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四编 烽火连天 第十节 整兵备甲

第四编 烽火连天 第十节 整兵备甲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关张二人的到来,帮了刘备的大忙。因为邙山大学第三期学生的毕业典礼将在十一月举行,他身为祭酒自然必须出席,因此,刘备必须在十月份就动身返回雒阳。原本刘备还有些当心基地的安全,现在关张二人齐至,手下又增加了这许多人手,以这二人的能耐,自然能保证关外基地的安全,他也就可以放心返回雒阳了。

    两千多悍勇流民的加入,大大加快了土木工程的进度,五天后,所有在建工程就全部完工。由于新增了两千多民壮,因此居住的房屋又不够了,这时已经是深秋,再想盖平房,显然来不及了,只能因陋就简的搭建棚屋,再糊上泥巴,先住进去再说,等有条件时,再逐渐完善。藏兵谷内工具齐全,加上附近就有大片的森林,因此工程进展很快,月底,新建的五十排棚屋全部完工。说来也巧,就在民壮搬进棚屋的第二天,草原上就来了一场寒流,气温随之降到了零下,天上也飘起了雪花。

    突然的降温,让这些民壮感到非常庆幸,因为自到关外以来,他们天天都累死累活的苦干,现在抢在下雪之前搬进了新居,实在是很有成就感。坚固的碉楼、成排的平房、简陋的棚屋,除了能抵挡风雪之外,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感,也比帐篷要暖和得多。很多流民开始感到庆幸,庆幸他们及时的投到了刘备手下,不然这个时候,他们很可能还在某个荒郊野外觅食,哪能象现在一样,吃喝不愁,还有温暖的窝住。

    在几年以后,这种庆幸就成了这些老兵的共识。因为光和六年的冬天是个寒冷的冬天,是冷得出奇的冬天。自入冬开始,气温就直线下降,然后就一直停留在零度以下,直到第二年开春以后。

    那一年,从扬州到幽州,几乎所有的地表水都结了冰。徐州更是发生了严重的雪灾,雪化为冰,越积越厚,导致无数的房屋和畜棚被压倒,大量人畜因冻饿而死。东海,琅琊两地,连水井中都结了尺余的厚冰,严寒不仅杀死了大量的动物,也冻死了大部分过冬的小麦,明年夏天的麦收,已经注定落空了。

    当无数贫苦农民在饥寒交迫中作最后挣扎的时候,大汉皇帝刘宏,正在温暖的宫殿里享受着醇酒美人,丝毫没有感觉到外面的寒冷会对他的帝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不知道,他的子民,已经被逼得没有了活路。更没有察觉到,他统治下的大汉,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当然,也怪不得他,因为严寒笼罩了一切,也封锁了一切。都市的街上没有流民,城市里也依然平静,一切都很正常。

    大汉遭灾,鲜卑也不太好过,在鲜卑大草原上,由于王庭失势,原本脆弱的鲜卑联盟彻底瓦解,檀石槐划分的三部鲜卑,也因为内部矛盾而解体。现在,互相兼并的部落战争已经在草原打响,魁头虽然是名义上的鲜卑大王,也迁回了弹汗山,可是现在实力不济,谁也指挥不了。别人给他面子,不来打他就已经不错了,至于集结人马,南下找汉军报仇的想法,他已经呼吁了半年,却没一个人甩他。如今,汉人已经挺进到弹汗山两百五十里之外,这个时候,如何保证他这个王庭的安全,才是他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

    由于情报缺乏,因此草原上发生的这一切,刘备并不知情,每天照样非常紧张的修筑工事,每天早晚,仍然认真的组织训练。趁着下雪停工的空挡,刘备开始为自己的离开,做最后的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调整人员。目前手下可以作为将才使用的不多,除关羽张飞外,那就是自己的家将郭岚、黑子、韩国、廉人。这四人中,郭岚投奔最早,黑子其次。郭岚从投到刘备手下开始,就一直独当一面,负责台山,而且相当能干,足以放心。黑子武艺精熟,是刘备手下数得着的好手,自到刘备手下以来,一直在灰狼之下任职,多年来,也立了不少功勋。这大半年里,一直跟在刘备身边,负责守备藏兵谷,开始成为一方主将。现在自己想将关外基地的守备工作交给一个人负责,就必须妥善处理好兄弟和家将之间的关系。

    这六人中,关羽能力最强,张飞名气最大,郭岚资历最深,这三人中任一人出任主将,都足以保证基地安全。问题是关羽新来,又没有亲信,张飞是老三,而且年幼,都不方便作为主将,算来算去,还是只有郭岚最合适。不过黑子和郭岚二人,从来没有互相统属的关系,如果将黑子置于郭岚之下,很可能会有点情绪,因此有必要重新安排黑子的位置。韩国、廉人二人一是资历浅,二是年龄轻,又从没有独当一面,因此相对好安排。

