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考古中国 > 正文 第24章 、轩辕剑(下)

正文 第24章 、轩辕剑(下)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小伊耆有点怀疑:“力牧这个人有心机,他说风后来准备杀我们,是真是假?”

    他这一说,有乔也将信将疑:“方相当时在场一句话没说,不会是假的吧?”

    褒说:“轩辕不去,我们也不去了吧。见了炎帝大人,好意思割他的头?”

    三人只让族人参加,自己就都躲了。方相看他们三个人不参加,也不去了,部落参战的人也不全。大鸿说:“蛇无头不行,首领不来,其他人不会认真打仗。”

    “轩辕早有预料,你放心吧。”

    去阪泉的路上,力牧带领新组建的联兵,排列得整整齐齐,一边行走一边喊着口号。到了村外的打谷场,他没有组织进攻,而是指挥人敲战鼓,吹号角。拿枪的,拿刀的,拿斧的,拿弓的,一遍遍举起放下。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喧天动地,震撼人心。

    大鸿不懂,问力牧:“你这个举动,不像要打仗的样子,是来吓唬人的吧?”

    力牧说:“被你说着了,打虎前,先吼一嗓子。”

    神农氏这里,炎帝紧急召集首领开会:“风后说我们打了有虞,轩辕就会来讨伐。现在,他真的来了,来的这么快。”

    祝融说:“轩辕氏的人比我们多,黑压压的一大片,就怕打不赢。”

    有穷说:“如果那个女魃氏也来,我就要被打死了。想想那些女人真的可怕,就是不被打死,身上被弩箭钻个洞,流脓淌血,十天八日也好不了。我说,不如投降吧。”

    有扈大怒:“你这个人怎么动不动就要投降?蚩尤那样凶横,我们都不怕,轩辕有什么了不起。”

    风后说:“有穷首领不要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轩辕此战赢不了我们。”

    有穷说:“你不要说好听话,我虽然不会打仗,但有老经验。东边还有不少人在呐喊助威,咱就是好汉也敌不了双拳。”

    期间,闻听得甚嚣尘上的鼓角声,和连续不断的呐喊声。刑天说:“你们再不决定,轩辕就打过来了。”

    炎帝说:“风后,你不是训练了八卦阵吗?”

    风后说:“八卦阵如果用来对阵,可以说是百不失一,但最怕的是冲阵。虞桑联络三家村埋伏在阵外,一旦阵战开始,他们从背后冲来,会搅乱阵形。八卦阵按照布局,有护阵兵才叫完善,我在考虑如何分出一支队伍来。”

    看风后对八卦阵信心十足,几个首领似乎放心。遂首领不了解轩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他知道少昊清尊崇轩辕,就认为轩辕也是自己的敌人。主动向风后提出:“你要怎么分兵,让我去。我除了自己部落,另外还有别的家族因为躲九黎人,也跟了来。”

    风后说:“这就好办了,走,咱们出去布阵。”

    正在这时,刑天来报告:“轩辕氏都走了,外面一个人都没有。”果然,听不到一声鼓角,和一句喊杀声。

    有扈奇怪:“轩辕什么意思,打又不打,就是来吓人的吗?”

    有穷说:“吓了我一身冷汗。”

    轩辕把这一次行动叫做“阪泉观兵”。数千年之后武王伐纣,曾经模仿了一次,叫“孟津观兵”,诸侯不期而会,要求立即伐商。表面上是进行军事演习,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和诸侯的离合。两者目的一样,也包含着示威。

    观兵刚刚结束,轩辕立即开始了第二次讨伐。力牧正在秣马厉兵,虞桑来了,问:“你们怎么去了又不打?”

