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地花鼓 3、花鼓遗恨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等到俩人走到山洞口,却到处找不到师傅了。
山洞黑黝黝的,俩人坷坷绊绊,里里外外找遍了,一直找到天亮。天亮之后,发现师傅在悬崖底下的一块岩石上。原来师傅听到玉琴答应,慌忙从洞口跌跌撞撞朝外迎。黑更半夜,师傅就忘了这山洞是在悬崖上了,他那里从洞口一跨出来便踏了空,一路滚到山下去……师傅本就有伤又有病,这一跤摔在头顶上,两兄妹天亮后在山下找到他,早已经凉透了。
清晨的风吹在半山腰,淡淡的凉意,雨终于停了,太阳要出来的样子,东边的天空涌出丝丝缕缕的红,像是一个只蚕,在那里不停地吐着丝,丝却是红的丝,粉的紫的绛的朱的……玉琴坐在山坡上,默默地看云,泪无声地流着,就将那云浸得水灵灵的……那另一边,坐着玉春,也是沉默着,眼睛朝着对面的那片山,也是一声不出,眼里泪是干的,只有淡淡的哀伤写在那脸上,深的浓的,永远也洗不去的。
俩人默默地坐着,谁也不出声,半晌之后,还是玉春说:“已经这样了,还是入土为安吧!”
那玉琴就机械地站起来,跟着玉春去扒那石头与土。好容易扒开一片地,挖了一个坑,将师傅放进去,临了,玉琴拿着半个馍,放在师傅手心里,痴痴地说:“师傅,我给你要来的馍,你也没吃上,就放这里,留你慢慢吃吧。”
玉春也说:“玉春跟师傅这多年,师徒一场,知道师傅的心愿未了……师傅放心,来年日子好过了,玉春一定把咱的三义社戏班再拼起来,把咱的花鼓戏改成大戏!”
埋葬了师傅,在那片新起的坟堆上留了记号,俩人便就下山了。一直走到山下,上了大路,玉琴回头望望,“哇”地一声才放声哭了:“哥,我大,师傅,他真的死了吗?”
“师傅……”玉春这声喊,用的是倒嗓,往里走的那种嗓音,把生旦净末丑的各种腔调都搅混了,杂在一起,喊出的那声师傅,先把他自己给融化了。
“哥……”好一阵子,玉琴才哭出了这一声,是那种憋憋屈屈,要放还收的哭,然后,她含含糊糊,说:“哥,这以后,我就只有你了。哥以后就当我师傅吧,玉琴就在这里拜过了。”说完就要给玉春行礼,玉春那里忍住泪,赶忙将她扶起来,一把搂在怀里:“傻妹子,咱的戏班还不知在哪里,这荒山野路的,你拜的什么师?”
“那我不管,我只要你当我师傅!”玉琴扑进玉春怀里,痛痛快快地哭着:“哥,玉琴啥人都没有了,我就只有师傅你了,从今以后,无论哥就到哪里,玉琴就跟到哪里,哥当了红角儿,玉琴给你站班,拎戏箱,哥娶了嫂子,玉琴给你当丫头……哥你可别嫌弃我呀!”
玉春一听这话,“呼嗵”跪下了,他是朝着身后那山跪下的,他跪下说:“师傅你兴是还没走远,你听着:从今以后,玉琴就是我的亲妹妹,我要是嫌弃她,就叫我死在五黄六月,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地!”
玉琴也跪在地上,说:“大,我知道你没有走远,你那天说的话我都记住了,我跟着我哥,我听哥的话。”说着又放声大哭:“大呀,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呀!”
玉春让她哭了一阵子,才拉起了她:“起来,咱走吧,这地方不能久留,以后有咱哭的时候。”
师兄妹一步三回头,这才离开了那片葬有师傅尸骨的乱石山坡。
俩人自此一路走来,重新开始了沿门卖唱。
如今的沿街卖唱比早年不同了。早年他玉春跟着师傅,还是个孩子,沿街卖唱的感觉就像是一场游戏,虽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可有师傅照应着,也就玩儿一般。如今不同了,他曾经是角儿了,那是被许多人捧过、宠过、景致一般望着的,再回过头来沿门卖唱,心里几多沧桑不说,人也是再张不开那口了。可是不卖唱,又如何活下来?如何将师傅的遗愿传下去?他周玉春是为戏而生的,他这辈子除了戏,再没有别的路可走,如今老王头走了,彩珠走了,得弟走了,师傅去世了,戏班子就只剩了他和玉琴,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只要人活着,三义社花鼓戏班就有重起炉灶、东山再起的那一天!想到这份上,他玉春就顾不得脸面身分了。说到底,人是走哪说哪,到底人之为人,还是活命第一。
当玉春再一次站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开唱时,他知道他不是早年跟师傅一起沿门卖唱的玉春了,亦不是在戏场子中央被人宠着捧着的那个红角儿花妮子了!周玉春,他这一生又一次重头再来了!
