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馨馨旅馆的前台女人四十多岁,描眉画眼,头发染了黄色,矮胖的身材穿了件红蓝条纹的低领开衫,整个人看起来像一颗上了色彩的土豆。登记完后,她将身份证还给我,吩咐服务员准备房间,然后问我要吃点啥活物。
“活物?难道站在你面前的是猿人吗?”
“哎呀,小姐,您真会开玩笑!我是说海鲜,那可都是活的啊。水箱那边要啥有啥,现吃现做,男人吃鲍鱼,女人吃海参,要来碗海参汤吗?”
面对她的热情,我未加理会,只想早点休息,便定了一碗米饭外加一份青菜炒肉送到房间里。她不太情愿地应了声,又招呼别的事情去了,服务员过来,把我带进楼上一个有电视的单人房间里。
饭后,我只看了一会儿青岛新闻,就上床躺下。半夜里,一阵尖厉的风声和“噼里啪啦”的雨点突然将我从梦中惊醒。风声凄惶,唱着一段高高低低的调子,在窗外响起。“这算什么,比起西北高原的大风歌,只能算是小野兽的怪叫了。”我想。重新闭上眼睛,一会儿,雨点大起来,越来越响,终于汇成一个节奏抽打在玻璃窗上,仿佛打在自然保护站的铁皮屋上,沉重、绵长。在梦中我回到了可可西里,梦见了叫“青青”的藏羚羊和另一只叫“媛媛”的藏原羚。两个小家伙都挺可爱,保护站就是它们的家。可是它们互不理睬,有时候还在一起打架,郁青朴和我一起分别照管它们,各带一只,却无法使它们成为好朋友,木马扎西说只有你们俩近了它们才能热乎起来!我对木马扎西说,哦,他好冷呢,冷得像山岩呢。我又梦见自己站在黑澜山庄的大门前,门口敞开着,可以随意窥视到里面的情景。好一座迷人的姹紫嫣红的洋房花园呀!庭院出奇的大,奇花异木包围着一座宁静的房宅,仿佛是一个植物迷宫,里面有许多物种:杜鹃花竞相开放,牡丹花娇媚无比,海棠花有一种哀伤的美在它们身旁,是一棵大大的猪笼草,它的花像一个巨型花瓶的形状,分泌出特殊的气味,吸引昆虫自投罗网我一时感到迷惑不解,怎么会有外来物种入侵呢,当我低头想走进去进一步看个究竟,曲曲弯弯伸过来的古藤的手臂把我挡了回来,刹那间景像起了变化,荒芜代替了繁华盛木,什么都没有了,真是一个陌生隐僻的废墟所在呀。醒来后知道自己在做梦,头隐隐作痛。
天还在下雨。我起得迟,没有下楼去吃早餐,十二点钟去吃午餐。回到房间里,喉咙有点痛,望着窗外的秋雨,耽搁在这里,思家心切,不免让人情绪低落。要放弃吗?郁青朴在等我回信呢,不能白来一趟呀。换了别人,我才不干呢!我多么愿意一辈子听他差遣呀,他让我做什么我都高兴。“嗨,鲁春燕,我想请你帮个忙,替我做一件事——”我多么喜欢他用这种口吻说话,而在平时,他面色冷峻,心门关闭,就像山岩给冰雪封住了,沉默得很。他不属于冷漠,因为他是那么爱高原上的那些可爱的生灵和他的队友,他的年纪老大不小了,谈到爱情和成家他显得完全无动于衷,可是,他关心着一个患有自闭症的被人收养的孩子,想要了解这个孩子目前的情况。
这时,女服务员推门进来放下一壶热水,她正要走开,我立刻叫住了她,说:“别急着走,我向你打听件事。”
“姐姐,请说。”
“你们镇上的黑澜山庄你总晓得吧?昨天我看到那里已经拆除了,你知道里面的人都搬到哪里去了吗?”
她摇摇头,笑笑,圆圆的脸上露出一对酒窝。“俺是刚来的,家在外地,对这一带不熟悉。”
“这里有谁是本地人吗?”
“前台老板娘和其他人,你可以向他们打听打听。”说完,女服务员走出了房间。我站到窗口,望着窗外,秋雨绵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想到可以从老板娘那里了解一下情况,心里挺高兴,便打算晚饭后找她聊聊。
雨在傍晚停住。到餐厅就餐的人不多,我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服务员拿来菜谱。且不说这里的菜价高,单那菜名就让人莫名其妙,男服务员笑脸解释,“勾勾搭搭”就是一份凉拌绿豆芽;大白菜扣上几块肥肉叫作“水晶之恋”。我品尝着虚名之下的普通饭菜,在这里养殖鱼变成了野生海鱼,蛤蜊做的菜汤说成是“西施舌”,明知受骗,却不想戳破。步出餐厅,我来到前厅,吧台这边的老板娘正在和一个男子交谈,等那人离开,我趁机上前搭讪,“大姐,我向你打听一下有关黒澜山庄的事,”刚说完一句,她立刻用不耐烦的语气打断我,一边说一边在看一张单据:“没见我正忙吗?有事找别人打听吧。”
我毫不在意,用愉快的口吻说:“大姐,你们馨馨旅馆里的活物真好吃!”
“是吗?你觉得啥最好吃?”
“西施舌做的菜汤。”
她抬起头朝我笑笑,两片肥厚的嘴唇像蚌壳一样张开来,发出“咯咯”的笑声,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那倒不假,单听名字就让人流口水。西施舌都快绝种啦,本地人有时候也难吃到,你真有口福呀。”
“我没见过‘西施舌’,长得什么样,不过蛤蜊的味道我是品尝过的!请你告诉我,如果那份菜端到黑澜山庄的餐桌上,会怎么样呢?”
“我们也没跟你多要钱,就是好听一点,”她尴尬地笑了笑,然后疑惑地看着我,说:“你干嘛提到黑澜山庄呢?”
我盯者她那黑色的眼珠回答:“昨天特去拜访一个人,结果发现里面空了,根本找不到人!”
“难道你不知道吗,拆了快一年了,那里的人都走了!你找谁呀?”
“杜大丽。”
“哦,我以为要找女主人呢,那才叫吓人一跳呢!她可真是一个不一般的女人呢,我欣赏她!说什么的都有,听到有人骂她是坏女人,我倒觉得那是在嫉妒人家呢!可惜那么年轻就死了。”
“你在说——”
“葛巾艳呀,你不认得她?”
