,在绝望和死刑面前,只有揭竿而起,武装反抗,才是唯一的生路。到此时,二十个马群的一百二十名青年马倌中的大多数,都已围到了甄飙的旗帜下。当然,一般的青年马倌是不知道兴中会在暗中行动的,他们都是抱着激愤情绪跟着甄飙走,觉得甄飙有能力带领他们把马群保住,让他们过安稳日子。正因为有这种自发的情绪推动,只用了二十多天时间,一支情绪激昂,有破坏力又有战斗力的无形队伍,就骤然形成了。
何猛与丹巴,是这支队伍的间接指挥者,通过甄飙与腾格斯他们一伙骨干,把兴中会的意图贯彻给了这支队伍。
何猛依然住在玛拉盖庙的僧寮里,每天在牧群各地游方看病,有时候天晚了,也在农民或牧民家里住下,不过他的踪迹甄飙是掌握的。
丹巴没有暴露身份,他依然在庙里做粗活,到处唱他自编的歌曲。有一天晚上,他翻看一本古书,见到一首很有意味的古歌谣。这首古歌谣有四句话,但有些不顺口,丹巴心头一动,就给它改了几个字,谱上曲调哼了哼,天哪!竟然形成了一首很有气势的进行曲:“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本是人造成,造成不平应杀尽,杀尽不平享太平!”
丹巴赶紧关严门窗,试着唱了几遍,唱罢,简直有如雷轰话中间,何医生说套马与夜间放马一定有趣儿,想试一试。甄飙知道何医生骑术不错,就极力怂恿,让何猛今天就演试演试。张僧哥正好是今天的夜班,也说“试试无妨,:
“那一带呀,唉……夜晚常有鬼火乱窜,人在马背上被无缘无故推下来,晚上在那里过夜……我可有点儿害怕。”
何猛听了不相信,笑着说:
“咱们不妨到那里试试,睡它一夜,或许还能有所发现呢……真碰到鬼,倒也不赖,可以向它请教请教呢。”
甄飙本来就胆子大,很随意地说:
“太平城遗址有避风的土堆,晚上躺在那里说话,是个不错的地方。碰到鬼的话,我请它喝蒙倒驴!”
三人大笑,笑完了,就赶着马群,向太平城遗址奔去。
马群到了太平城遗址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下来了。那天的夜晚有些麻阴,天上的月亮不知躲进那块云层去了,满天的繁星也不像平常那样熠熠闪光。趁着马群安稳地吃开了草,三个人步行着,一边说话,一边寻找可以坐下来避风的土堆。走了一会儿,在一处比较高敞的地方找到了。这时候,夜风微微,沟洼处的茂草“沙沙沙”作响,还可以听到马打响鼻的声音,夜飞鸱枭的怪叫声。他们三人分别给自己的坐骑上了绊子,就都歪倒在土堆下面,侧着身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天来。
三百八十匹骟马分布在太平城遗址里里外外,黑压压的一片。随着夜气变深,凉意变浓,从察汉沟吹过来的夜风,让何猛觉得这里的草地上根本不像夏天的夜晚,倒像是北京深秋的凉夜了。
何猛先是打寒噤,后来又打喷嚏,他开始怀疑这一夜怎么才能熬过去。
张僧哥听着何猛与甄飙说话,他自己先有了困意,就歪在甄飙的旁边,把衣领翻起来挡住夜风,眯住眼睛,朦朦胧胧,似睡非睡,听着马群的吃草声。
甄飙倒是在夜晚放惯了马,并没有感觉今天晚上有什么特别。他对整个左翼牧群的地形地貌、气候物候、道路湖淖都很了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放过马,访过朋友,喝过酒,根本不在乎夜晚的黑暗。有一次,他喝酒过了量,从朋友家里出来已经半夜了,骑在马背上东倒西歪把持不住,竟然掉到一片坟滩里过了一夜。今天有两个伙伴做陪,他更不在乎夜呀鬼呀的。他早已练就了夜晚不睡的习惯,所以,他与何猛不停地唠着嗑,聊些天南地北的话题。
“我说何大夫,我们屁股底下的太平城,在金代一定是个很不错的小城市。傍晚你已经看过了,它西面是山,三面是辽阔的草场,有闪电河纵贯南北,距离正蓝旗、多伦、独石口、张家口又不远,不知道金代的太平城是什么样子……”
何猛在黑暗中整整衣裳,也学张僧哥把衣领竖起来,用右手支在右脸底下,缓慢地说:
“辽金元三代的历史,我知道的极少。不过,从整个历史上分析,这片地方肯定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中心地域。既然元上都遗址距离这里不过四五十里,那就说明,忽必烈的眼光是不一般的,他选那里当夏宫是对的,夏天这么凉爽的地方,可不好找呢。从忽必烈到如今,怕是有七百多年了吧。
