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五卷 峥嵘岁月 第四节 改元中平

第五卷 峥嵘岁月 第四节 改元中平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最近太忙,所以更新有点慢,感谢支持的书友!

    -----*---

    光和七年,十月末,朝廷来书,以永丰、永定县属云中,让刘备推荐官员,上报朝廷。刘备遂荐张飞为云中东部都尉,郭岚为永丰令,尹生为永定长,其他有功将士皆有任命。为确保手下发展余地,目前的官职任命,主要以农都尉府属官和屯田、护田军的编制授职。

    两个县的框架搭起来之后,就是如何开发了。要开发,就要有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现在刘备粮食不足,因此不能随便招人,但是若不招人,就难以发展,这个矛盾,必须解决。

    为解决这个难题,刘备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就是送走一部分,再招来一部分。

    首先,刘备让年初出雒阳屯田的军士从卤县押运一万石粮食送给雒阳的大股东,送到之后,就在雒阳家中休假过年,只要在明年春耕之前回营即可。

    这项举措,让雒阳籍军官最为开心,这些人年初出都城,平定卤县后随刘备支援中山,征战大半年,活下来的六十多人,都成了百人队长以上的军官,另有五名屯长,两名军侯。这些人是豪奴出身,算是良家子从军,故此俸禄优厚,这一年的赏钱加俸禄,让这些人至少也有了三万钱以上的积蓄,多者甚至十余万,又是军官身份,相比那些留在卤县屯田的三百多人,他们算是出息了。现在刘备让他们回雒阳过年,那是衣锦还乡啊,多风光的事情,自然人人开心。

    刘备之所以这么做,除了省下三百多人四个月的口粮外,主要是为了扩大影响。他要通过这次行动,让洛阳的富户们知道,即便发生了黄巾之乱,屯田依然获得了成功,以此来坚定富户们参与屯田的信心,为来年吸引更多资金做准备。

    年初,刘备在卤城公布的发展计划,由于形势严峻,并没怎么落实。这次,刘备任王建为屯田长史,去卤城主持屯田招商,落实自己当初制定的发展战略。说是招商,其实还是以拉人为主,士农工商,皆是刘备拉拢的对象。

    为招募高级人才,刘备亲笔写了两封信,派人去冀州找田丰和沮授,邀请二人来云中相助。随后又写了几个招人的榜文,一是公开招考永定、永丰二县文学祭酒和云中郡决曹掾、文学祭酒、经师从事等属吏,不论出身,凡通书识数明经明法者,皆可报考,各人自行确定报考职位,中选者,即授该职。

    在招募的同时,刘备也在加强培养,专门组建了军官教导队和文化普及班,轮训各级将士,除扫除文盲外,主要以三打三防为课题,组织培训和研讨,试验新战法。

    所谓三打三防,是刘备借鉴后世的提法,总结出的六个课题。所谓三打,一是打后方。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大纵深打击能力,威胁远离我方基地的敌人。二是打堡垒。主要研究攻坚战法,针对不同地形,不同防御设施,制定相应的攻坚策略。三是打骑兵,主要研究克制骑兵的战法,尽可能的消灭敌军骑兵的有生力量。所谓三防,一是如何防御敌方骑兵的快速渗透作战,二是如何加强步兵对抗敌军骑兵进攻的能力,三是如何加强我方粮食基地的防火能力。

    刘备鼓励参训将士围绕这六个课题,开动脑筋,革新战法,创新战具,一经验证有效,即赏万钱,并以发明者姓名命名该战法,在编辑成书,发行全军。这个方法,也是刘备自后世借鉴来的成功做法,通过调动众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法,来提高将领的指挥能力。刘备相信,这才是培养将才的主流方法,毕竟,几千年以来,象韩信、霍去病这样的天生战神很少。

    在刘备治军讲武的同时,基地的建设也在稳定发展。为缓解关外的粮荒,玻璃除拉丝外,全部用于生产平板玻璃,一个月的功夫,就建起十几座蔬菜大棚,大棚里大量种植萝菔(萝卜,原产我国),这东西产量大,后世亩产六七吨,这年代没化肥,种子和种植技术都差点,但是亩产一吨还是有的,关键是这东西从叶到根,全部可食,一点都不会浪费。而且萝卜炖肉,口味极好,有了这东西,就可以将主食尽量做粗点,以减小粮食的消耗。

    加上战俘,现在关外有近五万人口,所以粮食缺口还是很大,为了节约主食,现在麦子全部是带皮食用,先蒸熟再压扁,就是所谓的全麦片,这东西是军队特供,一般人还吃不到。谷物虽然无法带壳食用,但是也刻意减少了舂米的次数,糙米也是米么。好在关外的肉食品不少,羊就有九万多头,笼养的野兔、圈养的野猪、放养的鸡、鹅,总数也有四万多,算上这些,存粮吃到明年夏天是没什么问题的,到时菜地里的蔬菜和宿麦接上,再从关内筹集一些,粮荒问题就不大了。