“不认得,我要找的是杜大丽。”
“哦,她家保姆。”
提到杜大丽,她表示只见过两次面,并不熟悉,更不知她的去向。我想请她讲讲黑澜山庄,她摇摇头表示很忙,又低头去翻看单据,闭口不言。我正要走开,打算找别人问一下,她突然说让我等等,然后拿起电话把餐厅里姓王的男服务员叫了过来。一番交谈后,得知他在黑澜山庄干过零活,送过饭菜,不但认识杜大丽,而且是同村人,只是他们那个村庄已成空村,拆迁后要重建新的居民小区,大部分人家都已搬出去另住了,只剩下几户没走,不知道杜大丽家还在不在村里。
也只好去那里打听了。
翌日上午晴朗的天气里,温暖的阳光舒适地从头顶照射下来。在湿漉漉的大街上,栾树作为行道树整齐地排列着,卵形树叶正在变成浅棕色,淡黄色小花像米粒般洒落在地。在路边叫了一辆出租车,年轻的司机毛毛躁躁,我上去还未坐稳,车子已开了出去。
离开黑澜镇,沿公路转向西南,进入大道。风从车窗里钻进来,凉丝丝吹拂着脸颊,顺着它溜进来的方向眺望,弯曲的海岸线亮亮堂堂,海面脱去了浅灰换上淡蓝的裙装,只是不见一只船影。我想起小时候日照奶奶家那边海面上飘起的木船,两头翘起仿佛一只只鞋子泊在水面上。询问司机为何不见船只他回答近海无鱼打捞。地球上许多物种都在加速灭绝,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无可避免。我想起可可西里苍凉的大地,纯净得能融化人心的天空,天上的云活像魔术师不断变化着色调和图案,那里是野生动物天堂般的居所。我又想起胆小而擅长奔跑的羚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为利益驱使者猎杀它们织造羊绒“沙图什”的血腥屠杀,使某些人的灵魂堕落成魔鬼的差役,而有的人肯站出来为它们付上行为和代价。志愿者们为保护的对像与对手周旋甚至激战,有人在枪口下倒下了,他的名字连同身躯都将被尘沙掩埋可是对我而言,他们的故事和呆在那里的短暂时光将使我终生铭记,回味无穷。
“弯弯海岸你曾为我写下爱的诗篇回首只见一片浪花,为何不见你的笑脸?”
小伙打开了车上的音响,邓丽君温婉的歌声在耳畔回响,目光所及的海岸忽然被遮挡起来,一座座建筑物矗立在距海岸不远的地方,周围用围墙圈了起来,还有一个像圆锅一样的金属物发着亮光。高大的烟囱向上冒着黑烟,蓝色海洋被切割成方块、条状,最后一个障碍物干脆将海岸完全遮住,不留一点缝隙。
“海岸那边都是工厂吗?”我问。
“是啊,叫海滨工业园。”
“真是大煞风景,应该叫污染源才是!”
“小姐真是快人快语,要是让县市里的头头们听见了,准把他们的鼻子气歪!这是他们的政绩,都上了电视的。”
这一幕很快过去。汽车向南拐弯,一段土路之后向西南驶入乡道。现在田野展现在面前,宁静而开阔,早秋作物已经收获,只剩下晚种的大豆、玉米和花生,车窗外从海边到这一带风景布散着蓝色、绿色和黄色相间的色彩。越过庄稼地,前面是一片稀稀落落的树林,也是黄绿相间的色彩,地上落了一层树叶,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脱光净尽,让地上的落叶加厚一些。从这里穿过去,小伙子吹起了口哨,他欢快的情绪感染了我,真想放声高歌,让沉闷气氛伴随行程,实在与我天性相违。离村庄愈近,我又担心起来,忧虑着如果打听不到杜大丽,徒劳而返,暂时无法向郁青朴交代了,只能先回家等来日再来胶南探访。
村庄一个接一个,像棋盘一样方方正正。与身旁的司机交谈中得知,黑澜那边的山属于小珠山脉,这边属于大珠山风景带,再往西便是琅琊。从东往西蜿蜒的海岸线、田野、村庄和山脉将这一带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不久的将来,村改居将使这片土地逐渐失去往日的宁静,越来越多地融入城市的主流中,从青岛通往西海岸的海底隧道以及海湾大桥就要开工,伴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将是周边工业化浪潮带来的遍野厂房和林立高楼,耕地被圈占,农民变市民。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现在已经不多,每个村子里的年轻人几乎全部走光,外出打工成为普遍选择,留守在家的大都是孩童和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阡上口子村一片老式旧瓦房属于拆迁重建范围。走进村庄,鳞次栉比的人字形屋脊的房屋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的布置,排列得整齐而紧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单独的院落。街面上见不到任何人影,跟黑澜山庄一样,所有的门窗均被拆掉,只等推土机来将只剩空架的房屋夷为平地。从车上下来与司机走了几个胡同,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我不甘心,又来到后街,如果在这里再找不到人打问,只好回去。幸运的的是在胡同口遇见了一位少年人,他说还有两户没搬,其中一户是杜家,在他的带领下居然找到了杜大丽。她是一个朴实健壮的妇人,四十多岁,正在院子里忙活着收拾东西准备搬家。“婶婶,有人找你!”少年人说完转身而去,我上前几步说:“你好,杜大丽!我叫鲁春燕,特来找你有点事。”她疑惑地望着我,说不认得我,问我有何事,我拿出郁青朴亲手写的信交给她,说明来意。她拆开信匆匆读完,吩咐我进屋说话,我立刻答应并告诉她自己是打车来的,出去跟司机打声招呼,让他在外面等一会儿,然后转身回到杜大丽这里。
院子里乱糟糟,房间里也是一片狼藉,真没落脚的地方,她把我让到炕上,自己也坐到炕头上。
“杜姨,找到你真不容易!”我笑道,讲了讲远道而来的经过。
“烧水的东西收拾走了,只能让你干坐着,真抱歉。唉,真没想到小郁去了那么遥远的地方!难得他还惦记着童童这孩子。他还好吗?他结婚了吗?你是他——”她用狐疑的目光看着我说。
“他没有结婚,我们同在一个自然保护站工作,是队友。”我回答。“他关心一个被收养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说自己没有实现监护人的承诺,很惭愧。他委托我回山东后抽时间来一趟青岛,向你打听一下孩子怎么样了,见见孩子,让我回个信给他,最好有你的亲笔信附上转告他。从高原上下来,我决定顺便先来青岛,替他办完事后再回日照家里。”
“没回家先跑到这里来,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嫚儿!”
“哦,我是有点性急,我这人就这样,不愿拖拉,能办的事要尽快去做。杜姨,带我去看看孩子吧,我会将所看到的告诉他。”
“我倒是愿意照信里请求的陪你走一趟,带你见见孩子,顺便探探亲,可是你瞧真是走不开呀!第一趟已经运走了一部分家具,这第二趟汽车要把剩下的东西全部弄走。孩子还在灵山岛,去那里当天不能回来,如果遇上大风或大雾天气,在岛上呆上几天也难说。你自个儿写封信告诉他便是,对他说孩子现在好了很多,会叫人了,基本像个正常孩子不会成为傻子,让他别再挂虑。我建议你也别去了,多累呀,回家吧,照我说的给他写封信就是。”她一脸轻松地说。
“不行,我已经承诺,不愿失信,我一定要亲眼见见孩子!请你陪我去一趟吧。”我央求道。
“你瞧,实在走不开呀,忙着搬家呢!若不是家里的蔬菜大棚耽搁了,俺也早搬走了。说实话,男人不愿钻‘兔子笼’,住在里面憋得慌,上不去下不来更麻烦,愿意住平房,这不,镇上自己家的房子不住,回到父母这里来种大棚菜,可是还得走。孩子们倒是喜欢,高楼好干净好漂亮呀,四间瓦房换两个套二房,挺划算,将来不愁结婚没房住。”杜大丽唠唠叨叨,“灵山岛太远了,你坐船不晕吗?劝你别去了,省省心吧。汽车就快来了,俺得赶紧收拾一下。”说完,她从炕上跳下来,将炕头上的破旧二胡放进一个木箱里,又伸手去摘墙上挂的相框,里面一张彩色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急忙嚷道:“快给我看看!”