    力牧说:“阪泉观兵,是一种心理战。对神农氏来说以示声威,对其他氏族聚合人心。”问虞桑:“你来干什么?怎么有许多人,我不认得。”

    虞桑告诉说:“这是三家村胡c曹二氏带来的他们邻邦,许多的一个个我也叫不上名字。知道阪泉示威,炎帝失德,都自愿前来助战。”

    队伍要出发时,又有北方的商氏和南方的皋陶氏来参战。商首领知道阪泉观兵,说:“轩辕氏从牛河梁迁徙涿鹿,经过自己那儿时,知道他的才智,一路寻找来的。”

    皋陶首领说:“阪泉那么大的声势,地动山摇。”他是迁徙的,知道了轩辕此举意在一统天下,很高兴参与。

    队伍要出发了,轩辕对力牧说:“炎帝造福天下,人民需要他。我要消灭的是他的存在,而不是要消灭他本人。”

    “我知道了。”

    “不求一战成功,只求首战打出一个气势就行。”

    看到阪泉观兵盛况空前,又增加了许多人参战,力牧很自信:“我们这么多人,不要说打,一人一脚,踩就踩死了他们。”

    轩辕说:“不。虞桑如果不来,神农氏就要分兵,现在他们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兵力。战争一旦以谋取胜,以技制人,就不是人多人少的事,你要临机处置。”

    再一次把轩辕剑授给力牧。

    力牧伸手接剑:“我采用人墙战法,一字长蛇向前推进。他们集中,我就围而歼之,他们分散,我就各个击破。你放心,我力牧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以死逐胜,舍生取义。”

    听他说了个死字,轩辕一楞。本待要不给,但剑已经交出,不好临阵换将。只关嘱他:“风后有谋,不要似风佰墨守成规。你是大监,不是战将,倘不能战,就撤回重新部署。”

    路上,大鸿告诉力牧:“方相和有乔他们的人差不多都来了,这也是阪泉观兵的意义吧?”

    看到轩辕氏又来进攻,有穷说:“会不会还是来吓我们一通的?”风后说:“不会,前一次轩辕观兵,以试人心。这一次,他们是要来真格的了。”

    有穷告诉他:“我刚才去看了,这一次比上一次人多得多。我说,咱们都是一家人,还是不打了吧。”

    风后知道他喜欢投降,没有像有扈那样责骂。自信地说:“你放心,不管他的人有多少,也一定能打败。”

    炎帝问:“是用你的八卦阵吗?”

    风后说:“是的。虞桑去了涿鹿和轩辕联兵,就没有人背后冲阵。轩辕是一个会用兵的人,常规排兵布阵都会想到,但我的八卦阵是在战蚩尤之后设计的,他想不到。”

    有扈不相信他的八卦阵:“他们的阵型像一堵墙,一字长蛇。打头尾应,打尾则首应,打中间首尾照应。我们应当分兵对敌,叫他头尾不能照应。你布的什么阵,不能主动出击,只有等人打。”

    风后说:“分兵对敌,看上去面面俱到,实质上面面不到。他们人多,会被各个击破。我们属于守方,以静制动,他们属于攻方,则必须要破阵。”

    有扈被他说得信心大增:“那就布阵去呀。”

    “你这时才想到布阵,那就晚了。出去看一看吧,外面战阵早已布好。”

    “是吗?不过,训练时我的家族也是一个阵位,我们人还在,证明你的阵布的不全。”

    “好眼力,有扈,怪不得炎帝说你大事不糊涂。我是要你和你的家族,用在主阵位。”

    带有扈到一个房间,看到一地金质兵器。有扈奇怪:“你哪里来这么多金武器?”

    “是这么一回事。在与蚩尤的战斗中,我发现九黎人的金兵器很厉害,一时间没有能力制造。知道终将与轩辕氏会有一战,所以战后我就派人悄悄地跟他们抢着捡,偷偷地藏起来,现在用得上了。阵战也罢,野战也罢,真刀真枪打的还是兵器。我把金兵器全部归你阵,专门负责迎战。”

    有扈问:“他们如果不进我的阵,怎么办?”

