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堂 天堂2-1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2
当时三年困难刚刚过去,万木复苏,百业待举。春天的这场及时雨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婚礼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庆祝,说实在的,全村人更是想好好大吃一顿!
强仔之所以如此瘦弱,是因为前几年吃不饱,一直处在饥饿之中。那三年的大灾荒,也是一场大饥荒,到处都一片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人民生活极为难过,好多老弱之人都被饿死,幼小的他见证和经历了这场要命的灾难。
1958年,三里村和全国人民一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前阶段――人民公社时,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粮棉丰收,衣食无忧,人民积极踊跃,过着当家作主的生活。加上人民尝到共产主义的甜头,按劳分配,不愁吃不愁穿,多好啊!赶上当时的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盛行,到处放“原子弹”,有的公社声称水稻单季亩产3000斤,有这么高的产量,前景一片光明,仿佛共产主义就在眼前啦!
这也是三里村很奢侈的一年,粮食丰收,村民们大吃大喝,造成严重的浪费。李国强就记得58年底吃得浑圆浑圆的,没办人民公社时,他跟父亲两人虽然能吃饱,但从来没像那年放开肚皮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口头禅;“我们干劲这么高,明年肯定还会丰收,怕什么?”大多数村民们都这样想,哪怕上苍没眼,共产党照样能让我们穷苦百姓翻身!
不想,第二年,发生罕见的自然灾害,老天不下雨,天干地燥,种下去的水稻,点个火就能烧着,活活干死。更艰巨的是,从村大队长到每一位队员,都接到一个重任――每年每亩水稻向国家上交1200斤粮,一片哗然――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上年,三里村的大队长和其它村的大队长一样,为了应对上面的高指标,显示自己的成绩,也向上放了一些“原子弹”,但胆子并不是很大,只把单季亩产说成上千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枫江公社的跛脚书记,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老革命,他是三里村出来的人,经常回家了解民情,知道下面的实际情况,所以没让三里村的头头把亩产虚报那么高,对其它村的虚报结果也同样压下去。
虚报高产,只会给领导者带来光彩,升官发财,而对百姓无疑是自欺欺人,打自己嘴巴。当时实行人民公社,所有东西都要公交,不存在私人的东西,尤其是粮棉和猪肉。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先是全交给村里大队,然后村里组织人送到乡里公社,上交国家。按比例,粮食60%上交公社,村里只留40%。
1958年是丰收年,由于虚报高产,这下可好,1959年,县里根据各公社的虚报产量,一致认为水稻亩产一年达2000斤,根据60%的公粮比例,那么每年每亩必须上交国家1200斤。各公社的书记看到这一数字,有的连连咋舌,一时手足无措;有的幸灾乐祸,振臂高呼,大喊保证超额完成任务;有的沉闷不响,郁郁寡欢,不发表自己意见。粮食产量都是自己上报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没有哪个公社书记再敢反驳。
大部分公社书记是心知肚明的,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亩一年上交国家1200斤粮食,简直是要了农民的命。一个事实是,即便收成最好的1958年,亩产单季最好也就700斤,加上早稻,一年最高产量加起来也就1200多斤。这就意味着,在最好的年份,农民地上产出来的粮食要全部上交国家,村里一粒都不剩,果真是这样,不仅全村人,全县人都得饿死。
1959年夏天的旱灾到来之前,县里就下达了这个1200斤公粮的指标。可是,在夏收之前,三里村的水稻因天旱一片片倒下去,其它村和乡镇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整个县都是如此,池塘和小溪的水早干了,水库都见底了。
村民们早就着了慌,春旱一开始就不敢大吃大喝,而是按人头下米,规定饭量。一旦今年收不上粮,到夏天村上的粮食就要断了,别说给国家交粮,恐怕连活命粮都没有。干旱的天气印证了大家的担心,天上却是热日炎炎,变天的迹象都没有,这样下去水稻干死成定局。
怎么办,能救一棵是一棵,没水,枫江河里还有,就是远,远也得征服。于是三里村大队长带着全村男人每天去大江里挑水,要挑一个夏天,才能保住离江近的百来亩水稻。这些水稻长势不好,稻穗很小,还不饱满,最终能否收上来还要看奋战的结果。三里村有六七百亩田地,救起一百来亩,恐怕连吃的都不够,还怎么去向国家交粮啊?村干部向公社干部上报,公社又向县里汇报:干旱,无法完成今年交粮任务。
马上就要夏收了,三里村的伙食从三餐定量改为二餐定量,每天供早晚两顿米饭,限制饭量,成年男人一顿三两米饭,妇女老年人二两半,15岁以下小孩二两,全家一碗粥。这个标准“让人吃不饱,也饿不死”,对已经习惯大吃大喝的人来说,限量伙食一开始让很多人不习惯,还没到吃饭时间,肚子就抗议得厉害,咕咕直叫,尤其是那些每天挑水的男人,每顿都多吃掉媳妇的半两饭,还是饿得慌。即便按这个标准节衣缩食,如果没有打进粮食,三里村的储备粮也只能持续到秋天。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当时三年困难刚刚过去,万木复苏,百业待举。春天的这场及时雨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婚礼不仅是一个很好的庆祝,说实在的,全村人更是想好好大吃一顿!
