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二章 声名鹊起 第六节 师事卢植

第二章 声名鹊起 第六节 师事卢植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次日,刘备、德然、刘俊三人收拾停当,告别家人,骑马向雒阳进发。卢植讲学的缑氏县在雒阳东百里,因缑氏山而得名。(缑氏山,缑音gou,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传说有人曾在缑氏山修道成仙,人名不详。)自娄桑到雒阳,官道一千八百里,到缑氏也近不了多少。三人都骑马,又没什么行李,真要跑起来,也就是十天的功夫。

    一路无话,十二天之后,三人赶到了缑氏县地界。这年代,虽然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但是找人也不是很难,至少找卢植就不难。刘备在进辕关时向驿站的驿卒一打听,就问到了卢植在缑氏的住址,刘备怕不好找,直接花钱雇了个人带路,因此一点弯道没绕,就找到卢植家中。说是卢植家,其实就是几间草庐,就在缑氏山脚下,正儿八经的草房,竹门竹窗,土坯墙,相当的简陋。

    卢植此次因病辞官,并不是有什么大病,只是不服南方水土而已。熹平三年冬,九江蛮夷因不满地方官的盘剥而造反,四府选举卢植为九江太守,负责平定山中蛮夷。卢植到任后恩威并举,前后不过一月,蛮夷自平,政绩卓著。本当在九江大展拳脚,可惜卢植到九江之后不久,就开始生病,而且似乎越来越重,卢植怕耽误国事,就主动上表辞官,可是文书往还几次,直到四月才获准辞官。随后就回到京师附近的缑氏山中结庐而居,将养了三个来月,病自然就好了。

    当初卢植在接受朝廷征辟之前,就曾在涿郡收徒讲学,因此门人弟子不少,此次在雒阳养病,很多旧日门人弟子闻讯之后,都赶来看望,待病愈之后,雒阳周边的士族又多领着弟子前来拜师,卢植左右推脱不过,于是再次出山,收徒授课。只是卢植择徒较严,目前收的弟子倒也不多,只有九人,这九人,都是缑氏当地的名门子弟。

    当日刘备三人赶到之后就要求拜师,因为是三人是卢植同郡之人,千里迢迢而来,卢植也不好不收,略略问了三人几个问题之后,就一起收下。三人刚拜师完毕,就听见外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至院外乃止。众人循声一看,只见院外来两名骑手,看打扮就是一主一仆,都骑着白色骏马。为首的是一个英俊的青年,正从一匹神骏的白马上飞身跃下,姿势潇洒至极。这个青年,正是刘备的熟人――公孙瓒。

    公孙瓒家世居幽州,祖籍辽西令支,家世二千石,他本人是辽西公孙世家中的庶出,地位稍低,加上父母早逝,故此常居右北平无终县的公孙家别院,这次,他就是从无终出发而来。要说动身,公孙瓒比刘备走的还早两天,只是他路途远,到涿郡时刘备等人刚走一日,公孙瓒在路过娄桑时去拜访刘备,结果听说刘备已经先往雒阳拜师了,故此就想着在路上能追上刘备等人,这样路上也好有个伴,没想到刘备等人一路上跑得飞快,所以公孙瓒自娄桑追起,追了近两千里也没能追上。

    公孙瓒是名门子弟,而且人品学问都还不错,卢植问的几个问题公孙瓒都答得相当妥当,这样的弟子,自然是要收下的。就此,刘备等人就和公孙瓒就成了同门师兄弟。公孙瓒在卢植的弟子中,年龄最大,因此虽然拜师最晚,但是大家还是都尊其为兄,不过公孙瓒有时也会称其他人为师兄。

    卢植号称海内大儒,被世人所推崇,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其人精通儒家经典,讲起课来,逻辑清楚,释义准确,且很容易就抓住听众的思路,让你自然的跟着听下去。在他的讲解下,夫子的微言大意,尚书中难懂的经文,都有了很好的解释,而且讲课内容始终围绕儒家“忠、恕”这个核心思想,只是讲解得更具体、更令人信服。不得不承认,听卢植的课,实在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享受。

    许是养病时养成的习惯,每日授课之余,黄昏之时,卢植总要带着学生在山脚下散步。这时实际上就是自由讨论时间,话题涉及诗、书、礼、乐、民生、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几乎无所不包,而且鼓励所有人都参与讨论,不管其观点正确如否,卢植都不会对其加以斥责或嘲笑,这种交流,很有点后世的民主气氛。

    一日,卢师带着学生在山下散步,遇到一个农夫坐在地边痛哭,遂上前询问其故,原来农夫在山脚下种了二十多亩地的稗谷,谁知一夜之间,被缑氏山中窜出的野猪给糟蹋了十多亩,来年收成必然减少,农夫心忧来年的生活,因此伤心得痛哭。

    卢师似乎有意考校弟子,问明原委之后,即转身问道:“野猪为害,何策可解?”