“七百年前,这里一定非常活跃,是游牧狩猎的理想场地。那时候的上都,应该算世界瞩目的城市。我读过《马可波罗游记》,他把上都描写得很美,忽必烈的宫殿是用锦缎铺地,用白玉当栏杆的。马可·波罗在忽必烈的朝廷里当过官儿,去过中国好多地方,成了中国通。可是,蒙古人建立的大元帝国,只在北京存在了一百年,在上都的时间要长一些。至于辽金两朝,它是与宋朝同时存在的北方民族王朝。你刚才介绍说,这里的周边地区,有辽金两朝的历史遗迹,我想,恐怕是沿袭下来的传说,如果要证实的话,那要靠考古挖掘。当然,传说也有历史价值,中国的远古史,大部分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传说。
“咱们卧在太平城的废墟上,倒是可以细细追怀一下古代人的生活,那个年代的北方民族,一直生活在长城以北,与中原上的汉族朝廷是敌对的,这就演出了许许多多优美、悲壮、残酷的历史故事,太平城……”
何猛一面说,一面猜度着太平城的历史,他用右手握着石块儿,下意识地扣击着身边的土地,“笃、笃、笃……”不知扣击了多长时间。他瞅着迷茫的星空,听着马群吃夜草,一点儿睡意也没有,跟甄飙断断续续搭着话。
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在正南方向,忽然间发出了低沉的、若有若无的“追呀――”“杀呀――”的喊声,还夹杂着战马奔腾、铁甲碰击的混合声,那声音由远而近,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何猛与甄飙都听见了,十分吃惊,急忙推醒了张僧哥。三个人站立起来,疑惑地望着发出声音的正南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望不要紧,竟然越望越清楚,哎呀,在正南方向的夜空下,蓦然间出现了虚幻透明的影像――
千军万马,高举着刀、剑、枪、矛,骑着飞驰的战马,怒吼着,向太平城厮杀而来,他们的衣甲装束,都不是汉人的样子……
眼前的影像虽然虚幻,却非常逼真,俨然是一次古代战争的场面。三个人吃惊地看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脚下的太平城废墟猛地摇晃起来!随着摇晃,奇异的场景在脚下出现了――
虚幻的太平城一瞬间灯火辉煌,俨然是一座防卫坚固的城市。放眼一望,只见城池坚固,城内街巷分明,人叫马嘶……这时一队又一队的骑战马武士,都高举着古代兵器,呐喊着,策马冲出城门,朝着敌阵,冲杀而去!
影像虚幻飘忽,却也看得分明:这是一场古代战争的场景,从人的装束上,一看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不一会儿,战争场面就在城外的草地上展开了,而且异常火爆!在夜色中,这些透明的幻影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猛然间,甄飙他们的坐骑打着响鼻,惊恐地乱跳起来。张僧哥机灵,赶紧跑到坐骑那里,解开马绊,拉紧缰绳,以防不测。甄飙与何猛也迅速解开坐骑马绊,抓紧了马缰。
在他们眼前,虚幻的影像仍在继续着:
城外的战场进入了白热化,兵对兵,将对将,激烈地厮杀着,呐喊声,马嘶声,兵器撞击声,凄厉惨烈的呼叫声,呼呼的风声……一时间,城池被攻破,敌方的铁骑杀进城来!城内顿时乱作一团,杀人的、抵抗的、放火的、逃跑的、
哭喊的,火焰冲天……
甄飙灵机一动,从兜里掏出一盒取灯儿20,抽出一根,“哧”地一划,取灯儿立即亮了。说来也怪,就在取灯儿照出亮光的一刹那,刚才还火焰腾腾的城池立即消失不见了,各种声音也在同时消散净尽。
三个人非常惊诧,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一股强风吹来,把取灯儿“噗”地吹灭了。
与此同时,原来安安静静吃草休息的马群,突然间炸了群,所有的骟马刨着地,嘶鸣着,乱冲乱撞起来,一眨眼的工夫,马群就朝着骆驼山方向,像狂风一般,漫天价奔驰!不管甄飙与张僧哥怎么喊叫,怎么抽鞭子,马群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依然朝着骆驼山方向飞奔而去!
