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已经有30多家属于日本。在金融中心,日本人俨然成了主人。世界上10大银行中,有8家属于日本。

    #7

    美国商业周刊惊呼,日本银行家和证券交易商本来一无所有,可现在已掌握了20的美国国家长期债券。加州10家大银行中,已经有5家交给日本人。专家们估计,很快将有100万美国人在日本人开的工厂干活。今后谁也不能像日本那样对美国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一件接一件的事情,引起了美国人的震惊和忧虑。美国对日本的恐惧症一天天地加剧。美国新闻晚报专栏作家丹尼斯达根采访了一位曾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美国老兵。他说:“我们赢了一次战役,而日本正在赢得一场战争。”如今在纽约或华盛顿的任何一间沙龙里,有人粗暴地咒骂别的民族时,共同进餐的人就会窘迫地转过身去。而一旦对日本人进行嘲弄时,同桌的人就会鼓励c助威,并添油加醋,骂日本人厚颜无耻地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拼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自己却把市场大门关闭起来:

    对日本人的仇恨心理普遍存在于美国社会中,蓝领工人的愤怒乃是因为自己的厂家敌不过日本人的竞争,破产之后只能靠救济金过日子。而白领阶层认为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现在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在美国回荡。新共和杂志披露说:日本人不惜重金收买华盛顿的高级立法人员和说客,之风弥漫全美。一些自封的调查团正在搜集拿了日本人钱的大学教授或说客的名单。许多美国人认为,日本人从来就没有输过,只是换了一种进攻武器而已。看来日本购买美国,决非危言耸听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美国社会。

    #8

    如今的好莱坞影城中的7家制片厂,已经有4家不再姓“美”,其中姓“日”的就有两家。20世纪福克斯制片厂已被澳大利亚的报业大王默多克收买米高梅制片厂的主人已变成意大利金融巨头巴瑞蒂。剩下3家仍然姓“美”的是迪斯尼c派拉蒙和华纳。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环球影片公司并不陌生。名噪一时的大白鲨c梅岗城的故事c外星人c回到未来等影片,就是环球影业公司的产品。而a公司在全盛时期曾网罗了所有著名影星,如克拉克盖博c玛丽莲梦露c贝蒂戴维斯等等。可见“环球”成了好莱坞的血脉中枢。

    美国人很清楚,他们卖掉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也许松下看中的正是这一点。松下公司总裁谷井先生把这桩买卖形容为造一辆“双轮汽车”:一个轮子是“硬件”松下电器,另一个轮子是“软件”声像产品。松下之所以能耗资61亿美元,主要的是以生产“软件”米促进“硬件”的销售。这真可谓一箭双雕。

    a公司以前不仅靠子公司环球影业公司生产电影电视节目外,还制作大量唱片。很多热门歌星曾在它的麾下效力:松下收买此公司计划把a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声像产品全部翻制成耳目一新的激光唱片c录像带c音乐影带等等。这对于推销它的新产品高清晰度电视机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各大电视机厂家都在研制开发新一代产品高清晰度电视机。作为一个有70多年历史的老厂,现在又登上全球电器公司的榜首。

    #9

    既有竞争的雄心,又有雄厚的实力。因此决心在高清晰度电视机系列产品中一领风骚。一旦松下将a公司的产品录制在录像带上还能促销自己的录像机c录像带,其前景自然看好。

    对于这笔巨额交易,美国企业界又一次遭到重击,连一些趾高气扬的明星c制片厂也感到迷惘,不少人如丧考妣,对美国的文化产业衰落感到震惊和不安。说把环球c哥伦比亚公司卖给“东洋经济动物”,无异于卖掉了自己的自尊。

    但美国娱乐业也有许多人不以为然。要知道,促成这笔交易的正是a的董事长沃塞曼和影城经纪人奥维茨。他们并无卖掉公司的失落感,相反地认为,把死气沉沉的美国娱乐业卖给财大气粗的日本企业,有助于好莱坞的稳定和国际化。

    沃塞曼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他说:以一只200磅的小猩猩去敌千磅的大猩猩,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与其这样,还不如两者联合起来,变成超级猩猩。而奥维茨先生更是乐于充当中介,这位曾参与拍摄魔鬼克星c雨人等卖座影片,在影城里极为活跃,但充当中介大手笔,的确使他中饱私囊。仅松下公司一笔生意,他就获得40,00万美元的佣金。