    这段时间,刘备刻意和朝廷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他知道,皇帝的信任很重要,而要皇帝信任,就必须和他搞好关系。而关系,直接受血缘远近、空间距离、共同爱好和交往频度所影响。

    刘备现在远在关外,离皇帝很远,本人和皇帝也没什么共同的爱好,血缘关系已经远得不能再远,要想搞好关系,那就只能通过提高交往频度一途了。因此,不管有事无事,刘备几乎天天都会给朝廷发一份军报,隔不上三天,就会上一份奏折,实在没事也要报个平安,反正这东西都不用他自己去写。

    历史证明,刘备的这些努力没有白费,终刘宏一生,对刘备都非常信任,因为刘备是所有大臣中,请示汇报最及时,最频繁的。不管他离开朝廷有多远,事无巨细,都会向朝廷详细汇报,因此刘宏觉得,他对刘备这边的局势把握得非常清楚,因此极为放心。其实刘宏不知道,刘备报给他知道的,只是事实,而不是事实的全部。

    这段时间,官军胜利的消息是连续不断,先是皇甫嵩攻破广宗,生擒张梁后斩首,此战斩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余人,时关羽奉命在河北围堵,见黄巾败后不降,五、六万人直接赴河寻死,关羽见之不忍,主动撤开包围,使数千黄巾得以渡河逃生。此战皇甫嵩因功升为左车骑将军,而护乌桓校尉宗员在冲阵中,身负重伤,战后次日身故。关羽因纵敌脱逃,被嵩奏给朝廷,刘宏念其立下斩杀张角之功,故此从轻发落,免罪,降爵关内侯,继续领军随皇甫嵩东击张举。

    冬十二月初,关羽传来消息,十一月中,皇甫嵩率军围攻张举,留入山之路不断,然后三面猛攻。此战中,关羽部下勇将裴元绍身着天丝宝甲,手持双锤,率先登城,可惜在巷战中被流箭射中,贯眼入脑,战死城内,但是小将廖化则成功打开城门,立下大功。张举在城破之后,领兵出逃,窜入山中,中伏,为骑都尉曹操所擒斩,余众散入山里,泰山遂平。不几日,再传来消息,十一月,朱俊拔宛城,斩黄巾别帅孙夏。至此,各地打着旗号的黄巾,全部覆灭,黄巾之乱就此平定。

    让刘备意外的是,在黄巾大起之时,待罪在家的袁术也投军效力,随后跟随朱俊作战,并屡立战功,升迁为军司马。在攻打宛城的过程中,孙坚带人攻打南门,而袁术负责攻打北门,两人都非常卖力,孙坚从南城先登之后,袁术也豁出性命,亲自带人爬城,并在家将纪灵的保护下,登上了北城城头。在孙夏退入内城之后,朱俊连攻不下,随后解围,自南城进攻,孙夏自北城出逃,结果被埋伏在外的袁术亲手射杀,立下头功。

    皇帝刘宏以中原平定,遂改元中平,更光和七年为中平元年,大赦天下,黄巾降俘也在赦免之列。

    皇帝大赦天下,人人都高兴,就刘备不高兴,而且很不高兴,很头痛。因为这次大赦包括造反的黄巾,这样所有黄巾战俘的劳役就随之赦免,再要这些人劳动,就不能完全免费了。同样道理,冀州军也应该开始发饷。这些钱都要刘备出,刘备手里连珠宝带现钱,不足一亿,如果人人都要发饷,那就支持不了一年,而云中的发展资金就更没有着落。

    绞尽脑汁之后,刘备想到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拖,能拖几个月就拖几个月。第二个办法就是宣布裁军,并在关外实行常备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制。

    具体办法就是宣布裁军,然后开始练兵,每月一考,到明年春耕之前,凡是不通过考核的,一律裁掉。良家子愿归家的,发路费回家,战俘出身的,就地屯田。考核优秀的,转为野战兵,按大汉边军标准发放军饷,良家子出身的,再高一成。考核合格的冀州军,转为郡国兵,郡国兵不分兵种,一律人月五十钱,主要任务,就是屯田垦荒,驻守要塞,每人每年,屯田九个月,戍守三个月,依次轮替。考核合格的良家子,愿意归家的遣归,愿留的,一律转为预备役,任屯以下军官,到各村落任职。