我从她手中把相框抢过来,在陈列的照片中,我定睛在一张鸭蛋脸上。在一堆照片中她是那么出众,只除了嘴唇微厚一些,其它部位无可挑剔。与倚着法桐树的那张照片不同,短发变成了烫卷的中长发,随意披在肩上。她坐在草坪上,旁边搁着一顶草帽,身子微微倾斜,头颈也保持着跟身体一致的姿势。除了发型,同样的一张脸,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在这里妩媚中透着干练和骄傲,**的眼神深藏在微微扬起的眉毛下含而不露,那种质朴和恬静的气质在此没有一丝一毫展现的痕迹。
“你瞧,这是我女儿的照片,她在外地读大学呢!这是儿子,在饭店里干,平常很少回来。”杜大丽凑过来,骄傲地指着另外的两张照片说。
“你女儿好可爱呢!我在看这个人的!有一次看到郁青朴拿着她的另一张照片发呆,眼泪留下来,真替他们难过。她年纪轻轻离开了世界,把孤独留给了别人,太可惜了。”我低声说。
“啊,你是说葛巾艳呀!她的相簿里有那么多照片,我就挑了这一张。嗯,你还知道什么?”杜大丽小心翼翼地问。
“他什么都不肯说,只除了她是他的未婚妻和她已离世这个事实。”
“什么未婚妻,她是他的老板;而且她根本就没死,活得好好的呢!”说完,她看到我惊讶的脸色,突然察觉失了口,急忙掩饰道:“咳,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说不清楚,只有天知道。”
我请求她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她硬是不开口,在我的再三央求之下,她说:“她就是童童的母亲,这孩子出生后就被我妹妹一家收养。如今孩子还在灵山岛,但不在我妹妹家,她已经把孩子要了回去,别人都当她车祸死了,如今隐姓埋名跟岛上一位寡妇住在一起。”
我指指照片,“就是她吗?”
“是她——黑澜山庄原来的女主人,我和郁青朴都曾为她做事,他是助理我是保姆,也算是同事,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孩子的父母是谁,为什么要把孩子送人,是嫌弃他有病吗?”
“郁青朴没告诉你吗?”
“没有,我也不便多问。”
“孩子一出生就被抱走了,那时候还不知道他会有那毛病。”
“那又是什么原因,究竟出了什么事?葛巾艳既是孩子的母亲,又怎么会成为郁青朴的未婚妻?孩子的爸爸是谁?黑澜山庄的男主人呢?”我紧盯着杜大丽,进一步问。
“你的问题太多了,一时说不清楚,我也不愿多说。我只能告诉你葛巾艳的丈夫死了,而且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爸爸,我没有骗你。鲁春燕,如果你关心小郁,替他考虑,就什么也不要说,只说孩子与过去相比好多了,是可以上学的,就说是从我这里听到的,总之,写封信应付他一下就是。我倒是觉得他能跟你这样的嫚儿结婚是福气,再不要打搅别人了!”
“我一点听不明白,你能不能多说一点,给我讲讲黑澜山庄里的故事?”
“不能。”她说,从我手中拿回相框,放进木箱里,对我的任何疑问都不再理睬。我猜想是桩不光彩的事,联想到馨馨旅馆里的老板娘对流言蜚语的批评,“坏女人”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在这个**泛滥的时代,婚外恋、离婚以及多角男女关系已经成为家庭和婚姻的破口,像郁青朴如此自敛聪明的男人竟然也会钻进去,实在让人失望和大惑不解,如果没有爱情仅仅出于对金钱和美貌的追求,又怎么会受得住可可西里荒凉僻远的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大自然和其中动物的热爱使他拍下了许多照片,相机伴着他的身影让他把焦距对准了那片土地,凭他的才干他完全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谋得一份好工作,日子过得舒服些,为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还活着——
“杜姨,我可以不再寻问其它事情,可是你一定要让我亲眼见见孩子,把真实情况转告他,请你一定告诉我怎么才能找到孩子。”最后,我再一次央求说。
“那好吧,你实在不听劝就走一遭灵山岛”
离开杜大丽之后,当天我又回到了馨馨旅馆。夜晚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和杜大丽的一番交谈,深感不平,对黑澜山庄女主人之死的传闻究竟有怎样的误会不得而知。杜大丽不会瞎说吧?旅馆中间墙壁的隔音效果非常糟糕,恐怖音乐时起时落,让人心惊胆战,夜深人静那边的客房一点都不替别人考虑。虽然看不到电视画面,现代音乐制作出来的逼真效果充满了阴森诡谲的调子。奇怪,随着不断变幻的音乐节奏,倒觉得这种音乐配给黑澜山庄蛮合适。——良久,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屋子里一片漆黑,反而静得让人睡不着觉,临走前杜大丽最后说的几句话在耳边回响,赶也赶不走。“唉,谁能测得透呀,他们在我眼皮底下发生的事,真是看不懂,到底谁糊涂谁清醒,不好说。又牵扯到别人,暗中的隐情只有老天爷知道。黑澜山庄就是个邪宅,住在里面的人都不得安生。哎哟,外面汽车的动静传来了,男人回来了。别闲扯了,往事随风去,大家别瞎掺呼。”
次日早晨,从旅馆出来我来到积米崖码头,排队买了一张去灵山岛的船票,旁边有人立即送上一张精美的宣传图片。上面的文字和画面告诉人们灵山岛是北方第一高岛,因水灵空秀而得名;黄海中的孤岛除了苍凉的的冬季以外,其它季节都适合旅游,秋季最美,火炬树红遍山岭,森林公园景色如画,爬满沟壑的野葡萄奉上酸甜甘饴,蜂拥而至的鲅鱼群会使垂钓者难以释手,数量繁多、种类齐全的候鸟也会在驿站停留云云。如果单单旅游,秋季是不错的选择,但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朋友的托付。
比起从青岛到黄岛的轮渡,这一趟海上旅程既漫长又颠簸。上午九点十分,一艘新的小客船劈波斩浪准时由北向南开拔,船上乘客寥寥无几,据一位参加钓鱼节的游客说几年前曾经发生过海难,加上很多人受不了晕船和海上颠簸之苦,所以客人非常有限。大海的动感比起高原湖泊宁静的美,是雄壮的。站在船舷旁,眺望海水,心情竟然有些激动,郁青朴他一往情深的人竟然还活着如果不是杜大丽扯谎(她干嘛要扯谎),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和孩子是什么关系,难道孩子的父亲会是他吗?杜大丽不愿透露。黑澜山庄与他们有关的故事,大大引发了我的好奇心,看来往昔是一页不堪回首的黑暗和忧伤,但愿此行能帮助到青朴,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我隐隐觉得在整桩事情中,包含着种种神秘莫测的东西,这一番查访,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不仅是去看看孩子,而且,我也说不清楚,冥冥之中好像有股神秘的力量,要带我去探个虚实。
