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夜航船 > 正文 第35节

正文 第35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亲朋,辄邀止,折草刺树,以杯盛之,汁流如泉,杯满即止,饮之皆旨酒。取瓦砾草木之实劝客,皆脯枣。指虾蟆c飞龟使舞,应节如神。为人行酒,杯自至客前,不尽,杯不去。

    林樾长啸

    黄野人游罗浮,长啸数声,递响林樾。宋咸淳中,有戴乌方帽着靴,往来罗浮山中,见人则大笑,反走,三年不言姓氏。他日醉归,忽取煤书壁云:“云意不知沧海,春光欲上翠微;人间一堕十劫,犹爱梅花未归。”孟野人之俦云。

    脑子诵经

    司马承祯善金剪刀书,脑中有小儿诵经声,玲玲如振玉;额上小日如钱,耀射一席。

    许大夫妇

    许大为许旌阳扫爨。夫妇隐于西山,不欲人识姓,改姓曰午,又改姓曰干。夫妇皆解诗。许大诗云:“不是藏名混世俗,卖柴沽酒贵忘言。”妻续云:“儿家只在西山住,除却白云谁到门”

    服石子

    单道开服细石子,一吞数枚。唐子西赞曰:“世人茹柔,刚则吐之。匙抄烂饮,牛口如饲。至人忘物,刚柔一致。其视食石,如啖饼饵。北平饮羽,出于无心。食石之理,于此可寻。我虽不能,而识其理。庶几漱之,以砺厥齿。”

    驱邪院

    判官白紫青曰:“颜真卿今为北极驱邪院左判。”

    符钉画龙

    毒龙潭二龙飞入殿,与张僧繇画龙斗,风雨震沸。丁玄真画铁符镇潭龙,穿山而去;复钉画龙之目,其患乃止。

    模先生

    先生束双髻于顶,携小竹笥卖药,有疾者手摸之辄愈,人呼为“模先生”。

    尊号道士

    周穆王求神仙,始尊号道士。西王母授帝元始真容,始有道士行礼之文。汉桓帝迎老子像入宫,用郊天乐祀道教,始崇与释并。

    天师

    魏世祖拜寇谦之天师,立道场,受符。周武帝封国公,唐中宗加金紫阶,玄宗赐号先生,宋神宗赐号处士。寇谦之修张鲁法,始为音诵科仪,及号召百神导养丹砂之术。唐高祖始授道官。宋太宗增置道副录都监。宋太祖始令道士不得畜妻孥。

    改称真人

    张道陵子孙,世袭天师,掌道教。至明,太祖曰:“至尊者天,何得有师”诏改真人。初,道陵学长生于蜀之鹤鸣山。山有石鹤,鸣则有得道者。道陵居此,石鹤乃鸣。

    真武

    净乐国王太子,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道。久之,无所得,欲出山。见一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亦难乎”妪曰:“功久自成。”真武悟。遂精修四十二年,白日冲举。

    陈抟

    字图南,亳州人。四五岁,遇一青衣媪乳之。自是颖异,书一目十行。邂逅孙君仿,谓武当九室岩可居,遂往,辟谷二十余年。忽夜见金人持剑呼曰:“子道成矣。”后徙华山。宋太宗召见,赐号“希夷先生”。

    周颠仙

    周颠者,举错诡谲,人莫能识。每见明太祖,必曰:“告太平。”上厌之,命覆之瓮,积薪以煅。火息启视,颠正坐宴然。上亲为作传。

    张三丰

    又名邋遢张。明太祖求之,不得。人有问仙术者,竟不答;问经书,则津津不绝口。一啖数斗,辟谷数月亦自若。隆冬卧雪中。

    佛教

    禅门五宗

    南岳让禅帅法嗣南岳,下三世百丈海禅师,四世沩山灵禅师,五世仰山慧寂禅师,称沩仰宗。南岳下四世黄蘖希运禅师,五世临济义玄禅师,称为临济宗。青原思禅师法嗣青原,下六世曹山本寂禅师,七世洞山道延禅师,称为曹洞宗。青原下五世德山宣鉴禅师,六世雪峰义存禅师,七世云门文偃禅师,称为云门宗。青原下八世罗汉琛禅师,九世清凉文益禅师,称法眼宗。凡五宗,今天下惟曹洞c临济为盛。

    佛入中国

    汉明帝梦金人长丈余,飞空而下。访之群臣,傅毅曰:“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乃使蔡等往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由是教流中国。