    这样一搞,到明年四月春耕开始前,都不用发饷了,这五个月能省掉不少,冀州军的士兵虽然不满意,可是也没法子,因为离开了这里,他们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至于以前的屯田兵,就更不发饷了,由于用的是股东的种子和耕牛,所以刘备规定,卤县的劳力,每年需交十分之一的地租给雇主,每年再为农都尉府服一个月的徭役即可。关外的屯田兵,不纳税,自种自食,每年每人还补贴二百钱,但是也要服役一月。

    规定宣布之后,除了人心有些浮动之外,变化不大,毕竟那是四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三万多精兵,驻扎在两个县大的地盘之内,没有任何人敢到这里找不愉快,故此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快。转眼之间,冬去春来,刘备的幕府之内,也招了不少新人。先是涿郡同乡,简雍、傅士仁等,领着几个书生来投。

    简雍是刘备少时好友,能力也不错,自然要重用。刘备任命简雍为农林从事,主持关外屯田造林,发展生产。

    刘备熟悉后世对抗游牧民族的历史,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要守住草原,靠修长城是不行的,而应该采用积极防御的策略,在比较容易进军的路口上,修上坚固的军事重镇,扎下重兵。从辽东到西域,长不过一万里,每隔一百里立一个要塞,也只需要一百个要塞,试想:如果将修万里长城的工作量,改为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筑这一百个要塞,那得是多庞大,多坚固的要塞?至于在其他地方,本来就不太好走的路口上,则不必管它,只需大量种树和种荆棘,或者挖坑填石,把路搞得更难走就行。

    在草原上,步兵通常不是骑兵的对手,但是在林地、坡地和河道附近就不同了,因此刘备打算在交通要道附近,隔段距离就种上几排树,不能种树就种荆棘,种树的工作量肯定要比修城的工作量低,搞好了,就是一道绿色长城。

    到时重要的路口有坚固的要塞,汉军有了依托,就可以在草原上长期驻守。交通要道附近有树林,树林长而薄,里面藏不住人,至少可以保证藏不住骑兵,这样就不怕游牧民族大举埋伏在内,而己方步兵却可以依托树林来对抗来袭的骑兵,至少沿着树林行军时不必要去害怕骑兵。只要游牧民族不能攻克南下要道上的要塞,那他们就不敢长驱直入进入中原劫掠,因为只要他们的后方还有敌人,那么他们在中原作战之时,就必须时刻担心自己的老巢会不会被汉军端了,后路会不会被汉军断了,毕竟他们南下劫掠,不是为了玩杀人游戏,而是为了生活,如果每次劫掠,他们都不能把战利品带回草原,那冒险南下还有什么意义?

    至于那些堵路树林,虽然怕火,而且生长缓慢,但是只要规划合理,区隔适当,那防火还是有保障的,树林一旦成了规模,就能自动扩展,而且如果载种的是一些经济林,让游牧民族也能凭此得食得利,那么他们也未必就会纵火毁林。中国人修了一千多年的长城,不也没挡住异族么?如果把这千年的工作量,全部用在种树上,那草原也许早就变成森林了,那些骑马的异族也许就得在森林里当猴子了。当然,终刘备一生,也不可能把草原变成森林,但是他还是愿意选择少筑城,多种树的方法。比如桑树,比如文冠果,比如苹果、比如大枣、李广杏、枸杞这类的树木,既适合北方气候,又都是经济作物,自然要多种,还有葡萄、西瓜之类的水果,也都可以引种到草原上。正是基于这个想法,刘备治下的云中,植树造林工作将非常繁重,农林从事,也就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因此刘备让自己信任的简雍来干。

    傅仕仁原是涿郡书生,熟悉大汉礼制,文笔不错,骑射也还不错,在涿郡也小有名气,两年前被涿郡郡守刘达辟为小吏,在郡里干了两年,没什么建树。此次听说刘备招人,他特地辞掉职务,来投奔刘备。不论此人能力如何,就凭他在关外草创之时,能毅然辞职,背井离乡的到此效力,就说明此人不甘平庸,眼光也还不错,用好了,不见得没有出息,故此刘备将其留在身边,作为书佐,成了刘备的秘书。

    其他书生,统统任为文学佐吏,先作为扫盲班的教员,一面教军中这些粗人识字,一面帮着书写往来文书,总结战斗经验,一面给战功卓异者立传,编写战史战记。刘备明确表示,待北疆平定之后,这些战史就会作为《平北战记》,结集出版印刷发行。刘备的这个承诺,让这些书生都非常兴奋,因为先前的《平西战记》是大汉的畅销书,作者主父文、柳豪因此一书,就成了大汉有名的文学家和画家,现在自己有机会参与写战史并出书,就等于踏上了成名的捷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