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春风抚洛水 > 第六章 风吹草动

第六章 风吹草动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临近初冬,朔风又起,沙尘扑面,刮得天昏地暗。树欲静而风不止,自然界风大,朝中的风更大。自从李治有了让位的说法,一阵狂飙刮得朝野震荡。朝臣们不敢明里反对,也不愿如此安排,总有一种恐慌和无奈。恐慌的是,历朝历代无有女人称帝的先例,若武则天登极,会不会引起天下大乱?无奈的是,此乃皇帝初衷,哪个敢抗旨?

    按理说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侄子,听到这个消息应该高兴才是。恰恰相反,他仍打不起精神,从早到晚,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这一日,武承嗣正在院里闷坐,武三思大呼小叫地进了门。他惊喜地嚷道:“大哥,大喜呀”

    武承嗣眼睛一瞪,肃然问道:“何事大喜?”

    武三思喜出望外地嚷道:“天大的喜事,大哥如何不知?天皇要让位于姑母!”

    武承嗣没精打采地答道:“知道了。”

    见大哥不热不冷的样子,武三思一阵迷茫。他疑惑地问道:“大哥,这是天大的喜事,为何无动于衷?”

    此事武承嗣早有所闻,思之再三,觉得难以行通。他似笑非笑地答道:“三弟呀,莫要听风就是雨,此事断然难成。”

    武三思不服气地问道:“天皇的意思就是圣旨,抗旨是杀头之罪。吾看哪个敢抗旨?”

    想起朝中盘根错节、复杂多变的关系。武承嗣沮丧地摇头道:“迁都之事,近在眼前,如何忘了?迁都困难重重,传位岂能一帆风顺?”

    武三思心中有数,加重语气道:“此事犹关武家大业,就是拼命也得干。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只要看住刘仁轨和裴行俭,此事一帆风顺。”

    “二人乃朝中重臣,刘仁轨一呼百应,裴行俭手握兵权,如何看得住?”武承嗣虽这样讲,还是感激三弟的。他想,只要看住二人,不失为一步好棋。

    武三思趾高气扬地喝道:“吾乃兵部尚书,大权在握。届时重兵把守函谷关,刘仁轨、裴行俭插翅难进东都。只要二人不来搅局,大事成也。”

    武承嗣顿觉豁然开朗,他一拍大腿夸道:“如此甚妙。三弟若能如此,列祖列宗定然含笑九泉!”

    传位之风,铺天盖地,吹得朝臣人心惶惶。魏元忠听到消息,不觉一惊。虽说他是武则天一手简拔的,也不习惯女流为帝。此等大事如何对应?于是,欲找人商议。

    徐有功心直口快,腹中装不下事。他一进魏府客厅便嚷道:“朝中出了大事,尔等知否?”

    众人心里一清二楚,却一齐问道:“徐大人,究竟何事?”

    李昭德不等徐有功开口,大大咧咧地嚷道:“天皇传位天后,如此大事,尔等岂能不知?”

    众人听了,垂首不语。

    李昭德走近刘祎之问道:“刘相国身列相位,有何说法?“

    刘祎之淡淡一笑道:“不可杞人忧天。历朝历代,哪有女人临朝称制的?下官从不相信。”

    “别说你不信,原来下官也不信,如今这股风越吹越烈了。”魏元忠踱着步子又道:“信不信由你,出了此等大事,不知相国是何态度?”

    刘祎之一击桌案愤愤嚷道:“高祖、太宗浴血沙场,方有今日社稷。李家江山来自不易,岂能让给武家?本相坚决反对。”

    魏元忠朗声一笑,接着表态道:“刘相国讲得痛快,下官以相国马首是瞻!”

    徐有功沉默一阵,觉得不妥。他心思不定地叹道:“这股风越刮越利害了。天皇的旨意,金口玉言,吾等岂能抗衡?”

    李昭德随声附和道:“天皇之言,金科玉律,怕是抗不住。”

    狄仁杰望了李昭德一眼,幽默地问道:“李大人既然抗不住,就该有个态度?”

    一提态度,李昭德没辙了。他吱唔道:“态度,是何态度?这是皇家的事,岂能管得着?”

    魏元忠不屑地耻笑道:“李大人此言不妥。你身为吏部尚书,朝中三品大员,有专奏之权。不同意天皇之意,何不谏奏?”

    李昭德寻思道:“犯颜直谏,并非容易。若天皇询问此事,如何应对?”李昭德一向佩服狄仁杰,自己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定有主张,不妨参佐一下。于是,他侧身问道:“狄大人,意下如何?”

    狄仁杰倒也慷慨,把心里话一股脑儿摊出。他直截了当答道:“若问下官,老夫直言不讳。太子年轻、任性,缺乏历练。天皇传位于他,只怕要天下大乱。诸位有目共睹,天后临朝多年,聪慧果断,远见卓识。她是李家的媳妇,替李家管理一段朝政,也未尝不可。”

    李昭德虽然同意这种说法,却心生疑团。他忧心忡忡地叹道:“狄大人言之有理,不过下官仍要补充一句。大唐终究是李家的江山,她百年之后,定要把江山交给天皇的子嗣。”

    刘祎之摸棱两可地讲道:“女人当政,从无先例,狄大人的话,本相不敢苟同。若抗不住,就要坚持李大人的说法,此乃金玉之言!”

    众人奉承道:“刘相国所言甚是。”

    天皇传位的事涉及面颇广,魏府的人在议论,武府的人也在议论。所不同的是,魏府的人讨论的是对这件事的态度,武府的人想的却是下一步的安排。

    武承嗣原来对此事打不起精神,是害怕刘裴二人搅局,经过武三思窜掇,不由兴致勃勃。他想,这总归是件好事,能不能成为现实,难以定论。无论成败,总得拼死一搏。见二位弟弟进门,他眉开眼笑地问道:“进宫一趟如何?”