    在综合考虑手下能力、资历和威望之后,刘备重新调整了人事安排。任命黑子为刘备寨寨主,立即到台山主持工作。在黑子临走前,刘备单独找他谈话,非常严肃的对他说:根据郭牛传回的情报,太平道很可能会在甲子年发动叛乱,台山地形险要,又无重兵镇守,一旦落入贼手,后果堪忧,故此要求他带几个心腹过去,一是加强练兵,二是秘密清查寨中有无太平道信徒,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控制。黑子见刘备对他托付如此大事,自然兴奋,带着几个心腹手下,开开心心的上任去了。

    黑子走后,刘备开始重新整编部队。从三千多悍勇的男丁中,刘备征召了两千五百名民兵。并重新编组,将这些人编成驻屯军、主战骑兵、屯垦军三部分。

    驻屯军以韩国为主将,廉人副之,率领步兵千人,斥候骑兵一百人,守备藏兵谷。主战骑兵由刘备自领,关羽、张飞副之,共千人,是将来的主力攻击部队,暂时驻扎于龙门镇进行训练,方便供给。其余人员,全部编为屯垦军,由郭岚率领。后军由留守步兵和生产人员组成,其中步兵四百人,驻守龙门镇。其余壮男壮妇,各类工匠,千四百余人,分别驻扎于藏兵谷和龙门镇发展生产。藏兵谷主要以榨油、烧制石灰,采集破碎石英石,喂养野猪为业,而龙门镇则负责制作玻璃器具,定制铠甲兵器等等。

    整编完部队之后,就是给两千多新兵全面配发武器。武器是现成的,就在龙门镇放着。自郭岚进驻龙门镇后,刘备就安排人,采取蚂蚁搬家、化整为零、武装而来,轻身而去等办法,先后将四百张长弩,五百把刀头,一千个矛头,四百套钢片加强的野猪皮甲秘密运到了这里。这些武器,都是打着给渔阳和高柳两地官军更新装备的旗号,由刘备下达标准,由益农集团旗下作坊分期分批,精工制作而成的。为了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工艺和造型都经过了多次的优化,达到性价比最优。

    长矛的主要功能是刺。这种点攻击方式,决定了矛尖和别的兵器直接撞击的可能很小,为节约成本,刘备让人直接用炒钢得到的钢水铸造而成,虽赶不上打制的精钢矛头,却也足用。矛头为三棱锥型,棱面为凹弧面,便于拔模,棱角向后延伸形成三个倒刺,矛头很小,通长仅一尺,倒刺更小,不过半寸。这种设计的好处时,不需碾磨,自然形成锋利的矛尖和锐角,还保留了铸造工艺所形成的坚固表面,提高了矛尖的刚度和破甲能力,在刺不中时,可以用倒刺回钩,由于钩很小,不至于被敌方兵器勾住不能收回。

    大刀的主要作战方式是砍。由于劈砍过程中,经常会和敌人的兵器发生撞击,因此大刀必须锋利坚韧,故此采用打制的方法加工而成,成本较高。为提升大刀的性能,刘备特地制定了详细的标准,要求工匠们尽可能扩大最佳劈砍长度(相当于棒球棒、羽球网球球拍等的最佳击打区,也叫甜区),同时努力减轻刀重,提升挥动速度。

    为了优选方案,这五百把大刀,前后分了十批制作,每次形状都有所改变,性能也有提高。最后定型的形状,线条简洁流畅,刀头刃长两尺、背宽四分、面阔七寸、刀体厚薄过度平滑,吞口结实厚重,重心比一般刀要略微靠后。刀形如斩马刀类似,只是刀尖更为平直,基本处于刀杆的延长线上。刀尖两侧开刃,锐度很大,故此大刀可劈可刺,刀头净重小于二十五汉斤[1](十二斤左右),比较轻便。

    除了自造的武器外,刘备还从各地的武库里,或领或买,搞到了两百多张蹶张弩,三百多张三石复合弓(此处为三小石,实为二石半,为壮气势虚言三石,是古代行文常例,拉满张力在72公斤左右)。在龙门防守战和后期的突袭战中,又先后缴获了优质角弓六百多张,弯刀五百余把,各种箭枝两万余,另有自战场上收集的残兵断箭无数,这些东西,都可以用上。