一股强烈的冷风袭来,地面再次晃动不止,还没等头脑反应过来,每个人都觉得背后像被什么东西推着似的,脚下站不稳,身子把持不住,一个个踉踉跄跄,被推出了太平城。三个人死死牵住各自的马缰,拖着套马杆,才没有被受惊的坐骑拖倒在地。
等到各自的坐骑不再尥着蹶子乱蹿,稍稍安静下来,三个人才止住喘,定睛向四周望去,这才发现他们已经逃出了太平城遗址,正站在一片空阔的草地上,不久前还躺在那里聊天的地方,已经恢复了平静,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惊叹着,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清刚才发生的事儿。
麻阴的夜空晴朗起来,繁星闪烁,显得神秘莫测。
第二天早晨,何猛去了那个病人家,发现他的病情已有好转。他又给病人做了注射。
上午,甄飙骑上汗血马,去他的马群当班了。何猛想在骆驼山地面上做一些社会调查,就在张僧哥的陪同下,骑马出了围子,朝东北方向的李家围子奔去。李家围子距离骆驼山围子十五里地,它有一个蒙名叫“河沿胡洞”,意思是“两面井”。从骆驼山围子到河沿胡洞,少半个时辰就到了。
李家围子没有骆驼山围子大,用黄土筑成的围墙却相当坚固,围子的四个角上照例建有四个岗楼。何医生没有进围子,而是随着张僧哥去了野外,察看罂粟种植。
他俩先去了梁东,在梁东的南洼、西坡、北滩察看,后来又去了北面五里地远的四角滩,到山梁背后去察看。原来,河沿胡洞与四角滩这一线,是“鸡鸣三县”的三不管地带,它是左翼牧群、正蓝旗、多伦诺尔的交汇地。正因为三不管,所以才是种植罂粟的绝佳地带。在这里,罂粟种植要比粮田多,一般来说,种一亩罂粟,抵得上三十亩小麦的价钱。当然,种植罂粟风险大,最大的风险是杆子与土匪抢劫。土匪人少,一般是三五个、十几个结伙抢劫。杆子人多,由一个或几个杆子头带领,几十个、百把个土匪组成抢劫队伍。老百姓每听说双枪蔡的杆子或独眼刘的杆子来了,就知道是队伍,而不是三五个土匪。
大片的罂粟种植是非常漂亮的,这些时正赶上割头茬烟,种罂粟的人家雇人在田中割烟,那情景很有看头。罂粟开的花多种多样,在三尺高的秧杆儿上,长着一个或几个像莲蓬一样的桃儿,那漂亮的花儿就开在桃儿些有关庄稼的话。
“穆老哥,你种了多少亩地?”何猛问道。
“不多,一千五六百亩吧――一百亩大烟,九百亩大田。大田种麦子、莜麦、胡麻。还有二百亩杂粮,种点儿豌豆、谷黍、山药。剩下的,都压青了,呵呵呵……”穆大有笑眯眯地回答,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穆老哥,你这么有钱,会不会有杆子找上门来,那时候……”何猛试探着问。
“球!四周边的杆子都认得我,一年下来,也得拿出一二百两烟土,去打鬼呢。每年呀,让他娘的官府也榨走不少,唉……”穆大有说着,大大叹了口气。
“噢?要是路过这里的土匪不认得你,找你的麻烦呢?”何猛又问道。
“那呀,也有办法呗。土匪一般是夜里来抢……我一听见看家狗叫得不对劲,就吆喝起家里的人出门应付土匪,我跟儿子一人抱个大烟坛子,猛地蹿过院墙,一溜烟儿,就钻进莜麦地去了。哪个球能找着我?嘿嘿嘿……”穆大有露出大金牙,笑得很开心。
“周围的杆子头都有谁?他们有快枪吗?”
“唉,要说这里的杆子呀土匪呀,那可是不少,一般年头,割烟的时候,秋收以后,杆子跟土匪就出来祸害人了,这几天,我正犯愁呢……要说有名有姓的杆子头,一个叫独眼刘,山东人,另一个叫双枪蔡,河南人。他们都有枪,七长八短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家伙,放几枪,挺吓人的。这两股杆子都有七八十号人,什么人都有,净是一些不想干活又想花大钱的王八羔子!两股杆子进了营子,一般是不杀人的,他们口口声声‘借粮’、‘借盘缠’、‘借东西’,只要送给他们烟土,他们就挺客气地走了,不再祸害人了。要是不给他们烟土,撕破了脸,那可要遭殃了。刚才你哥俩一出现,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来‘借盘缠’的土匪到了,原来不是,是你哥俩,哈哈哈……”穆大有又开心地笑了。
“杆子一般跟老百姓‘借’些什么?”何猛问。
“咳,什么都‘借’呗!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
“‘借’过马呀、牛呀没有?”
