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其他类型 > 紫塞轶录 >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新的棋社(7)

正文 第二百五十章、新的棋社(7)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修身c齐家c治国c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谨守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最终到平定天下,可以说是数千年来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然而成功的时候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积极而达观的态度弥补无法完善的孤高理想,成为千年来儒家的信条。

    穷达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是根本的,如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可攻,退可守,明哲保身,进退自如;当穷困不得志时,以独善其身的清高安抚失落的心,飞黄腾达时,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警戒自己。如孟子夸赞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孟子这番话可以说是儒家发挥最极致的理想主义。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然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然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然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因此,士人失意时不失道义;得意时不离开道。失意时不失道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因此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时,修养品德以显于世。失意时完善自己的身心,得意时则拯济天下。“

    上述那些,则是证明王儒不愧为名字里面带有一个儒字,他的想法与儒家思想非常吻合。其实,文言文有太多文字词语,意义不可能与现代相同,你只能胡乱猜测;但是那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才正是最吸引王儒的地方。而此处的那个宋勾践,只是非常巧合地与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重名”,绝非同一人。认真读读意思就会明白,越王勾践不可能还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去喜欢什么游说各国的君王;他全心全意地卧薪尝胆准备复国c打败吴国还来不及呢。而孟子与之对话的人,很可能只是一位无名政治家,想要以自己的思想抱负谋求名利的一个人。

    中午出去到马路对过吃了碗抻面,下午王儒继续回来找人下围棋,一直到了天色渐黑。当他又一次把自己“成功”地累得头晕眼花之际,忽听小蔡那标志一样的沙哑声音在惊叫:“什么,你都四比零了?”王儒很好奇,不禁凑过去,看看是什么事情。原来,小何那猛男,竟然连续战胜马绍恒,直落四局!马绍恒何许人也?不说是眼高于顶,也差不多。而且在紫塞府围棋界,人家绝对是高手。无论如何,小何能够以四比零的比分击溃马绍恒,也实实在在地令人感到万分惊奇。

    小蔡和王儒亲身经历过马绍恒不经意流露出的傲慢,小蔡不服气,向对方发起挑战;结果输了三四十目之多!余三少曾经感叹,蒙凡栋下棋,凶猛确实很凶猛,但是好歹他还给你机会;马绍恒下棋,他不给你机会。意思是说,跟马绍恒下棋,那是下一盘输一盘,根本没有胜利的机会;他太过于认真和稳健。这个说法王儒非常同意,他与马绍恒只不过下过寥寥可数的几局,包括二局受二子,全部输了;所有的棋局,一到中盘战,就开始被压制得透不过气来。

    如此强大的马绍恒,虽然今年比赛里面前面二局,连续输给了郭光辉c诸元涛;但是在紫塞府任何一人面前,(不包括高斯在内)连败四局,实在是有些难以想象的。那么,小何又是谁呢?小何,名叫何絮飞,他比王儒他们这帮1968年属猴的棋友们,还小三岁。在药材公司上班,与小蔡比较熟悉,俩人可以算同行。小何灭马绍恒四比零,说实在的,立即令所有人感到震惊;引发一片羡慕嫉妒恨。说远了,主要还是佩服;业余棋手都很愿意佩服强手。

    说起来,王儒与小何在大坝也曾经交手过两局。结果还不错,可能是战成了一比一。说得那么含糊,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当时,王儒对大坝所有有头有脸的高手都比较熟悉了;却居然还不认识小何。其实小何那家伙特别气人,他对下围棋纯粹是忽冷忽热,绝非那么着调的棋迷。王儒见这人过来邀战,而且不认识,开始还以为遇到了下手。在下围棋里面,人们把传统的“上手”c“下手”的意思略为迁移;实际上就代表棋力高低而已。

    所以说虚荣心c傲慢心理这些,很可能人皆有之;完全不必大惊小怪,更不用五十步笑百步。我们凡夫对世间万象总会生起分别的执着,对现前的事物产生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等种种的差别观感,这种取舍分别的心正是障碍佛道修行的妄想情执,这种心也称为“执着心“”涉境心“。

    依照《摄大乘论》的说法,心春所起的分别,是由迷妄所产生的,与真如的理不相契合,如果要得到“真如的心“,就必须舍离凡夫的分别智,信无分别智才行。菩萨在初地入见道的时候,缘一切法的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的对立,才可能获得平等的无分别智,所以才说:”大道无维,惟嫌拣择。“

    “分别心“的对待是”平常心“,平常心不是没有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的智觉,而是以心为主体,不被是非,善恶有恶报,人我,大小,美丑,好坏所转动,所污染。

    王儒第一局完败,不服气继续执白与人家对战,眼看着第二局也即将惨败。却因为对方看错并且走错了关键一步,起死回生逃脱了灭顶之灾;惊魂未定之间,小何愤然扭头离去了。因而,就算是一比一了。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