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其他类型 > 孽债Ⅱ > 第一部分 第五章 4

第一部分 第五章 4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221

    细究起来,对尚米亚这个远在上海的女儿,她确实没有养育之恩,是外

    婆把她拉扯大的。看小说我就去麒麟小说原先她总以为,女儿终归是我生的亲骨肉,再怎么样,长

    大了她还是会认母亲的。哪晓得,尚米亚从小就深受外婆和几个舅舅的影

    响,认为她是罪魁祸首,是这个家庭的累赘,和她一点感情也没有,对她一点

    也不亲。她现在对女儿再怎么好,女儿也不领她的情了。看来吴昌顺真正

    一走,她只有孤零零地回到安徽小县城这一条路。是的,小县城里还有属于

    她和吴昌顺的一小套房子。可怜的是,她在这一小套房子里孤苦伶仃地打

    发日子的权利都没有!

    这一次,她和吴昌顺来上海参加尚米亚的婚礼并检查身体时,原本住在

    县城破陋平房里的吴昌顺和他前妻的儿子,带着老婆和那个调皮的儿子,借

    着帮他们看家的名义,已经把这套房子占了。当时,尚海丽也没想得那么

    远,请人来看家嘛,总得要让人家来住。以后她随吴昌顺回去,他们自会把

    房子让出来的。如今吴昌顺一去不复返了,她一个人回到那里,吴昌顺的儿

    子还会把房子让给她吗

    不会了,不会了。吴昌顺的儿女本来就仇视尚海丽,认为是尚海丽的出

    现,使吴昌顺抛弃了糟糠之妻,抛弃了他们的母亲。吴昌顺和前妻生的大女

    儿出嫁早,嫁得又远,几乎和尚海丽没有任何来往。吴昌顺的儿子呢,就在

    属于县五小工业的农机厂当个普通工人,原本收入就不高,农机厂一破产,

    拿的是下岗工资,在县城街头摆个摊,做点小买卖糊口,日子就更难过了。

    有了难处,他去找吴昌顺帮忙,也总是找到吴昌顺的学校里,很少跑到家中

    来。尚海丽和他的交往也极少。尚海丽明晓得吴昌顺背着她,时而也会资

    助一下儿子,她也装作啥都不知。

    请这个儿子来家中看房,是吴昌顺提出来的,说夫妻俩双双去上海,又

    是参加婚礼,又要检查身体,总要住一段日子,县城里的治安不好,常有盗窃

    事件发生。请人来看家嘛,欠人家人情不说,人家一旦把你的家弄得一塌糊

    涂,你还没话可说。还是请自己的儿子来家中住着,帮助看看家吧。话说得

    合情合理,尚海丽也同意了。以后,如果尚海丽一个人回去,这个不是她生

    的儿子,会把房子让出来,仍旧给她住吗不可能!她想象得出,他会说这

    房子有他父亲的份,硬着头皮在那套房子里住下去的。看小说首选更新最快的麒麟尚海丽能同他一家

    人处好关系吗

    222

    她心中是无底的。

    再说了,从学校退休以后,之所以仍在县城里住,不像很多当年的老知

    青一样想方设法回到上海来,尚海丽也是为的陪伴吴昌顺。一旦失去了老

    伴吴昌顺,尚海丽一个人住在安徽小小的县城里,还有什么意思那不等于

    是在等死嘛。

    厨房里传来锅中水烧开的“扑扑”声,尚海丽赶紧起身,走进厨房去,从

    冰箱里取出速冻水饺,倒了八九只在锅中,盖上了锅盖。一忽儿,水又沸腾

    起来。尚海丽揭开锅盖,往里面倒了点凉水,让饺子在水中多翻滚一会儿。

    尚海丽手拿着不锈钢锅盖,站在灶台边,双眼茫然地瞅着煮水饺的锅。心中

    也像那逐渐又被火催滚起来的沸水一般,不住地翻腾。

    说真的,一味地多想吴昌顺去世的后事,实在是罪过。但医生已经把话

    说得这么明白了,让她不想又不可能。如果吴昌顺真的走了,尚海丽真不想

    再回到她几乎待了大半辈子的小县城去。她想回上海,她也想和千千万万

    当年上山下乡的男女知青一样,回到生她养她的大上海去。上海有她的亲

    妈,上海有她的亲生女儿!1978年、1979年大返城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知识

