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妹 1、素嫣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素嫣生在唱花鼓的人家。因为姓阎,爹娘打小就给她起了艺名,叫素嫣。
素嫣一生下地,眼睛还没睁开,听到的是花鼓,抱在娘怀里,看到的是花鼓。背在爹背上,爹在敲花鼓。爹娘老了,跑不动了,只得相扶将着回了老家,素嫣呢,就由哥嫂带着,仍是天南海北地去唱花鼓。
素嫣的老家就在豫东一带,庄子叫阎口,阎口过去是老黄河渡口,后来黄河发大水,淹了沿岸村庄,大水从这里一直冲过老县城。大水过后,一个庄子就剩了村口上那棵柳树桩。四外逃难的人们回到村里,家没了家,院没了院,地没了地,房没了房,大水过后的盐碱地上寸草不生,人们只得二返头,重又离乡背井,出门讨荒要饭。
一年一年的讨饭路上,一家一家,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一个的家庭班社。素嫣从小在班社里生,班社里长。一天一天,长成了大闺女了。说是大闺女,也就十来岁。那年月在这一带,女孩子长到十二三,便就不能再抛头露面,素嫣今年十三四了,就给打发回家来,待嫁闺中.
然而这个素嫣姑娘,人是回来了,心却再也回不来。这些年她跟着父母兄嫂,唱戏的日子虽然艰难,也过瘾的。就像那黄河上使船的汉子,虽然人在水上,风大浪险,可要让他回家种地,那是连想也不愿想的,要不怎么说“要待玩,撑大船;要待欢,耍戏班;累煞孩子种菜园”呢!想一想也是哈,一个人,一年四季侍候那几亩地,种了收,收了种,哪里有这浪里使船活得潇洒自在?
早年爹娘教素嫣学唱戏,她也自不情愿过,可哥嫂的话打动了她,哥说:“妮子也,你想想,这世上千样百种活儿,哪里有唱戏好?人家活一辈儿,咱唱戏活的多少辈儿?”嫂子也说:“那平常人家,如果不唱戏,谁能像咱一样,想哭就哭,说笑就笑,百样千种人,都在咱身上过,在咱身上活,咱一天能活一百回,上哪去找这自在?干啥能有这过瘾?”那时的她,并不懂得世上有潇洒二字,只想人活着图个啥?也就是个痛快吧,于是她自己的人生这出戏,打那就启了幕,开弓没有回头箭,从此她那心,一去不回头了!
十四岁的大闺女素嫣回到家中,开始也是新鲜的,每天一睁眼,再不用操心赶码头,起五更,睡半夜,人不在戏场上,就在赶场的路上;不用再半夜三更唱完戏,回到客栈车马行,还得收拾戏箱,半夜哪里一点动静,便吓得半死……到了那赶场的日子,几天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一天一天,虽有父母兄嫂护着,那罪也不是人受的。如今回到家里,稳稳享了几天福,天天睡到日半晌。半晌起来,走走亲戚,看看邻居,家里地里转一圈,一天的日子就打发了。
这样的日子久了,眼见的,人就蔫了,一天到晚生病一样,脸上黄巴巴的,身上软绵绵的,说话唉声叹气,总没个精神头儿。家人就请了乡野郎中来,郎中切了脉,看了舌苔脸色,只说没大碍,草草开了几副药,吃来吃去不见好。后来又请了巫婆来,巫婆这地方叫湿婆,长着天眼,能看阴阳两世。然而再怎么能耐,看来看也只说不妨事,随后上了香,念了咒,银子花了倒不少,可这妮子呢,总还是不见个好。爹娘若是问起来,说嫣妮哎,你是咋着?她便只摇头,有时就笑笑,只是不言语。
只她自己心里知道,她的病就是没了戏。从小锣鼓梆钗中长大,没有戏的日子,在她是难耐的,一天一天,日子是平的,也是死的,就像一潭死水,人在那死水里头,像那冬眠的虫,就只有昏死的份儿。素嫣长到这么大,戏里生,戏里长,一出一出的戏滋养着她,滋养着她的人,也滋养着她的心,就叫她除了戏还是戏,再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别的活法。
然而在爹娘那一头呢,也是从那戏里来,以戏里的心思看眼前的人,错以为妮子就像过去那戏里说的,哪个少女不怀春呢?闺女这是到了思春的岁数了!便急着到处打听,张罗着提媒,心想若能给女儿找得个如意的主,定了一辈子的婚姻大事,这闺女的心思就定了,或许那病就好了呢。
于是媒人托了一个又一个,门槛子差不多就要给媒人们踢破了。
素嫣虽说生在小户人家,人品端正不说,那模样子也是好的,十几岁的闺女,细皮嫩肉不说,到底有些场子上的功底,学了些戏里闺门做派,那身段,那姿态,也是一样岁数的女孩里,再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便就招惹得前村后店,但凡家里有未聘娶的男丁孩儿的,或者方圆几十里,有那大户人家要续娶的,就都聚到了这家门前,就弄得一家人疲于应酬,那小小的院门自是一天到晚敞开着,柴门吱吱,炊烟袅袅,光是那大锅滚开水,一天到晚就烧得没遍数,柴禾堆眼见得也是忽忽往下落,这人的心思呢,却还是未分晓。
爹娘年纪大了,实在不耐这番折腾,少不了就怨她:“妮子也,挑花了眼!早晚剩在家里,老成疙瘩妮子才算个儿!”\');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素嫣一生下地,眼睛还没睁开,听到的是花鼓,抱在娘怀里,看到的是花鼓。背在爹背上,爹在敲花鼓。爹娘老了,跑不动了,只得相扶将着回了老家,素嫣呢,就由哥嫂带着,仍是天南海北地去唱花鼓。
素嫣的老家就在豫东一带,庄子叫阎口,阎口过去是老黄河渡口,后来黄河发大水,淹了沿岸村庄,大水从这里一直冲过老县城。大水过后,一个庄子就剩了村口上那棵柳树桩。四外逃难的人们回到村里,家没了家,院没了院,地没了地,房没了房,大水过后的盐碱地上寸草不生,人们只得二返头,重又离乡背井,出门讨荒要饭。
一年一年的讨饭路上,一家一家,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个一个的家庭班社。素嫣从小在班社里生,班社里长。一天一天,长成了大闺女了。说是大闺女,也就十来岁。那年月在这一带,女孩子长到十二三,便就不能再抛头露面,素嫣今年十三四了,就给打发回家来,待嫁闺中.