    问题

    1c日本是怎样“购买”美国的

    2c请问,日本“疯狂”地购买“美国”目的是什么

    3c试想一下,美国对日本的这种“经济战争”将采取怎样的手段来进行反击

    #10#0

    雀巢奶粉风波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的遭遇

    雀巢公司的正式名称为雀巢食品公司,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它是一家大型的跨国集团,1983年的销售额为125亿美元。它在全世界食品和化妆品行业拥有数不清的公司。公司产品包括速溶饮料咖啡c茶c牛奶制品c化妆品c冷冻食品c巧克力以乃药用食品。另外,公司在饭店c旅馆行业也拥有股权。到1980年,雀巢市场扩展到欧洲c非洲c北美洲c拉丁美洲c加勒比海c亚洲以及澳洲。它的三大领先产品部门是奶制品c速溶饮料和烹调食品。婴儿食品包括遭到非议的婴儿奶粉以及药用食品在全部营业额中占不到110。

    1975年,他们收购了食品界的元老麦克尼里一里比。1979年收购了书本坚果婴儿食品公司。其他被收购的知名企业还包括科普威逊c邱奇c比特一欧尼c拉森内特c欧亨利c古珀斯c斯诺佳伯等著名食品公司以及最近收购的希尔布罗斯咖啡公司和卡那森公司。

    婴儿配方食品是20年代初的一种改进型奶粉,是对母奶的一种替代。婴儿配方食品是专为6个月以下幼儿精心准备的,以牛奶为主,经过了科学地营养配制,可以说在包括母奶在内的各种婴儿食品中是最完善的。婴儿奶粉的品种众多,包括营养价值极高的仿生型婴儿奶粉以及营养价值较低的压缩牛奶粉。

    二战以后婴儿奶粉的销量持续增加,1957年,发达国家新生婴儿为430万,婴儿奶粉的销量也达到了高峰。此后,一直到70年代。

    #1

    新生婴儿数目一直持下降趋势,导致了奶粉销售量以及利润的突然下跌。因此,奶粉行业开始寻找新的市场。后来人口一直增加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非洲c南美c远东成了婴儿奶粉业重要的销售市场。

    除其它奶制品以外,单单婴儿奶粉一项就使奶制品行业每年的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其中有6亿美元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这一市场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母奶育婴的减少以及奶粉使用的增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社会文化的变迁。包括城市化,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及工作的流动性。奶粉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代表,是现代化c科学化产品的象征。在奶粉产品的包装上,白白胖胖c满脸欢笑的婴儿暗示着富裕的白人母亲用这种东西喂自己的孩子,因此人们觉得它一定比母奶更好。在第三世界国家,高收入的居民首先模仿西方用奶粉喂养婴儿,因此使用奶瓶在那里也成为地位的象征。许多低收入的阶层也纷纷效仿。

    其次,在于医院的导向。许多医院都认可婴儿奶粉的使用。一个母亲初次与医院打交道大约就是生孩子。因此在那里买的任何商品或接受的礼物都必须得到医院的认可。在医院里孩子经常都与母亲隔离12到48小时,并用奶粉喂养。而医院的做法一般被认为是最好的,值得效仿的。

    最后是由于一些生产厂家的广告促销活动。

    #2

    1867年,雀巢首先研制并生产了一种婴儿牛奶食品。由于婴儿还不会吃饭,社会上对婴儿食品的需求很迫切。雀巢公司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奶粉市场中占有40-50,其竞争者为美国三大公司:美国家庭用品公司,布里斯特迈尔斯公司和阿波特莱布斯公司,他们共占了市场的20。1981年以后,市场大约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

    在一些食品生产厂商将市场瞄准发展中国家时,就开始出现一些抗议奶粉生产厂家的活动。人们的抗议主要集中于奶粉的使用与第三世界国家人文环境的不一致。许多第三世界的消费者生活在贫困区,他们缺乏足够的卫生保证,也得不到医疗服务。许多人不识字,因此,错误地使用奶粉是无法避免的。在那里,生活用水是受到污染的河水或公共井水,电冰箱是奢侈品,燃料也非常珍贵。因此,奶粉经常是拌在不干净的水里,装在有病菌的奶瓶中喂给孩子的,有时候,母亲为了省钱,一点点奶粉就可以冲一大瓶。一家医院的大夫曾举过一个例子,一瓶奶粉只能给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吃3天,然而一位母亲却让一个4个月的孩子和一个18个月的孩子吃了14天。这位母亲不仅没有钱,而且是文盲,家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有12个孩子需要养活。