“怎么没‘借’过!?杆子就会欺负百姓,左翼牧群、正蓝旗的那么多马群,他们就不敢‘借’!不过,前些时,后营子的谢球毛被双枪蔡绑了票,在土匪窝里整整被捆了三天,三天水米没打牙,都快饿死了。朦胧中,他听土匪们说,左翼牧群快完蛋了,先下手为强,弄一批好马,到外蒙古、俄罗斯去卖,能卖个大价钱……后来谢球毛他老子凑够了钱,才把他赎回来。我听谢球毛亲口说的……”
何猛与张僧哥交换了一下眼色,没吭气儿。
穆大有不知道何医生为什么要问这些事,说完话,就大声吆喝着,让女人们烫酒炒鸡蛋,要跟何医生喝二两。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长工慌慌张张推门进来,喘着气,向坐在炕上的东家说:
“不、不好了!报信树倒了,土匪从北边来了!一共七八匹马,都提着快、快枪,好像是恶匪毛杏虎(21)的弟兄,怎、怎么办?”
穆大有一听,额上立刻淌下汗来,掉转身就要下炕,口里乱骂:
“日他祖奶奶!刚刚割了几天烟,龟孙子们就来‘借’了!挨千刀的毛杏虎!”
“毛杏虎是谁?”何猛问。
“是小股土匪的头子,日他祖奶奶的!”穆大有拧着眉毛,从牙缝里恨恨地说,说完,对何猛和张僧哥说:“你们呀,也得躲躲!碰到茬口上,不是闹着玩的!”
何猛一想,没必要在这里跟土匪纠缠,马上离开为好。就向张僧哥使使眼色,张僧哥会意,二人急忙下了炕,走出屋子,在拴马桩上解开马缰,急急出了院子,向穆大有道了扰,都跨上马背,就朝西南跑了。
这时候,土匪已经挨近了营子北边。毛杏虎猛不防发现有两个人骑马冲出营子,向西南跑了,就大声喊:
“快抓住那两个人!别让他们跑了!弟兄们,追呀!”
穆大有习惯了这种阵势,不但不躲,反而迎着土匪高声喊:
“毛大哥的弟兄们!不要追啦,他俩是医生,刚给我老婆看过病,是良民!弟兄们,快进家吧,酒菜准备好啦……”
土匪们听了,就没有继续追,个个嘴里骂着脏话,驱马朝穆大有家跑来。
何猛与张僧哥拉着荒,又骑马跑回了骆驼山围子。
何猛给那个病人重新诊断了一次,发现病情大有好转,就留下不少药片药水,嘱咐了一番,才离开。
张僧哥今天当夜班,张罗着准备去马群。
何猛想继续观看周边的民风与地貌,就没有顺原路返回,而是走古城滩,翻拉水道梁,进葛亭围子,给几家求医的诊视了半天,直到天黑以后,才骑马返回玛拉盖庙。
(未完,待续)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那王想呀想呀,老是拿不定主意。后来,阿木嘎总管来拜访,很有礼貌地把那王提亲以后,他的夫人与女儿还没有拿定主意的话,谦恭委婉地说了一遍,接着又连连道歉,把女儿突然闹怪病的事儿粗略说了,却一点儿也没有涉及拉牧金唆使巫婆搞魇魅术害人的事件。那王是何等聪明的人,一听话音儿心里就明白了,提亲的事儿肯定吹了。于是,那王笑着问候了莎日娜的身体恢复状况后,就故意岔开话题,改说别的事情了。阿木嘎给那王留下了好多生活用品,还说了不少抱歉的话。
阿木嘎走后,那王长长出了一口气,派人出去打听了一下,打听到洛桑活佛今天没有法事活动,就带了两个随从,骑马向玛拉盖庙赶去。
进了玛拉盖庙,在一个小喇嘛的引领下,那王直接进入活佛的住处。
洛桑活佛一见那王来到,笑着起立让座,身边的小喇嘛捧上茶来。
二人互相谦逊地问候了一番,那王见左右无人在场,就收敛起笑容,对活佛低声说:
