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这时小遥拿了金创药来,我让徐顺自回房去上药了,自己权衡了半天,突然翻身下榻来,行至书桌前,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杨广赏赐的文房四宝。
笔是象牙八仙狼毫笔,笔通体象牙管,管身线刻八仙人物图,线内戗墨彩,上端刻仙台楼阁,隐现于云雾中。笔帽通体线刻“海屋添筹”图景。管顶端及笔帽上下端均镶嵌酱红色染象口。笔锋狼毫兰花式,毫直顺挺拔,笔锋齐崭如针,笔头吸水饱圆且富有弹性。
墨是“新安贡墨”,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一锭墨的价钱相当于一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而这墨又是特为皇家所值,更为珍贵。
砚是湖光山色青玉砚,取自一块均匀的上好玉石,有隐隐白纹成山水c星斗c云月异象,能保持湿润,磨墨无声,发墨光润。
纸是被称为纸中之王的扬州六合笺,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
我微吸一口气,这些宝贝给我实在是太糟蹋了,却也端正坐下,提笔在纸上认认真真却歪歪扭扭地写起来,是写给那杨玄感的,谢他今日送还簪子。内容不过是长篇废话,目的就是要与他混熟。写完后,细细吹干墨迹,自己也觉得惨不忍睹,可又想到反正他杨玄感也不是没见过我的字,便又安下心来,叫小遥唤了那徐顺来。
徐顺乖乖地进来了,我又将那感谢信打开看了看,正要递给他,突然想到明日要交作业给杨素,只怕这字拿上书房去被人看了笑话了去,一时间便呆呆地在那里思考对策,徐顺见我似递未递,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也在那里愣着,我狠下心来咬咬牙:“再在旁边候会儿。”
又回那书桌前,取了本小折子,想了一阵子,方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又在那感谢信后加了几句,托杨玄感带我交于杨素,一来这样丢脸也丢在人少的地方。二来又多了个拉关系的借口,何乐而不为呢
写了后,这才仔细将信叠好,放信封中封好,郑重地交给徐顺,要他务必送到杨玄感本人的手中。
半个时辰后,徐顺回来了,还带来了回信,信装在一个青色信封里,纸也是扬州六合笺,只是那字迹是很漂亮的楷体,字里行间隐隐散着一种贵气,信中说什么“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之类云云,最后才说我的文章他会亲手交给杨素,“得公主之垂蒙,感激不尽,自当竭尽全力”等等。我是看得头大,幸好是楷体,如果是什么行书草书之类的只怕我会疯掉了。
我便安心地赴了萧皇后的宴会,与一干后妃公主还有权臣之妻又说了半天话,当然杨素之妻杨玄感的生母郑氏也在,我自是甜言蜜语乖巧可人赢得鲜花赞声一片,还有无数的嫉妒。
第二日去上书房,不敢太早,正好赶在杨素前面进去。其他人已经端正地坐在里面,只是杨昭的脸色依旧不太好看。见我来了,杨侗转身用力地摆了个大大的笑容,美丽动人中隐约有些古怪,又猜不透,干脆不猜,这宫里藏了许多的秘密,但是又是没法藏住秘密的。
杨素则是接着昨日的讲,讲了《吕览》,他似乎比较喜欢这部书,讲掩耳盗铃,讲刻舟求剑,讲荆人袭宋等等。当然他不会给你单纯的讲故事,也不会讲单纯的故事,不过对于这些皇子与贵族子弟来说,可能浅了,但我却受益匪浅,愈发对他崇敬起来。后来我才渐渐知道这上书房原来并不是单纯学习诗书礼仪或者治国之道的地方,而是杨广观察评估各出色皇子与年轻新秀的场所。
不知不觉课就结束了,杨素微笑着走到我书桌前,将一本小折子放在我面前,食指轻轻在上面点了两下,所有的视线都集中过来了,我打开来看,墨色蝇头小楷,秀气而精致,淡淡的胭脂水粉香,旁边有红批,字迹苍劲有力,却也不草,再仔细一看,这不正是<六国论>的原文么疑惑地回头看看杨玄感,他轻笑,微点头,光从侧窗斜射在他脸上,映出明暗的格子图案,脸部亮的地方笼着一圈淡淡的光晕,神秘而坦然。我知是他动了手脚,此时又不便问,也只好厚着脸皮装摸做样地细看那红批。
杨素大笑,笑声饱满而有力:“想不到我大隋竟藏了个才女啊。”
微窘,偷偷咽了咽口水,被杨素这么一夸,任我再是历经沙场的人也不免有些惭愧,半含羞半笑道:“丞相过奖了。”
