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十二、美梦终于采石了2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十二、美梦终于采石了2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为什么不是句号呢?因为萧琦同志和刘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皂角林的插曲只不过是延缓了金国军队进军的迅猛势头,但萧琦的主力部队还未出动,孤军驻守瓜洲渡的刘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在瓜洲驻守四日后,刘发现自己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由于对金国超强军事实力的恐慌和害怕,很多士兵无心作战,大多考虑的是尽早过江,驻守镇江。

    刘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这了稳定军心,刘决定将自己的妻儿老小全部接到瓜洲渡,以显示自己全家准备和瓜洲共存亡的决心。

    我记得在二十年前的顺昌城中,刘也曾发过类似的豪言壮语,誓死保卫顺昌城,否则全家**而亡。

    二十年前的豪言壮语获得了成功,那么二十年后刘还能重现顺昌城的一幕吗?

    历史没有再给刘验证奇迹的机会,还未等刘的妻儿老小来到瓜洲渡,刘本人先倒下了,由于刘病情加剧,已经无法指挥战斗,因此赵构要求刘必须渡江回镇江养病,将江淮防线移至长江一线。

    十一月初,刘率兵退守镇江,瓜洲渡由刘侄子镇江中军统制刘汜率兵一千五百人驻守,而瓜洲镇则由二十年前北伐刘豫的李横同志率领八千精兵驻守。

    鉴于刘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赵构决定由李横代理都统制之职,全面指挥刘的军队。

    但李横显然并不具备独挡一面的军事指挥才能,因为还没有等李横进行具体的军事部署,金国军队再次向瓜洲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虽然在皂角林小受挫折,但反而激发了萧琦的战斗欲望,萧琦重新组建军队,十万主力悉数登场,进攻弹丸之地瓜洲小镇。

    萧琦兵分两路,一路由东攻取江皋,从侧面包围瓜洲渡,另一路则直接攻取瓜洲镇。

    驻守瓜洲渡的刘汜显然并不具备他叔叔刘的视死如归的作战精神,他选择了退守镇江。

    刘汜的退出给驻守瓜洲镇的李横增添了不少麻烦,由于害怕被萧琦的军队来个切断后路包饺子,李横的选择也很简单,突围过江,回镇江。

    结果李横的八千精兵不战自溃,大败而逃,失败的惨状不堪入目,左军统制魏俊、后军统制王方战死,李横仅以身免,连都统制的大印都丢弃在瓜洲镇!

    至此,萧琦同志在和刘的这场对抗赛大获全胜,金国占据淮东大部分地区,南宋军队则放弃淮东、彻底退守镇江,专心经营长江防线!

    和萧琦的辉煌战果相比,完颜亮的三十万主力部队在淮西的战绩也毫不逊色,当然当一方面是金国军队实力占优,另一方面也要多靠“四大缺点”将军王权的鼎力相助。

    十月十日,当完颜亮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涡口渡淮时,王权便已经嗅到了极其危险的战争信号,王权自信自己肯定不是完颜亮的对手,所以他选择了逃遁,并美其名曰“保存实力的撤退”,从庐州全面撤退,退守昭关。

    不过我们的王权同志有时也会表现出他非常“故作聪明”的一面,在撤退途中,他还沿途设置了不少营寨,希望可以迷惑金军。

    但迷惑的计策是完全不可能成功了,因为王权在撤退途中抓获了一名金国的游骑,从这名金国俘虏的口中王权获知了完颜亮主力部队的真正数量,六十万!

    我相信王权是会做简单的数学题的,十万和六十万有多大差距应该非常清楚,所以王权发出了“金军不可挡也,宜避之”的肺腑感言,他已经对战胜完颜亮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

    十月十三日,完颜亮率部包围庐州城,庐州城知府龚涛弃城而逃,留下兵马都监杨春代理知府之职。

    庐州城的攻陷近在咫尺,战事的顺利使心情极佳的完颜亮忙里偷闲打猎寻求快乐,不过完颜亮的运气不佳,当他看见一只白兔时,居然连射不中,最后还是靠着众人的帮忙,才算把这只捣乱的白兔抓获。

    本来这应该是件比较丢人的事情,不过到了完颜亮这里,丑事也会变好事,完颜亮又搬出了典故来哄骗群臣,他对亲信李通说:“昔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曾经有一条白鱼跃入船中,所以周武王伐商成功,今天我完颜亮能够抓获白兔,说明我一定能够伐宋成功。