“几次拜见大师,得聆天语,令我思考了许多问题。那达慕虽然散了,我还有一些零碎小事,暂时不离开这里。今天呢,我是来恳请您教诲的。恐怕您已经听说了,左翼牧群正面临着一场灭什么,只是暗示过,闹大蒙古帝国,是极大的危险。今后的事态将说明,他绝对不会停止罪恶活动,并且积聚了一股很有破坏力的势力……你如果有能力,一定要阻止这个毒瘤的蔓延。还是过去的老话,我是出家人,不会直接干预世事,但是,如果有人真要对世间的民众造成危难的话,我也不能闭目塞听,坐视不理,到时你可以再来找我,我或许能出个有用的主意。”洛桑活佛不紧不慢地说。
“谢谢大师了,那就按照大师的意见办。我仍旧回牧场去住,等等看,正好拜读刚刚请到的经卷。”那王说。
甄飙的怪病自从被何医生治好以后,他与何医生的心贴得更近了。他一是佩服何医生的医术,二是佩服何医生对全国政局、对左翼牧群形势的精确分析。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往何医生那里跑,去谈一些非常机密的事。何医生很快发现,甄飙极有号召力,他把亲密伙伴――腾格斯、巴特尔、邓甲、傲腾、格日勒图都吸引在他的麾下,还把更多的牧马青年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股躁动不安的骨干队伍。现在,在整个左翼牧群的青年马倌中,笼罩着一种即将失去马群的激愤和即将流离失所的悲凉,一旦出现了领路人登高一呼,马倌们是很容易跟着走的,这就像秦末大泽乡起义那样,在绝望和死刑面前,只有揭竿而起,武装反抗,才是唯一的生路。到此时,二十个马群的一百二十名青年马倌中的大多数,都已围到了甄飙的旗帜下。当然,一般的青年马倌是不知道兴中会在暗中行动的,他们都是抱着激愤情绪跟着甄飙走,觉得甄飙有能力带领他们把马群保住,让他们过安稳日子。正因为有这种自发的情绪推动,只用了二十多天时间,一支情绪激昂,有破坏力又有战斗力的无形队伍,就骤然形成了。
何猛与丹巴,是这支队伍的间接指挥者,通过甄飙与腾格斯他们一伙骨干,把兴中会的意图贯彻给了这支队伍。
何猛依然住在玛拉盖庙的僧寮里,每天在牧群各地游方看病,有时候天晚了,也在农民或牧民家里住下,不过他的踪迹甄飙是掌握的。
丹巴没有暴露身份,他依然在庙里做粗活,到处唱他自编的歌曲。有一天晚上,他翻看一本古书,见到一首很有意味的古歌谣。这首古歌谣有四句话,但有些不顺口,丹巴心头一动,就给它改了几个字,谱上曲调哼了哼,天哪!竟然形成了一首很有气势的进行曲:“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本是人造成,造成不平应杀尽,杀尽不平享太平!”
丹巴赶紧关严门窗,试着唱了几遍,唱罢,简直有如雷轰话中间,何医生说套马与夜间放马一定有趣儿,想试一试。甄飙知道何医生骑术不错,就极力怂恿,让何猛今天就演试演试。张僧哥正好是今天的夜班,也说“试试无妨,:
“那一带呀,唉……夜晚常有鬼火乱窜,人在马背上被无缘无故推下来,晚上在那里过夜……我可有点儿害怕。”
何猛听了不相信,笑着说:
“咱们不妨到那里试试,睡它一夜,或许还能有所发现呢……真碰到鬼,倒也不赖,可以向它请教请教呢。”
甄飙本来就胆子大,很随意地说:
“太平城遗址有避风的土堆,晚上躺在那里说话,是个不错的地方。碰到鬼的话,我请它喝蒙倒驴!”