    “变换阵形,张开嘴巴,一口把他吞进来。”

    “我知道怎么做了。”

    领了兵器到打谷场一看,场上七个阵形井然有序,只留下其中一个位置是自己的。开始有一点相信风后,带领家族迅速入阵,等待对方攻击。

    风后的分析是正确的,轩辕氏来就是讨伐的,必须主动出战。大鸿看对方布好阵势,就要冲锋。力牧说:“不动,神农氏这个阵形我看不懂,不要陷进他们的圈套。”

    大鸿不以为然:“什么阵不阵的,还不是一样的打。”看力牧犹豫不决,就说:“既然来了,还能因为不懂他的阵就收兵,丢不起这人。以后人家永远布这个阵,阪泉我们还就不打了?这样,我去冲阵,你负责观察,找出他们的破绽后,再来再接应我。”

    力牧说:“只有这样了。”

    大鸿于是就向对阵冲去,那边有扈早已经准备好了,把大鸿和他带领的士师卷进阵中。轩辕在涿鹿之战中,也一样收取九黎人的金兵器,所以这时候交战的双方武器质量都差不多。但进阵后才发现,阵内和阵外不是一样的排兵布阵。阵内有三层,第一层也就是最外层是长枪,第二层是短刀,最不好对付的是第三层,人手一柄大斧。前后替换着接战,机动出没在阵中,一边厮杀一边还有规律的跑动着。还没开打,大家已经晕头转向。

    看人进去以后就没有了动静,力牧知道不好,立即带有虞氏和三家村强行解救。阵门已经封闭攻不进去,持长枪的一律转过身来枪头朝外,如同一堵铜墙铁壁。只见风后一挥手,阵门大开,力牧等人也被裹进阵中,大鸿他们一个不见。原来随着阵形的变化,又由另外一阵接替,迎战力牧的依旧是有扈这一阵。

    力牧带领的人,大都是木石之器,轩辕缴获的金兵器,都被大鸿的士师使用。他们不是金兵器的对手,但再想退出阵去,已经不可能了。

    “一个人的牺牲,能够激励起更多人为统一大业而奋斗,死了也值。”

    他奋力拼搏,竟然被有扈砍死在阵中。

    外面的还有几个氏族,看到两个队伍进阵不见出来,知道不妙,就胡乱的打上前去。只见对方又变换了阵形,乱箭压住阵角,不仅攻不上,且许多人中伤,只有退回。正在这时,炎帝来了,见他一声喊,神农氏各阵都解开阵势,重新又是一个一字长蛇。

    这边的人一阵欢呼:“好个战阵!”

    大鸿等人被丢了出来,他已经伤痕累累,看到力牧的尸体放声大哭。

    轩辕氏失去主帅,只好全部撤退。

    力牧是一个能动脑子,而不擅长动武的人,轩辕让他去是为了指挥战斗。但是,他为了胜利,不惜身先士卒牺牲自己,轩辕心里很难受。当力牧的尸体被抬回涿鹿,大鸿把宝剑交还到他手中的时候,他愤怒了,立即决定亲自出战。

    正在这时,少昊清来了:“你没有把我们当成俘虏,还让我们保存了自己的姓氏,就是我东夷集团永远的首领。你的战争就是我的战争,我来了。”

    随他来的,有许多个氏族队伍,黑压压的一大片。少昊清带的多是金兵器,来参战的人穿的也是过去那种各式各样的兽皮。仓颉和他交情好,问:“你怎么知道我们打神农氏的?”

    “阪泉观兵,天下许多人都知道。除了我领导的部落,来的还有其他氏族,是因为等他们,才来迟了。”

    大鸿告诉他说:“神农氏使用的都是你们的金兵器,力牧被打死了。”

    “我们不仅都是金兵器,还熟练于使用它。轩辕大首领,请让我们参战吧。”

    少昊清战心甚旺,来人也都摩拳擦掌。这里人欢欣鼓舞,特别是大鸿:“再打神农氏就不怕了,有九黎氏呢。”

    但轩辕拒不同意少昊清和他带来的东夷集团参战。少昊清问:“为什么呀?”

    轩辕没有回答。

    有乔这时在场,对于自己两次回避参战,一直心情矛盾。他赞成轩辕的统一大计,希望神农氏归服,但又怕杀死炎帝。二打阪泉力牧战死,知道轩辕愤怒,忐忑的过来看情况。看到轩辕拒绝少昊清助战,从心里佩服,急匆匆回去和小伊耆两个说:“轩辕不用九黎人,有战争道德。这一次打阪泉,我们都要去。”

    小伊耆说:“我们一样的拥护轩辕,甚至死心塌地,这是不容怀疑的。我俩一直看着你,你过去不肯出战,现在怎么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轩辕不会杀死炎帝大人的。咱一起去送送他老人家,要不,以后恐怕就见不到了。”

    “你认为轩辕必胜?”