    象教

    如来既化,诸大弟想慕不已,遂刻木为佛,瞻敬之。杜诗曰:“方知象教力。”

    优昙钵

    法华经:是人希有过于优昙钵。优昙,花名,应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般若航

    清凉禅师云:“夫般若者,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

    兜率天

    法苑珠林:兜率天雨摩尼珠,护世城雨美膳,阿修罗天雨兵仗,阎浮世界雨清净。雨者,被其惠,犹言赐也。

    西方圣人

    列子:太宰问孔子:“孰为圣人”子曰:“西方有圣人,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不二法门

    文选:文殊谓维摩诘曰:“何为是不二法门”摩诘不应,文殊曰:“乃至无有文字言语,是真入不二法门。”

    即心即佛

    传灯录:有僧问大梅和尚见马祖得个恁么,大梅曰:“马祖向我道即心即佛。”曰:“马祖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大梅曰:“这老汉惑乱人,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白于马祖,祖曰:“梅子熟矣。”

    舍利塔

    说苑:阿育王所造释迦真身舍利塔,见于明州鄞县。太宗命取舍利,度开宝寺地,造浮屠十一级以藏之。

    沙门

    汉记:沙门,汉言“息心”,息欲而居于无为也。梵云“沙门那”,或曰“桑门”,汉言“勤息”,译曰“勤行”。又曰“善觉”,又称“沙弥”,又称“比丘”。秦言“乞士”,又曰“上人”。

    刍

    尊胜经:刍,草名,有五义:生不背日;冬夏常青;性体柔软;香气远腾;引蔓旁布。为佛徒弟,故以名僧。

    紫衣吏

    史略曰:唐武则天朝,赐僧法朗等紫袈裟。僧之赐紫衣,自武后始。

    五戒

    凡出家,师已许之,乃为受五戒,谓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传灯

    释书以灯喻,谓能破暗也。六祖相传法曰传灯。今有传灯录。杜诗曰:“灯传无白日。”

    飞锡

    高僧传:梁武时,宝志爱舒州潜山奇绝,时有方士白鹤道人者亦欲之。帝命二人各以物识其地,得者居之。道人以鹤止处为记,宝志以卓锡处为记。已而,鹤先飞去,忽闻空中锡飞声,遂卓于山麓,而鹤止他处,遂各以所识筑室焉。故称行僧为飞锡,住赠为卓锡,又曰挂锡。

    祝发

    贺僧披剃从教,顶相堂堂。唐书:“祝发草。”僧剃发曰草。

    檀那c檀越

    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称檀那者,即讹“陀”为,“檀”,去“钵底”,故曰檀那也。又称檀越者,谓此人行檀施,能越贫穷海。

    伊蒲馔

    后汉楚王映诣阙以缣赎罪,诏报曰:王好黄老之言,尚浮屠之教,还其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馔。

    风幡论

    传灯录:六祖惠能初寓法性寺,风扬幡动。有二僧争论,一云风动,一云幡动。六祖曰:“风幡非动,动自心耳。”

    传衣钵

    五祖欲传衣钵,乃集五百僧谓曰:“谁作无像偈,即付与衣钵。”首座云:“身似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何处染尘埃”慧能改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惊曰:“此全悟道,脱然无像,且无虑矣。”即以法宝及所传袈裟,尽以付之。

    得真印

    梁达摩奉佛衣来,得道者传付以为真印。六祖卢惠能受戒韶州,曹溪说法,乃置其衣而不传,后谥为大鉴。

    杨枝水

    佛图澄天竺人,妙通玄术,善诵咒,能役使鬼神。石勒闻其名,召试其术。澄取钵盛水烧香,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勒爱子暴病死,澄取杨枝洒而咒之,遂苏。披襟当箭传灯录:石巩和尚常张弓架箭,以待学者。义思禅师诣之,石巩曰:“看箭”师披襟当之。巩笑曰:“三十年张弓架箭,只射得半个汉。”

    一坞白云

    广严院咸泽禅师逍遥自足。僧曰:“如何是广严家风”师曰:“一坞白云,三间茅屋。”

    安心竟

    可大师问初祖达摩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安心竟。”

    求解脱

    信大师礼三祖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曰:“无人缚。”祖曰:“既无人缚,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有省。”

    入门来

    世尊见文殊立门外,曰:“何不入门来”殊曰:“我不见一法,在门外何以教我入门来”

    再转法轮

    世尊临入涅,文殊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不曾有一字与人。汝请吾再转法轮,是谓吾已转法轮耶”