    青年趁着回归的洪流,回到了上海。即使在那个年头错过了这一最大的机

    会,不曾回归的知青,在上个世纪整个八九十年代,也通过种种方式,钻头觅

    缝,想尽办法,回到了上海。就是那些错过了所有的机会,不得不在插队落

    户和下放的当地于到退休的老知青,在近年来退休或者下岗以后,也在亲戚

    朋友、子女同学的帮助之下,趁着政策从未有过的松动,通过种种渠道回到

    了上海,过上了一份小日子。有的人是在当地提前退休以后,拿到了一份下

    岗或是退休工资回来的。有的人回来后和早几年送回来的子女相亲相爱地

    住在一起。有的人在亲属的帮助之下还买到了地段偏僻、相对便宜的二手

    房。安定下来的老知青们,还不甘寂寞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按当年

    所在农场、所在公社、所在的县举行活动,有的人编通讯录,有的人还在办杂

    志、办网站,经济条件好的,还呼朋唤友地带着子女,回归到当年下乡的地

    方,重返什么第二故乡。最近还有人说要搞知青大联欢,搞什么知青书画作

    品展。所有这一切,上海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时有报道。生活仍在

    以她固有的色彩和节奏行进着。

    惟独她尚海丽,因为嫁了当地人吴昌顺,因为和家庭彻底闹僵了关系,

    223

    始终游离于这一切之外,始终没有回上海。吴昌顺身体好的时候,她有时候

    和他开玩笑,说我这全是为了你,才窝囊地生活在这么偏僻的小县城里。吴

    昌顺只有苦笑,他当然理解她的心情,诚挚地向她表示十二万分的感激。尚

    海丽看他这种态度,也就不多说了。但在心底深处,她还是感到委屈,感到

    冤的。想一想吧,在一百一十一万离开上海的知识青年中间,在千千万万的

    同时代人中间,她尚海丽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干有才干,要能力有能力,她比

    哪一个姑娘、哪一个小伙差了

    她的命运凭什么不如他们就因为她走错了一步路,嫁给了吴昌顺。

    这真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应了一句老乡常说的老古话:“嫁鸡随鸡,嫁狗

    随狗。”当姑娘的时候,尚海丽就是一个有主见、有追求的姑娘。凡事她从

    来都是想好了再去干,干了以后绝不后悔。她也不相信什么吃后悔药,她就

    是这个性格。故而她当年才会不顾父母的百般劝说,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比

    她大好多有过婚姻的吴昌顺。而如今,年龄已过五十,即将步人老年,却落

    到即将孑然一身,无家可归这步田地。人生第一次,尚海丽内心深处,滋生

    了悔意。

    面对着在滚沸的开水中翻腾的饺子,她愣怔了一下才醒悟过来,饺子已

    经煮好长一段时间了。她找出一只碗,熄了火,把饺子盛出来,端到客厅里

    的桌面上来,吃这一顿孤凄的、了无滋味的晚餐。

    这会儿,尚米亚一定在晓峰的老爹家里,享受着一大家人的天伦之乐

    吧。尚海丽的眼里涌上了泪,看这个女婿晓峰也是知青子女,他们一大家子

    人,老老少少三代,多么亲热,多么相亲相爱,而她怎么竟会落到这个地步

    饺子很烫,她吹了吹咬一口。是肚子饿了吧,味道还可以。你看,上海

    的生活,就是这么方便。想吃得好一点,尽可以出去买;想简单马虎一些,随

    便吃点也就对付过去了。不行,事已至此,不能再这样不明不白地隐忍下去

    了,她要过上太平一点的日子,过上顺心一点的日子。她一定得跟女儿搞好

    关系,一定得解开她和母亲之间的疙瘩。而要处好这些关系,她非得触碰那

    些早就不愿多想的往事,从中理出一个头绪来。

    咀嚼着饺子,喝着汤,她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翻腾开了。天哪,一个出

    生上海的教师之家,各方面都优秀的相貌姣好的姑娘,究竟是怎么会沦落到

    今天这个处境的呢

    224

    那尘封在心灵深处、久已不去回想的往事,全在暮色深垂的这一时刻,

    翻腾到了眼前。

    从乡村里借调来的代课女教师宿舍,安排在粮店仓库后面的一排平房

    里。大约是为了和底下腾空的谷仓一致,平房也建在三层台阶高的地基上。

    尚海丽和另一个从乡村民办小学借到学校来的女教师住在两间砖木结构的

    小房子里,特别安静。乡村女教师和尚海丽的房间,仅一层薄薄的木板之

    隔。除了相互之间看不见,隔壁房间里的任何响动,另一个房问里都能听

    见。尚海丽和比她年长几岁的乡村女教师,几乎没什么秘密可言。这样也

    好,有什么需要的时候,她们俩只消敲敲板壁,放大一点嗓门,就可以对

    话了。

    粮店仓库的院子,是两个篮球场般的大晒坪。年年出大太阳的日子,粮

    店要翻晒粮食了,就会请些农民来,把仓库里的粮食抬出来,晒在坪场上,到

    了晚上又收进仓去。麦收时节和秋收大忙季节,四乡八村的农民们挑着麦

    子、玉米、稻谷来上公粮,仓库前的大院子,也要热闹一个季节。有时候雨期

    长,农民们来上的粮食没干透,粮店就会让农民们把粮食直接倒在坪场上,

    晒干了以后再放进谷仓。那年头粮食紧张,乡间的农民们,冬闲时节还经常

    以地瓜、红薯干度日。粮食是重要的战备物资,粮库是战备重地,绕仓库修

    筑的围墙上,醒目地写着“备战、备荒、为人民”七个大字。一般的人未经允

    许,是不能随便进入这院子的。大院子门口,日夜都有一个看上去健壮结

    实、其实双腿残疾的守门老头在那里值班。

    住在这个粮仓院子里,整天都是静悄悄、静悄悄的。坐在平房前的台阶

    上看书、备课,除了瞅着沿围墙栽种的白杨树叶的晃动,除了听到麻雀的叽

    喳啁啾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安静极了。初来代课的那些天里,刚从天天

    繁重累人的出工劳动中摆脱出来的尚海丽,对这个环境满意极了。她万没

    想到,插队落户,还能插到这么个环境中来,这地方简直是世外桃源。特别

    是已经在风吹日晒雨淋中劳动过几年之后,她格外珍惜这么一个工作环境。

    她甚至觉得除了这地方不是上海之外,就教书工作而言,比上海还要轻松。

    不是吗,在上海,父母亲上班,都还要挤公共汽车才能到学校呢。她在这里,

    离学校只有二三百步,走几分钟就到了。

    225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