三人大笑,笑完了,就赶着马群,向太平城遗址奔去。
马群到了太平城遗址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下来了。那天的夜晚有些麻阴,天上的月亮不知躲进那块云层去了,满天的繁星也不像平常那样熠熠闪光。趁着马群安稳地吃开了草,三个人步行着,一边说话,一边寻找可以坐下来避风的土堆。走了一会儿,在一处比较高敞的地方找到了。这时候,夜风微微,沟洼处的茂草“沙沙沙”作响,还可以听到马打响鼻的声音,夜飞鸱枭的怪叫声。他们三人分别给自己的坐骑上了绊子,就都歪倒在土堆下面,侧着身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天来。
三百八十匹骟马分布在太平城遗址里里外外,黑压压的一片。随着夜气变深,凉意变浓,从察汉沟吹过来的夜风,让何猛觉得这里的草地上根本不像夏天的夜晚,倒像是北京深秋的凉夜了。
何猛先是打寒噤,后来又打喷嚏,他开始怀疑这一夜怎么才能熬过去。
张僧哥听着何猛与甄飙说话,他自己先有了困意,就歪在甄飙的旁边,把衣领翻起来挡住夜风,眯住眼睛,朦朦胧胧,似睡非睡,听着马群的吃草声。
甄飙倒是在夜晚放惯了马,并没有感觉今天晚上有什么特别。他对整个左翼牧群的地形地貌、气候物候、道路湖淖都很了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放过马,访过朋友,喝过酒,根本不在乎夜晚的黑暗。有一次,他喝酒过了量,从朋友家里出来已经半夜了,骑在马背上东倒西歪把持不住,竟然掉到一片坟滩里过了一夜。今天有两个伙伴做陪,他更不在乎夜呀鬼呀的。他早已练就了夜晚不睡的习惯,所以,他与何猛不停地唠着嗑,聊些天南地北的话题。
“我说何大夫,我们屁股底下的太平城,在金代一定是个很不错的小城市。傍晚你已经看过了,它西面是山,三面是辽阔的草场,有闪电河纵贯南北,距离正蓝旗、多伦、独石口、张家口又不远,不知道金代的太平城是什么样子……”
何猛在黑暗中整整衣裳,也学张僧哥把衣领竖起来,用右手支在右脸底下,缓慢地说:
“辽金元三代的历史,我知道的极少。不过,从整个历史上分析,这片地方肯定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中心地域。既然元上都遗址距离这里不过四五十里,那就说明,忽必烈的眼光是不一般的,他选那里当夏宫是对的,夏天这么凉爽的地方,可不好找呢。从忽必烈到如今,怕是有七百多年了吧。
“七百年前,这里一定非常活跃,是游牧狩猎的理想场地。那时候的上都,应该算世界瞩目的城市。我读过《马可波罗游记》,他把上都描写得很美,忽必烈的宫殿是用锦缎铺地,用白玉当栏杆的。马可·波罗在忽必烈的朝廷里当过官儿,去过中国好多地方,成了中国通。可是,蒙古人建立的大元帝国,只在北京存在了一百年,在上都的时间要长一些。至于辽金两朝,它是与宋朝同时存在的北方民族王朝。你刚才介绍说,这里的周边地区,有辽金两朝的历史遗迹,我想,恐怕是沿袭下来的传说,如果要证实的话,那要靠考古挖掘。当然,传说也有历史价值,中国的远古史,大部分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传说。
“咱们卧在太平城的废墟上,倒是可以细细追怀一下古代人的生活,那个年代的北方民族,一直生活在长城以北,与中原上的汉族朝廷是敌对的,这就演出了许许多多优美、悲壮、残酷的历史故事,太平城……”
何猛一面说,一面猜度着太平城的历史,他用右手握着石块儿,下意识地扣击着身边的土地,“笃、笃、笃……”不知扣击了多长时间。他瞅着迷茫的星空,听着马群吃夜草,一点儿睡意也没有,跟甄飙断断续续搭着话。
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在正南方向,忽然间发出了低沉的、若有若无的“追呀――”“杀呀――”的喊声,还夹杂着战马奔腾、铁甲碰击的混合声,那声音由远而近,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何猛与甄飙都听见了,十分吃惊,急忙推醒了张僧哥。三个人站立起来,疑惑地望着发出声音的正南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望不要紧,竟然越望越清楚,哎呀,在正南方向的夜空下,蓦然间出现了虚幻透明的影像――
千军万马,高举着刀、剑、枪、矛,骑着飞驰的战马,怒吼着,向太平城厮杀而来,他们的衣甲装束,都不是汉人的样子……
眼前的影像虽然虚幻,却非常逼真,俨然是一次古代战争的场面。三个人吃惊地看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脚下的太平城废墟猛地摇晃起来!随着摇晃,奇异的场景在脚下出现了――
虚幻的太平城一瞬间灯火辉煌,俨然是一座防卫坚固的城市。放眼一望,只见城池坚固,城内街巷分明,人叫马嘶……这时一队又一队的骑战马武士,都高举着古代兵器,呐喊着,策马冲出城门,朝着敌阵,冲杀而去!