开始那玉春生怕人认出来,因为这一带,过去他来过多次,许多人对他都曾经熟悉的,因此每到一处,玉琴唱旦,他唱生,唱生的时候他总是拿包头布掩着半个脸,过去唱青衣用的是二本嗓,如今他用本嗓,嗓音宽厚了许多,也生涩粗砺了许多,就是许多的老听家,一时半会也是认不出他来的,有一次还差点没让人给轰了下去,人说那个唱生的,你会不会唱?咋听着跟女声似的?
这天,兄妹俩来到金乡的一个集上,玉琴因为伤风咳嗽,嗓子哑了,一时没法唱。玉春便生旦全包,又唱女又唱男的。他唱男声时还没什么,到了女声时,破绽露出来,因是他过去唱过的段子,就给一个听戏的主听了去,说:“这个唱家,我听着你这唱,咋像是当年那个花妮子哩?”
玉春说:“先生你认错人了。”
那人说:“不,你就是!错不了!”
玉春见事不好,扭身就走,却被那人拉住:“你别走,我正到处找你找不到!今儿你就住下吧!住下,多唱几天,吃喝我全包了!
玉春想起来,那年他在这一带唱堂会,就是这个家伙,请他到家里去唱。他去了他的那个家,一进门就感觉不对,那个家就只他一个人,一个人的房间,一个人的宴席,一个人坐在那里,也不叫玉春唱,只让玉春坐在他旁边,开始动手动脚,末了就动到玉春身上来……玉春吓坏了,起身就走,门是上了锁的,玉春唱戏的人,脚底下多少有点功夫,就只一脚,便把那门踹开了,人就走了。
那天玉春从那家回来,跟师傅说,他不想唱戏了。师傅盯了他一眼,说,不唱戏你的日子就好过了?这个世上做哪一行能是容易的?你要不唱我也不勉强,准你自己出去混,混不下去了再回来!有师傅这一说,玉春倒走不出去了。细想想的确是这个理。这个世上,无论做什么,都不容易的。
从此,这个地方,戏班再没来过。也是日子过去得久,也是这些天事太多,这玉春就忽略了,不想这会儿冤家路窄,就又遇上了。
这天玉春好不容易脱了身,玉琴就问他:“哥,咱现在吃没吃,住没住的,那家人要留咱,你咋不住下?”
玉春说:“琴妹妹不知道,有的饭是宁死不能吃的,有一些好也是千万不能得的。”
“为什么?”
玉春想了想,含糊说:“有些饭吃了会生病,一辈子好不了,有些好处拿了,你就不是你了,你活着,就活得窝窝囊囊……”
听得玉琴似懂非懂,却也点点头。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山洞黑黝黝的,俩人坷坷绊绊,里里外外找遍了,一直找到天亮。天亮之后,发现师傅在悬崖底下的一块岩石上。原来师傅听到玉琴答应,慌忙从洞口跌跌撞撞朝外迎。黑更半夜,师傅就忘了这山洞是在悬崖上了,他那里从洞口一跨出来便踏了空,一路滚到山下去……师傅本就有伤又有病,这一跤摔在头顶上,两兄妹天亮后在山下找到他,早已经凉透了。
清晨的风吹在半山腰,淡淡的凉意,雨终于停了,太阳要出来的样子,东边的天空涌出丝丝缕缕的红,像是一个只蚕,在那里不停地吐着丝,丝却是红的丝,粉的紫的绛的朱的……玉琴坐在山坡上,默默地看云,泪无声地流着,就将那云浸得水灵灵的……那另一边,坐着玉春,也是沉默着,眼睛朝着对面的那片山,也是一声不出,眼里泪是干的,只有淡淡的哀伤写在那脸上,深的浓的,永远也洗不去的。
俩人默默地坐着,谁也不出声,半晌之后,还是玉春说:“已经这样了,还是入土为安吧!”
那玉琴就机械地站起来,跟着玉春去扒那石头与土。好容易扒开一片地,挖了一个坑,将师傅放进去,临了,玉琴拿着半个馍,放在师傅手心里,痴痴地说:“师傅,我给你要来的馍,你也没吃上,就放这里,留你慢慢吃吧。”
玉春也说:“玉春跟师傅这多年,师徒一场,知道师傅的心愿未了……师傅放心,来年日子好过了,玉春一定把咱的三义社戏班再拼起来,把咱的花鼓戏改成大戏!”
埋葬了师傅,在那片新起的坟堆上留了记号,俩人便就下山了。一直走到山下,上了大路,玉琴回头望望,“哇”地一声才放声哭了:“哥,我大,师傅,他真的死了吗?”
“师傅……”玉春这声喊,用的是倒嗓,往里走的那种嗓音,把生旦净末丑的各种腔调都搅混了,杂在一起,喊出的那声师傅,先把他自己给融化了。
“哥……”好一阵子,玉琴才哭出了这一声,是那种憋憋屈屈,要放还收的哭,然后,她含含糊糊,说:“哥,这以后,我就只有你了。哥以后就当我师傅吧,玉琴就在这里拜过了。”说完就要给玉春行礼,玉春那里忍住泪,赶忙将她扶起来,一把搂在怀里:“傻妹子,咱的戏班还不知在哪里,这荒山野路的,你拜的什么师?”