    “那还用说。”

    这里,少昊清对轩辕说:“我相信你,你所做的,一定有你的的道理。”把金斧留下,又让来的人都留下金兵器:“让它们助你一臂之力。”就带着人回去了。

    轩辕同意留下他们的金兵器。

    大鸿告诉轩辕:“神农氏新的战阵,实在是变幻莫测。他们赢就赢在这一阵法上,是不是先研究一下破阵之法再打?”

    虞桑也向他献计:“你说过,因为我们来涿鹿,神农氏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果然是这样,所以他们才能使用阵法打败力牧。既然如此,我们几家可以先去阪泉,找出设伏点,开战时四面八方都攻击。虎的力气再强大,也怕群狼不是。”

    轩辕说:“这是强势打阵法,使对方阵形处处都在攻击点上,最有破坏性。你也是个会用兵的人!”

    虞桑就得意:“你既然认为好,那我就先去探点设伏。”大鸿也说:“这也可以作为破阵之一法。”

    轩辕拒绝了:“不!兵战需要谋略,但不管是阵战还是野战,与神农战,不用兵法。”

    “为什么?”

    看着大鸿和虞桑一脑门的狐疑,轩辕没有告诉为什么。

    这一次,有乔他们三个首领都来了。方相看到他们参加,自己部落的四个首领也都来了,走在队伍的最后。阪泉村外的打谷场,轩辕氏陈兵以待,没有战鼓,没有号角,各个氏族有序地排列着。甚至连一点喊声都没有,战场出奇的静。

    神农氏这里,风后背着手,站在门口脸朝着墙壁一动不动。炎帝问:“大战来临,不排兵布阵,风后你怎么了?”

    风后头也不回的说:“轩辕来了。”

    “你没去看,怎么会知道?”

    风后说:“我听到了他的气息,什么人的风格,就是什么样的战场!”

    有扈不服气:“他来又怎么了,还不是一样的打。”

    风后慨叹一声,似乎是自言自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炎帝不理解:“前一阵你很有信心,胜券在握,现在怎么悲观怯战,是不是怕轩辕会破了你的阵?这一次我去打头阵,看他能杀了我。”

    风后没有回答炎帝的话。

    原来,哨兵向他报告了东夷集团去涿鹿,人离开了,只留下兵器。没有让九黎人参战来打神农氏,他钦佩轩辕的道德。轩辕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制度天下,让人民安居乐业。他向往之,也寄希望于如果打败轩辕,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炎帝实现这一伟大的思想。但现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轩辕不用智谋来战,一方面是有必胜的把握,不屑与使用。再好的战阵也是人组成的,面对全部拥有的金兵器,自己的战术优势抗衡不了,特别是面对轩辕这样一个善于谋略用兵的人。另一方面,轩辕这是在以德服人,做给天下看,也做给神农氏看。自己有心让炎帝放弃战争,忠诚于神农氏的他又不甘心,就这样矛盾着,所以说了以上的话。

    有扈听炎帝说要亲自出战,激动起来:“不就是打嘛,大不了同归于尽。”

    带领家族冲出去首先列阵。

    风后也只有出来布阵。因为过去阵法都是熟练了的,八阵中七阵一刹那间就布好,却怎么也看不到遂氏一族。风后大声的喊:“遂首领呢?快出来,就亏你们了。”

    老有穷过来说:“他回家去了。”

    风后大吃一惊:“怎么一回事?”

    “早上有人来告诉他,说少昊清叫他回去,还给他的领地,教他们刀耕火种。他这就带着原来的人,一起回去了!”