影像虚幻飘忽,却也看得分明:这是一场古代战争的场景,从人的装束上,一看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不一会儿,战争场面就在城外的草地上展开了,而且异常火爆!在夜色中,这些透明的幻影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猛然间,甄飙他们的坐骑打着响鼻,惊恐地乱跳起来。张僧哥机灵,赶紧跑到坐骑那里,解开马绊,拉紧缰绳,以防不测。甄飙与何猛也迅速解开坐骑马绊,抓紧了马缰。
在他们眼前,虚幻的影像仍在继续着:
城外的战场进入了白热化,兵对兵,将对将,激烈地厮杀着,呐喊声,马嘶声,兵器撞击声,凄厉惨烈的呼叫声,呼呼的风声……一时间,城池被攻破,敌方的铁骑杀进城来!城内顿时乱作一团,杀人的、抵抗的、放火的、逃跑的、
哭喊的,火焰冲天……
甄飙灵机一动,从兜里掏出一盒取灯儿20,抽出一根,“哧”地一划,取灯儿立即亮了。说来也怪,就在取灯儿照出亮光的一刹那,刚才还火焰腾腾的城池立即消失不见了,各种声音也在同时消散净尽。
三个人非常惊诧,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一股强风吹来,把取灯儿“噗”地吹灭了。
与此同时,原来安安静静吃草休息的马群,突然间炸了群,所有的骟马刨着地,嘶鸣着,乱冲乱撞起来,一眨眼的工夫,马群就朝着骆驼山方向,像狂风一般,漫天价奔驰!不管甄飙与张僧哥怎么喊叫,怎么抽鞭子,马群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依然朝着骆驼山方向飞奔而去!
一股强烈的冷风袭来,地面再次晃动不止,还没等头脑反应过来,每个人都觉得背后像被什么东西推着似的,脚下站不稳,身子把持不住,一个个踉踉跄跄,被推出了太平城。三个人死死牵住各自的马缰,拖着套马杆,才没有被受惊的坐骑拖倒在地。
等到各自的坐骑不再尥着蹶子乱蹿,稍稍安静下来,三个人才止住喘,定睛向四周望去,这才发现他们已经逃出了太平城遗址,正站在一片空阔的草地上,不久前还躺在那里聊天的地方,已经恢复了平静,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都惊叹着,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清刚才发生的事儿。
麻阴的夜空晴朗起来,繁星闪烁,显得神秘莫测。
第二天早晨,何猛去了那个病人家,发现他的病情已有好转。他又给病人做了注射。
上午,甄飙骑上汗血马,去他的马群当班了。何猛想在骆驼山地面上做一些社会调查,就在张僧哥的陪同下,骑马出了围子,朝东北方向的李家围子奔去。李家围子距离骆驼山围子十五里地,它有一个蒙名叫“河沿胡洞”,意思是“两面井”。从骆驼山围子到河沿胡洞,少半个时辰就到了。
李家围子没有骆驼山围子大,用黄土筑成的围墙却相当坚固,围子的四个角上照例建有四个岗楼。何医生没有进围子,而是随着张僧哥去了野外,察看罂粟种植。
他俩先去了梁东,在梁东的南洼、西坡、北滩察看,后来又去了北面五里地远的四角滩,到山梁背后去察看。原来,河沿胡洞与四角滩这一线,是“鸡鸣三县”的三不管地带,它是左翼牧群、正蓝旗、多伦诺尔的交汇地。正因为三不管,所以才是种植罂粟的绝佳地带。在这里,罂粟种植要比粮田多,一般来说,种一亩罂粟,抵得上三十亩小麦的价钱。当然,种植罂粟风险大,最大的风险是杆子与土匪抢劫。土匪人少,一般是三五个、十几个结伙抢劫。杆子人多,由一个或几个杆子头带领,几十个、百把个土匪组成抢劫队伍。老百姓每听说双枪蔡的杆子或独眼刘的杆子来了,就知道是队伍,而不是三五个土匪。
大片的罂粟种植是非常漂亮的,这些时正赶上割头茬烟,种罂粟的人家雇人在田中割烟,那情景很有看头。罂粟开的花多种多样,在三尺高的秧杆儿上,长着一个或几个像莲蓬一样的桃儿,那漂亮的花儿就开在桃儿些有关庄稼的话。
“穆老哥,你种了多少亩地?”何猛问道。
“不多,一千五六百亩吧――一百亩大烟,九百亩大田。大田种麦子、莜麦、胡麻。还有二百亩杂粮,种点儿豌豆、谷黍、山药。剩下的,都压青了,呵呵呵……”穆大有笑眯眯地回答,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穆老哥,你这么有钱,会不会有杆子找上门来,那时候……”何猛试探着问。
“球!四周边的杆子都认得我,一年下来,也得拿出一二百两烟土,去打鬼呢。每年呀,让他娘的官府也榨走不少,唉……”穆大有说着,大大叹了口气。
“噢?要是路过这里的土匪不认得你,找你的麻烦呢?”何猛又问道。
“那呀,也有办法呗。土匪一般是夜里来抢……我一听见看家狗叫得不对劲,就吆喝起家里的人出门应付土匪,我跟儿子一人抱个大烟坛子,猛地蹿过院墙,一溜烟儿,就钻进莜麦地去了。哪个球能找着我?嘿嘿嘿……”穆大有露出大金牙,笑得很开心。
“周围的杆子头都有谁?他们有快枪吗?”