杨素也没有多说,他同我们说话一向都是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一对我们的文章作了番点评后,又忙着出去了,裴玉知我底细,过来笑道:“这字好漂亮,难怪我爹常说看字识人,只是这文章大有男子气概,应用狂草或者隶书写出来才配。”
我见他调侃我,也不理会他,杨侗瞪他道:“只要是我离妹妹写的,都配。要知道我妹妹现在可是公认的大隋朝第一才女。”
我什么时候变成公认的大隋朝第一才女了我不禁感叹这诗仙与常人就是不一样,一首诗竟可给人带来这么好的际遇。
杨昭冷哼一声:“自古女子议论什么政治,不如乖乖学做个贤妻良母。”
杨侗看看他,好看的嘴角一弯,话锋一转:“不知皇兄什么时候动身,皇弟也好为皇兄饯行。”
听他这么一说,杨昭的脸色更加难看:“多谢皇弟了。”阴沉地把我们都扫视一番,又是气冲冲而去。我忽然发觉好象很多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云里雾里的,便开口问他们:“怎么回事啊,他要去哪儿”
“皇上决定要再下江都,让太子殿下管理西都,越王留守东都。”杨玄感插道,我回头,他脸上飞速闪过一丝忧色,快的让我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这消息确实喜人,我乐道:“太好了,不过为什么不是侗哥哥去西都呢”
裴玉高深地笑笑:“等你下辈子变个男子,娶个漂亮的老婆就知道了。”
我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就明白过来,但也故意装出很难过的样子感叹:“原来有娘的孩子是个宝,没娘的孩子是根草啊。”
本是有嘲讽杨昭的意味,杨侗却把我拉到他身边,一把搂住我的肩:“虽然没娘,但还有我这个哥哥啊。”原来他看我表情似哀似痛,竟以为我在哀叹自己的身世。
心中淌过一股暖流,我倚着他,小脸幸福:“那就是有哥的孩子是个宝,没哥的孩子是根草。”
杨玄感都忍不住笑了:“玉啊,我们两个都是草。”
“是啊”,裴玉伤心欲绝:“哎,出家得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杨侗给他一拳:“你出家那还了得,洛阳有多少美丽的女子会心碎啊。”
我看他一听到洛阳美丽的女子,脸上重新散发了光彩,神采奕奕,精神抖擞,随即想到昨日徐顺说过的话,不禁笑道:“做草不好么美丽的鲜花要有绿草来陪衬,才会显示出花的娇艳。”
裴玉努力地瞅我:“这话倒新鲜,听了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做衬花的草了。”
我耸耸鼻子:“你这么爱花,光做绿草岂不可惜了,你应该还有更广的用途呢。”
裴玉闻言,一脸期待地看着我,我故意卖关子,咳了咳,清清嗓子,一字一句缓缓道:“牛粪。”
一阵更猛烈的大笑穿破云霄,连上书房外杨树上的鸟儿都全被惊走了,春风拂过杨柳枝,一片春意。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想,杨昭一走我的处境就安全多了,而杨广这次下江都去,我便可以更顺利地进行我的计划了。没想到好事天天有,今天特别多,刚回离香阁,便有人来传话,让我用完午膳后去宣议殿见杨广。原来杨素今日早朝的时候竟在朝上当众念了我的<六国论>,朝中大臣无一不惊,或褒或贬,议论纷纷。
醒悟到所谓的大隋第一才女原来还有苏洵的功劳。
杨广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诗词文学还有书法方面他都颇有造诣,一般这种人要么爱才惜才,要么就会因妒而摧残人才,他堂堂一国之君,又是这身体真正主人的亲爹,怎会因妒而摧残人才呢所以我满意地带着大批赏赐而归。
自此,我对杨素,已不仅仅是一种要巴结或者说崇拜的感情,复杂难言。
又挖空心思写了一封感谢信让徐顺带给杨玄感,这次半晌才有了回信。信中先解释了那小折子的事情,说是一友人代劳,但绝对不会外泄,让我千万放心。信的末尾却古怪地加了一段文字:
臣今日外出访友,友人自极寒之地而来,述那极寒之地异象,其中一件便是那鸟兽俱通体雪白,臣甚为称奇,一时兴致所至,多说了些话,以至返家较迟,延误了回信,还请公主见谅。