    汝得吾髓

    达摩将灭,命门人各言所得道。副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c不离文字而为道。”师曰:“汝得吾皮。”总持曰:“我今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所见无一法可得。”师曰:“汝有吾骨。”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

    不起无相

    般若尊者问达摩:“于诸物中何物无相”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

    洗钵盂去

    僧问赵州,学入初入丛林,乞师指示。州曰:“吃粥了也未曰:“吃了也。”州曰:“洗钵盂去。”其僧乃悟入。

    使得十二时

    僧问赵州:“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曰:“汝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

    天雨花

    梁高僧讲经于天龙寺中,天雨宝花,缤纷而下。徐玉泉赠诗云:“锡杖飞身到赤霞,石桥闲人坐演三车三车谓三乘,大乘c小乘c上乘。一声野鹤仙涛起,白昼天风送宝花。”

    石点头

    梁有异僧玉生者,又名竺道生,人称曰生公。讲经于虎丘寺,人无信者。乃聚石为徒,坐而说法,石皆点头。

    龙听讲

    梁有僧讲经,有一叟来听,问其姓氏,乃潭中龙也,云“岁旱得闲,来此听法。”僧曰:“能救旱乎”曰:“帝封江湖,不得擅用。”僧曰:“砚水可乎”曰:“可。”乃就砚吸水径去,是夕大雨,水皆黑。

    离此壳漏子

    传灯录:洞山良价和尚将圆寂,谓众曰:“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相见”众不对,师俨然坐化。

    只履西归

    后汉二十八祖达摩,中天竺国佛法,起自初祖迦叶尊者,至达摩乃二十八祖。梁武帝天通元年始至中国,是为东土始祖,端居而逝。后三载,魏宋云使西域,归遇师于葱岭,手持只履,翩翩独逝,问师何往,曰:“西天去。”明帝启其圹,惟一革履存焉。

    维荼毗

    天竺第九祖入灭,众以香油旃檀维真体。僧亡火化曰维,又曰荼毗。东坡宿曹溪,借传灯录读,灯花落烧一僧字,即以笔记台上:“曹溪夜岑寂,灯下读传灯。不觉灯花落,荼毗一个僧。”

    截却一指

    天龙合掌顶礼拜问于古德,曰:“敢问佛在何处”古德曰:“佛在汝指头上。”天龙竖一指朝夕观看。古德从背后截去其一指,天龙豁然大悟。后人曰:“天龙截却一指,痛处即是悟处。”

    吃在肚里

    有老僧吃饭,人问之曰:“和尚吃饭与常人异否”僧曰:“老僧吃饭,口口吃在肚里。”

    放生

    北使李谐至梁,武帝与之游历。偶至放生处,帝问曰:“彼国亦放生否”谐曰:“不取亦不放。”帝大惭。

    海鸥石虎

    佛图澄依石勒c石虎,号大和尚。以麻油涂掌,占见吉凶数百里外,听浮屠铃声,逆知祸福。虎即位,师事之,时谓澄以石虎为海鸥鸟。

    帝言日中

    虎丘生公于石上讲经,宋文帝大会僧众施食,人谓僧律日过中即不食。帝曰:“始可中耳。”生公曰:“日丽天,天言中,何得非中”即举箸而食。

    碎却笔砚

    李泌在衡山事明瓒禅师,师瓒云:“欲学道者,先将笔砚碎却。”

    六道

    释家有六道轮回之说,曰天道c人道c魔道c地狱道c饿鬼道c畜生道。

    捱日庵

    善导和尚庵名捱日,示众云:“体此二字,一生受用。”

    抱佛脚

    云南之南一番国,俗尚释教。有犯罪当诛者,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髡发为僧,使贳甚罪。今谚曰:“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本此。

    九日杜鹃

    唐周宝镇润州,知鹤林寺杜鹃花奇绝,谓僧殷七七曰:“可使顷刻开花副重九乎”七七曰:“诺。”及九日,果烂熳如春。

    摩顶止啼

    宋安东人娄通者,生有异相,掌中一目,中指七节,长为承天寺僧。尝召入大内,适仁宗生,啼哭不止,摩其顶曰:“莫叫,莫叫,何似当初莫笑。”啼遂止。

    玉带镇山门

    了元号佛印,住金山寺,苏轼访之。了元曰:“内翰何来此间无坐处。”轼戏曰:“借和尚四大作禅床。”了元曰:“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轼投以玉带镇山门,了元报以一衲。