    公孙瓒当即上前答曰:“老师不必忧心,学生自幼习武,明日领众同窗上山,将山中野猪尽数捕杀,使其不能为害!”

    汉代武风很盛,虽是书生,也常舞刀弄剑,公孙瓒提议去捕杀野猪,自然人人踊跃,故此同声称是,独刘备闻言之后,默然不语。卢植见刘备若有所思,随即问道:“你可是有其他方法?”

    刘备当即开口答道:“猎杀野猪不难,难在无法杀尽。缑氏山东连嵩高山,西接熊耳山,实为秦岭分支,山多林密,野兽较多,我等即便杀光此山中野猪,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野猪迁徙而来,久后必然再次为害,我等总不可能将天下野猪全部杀光,所以我想变害为利。”

    “哦,变害为利?如何做到?”卢植闻言,大感兴趣。

    “备以为,可让农夫在此驯养野猪,然后靠卖野猪生活!”刘备回到。

    “野猪凶悍,如何可养?”卢植再问。

    “备曾成功养殖野兔,对驯养略有经验,以为驯养野猪,并非难事,且今日之家猪,未尝不是古人驯养的野猪!”刘备答道。

    “哦,有些道理,且详述其法!”

    “明日,我们先组织人力,上山猎杀成年野猪,特别是要杀尽母猪,留下若干公猪,另选取驯养成熟的母猪十余头,放养在附近山中,每日以鸣金为号,在特定地点给猪喂食,久之,猪必闻金而至。由于野猪中缺乏母猪,待到明春,野猪成年发情之时,自然会寻母猪配种,久而久之,这些野猪和家猪就能自成一家,日后喂食之时,那些野猪必然也跟着母猪前来觅食,野猪不饿,则不复为害,兼且野猪生于山中,身体强健,必然繁殖更快,到时野猪既多,农夫可常捕野猪换钱,或可以此为生,如此,野猪可活,人亦可活,岂不是好事?”

    “此言虽然有理,只是是否可成,尚且不知,且即便可行,此法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恐费时太久而不见其效果,故,依我之见,还是直接猎杀了事!”公孙瓒插话到。

    “师兄言之有理,我只是想,若能试验成功,或许能为山民兴一利耳!”刘备答曰。

    “好一句为民兴利,既如此,此事即着你施行。明日,由公孙瓒带队,善射习武者,皆随其上山猎杀成年野猪,使其不复为害,其余之事,尽由刘备安排!”卢植最后说道。

    当下,众人皆回,各自准备不提。刘备则叫上农夫,交给一封书信,让他送到雒阳食为天养殖分场去,自然有人接待。

    次日,卢植亲自领着十三名弟子,各携武器,上山猎杀野猪。虽然缑氏山很大,但是野猪活动范围有限,因此祸害农田的野猪离农田并不会太远。当日卢植领着十三名弟子在上山散开来寻找了一圈,只发现了一些野猪足迹和猪粪,根据足迹的分布方位,大致上可以判断出山中有三窝野猪,但是并没有发现一个野猪巢穴。

    野猪这东西,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群居,活动比较有规律,多在夜间活动,一出动就是一家。缑氏山比较陡峭,而且树林茂密,在山中行走非常困难,在这种地形下寻找野猪巢穴,肯定很难找到,不过缑氏山有个好处,就是水源少,十几人找了半天,只见到一个山涧,两个水洼,而且水量很小。考虑到野兽也必须喝水,因此大家都认为,只要控制住这三处水源,就一定能截住野猪。卢植也认为应该控制住水源,然后守株待兔,由于意见统一,因此很快就制定了围捕的计划。

    随后一连三个晚上,卢植这十三个门生都守在山上三个水源两侧,猎杀野猪。狩猎进行得很顺利,一连三天,共有三窝野猪在清晨时分在水源边喝水时遭到猎杀。公孙瓒确实勇武,三日之中,独自一人持矛刺死两头成年野猪,只是在刺中那头最大的公野猪之时,因没能一矛毙命,公野猪受伤后冲得太猛,公孙瓒也被插在野猪身上的长矛带着冲到了猪路之上,结果被后面受到惊吓的小野猪撞伤了小腿,幸亏公孙瓒身手敏捷,避让得够快,不然那条腿说不准会被后面的野猪撞断。