    至于盔甲,都是自己制造,目前数量不足一千五百套,这些东西,也是变着花样偷运过来的。上次招人出来开矿时,刘备给每个雇工都配了一曹操的长子曹昂偷了曹操借来的望远镜玩,不小心摔坏了,结果被曹操揍个半死。要是曹操知道,刘备才六岁的儿子刘风就已经拆坏了两个,却从未因此挨打,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关外这几千人,每月开销从最初的月耗两百五十万直线上涨到现在的月耗千二百万,这靠望远镜赚回的钱,根本就不够。为了扩大财源,刘备又开发了各色酒具。平底碟形酒碗,高脚锥形酒杯,一套八个,每套售价都是三千钱。传统爵形酒具,多彩玻璃制作,一套八个,五千一套。这些东西,比起珠玉来,价位不算特别的高,又成套成对,样子又好,因此很受行贿受贿者的宠爱。由于是模压生产,产量较大,靠这个,这半年收到的毛帐是一千五百多万,但是,还不够。

    刘备没有办法,又开发了平板玻璃和水晶宫灯。这东西也能大量生产,不过为了增加利润,还必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然一个油灯,是卖不了几个钱的。

    提高附加值就是要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档次。其基本前提,就是量少,因为无论多漂亮的东西,产量一大,就必然会贬值。其次是要精美,还要包装,宣传等等。刘备自发明玻璃起,就将玻璃和水晶连在一起,始终强调制作玻璃的材料有多名贵和多稀有,就是为了提升玻璃的身价。

    前期的宣传,很到位,很成功。现在,还要继续加强。刘备的主意是,将玻璃和鲜卑的龙脉联系在一起。以非官方渠道,向外界散布流言,说大汉牺牲了数千士兵,才打碎了鲜卑的龙脉,刘备采的矿石,其实就是鲜卑龙脉,因此这种玻璃制品有汇聚好运,护卫门楣的神秘作用。在这个年代,风水之说非常流行,刘备相信,只要这么一宣传,就必定能提升产品的价值。

    光和六年,冬十月二十,刘备任命郭岚为关外基地总指挥,直接对关外基地的安全负责,关羽、张飞平时专职训练骑兵,战时归郭岚节制。安排完一切之后,刘备带着十几个手下,赶着四辆马车,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这四辆马车里,装着五名皇家工匠精心制作的玻璃工艺品,共五十四件,主要是水晶灯、银镜、水晶玻璃板和其他工艺摆件。

    这里面,银镜最为名贵。在后世,银镜的制作工艺有很多种,比如威尼斯制镜法、银镜反应法,热铝蒸腾法,但是在目前条件下,只能采用威尼斯制镜法:先将融化的锡倒到温度相差不大的平板玻璃表面,冷却后就附上了一层锡箔,由于锡箔不够致密,反光度不够,需要再滴上水银,水银在溶解锡箔的同时,会和锡生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锡汞齐”,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反光层,这样一面反光度较高的平面镜就制作成功了。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也不容易成功,因为镜子对玻璃基板的清洁程度要求很高,一点灰尘,都会引起瑕疵,因此想做一个足够大的镜子,将会很难。

    不过在做镜子之前,先必须解决镜子的基板问题。这个问题,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由工匠们自己解决。年初,刘备打着开矿的名义到关外之后,刘备就将邙山大学里参与过玻璃制作加工的五名工匠统统调来,到龙门阵创办了玻璃作坊。

    这五人来龙门镇之后,不用刘备指点,很快就试烧出了几窑玻璃,而且通过尝试添加不同的矿石,先后试制出血红、天蓝、碧绿和接近无色的玻璃,进一步丰富了玻璃的生产配方。刘备提出制作镜子之后,这些工匠又借鉴压面机和制砖机的压制方法,研究出用钢锟热压,银板找平,模板摊平定型的方法,生产出一尺半宽,两尺半长的平板玻璃。现在,如果放开生产,四个人,一天就能生产出一百多块平板玻璃。不过天然碱运费太高,因此刘备规定,每日限产三十块,并且在压制时,就在玻璃边上压上生产日期和编号。制成后,再对玻璃品相,按平整度,透明度,色泽这三个条件,分为四个等级:极品、优等品、合格品、次品。极品用来制作银镜,优等品用于送人,合格品上市,次品一律回炉。

    刘备知道的只是个原理,真要搞清具体工艺,还需要试验。为此,这些工匠用钻石将玻璃划成小片,按不同的汞锡配比,一次就做了四十多个试验。还好,一次成功,当天就找到了最佳配方。接下来这帮家伙,就是按这个配方,将所有的极品玻璃,制作成镜子。在做成的三十面镜子中,只挑出了一面完美无瑕的镜子!为了保证价值,刘备决定,今年就只生产这么多了,后面烧制的玻璃,将全部用于拉制玻璃纤维,这个东西,将有大用!