    武三思灵机一动,神秘地问道:“可是去见姑母?”

    武承嗣直截了当地答道:“当然。有几句话至关重要,要与姑母预先敲定。”

    这件事众说纷纭,武攸嗣竟一无所知。他傻愣愣地问道:“何事要同姑母商议?”

    武承嗣语重心长地吩咐道:“朝中那些传闻,原来吾不信。如今看来,姑母当皇帝是迟早的事儿。此等大事,要从长计议。”

    武三思心领神会地问道:“大哥是说,吾等要提醒姑母,她若为帝,江山不可传于外姓之人?”

    武承嗣开心地笑着,并未开口。

    武则天一叶知秋,天皇传位,一口拒绝。并非她不愿称帝,只是觉得不到时候,若急于求成,必然朝局大乱。但毕竟是天皇的意思,天皇一言,众人附和。一人难抵众议,这可如何是好?武则天思来想去,选中了一位高人。一日,她将狄仁杰找来面授机宜。

    御花园中,寒风萧瑟,花草枯萎。武则天与狄仁杰在寒风中一边走,一边谈心。武则天一味讲着,狄仁杰面有难色,从不开口。

    见狄仁杰闭口不言,武则天试探道:“狄爱卿,本宫讲得口干舌燥,你却一言不发。不知有何顾虑?”

    狄仁杰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他十分为难地问道:“迁都之前,臣已言明,天后为帝,上天之意。况且,臣与魏元忠等早已商议,拥立天后为帝。如今出尔反尔,多有不妥。如此以来,朝中大臣如何评议狄某?”

    武则天理解狄仁杰的苦衷,许久沉默不言。她深知狄仁杰顾全大局,于是,决定抓住这一点,逼狄仁杰就范。武则天中肯地分析道:“一方是个人得失,一方是江山社稷,孰轻孰重,爱卿思之。天皇病重,本宫并非不愿操劳朝事。若让本宫称帝,就勉为其难了。如果闹腾起来,岂非朝局大乱?”

    狄仁杰思之再三,抱拳一揖道:“为了大唐社稷,臣只好言而无信!”

    武则天嫣然一笑,抱歉地讲道:“狄爱卿,让你勉为其难了。”

    “为了国事,臣甘冒风险。”

    送走狄仁杰,又来了武氏兄弟。为了避人耳目,武则天带三人进了御花园。刚进凉亭,武则天大动肝火地吼道:“跪下,气煞人也!”

    武氏兄弟吓得面如土色,竟然不知所措。

    武则天歇斯底里地训斥道:“想当太子?痴心妄想!大唐是李家的天下,太子如何与尔等有缘?”

    武承嗣被训得灰头土脸,一时失了主意。人在屋檐下,不敢不低头。他忍气吞声地叫道:“姑母,吾等错了。”

    武则天多了个心眼,才将三人领到这里。若天皇得知此事,夫妻情分岂不毁于一旦?况且,天皇正在病中,因此事有个好歹,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武则天越想越气,气势汹汹地威胁道:“此等大事,尔等何能议论。弄不清身份,会糊里糊涂地掉脑袋。”

    武三思尴尬地答道:“姑母所言极是,吾等不该胡言乱语。”

    武则天声色俱历地斥责道:“不是胡说八道,而是鼠目寸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尔等如此行事,下场定然可悲。满脑子太子啊,皇位啊,总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武则天训罢,又好言相慰道:“如今有本宫罩着,方可无事。本宫百年之后,尔等如何决断?”

    见武则天气成这样,三人吓得瑟瑟发抖。他们深深一揖道:“多谢姑母教训。”

    回到府里,武氏兄弟像霜打的庄稼,谁也不说话。武承嗣想,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若从此一蹶不振,将大事难成。只见他扑哧一笑道:“万事开头难,头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武攸嗣不知所云,呆头呆脑地问道:“大哥,吾等被训得狗血喷头,你竟如此高兴,不知是何道理?”

    武承嗣兴奋地讲道:“吾等要讲的话讲了,姑母也听到了。不过,此事不会一帆风顺,只要姑母对此事有印象,第一步便成功了。如今要议的是下一步如何打算?”

    武则天的话仍在武三思耳旁回响,还有甚下一步?他费解地问道:“姑母如此态度,岂有下一步?”

    武承嗣信心十足地嚷道:“要以静制动。只要姑母登上皇位,天下便是武家的。到时候,岂能找个外姓人当太子?”

    武三思茅塞顿开,佩服地讲道:“大哥说得有理。不过,你说的下一步,不知何意?”

    武承嗣得意地答道:“下一步打算是两个字,造势!”

    “造势”

    武承嗣见三弟仍不明白,胸有成竹地讲道:“只要造势成功,她不愿当皇帝也得当!到了那时,吾等不愿当太子,也得当太子!”

    武三思附掌一击道:“到了那个时候,她不愿传位吾等也得传。这就叫水到渠成!”

    武攸嗣良久不言,一心一意地修理锄头。

    武承嗣问道:“四弟,为何不言?”

    武攸嗣头也不抬地讲道:“你当太子吧,吾不愿当。”

    武三思一怔问道:“你欲何为?”

    “还是种地好,怪安生的,吾想回家种地。”

    武三思耻笑道:“没出息。”

    武承嗣慎重地问道:“三弟,函谷关把好了吗?不可让刘仁轨、裴行俭进来搅局。”

    武三思今非昔比,大包大揽地保证道:“大哥,不必挂心。守关的把总认得二人,他对小弟发誓,刘仁轨、裴行俭永难进关。”

    听了这话,武承嗣像饮下一杯蜂蜜茶,不知心里有多甜。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