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四、义无反顾的改革之路

第五卷、风流与雄才兼备的野心家―完颜亮卷 四、义无反顾的改革之路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公元1149年十二月,完颜亮通过宫廷政变的非常规方式终于登上了如愿以偿的金国皇帝宝座,在成为金国第四代皇帝之后,完颜亮终于可以大展才华,实施自己心中雄伟的抱负和理想。

    正如完颜亮自己所说的“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既然已经大权在握了,那么自己必须给整个大金国的创造一个清风满天下的强盛局面,于是完颜亮开始实施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改革计划。

    金国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正月,也就是完颜亮登基称帝才一个月,完颜亮便迫不及待地向金国全国发出了七项诏令,这七项诏令概括起来总共有二十一个字,分别是“励官守、务农时、慎刑罚、扬侧陋、恤穷民、节财用和审才实”。

    这七项诏令涉及到了金国的政治、农业、经济、商业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从中可以看出完颜亮在登基初期的确很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希望在金国进行一场涉及到整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大改革。

    同时,完颜亮还向金国群臣和百姓们发了个公告,希望中外臣庶,皆直言朝廷阙失,军民利害。如若采用,自应听用。其或不当,弗加之罪。苟能裨补公私、别议旌赏。

    这个全国性公告的意思是要求群臣和平民百姓们可以对朝廷的过失进行直言,如果说对了,那就可以得到赏赐,即使说错了,朝廷也不会怪罪,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希望大家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不过这七项诏令和一个全国性的公告只不过是完颜亮发起大规模改革的一块敲门砖,希望以此来带动整个金国的大规模改革计划,真正涉及到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行动在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二月正式开始逐步实施。

    而完颜亮首先进行改革的是金国的“励官守”这一环节。

    由于完颜亮从小就受到深厚的汉文化熏陶,而且自己本身又是个汉化非常深的皇帝,因此在完颜亮心幕中,金国高级管理机构最理想的人员构成应该是一个由女真贵族为主、汉族、渤海人、契丹人和奚族人为辅而共同组成的一个多民族联合管理机构。

    但在完颜在位期间,这种设想基本上是属于天方夜谭,甚至一向屈于保守的完颜宗贤还一度建议完颜在金国范围内从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到州郡官员全部任用女真官员,以此来压制金国境内的其它民族,当然宗贤的这个荒唐建议是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物,肯定不可能得到实施。

    而完颜亮对金国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和宗贤的极端民族思想完全相反,完颜亮认为既然金国已经实际上对原辽国和部分北宋的领土进行了直接统治,那么就必须面对多民族共存的现实问题,金国的统治要想千秋万代,必须处理好同其它各民族的关系。

    因此完颜亮的对金国高层管理的理想模式是以女真贵族为主要负责人,但必须联合汉族、渤海、契丹和奚族人为辅组成行政管理机构,共同管理金国的行政事务。

    在对待金国境内的其它非女真族的态度上,完颜亮一向是非常宽容的,他曾经和原北宋的降臣、著名文人蔡松年有过一段经典的对话,完颜亮在读论语时,曾经对论语中的一段话非常厌恶,我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会陌生。

    《论语,鲁语》中曾提到“狄夷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君”,完颜亮曾经反问蔡松年为什么孔老先生非要以南北民族有差异来分贵践,而歧视非汉族皇帝。

    当然这个问题蔡松年同志是无法给出完颜亮合理的答案,但从完颜亮对这句话过激的反映中,可以看出完颜亮是非常希望使金国尽快走上封建汉化的改革之路,使他的金国皇帝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因此,在完颜亮登基后不久,他便对金国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调整。

    首先任命自己的亲弟弟完颜兖为司徒领三省事、兼都元帅,另一位女真族元老级人物耨碗温敦思忠担任左丞相。

    说起这位耨碗温敦思忠,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而且这个名字也太长,不容易记住,我们在前面金国的历史上几乎没有提到过这位仁兄,不是我不想提他,只是因为他在以往金国的几次历史事件中大多担任使者和传话筒的角色,地位较低,一般很少提及。