强仔之所以如此瘦弱,是因为前几年吃不饱,一直处在饥饿之中。那三年的大灾荒,也是一场大饥荒,到处都一片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人民生活极为难过,好多老弱之人都被饿死,幼小的他见证和经历了这场要命的灾难。
1958年,三里村和全国人民一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前阶段――人民公社时,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粮棉丰收,衣食无忧,人民积极踊跃,过着当家作主的生活。加上人民尝到共产主义的甜头,按劳分配,不愁吃不愁穿,多好啊!赶上当时的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盛行,到处放“原子弹”,有的公社声称水稻单季亩产3000斤,有这么高的产量,前景一片光明,仿佛共产主义就在眼前啦!
这也是三里村很奢侈的一年,粮食丰收,村民们大吃大喝,造成严重的浪费。李国强就记得58年底吃得浑圆浑圆的,没办人民公社时,他跟父亲两人虽然能吃饱,但从来没像那年放开肚皮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口头禅;“我们干劲这么高,明年肯定还会丰收,怕什么?”大多数村民们都这样想,哪怕上苍没眼,共产党照样能让我们穷苦百姓翻身!
不想,第二年,发生罕见的自然灾害,老天不下雨,天干地燥,种下去的水稻,点个火就能烧着,活活干死。更艰巨的是,从村大队长到每一位队员,都接到一个重任――每年每亩水稻向国家上交1200斤粮,一片哗然――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上年,三里村的大队长和其它村的大队长一样,为了应对上面的高指标,显示自己的成绩,也向上放了一些“原子弹”,但胆子并不是很大,只把单季亩产说成上千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枫江公社的跛脚书记,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老革命,他是三里村出来的人,经常回家了解民情,知道下面的实际情况,所以没让三里村的头头把亩产虚报那么高,对其它村的虚报结果也同样压下去。
虚报高产,只会给领导者带来光彩,升官发财,而对百姓无疑是自欺欺人,打自己嘴巴。当时实行人民公社,所有东西都要公交,不存在私人的东西,尤其是粮棉和猪肉。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先是全交给村里大队,然后村里组织人送到乡里公社,上交国家。按比例,粮食60%上交公社,村里只留40%。
1958年是丰收年,由于虚报高产,这下可好,1959年,县里根据各公社的虚报产量,一致认为水稻亩产一年达2000斤,根据60%的公粮比例,那么每年每亩必须上交国家1200斤。各公社的书记看到这一数字,有的连连咋舌,一时手足无措;有的幸灾乐祸,振臂高呼,大喊保证超额完成任务;有的沉闷不响,郁郁寡欢,不发表自己意见。粮食产量都是自己上报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没有哪个公社书记再敢反驳。
大部分公社书记是心知肚明的,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亩一年上交国家1200斤粮食,简直是要了农民的命。一个事实是,即便收成最好的1958年,亩产单季最好也就700斤,加上早稻,一年最高产量加起来也就1200多斤。这就意味着,在最好的年份,农民地上产出来的粮食要全部上交国家,村里一粒都不剩,果真是这样,不仅全村人,全县人都得饿死。
1959年夏天的旱灾到来之前,县里就下达了这个1200斤公粮的指标。可是,在夏收之前,三里村的水稻因天旱一片片倒下去,其它村和乡镇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整个县都是如此,池塘和小溪的水早干了,水库都见底了。
村民们早就着了慌,春旱一开始就不敢大吃大喝,而是按人头下米,规定饭量。一旦今年收不上粮,到夏天村上的粮食就要断了,别说给国家交粮,恐怕连活命粮都没有。干旱的天气印证了大家的担心,天上却是热日炎炎,变天的迹象都没有,这样下去水稻干死成定局。
怎么办,能救一棵是一棵,没水,枫江河里还有,就是远,远也得征服。于是三里村大队长带着全村男人每天去大江里挑水,要挑一个夏天,才能保住离江近的百来亩水稻。这些水稻长势不好,稻穗很小,还不饱满,最终能否收上来还要看奋战的结果。三里村有六七百亩田地,救起一百来亩,恐怕连吃的都不够,还怎么去向国家交粮啊?村干部向公社干部上报,公社又向县里汇报:干旱,无法完成今年交粮任务。
马上就要夏收了,三里村的伙食从三餐定量改为二餐定量,每天供早晚两顿米饭,限制饭量,成年男人一顿三两米饭,妇女老年人二两半,15岁以下小孩二两,全家一碗粥。这个标准“让人吃不饱,也饿不死”,对已经习惯大吃大喝的人来说,限量伙食一开始让很多人不习惯,还没到吃饭时间,肚子就抗议得厉害,咕咕直叫,尤其是那些每天挑水的男人,每顿都多吃掉媳妇的半两饭,还是饿得慌。即便按这个标准节衣缩食,如果没有打进粮食,三里村的储备粮也只能持续到秋天。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