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堂 天堂2-2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热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地面,泥土都晒白了,踩在上面,烟尘滚滚。没有风,树荫也挡不住,柳树叶还打成了卷。人站在地里就像在蒸笼似的,大滴的汗就往地下掉,一进土里就看不到影儿。
毒辣辣的太阳下,男人们十有八九是光着膀子,只穿一条大裤衩,挑着一对水桶,戴着个烂草帽,脚下踩在藤蔓做的草鞋,布鞋是奇缺,大多数人干脆就不穿鞋。他们从大江里挑着水到田里穿梭,光脚踩在炽热的土地上,脚下生烟,挥汗如雨,奔向田头。
挑了一个月的水,百来亩水稻终于长黄,可以收割了,妇妇们已经准备就绪。这一次,她们干活格外认真小心,哪怕是看到一颗谷子也要捡起来。由于前期缺水,有人偷懒,灌溉不到位,这抢回来的百亩水稻大大减产,亩产还不到500斤。
夏收完了,天气依然干旱,村民们又为种第二季水稻犯愁,没水,可怎么种下去啊?新地要用水翻耕,那可是平常几倍的水量。可眼下,如果不下雨,哪怕出动全村人去河里挑水,也种不上二百亩田,何况挑水实在有限。
天公就是要与人作对,实在没有办法,三里村大队长只好出动全村人去挑水耕田插秧。所有的男人,除了耕地的老男人,都去挑水,妇女一部分参与挑水,一部分在田里插秧,孩子们统统拔秧,老婆子则管做饭、晒谷、带孩子。全村只要能动的人,都派上用场,这才真正叫群策群力,全村动员!
六月的天,光变天打雷,就是不见下雨,总是让人空喜一场。经过一个农忙艰辛地奋战,三里村赶在立秋前,才种上二百亩水稻,这已经是最好的成绩了,接下来每天还要继续挑水保护这二百亩水稻。
干旱了一个夏天,要说一点雨没下也不是,至少五六月份下过两次“毛毛雨”,只够树木解一顿渴,田里湿一层,地里压根还是硬帮帮的,池塘和小溪里干得开了一条条大裂缝,找不到一点软泥,几条干死的黄鳝,在太阳底下都暴晒成一根根硬棍。
立秋后的某天下午,天气大变,忽然间昏天黑地,狂风大作。在黑暗中,还雷电交加,很是吓人。看来要下一场大雨,这一地区所有的人心里都在期待着这场雨。去河里挑水的人们,挑着空桶还没走到河边,纷纷掉转身跑回来;已经挑上水的,则立马倒掉桶里的水,挑着空桶往家奔。一时间,男人们,还有女人们,肩上挑着,两手紧紧拽着桶,飞奔着往三里村赶,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大部分人前脚还没进村子,后脚就噼哩啪啦响起雨点,越下越大,越下越密,还有人打湿了身子,不过淋着这场好雨也应当感到高兴,多么宝贵的雨啊!最后几个人只好在半路的一丛林子里躲雨,这里有一棵直径二米的樟树,是理想的乘凉和避雨地,还是很好的藏身之所,因为树上有个洞。
雨下得大起来,让人心里非常高兴。大樟树下几个人男人和女人于是闲扯起来,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说:“你们都知道吧,45年那会,国民党逃往台湾抓壮丁经过这里,当时正有三个年轻人在此休息,有两个看到大队人马来及时爬上去躲进树洞,第三个年轻人就被抓到台湾去了,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嘿,知道啊,你不就是两个躲进树洞的人之一吗?这件事你都跟别人说过很多遍了,不知道才叫怪呢!”另一个男人听厌了。
“怎么不多说,我感到很自豪,我对这樟树特别有感情,它救了我一命,让我很幸运地躲过一难,要不,我可能早就见马克思去了……唉,也不知道国富至今是死是活?”说话中既有得意也有叹息。
“呀,那,那他妻儿现在还在么?还是改嫁了啊?”一个年轻的妇女,显然没听说过这件事,很感兴趣地追问起来。
“当然是嫁了啊,也不知道是嫁哪去了,只知道她等了半年,国富没有回来,她就带着孩子走了,再也没有来过三里村。”
“呃,有些可怜啊,谁都不希望妻离子散,都是那蒋介石造的孽,干尽缺德事。……嗯,水仔,你如今还敢爬进那树洞么?”