客船启航半个小时后,海面上起了风,天气有了变化。早晨出门时是个不错的天气,现在开始晴转阴。太阳在玩藏猫猫的游戏,一会儿露出笑脸,一会儿钻进云层,海水紧跟着一阵发亮,一阵发暗。茫茫的海洋,无尽的荒凉,见不到一只海鸟,也没有看到其它船只,再往前仍然没有,这才觉得期待许多船只像长着鸟的翅膀漂在海面上的景像不会出现。现代社会改变了一切,大自然也在悄悄变化着,不知水下还生存着多少海洋生物。都说当地的海鲜如何好吃,那一份鲅鱼变鲐鲅的把戏领教过了。我想起西部凝固的海,狂风将沙丘吹成鱼鳞般的波纹,一层层向前递进延伸,干枯的胡杨树被扭曲成千奇百怪的姿态,使人联想到恐惧和神秘。“大多数人喜欢了无生气的生存,只有少数人喜欢逆风飞扬,就像胡杨树,它们曾经那样活过。它们是我的榜样。”临走前我对郁青朴的劝说无效,他的这种想法让人心酸不已,在我的眼睛里他应该是另外一种树,充满浓浓绿意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从青年一直活到老年,而不是让自己的生命过早枯干。我想起作为志愿者走进保护区,第一次看到他那与众不同的形像:目光深邃、神情沉默;皮肤黝黑;肩披长发,留着浓密的胡子。乍看以为是老人,仔细瞧却是个年轻人,身上背的不是枪,是一架照相机。以后有了更多的接触,看到在他的镜头下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包括雪山也在说话——他拍下了空旷无垠的山峦圣洁的美,拍下了湖泊凝望湖岸千古的宁静,拍下了成群结队在地平线上涌出的藏羚羊精灵般优美的跑姿这些照片大家都可以欣赏,唯独一张女人的照片他从不示人。那天下午我看见他独自坐在一边流泪,以为他在为一只被偷猎者猎杀的藏羚羊哀哭,当我悄悄走过去看到他手中的女人照片,我开着他的玩笑,但他说出的话让我深感惊异和冒失。
船舶颠簸得好厉害,似乎在向一边倾斜,是谁在摸我的脸?浪花真是俏皮,居然手臂伸得这么长。在波峰浪谷起伏的小船,像在陆地上荡秋千,很快我发现不是在闹玩,张牙舞爪的浪头露出了狰狞面目,随着别人走开,我也跟着下到船舱里去了。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船终于平稳下来,我随其他乘客又回到甲板上。天空已经放晴,海面变得温柔恬静,漂亮得像一片青翠的草原,被蔚蓝的天空映衬着。孤岛从海面上冒出来,就在右前方,形状如同巨鲸,蜿蜒陡峭的山脊是它的背鳍。看似近在咫尺,从侧面绕过去来到正面,然后与之亲密接触,是在半小时以后。小船抛锚在码头上,在这里可以看到好些停泊的渔船。客人们纷纷走出舱外,来到岸上。水灵灵的山岛娇美起来,宛如画屏,吸引着每一位向它瞩目的人,山峦青翠,下面房屋、树木、街道,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航行花去了一个多小时,已近中午。下船后仍然有眩晕和微醉的感觉,仿佛脚底下还在滑动和摇晃,原来晕船和高山反应一样令人不舒服。走出码头,在离海岸很近的几家小旅馆中,我选择了“海上人家”。侍者把我当成外地游客,一番好意地说清晨与傍晚是两个好时段,站在“海上人家”长长的前走廊上,早上可以观看一轮红日从海上喷薄而出,黄昏欣赏红日坠落,夜间享受仰望星星的惬意。因为晕船的缘故,吃不下任何东西,中午在旅馆休息了一段时间,下午便去找杜青艾。灵山岛上有十几个自然村,按照杜大丽提供的地址,我走在大街上,在这里看不到任何车辆,更无法打的。古老的街巷,朴素的农家渔舍,墙头房顶上的猎猎彩旗,蹲在路边略显羞涩等你走近才问你一声的卖海螺的妇女,都让人耳目一新。穿过街巷,走进某村根据门牌号码很顺利地找到了杜青艾。杜青艾正在家晾晒干墨鱼,她看起来比杜大丽小几岁,身材要矮瘦一些,态度和气,声调比妹妹的大嗓门柔和许多。她已经接到杜大丽的电话,对于我的来访并不感到突兀,交谈之后她便放下手中的活,让我进屋喝水,坐下后话题自然地扯到孩子身上,她说上个月童童妈妈带孩子到老韩家聚会,她碰到他们,看到孩子好多了,算是正常了。
“童童的妈妈,你是说葛巾艳吗?”
“她现在改名换姓叫夏雪旎。”
“这么说是真的!杜大丽说的一点不假!”
“什么真的假的?”
“我是说孩子的妈妈——她是什么时候把孩子从你这里带走的?”
“两年多了。”她说。
我们接着又聊了一会,我请她立刻带我去见见孩子,她说时候不早了,家里有事走不开,约好明天上午九点钟陪我一起去。
第二天上午我准时来找杜青艾,她锁好家门我们一起走出去。穿越街道和另外的村庄,我们走进西北部一个最萧条、偏僻的村庄,越过村里最后一户人家,她还要往西走,我开始怀疑姐妹俩是不是在糊弄我。
“梅冬美家是西村最后一户人家,离这里还有一里地,”她解释道,“他们家祖先得了麻风病,被赶出村子。他的后代一直在村子外居住,已经好几代了,可惜梅冬美唯一的女儿失踪了,传说死在前几年的那次意外翻船中。”
“她干吗不迁回到村子里住呢?”我问。
“那里有个挺大的泉井,井水又清又甜,种的菜特别好吃,拿到外面很容易卖掉。现在可不是她一个人住。”她说。
“哦,现在是她和他们娘俩在一起。”
“是啊,夏雪旎不会高兴陌生人出现在她面前,她嘱咐过我不要告诉任何人她在这里,只除了郁青朴以外。昨天接到妹妹的电话,本不想给外人带路,她说你是从郁青朴身边大老远来的,只为了见见孩子,便答应下来。不瞒你说,我还挺想孩子呢,也想看看他,虽说那孩子从没叫我一句妈妈。”
杜青艾边说边带我踏上一条半掩在杂树林里的土路,黑黝黝伸展到离村子一里多路的野外。走出这段路,往西地势反而变得平坦开阔,南面的海和北面的山一目了然。往前步行了十几分钟后,一大片菜园子和一栋被稀落的树木掩映的孤零零的青砖瓦房映入眼帘。我怀疑是不是要被带到一个窗闭门锁、满院杂草的破落户里。可是推开木门一看,里面院子收拾得整洁干净,墙角的菊花十分漂亮,一个女人正背着门口弯腰将一筺卷心菜搬到三轮车上。
“嫂子,有客人来啦!”杜青艾嚷道。
梅冬美转过身,笑容可掬地看着我们,招呼我们进来。交谈几句,杜青艾作了介绍,我说明来意后,四十多岁的女人脸上闪过狐疑的警惕的目光。
“你要见见童童?”她问。
“是啊。”
她“呃”了一声,说道:“孩子挺好,别让你的朋友挂心,他不在家跟着大人出去了。你瞧,我现在要出去卖菜,得锁门,你们走吧。”她态度变得冷淡地说。
我站着不动。“阿姨,我老远赶来不能白跑一趟,您能告诉我他在哪里吗?我一定要见到他。”
见我态度坚决,梅冬美踌躇不决,再三询问之后,她终于说出大人带孩子到西海岬角玩去了,不知何时回来。她不客气地赶我们出来,自己推出三轮车,锁上门。“你们愿意,就自己去找吧。”她扔下这句话骑上三轮车走开了。
“这老梅,真是的!她原来脾气就古怪,不喜欢跟人家打招呼,自从他们娘俩来了,她像得着了阳光,出去卖菜见到谁都眉开眼笑!今天她太不给面子了,不愿我们见见孩子,不知怎么想的!难道我还能把孩子再要回来吗?他可是个挺麻烦的小家伙,一点都不可爱,扔掉了也没人捡,还当宝贝了呢!”杜青艾生气地说。
我劝她别生气,希望我们立刻去寻找,杜青艾不愿陪同前往,她说西海岬角是个阴森吓人的地方,整天雾气腾腾,涨潮的时候声音特别大,还淹死过人。“一路上你可看见人影吗?除了放羊的,当地人不来,游客也不来。”她说,然后劝我先回去下午再来。我最讨厌胆怯、畏缩与拖延,不愿就此回去,便决定独自前往。分手后她向东而返,照着她刚才所指示的方向,我向西而来。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活物?难道站在你面前的是猿人吗?”
