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二章 声名鹊起 第十二节 订婚王家

第二章 声名鹊起 第十二节 订婚王家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当日王家招待得甚是客气,不停的劝酒,刘备因心中有事,自不敢多喝,每次举杯,都不敢喝干,而刘向因保媒顺利,因此酒到杯干,喝得甚是尽兴。王家不愧是中山首富,当日不仅好酒好菜,而且席间还有伎乐表演。

    午宴之后,王家的下人领着刘向、刘母两家到偏院安置休息。王山自回后院商量,不大的功夫之后,就通过刘向夫妇给刘母一个答复,同意刘家的求婚。刘母此次来就是为行纳采礼而来,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刘备母子就从王家搬出,住进北平城内的客栈之中,为明日行“纳采”之礼做准备。

    在刘备来中山相亲之前,他曾做过很多准备,包括查阅食为天商情档案室所收集到的情报。在中山国北平县的情报里赫然写着:北平王氏,太子晋后人,得姓于周,当代族长王山,字远见,其家豪富,田数千顷,务农烧炭,日进斗金,族过千户,其子王政,有才略。

    虽然记载简略,但是刘备到王家之后,从王家的厅堂摆设、待客之道上,就看出王家确实严守着古礼,而周礼中关于婚姻的六礼,都讲究个自外而进,而王家又是一个严守周礼的家族,所以这“纳采”之礼,就必更必须严格守制了。

    在婚姻六礼中,前三礼都只是铺垫,随时都可以中止进程,因为刘王两家都严格依礼办事,双方又没有任何分歧,所以刘备的求婚过程特别顺利,这些礼节基本上就成了一个个庄重的形式。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刘王两家就连续走完纳采、问名、纳吉这六礼之中的前三礼,还好,双方卜卦的结果都说刘备和王倩二人的八字相合,至此刘王两家结亲之事就再无障碍了。

    熹平五年,三月八日,刘备在刘元起、刘向、苏双三人的陪同下,再次赶到王家行纳征之礼。纳征之礼是求婚之礼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确定之后,婚事就算确定,再没有反悔的余地了。由于事先打过招呼,这次王家准备充分,从城门外一直接进了王家大院。刘备等人进来一看,见王家早就聚集了满堂宾客,显然,王家人也相当重视,早就将客人请到家了。

    此次刘元起作为刘备的家长,在众人的见证下,送上婚书聘礼,刘向,苏双则作为媒人,指点刘备完成了全部仪式。

    因为刘母对这门婚事非常满意,加上刘家现在财力充足,因此准备聘礼也的相当豪华。一尊青铜麒麟吐瑞乐音瓶,两只色泽青白,光可鉴人、毫无瑕疵的“百年好合”青釉白陶花瓶,两辆精制竹架飞虎车,四匹上等丝绸,四匹精细竹丝布、四床平纹竹丝床单,八张纯白兔皮,一领纯黑兔皮筒围脖。八样二十六件聘礼,样样都是精挑细选,别看东西不多,但是每件都是精品,市场价值不下十万钱。满堂的宾客,很多人见都没见过这些稀奇的东西,一时都围着观看,时不时还有人问下。也不怪别人不认识,这些东西,有些是限量上市的,有些是刚刚上市的,有些是刚刚制作成功,还没有上市的。毫不夸张的说,目前整个大汉,除了刘备家,别的地方都难找齐这些东西!

    在座的宾客都是非富即贵,见东西如此精致,如此罕见,自然明白价值不菲。王家虽然豪富,并没想着要在聘礼上赚些钱财,但是对于面子却是非常在乎,见刘家拿来的东西如此稀罕,自然是相当的满意。宴前,王父召集全家,逐个为刘备介绍亲属长辈,他家大业大,亲近眷属很多,一时把刘备搞得晕头转向。

    在王家的直系亲属中,以王倩祖母的辈份最尊,王山本人还有两个弟弟,但是并不住在北平,一个在蒲阴、另一个则在望都,此次也专程赶来。王山目前有三个夫人,以吴氏夫人为正室,田氏夫人、张氏夫人都是侧室。三位夫人都有孩子,共五个,三子两女,长子王政、长女王倩都是吴夫人所生,王婷、王奇是田氏所生,最小的王志才三岁,张夫人所生。其他三个孩子中,王婷最大,也才十四岁,而王倩比刘备大上一岁,虚岁十七。王政目前已经结婚,并有一子,其夫人乐氏,据说是燕国名将乐毅后人,不过传到现代家道衰败,人丁不旺。

    当天晚上,刘备一行都留宿在王家。王家院子比较豪华,前后三进,左右分为两个院子,面阔十间,进深二十间,占地面积,约有五亩,是刘备家院子的五倍!