普通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加这些话,更何况他杨玄感。我唤来徐顺,问起他在杨府的情况, 徐顺细细回忆了一下,便回道:“我自酉时差一刻出宫,到杨府便酉时,谁知杨将军不在,他家下人请我去侧屋等了一会儿,戌时时分杨将军才返,又等了约三刻钟,这才拿得回信回来。”
我想了想,把他说的那些时辰都好好消化了一下,觉得没有这么巧的事情,又问:“你可曾亲眼见杨将军回府”
徐顺摇头:“那侧屋在正屋西侧,远离大门,所以我并未看见。”
让徐顺退下后,我心里琢磨了半天,枪打出头鸟,他是提醒我连雪地之鸟兽也懂得用保护色来隐藏自己,更何况人他是因为看不惯我还是真心为我好次日见到的杨玄感依旧如故,好似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我拿定主意要试他,搜肠刮肚地再次提起笔,又让徐顺送了封信过去:
杨将军敬启:
昨日提到那极寒之地,我亦有兴趣。曾听闻我大隋西北,有一山脉,名为天山,山上终年积雪,飞禽走兽如将军之友所述,通体雪白,但在山之峭壁,生有一奇花,名唤火莲,红似烈火,艳若朝阳。此奇花百年一开,极为难得,乃医之圣品,有起死回生之效。自古以来众多人前往寻花,却身首异处,尸骨无存。何也一则山路之难,难于上青天,二则此花有神兽守护,凡人不可接近。嗟乎哉,兽尚有爱花之心,惜花之意,人竟不如,落得凄惨下场,可悲可叹!
一个时辰不到,便有回信:
公主殿下敬启:
恕臣愚昧,孤陋寡闻,今闻公主之言,臣茅塞顿开,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臣窃以为,臣无一丝觊觎之心,上天有好生之德,臣此生若有幸,必当亲往那天山,一睹奇花之风采。
我松了一口气,疑云却又重新浮了上来,原本以为我与他拉关系,就象过桥,他在桥那头,我只需走过桥去。谁知他竟朝桥这头走来,生生将这路程减少了一半。为何 而杨素亦是,原本以为他是赏识我,现在想来竟不简单。为何助我几个大问号在我脑中盘旋,终是无解。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收藏的话先要注册一个笔名,然后登陆的时候看到喜欢的文章,进入页面,标题后面有\"收藏该文章\",就可以在自己的收藏面板里找到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偶是那条乱发神经的鱼,全部改回来,以后慢慢整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笔是象牙八仙狼毫笔,笔通体象牙管,管身线刻八仙人物图,线内戗墨彩,上端刻仙台楼阁,隐现于云雾中。笔帽通体线刻“海屋添筹”图景。管顶端及笔帽上下端均镶嵌酱红色染象口。笔锋狼毫兰花式,毫直顺挺拔,笔锋齐崭如针,笔头吸水饱圆且富有弹性。
墨是“新安贡墨”,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一锭墨的价钱相当于一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而这墨又是特为皇家所值,更为珍贵。
砚是湖光山色青玉砚,取自一块均匀的上好玉石,有隐隐白纹成山水c星斗c云月异象,能保持湿润,磨墨无声,发墨光润。
纸是被称为纸中之王的扬州六合笺,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
我微吸一口气,这些宝贝给我实在是太糟蹋了,却也端正坐下,提笔在纸上认认真真却歪歪扭扭地写起来,是写给那杨玄感的,谢他今日送还簪子。内容不过是长篇废话,目的就是要与他混熟。写完后,细细吹干墨迹,自己也觉得惨不忍睹,可又想到反正他杨玄感也不是没见过我的字,便又安下心来,叫小遥唤了那徐顺来。
徐顺乖乖地进来了,我又将那感谢信打开看了看,正要递给他,突然想到明日要交作业给杨素,只怕这字拿上书房去被人看了笑话了去,一时间便呆呆地在那里思考对策,徐顺见我似递未递,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也在那里愣着,我狠下心来咬咬牙:“再在旁边候会儿。”
又回那书桌前,取了本小折子,想了一阵子,方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又在那感谢信后加了几句,托杨玄感带我交于杨素,一来这样丢脸也丢在人少的地方。二来又多了个拉关系的借口,何乐而不为呢
写了后,这才仔细将信叠好,放信封中封好,郑重地交给徐顺,要他务必送到杨玄感本人的手中。