“哎呀,小姐,您真会开玩笑!我是说海鲜,那可都是活的啊。水箱那边要啥有啥,现吃现做,男人吃鲍鱼,女人吃海参,要来碗海参汤吗?”
面对她的热情,我未加理会,只想早点休息,便定了一碗米饭外加一份青菜炒肉送到房间里。她不太情愿地应了声,又招呼别的事情去了,服务员过来,把我带进楼上一个有电视的单人房间里。
饭后,我只看了一会儿青岛新闻,就上床躺下。半夜里,一阵尖厉的风声和“噼里啪啦”的雨点突然将我从梦中惊醒。风声凄惶,唱着一段高高低低的调子,在窗外响起。“这算什么,比起西北高原的大风歌,只能算是小野兽的怪叫了。”我想。重新闭上眼睛,一会儿,雨点大起来,越来越响,终于汇成一个节奏抽打在玻璃窗上,仿佛打在自然保护站的铁皮屋上,沉重、绵长。在梦中我回到了可可西里,梦见了叫“青青”的藏羚羊和另一只叫“媛媛”的藏原羚。两个小家伙都挺可爱,保护站就是它们的家。可是它们互不理睬,有时候还在一起打架,郁青朴和我一起分别照管它们,各带一只,却无法使它们成为好朋友,木马扎西说只有你们俩近了它们才能热乎起来!我对木马扎西说,哦,他好冷呢,冷得像山岩呢。我又梦见自己站在黑澜山庄的大门前,门口敞开着,可以随意窥视到里面的情景。好一座迷人的姹紫嫣红的洋房花园呀!庭院出奇的大,奇花异木包围着一座宁静的房宅,仿佛是一个植物迷宫,里面有许多物种:杜鹃花竞相开放,牡丹花娇媚无比,海棠花有一种哀伤的美在它们身旁,是一棵大大的猪笼草,它的花像一个巨型花瓶的形状,分泌出特殊的气味,吸引昆虫自投罗网我一时感到迷惑不解,怎么会有外来物种入侵呢,当我低头想走进去进一步看个究竟,曲曲弯弯伸过来的古藤的手臂把我挡了回来,刹那间景像起了变化,荒芜代替了繁华盛木,什么都没有了,真是一个陌生隐僻的废墟所在呀。醒来后知道自己在做梦,头隐隐作痛。
天还在下雨。我起得迟,没有下楼去吃早餐,十二点钟去吃午餐。回到房间里,喉咙有点痛,望着窗外的秋雨,耽搁在这里,思家心切,不免让人情绪低落。要放弃吗?郁青朴在等我回信呢,不能白来一趟呀。换了别人,我才不干呢!我多么愿意一辈子听他差遣呀,他让我做什么我都高兴。“嗨,鲁春燕,我想请你帮个忙,替我做一件事——”我多么喜欢他用这种口吻说话,而在平时,他面色冷峻,心门关闭,就像山岩给冰雪封住了,沉默得很。他不属于冷漠,因为他是那么爱高原上的那些可爱的生灵和他的队友,他的年纪老大不小了,谈到爱情和成家他显得完全无动于衷,可是,他关心着一个患有自闭症的被人收养的孩子,想要了解这个孩子目前的情况。
这时,女服务员推门进来放下一壶热水,她正要走开,我立刻叫住了她,说:“别急着走,我向你打听件事。”
“姐姐,请说。”
“你们镇上的黑澜山庄你总晓得吧?昨天我看到那里已经拆除了,你知道里面的人都搬到哪里去了吗?”
她摇摇头,笑笑,圆圆的脸上露出一对酒窝。“俺是刚来的,家在外地,对这一带不熟悉。”
“这里有谁是本地人吗?”
“前台老板娘和其他人,你可以向他们打听打听。”说完,女服务员走出了房间。我站到窗口,望着窗外,秋雨绵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想到可以从老板娘那里了解一下情况,心里挺高兴,便打算晚饭后找她聊聊。
雨在傍晚停住。到餐厅就餐的人不多,我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服务员拿来菜谱。且不说这里的菜价高,单那菜名就让人莫名其妙,男服务员笑脸解释,“勾勾搭搭”就是一份凉拌绿豆芽;大白菜扣上几块肥肉叫作“水晶之恋”。我品尝着虚名之下的普通饭菜,在这里养殖鱼变成了野生海鱼,蛤蜊做的菜汤说成是“西施舌”,明知受骗,却不想戳破。步出餐厅,我来到前厅,吧台这边的老板娘正在和一个男子交谈,等那人离开,我趁机上前搭讪,“大姐,我向你打听一下有关黒澜山庄的事,”刚说完一句,她立刻用不耐烦的语气打断我,一边说一边在看一张单据:“没见我正忙吗?有事找别人打听吧。”
我毫不在意,用愉快的口吻说:“大姐,你们馨馨旅馆里的活物真好吃!”
“是吗?你觉得啥最好吃?”
“西施舌做的菜汤。”
她抬起头朝我笑笑,两片肥厚的嘴唇像蚌壳一样张开来,发出“咯咯”的笑声,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那倒不假,单听名字就让人流口水。西施舌都快绝种啦,本地人有时候也难吃到,你真有口福呀。”
“我没见过‘西施舌’,长得什么样,不过蛤蜊的味道我是品尝过的!请你告诉我,如果那份菜端到黑澜山庄的餐桌上,会怎么样呢?”
“我们也没跟你多要钱,就是好听一点,”她尴尬地笑了笑,然后疑惑地看着我,说:“你干嘛提到黑澜山庄呢?”
我盯者她那黑色的眼珠回答:“昨天特去拜访一个人,结果发现里面空了,根本找不到人!”
“难道你不知道吗,拆了快一年了,那里的人都走了!你找谁呀?”
“杜大丽。”
“哦,我以为要找女主人呢,那才叫吓人一跳呢!她可真是一个不一般的女人呢,我欣赏她!说什么的都有,听到有人骂她是坏女人,我倒觉得那是在嫉妒人家呢!可惜那么年轻就死了。”
“你在说——”
“葛巾艳呀,你不认得她?”
“不认得,我要找的是杜大丽。”
“哦,她家保姆。”
提到杜大丽,她表示只见过两次面,并不熟悉,更不知她的去向。我想请她讲讲黑澜山庄,她摇摇头表示很忙,又低头去翻看单据,闭口不言。我正要走开,打算找别人问一下,她突然说让我等等,然后拿起电话把餐厅里姓王的男服务员叫了过来。一番交谈后,得知他在黑澜山庄干过零活,送过饭菜,不但认识杜大丽,而且是同村人,只是他们那个村庄已成空村,拆迁后要重建新的居民小区,大部分人家都已搬出去另住了,只剩下几户没走,不知道杜大丽家还在不在村里。
也只好去那里打听了。
翌日上午晴朗的天气里,温暖的阳光舒适地从头顶照射下来。在湿漉漉的大街上,栾树作为行道树整齐地排列着,卵形树叶正在变成浅棕色,淡黄色小花像米粒般洒落在地。在路边叫了一辆出租车,年轻的司机毛毛躁躁,我上去还未坐稳,车子已开了出去。
离开黑澜镇,沿公路转向西南,进入大道。风从车窗里钻进来,凉丝丝吹拂着脸颊,顺着它溜进来的方向眺望,弯曲的海岸线亮亮堂堂,海面脱去了浅灰换上淡蓝的裙装,只是不见一只船影。我想起小时候日照奶奶家那边海面上飘起的木船,两头翘起仿佛一只只鞋子泊在水面上。询问司机为何不见船只他回答近海无鱼打捞。地球上许多物种都在加速灭绝,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无可避免。我想起可可西里苍凉的大地,纯净得能融化人心的天空,天上的云活像魔术师不断变化着色调和图案,那里是野生动物天堂般的居所。我又想起胆小而擅长奔跑的羚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为利益驱使者猎杀它们织造羊绒“沙图什”的血腥屠杀,使某些人的灵魂堕落成魔鬼的差役,而有的人肯站出来为它们付上行为和代价。志愿者们为保护的对像与对手周旋甚至激战,有人在枪口下倒下了,他的名字连同身躯都将被尘沙掩埋可是对我而言,他们的故事和呆在那里的短暂时光将使我终生铭记,回味无穷。
“弯弯海岸你曾为我写下爱的诗篇回首只见一片浪花,为何不见你的笑脸?”