然而这个素嫣姑娘,人是回来了,心却再也回不来。这些年她跟着父母兄嫂,唱戏的日子虽然艰难,也过瘾的。就像那黄河上使船的汉子,虽然人在水上,风大浪险,可要让他回家种地,那是连想也不愿想的,要不怎么说“要待玩,撑大船;要待欢,耍戏班;累煞孩子种菜园”呢!想一想也是哈,一个人,一年四季侍候那几亩地,种了收,收了种,哪里有这浪里使船活得潇洒自在?
早年爹娘教素嫣学唱戏,她也自不情愿过,可哥嫂的话打动了她,哥说:“妮子也,你想想,这世上千样百种活儿,哪里有唱戏好?人家活一辈儿,咱唱戏活的多少辈儿?”嫂子也说:“那平常人家,如果不唱戏,谁能像咱一样,想哭就哭,说笑就笑,百样千种人,都在咱身上过,在咱身上活,咱一天能活一百回,上哪去找这自在?干啥能有这过瘾?”那时的她,并不懂得世上有潇洒二字,只想人活着图个啥?也就是个痛快吧,于是她自己的人生这出戏,打那就启了幕,开弓没有回头箭,从此她那心,一去不回头了!
十四岁的大闺女素嫣回到家中,开始也是新鲜的,每天一睁眼,再不用操心赶码头,起五更,睡半夜,人不在戏场上,就在赶场的路上;不用再半夜三更唱完戏,回到客栈车马行,还得收拾戏箱,半夜哪里一点动静,便吓得半死……到了那赶场的日子,几天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一天一天,虽有父母兄嫂护着,那罪也不是人受的。如今回到家里,稳稳享了几天福,天天睡到日半晌。半晌起来,走走亲戚,看看邻居,家里地里转一圈,一天的日子就打发了。
这样的日子久了,眼见的,人就蔫了,一天到晚生病一样,脸上黄巴巴的,身上软绵绵的,说话唉声叹气,总没个精神头儿。家人就请了乡野郎中来,郎中切了脉,看了舌苔脸色,只说没大碍,草草开了几副药,吃来吃去不见好。后来又请了巫婆来,巫婆这地方叫湿婆,长着天眼,能看阴阳两世。然而再怎么能耐,看来看也只说不妨事,随后上了香,念了咒,银子花了倒不少,可这妮子呢,总还是不见个好。爹娘若是问起来,说嫣妮哎,你是咋着?她便只摇头,有时就笑笑,只是不言语。
只她自己心里知道,她的病就是没了戏。从小锣鼓梆钗中长大,没有戏的日子,在她是难耐的,一天一天,日子是平的,也是死的,就像一潭死水,人在那死水里头,像那冬眠的虫,就只有昏死的份儿。素嫣长到这么大,戏里生,戏里长,一出一出的戏滋养着她,滋养着她的人,也滋养着她的心,就叫她除了戏还是戏,再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别的活法。
然而在爹娘那一头呢,也是从那戏里来,以戏里的心思看眼前的人,错以为妮子就像过去那戏里说的,哪个少女不怀春呢?闺女这是到了思春的岁数了!便急着到处打听,张罗着提媒,心想若能给女儿找得个如意的主,定了一辈子的婚姻大事,这闺女的心思就定了,或许那病就好了呢。
于是媒人托了一个又一个,门槛子差不多就要给媒人们踢破了。
素嫣虽说生在小户人家,人品端正不说,那模样子也是好的,十几岁的闺女,细皮嫩肉不说,到底有些场子上的功底,学了些戏里闺门做派,那身段,那姿态,也是一样岁数的女孩里,再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便就招惹得前村后店,但凡家里有未聘娶的男丁孩儿的,或者方圆几十里,有那大户人家要续娶的,就都聚到了这家门前,就弄得一家人疲于应酬,那小小的院门自是一天到晚敞开着,柴门吱吱,炊烟袅袅,光是那大锅滚开水,一天到晚就烧得没遍数,柴禾堆眼见得也是忽忽往下落,这人的心思呢,却还是未分晓。
爹娘年纪大了,实在不耐这番折腾,少不了就怨她:“妮子也,挑花了眼!早晚剩在家里,老成疙瘩妮子才算个儿!”\');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