    刘备和刘俊、德然三人,分守在猪路两侧,用绳网加矛刺的方法,成功猎杀成年野猪两头,其中包括一头成年公猪,并生擒小野猪两头。由于三人配合默契,倒是无人受伤。由于野猪天生的高度近视,在成年野猪被猎杀之后,其他小野猪失去头领,加上被人所惊吓,不是一头冲入水中,就是滚落山谷,或掉进陷阱,或冲入绳网。

    此次狩猎,十三人上山,先后发现大小野猪共二十三只,除一头成年公猪逃脱之外,其他五头成年野猪都被杀死,捕获小野猪十三头,其中七头小母猪被带回,小公猪则被放回山中。山中现在可以确定的野猪,除一头成年公猪外,至少还有六头小公猪,另有小野猪脱逃,性别不明。不过野猪群中性别比例肯定已经失调,因此豢养野猪计划已经可以执行,那头大公猪,也能保护那些小野猪生活下去,不至于让野猪都死绝了。

    此次狩猎,捕到这多野猪,卢植也非常开心,一连几日,学子们都是以野猪肉为食。这野猪和家猪不同,野猪由于运动量大,因此少有肥膘,多是肌肉,且肉的纤维较粗,皮也要厚不少,那两头成年野猪的背部皮更是厚达三分。在刘备的提议下,这次猎杀的猪皮全部被剥了下来,刘备计划用成年野猪的背部皮制作铠甲,幼年的猪皮也可以制作靴子。作为奖励,刘备和公孙瓒,各自分到一张公猪皮。

    三天的狩猎活动结束之后,那农夫也从食为天雒阳分场归来,食为天集团雒阳分场接到刘备书信之后,就派了五个人,用马车拉着不同月龄的大小母猪十五头而来。刘备随即将豢养野猪的具体办法教给几人,并留下三人协同农夫实施豢养计划,另两人则将两头受伤的七头被活捉的小野母猪带回食为天集团雒阳分场去圈养,准备用于和家猪配种。

    为调动农夫的积极性,刘备将其夫妇都雇佣为工,免除其生活之忧,同时许以重奖,只要豢养成功,即可得两万现钱的奖励,且日后组建的野猪养殖场时,会分给他一些股份,如此优惠的条件,自然让那农夫喜出望外!

    在随后的日子中,缑氏山中经常想起鸣金之声,却是那农夫在呼唤放养于山中的母猪。由于豢养野猪的想法甚是新奇,因此,卢植也一直非常关心其进展情况,每日课后,卢植都会走访农夫,询问情况。山中的生活相当的宁静,每日也过得很快,眨眼之间,就过去四个多月,进入冬季以后,雒阳连下几场大雪,由于气温突降,放养的家猪先后死了五只,到现在还有十只生活在山中,活下来的家猪已经适应了这野外生活,而且,也已经被山中的野猪接受,家猪和野猪,已经合群生活在一起。目前这十头家猪,至少都有七个月的月龄,只要有两三只母猪能安全渡过这个冬天,那么明年开春之后,这些家猪就肯定能在山中继续生长并受孕,到时,刘备的配种计划必然能取得成功!

    就在刘备等人习惯于这种求学生活之时,卢植却接到了朝廷的诏书,要召卢植到东观修订五经文字。原来,自三月起,皇帝就召诸儒修订五经文字,但是进展缓慢,目前只是勘定了较为简单的《论语》、《易经》,剩下的《尚书》、《诗经》、《礼记》三经,都还没有完成。卢植病愈之后,听说朝廷在校正《尚书》时困难重重,进展缓慢,因此就给皇上写了封信,说自己曾跟随通儒马融学习过《尚书》,愿意参加修书。这封信呈上去很久,一直也没有回音,因此卢植也就没再放在心上,没想到今天皇帝突然传诏,让卢植到东观修书。作为儒生,卢植自然不会放弃参与修订儒家经典的荣耀!因此当即受诏,就要遣散诸生,准备去东观修书。

    ―――――――――*――――――――

    1、西汉时,匈奴的地盘离长安最近处,只有七百里,当时的说法,匈奴轻骑一日一夜可达京师。

    2、曹操追刘备时,又有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的说法。

    3、动物世界中,说豺能保持20到30公里的时速行进一天。

    4、人步行时速大约是5公里每小时,自行车15公里每小时,笔者中学时曾骑行四十多公里,花了两个半小时。马的最高时速在65公里左右,不过只能维持几分钟。后汉书记载,涿郡在雒阳东北1800里,我在地图上量过,直线距离少得多,所以应当是官道距离。

    5、一天骑马跑4个时辰,8小时,时速维持在10公里,一天就可以跑80公里,即160里路。11天可走完1800里,这个速度显然不高,是可能的。

    今日第二更!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