小伙打开了车上的音响,邓丽君温婉的歌声在耳畔回响,目光所及的海岸忽然被遮挡起来,一座座建筑物矗立在距海岸不远的地方,周围用围墙圈了起来,还有一个像圆锅一样的金属物发着亮光。高大的烟囱向上冒着黑烟,蓝色海洋被切割成方块、条状,最后一个障碍物干脆将海岸完全遮住,不留一点缝隙。
“海岸那边都是工厂吗?”我问。
“是啊,叫海滨工业园。”
“真是大煞风景,应该叫污染源才是!”
“小姐真是快人快语,要是让县市里的头头们听见了,准把他们的鼻子气歪!这是他们的政绩,都上了电视的。”
这一幕很快过去。汽车向南拐弯,一段土路之后向西南驶入乡道。现在田野展现在面前,宁静而开阔,早秋作物已经收获,只剩下晚种的大豆、玉米和花生,车窗外从海边到这一带风景布散着蓝色、绿色和黄色相间的色彩。越过庄稼地,前面是一片稀稀落落的树林,也是黄绿相间的色彩,地上落了一层树叶,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脱光净尽,让地上的落叶加厚一些。从这里穿过去,小伙子吹起了口哨,他欢快的情绪感染了我,真想放声高歌,让沉闷气氛伴随行程,实在与我天性相违。离村庄愈近,我又担心起来,忧虑着如果打听不到杜大丽,徒劳而返,暂时无法向郁青朴交代了,只能先回家等来日再来胶南探访。
村庄一个接一个,像棋盘一样方方正正。与身旁的司机交谈中得知,黑澜那边的山属于小珠山脉,这边属于大珠山风景带,再往西便是琅琊。从东往西蜿蜒的海岸线、田野、村庄和山脉将这一带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不久的将来,村改居将使这片土地逐渐失去往日的宁静,越来越多地融入城市的主流中,从青岛通往西海岸的海底隧道以及海湾大桥就要开工,伴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将是周边工业化浪潮带来的遍野厂房和林立高楼,耕地被圈占,农民变市民。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现在已经不多,每个村子里的年轻人几乎全部走光,外出打工成为普遍选择,留守在家的大都是孩童和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阡上口子村一片老式旧瓦房属于拆迁重建范围。走进村庄,鳞次栉比的人字形屋脊的房屋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的布置,排列得整齐而紧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单独的院落。街面上见不到任何人影,跟黑澜山庄一样,所有的门窗均被拆掉,只等推土机来将只剩空架的房屋夷为平地。从车上下来与司机走了几个胡同,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我不甘心,又来到后街,如果在这里再找不到人打问,只好回去。幸运的的是在胡同口遇见了一位少年人,他说还有两户没搬,其中一户是杜家,在他的带领下居然找到了杜大丽。她是一个朴实健壮的妇人,四十多岁,正在院子里忙活着收拾东西准备搬家。“婶婶,有人找你!”少年人说完转身而去,我上前几步说:“你好,杜大丽!我叫鲁春燕,特来找你有点事。”她疑惑地望着我,说不认得我,问我有何事,我拿出郁青朴亲手写的信交给她,说明来意。她拆开信匆匆读完,吩咐我进屋说话,我立刻答应并告诉她自己是打车来的,出去跟司机打声招呼,让他在外面等一会儿,然后转身回到杜大丽这里。
院子里乱糟糟,房间里也是一片狼藉,真没落脚的地方,她把我让到炕上,自己也坐到炕头上。
“杜姨,找到你真不容易!”我笑道,讲了讲远道而来的经过。
“烧水的东西收拾走了,只能让你干坐着,真抱歉。唉,真没想到小郁去了那么遥远的地方!难得他还惦记着童童这孩子。他还好吗?他结婚了吗?你是他——”她用狐疑的目光看着我说。
“他没有结婚,我们同在一个自然保护站工作,是队友。”我回答。“他关心一个被收养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说自己没有实现监护人的承诺,很惭愧。他委托我回山东后抽时间来一趟青岛,向你打听一下孩子怎么样了,见见孩子,让我回个信给他,最好有你的亲笔信附上转告他。从高原上下来,我决定顺便先来青岛,替他办完事后再回日照家里。”
“没回家先跑到这里来,你真是个热心肠的嫚儿!”
“哦,我是有点性急,我这人就这样,不愿拖拉,能办的事要尽快去做。杜姨,带我去看看孩子吧,我会将所看到的告诉他。”
“我倒是愿意照信里请求的陪你走一趟,带你见见孩子,顺便探探亲,可是你瞧真是走不开呀!第一趟已经运走了一部分家具,这第二趟汽车要把剩下的东西全部弄走。孩子还在灵山岛,去那里当天不能回来,如果遇上大风或大雾天气,在岛上呆上几天也难说。你自个儿写封信告诉他便是,对他说孩子现在好了很多,会叫人了,基本像个正常孩子不会成为傻子,让他别再挂虑。我建议你也别去了,多累呀,回家吧,照我说的给他写封信就是。”她一脸轻松地说。
“不行,我已经承诺,不愿失信,我一定要亲眼见见孩子!请你陪我去一趟吧。”我央求道。
“你瞧,实在走不开呀,忙着搬家呢!若不是家里的蔬菜大棚耽搁了,俺也早搬走了。说实话,男人不愿钻‘兔子笼’,住在里面憋得慌,上不去下不来更麻烦,愿意住平房,这不,镇上自己家的房子不住,回到父母这里来种大棚菜,可是还得走。孩子们倒是喜欢,高楼好干净好漂亮呀,四间瓦房换两个套二房,挺划算,将来不愁结婚没房住。”杜大丽唠唠叨叨,“灵山岛太远了,你坐船不晕吗?劝你别去了,省省心吧。汽车就快来了,俺得赶紧收拾一下。”说完,她从炕上跳下来,将炕头上的破旧二胡放进一个木箱里,又伸手去摘墙上挂的相框,里面一张彩色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急忙嚷道:“快给我看看!”