    有扈大骂:“这个家伙就会这一套,溜之大吉。”

    “炎帝伐补遂”,有学者考证,历史上确有这两个氏族的存在。补氏被炎帝打败以后一路西逃,跑到了今天的河南省,后世也受到了武王分封。补国一直延续至春秋末被郑国兼并,古城遗址在新密市牛店镇。遂氏即古遂国,在今天山东省肥城与宁阳县之间,也是八百诸侯国之一。夹在齐鲁两个千乘之国中间,土地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少,春秋时只剩四姓,成了鲁国的附属国。五霸之首齐桓公为征服鲁国拿它杀鸡儆猴,“国小则弱,一鼓而下”,给兼并了。

    这里风后很是烦恼:“八卦阵,缺少一阵就不全了。”

    有扈说:“我家族人多,补上去不就行了?”

    风后摇摇头:“这不是补的事。没经过训练,在外围掠阵可以,上阵配合不起来。”

    有穷有心机:“现在再找人顶替也赶不上,我说,补多少是多少,总比没有的好。反正遂氏家族不是主阵地,羊肉拌狗肉,他们也看不懂。”

    “只能如此了。”

    但是,有人看出来了。大鸿是参加过前两次讨伐的,特别力牧之死使他刻骨铭心,所以对阵形一目了然。此刻说:“他们的阵形,似乎缺了一块。你们看,左角那阵上,人乱糟糟的,没有排列和队序。”竟然向对阵喊话:“风后,你的八阵怎么成了七阵?我就照准你那残缺不全的地方打啦。”

    因为有了轩辕领战,包括大鸿在内的每一个人底气都足,不管结果如何,他们相信这个领袖人物。所以,他说了这话,也不等轩辕命令,耀武扬威直截向东北角冲去。这一冲,就把阵势冲乱了。有扈的主阵迎不到对方冲锋陷阵的人,又不好拦截,那样阵形就会更乱。风后发现不好,立即变阵,又还原成一字长蛇。这样,两家阵形就是一样的,头对头,尾对尾。

    大鸿带领士师,横冲直撞打了一个回合又出来,看对方的阵被打得七零八落,哈哈大笑。站在阵前耀武扬威:“什么个破阵!龙来了,龟鳖蛇虫都现形。”

    他说出此刻自己的自信心,还比喻轩辕是龙。这个比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以后的皇帝都自比为龙。

    风后不服气,对有扈说:“补阵已经没用了。双方都是一样的战阵,但是他们的人多,金兵器也多,平均使用战力我们必败。要想一击必中,你家族作为突击队,对准轩辕所在的位置,打蛇打头。否则,他们排山倒海过来,我们将处处受敌。”

    有扈说:“好办法,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轩辕被杀死了,其他人就如鸟兽散。”

    根据当时的战场格局,风后的战术是唯一可行的,因为不管是比人数还是比武器,神农氏都不占优势。但是,新的联兵基本上都是金兵器,各个队伍前阵都是雪亮的刀斧,组成了一道无法突破的铜墙似的阵线。轩辕根本不用任何战法,有扈不管冲到哪一个氏族前,都如碰壁。

    大鸿和力牧交情好,泪流满面道:“力牧,我来给你报仇了。有扈,你不是自称天下第一大力士吗,我来会一会你。”手持金刀带头冲阵。

    大鸿说的话,激将了方弼。方相氏前两次出兵阪泉,是抱着置身事外心态的,而且首领们都没来。第二次力牧虽然战败,但葛天听了战况,看出神农氏外强中干。甚至连九黎人这样强势的助战者都不要,可见轩辕胜利的把握有多大,于是下决心站到这条船上来。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他的名言,所以这一次不仅人来了,战心也具备了。方弼是方相部落的大力士,他过去喜欢用标枪,看到少昊清留下的金兵器,也挑了一柄金斧。听大鸿说有扈是大力士,自己之前没有和有扈交战过,此刻跃跃欲试:“谁是大力士,我倒要见识见识。大鸿,你一边去,让我来。”

    大鸿看方弼的模样,几乎发笑:“你穿的什么衣裳?”

