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二章 声名鹊起 第七节 经义六讲

第二章 声名鹊起 第七节 经义六讲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熹平四年冬十一月,卢植接诏后要去东观修书,因此就准备遣散学生,让其各归乡里,并勉励学生回家之后要继续求学,不可因此荒废学业。诸生虽然不舍,但也知此事无可更改,一时间众生皆默默垂泪。静默一会之后,刘备起身进言到:“老师此次校订五经,乃千古流芳之盛事,学生也倍感荣耀,只是学生尚有一不情之请,请老师斟酌!”

    “你且言之!”卢植说到。

    “自夫子布道以来,世间读书者渐多,诗书名句,出圣人之口,入世人之耳,失本意者多,更有叵测之人,刻意曲解,以行叵测之事。千载至今,歧义流传于世,让人无所适从,叵测之言者,流毒为甚。我等求学日浅,尚不通经传,学生恐日后学习之时,难遇名师,因此恳请师尊将五经精义,归为数讲,教于我等。我等以此为本,虽不能窥经书全貌,却也能提纲挈领,不至于误解诗书大道。”

    “此议甚为有理,难得你有如此见地,且容为师先行准备一日,明日开讲!”卢植答曰。

    “多谢老师!”刘备躬身谢过。刘备之所以如此提议,主要还是想偷懒,他并不想花太多功夫在五经之上,但是在这个年代生活,若不通经传,那就等于没有文化,会被人瞧不起,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个快餐,借卢植之手,将五经精要一次掌握,这样以后有空就花时间研读下原著,没空之时,就研读精要,不至于日后对五经一窍不通,被人所讥。

    之后的几日,卢植经过精心的准备,将儒家的经典浓缩为六讲,第一讲,讲的正是《易经》。相传《易经》是文王被纣王拘押在里时所作,因文王被尊为周朝之祖,因此《易经》也叫《周易》。其主要内容是讲解乾坤之道,解释卦象,是一门关于卜卦的学问,经后世考证,《易经》应该是逐渐补充完善而成的,并非一人所作,成书年代应在战国时期。《易经》的内容并不止于解卦,而是一种方法论,包括世界观宇宙观,应该归为哲学著作。通篇的精神集中于“易”,而“易”一名又含有三义,即谓易含有变易、不易和简易这三层意义。所谓变易是指阴阳的变化,和矛盾论中的矛盾能够变化一样。所谓的“不易”是指变易中自有不变易之理,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这和矛盾论也很类似;所谓“简易”是指这种“易道”简单平易,易知易从,并不难以掌握,也能够方便的执行。卢植以太阳的运转为例来解释这三“易”的关系,以太阳从早到晚,运转不停,绝不停留在一个位置上这个现象,来解释变易普遍经常性的道理。再以太阳每日都是东起西落的规律来解释何谓不易的规律,又以此规律,进一步解释,简易之理,即人们只要知道东起西落这个简单规律,就能判断明日、明年乃至万年之后太阳的运行方向。这种讲解方法,浅显易懂,在卢植前后近一个多时辰的讲解中,妙语如珠,精彩纷呈,《易经》精髓毕现,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听得津津有味,以至忘记笔录要点。

    一课结束,刘备即要来卢植的手稿,工工整整的抄写一遍。经过这四年的刻苦练习,刘备的书法已经相当不错,虽说不能自成一家一派,却也是中规中距,不输旁人。

    接下来的几天之中,卢植一日一讲,一讲一个专题,连续讲完《诗经》、《尚书》、《礼记》和《春秋》。相对于《易经》来说,后面这四本书的讲解比较难,也更需要功力,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四本书非一人所作,内容驳杂,思想也不够统一,秦代时又被始皇列为禁书,加以焚烧查禁,以至中间一度失传,因此理解起来更为困难。其实这四本书变得这么难懂,也不能全怪秦始皇,至少还有一个人要为此承担责任,这个人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当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建设大一统的帝国,就必须统一文化,而秦国以耕战起家,在文化上的成就并不高,而六国贵族遗民又常在背后反对始皇,所谓的以文乱法,客观上起到了干扰始皇推行秦国的法制,统一全国文化的进程,始皇一气之下,下令焚书。除了医书、农书和占卜等实用技术的书之外,其他的书都是焚烧的对象,因此《诗》、《书》、《春秋》、《礼》、《乐》等都在被焚烧之列。

    始皇焚书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禁书运动,对于这些被查禁的书,始皇都留有一套完整的底本,藏于皇家密室,并特设了个官来管理,同时还设了七十二个博士专门研读这些禁书,以备皇帝咨询。