    温敦思忠,原名乙剌补,阿补斯水人,在阿骨打起兵抗辽时,温都思忠便已经跟随阿骨打左右,只不过温敦思忠担任的职务比较低下,他是阿骨打手下一名小小的传令兵和通迅员,阿骨打只要有军令需要传达,必定会派温敦思忠前往。

    传令兵和通迅员这个职务对温敦思忠来说似乎小了点,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温敦思忠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通迅兵,但他的过人之处便在于每次都能将阿骨打的所需要传达的信息一字不漏的传达给对方,这就是温敦思忠的特殊本领。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七月,昔日阿骨打的传令兵终于挤进了金国的高层管理机构,被封为尚书左丞相,和完颜亮的亲弟弟完颜兖共同执掌金国的朝政。

    这就是以女真族为主的管理模式,而在完颜兖和温敦思忠以下,完颜亮则开始大量提拔非女真族官员。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四月,原平章政事刘进迁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原参政知事刘麟进迁为尚书右丞。

    这位刘同志是金国开国功臣、原辽国降臣刘彦宗的次子,刘彦宗在金国灭辽期间曾经担任燕京一带的最高行政长官,帮助金国治理原辽国的燕云地区,但老刘同志运气不好,在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便因病去世,否则他在金国的成就很可能超过另一位辽国降臣韩企先。

    刘同志显然没有老爸厉害,在金国朝堂之上一直默默无闻的混了二十多年,直到五十多岁时才算被完颜亮想起来,提拔到了尚书右丞相的高位。

    刘麟同志的身份更加特殊了,他是原齐国皇帝刘豫的长子,一度还被刘豫任命为齐国的太子,如果齐国不废除的话,这位仁兄十有八九会成为齐国的第二任皇帝。

    可惜,历史和这位前太子开了个玩笑,就连老爸刘豫的皇帝宝座还都没坐热,在完颜的一声喝令下,齐国就此终止了生命,刘麟的皇帝梦也就此成了泡影。

    但金国的历任皇帝对这位前太子还算客气,再加上新任皇帝完颜亮本身非常喜欢任用一些比较知名的汉族官员,所以前太子刘麟就得到了尚书左丞的官位。

    天德二年(公元前1150年)十月,另有两位张姓官员进入了完颜亮的最高行政机构之中,一位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阿骨打早期的私人秘书张浩同志,另一位同志则比较陌生,名叫张通古。

    张浩同志是辽阳渤海望族之后,早在天辅年间就跟随阿骨打,担任金国的秘书郎,一直兢兢业业的连续为金国的四代皇帝效力,不过运气不太好,基本上是属于工作很努力,升官很缓慢的那一类型官员,直到天眷二年(公元1139),张浩同志才混了个礼部尚书的官位。

    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由于兀术所支持的蔡党和以田珏为首的田党发生政治斗争,最终的结果是蔡党大获全胜、田党彻底失败,导致的后果是行台尚书省的官员基本上被一扫而光。

    这个时候,我们的张浩便被兀术同志当成救火队员来临时管理金国的六部事宜,虽然管的事儿不少,但到头来还是没有给张浩一个早就该有的官职,张浩同志最后的官位在燕京路转运使和平阳尹的高度上停滞不前,张浩一度变成了一名地方官员。

    但即使如此,张浩同志仍然在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在张浩担任平阳尹期间,平阳地区(今山西临汾)经常发生盗贼夜晚掠夺妇女的恶性案件,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正常生活。

    张浩到任后,立即对这些盗贼进行大力围捕,并在公共场合进行处决,震慑了那些胆敢,远远还不够,完颜亮需要的是一个完全模仿唐宋朝廷的行政机构。

    在吴乞买和完颜执政时期,金国在原辽国的燕京和原北宋的汴京地区分别设立了行台尚书省,一般情况下由三师成员负责对这两个地区的军事政治事务进行总体管理,在皇统年间,太师兀术就曾担任过行台尚书省的最高官员,负责汴京地区军政事务的统一管理。