半个时辰后,徐顺回来了,还带来了回信,信装在一个青色信封里,纸也是扬州六合笺,只是那字迹是很漂亮的楷体,字里行间隐隐散着一种贵气,信中说什么“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之类云云,最后才说我的文章他会亲手交给杨素,“得公主之垂蒙,感激不尽,自当竭尽全力”等等。我是看得头大,幸好是楷体,如果是什么行书草书之类的只怕我会疯掉了。
我便安心地赴了萧皇后的宴会,与一干后妃公主还有权臣之妻又说了半天话,当然杨素之妻杨玄感的生母郑氏也在,我自是甜言蜜语乖巧可人赢得鲜花赞声一片,还有无数的嫉妒。
第二日去上书房,不敢太早,正好赶在杨素前面进去。其他人已经端正地坐在里面,只是杨昭的脸色依旧不太好看。见我来了,杨侗转身用力地摆了个大大的笑容,美丽动人中隐约有些古怪,又猜不透,干脆不猜,这宫里藏了许多的秘密,但是又是没法藏住秘密的。
杨素则是接着昨日的讲,讲了《吕览》,他似乎比较喜欢这部书,讲掩耳盗铃,讲刻舟求剑,讲荆人袭宋等等。当然他不会给你单纯的讲故事,也不会讲单纯的故事,不过对于这些皇子与贵族子弟来说,可能浅了,但我却受益匪浅,愈发对他崇敬起来。后来我才渐渐知道这上书房原来并不是单纯学习诗书礼仪或者治国之道的地方,而是杨广观察评估各出色皇子与年轻新秀的场所。
不知不觉课就结束了,杨素微笑着走到我书桌前,将一本小折子放在我面前,食指轻轻在上面点了两下,所有的视线都集中过来了,我打开来看,墨色蝇头小楷,秀气而精致,淡淡的胭脂水粉香,旁边有红批,字迹苍劲有力,却也不草,再仔细一看,这不正是<六国论>的原文么疑惑地回头看看杨玄感,他轻笑,微点头,光从侧窗斜射在他脸上,映出明暗的格子图案,脸部亮的地方笼着一圈淡淡的光晕,神秘而坦然。我知是他动了手脚,此时又不便问,也只好厚着脸皮装摸做样地细看那红批。
杨素大笑,笑声饱满而有力:“想不到我大隋竟藏了个才女啊。”
微窘,偷偷咽了咽口水,被杨素这么一夸,任我再是历经沙场的人也不免有些惭愧,半含羞半笑道:“丞相过奖了。”
杨素也没有多说,他同我们说话一向都是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一对我们的文章作了番点评后,又忙着出去了,裴玉知我底细,过来笑道:“这字好漂亮,难怪我爹常说看字识人,只是这文章大有男子气概,应用狂草或者隶书写出来才配。”
我见他调侃我,也不理会他,杨侗瞪他道:“只要是我离妹妹写的,都配。要知道我妹妹现在可是公认的大隋朝第一才女。”
我什么时候变成公认的大隋朝第一才女了我不禁感叹这诗仙与常人就是不一样,一首诗竟可给人带来这么好的际遇。
杨昭冷哼一声:“自古女子议论什么政治,不如乖乖学做个贤妻良母。”
杨侗看看他,好看的嘴角一弯,话锋一转:“不知皇兄什么时候动身,皇弟也好为皇兄饯行。”
听他这么一说,杨昭的脸色更加难看:“多谢皇弟了。”阴沉地把我们都扫视一番,又是气冲冲而去。我忽然发觉好象很多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云里雾里的,便开口问他们:“怎么回事啊,他要去哪儿”
“皇上决定要再下江都,让太子殿下管理西都,越王留守东都。”杨玄感插道,我回头,他脸上飞速闪过一丝忧色,快的让我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这消息确实喜人,我乐道:“太好了,不过为什么不是侗哥哥去西都呢”
裴玉高深地笑笑:“等你下辈子变个男子,娶个漂亮的老婆就知道了。”
我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就明白过来,但也故意装出很难过的样子感叹:“原来有娘的孩子是个宝,没娘的孩子是根草啊。”
本是有嘲讽杨昭的意味,杨侗却把我拉到他身边,一把搂住我的肩:“虽然没娘,但还有我这个哥哥啊。”原来他看我表情似哀似痛,竟以为我在哀叹自己的身世。
心中淌过一股暖流,我倚着他,小脸幸福:“那就是有哥的孩子是个宝,没哥的孩子是根草。”
杨玄感都忍不住笑了:“玉啊,我们两个都是草。”
“是啊”,裴玉伤心欲绝:“哎,出家得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杨侗给他一拳:“你出家那还了得,洛阳有多少美丽的女子会心碎啊。”