    然而庐州城的这只白兔最终并未给完颜亮的事业来好运气,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好运一直都陪伴着完颜亮。

    十月十七,完颜亮非常轻松地攻破庐州城,为了收买淮南地区百姓的民心,为了显示自己对淮南地区百姓们爱戴,完颜亮特此亲自释放被抓获的几十名百姓,并给予钱财使之归家耕田。

    完颜亮的一切所作所为虽然摆明了是在做秀,但他同时也是在向赵构发起政治攻势,我完颜亮对南宋是志在必得,你们南宋的百姓如果归顺我们金国,肯定会受到比南宋更好的待遇。

    已经生活在南宋三十多年的百姓们对赵构王朝的感情非常深厚,自然不是完颜亮的小恩小惠所能打动的,要想征服南宋,关键还得靠强硬的军事实力。

    十月二十日,以武平军都总管完颜阿邻、武捷军副总管蒲察世杰、及神勇军都总管完颜元宜率领三万先锋部队进攻驻守在军事重镇柘皋一带的王权部队。

    完颜阿邻是金国开国名将完颜宗雄之子,和骁勇善战的宗雄相比,完颜阿邻更称得上是文武双全,非但作战勇猛,而且聪明颖悟,精通女真、契丹、汉语等多种文字,曾经受到过完颜的极力赞赏,是金国女真族将领不可多得的综合性人才。

    蒲察世杰原名阿撒,曷速馆斡笃河人,以勇力绝纶、力大无比而闻名,在战神兀术军中效力时,曾经用拳打死过一头四岁的小牛,还曾经用双手将陷入泥潭的粮车拔出,所以被称之为金国的“大力水手”。

    完颜亮继位后,任命蒲察世杰为自己的贴身保镖,负责完颜亮的人生安全,同时完颜亮也希望蒲察世杰能充当自己的杀人机器,铲除那些心怀异志的皇族兄弟们,但却遭到了生性耿直的蒲察世杰出的拒绝,为此蒲察世杰还差点儿被完颜亮废掉。

    最后蒲察世杰还是由于自己的勇猛而被完颜亮重新启用,担任征战南宋的主将之一。

    虽然完颜阿邻、蒲察颜世杰都称的上是金国的一代名将,但和完颜元宜比起来,他们俩在历史上的知名度显然要差的更多,因为完颜亮元宜同志在一个多月后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具体什么伟大事业,目前当然不能透露。

    完颜元宜,原名耶律元宜,是辽国耶律皇族的后裔,父亲耶律慎思原是辽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的护卫,天辅七年耶律慎思投降完颜宗望,耶律元宜跟随父亲从此成为了金国的正式员工。

    完颜元宜在完颜亮继位前,在金国的历史上毫无任何知名气,他的个人简历也非常简单,擅长骑射、击球,皇统二年时被封为武库署令、符宝郎。

    如果光看完颜元宜的这段简历,似乎看不出完颜元宜的超强过人之处。但非常奇怪的是在完颜亮继位之后,完颜亮居然对完颜元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先是册封完颜元宜为兵部尚书,然而还没等完颜元宜完全消化连升三级的喜悦之情,完颜亮又开始折腾了。

    天德三年,完颜亮要求所以被赐姓完颜的大臣们必须恢复本姓,不得再用完颜之姓,所以我们的完颜元宜又变成了耶律元宜,官回原职,兵部尚书自然不能再干了。

    如果历史就地打住的话,耶律元宜也就只能在金国碌碌无为,终老一生,那么我们完颜亮同志和金国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变。

    但我一直认为历史是不会有也许的,因为完颜亮很快又搭错神经了,居然再次大力升迁耶律元宜,耶律元宜又一次变成了完颜元宜,并且这位完颜元宜挂着兵部尚书、劝农使和威胜军都总管的三大头衔。

    从完颜元宜随军出征南宋的那一刻起,我认为完颜亮的命运就已经无法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了!

    柘皋镇曾经是南宋军队的福地,二十年前刘、王德和杨存中曾经在柘皋镇大败金国军队,使的战神兀术的二次南征旅途彻底失败,从而也迫使兀术最终座在了和平谈判的圆桌上。

    但二十年后的柘皋镇不再是南宋军队的福地,完颜阿邻、完颜元宜和蒲察世杰率领的三万军队在柘皋镇遇到了从庐州落荒而逃的王权十万淮西大军。

    这时的王权同志突然又变得不会做简单数学题了,十万对六十万没有胜算,那么十万对三万呢?