我从她手中把相框抢过来,在陈列的照片中,我定睛在一张鸭蛋脸上。在一堆照片中她是那么出众,只除了嘴唇微厚一些,其它部位无可挑剔。与倚着法桐树的那张照片不同,短发变成了烫卷的中长发,随意披在肩上。她坐在草坪上,旁边搁着一顶草帽,身子微微倾斜,头颈也保持着跟身体一致的姿势。除了发型,同样的一张脸,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在这里妩媚中透着干练和骄傲,**的眼神深藏在微微扬起的眉毛下含而不露,那种质朴和恬静的气质在此没有一丝一毫展现的痕迹。
“你瞧,这是我女儿的照片,她在外地读大学呢!这是儿子,在饭店里干,平常很少回来。”杜大丽凑过来,骄傲地指着另外的两张照片说。
“你女儿好可爱呢!我在看这个人的!有一次看到郁青朴拿着她的另一张照片发呆,眼泪留下来,真替他们难过。她年纪轻轻离开了世界,把孤独留给了别人,太可惜了。”我低声说。
“啊,你是说葛巾艳呀!她的相簿里有那么多照片,我就挑了这一张。嗯,你还知道什么?”杜大丽小心翼翼地问。
“他什么都不肯说,只除了她是他的未婚妻和她已离世这个事实。”
“什么未婚妻,她是他的老板;而且她根本就没死,活得好好的呢!”说完,她看到我惊讶的脸色,突然察觉失了口,急忙掩饰道:“咳,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说不清楚,只有天知道。”
我请求她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她硬是不开口,在我的再三央求之下,她说:“她就是童童的母亲,这孩子出生后就被我妹妹一家收养。如今孩子还在灵山岛,但不在我妹妹家,她已经把孩子要了回去,别人都当她车祸死了,如今隐姓埋名跟岛上一位寡妇住在一起。”
我指指照片,“就是她吗?”
“是她——黑澜山庄原来的女主人,我和郁青朴都曾为她做事,他是助理我是保姆,也算是同事,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孩子的父母是谁,为什么要把孩子送人,是嫌弃他有病吗?”
“郁青朴没告诉你吗?”
“没有,我也不便多问。”
“孩子一出生就被抱走了,那时候还不知道他会有那毛病。”
“那又是什么原因,究竟出了什么事?葛巾艳既是孩子的母亲,又怎么会成为郁青朴的未婚妻?孩子的爸爸是谁?黑澜山庄的男主人呢?”我紧盯着杜大丽,进一步问。
“你的问题太多了,一时说不清楚,我也不愿多说。我只能告诉你葛巾艳的丈夫死了,而且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爸爸,我没有骗你。鲁春燕,如果你关心小郁,替他考虑,就什么也不要说,只说孩子与过去相比好多了,是可以上学的,就说是从我这里听到的,总之,写封信应付他一下就是。我倒是觉得他能跟你这样的嫚儿结婚是福气,再不要打搅别人了!”
“我一点听不明白,你能不能多说一点,给我讲讲黑澜山庄里的故事?”
“不能。”她说,从我手中拿回相框,放进木箱里,对我的任何疑问都不再理睬。我猜想是桩不光彩的事,联想到馨馨旅馆里的老板娘对流言蜚语的批评,“坏女人”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在这个**泛滥的时代,婚外恋、离婚以及多角男女关系已经成为家庭和婚姻的破口,像郁青朴如此自敛聪明的男人竟然也会钻进去,实在让人失望和大惑不解,如果没有爱情仅仅出于对金钱和美貌的追求,又怎么会受得住可可西里荒凉僻远的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大自然和其中动物的热爱使他拍下了许多照片,相机伴着他的身影让他把焦距对准了那片土地,凭他的才干他完全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谋得一份好工作,日子过得舒服些,为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还活着——
“杜姨,我可以不再寻问其它事情,可是你一定要让我亲眼见见孩子,把真实情况转告他,请你一定告诉我怎么才能找到孩子。”最后,我再一次央求说。
“那好吧,你实在不听劝就走一遭灵山岛”
离开杜大丽之后,当天我又回到了馨馨旅馆。夜晚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和杜大丽的一番交谈,深感不平,对黑澜山庄女主人之死的传闻究竟有怎样的误会不得而知。杜大丽不会瞎说吧?旅馆中间墙壁的隔音效果非常糟糕,恐怖音乐时起时落,让人心惊胆战,夜深人静那边的客房一点都不替别人考虑。虽然看不到电视画面,现代音乐制作出来的逼真效果充满了阴森诡谲的调子。奇怪,随着不断变幻的音乐节奏,倒觉得这种音乐配给黑澜山庄蛮合适。——良久,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屋子里一片漆黑,反而静得让人睡不着觉,临走前杜大丽最后说的几句话在耳边回响,赶也赶不走。“唉,谁能测得透呀,他们在我眼皮底下发生的事,真是看不懂,到底谁糊涂谁清醒,不好说。又牵扯到别人,暗中的隐情只有老天爷知道。黑澜山庄就是个邪宅,住在里面的人都不得安生。哎哟,外面汽车的动静传来了,男人回来了。别闲扯了,往事随风去,大家别瞎掺呼。”
次日早晨,从旅馆出来我来到积米崖码头,排队买了一张去灵山岛的船票,旁边有人立即送上一张精美的宣传图片。上面的文字和画面告诉人们灵山岛是北方第一高岛,因水灵空秀而得名;黄海中的孤岛除了苍凉的的冬季以外,其它季节都适合旅游,秋季最美,火炬树红遍山岭,森林公园景色如画,爬满沟壑的野葡萄奉上酸甜甘饴,蜂拥而至的鲅鱼群会使垂钓者难以释手,数量繁多、种类齐全的候鸟也会在驿站停留云云。如果单单旅游,秋季是不错的选择,但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朋友的托付。
比起从青岛到黄岛的轮渡,这一趟海上旅程既漫长又颠簸。上午九点十分,一艘新的小客船劈波斩浪准时由北向南开拔,船上乘客寥寥无几,据一位参加钓鱼节的游客说几年前曾经发生过海难,加上很多人受不了晕船和海上颠簸之苦,所以客人非常有限。大海的动感比起高原湖泊宁静的美,是雄壮的。站在船舷旁,眺望海水,心情竟然有些激动,郁青朴他一往情深的人竟然还活着如果不是杜大丽扯谎(她干嘛要扯谎),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他和孩子是什么关系,难道孩子的父亲会是他吗?杜大丽不愿透露。黑澜山庄与他们有关的故事,大大引发了我的好奇心,看来往昔是一页不堪回首的黑暗和忧伤,但愿此行能帮助到青朴,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我隐隐觉得在整桩事情中,包含着种种神秘莫测的东西,这一番查访,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不仅是去看看孩子,而且,我也说不清楚,冥冥之中好像有股神秘的力量,要带我去探个虚实。