    随着母亲喂养比例的下降和奶粉喂养比例的上升,许多人开始讨论奶粉喂养与婴儿死亡率上升之间的关系。在1966年,用墨西哥用母乳喂养孩子的母亲比6年前减少了40。1973年在智利用奶粉喂养的3个月以前的婴儿死亡率是母乳喂养的3倍;此外,还为数不少的有关奶粉致病致死的例子。

    #3

    除了人文环境的因素外,雀巢公司在快速扩大生产线的同时,在婴儿奶粉生产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质量问题。

    1977年4月,哥伦比亚医院育儿室中的婴儿死亡率突然上升,最后根据病菌的线索追究到了雀巢奶粉的工厂,不幸地是,在发现原因前已有25名婴儿死亡。

    除了在美国外,澳大利亚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发生在澳洲的事件开始于1976年,雀巢公司在通加拉的工厂发现奶粉样品中带菌率上升。最后经检查发现用于使液体牛奶转变为奶粉的烘干装置出现了裂缝。感染的病菌是沙门氏菌,可以导致严重的肠胃炎。在发现问题以后雀巢公司并没有通知州安全部,而是想在不停止生产的情况下进行装置消毒。但病菌却一直存在。在最后发现污染时,这套设备已经足足使用了8个月之久。1977年,澳大利亚卫生部门报导了134个婴儿由于雀巢奶粉带菌而导致了严重的疾病。政府官员估计大约有2000万磅的受污染奶粉被出口到南亚国家。

    说句公道话,批评崔巢等公司在发展中国家销售奶粉的人,没有考虑奶粉相对其它婴儿食品的优点,水源污染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其它婴儿食品,而并不单单只有奶粉。这里指的其它食品包括用当地的谷物c大米等做的粥,它们不仅营养价值不如奶粉,而且也会有水质及容器的污染;另外,大米c谷物通常也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虽然奶粉由于操作不卫生会给婴儿带来危险。但比其它当地食品却更有营养,更接近母乳成份。从而更易于消化;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水源污染问题,更多的人将奶粉用当地饮用水冲泡给婴儿喝时,并不存在生命危险。

    #4

    雀巢公司在促销活动方面,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市场上无疑是最活跃的一个。他们的促销主要针对医生c其它的医疗工作人员以及顾客。关于婴儿奶粉的宣传有很多形式。公司使用了广播c报纸c杂志c标语等媒介,甚至还动用了带着大喇叭的宣传车。他们广泛散发免费的试用品c奶瓶c奶嘴c以及量勺。有的国家还有“牛奶护士”签订专门的顾客合同,后来,这成为主要的批评目标。雀巢公司雇用了大约两百名职业妇女,她们都是护士c营养专家或助产士,通常被戏称为“牛奶护士”。批评指出,这些四处拜访妈妈,提供试用品并劝说她们停止用母奶喂养孩子的牛奶护士实际就是变相的销售商,她们的医生制服增加了人们对产品的可信性,人们批评说:“对于那些朴实的妈妈,牛奶护士的说服力太强了。

    对于医生等医疗职业人员的促销活动一直是有争议的,这类促销通常是通过推销员进行的。他们向儿科医生或者护士们介绍产品的质量和特点,并免费提供各种招贴广告以及样品。医生和医院的工作人员还可由公司赞助参加学术会议。

    批评指出,由于过于激进的广告活动,母乳喂养婴儿已大大减少。虽然批评日趋强烈,但第三世界国家的奶粉销售仍旧看好。在第三世界,继香烟c肥皂之后,奶粉成为第三位广告做得最多的商品。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国家的新型母亲们是最容易被广告打动的人。1969年一份对120位母亲的调查表明,在接受了医院或推销员的免费样品之后,其中80的人后来购买了同种牌子的奶粉。

    #5

    公众对于奶粉广告宣传的批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在发展中国家用奶粉育要造成了婴儿的高死亡率。

    婴儿出版物忽略或减少了对母乳育婴的重视。

    宣传媒界和广告在鼓励贫穷的文盲母亲们用奶粉而不用母乳育婴时起着错误的导向作用。

    广告宣传强调母乳育婴原始而且不方便。

    免费的礼品以及试用品直接引诱人们用奶粉育婴。

    医院的广告c宣传小册子,以及“牛奶护士”们给人们造成了医院认可婴儿奶粉的印象。

    奶粉的价格令大多数顾客难以承受,因而他们经常将奶粉冲稀了喂给孩子。

    70年代初,舆论纷纷认为粉状婴儿食品是造成第三世界国家婴儿高死亡率的罪魁祸首。因为厂商的主要市场目标是那些看不懂说明或者因条件限制无法正确处理食品的人们。医学教授c工厂代表以及政府官员们开始在一系列国际会议上就婴儿食品与婴儿死亡率的关系进行讨论。