    当然王权不是不会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而是不想也不敢进行这种简单的数学计算,所以十万淮西大军在王权的“英明”领导下继续选择“保存实力的撤退”。

    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率领的三万金国先锋部队在柘皋镇完败王权的十万大军,但王权的恶梦还没有结束,因为完颜阿邻和完颜元宜率领的三万大军又向王权的驻地昭关附近的蔚子桥发起攻击。

    王权已经变得彻底麻木不仁了,他目前满脑子的念头是如何退保和州,甚至于如何过江退守太平州。

    遇到王权这样的领导,也算这支淮西军队的将士们倒霉透,在战争最危急的时刻,皇帝派出文官集团督战,结果往往是好事不足、败事有余,对于武将们来说,文官督战往往会使他们束手束脚,无法发挥作战能力,结果导致战争的失败。

    但这次却绝对是个例外,因为虞允文是个另类的书生.

    首先,虞允文虽然是个文官,但对军事却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超强的解读能力,在满朝文武都被完颜亮的声西击东之计所迷惑之际,他却率先识破了完颜亮的计策。

    在完颜亮分兵进攻和州和扬州之时,他非但准确地预言到了王权的溃败,而且还准确地预言到了老将刘的战败,可惜都未能引起赵构的足够重视。

    其次,虞允文身为文官,却心怀报国之心,不畏强敌、视死如归,早就作好同金国军队展开生死博杀的心理准备。

    另类书生虞允文虽然满怀报国杀敌之雄心壮志,不过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太平州以北的采石矾前线时,眼前的情景令他大惊失色,因为采石矾战场的实际情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主将王权已经逃回临安,接替王权的李显忠将军还未赶到采石矾,王权手下的一万五千多名从和州逃回江南的溃兵败将个个垂头丧气,毫无斗志可言,完全是一群散兵游勇!

    而更令人更可怕的是长江北岸的金国军队在已经和州渡口摆开阵势,完颜亮的四十万大军在和州江边安营扎寨,声势浩大、连绵几十里,随时都有可能攻破南宋岌岌可危的长江防线。

    虞允文即将接受自己人生之中最重要、最危险、但也是最辉煌的一次考验。

    他的选择方案并不是很多,第一种方案似乎比较稳妥,那就是耐心等待主帅李显忠的到来,因为毕竟自己只是犒师官,并无指挥权,指挥战斗还得靠大名鼎鼎的李显忠!

    第二种方案则比较无耻,那就是完全不顾前线的紧急状况,掉头就跑,保住性命要紧,反正自己不需要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埋单。

    但虞允文两种方案都没能选择,他选择了自己发明创造的一种方案,那就是他将越俎代庖,代替李显忠来指挥这支溃散之师,去迎击强大无比的完颜亮!

    所有的人,包括我本人在内(前提是我并不知道这场战争的真正结果)都会以为虞允文同志是头脑发热,烧坏了脑子,以一万多溃败之军迎击四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更何况虞允文只不过是个书呆子,就算名将李显忠在场,也不会采取如此疯狂的举动!

    但要对付疯狂的完颜亮,就必须采取比完颜亮更加疯狂的行动。

    虞允文的优势在于他本人非常善于鼓舞人心,“金钱、皇命都在我这里,就等待大家去立下不世之伟功”。

    就凭简简单单的几句慷慨陈辞,就极大的提升了这支溃败之师的士气。

    但还是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

    你只不过是来犒师的,又不是督战长官,别人丢下的烂摊子,你凭什么来收拾呢?

    虞允文的回答是响亮而干脆,“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为民稳定全军的军心,虞允文告诉全体将士,大将军李显忠正星夜兼程赶往采石矾前线接替王权的指挥权,但目前只能由他代为指挥。

    李显忠的威名早已深入众多南宋将士心中,由李显忠来指挥军队,大家终于可以放心了。

    虞允文的一番慷慨陈辞终于打消了这支溃败之师的任何疑问,一万五千多淮西溃败之师全部团结在虞允文周围,士气变得空前的高涨。

    其并不是王权的这支军队战斗力有多差,实在是领导人能力太差,把这样一支原本强劲的军队变成了一支绵羊部队。

    虞允文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支军队的精神面貌,他要把这支绵羊部队重新打造成南宋的虎狼之师,来对抗完颜亮的四十万大军!