    但完颜亮是个权力yu望相当强烈的皇帝,他不希望看到在金国朝廷中出现某位朝臣独揽地方大权的可怕局面,因此远在南方的两个行台尚书省的设置便显得不再重要。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十二月,完颜亮正式下诏废除行台尚书省,将行台尚书省的所有管理权归还于中央三省,使得整个金国的政令统一于北方的上京朝廷。

    在对行政机构改革的同时,完颜亮必须对最重要的机构,也就是金国的军事机构进行改革。

    金国的军事机构在吴乞买时期便已经建立,金国在天会四年东西两路大军进攻北宋时,为了适应当时大规模对外作战的需要,根据金国的实际国情设立了都元帅府作为金国的最高军事管理机构,都元帅府设都元帅一名,左、右副元帅各一名。

    当时东路军由右副元帅宗望率领,驻扎燕京一带,西路军由左副元帅粘罕率领,驻扎在云中,当时金国上下都分别称之为东朝廷和西朝廷,可见当时都元帅和左、右副元帅兵权之大,几乎可以左右整个国家的政局。

    这种情况当然不是完颜亮所希望看到的,完颜亮希望看到的是将所有军队的兵权全部掌握在自己一个人手中,只有这样才是最最安全的。

    于是,完颜亮想出了一个取代都元帅府的最合适的机构――枢密院。

    枢密院使这个机构最早出现于唐朝,相当于是宰相之职。

    到宋代后,赵匡胤和赵光义哥俩把枢密院改成了北宋的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设枢密院使一名,枢密院副使一名,签书枢密院事一名、同签枢密院事一名,枢密院使作为枢密院的最高长官虽然有调兵之权,却不掌握兵权。

    这个枢密院军事机构的特殊功能是赵氏哥俩为了防止北宋出现武将们长期掌握兵权、威胁朝廷生存而想出来的高招,如今也被完颜亮来了个生搬硬套,加以利用。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十二月,也就是在完颜亮废除行台尚书省的同时,完颜亮正式宣布废除都元帅府,并用枢密院加以取代,金国的第一任枢密院使是原都元帅、完颜亮的亲弟弟完颜兖,枢密副使是原元帅左监军完颜奔睹(就是在天德二年十月,举报撒离喝等人谋反的那位仁兄)。

    在对朝廷官员、军政机构进行大规模改革的同时,完颜亮也不忘记对涉及金国百姓最实际民生利益的农业和商业经济进行改革和发展。

    “清风满天下”是完颜亮在登基前所许下的愿望,既然自己已经当上了金国的皇帝,那么自己就有义务帮助金国百姓创造一个“清风满天下”的太平局面,对于古代中国的老百姓们来说,安居乐业、吃饱喝足也许就已经是“清风满天下”的太平局面。

    完颜亮在登基初的七项诏令中有两顶就涉及到了百姓们的利益,一项是务农时,另一项是恤穷民。

    金国的农业经济在金国和南宋结束了长达十五年无休止的战争后,开始得到缓慢的发展,在完颜执政的后期,金国的农业逐渐开始得到恢复。

    完颜亮即位后,首先在全国各地派出诸路劝农使,奖励各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当然这不是什么很难的举措,当地官府和百姓们是非常愿意听从政府的指挥,多种粮食能拿奖励,何乐而不为呢?

    但完颜亮第二个举措的执行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完颜亮准备派遣工作组下乡,出访全国各地,把荒闲牧地、外逃绝户地、官兵多占地、寺庙地、大官隐瞒私留地等收拢起来,归还无地的佃户耕种,国家只向他们收取少量的地租。

    荒闲牧地、外逃绝户地的收拢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大不了人幸苦点,多跑点路去寻找,但所谓的官兵多占地、寺庙地、大官隐瞒私藏土地的收扰还是有难度的,人幸苦不算,弄不好别人还不好好配合你,给你来个偷梁换柱、以假乱真,倒头来很可能一无所获。