    白土杂饭

    新罗国僧金地藏,唐至德间渡海,居九华山,取岩间白土杂饭食之。九十九日忽召徒众告别,坐化函中。后三载开视,颜色如生,舁之,骨节俱动。

    涤肠

    小释迦保昌黎氏子,九岁入山,精修五载得悟。一日归省其母,啖之肉,出至溪中,以刀刳肠涤净,唐赐号澄虚大师。

    释解

    文通慧姓张,弃家祝发,师令掌厕盥盆。忽有市鲜者沃于盆,文偶击之,仆地死。文惧,奔西华寺,久之,为长老。忽曰:“三十年前一段公案,今日当了。”众问故,曰:“日午自知之。”一卒持弓至法堂,瞠目视文,欲射之。文笑曰:“老僧相候已久。”卒曰:“一见即欲相害,不知何仇”文告以故,卒悟曰:“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视之立逝矣,文即索笔书偈而化。

    冤家亦生

    宝志,梁武帝师事之。皇子生,志曰:“冤家亦生矣。”后知与侯景同日生。

    正大衍历

    一行从普寂禅师为徒。唐玄宗召问曰:“卿何能”对曰:“善记览。”即以宫人籍试之,一无所遗,玄宗呼为“圣人”。汉洛下闳造大衍历云:“历八百岁当差一日,有出而正之者。”一行当其期,乃定大衍历。

    雨随足注

    莲池名宏,沈氏子,为诸生,辞家祝发。见云栖幽寂,结茅以居,绝粮七日,倚壁危坐。云栖多虎,皆远徙。岁旱,击木鱼循田念佛,雨随足迹而注。人异之。遂成兰若,专以净土一门普摄三根,著述甚多,诸方尊为法门周c孔。

    为让帝剃发

    南州法师名博洽,山阴人,禅定之余,肆力词章,居金陵。靖难时,金川门开为建文君剃发。文皇闻而囚之十余年。姚荣靖临革,上临视,问所欲言,于榻上叩首曰:“博洽系狱久矣。”上即日出之。仁宗即位,数被召问,宣德中留偈而化。

    赍药僧

    住得号赤脚僧,常居庐山。洪武间,上不豫,住得赍药诣阙,谓天眼尊者及周颠仙所奉,上服之,立愈,御制诗赐之。

    乞宥沙弥

    冰蘖名维则,洪武二十五年,上命凡天下僧人有名籍者,皆要俗家余丁一人充军。维则时进偈七章,其七曰:“天街密雨却烦嚣,百稼臻成春气饶。乞宥沙弥疏戒检,袈裟道在祝神尧。”上览偈,为收成命。

    日月灯

    王介甫尝见举烛,因言:“佛书有日月灯光明佛,灯光岂得配日月”吕吉甫曰:“日昱乎昼,月昱乎夜,灯光昱乎昼夜,日月所不及,其用无差。”介甫大以为然。

    卧佛

    涅经云:“如来背痛,于双树间北首而卧。”故后之图绘者为此像。晋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以为名言。

    佛像

    张玄之c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慧,和并知之,而尝谓顾胜于张。时张九岁,顾七岁。和与之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恒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有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天女散花

    维摩经云:会中有天女散花,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著身;结习尽者,花不著身。”

    三乘

    法门曰大乘c中乘c小乘。乘乃车乘之乘。阿罗汉独了生死,不度众人,故曰小乘;圆觉之人,半为人半为己,故曰中乘;菩萨为大乘者,如车之大者,能度一切众生。故曰三车之教。

    三空

    生c法c俱也。三慧,闻c思c修也。三身,法c报c化也。三宝,佛c法c僧也。三界,欲界c色界c无色界也。三毒,贪痴也。三漏,欲漏c有漏c无明漏也。三业,身c口c意也。三灾,饥馑c疾疫c刀兵也。三大灾,火c水c风也。

    弩目低眉

    薛道衡游开善寺,谓一沙弥曰:“金刚何以弩目菩萨何以低眉”沙弥曰:“金刚弩目,所以摄服群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速脱此难

    大集云:昔有一人避二醉众生死,缘藤命根入井无常,有黑白二鼠日c月嚼藤将断,旁有四蛇四大欲螫,下有三龙三毒吐火张爪拒之,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滴入口五欲,是人接蜜,全忘危惧,知人见此,各宜修行,速脱此难。

    五蕴皆空

    五蕴者,就众生所执根身器界质碍形量之物名为色;以现前领纳违顺二境,能生苦乐者名受;以缘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