    十一月二日,正当完颜亮同志完全陶醉于占据两淮的军事胜利美梦中时,他所最不希望听到的坏消息终于不失时机的来临了。

    应该是不是一个坏消息,而是四个坏消息。

    头一个坏消息来自徒单合喜的西路军,西路军自从九月初出兵大散关以来是节节败退,只能固定大散关,甚至丢失了陇右四郡。

    第二个坏消息来自中路的刘萼率领的汉南军,虽然刘萼在战争初期接连攻取通化军、信阳军和蒋州,但在名将之后吴拱的猛烈反攻下,刘萼的金国汉南军是疲于奔命、屡屡受阻,不得不停止了对襄阳等地的军事攻击。

    第三个坏消息当然是来自胶西陈家岛的金国海军,完颜郑家奴率领的七万金国海军和九百艘战船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这个坏消息足以使完颜亮痛心疾首。

    但所有以上三个坏消息加起来也没有第四个坏消息来得凶猛和可怕,这个坏消息的可怕程度足以致完颜亮于死地。

    因为虽然完颜亮的三路大军全部受阻,但只要进攻两淮的金国主力部队不败,完颜亮的南征计划仍然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不过这第四个坏消息足以使完颜亮登基十几年的呕心沥血化为乌有。

    “忙于攘外,却忘了安内”,完颜亮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攻占南宋王朝、如何享受南宋的江山美女,但他的后花院却不幸着火,等于是给在完颜亮背后插刀。

    给完颜亮后院添乱的不是别人,正是完颜亮最为忌惮的堂弟完颜雍!

    完颜亮终于将为自己曾经的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当八年前美貌善良的乌林答氏自缢于良乡附近的湖泊中时,完颜亮是否有过任何的忏悔和内疚?

    完颜亮在嘘唏感叹一代美女乌林答氏香消玉殒的同时,似乎没有体会到完颜雍的痛苦感受,乌林答氏的惨死已经在完颜雍心中种下了深深的仇恨之心。

    完颜雍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报仇雪恨的机会,一方面是为自己的爱妻报仇,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寻找人生之中的正确目标。

    机会终于来到了,正隆六年九月,正当完颜亮穷兵黩武、搞的民怨沸腾之际,身为东京留守的完颜雍利用讨伐契丹叛军的机会,在东京府举起了反抗完颜亮的大旗。

    正隆六年十月七日,完颜雍选择了一个最佳时机宣布称帝,改元大定,正式宣告同完颜亮分庭抗礼。

    为了寻求金国群臣和百姓们的支持,完颜雍在登基的同时,做出了几样非常关键的举措

    痛数完颜亮的罪行,包括杀死徒单太后、杀害金国宗室成员、毁坏上京皇宫、杀害宋、辽皇室成员等。

    赏赐拥护自己称帝的官员,并赦免所以南征逃亡将士的罪行。

    所以完颜雍很快得到了金国大多数官员们的拥护,金国在正隆十月出现了两帝并存的有趣局面。

    但由于完颜雍是在遥远的辽东称帝改元,消息相对比较封闭,所以完颜亮只到十一月初才终于得知了这个的确非常“坏”的坏消息。

    完颜亮最初获悉此事后的反应非常镇惊,“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完颜亮自然明白,所以他立即召集所有南征将士商讨班师回朝,讨伐完颜雍的事宜。

    说实话,众多南征将士本来就对这场战争已经极其厌倦,而且在得知其它三路大军统统受阻失利后,金国将士们的信心受到了沉重打击,大家正巴不得能早点撤军回国。

    所以大家一致同意立即撤军回京的提议,金国的历史就在完颜亮召开会议的瞬间凝固了,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完颜亮就可以相当顺利地带着这六十万大军北返汴京,同北方的完颜雍进行金国的南北战争,那么金国的历史就将重新书写。

    但凡事都有例外,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地准备收拾行囊准备回国之际,有人却非常不识趣地站出来反对完颜亮撤军的提议,这位仁兄不是别人,正是完颜亮的绝对亲信――左领军副都督,尚书左丞李通同志!