    光和六年十一月初一,刘备抵达雒阳。五日后,邙山大学第三期一百零八名学子的毕业典礼,隆重召开。这次皇帝没有亲来,但是指派了司徒陈耽和大长秋张让代为出席,学生照例被朝廷录用。

    十一月十日,刘备入宫面圣,送上了自己带回的礼物:一面配着精美镜框的银镜,六盏水晶宫灯,十块优等平板玻璃。给皇帝送这些东西,一是为了给皇帝展示自己这一年多的工作成果,二是为这些精品上市做最后的铺垫。

    当刘备在朝堂上展示这些东西时,在场围观的大臣都不经意的发出了哦哦的惊呼声。大汉皇帝刘宏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此时也被镜子所吸引,直接走下御座,对镜子端详自己的面容,为了不显得失态,一面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朝服,一面貌似镇静的询问这东西的制作方法。

    刘备见皇帝开口询问,遂将镜子转个方向,将镜子背后的铭记给皇帝看。只见镜框的背面正中,刻着四个篆体的大字:天成宝鉴。下面还有数行小字,是刘备手书的镜铭:“光和五年七月,臣从破鲜卑于弹汉山。此山有石,其状如瞳,臣甚异之。疑内有玉,试解数石,竟得石英。遂炼玻璃。后试制镜,千试不成。一日臣开门出屋,时天降大雪,风裹雪入室,落于镜上,臣未以为意。次日,臣由外入,见墙壁明亮,寻源方知,镜已制成。是时,臣欣喜若狂,自以为得法,遂依法再制,却十不得一,成亦有瑕,惟此镜成型最早,却绝无瑕疵,故臣以为此镜乃天成之,遂以此敬献吾皇。光和六年十月,少府丞刘备手制。”

    刘宏刚看到镜子的时候,虽然很惊讶于他的亮度和精美,内心却只把它当着是刘备的一件新发明而已,日后定可以大量生产,因此虽觉新鲜,却不觉珍贵,等看完这个镜铭之后,才知道,原来制作镜子居然这么困难,必须要在雪天,成功率还这么低,心里对镜子的定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其实,只是刘备为提升镜子的附加值而刻意编造的故事,但是大家却都信以为真。这则编造的故事,第二天就传遍雒阳,并越传越神,勾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为了趁热打铁,次日,刘备在城中遍贴广告,说要在雒阳举办了一个为期八天的展览,展览结束之后,将拍卖这些珍品。为限制流量,确保安全,展览采取凭票参观,每张门票售价五百钱。原以为没多少人来看,结果却让刘备大跌眼镜,前来参观者,竟络绎不绝,很多富户甚至带着全家老小都来参观,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镜子面前流连不去。也不怪,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清自己的面相!川流不息的客流,带来了丰厚的财源,八天之中,门票收入竟高达六十万钱。

    由于这些东西总数只有四十七件,除平板玻璃外,全部出自那五名皇家工匠之手,件件有名,个个有款,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展览结束后,拍卖正式开始,结果平板玻璃拍出的价格最低,每套八面,五套打包拍卖,共拍出四十万钱。拍价最高的,是一面宽一尺,长两尺的椭圆形镜子,镜名仁和,竟然拍出了三百四十万钱的天价,其余镜子、宫灯、碗、花瓶、摆件等等,也都拍出了很好的价格。五十多件拍品,就拍到了一千一百多万的现钱,均价在二十万钱之上。这个价格,已经超过天然水晶制品的价格!虽然比起这几个月的投资来说,这点钱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刘备还是很高兴,因为加上这笔回款,那今年在关外的投资,基本上就拉平了,不差钱啊。

    当然,皇帝也很高兴,因为这次开矿,邙山大学是主要投资方。这几年邙山大学在刘备的手上,发展了众多产业,每年的分红就足够邙山大学自己开销了,根本就不用皇帝再另外掏钱。自去年决定投资开矿以后,皇帝从内府拿出三千多万交给刘备,刘备自己又自筹了两千多万,虽然今年没有全部收回投资,但是也差不了多少,那明年,肯定会大赚特赚了!想想自己宫里的宝贝,再想想即将滚滚而来的钱财,刘宏想不开心都难。

    ------*------

    1、资料显示,一汉斤等于一立方汉寸的金块重量,若是现在的纯金,则有260克,按汉代出土的金块,是240克。本文认为240克合理,但是为方便计算,则取250克,也就是说,一汉斤,等于现在的半斤。按此推算:

    一石等于120汉斤,等于60斤,30公斤。

    一小石等于一百汉斤,三小石为300汉斤,等于75公斤。若取240克,即为72公斤。

    关二哥的大刀82汉斤,大致是41斤,20.5公斤,若严格的算,就是19.68公斤。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