“吃饱了撑着啊,何况我没吃饱!万一里面有条蛇怎么办?我才不当傻子呢!”众人于是大笑起来,难得一刻的开心。
村里,大队长(即村长)看到这场雨果然来得急,来得猛,自是非常欢喜。他在计议着另一件事,正好立秋前还剩下很多秧苗,就是等着这样一场大雨,如果下得再大一点,再久一点,秧苗也许还能派上一些用场,秋后栽的水稻好歹能打些粮食。
然而,让大队长失望的是,风卷残云,雨虽然大,但没有下多久,一会就被大风吹跑,刚够灌溉一次地,凭这点雨再插上秧是万万不行的。
风过雨停,这种雷阵雨也就一阵子,很快就烟消云散,天空马上放晴。村民们无不失望,大家跟大队长想得一致,如果下得够久一点,兴许还能补栽一些水稻,但美好的愿望很快就化为泡影。
这是老天给村里挑水的人们放假,可以缓半天不用挑水了。大伙辛苦了两个月,一趟往来十多分钟,一天要挑五六十担水,无不脚上起泡,肩上起茧,李国强的父亲磨破了两双草鞋。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毒辣辣的太阳下,男人们十有八九是光着膀子,只穿一条大裤衩,挑着一对水桶,戴着个烂草帽,脚下踩在藤蔓做的草鞋,布鞋是奇缺,大多数人干脆就不穿鞋。他们从大江里挑着水到田里穿梭,光脚踩在炽热的土地上,脚下生烟,挥汗如雨,奔向田头。
挑了一个月的水,百来亩水稻终于长黄,可以收割了,妇妇们已经准备就绪。这一次,她们干活格外认真小心,哪怕是看到一颗谷子也要捡起来。由于前期缺水,有人偷懒,灌溉不到位,这抢回来的百亩水稻大大减产,亩产还不到500斤。
夏收完了,天气依然干旱,村民们又为种第二季水稻犯愁,没水,可怎么种下去啊?新地要用水翻耕,那可是平常几倍的水量。可眼下,如果不下雨,哪怕出动全村人去河里挑水,也种不上二百亩田,何况挑水实在有限。
天公就是要与人作对,实在没有办法,三里村大队长只好出动全村人去挑水耕田插秧。所有的男人,除了耕地的老男人,都去挑水,妇女一部分参与挑水,一部分在田里插秧,孩子们统统拔秧,老婆子则管做饭、晒谷、带孩子。全村只要能动的人,都派上用场,这才真正叫群策群力,全村动员!
六月的天,光变天打雷,就是不见下雨,总是让人空喜一场。经过一个农忙艰辛地奋战,三里村赶在立秋前,才种上二百亩水稻,这已经是最好的成绩了,接下来每天还要继续挑水保护这二百亩水稻。
干旱了一个夏天,要说一点雨没下也不是,至少五六月份下过两次“毛毛雨”,只够树木解一顿渴,田里湿一层,地里压根还是硬帮帮的,池塘和小溪里干得开了一条条大裂缝,找不到一点软泥,几条干死的黄鳝,在太阳底下都暴晒成一根根硬棍。
立秋后的某天下午,天气大变,忽然间昏天黑地,狂风大作。在黑暗中,还雷电交加,很是吓人。看来要下一场大雨,这一地区所有的人心里都在期待着这场雨。去河里挑水的人们,挑着空桶还没走到河边,纷纷掉转身跑回来;已经挑上水的,则立马倒掉桶里的水,挑着空桶往家奔。一时间,男人们,还有女人们,肩上挑着,两手紧紧拽着桶,飞奔着往三里村赶,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大部分人前脚还没进村子,后脚就噼哩啪啦响起雨点,越下越大,越下越密,还有人打湿了身子,不过淋着这场好雨也应当感到高兴,多么宝贵的雨啊!最后几个人只好在半路的一丛林子里躲雨,这里有一棵直径二米的樟树,是理想的乘凉和避雨地,还是很好的藏身之所,因为树上有个洞。
雨下得大起来,让人心里非常高兴。大樟树下几个人男人和女人于是闲扯起来,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说:“你们都知道吧,45年那会,国民党逃往台湾抓壮丁经过这里,当时正有三个年轻人在此休息,有两个看到大队人马来及时爬上去躲进树洞,第三个年轻人就被抓到台湾去了,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
“嘿,知道啊,你不就是两个躲进树洞的人之一吗?这件事你都跟别人说过很多遍了,不知道才叫怪呢!”另一个男人听厌了。
“怎么不多说,我感到很自豪,我对这樟树特别有感情,它救了我一命,让我很幸运地躲过一难,要不,我可能早就见马克思去了……唉,也不知道国富至今是死是活?”说话中既有得意也有叹息。
“呀,那,那他妻儿现在还在么?还是改嫁了啊?”一个年轻的妇女,显然没听说过这件事,很感兴趣地追问起来。
“当然是嫁了啊,也不知道是嫁哪去了,只知道她等了半年,国富没有回来,她就带着孩子走了,再也没有来过三里村。”
“呃,有些可怜啊,谁都不希望妻离子散,都是那蒋介石造的孽,干尽缺德事。……嗯,水仔,你如今还敢爬进那树洞么?”
“吃饱了撑着啊,何况我没吃饱!万一里面有条蛇怎么办?我才不当傻子呢!”众人于是大笑起来,难得一刻的开心。
村里,大队长(即村长)看到这场雨果然来得急,来得猛,自是非常欢喜。他在计议着另一件事,正好立秋前还剩下很多秧苗,就是等着这样一场大雨,如果下得再大一点,再久一点,秧苗也许还能派上一些用场,秋后栽的水稻好歹能打些粮食。
然而,让大队长失望的是,风卷残云,雨虽然大,但没有下多久,一会就被大风吹跑,刚够灌溉一次地,凭这点雨再插上秧是万万不行的。
风过雨停,这种雷阵雨也就一阵子,很快就烟消云散,天空马上放晴。村民们无不失望,大家跟大队长想得一致,如果下得够久一点,兴许还能补栽一些水稻,但美好的愿望很快就化为泡影。
这是老天给村里挑水的人们放假,可以缓半天不用挑水了。大伙辛苦了两个月,一趟往来十多分钟,一天要挑五六十担水,无不脚上起泡,肩上起茧,李国强的父亲磨破了两双草鞋。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