    李通同志是极力怂恿完颜亮南征南宋的积极分子之首,但在完颜亮面临金国内乱之际,李通同志非但没有为完颜亮分忧解难,却莫明其妙地提出了“安内必先攘外的”荒谬道理。

    当然李通的荒谬言论自然有着他荒谬的道理,李通反对撤军的理由听起来似乎也冠冕堂皇:

    一、目前皇帝大人你御驾亲征、已经深入敌境数百里,如果就这样全军撤退无功而返,那么肯定会造成全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如果南宋军队在背后进行掩杀的话,那么后果必将惨不忍睹!

    二、如果皇帝大人你单身返回京,只留下将士们渡江作战的话,那么没有皇帝大人的座镇,全军将士必将彻底涣散解体,同样必然会遭受失败。

    三、皇帝大人你目前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率领全体将士强渡长江,然后破釜沉舟,断绝那些企图拥护完颜雍将士们的后路,等待攻取江南后,再御驾北上,这样南、北方都可以顺利平定,真正实现南北归一统。

    李通的这番荒谬言论居然彻底打动了完颜亮的心,完颜亮决定改变撤军的初衷,决心以身试险,来一次“安内先攘外”的军事冒险,当然完颜亮的悲惨命运也就无法改变了!

    十一月六日,完颜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决定采纳李通的建议,先解决南宋、再对付完颜雍。

    既然已经决定渡江作战,那么必须选择最佳登陆地点,梁大使梁汉臣向完颜亮建议,要求将金国大军的渡江登陆地点选择在太平州以北的采石矾。

    当然完颜亮并不知道王权的最后一支溃兵败将正在采石矾附近休整,他也不知道由于虞允文的到来,南宋军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完颜亮根本就不认识虞允文,也不屑于去认识虞允文。

    对完颜亮来说,南宋朝廷上下像虞允文这样的文官实在是太多了,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所谓的犒师官,在他看来,王权的最后一支溃兵败将根本无法抵挡金国的百万雄狮,很快他就可以马踏江南、饮马太湖了!

    抛弃了四大坏消息所带来和一切忧愁和烦恼,完颜亮率领数千名骑兵参拜和州东北昔日乌江边上的西楚霸王项羽祠。

    当参拜结束后,完颜亮不禁对项羽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在他看来,像项羽这样的英雄人物,居然不能够得到天下,实在是大大的可惜,言下之意,完颜亮虽然比不上项羽的英勇,但他却马上可以得到天下。

    当然完颜亮并不知道,自己不久之后也会和项羽一样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命运!

    十一月七日,完颜亮在和州江边临江筑坛,祭拜天地,做发起渡江总攻前的最后一次准备工作。

    为了表示自己对天地的诚意,完颜亮亲自出马,身披盔甲,新手杀死黑马一匹祭天,亲手将一羊一豕投入长江祭地。

    好了,祭拜天地仪式正式结束,完颜亮决定发起渡江战争的总攻号令,于是他命令左军都督完颜昂和右军副都督乌延蒲卢浑率领战船从和州渡江,目标是和州对岸的采石矾。

    但令完颜亮十万诧异的是,他的军令居然第一次遭到了自己部下的强烈反对,在完颜亮决定听从李通建议的那一瞬间,完颜昂和乌延蒲卢浑几乎变得彻底绝望了,他们对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抱有任何胜利的幻想,因此无不对李通恨之入骨。

    皇帝的命令不能不听,要想逃避这场战争,唯一的选择便是寻找借口忽悠皇帝,于是老将乌延蒲卢浑向完颜亮提出了不同意渡江的反对意思。

    蒲卢浑的理由是我们金国的战船体积太小、稳定性差,而南宋方面的战船体积庞大、船坚甲厚,因此金国的这场渡江战争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因此最好不要渡江作战。

    当然蒲卢浑也不是成心想忽悠皇帝完颜亮,因为完颜亮把所有精锐战船都交给了金国海军副司令完颜郑家奴,目前金国所能使用的战船都是在和州附近收集居民家中的小型渔船,和南宋方面的海舟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但蒲卢浑为了躲避这场战争,显然也夸大了南宋水军的战斗力,其实太平州附近只有王权的最后一支溃败之师,蒲卢浑显然心怀厌战情绪,不愿渡江作战。

    完颜亮自出兵江淮以来,第一次遭遇到了军令不行的感受,于是完颜亮勃然不怒,愤怒地质问蒲卢浑,“三十年前,你和我皇叔兀术渡江搜山检海追击赵构时,你们渡江乘座的战船难道不是这些小船吗?当年的赵权还是那个赵构,但当年英勇的蒲卢浑如今却变成了一个胆小鬼。”