“唉,要说这里的杆子呀土匪呀,那可是不少,一般年头,割烟的时候,秋收以后,杆子跟土匪就出来祸害人了,这几天,我正犯愁呢……要说有名有姓的杆子头,一个叫独眼刘,山东人,另一个叫双枪蔡,河南人。他们都有枪,七长八短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家伙,放几枪,挺吓人的。这两股杆子都有七八十号人,什么人都有,净是一些不想干活又想花大钱的王八羔子!两股杆子进了营子,一般是不杀人的,他们口口声声‘借粮’、‘借盘缠’、‘借东西’,只要送给他们烟土,他们就挺客气地走了,不再祸害人了。要是不给他们烟土,撕破了脸,那可要遭殃了。刚才你哥俩一出现,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来‘借盘缠’的土匪到了,原来不是,是你哥俩,哈哈哈……”穆大有又开心地笑了。
“杆子一般跟老百姓‘借’些什么?”何猛问。
“咳,什么都‘借’呗!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
“‘借’过马呀、牛呀没有?”
“怎么没‘借’过!?杆子就会欺负百姓,左翼牧群、正蓝旗的那么多马群,他们就不敢‘借’!不过,前些时,后营子的谢球毛被双枪蔡绑了票,在土匪窝里整整被捆了三天,三天水米没打牙,都快饿死了。朦胧中,他听土匪们说,左翼牧群快完蛋了,先下手为强,弄一批好马,到外蒙古、俄罗斯去卖,能卖个大价钱……后来谢球毛他老子凑够了钱,才把他赎回来。我听谢球毛亲口说的……”
何猛与张僧哥交换了一下眼色,没吭气儿。
穆大有不知道何医生为什么要问这些事,说完话,就大声吆喝着,让女人们烫酒炒鸡蛋,要跟何医生喝二两。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长工慌慌张张推门进来,喘着气,向坐在炕上的东家说:
“不、不好了!报信树倒了,土匪从北边来了!一共七八匹马,都提着快、快枪,好像是恶匪毛杏虎(21)的弟兄,怎、怎么办?”
穆大有一听,额上立刻淌下汗来,掉转身就要下炕,口里乱骂:
“日他祖奶奶!刚刚割了几天烟,龟孙子们就来‘借’了!挨千刀的毛杏虎!”
“毛杏虎是谁?”何猛问。
“是小股土匪的头子,日他祖奶奶的!”穆大有拧着眉毛,从牙缝里恨恨地说,说完,对何猛和张僧哥说:“你们呀,也得躲躲!碰到茬口上,不是闹着玩的!”
何猛一想,没必要在这里跟土匪纠缠,马上离开为好。就向张僧哥使使眼色,张僧哥会意,二人急忙下了炕,走出屋子,在拴马桩上解开马缰,急急出了院子,向穆大有道了扰,都跨上马背,就朝西南跑了。
这时候,土匪已经挨近了营子北边。毛杏虎猛不防发现有两个人骑马冲出营子,向西南跑了,就大声喊:
“快抓住那两个人!别让他们跑了!弟兄们,追呀!”
穆大有习惯了这种阵势,不但不躲,反而迎着土匪高声喊:
“毛大哥的弟兄们!不要追啦,他俩是医生,刚给我老婆看过病,是良民!弟兄们,快进家吧,酒菜准备好啦……”
土匪们听了,就没有继续追,个个嘴里骂着脏话,驱马朝穆大有家跑来。
何猛与张僧哥拉着荒,又骑马跑回了骆驼山围子。
何猛给那个病人重新诊断了一次,发现病情大有好转,就留下不少药片药水,嘱咐了一番,才离开。
张僧哥今天当夜班,张罗着准备去马群。
何猛想继续观看周边的民风与地貌,就没有顺原路返回,而是走古城滩,翻拉水道梁,进葛亭围子,给几家求医的诊视了半天,直到天黑以后,才骑马返回玛拉盖庙。
(未完,待续)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