“那我不管,我只要你当我师傅!”玉琴扑进玉春怀里,痛痛快快地哭着:“哥,玉琴啥人都没有了,我就只有师傅你了,从今以后,无论哥就到哪里,玉琴就跟到哪里,哥当了红角儿,玉琴给你站班,拎戏箱,哥娶了嫂子,玉琴给你当丫头……哥你可别嫌弃我呀!”
玉春一听这话,“呼嗵”跪下了,他是朝着身后那山跪下的,他跪下说:“师傅你兴是还没走远,你听着:从今以后,玉琴就是我的亲妹妹,我要是嫌弃她,就叫我死在五黄六月,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地!”
玉琴也跪在地上,说:“大,我知道你没有走远,你那天说的话我都记住了,我跟着我哥,我听哥的话。”说着又放声大哭:“大呀,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呀!”
玉春让她哭了一阵子,才拉起了她:“起来,咱走吧,这地方不能久留,以后有咱哭的时候。”
师兄妹一步三回头,这才离开了那片葬有师傅尸骨的乱石山坡。
俩人自此一路走来,重新开始了沿门卖唱。
如今的沿街卖唱比早年不同了。早年他玉春跟着师傅,还是个孩子,沿街卖唱的感觉就像是一场游戏,虽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可有师傅照应着,也就玩儿一般。如今不同了,他曾经是角儿了,那是被许多人捧过、宠过、景致一般望着的,再回过头来沿门卖唱,心里几多沧桑不说,人也是再张不开那口了。可是不卖唱,又如何活下来?如何将师傅的遗愿传下去?他周玉春是为戏而生的,他这辈子除了戏,再没有别的路可走,如今老王头走了,彩珠走了,得弟走了,师傅去世了,戏班子就只剩了他和玉琴,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只要人活着,三义社花鼓戏班就有重起炉灶、东山再起的那一天!想到这份上,他玉春就顾不得脸面身分了。说到底,人是走哪说哪,到底人之为人,还是活命第一。
当玉春再一次站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开唱时,他知道他不是早年跟师傅一起沿门卖唱的玉春了,亦不是在戏场子中央被人宠着捧着的那个红角儿花妮子了!周玉春,他这一生又一次重头再来了!
开始那玉春生怕人认出来,因为这一带,过去他来过多次,许多人对他都曾经熟悉的,因此每到一处,玉琴唱旦,他唱生,唱生的时候他总是拿包头布掩着半个脸,过去唱青衣用的是二本嗓,如今他用本嗓,嗓音宽厚了许多,也生涩粗砺了许多,就是许多的老听家,一时半会也是认不出他来的,有一次还差点没让人给轰了下去,人说那个唱生的,你会不会唱?咋听着跟女声似的?
这天,兄妹俩来到金乡的一个集上,玉琴因为伤风咳嗽,嗓子哑了,一时没法唱。玉春便生旦全包,又唱女又唱男的。他唱男声时还没什么,到了女声时,破绽露出来,因是他过去唱过的段子,就给一个听戏的主听了去,说:“这个唱家,我听着你这唱,咋像是当年那个花妮子哩?”
玉春说:“先生你认错人了。”
那人说:“不,你就是!错不了!”
玉春见事不好,扭身就走,却被那人拉住:“你别走,我正到处找你找不到!今儿你就住下吧!住下,多唱几天,吃喝我全包了!
玉春想起来,那年他在这一带唱堂会,就是这个家伙,请他到家里去唱。他去了他的那个家,一进门就感觉不对,那个家就只他一个人,一个人的房间,一个人的宴席,一个人坐在那里,也不叫玉春唱,只让玉春坐在他旁边,开始动手动脚,末了就动到玉春身上来……玉春吓坏了,起身就走,门是上了锁的,玉春唱戏的人,脚底下多少有点功夫,就只一脚,便把那门踹开了,人就走了。
那天玉春从那家回来,跟师傅说,他不想唱戏了。师傅盯了他一眼,说,不唱戏你的日子就好过了?这个世上做哪一行能是容易的?你要不唱我也不勉强,准你自己出去混,混不下去了再回来!有师傅这一说,玉春倒走不出去了。细想想的确是这个理。这个世上,无论做什么,都不容易的。
从此,这个地方,戏班再没来过。也是日子过去得久,也是这些天事太多,这玉春就忽略了,不想这会儿冤家路窄,就又遇上了。
这天玉春好不容易脱了身,玉琴就问他:“哥,咱现在吃没吃,住没住的,那家人要留咱,你咋不住下?”
玉春说:“琴妹妹不知道,有的饭是宁死不能吃的,有一些好也是千万不能得的。”
“为什么?”
玉春想了想,含糊说:“有些饭吃了会生病,一辈子好不了,有些好处拿了,你就不是你了,你活着,就活得窝窝囊囊……”
听得玉琴似懂非懂,却也点点头。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