    因此,完颜亮命令蒲卢浑和完颜昂明天必须率领这些小渔船渡江,而且蒲卢浑和完颜昂必须充当渡江的先锋,否则军法从事。

    看来完颜亮真的出离愤怒了,居然让两位主帅担当渡江的先锋部队,当然完颜昂和蒲卢浑两位主帅也变得出离愤怒了,既然这位皇帝不让他们有好日子过,那么还不如逃回金国,投靠另外一位皇帝去。

    完颜昂和蒲卢浑消极避战的态度引起了完颜亮的非常不安,主帅临阵逃脱,必然会使全军军心大乱,所以完颜亮决定采取稳妥的策略,派人安抚完颜昂和蒲卢浑,自己暂时不会急着渡江作战,要求两位主帅安定军心。

    当然,完颜亮的这招妥协之计完全是为了稳定完颜昂和蒲卢浑两位主帅,渡江作战还得进行,只不过决不能再依靠完颜昂和蒲卢浑这两位不听话的老家伙,完颜亮决定任命新的渡江作战主帅。

    完颜元宜再次被推到了这场战争的最高舞台,由于在和州一带成功的击败王权的十万大军,完颜元宜被完颜亮任命为银青光禄大夫兼浙西道都统制,担任负责渡江作战的总指挥,并赐金牌一块,锦衣一袭。

    完颜亮希望通过对完颜元宜的大力赏赐和极度信任达到让完颜元宜完全效忠于自己的目的,也希望完颜完宜能够从此成为金国的福将,带领金国夺取最后的胜利!

    完颜元宜不是四朝元老完颜昂、也不是功勋名将蒲卢浑,他没人任何可以和皇帝完颜亮叫板的资格,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出战了!

    十一月八日,完颜亮登上和州杨林渡口的指挥高台,披金带甲,亲自挥动红旗指挥作战,渡江作战总指挥完颜元宜命令武平军都总管完颜阿邻、武捷军副总管蒲察世杰率领数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地从和州杨林渡口出发,目标直指长江南岸的采石矾。

    整整三十年了!金国的铁骑第二次兵临长江,很多金国士兵都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条中国的母亲河,这条横亘在金国军队面前的天然屏障!

    所以这数百艘金国战船上的金国将士在登船过江的那一瞬间心情应该是非常兴奋的,毕竟马上就要实现自己父辈们未完成的伟大事业了,心情难免会有点激情澎湃!

    因此,金国的渡江作战先锋部队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长江,很快就有将近七十艘战船已经靠近采石矾渡口,只要再坚持几个小时,只要采石矾渡口没有南宋的守军出现,那么完颜亮真的要实现自己父辈们所未能完成的雄伟壮业了!

    很可惜,历史和老天都不想给予完颜亮这个机会,因为很快采石矾便出现了令人非常吃惊的一幕,完颜亮生命中最大的克星虞允文傲然屹立在采石矾渡口。

    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国四十万大军,驻守采石矾的一万五千多名淮西军将士还是非常心有余悸的,虽然经过虞允文的一番激励和鼓舞,大家的士气都得到了提升,但要真正面对残酷的战场厮杀,大家还是再次选择了犹豫不决,毕竟在“绵羊”王权的率领下,这支淮西军队已经习惯了“撤退和保存实力”。

    所以面对即将登陆靠岸的金国战船,淮西军队居然又一次选择隔江观望,按兵不动,甚至有部分军队开始向后撤退,也许对面金国军队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多得令这支淮西军队不敢再有取胜的任何奢望。

    南宋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身为参谋军事长官的虞允文关键时刻毫不畏惧、挺身而出制止了淮西军队的懦弱行径,并怒斥后军统制时俊,称时俊如果再不出战,只能是懦夫和女子的行为。

    时俊同志其实并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只不过长年在王权手底下混,近墨者黑,浅移默化地受到了王权的影响,但适逢国家危难、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又受到了虞允文的刺激和鼓励,时俊同志终于将自己生平最大的能量在这场战争中一涌而出,全部迸发。