    次日一早,刘备照例起床练武,刚刚练得出汗,王政就过来找刘备。这王政也是习武之人,见刘备练得的起劲,就拉刘备到南门外去练习骑射,刘备自然不会推辞。

    北平城乃是县治,不大,夯土城墙,高约两丈,周约五里,开四门,引涞水支流为护城河,自城西北角入,在东南角交汇流出,四门都有吊桥,护城河离城墙约有丈半距离,由于地势原因,东、北两侧水浅河窄,西、南水深河宽。城中格局简单,分四大块,店铺都分布在对着城门的四条大街上,县治、武库、粮库集中在城东北,而王家大院在城西北,这片主要是乡老富绅居住,城西南主要为平民区,整条西大街和四个城门内侧,都是集市,每日上午都有人摆摊设点,东南片有民居和兵营,约有五百郡国兵的规模,营内没有校场,平常训练都在南门外进行,日久就形成了校场,有现成的箭垛和马道。

    北平的郡国兵目前还没吃饭,自然没到操练的时候,南门外校场就空着,王政就领着刘备在校场上练了会骑射。这王政看起来文弱,其实也是习武之人,骑射十中七八,也相当不错了,不过刘备现在骑射已经大有长进,当日更是侥幸,居然十射十中红心,其实平时也就十射九中红心的水平。

    早饭后,刘元起等人先行告辞回家,刘备则应邀留住在北平。这次一住就是六天,六天里,刘备只远远见过王倩一次,还没能说上一句话。大舅子王政为人倒是细心,怕刘备寂寞,这几天陪着刘备几乎跑遍了附近的王家产业。王家在城内有店铺十余间,其中一半是铁匠铺子,城西十里有个王家堡,那庄子周围两千多亩的田地,全是王家产业,再往西的几个庄子,也都是王家产业,最夸张的是,王政居然指着西边一座大山说:“那是我家的山!王家祖坟都在山上!”

    在北平城西南,有一大片山丘,不太高,但是树林很密,灌木丛生,山下分布着王家十几座炭窑。刘备走到一座最近的炭窑察看,只见两侧都堆满了烧炭用的木材,和刘备想象中的大木材不同,王家烧炭主要是用一些粗树枝,看起来是灌木。一问原因,才知道王家迁到北平之后,就干起了烧炭的营生,当时烧炭的先祖就立了两条规矩:一、只准使用不成材的树木烧炭;二、每年砍多少树就得栽多少树;几十代以来,王家一直遵守这个规矩,故此烧炭几百年,山上依然树木葱郁。刘备心里暗暗佩服王家祖上的智慧,看来一个家族的兴旺,确实不是偶然!

    刘备见窑前几个工人正拿着柴刀在分拣木材,将低于三指粗的枝叶砍下来做柴火,粗大的则留着烧炭。从工人劈砍动作来看,那些树枝相当柔韧,不知道是什么树木,竟然很难一刀砍断。刘备仔细察看,才发现树枝的灰色表皮下,有一层白色的厚皮,只有完全砍断这层厚皮,才能将树枝砍断。再跑到炭窑中一看,全是那种黑糊糊的木焦油,从窑壁到出烟口,全是。附近一座正在烧的炭窑还冒出阵阵黑烟,一阵风吹过,裹来一片黑烟,非常呛人。

    在王政的介绍下,刘备才知道现在烧炭很费时,光码放木材,就要花半天时间,一旦烧起来,三天三夜不能停火,一窑一般能烧出两万汉斤木炭,北平周围,有十几个炭窑,如果全力开工,一天就能产十万汉斤的木炭。象这样的窑,王家在蒲阴和望都还有,整个北平出的铁,大部分都是用他家的炭炼出来的。