    看方弼穿着的是一身熊皮,也一样的把熊的头皮套在脑袋上。来阪泉的路上,大鸿率领的士师走在最前面,方相氏走在最后,人马一字排开,几乎从涿鹿到阪泉。所以方相出师的队伍大鸿看不到,这才惊诧。方弼就告诉大鸿:“少昊清走时,除了兵器,我还要了他们的衣裳。”

    看方相氏其他几家都穿着九黎人各种皮衣,熊虎豹牛,活活的一队豺狼兵。手中,也多拿的是金兵器。

    原来轩辕不同意少昊清参战,是不想利用曾经的敌人来杀自己的盟友,特别是神农氏炎帝。当然也不会拉大旗作虎皮,使用九黎人的服装。但方相氏和自己不是一个部落,他们的人喜欢这种各式各样的皮衣,在尊严上与自己无关。此事被后来的司马迁以讹传讹,在《史记》中说黄帝战炎帝时:“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实际上是黄帝带领作战的氏族中,有一些穿着九黎氏服饰的人,而不是这一类动物参战。有学者说,所谓熊罴貔貅貙虎,是参战各部族图腾物的标识。

    也是不正确的。

    有扈虽勇,敌不住两强。一刀一斧左右开弓,他的脑袋马上就像一个破碎的香瓜。

    刑天也是一个勇士,仓颉仇恨他,一上手就来寻他作对。但不是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刀法就乱了。这时,大鸿和方弼杀死了有扈,过来增援。方弼的虎狼兵逞勇,横冲直撞,刑天的脑袋上不知道被谁砍了一斧,耳朵也被削去了一只。其他人都开始退缩,神农氏败局已定。

    有乔三人参战以后,大鸿问轩辕:“部落四家的士师,原来一直都是你叫给我统领。现在三家首领来了,怎么办?”

    轩辕说:“就让他们带吧,轩辕氏由你领着。”

    大鸿不放心:“他们一直不肯出战,人让他们带着,会不会反戈一击?”

    “不。他三人只是不想杀炎帝,但绝不会反对我。”

    因为开战时轩辕仍使用力牧原来的阵势,一字长蛇,自己的氏族和有虞氏占据中心阵地,方相氏和有乔他们在两端。这样,和有乔对阵的这一端是祝融氏,有乔见到祝融,大叫一声:“嘿,火神,好久不见,你好啊。”

    祝融也看见了他:“这不老有乔嘛,也是来和我打仗的?”

    有乔指着身边的士师:“要打,咱们两个打,不要他们。真刀真枪,会死人的。”

    祝融哈哈大笑:“我打不过你,我只会找火石。”

    有乔调笑他:“我看到了,你拿的是个石刀,那个东西打仗不管用。你看看,我拿的是金刀。”伸手把刀递过去,祝融拿在手中看了说:“哎,真的是好刀。”

    “你说好,就送给你了。”

    两个人说着说着,竟然席地而坐,家长里短叙起来。他们谈笑风生的背后,两家士兵休闲地看着远处的厮杀。

    这时战场上,神农氏的败局已经不可逆转,风后长叹一声。有穷问:“你叹的什么气,是懊恼八卦阵没用得上吧。你说,你的八阵能敌得住轩辕吗?”

    风后说:“那倒不好说。不过,就是敌不住,也不至于败得这样惨。我感叹的是,怎么就在这时遂氏离开了,大概这就是有易所说的天意吧。”舞着一把金刀,也来参加战斗。

    有穷就规劝他:“你和力牧一样,都不是会打仗的人。无缘无故去送死,有那个必要吗?”

    “尽人事吧。力牧,我陪你来了!”带着神农氏向对方中心阵地冲去,迎头碰上了轩辕。

    轩辕一动不动站在那里,身边是一群士师,他们手中拿的都是金枪,密密麻麻如一丛横生的树林。这么多的枪刺,只需一个动作,就会让风后刹那间变成马蜂窝。只见轩辕从腰间拔出金剑,高高举起,一声喊:“停!”