    连虞允文这样的文官都视死如归,想着为国捐驱,自己这样的武将绝对不能当军队的逃兵、国家的罪人,否则真的无颜见自己的祖先。

    时俊看到虞允文毫不退缩,矗立在采石矾渡口时,不由得心血来潮、连忙拔出双刀,率领自己的部下登上战船奋不顾身地杀入金国的战船之中。

    所有的淮西将士们都被时俊的英勇精神所感染,统制官张振、王琪、戴皋、盛新也率领自己的部下重返战场准备杀敌,所有将士立刻全部统一思想,誓死杀敌、绝不后退。

    虞允文也被淮西将士在这一瞬间所爆发的战斗精神所感染,于是他一方面命令一部分淮西将士严密防守采石矾渡口,如有金国战船靠岸,一律乱箭射杀,而另一部分淮西军将士全体登上战船,跟随虞允文杀入金国战船舰队中。

    但虞允文随即碰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驻守在当涂附近的南宋水军将领蔡某和韩某居然唯唯不动,不敢出战,没有战船就无法对金国船队进行主动攻击。

    形势变得对南宋军队异常不利,打仗就像是赛跑,不允许延误任何战机,虞允文关键时刻决定动用采石矾附近的几十艘海鳅船来对抗金国的几百艘战船。

    海鳅船是南宋方面为了提高水军的作战能力而特此建造的战船,体积比一般战船庞大,撞击力也比一般战船坚强,但缺点是行驶速度较慢,碰到风平浪静之时,更加难以航行。

    但虞允文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临时在采石矾雇佣大量民兵划浆踏车,然后率领大军登上海鳅船义无反顾地杀入金国数量庞大的战船行列之中。

    金宋双方的战船在长江南岸的采石矾渡口附近展开激战,激战正酣之际,突然江风忽止,全部依靠江风行驶的金国战船登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老天都不想让金国和完颜亮的美梦成真。

    于是,南宋的海鳅船乘机全体出击,杀入金国的战船行列。

    由于金国的战船体积小,但船底却宽阔,导致战船在无风状态下非但不能行驶,船体稳定性还不好,很容易倾覆,而南宋的海鳅船虽然体积庞大、船厚甲坚,按理说在无风状态下同样也无法行驶,但海鳅船相比三十年前韩世忠所使用的大型战船又有了新的改进,那就是增加了踏车划浆的功能,在无风状态下,只要派大量水手脚踏转轮同样可以快速行驶。

    南宋方面明显吸取了当年韩世忠战败黄天荡的经验教训,但完颜亮则明显没有按受自己皇叔兀术的经验教训,所以虞允文率领的海鳅船如巨鲸吞噬海鱼般将金国的战船撞得粉身碎骨,

    整个采石战场声鼓震天、飞箭如雨、旌旗盈江、咕声如雷,南宋的将士在虞允文的率领下无不奋勇争先。

    金国的战船列队被撞击成两半,纷纷仓皇逃窜。

    虞允文又命令南宋的士兵们在船头纷纷大声呐喊“南宋军队已经获胜、金国军队已经失败的”宣传口号,因此所有渡江的金国部队变得彻底丧失了战斗欲望,大家刚登船时的兴奋心情荡然无存,几乎所有金国将士们的唯一念头便是乘早逃回和州,以免成长江之鱼的食物。

    但虞允文并不想就这样放过金国的战船,在虞允文的指挥下,海鳅船上的南宋弓箭手纷纷向幸存的金国战船发起箭雨般的攻击,金国战船上的将士们不是被射杀,便是落江而亡。

    即使如此,还是有一艘不要命的金国战船居然稀里糊涂的渡过了长江,在采石矾附近的薛家湾登陆,这是这场战争中唯一成功登陆长江南岸的一支金国军队。

    但很可惜,这支金国军队的成功喜悦未能维持很长时间,因为统制王琪正好率领一群弓箭手在薛家湾等待着他们,所有战船上的金国将士全部阵亡。

    尽管形势对金国非常不利,但志在必得的完颜亮丝毫没有任何退缩的想法,在他的严密催促下,金国的渡江部队还是像潮涌般向采石渡口进军,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违抗完颜亮命令的后果将会很严重。

    成败在此一举,完颜亮和虞允文就像是决斗场上的两名壮士,尽管都已经拼博的精疲力竭,但谁都不想率先倒下,因为胜利永远属于坚持到底者。

    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当完颜亮和虞允文在采石渡口展开生死较量之际,有一支从蒋州溃逃的南宋军队正好来到了采石渡口。