    所以这个收地工作组的组长人选必须要能力超强,而完颜亮的选择出乎众人的意料,他亲自挑选了一位大家都非常陌生的年青官员,这位年青官员名叫纥石烈良弼。

    纥石烈良弼原名纥石烈娄室,天辅三年(公元1119年)出生于辉发河边的纥石烈部落的一个贫苦家族。

    而在良弼出生的那年,金国的大学者完颜希尹在阿骨打的支持下完成了创造女真文字的伟大壮举,为了在金国实施女真文字的义务教育,阿骨打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派适龄儿童学习女真文字,良弼也成为了第一批女真文字义务教育的受益者。

    在学习女真文字的过程中,良弼结识了自己一生之中的一位挚友,名叫纳合椿年,而良弼和纳合椿年也成为了这批儿童中的佼佼者。

    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年仅十岁的良弼和他的同学们一起获得了大学者完颜希尹的接见,当时的希尹除了学识渊博外,还担任着金国元帅右监军的高位,相当于是金国的高级官员。

    但年仅十岁的良弼在面见希尹的过程中,毫无惧色,对希尹的提问对答如流,使的一向爱惜人才的希尹对这位少年大为赞赏,希尹对良弼的评价只有一句话,“此子他日必为国之令器”,也就是预测良弼日后必将成为金国的栋梁之材。

    至于希尹的预测是否正确,那只有用时间来证明了,但自从受到希尹的夸奖后,良弼的仕途似乎顺利了许多。

    十四岁那年,他便已经当上了北京的教授,手底下还有二百多名学生,这在当时的金国教育界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甚至金国的文学界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言,称“前有谷神、后有娄室”,把良弼看成了希尹最合适的接班人。

    十七岁时,良弼正式踏入了政治仕途,担任补尚书省令史,在此期间良弼由于工作原因接触到了大量的史书典籍,使得自己的文史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天德初年,完颜亮登基初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贤纳士,经时任参政知事的好友纳合椿年的推荐,良弼被任命为刑部尚书,正式进入了金国的高级统治阶层,并被朝廷赐名为良弼。

    而完颜亮为了考验这位新进员工的能力,决定将农业改革中“收地运动”这项比较艰巨的工作交给良弼来执行,目的就是为了考验良弼的办事能力。

    良弼并没有辜负完颜亮的期望,非常圆满地解决了这个看似相当棘手的问题,使得完颜亮开始对这位正直的年青人刮目相看,完颜亮对良弼的评价是“言行端正,无所阿谄”。

    十多年后,纥石烈良弼终于如希尹所预测的那样成为了金国的一代贤相,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他的好友纳合椿年,这是后话,我们以后还会谈到这位金国的贤臣。

    在实施了涉及农业方面的两项重要改革措施后,完颜亮还不忘记在皇宫之中搞一次作秀表演,目的是为了向金国的群臣百姓们表达自己重视农业生产的一种姿态。

    天德三年(公元1152年)三月,完颜亮的儿子完颜光英过生日,作为皇后的徒单氏赠送了一幅画给儿子,而完颜亮特地将此画在朝堂之上展示给群臣们观赏。

    不过这幅画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而只是一幅非常普通的田家稼穑图,也就是农田中农民耕种的画,完颜亮将此画展示给群臣们观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他完颜亮是非常知道民间农民的辛苦,同时也告诫深宫之中的儿子,要知道民间百姓们的饥苦。

    我们不论完颜亮展示这幅田家稼穑图的真正用意何在,不管是做做秀也罢,还是真心关心农民生活也好,但至少体现了完颜亮非常重视提高金国的农业水平、并且很注重将国家的财力投入到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高姿态。

    在大力发展金国农业的同时,完颜亮也不忘记对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毕竟要提高金国的财政税收,商业方面的收入也是一块非常诱人的大蛋糕。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完颜亮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置“转运使”,专门负责搜缴各地财物、充实国库。

    在吴乞买和完颜执政期间,金国的国家财政主要由五京分散管理,在燕京设三司,云中设转运司,中京设度支,上京设盐铁,东京设户部,以独立的经济机构管理全国的财政经济。

    完颜亮为了对国家财政进行有效的加强管理,在中央设立了勾当官,主管全国提控交纳,管勾勘覆,经管交钞(纸币)及香、茶、盐和照磨文帐等事,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从经济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完颜亮在对商业经济改革方面的最大成绩却并不在此,为了更好地繁荣金国的商业经济,加强金国同南宋等邻国的贸易往来,完颜亮决定对金国的货币制度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