    这几天转下来,刘备对王家的产业基本有了个印象,首先是地多佃户多,整个北平、蒲阴、望都三县,有十万亩田地属于王家产业,其中有五万亩由王山本人掌握,另外五万亩,由他的两个兄弟掌握。三县中,王家族人约五千余户,其中北平一地就有两千余户。在北平西边,燕国的旧长城附近,还有一大片牧场。其家在北平城外,尚有三个庄园,为防乌桓作乱,都筑有堡寨。

    刘备见王家产业的规模如此巨大,心想若善加利用,日后必然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回城后,刘备经过一夜的思考,推算,筹划,终于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计划。烧炭其实就是将木材隔绝空气干馏,具体过程就是隔绝氧气用火烘烤,炭窑排出的黑烟里面富含高温烘烤而蒸发出来的木焦油,这木焦油不仅可以提炼生物柴油,还可以提炼出类似沥青的东西。而烧炭用的那种木材,在表皮下有一层白色的厚皮,这种白皮最适合造纸,不需要漂白就可以得到纯白的纸张,这些知识,都是后世的秦汉在旅游过程中学到的,这次正好用上。

    第二日一早,刘备直接找到岳父王山,提出要改进炭窑,同时发展造纸产业,王山对刘备很是信任,当下叫来管家王洪,让他负责采购一应必须物品。这时代里,造纸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行业,工具、流程和工匠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刘备来设计。刘备另外又给了王洪一套图纸,让他请工匠按图纸制作一些物件备用,另外让他务必买到全套的造纸工具,并请来一些熟练工人。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备于次日返回涿郡。

    自北平城到娄桑,快马一日即到。随后的一个月中,刘备帮王家建起第一个造纸作坊,原料就是那些用来烧炭的木材皮,先用刀刮去灰色表皮,然后剥下坚韧厚实的白皮,经过水浸、生石灰水蒸煮、捶打、漂洗之后,即可打浆,然后抄纸,晾干。三月底,第一张白纸制造完毕,由于原料纯净,因此这种纸颜色纯白,表面光洁,质量和流行于市的左伯纸相当,比蔡侯纸要好,非常适宜书写。王山看过之后,随即让管家扩建作坊,吩咐加派人手,日后所有烧炭的木材,都必须剥皮使用。

    与此同时,收集木焦油的工作也在进行,刘备让工匠在炭窑的出烟口上加上一段倾斜弯管,将垂直出烟改成倾斜出烟,弯管中设计了多层淋水器,通过水淋法来净化烟气中的焦油、灰尘,淋下的水集中到下面的水槽之中,稍加沉淀,水面水下就各有一层焦油,经过这样简单的处理之后,出来的黑烟明显变淡了很多。经过试验,烧一窑木炭,收集到轻油竟然高达三十余升,不过这中间用水也高达三千升,由此产生的废水用砂土池过滤后直接排放,这种废水虽然净化不全,但是并没有什么重金属污染,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只是劳力成本较高,只要点火,就必须时刻保证有一个劳力来车水。

    水槽中收集到的焦油分为数层,有些沉淀在水槽底部,和灰尘混合在一起,这一部分最黑最粘稠,是重油,而漂浮于水面的焦油则色泽淡黄,明火一点即燃,这是轻油,由后世的知识,刘备知道这层轻油中,可以用蒸馏法分离出生物煤油、柴油和汽油,只是目前数量过少,分离了也没用,只能让工人先收集着。

    这个焦油,收集成本较高,不过若不算最初的一次性投入,只按运行成本算的话,这种焦油的成本每升也不过就是二十来钱,即使将这种轻油直接当灯油卖掉,差不多也能抵掉由收集所增加出来的成本,只是没有利润罢了。可惜炭窑都在山脚下,因此无法利用水力和风力来降低成本。不过,刘备最终以此种油料不仅能用于照明,将来还能提炼出更高品质的燃油为理由,说服了岳父,最终决定让王家所有炭窑都装上焦油收集装置,而且每千斤木炭,必须上交焦油五升。这个决定一下,益农作坊一下就拿到了十多部密封筒式水车的订单。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