    当时管理禁书的官叫着秘书监,其意就是秘而不宣的书的管理者,后世那些为领导管理文书的助手被称为秘书,其名就由此而来。本来秦始皇把民间的书烧掉,在官方保留底本和通书的人才,是不会导致那些禁书失传的,但是始皇没想到秦朝那么快就亡国了,更没想到造反者中有个项羽。当年高祖刘邦进入咸阳之后,萧何只把宰相府里的地图、钱粮户籍和律法等书收到自己帐中,对于皇家密室的藏书却没什么兴趣,估计小吏出身的萧何也看不懂这些书,所以就些秘书就放在原地,没有人管。没想到项羽入关以后,杀光秦国宗室,又一把火烧了咸阳的宫室,始皇的皇宫连同那些秘书都毁于大火,自此始皇保存的底本就此彻底消失。

    大汉开国之后,古六经中,只有《易经》是讲占卜的书,不在禁书之列,因此保存得最为完整。不过经历秦末战乱之后,通《易经》的人才活下来的不多,当时学《易经》的人不少,讲得通讲得好的不多,淄川的田生[1]因为讲的最好,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多位列公卿,自后,习《易经》者都以田生为本。除《易经》之外,其余五经都是禁书,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之后,新兴的汉廷之中就没有一本典籍。为了恢复文教,汉惠帝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始皇当年的禁书。因为《诗经》内容少,流传广,且易于背诵,所以很快就征集到三个版本的《诗经》,分别是鲁、齐、韩三家,都被官方采用,列于学官,称三家诗,这三家诗,都是改周代的篆文为汉代的隶书,故称为今文诗。除三家诗外,还有一个古文版本的《诗》,此版本的《诗》是赵人毛亨所藏,原本是以周代的官方文字篆书所写,故称古文诗,此诗未立于学官。

    毛亨是赵人,曾担任过汉河间献王博士,光武中兴后,古文复兴,因此毛亨的《诗》在民间流传越来越广,到刘备这个时代,由于通儒郑玄的大力推崇,已经有压倒三家诗的趋势,不过在西汉时期,教《诗》最出名的,还是是鲁国的申生,申生名培,后人尊称为申培公。

    卢植读书重义理,不好辞赋,他讲《诗》,主要是从史学方面讲起。讲史学,重点就是讲雅颂,雅、颂其实是歌颂周王室事迹的史诗,其中大雅是从周代始祖后稷[2]开始,一直歌颂到周宣王,历夏商和西周三代,约千年的历史,颂则主要是歌颂文王一人的事迹。刘备对《诗经》比较熟悉,因为这年代,若有人不懂《诗经》,那就等于没有读书。刘备作为神童和名人,不能写诗也就算了,若不熟悉《诗经》,那就只能被人鄙视,因此刘备在《诗经》上很是下了一些功夫,早在熹平二年,刘备就亲笔抄了一本诗经,并经常诵读,现在能背诵的,就有一百多篇。

    其实《诗经》也好学,因为经过孔子的整理之后,流传下来的诗只有三百零五首,这三百零五首诗中,因小雅部分有五篇是笙乐,无辞,故实际只有三百首,因此《诗经》也被称为诗三百。这三百首中,雅、颂属于庙堂音乐,熟读即可,需要背诵的是十五国风。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里面收录的诗歌有些形成于夏、商时代,距汉代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为过于古老,很多诗在汉代已经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了,那些分歧大的,读不懂的,自然就不用背诵了。这样一去之后,真正需要背诵的也就百篇而已,刘备自然能够都背下来。这次听了卢植的精义讲解之后,刘备对以前不曾用心的雅颂部分,也有了一些了解,对《诗经》算是真正入门了。

    卢植的第三讲是讲《尚书》。在汉代能够找到的古书之中,《尚书》是最古老、最难理解的一本书[3]。《尚书》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历史事件,本质上是历史文件汇编,经过不断整理,形成了一套书,内容包括君臣伦理、政治制度、历史事实和地理知识。在秦以前,《尚书》与《诗经》同为文人的必读书,那时没读过《尚书》大人,就不能称为文人。

    与《诗经》一样,大汉的《尚书》也有今文和古文之分。因为今文尚书是被朝廷所承认并立了学官的,因此也叫官学,这本《尚书》,是在汉文帝年间才发现的。在始皇焚书之时,秦国的博士鲁国人伏生,偷偷的藏了一本《汉书》在自家墙壁里。汉兴之后,遍搜天下不得《尚书》,人们都以为《尚书》失传了,直到汉文帝时,才听说鲁国的伏生在鲁地教授《尚书》。当时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了,不能到京师传授《尚书》,文帝时太常就派当时很有学问的儒生晁错[4]去伏生家学这本《尚书》。当时伏生年老,说话吐字不清,就由伏生的女儿做翻译,解释伏生的话。伏生的《尚书》在墙壁中没保存好,取出之时,能辨认的就只有二十八章,而且是用周代的官方文字篆书写成的。自始皇到文帝,篆书已经不用很久,因此少有人懂,为方便起见,晁错就在伏生的指点下,将难懂的篆书改写为隶书,因此这本《尚书》也被称为今文《尚书》。晁错传回的《尚书》被朝廷采用,立了博士,作为官方教材来传授学生。