    说起金国的货币制度,其实严格的来说金国并不存在自己独立的货币制度,在金国建国近四十多年的历史中,金国政府和百姓之间更多的是使用原先辽国和北宋的旧铜钱进行正常的交易。

    刘豫的齐国曾经发明过自己的货币,被称之为“阜昌元宝”和“阜昌重宝”,曾经也被金国政府和民间大量使用,但随着齐国的灭亡,这两种货币也就逐渐谈出了金国人的视线。

    作为一个雄踞东亚地区的头号军事强国,金国必须要创造出自己的货币,这不但是完颜亮的强烈愿望,也是整个金国的强烈愿望。

    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户部尚书蔡松年在完颜亮的支持下,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大胆而又新颖的货币改革创意,那就是停止在金国范围内使用原先辽国和北宋的铜钱,而是改用纸币作为贸易的流通物,这种纸币在当时的金国被称为交钞。

    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纸币的时期是北宋初年,地点在四川。由于四川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许多商人不方便携带大量的铜钱财物,因此便发明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但此时的交子更多是一种商人之间存款或取款的凭据,根本不具备流通货币的功能。

    宋仁宗时期,北宋政府开始大量发行交子作为流通工具,但最后交子流通的范围仅限于四川地区,其余地区交子的流通几乎宣告全面失败,所以最终交子在北宋年间的发展也陷于停顿。

    虽然北宋政府在发行纸币方面的努力遭受了沉重打击,但却给金国发展纸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身为原北宋降臣的蔡松年自然对北宋发行纸币的历史非常清楚,为了更好的帮助完颜亮实施商业经济改革,蔡松年非常及时的提出了这个大胆的建议。

    金国的交钞分为大钞和小钞两种,大钞的面额分为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个等级,小钞的面额分为小钞分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七百文五个等级,规定交钞的流通期限为七年。

    除此之外,完颜亮还专门为纸币的发行流通设置了一个管理部门,称之为交钞库,管理印造、兑换交钞的事宜,交钞库设使、副使各一名。

    虽然北宋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发行并使用纸币的朝代,但纸币真正发行并得到大量并广泛使用流通的朝代却是金朝,在这过程中完颜亮所做的努力是不可抹杀的。

    除了对政府机构、吏治、农业和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外,完颜亮还非常注重对金国人才的培养和科举制度的改革。

    金国建立初期,国家刚从原始部落社会一下子进化到封建社会,很多金国的高层人士连起码的国家礼仪、礼节都未掌握,因此也无暇顾及在金国普及科举考试。

    吴乞买继位后,金国攻占了辽国的大片土地,开始直接统治原辽国的大量契丹和汉族人,因此科举考试的事宜被提到了金国的日程表之中。

    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十一月,金国在模仿汉唐科举制度的基础上举行了首次科举考试,当时称之为贡举。

    但这种贡举模式没有固定的考试地点、没有固定的考试科目、也没有固定的考试年限,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和完整的制度。

    完颜继位后,面对原辽国居民和原北宋民居共同并存的现象,考虑到辽、宋两国所信奉的儒家思想不同而制定了“南北选”的科举模式,南方人(原北宋的居民)试经义,北方人(原辽国居民)试词赋,相当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南北分区考试模式。

    这样的科举制度自然已经跟不上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趋势,天生喜好汉族文化的完颜亮当然要对这种陈旧的科举模式进行改革。

    完颜亮在继位后不久,便专门对金国历史上的贡举和南北选的科举制度模式进行了研究,最终决定废除南北分区考试的模式,将金国的科举制度重新统一,并制定了固定的科目和固定的考试年限,完全、彻底的废除了金国以往在科举考试过程中的民族岐视政策,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毫无偏见地在金国全国范围内选拔有用之材。