    虞允文立即想到了新的破敌之策,他命令这支溃败之师在采石渡口沿岸摇旗呐喊,虚张声势,造成采石渡口有大量南宋军队驻守的假象。

    虞允文的疑兵之计彻底迷惑了金国军队,就连自视甚高的完颜亮也有了“草木皆兵”的恐怖感觉,本来就斗志溃散的金国军队再也无法坚持,他们对取胜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因此金国的渡江战船全面溃败。

    完颜亮强渡采石的第一次渡江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当然他并不知道对手虞允文的真正实力,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四十万大军居然以这样的方式被虞允文的一万多淮西溃军击败的话,我估计完颜亮可能会彻底崩溃和疯狂。

    既便如此,失败对完颜亮来说仍然是无法接受的结果,所以所有参加渡江作战的金国将士都受到了完颜亮的严厉惩罚,很多金国将士没有死在战争上,却最终死在了自己皇帝的手上。

    完颜亮终将为自己的冲动和残暴埋单,因为金国将士几乎已经无法再忍受这样的皇帝,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当然金国将士的爆发还不到时候,因为我们的虞允文同志居然敢率领海鳅船主动出击,攻击和州的杨林渡口。

    因为虞允文非常清楚当前战场的局势,尽管南宋军队经过激战,小胜金国军队,但毕竟完颜亮还有近四十万大军,如果完颜亮再次发起猛攻,那么采石渡口很有可能失守。

    为了彻底将完颜亮的四十万军队阻挡在长江北岸,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将金国渡江的战船全部消灭,没有了战船,完颜亮本事再大,都无法飞过长江。

    而和州杨林渡口是金国水军战船的军事基地,只有突袭杨林渡口,销毁金国的渡江战船,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打败完颜亮。

    十一月九日凌晨,虞允文和统制盛新率领海鳅船静悄悄地向和州杨林渡口进军,当临近杨林渡口时,虞允文命令盛新驻扎江心,向杨林渡口中的金国战船发起攻击,不得让任何一艘金国战船逃离杨林渡口,同时虞允文在杨林渡口的上流向金国战船发起攻击。

    刚刚遭受一场终生难忘、痛心疾首的巨大失利后的金国军队根本没想到虞允文会偷袭杨林渡口,当杨林渡口岸上的金国军队突然看到南宋的海鳅船出现在杨林渡口时,大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

    悲剧终于发生了,已经毫无斗志可言的金国军队纷纷四处逃窜,而驻扎江心的盛新则率领神箭手向杨林渡口的金军发起箭雨攻击,同时上游的虞允文则放射火箭攻击金国战船。

    杨林口突袭战,南宋水军再次大获全胜,金国的三百多艘战船被烧毁,这几乎是金国在和州杨林渡口的全部战船。

    一切似乎都应该结束了,金国所依赖的渡江工具战船全部灰飞烟灭了,完颜亮还能拿什么去横渡长江,马踏江南呢?

    两天前还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完颜亮在采石这个地方遭受了人生之中最为沉重的一次打击,而且这次打击是非常致命的,最终也的确致了完颜亮的命。

    从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正月,完颜亮正式下达全国征兵的动员令开始,已经整整准备了两年之久的南征南宋军事行动,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几乎彻底失败,完颜亮一统江湖、一统天下的美梦最终毁于一个名叫虞允文的书生之手。

    采石大历时两天,以南宋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其实金国方面的损失并不是很惨重,金国军队阵亡四千余人,被俘五百余人,战船被毁三百多艘。

    说实话,金国军队在采石大战中的这点损失和四十万大军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但一场战争的胜负影响并不是简单在进行死亡将士的数据统计。

    采石大战其实只是金宋双方在采石附近的一次中等规模的军事对抗,但其影响力对金国和南宋双方却是相当重要的。

    金国将士包括完颜亮本人在内,在这场战争中的自信心受到了沉重打击,原来希望速战速决、闪电解决南宋王朝的完颜亮终于吃到了战争的恶果。

    而南宋方面在书生虞允文的带领下,在事隔二十年后再次凭借运气和实力成功了阻截了金国的军事进攻,南宋方面再次收获了胜利的自信心。

    不过,完颜亮并不打算就此收手,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四十万大军一定能够成功地渡过长江,采石大战的失利仅仅是一次巧合,南宋早晚是他的囊中之物。

    虽然美梦已经毁于书生之手,但完颜亮还要继续自己的春秋美梦,这次他决定选择进军淮东,从瓜洲渡口横渡长江,完颜亮的美梦还能继续实现吗?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