    武帝时,鲁共王扩建宫室,在孔子旧居的墙壁中发现了许多古书。这些书归孔子的后人孔安国所有,由于这本书也是篆体写成,因此被称为古文《尚书》,这本《尚书》保存的比较完整,比伏生《尚书》多十六章,共四十四章,不过相同的二十八章中,与伏生《尚书》的文字略有一些出入。其实这很正常,因为直到刘备这时,书都是靠手工抄写的,抄来抄去,难免有人改动或抄错一些。由于这时今文《尚书》已经教授多年,地位稳固,而古文《尚书》发现之时,正是武帝末年巫蛊之祸横行的时候,因为古文《尚书》未被官方采用。不过也不知道是晁错转录有误,还是伏生的原文如此,反正今文《尚书》比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更加难懂,因此大汉一直有今、古文之争。卢植曾著《尚书章句》,因此他的讲座主要以他自己的著作为蓝本,重点讲解《尚书》中重要而有歧义的片段,意在正义。

    卢植的第四讲是《礼记》。汉代《礼记》是在周礼的基础上,融合了《礼》《乐》二经的内容,由西汉人戴圣选编成书,本质上是有关礼制的论文集,主要讲解国家的典章制度和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形式、起源和意义。卢植讲礼记,主要是从修身治国这个角度讲起,讲解制定礼的意义和必要性,并讲了一堆自礼记中转化出来的俗语。

    卢植的第五讲是讲《春秋》,《春秋》是周天子派到各诸侯国的史官按年记录的官方史书,因一春一秋为一年,故名《春秋》。孔子在鲁国保存的国史《春秋》的基础之上,编写成符合自己思想的《春秋》,以传播儒家教义。这本《春秋》以鲁国国君纪年为顺序,采用编年体例编写,逐年逐月逐日进行,采用有事则记,无事则缺的方式,记载了自鲁隐公开始,直到鲁哀公时,孔子去世为止这两百四十年间的历史大事,是历史上第一本真正的史书,而且是当时的“世界史”,包含主要诸侯国的历史史实。其内容主要是记史事,也有大义,只是比较简略。

    在孔子之后,有人对《春秋》进行补充,形成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个传都是对《春秋》进行补充丰富的,各有侧重,被成为春秋三传。三传中,《左传》成书最早,补充的史料最多,被称为传事不传义,共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之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公羊传》、《谷梁传》可能是孔子的直系门生所写,作者可能是民间书生,看不到当时的国家史料,因此内容是传义不传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之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记事非常简略,主要在阐述春秋之义,传播孔子的思想。卢植讲《春秋》,也是讲孔子的思想,只是更为简明扼要。

    卢植的第六讲专讲《经典名句》。这一讲,是将那些士人常挂在嘴边的经典名句进行逐一的释义,比如《礼记》中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孟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博闻强识而不让;君子不尽人之欢;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君有犯而无隐;”、“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爱人以德’、‘生当有益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擅养吾浩然之气’”等等。对一些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的句子,卢植都给出了本来的解释。这一讲由于贴近生活,因此最容易听懂,也最为吸引人。

    六天的时间,很短,很快,在刘备等人还意犹未尽的时刻,卢植已经完成了他的讲课。六天来,他的讲解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儒家经典的要义,简单、直接而明确的阐述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精髓。

    刘备一字不漏的抄录了卢植讲课的手稿,这份手稿,后来被刘备当作编录五经教材的第一手资料,为在大汉大兴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卢植讲完这六讲之后,就正式遣散学生,赶赴东观,潜心修书。此时也临近年底,刘备、公孙瓒等人也需回家过年,故此也就没在雒阳盘桓,收拾收拾之后,就结伴返回幽州。

    ―――――――*―――――――

    1、田生,可能是叫田何。本是齐国的王族出生,因为田氏实力太大,汉兴后,被强制迁徙到杜陵,号杜田生。

    2、后稷,名弃,周代始祖。后稷本是舜时的官名,主农业生产。舜帝这个农官被封于邰,邰音tái,位于今陕西省武功县,为周王朝的始祖。后稷和大禹是同时代人,舜帝时与大禹为同事关系。

    3、尚书中的“尚”,就是指远古、上古之意,意思就是远古之书。

    4、晁错学尚书之前只是一个知名的儒生,未入仕,花几个月功夫学完尚书回朝之后,就被拜为太子舍人,自此成为当时太子刘启的亲信,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5、秦始皇焚书其实就是禁书,这在秦国历史上比不是第一次,在孝公时期就曾有过。

    6、清乾隆接修四库全书之名,行禁书之实,这次禁书,直接导致很多书绝版,而且多是科技类书,造成的损失,远比始皇焚书要大。

    7、规模最大的一次禁书发生在本朝太祖时期,不过这时的印刷术普及,而且藏书的博物馆多,所以没有什么有影响的书被禁绝。不过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已经超过秦代,堪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禁书,其目的,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没有什么不同。

    今日第三更,连注释部分,共13799字,今天就这么多了。马上寒假了,更新会稍慢,不过,若无特殊情况,我保证一日一更。13号在火车上,不能更新,见谅。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