    士师令行禁止,全都收起了枪。有一个还呵斥着风后:“不想死的话,你就滚一边去。”

    这话说得让风后不能容忍,感觉是受到了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强烈的自尊心使他说出一句挑战的话:“如果不是遂氏突然而逃,我的八卦阵你们谁都打不破。”

    但,也只好放下武器。

    学者们一直争议炎黄时代的战争有没有兵法,毫无疑问,所谓的八卦阵当然也属于兵法。河南省密县最新发掘出,唐朝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宫风后八阵兵法图》碑。该图共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余八幅为阵势图,每幅图旁均有文字说明,介绍攻防要诀。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用经略,北清涿鹿,南平蚩尤,底定万国。”

    唐朝距炎黄时代也已数千年,独孤及的《风后八阵图》是否真伪,已经无从考究。绝大部分学者是认可的,还说此图的发现,区别于诸葛亮的《八阵图》,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五百多年。独孤及《风后八阵图》的八个阵式是:天覆阵c地载阵c风扬阵c云垂阵c龙飞阵c虎翼阵c鸟翔阵c蛇蟠阵。诸葛亮八阵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他们是否一脉相传,同属于“八卦阵”?唐朝李靖也是一个会使用八阵的军事家,他的《问对》说出了八阵图的特点:“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内圆外方。”八阵的排列,实际是一幅“八卦方位图”,而其构想,则与《周易》是分不开的。

    《考古中国》再现这一史实,风后创立了八阵,不过不是与蚩尤战,而是与轩辕战。史籍记载八卦有前八卦和后八卦,前八卦是伏羲八卦,后八卦是周易八卦。风后是伏羲氏后代,当时人都知道伏羲八卦,他应当更知道。八卦之玄妙,风后是神农氏的战略家,从中得以启发而形成这一阵法,是符合那一历史环境的。至于他的八卦阵,如果不是遂氏离开而破坏了阵型,轩辕是否也能破解,《考古中国》没有资料以证明之。

    轩辕说:“我们是为主义而战,炎帝不是蚩尤。我命令,所有人都放下武器,否则,杀无赦!”

    人都放下了兵器,战场刹那间静了下来。刑天一只耳朵上包裹着布,对着几个首领骂:“这是两家打仗呀,你们在听谁的指挥?”轩辕正气凛然的指着他说:“我就指挥你,叫你放下武器。你不听,就是个死!”刑天就不动了。

    “去,把炎帝大人请来。”

    炎帝走过来了,神农氏的其它首领也都走了过来。轩辕收剑入鞘,迎上去叫一声:“炎帝大人,你好。”

    炎帝很安详地回答他:“我们打败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没有什么可说的。”

    有乔三人也过来了,和轩辕站在一起,静静听着。

    轩辕问:“你打算怎么办?”

    炎帝说:“感谢你不杀了我。按照规矩,我们既然败了,就必须离开这里。”

    “你们走可以,但为了天下无兵,必须留下一切武器。我发誓,从阪泉之战开始,从今以后只有邦国讨伐侵略的战争,不再有氏族之间相互掠夺的战争。”

    “也罢,谁叫我们是战败者呢。”

    “炎帝大人,咱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天下要长治久安没有战争,就必须一统,我就是在做这样的事。你尝百草,研医药,治百病,功不可没,人们会永远记住你。”

    “在仰韶的路上,你说过划疆而治,我记忆犹新。耕种五谷,养殖六畜,你做到了,这是一统天下的基础。没有它,人们就会有领地和谷物之争,就会有战争,凭这一点,就有资格为天下共主。我以阪泉河为誓,神农氏永远臣服你。”

    “哦,还是您告诉我谷的生长原理,就是在姜寨的那一天,那首先是你的发现。你还说过,能够给人们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我们都无上光荣。”

    “你说到种谷,我想起来一件事。有一次我在一棵正在生长的谷苗根部拉了一泡屎,哎,以后那一棵显然的就比其它的肯长。我做了一个试验,把屎埋到谷子根部,那样,不仅长得茂盛,还能有更高的产量。”

    “好啊,我一定把你的发现向各个氏族推广。”

    跨湖桥遗址,考古学家们利用从地层中采集的花粉c藻类c真菌孢子和炭灰等微型化石,解读出史前人类的农耕活动。他们经常放火烧荒,使长满了桦树c柳树的淡水沼泽地,变成适合种植水稻的农田。沉积物中的大量木炭颗粒表明,跨湖桥先民经常焚烧灌木丛,有证据显示他们可能使用猪的粪肥灌溉稻田。

    “炎帝大人,你要走了,请能留下岐伯。”

    “你要留他干什么?”