    为了使女真皇族成员们能更好的接收和学习到汉族的优秀文化,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开始设女真族国子监,招收宗室、外戚、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受科,招收各族子弟前来学习。

    并且完颜亮亲自遴选和敲定国子监所需的汉文化教材,比如《春秋》、《左传》、《孟子》、《老子》等教材都是由完颜亮亲自挑选,并要求国子监作为教材进行教学。

    对国子监学生的要求,完颜亮也毫不放松,他规定对学生们必须实行日作策论一篇或赋诗各一篇,一季初试一次的严格管理制度。

    在对金国的行政、军事、农业、商业和科举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后,完颜亮最后对金国现有的官制也进行了触及深处的改革。

    完颜亮是在完颜天眷改制的基础上对金国的官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完颜亮对天眷官制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废除中书、门下两个部门,完颜在天眷年间制定了三师三省制度,朝廷设立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来管理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师成员们对三省进行直接管理和控制,相当于是控制了整个金国的行政大权。

    完颜亮最忌惮的便是朝臣的权倾朝野,要想防止出现这种比较可怕的局面,必须对三师三省制度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改革,于是完颜亮决定对三师三省制度进行改革,以达到巩固皇位、维护皇权的目的。

    金国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完颜亮正式宣布废除三省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只保留尚书省,并且规定尚书省设一尚书令“总领纪纲、仪刑端揆”,为全国行政的最高长官,三师成员不再具有管理尚书省的优先权,当然尚书令是必须直接听命于完颜亮的,这样就轻而易举地剥夺了三师成员们的行政大权,所以金国的行政大权基本上归于完颜亮统一管理。

    完颜亮对天眷官制改革的第二步是对文武百官的俸禄、印信、封爵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完颜亮对百官们的俸禄情况进行了调整。

    在完颜执政时期,存在着大量官员兼职的现象,比如某位官员既担任着户部的官员,同时又兼任着礼部的官员,这样的兼职官员可以同时拿到两份工资,但许多官员往往是拿着两份工资却干着一份工作,挂份兼职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多混份工资而已。

    完颜亮上台后,决心对这种非正常现象进行整顿,他对这种现象发出了一道诏令,要求文武百官凡是官位在三师及宰臣以下者,如果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那么从此以后,我只发正职工作的工资,兼职的工资不再发放。

    完颜亮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国家经济有困难,不需要你们再搞什么兼职工作,如果你自愿兼职而不要工资,那随便你,反正国家不再发放兼职工资。

    诏令一出,效果立杆见影,原先大量的兼职官员自动放弃了兼职工作,挂职不拿工资的事傻瓜也不会干。

    统一百官之信印,在吴乞买和完颜执政时期,金国的文武百官们大多使用辽国和北宋的旧式官印,完颜亮为了更好的完善金国官场的礼仪文化,在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二月,规定停止使用旧官印,由礼部统一进行金国新官印的铸造。

    削降封爵,在这方面完颜亮的力度是相当之猛烈,在登基后的七年时间内,他便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削爵运动,具体表现如下:

    天德二年(1150年),完颜亮下诏废除中京、东京、临潢、咸平、泰州等路节镇及猛安谋克,取消猛安谋克的上、中、下三个等次,只称"诸猛安谋克"。

    天德三年(1151年),又废除守土一方的"万户之官",移权于干户长。

    贞元二年(1154年),完颜亮下诏令重定"荫叙法",规定:皇族自一品至七品,荫各有限,消除八品用荫制度。

    正隆二年(1157年),完颜亮彻底改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制度,规定朝廷不再封两字王,过去封为两字王者,改为一字王;一字王者,除掉五号。高品位的大官,也要参酌消降。以后无论公私文书,凡是带有“爵”字样的,一定要立即除掉,即使是坟墓碑文,也不例外。

    完颜亮在金国范围内所发起的各个领域的改革运动虽然开局轰轰烈烈,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完颜亮在后期未能将这些改革运动贯彻到底,最终的结果大都虎头蛇尾、成绩平平。

    不过完颜亮在位期间所发起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完颜亮的中央集权统治,同时也表明了他渴望金国早日走上封建化道路的迫切心情。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