    1974年,英国一家慈善组织印发了一本28页的小册子,标题为婴儿杀手,其中抨击了瑞士的雀巢与英国的尤尼盖特两家跨国公司在非洲错误的市场导向。由于这本小册子的出现。公众不仅开始意识到了婴儿食品的问题,而旦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一年以后,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还印发了婴儿杀手的德文版。从而把事端推向了。本来英文文章批评的是整个婴儿食品行业。但德国的激进者们却单单挑出了雀巢公司的不道德行为,把文章改名为雀巢杀害婴儿。

    #6

    这一下可惹恼了雀巢公司总部的经理们,他们起诉激进者们诽谤c破坏公司名誉。审判持续了两年之久,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最后虽然雀巢公司胜诉,但法庭建议他们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市场活动。雀巢公司的一位官员承认;“我们在法律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在公众关系上却遭到了灾难。”公众对于雀巢公司的态度日趋恶化。整个形势持续了几年,而不是像公司事先想的那样几周以后就会平安无事,另外,不仅仅只是事端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婴儿奶粉受到影响,雀巢公司的其它部门与产品都成了公众示威抗议的目标。雀巢公司对自己的社会形象已忽略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想要让公众重新接受,道路是漫长而崎岖的。

    随着婴儿杀手c雀巢杀死婴儿两篇文章的发表以及引起全世界关注的雀巢公司上诉一事发生之后,社会上相继成立了反对雀巢公司的两个组织:ir及婴儿奶粉联合战线。

    自70年代以来,已有许多组织试图减少婴儿奶粉生产商的广告宣传,其中包括1970年至1973年的蛋白质倡议组织,1974年的世界健康联合会以及1978年的世界卫生组织。

    迫于舆论的压力,雀巢等公司也开始在广告策略上作一些调整。这些改变是由国际婴儿食品行业理事会提议的。该组织成立于1975年,由9家婴儿食品生产商组成,雀巢公司也是其中之一。调整包括:在介绍产品的同时要强调母乳仍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婴儿奶粉在广告中只作为推荐食品,并建议顾客听取专家的建议;“牛奶护士”中只有职业护士才能穿着制服。

    #7

    但是这种行业内的管理显然无法缓解外界的强烈指责。国际婴儿食品行动战线的文件表明,自1997年以来,记录在案的有关婴儿奶粉的抗议活动已超过1000起。一些人批评说:让厂家自我控制等于让狐狸来看鸡。

    由于示威的不断升级,1977年6月在美国发起了抵制活动,并迅速蔓延到其它9个国家。为了配合其它国家的行动,抗议活动计划在美国和加拿大持续到1986年1月26日,由于雀巢公司占了世界市场的50,再加上他们是抗议的主要目标,因此,抵制活动以雀巢公司为对象。

    婴儿奶粉联合战线以及其它组织者的要求是:

    1c停止使用“牛奶护士”;

    2c停止发放免费试用品;

    3c停止向卫生行业推销婴儿奶粉的活动

    4c停止利用顾客进行促销广告活动。

    现在雀巢公司的社会形象正在走向深渊,管理部门再也不敢视而不见了。对雀巢的抵制很快得到了美国450多家地方和宗教组织的支持。宣传者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非工会性质的抵制活动。其中尤以波士顿c芝加哥,巴尔的摩三个城市抵制活动最为激烈。他们组织发起人们收集签名,以不同的方式要求从超级市场中撤出雀巢的产品。一些零售商还真的把雀巢产品从货架上搬了下来。抵制活动也曾影响到大学校园。发起者们通过“嚼碎雀巢”的口号,号召人们不去购买从牛奶c巧克力到咖啡等各种雀巢产品。

    #8

    此次抵制活动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不仅雀巢公司的业务以及利润受到了直接的损失还使公众对于这家公司的不满具体化了。连政府也不得不作出反应,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个证明。

    1978年夏天,新几内亚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法律,禁止用人造奶哺育婴儿。其它一些国家也开始通过立法限制母奶代用品的广告活动。

    1981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只对婴儿奶粉行业适用的广告限制准则。准则第五条规定,此准则规定范围内的任何产品不得有任何面向公众的广告或其它促销行为,婴儿奶粉等代奶食品即在规定之内。

    总部设在法国的欧洲议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在10个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