    “岐伯懂医,可为天下人救死扶伤。

    “你这倒也是一个好心,但是他不在。如果他在这里,留与不留,也是岐伯自己的事。”

    人都静静地围着,听这两个伟大人物的对话,似乎忘记了正在发生的战争。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研究发现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相比,没有剧烈的战斗场景,很少死亡人数。说这是一次和平的战争。《考古中国》考证,这是事实。一方面是他们之间竟技目标不是杀人越货,如轩辕所说是为了主义,另一方面是这两个伟人的文明程度,比蚩尤之类要高。

    正说着,岐伯出现了。

    他一边大步的走,一边说:“来了,来了。”看他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背上一个竹筐:“轩辕,你是找我吗,感谢你记得。但我不愿离开炎帝大人,希望你能够理解。”

    他的突然出现,人人都感到有趣。轩辕也说:“你怎么一下子就出现了,难道早就知道了我们的战争?”

    岐佰说:“当然。我不是跟你说过,应该来的时候我就会来。”

    “你不愿意留下来吗?”

    “你留也没用,我就是一个自由人,从来名山大川的,处处无家处处家。”

    “知道了,能留下你的人,也留不下你的心,恭敬不如从命。”轩辕拿出自己的剑:“炎帝大人,这柄金剑送给你,会用得上的。走吧,祝你一路平安!”

    风后站出来了,说:“轩辕氏,我想留下来。”

    神农氏的人几乎都大吃一惊,风后是他们部落最有智慧的谋士,而且对炎帝最忠诚。只见风后说:“炎帝大人,不是我要离开你,而是我要辅助轩辕为天下做事。和你在一起只是为几个人,或者几个氏族,为了天下会更有价值,请让我留下来吧!”

    炎帝默默无言。

    有穷说:“轩辕大人,我也要留下来。”

    有乔从来不喜欢他:“有穷,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们不要你。”

    轩辕说:“只要愿意划疆而治,拥护天下一统,我们都一视同仁。有穷,你就留下来吧,还是和有虞氏住在这里。”

    有穷感激道:“轩辕大人,你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人才有胸怀。”

    他说的是心里话,但有乔听了很不舒服,特别还从他的嘴里说出“轩辕大人”这样谄媚的词。气得牙痒痒:“恨不能一脚踩死这个老滑头。”

    炎帝带着他的部落走了,轩辕等都站着目送,听得一路传来他悠然的歌声:

    “积谷于囤,积谷于仓。包裹起干粮,用袋用囊。天下无兵,人人安康。收藏起弓箭刀枪,放马于南山之上。南方南方,那是我的家乡。”

    刑天愤怒地哼了一声:“轩辕氏,我和你没完,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也随炎帝而去。

    有扈死了以后,他的氏族就由自己继承,叫刑天氏。随神农氏而去的,还有祝融杞葛等原来几个氏族,岐佰也随他们一起。同时离开的还有皋陶氏,他们没有和神农氏在一起,而是去了其它地方。这个家族的后人是舜帝时的一位贤臣,传说他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后裔,其实不是。

    炎帝带走了轩辕剑。

    作者在这里继续写道:“这一柄剑后来又回到了黄帝的手中,《考古中国》以后还要叙述到。

    本文述及的每一项考古发掘,都有来龙去脉,都能详细告诉读者它们的归宿。唯有这一次对于轩辕剑的归宿,不能尽知。或者姜寨遗址出土的,那两个类似于剑形的,就是轩辕剑。或者依旧沉埋在地下,等待以后的人们去发掘。之所以是这样的情形,因为轩辕黄帝墓葬尚没有发掘。那是一个未知的世界,那里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考古中国》无法确认。或许在过去了很多年以后,后世子孙们发现了伟大的轩辕剑,真是陪葬在主人的身边。如《正义列仙传》所说的那样:‘轩辕黄帝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棺焉。’

    继续下去的新一篇博士论文,就由他们去写吧。”

    (本章完)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