我看他一听到洛阳美丽的女子,脸上重新散发了光彩,神采奕奕,精神抖擞,随即想到昨日徐顺说过的话,不禁笑道:“做草不好么美丽的鲜花要有绿草来陪衬,才会显示出花的娇艳。”
裴玉努力地瞅我:“这话倒新鲜,听了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做衬花的草了。”
我耸耸鼻子:“你这么爱花,光做绿草岂不可惜了,你应该还有更广的用途呢。”
裴玉闻言,一脸期待地看着我,我故意卖关子,咳了咳,清清嗓子,一字一句缓缓道:“牛粪。”
一阵更猛烈的大笑穿破云霄,连上书房外杨树上的鸟儿都全被惊走了,春风拂过杨柳枝,一片春意。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想,杨昭一走我的处境就安全多了,而杨广这次下江都去,我便可以更顺利地进行我的计划了。没想到好事天天有,今天特别多,刚回离香阁,便有人来传话,让我用完午膳后去宣议殿见杨广。原来杨素今日早朝的时候竟在朝上当众念了我的<六国论>,朝中大臣无一不惊,或褒或贬,议论纷纷。
醒悟到所谓的大隋第一才女原来还有苏洵的功劳。
杨广并不是昏庸无能之辈,诗词文学还有书法方面他都颇有造诣,一般这种人要么爱才惜才,要么就会因妒而摧残人才,他堂堂一国之君,又是这身体真正主人的亲爹,怎会因妒而摧残人才呢所以我满意地带着大批赏赐而归。
自此,我对杨素,已不仅仅是一种要巴结或者说崇拜的感情,复杂难言。
又挖空心思写了一封感谢信让徐顺带给杨玄感,这次半晌才有了回信。信中先解释了那小折子的事情,说是一友人代劳,但绝对不会外泄,让我千万放心。信的末尾却古怪地加了一段文字:
臣今日外出访友,友人自极寒之地而来,述那极寒之地异象,其中一件便是那鸟兽俱通体雪白,臣甚为称奇,一时兴致所至,多说了些话,以至返家较迟,延误了回信,还请公主见谅。
普通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加这些话,更何况他杨玄感。我唤来徐顺,问起他在杨府的情况, 徐顺细细回忆了一下,便回道:“我自酉时差一刻出宫,到杨府便酉时,谁知杨将军不在,他家下人请我去侧屋等了一会儿,戌时时分杨将军才返,又等了约三刻钟,这才拿得回信回来。”
我想了想,把他说的那些时辰都好好消化了一下,觉得没有这么巧的事情,又问:“你可曾亲眼见杨将军回府”
徐顺摇头:“那侧屋在正屋西侧,远离大门,所以我并未看见。”
让徐顺退下后,我心里琢磨了半天,枪打出头鸟,他是提醒我连雪地之鸟兽也懂得用保护色来隐藏自己,更何况人他是因为看不惯我还是真心为我好次日见到的杨玄感依旧如故,好似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我拿定主意要试他,搜肠刮肚地再次提起笔,又让徐顺送了封信过去:
杨将军敬启:
昨日提到那极寒之地,我亦有兴趣。曾听闻我大隋西北,有一山脉,名为天山,山上终年积雪,飞禽走兽如将军之友所述,通体雪白,但在山之峭壁,生有一奇花,名唤火莲,红似烈火,艳若朝阳。此奇花百年一开,极为难得,乃医之圣品,有起死回生之效。自古以来众多人前往寻花,却身首异处,尸骨无存。何也一则山路之难,难于上青天,二则此花有神兽守护,凡人不可接近。嗟乎哉,兽尚有爱花之心,惜花之意,人竟不如,落得凄惨下场,可悲可叹!
一个时辰不到,便有回信:
公主殿下敬启:
恕臣愚昧,孤陋寡闻,今闻公主之言,臣茅塞顿开,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臣窃以为,臣无一丝觊觎之心,上天有好生之德,臣此生若有幸,必当亲往那天山,一睹奇花之风采。
我松了一口气,疑云却又重新浮了上来,原本以为我与他拉关系,就象过桥,他在桥那头,我只需走过桥去。谁知他竟朝桥这头走来,生生将这路程减少了一半。为何 而杨素亦是,原本以为他是赏识我,现在想来竟不简单。为何助我几个大问号在我脑中盘旋,终是无解。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收藏的话先要注册一个笔名,然后登陆的时候看到喜欢的文章,进入页面,标题后面有\"收藏该文章\",就可以在自己的收藏面板里找到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偶是那条乱发神经的鱼,全部改回来,以后慢慢整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