客船启航半个小时后,海面上起了风,天气有了变化。早晨出门时是个不错的天气,现在开始晴转阴。太阳在玩藏猫猫的游戏,一会儿露出笑脸,一会儿钻进云层,海水紧跟着一阵发亮,一阵发暗。茫茫的海洋,无尽的荒凉,见不到一只海鸟,也没有看到其它船只,再往前仍然没有,这才觉得期待许多船只像长着鸟的翅膀漂在海面上的景像不会出现。现代社会改变了一切,大自然也在悄悄变化着,不知水下还生存着多少海洋生物。都说当地的海鲜如何好吃,那一份鲅鱼变鲐鲅的把戏领教过了。我想起西部凝固的海,狂风将沙丘吹成鱼鳞般的波纹,一层层向前递进延伸,干枯的胡杨树被扭曲成千奇百怪的姿态,使人联想到恐惧和神秘。“大多数人喜欢了无生气的生存,只有少数人喜欢逆风飞扬,就像胡杨树,它们曾经那样活过。它们是我的榜样。”临走前我对郁青朴的劝说无效,他的这种想法让人心酸不已,在我的眼睛里他应该是另外一种树,充满浓浓绿意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从青年一直活到老年,而不是让自己的生命过早枯干。我想起作为志愿者走进保护区,第一次看到他那与众不同的形像:目光深邃、神情沉默;皮肤黝黑;肩披长发,留着浓密的胡子。乍看以为是老人,仔细瞧却是个年轻人,身上背的不是枪,是一架照相机。以后有了更多的接触,看到在他的镜头下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包括雪山也在说话——他拍下了空旷无垠的山峦圣洁的美,拍下了湖泊凝望湖岸千古的宁静,拍下了成群结队在地平线上涌出的藏羚羊精灵般优美的跑姿这些照片大家都可以欣赏,唯独一张女人的照片他从不示人。那天下午我看见他独自坐在一边流泪,以为他在为一只被偷猎者猎杀的藏羚羊哀哭,当我悄悄走过去看到他手中的女人照片,我开着他的玩笑,但他说出的话让我深感惊异和冒失。
船舶颠簸得好厉害,似乎在向一边倾斜,是谁在摸我的脸?浪花真是俏皮,居然手臂伸得这么长。在波峰浪谷起伏的小船,像在陆地上荡秋千,很快我发现不是在闹玩,张牙舞爪的浪头露出了狰狞面目,随着别人走开,我也跟着下到船舱里去了。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船终于平稳下来,我随其他乘客又回到甲板上。天空已经放晴,海面变得温柔恬静,漂亮得像一片青翠的草原,被蔚蓝的天空映衬着。孤岛从海面上冒出来,就在右前方,形状如同巨鲸,蜿蜒陡峭的山脊是它的背鳍。看似近在咫尺,从侧面绕过去来到正面,然后与之亲密接触,是在半小时以后。小船抛锚在码头上,在这里可以看到好些停泊的渔船。客人们纷纷走出舱外,来到岸上。水灵灵的山岛娇美起来,宛如画屏,吸引着每一位向它瞩目的人,山峦青翠,下面房屋、树木、街道,错落有致,井然有序。
航行花去了一个多小时,已近中午。下船后仍然有眩晕和微醉的感觉,仿佛脚底下还在滑动和摇晃,原来晕船和高山反应一样令人不舒服。走出码头,在离海岸很近的几家小旅馆中,我选择了“海上人家”。侍者把我当成外地游客,一番好意地说清晨与傍晚是两个好时段,站在“海上人家”长长的前走廊上,早上可以观看一轮红日从海上喷薄而出,黄昏欣赏红日坠落,夜间享受仰望星星的惬意。因为晕船的缘故,吃不下任何东西,中午在旅馆休息了一段时间,下午便去找杜青艾。灵山岛上有十几个自然村,按照杜大丽提供的地址,我走在大街上,在这里看不到任何车辆,更无法打的。古老的街巷,朴素的农家渔舍,墙头房顶上的猎猎彩旗,蹲在路边略显羞涩等你走近才问你一声的卖海螺的妇女,都让人耳目一新。穿过街巷,走进某村根据门牌号码很顺利地找到了杜青艾。杜青艾正在家晾晒干墨鱼,她看起来比杜大丽小几岁,身材要矮瘦一些,态度和气,声调比妹妹的大嗓门柔和许多。她已经接到杜大丽的电话,对于我的来访并不感到突兀,交谈之后她便放下手中的活,让我进屋喝水,坐下后话题自然地扯到孩子身上,她说上个月童童妈妈带孩子到老韩家聚会,她碰到他们,看到孩子好多了,算是正常了。
“童童的妈妈,你是说葛巾艳吗?”
“她现在改名换姓叫夏雪旎。”
“这么说是真的!杜大丽说的一点不假!”
“什么真的假的?”
“我是说孩子的妈妈——她是什么时候把孩子从你这里带走的?”
“两年多了。”她说。
我们接着又聊了一会,我请她立刻带我去见见孩子,她说时候不早了,家里有事走不开,约好明天上午九点钟陪我一起去。
第二天上午我准时来找杜青艾,她锁好家门我们一起走出去。穿越街道和另外的村庄,我们走进西北部一个最萧条、偏僻的村庄,越过村里最后一户人家,她还要往西走,我开始怀疑姐妹俩是不是在糊弄我。
“梅冬美家是西村最后一户人家,离这里还有一里地,”她解释道,“他们家祖先得了麻风病,被赶出村子。他的后代一直在村子外居住,已经好几代了,可惜梅冬美唯一的女儿失踪了,传说死在前几年的那次意外翻船中。”
“她干吗不迁回到村子里住呢?”我问。
“那里有个挺大的泉井,井水又清又甜,种的菜特别好吃,拿到外面很容易卖掉。现在可不是她一个人住。”她说。
“哦,现在是她和他们娘俩在一起。”
“是啊,夏雪旎不会高兴陌生人出现在她面前,她嘱咐过我不要告诉任何人她在这里,只除了郁青朴以外。昨天接到妹妹的电话,本不想给外人带路,她说你是从郁青朴身边大老远来的,只为了见见孩子,便答应下来。不瞒你说,我还挺想孩子呢,也想看看他,虽说那孩子从没叫我一句妈妈。”
杜青艾边说边带我踏上一条半掩在杂树林里的土路,黑黝黝伸展到离村子一里多路的野外。走出这段路,往西地势反而变得平坦开阔,南面的海和北面的山一目了然。往前步行了十几分钟后,一大片菜园子和一栋被稀落的树木掩映的孤零零的青砖瓦房映入眼帘。我怀疑是不是要被带到一个窗闭门锁、满院杂草的破落户里。可是推开木门一看,里面院子收拾得整洁干净,墙角的菊花十分漂亮,一个女人正背着门口弯腰将一筺卷心菜搬到三轮车上。
“嫂子,有客人来啦!”杜青艾嚷道。
梅冬美转过身,笑容可掬地看着我们,招呼我们进来。交谈几句,杜青艾作了介绍,我说明来意后,四十多岁的女人脸上闪过狐疑的警惕的目光。
“你要见见童童?”她问。
“是啊。”
她“呃”了一声,说道:“孩子挺好,别让你的朋友挂心,他不在家跟着大人出去了。你瞧,我现在要出去卖菜,得锁门,你们走吧。”她态度变得冷淡地说。
我站着不动。“阿姨,我老远赶来不能白跑一趟,您能告诉我他在哪里吗?我一定要见到他。”
见我态度坚决,梅冬美踌躇不决,再三询问之后,她终于说出大人带孩子到西海岬角玩去了,不知何时回来。她不客气地赶我们出来,自己推出三轮车,锁上门。“你们愿意,就自己去找吧。”她扔下这句话骑上三轮车走开了。
“这老梅,真是的!她原来脾气就古怪,不喜欢跟人家打招呼,自从他们娘俩来了,她像得着了阳光,出去卖菜见到谁都眉开眼笑!今天她太不给面子了,不愿我们见见孩子,不知怎么想的!难道我还能把孩子再要回来吗?他可是个挺麻烦的小家伙,一点都不可爱,扔掉了也没人捡,还当宝贝了呢!”杜青艾生气地说。
我劝她别生气,希望我们立刻去寻找,杜青艾不愿陪同前往,她说西海岬角是个阴森吓人的地方,整天雾气腾腾,涨潮的时候声音特别大,还淹死过人。“一路上你可看见人影吗?除了放羊的,当地人不来,游客也不来。”她说,然后劝我先回去下午再来。我最讨厌胆怯、畏缩与拖延,不愿就此回去,便决定独自前往。分手后她向东而返,照着她刚才所指示的方向,我向西而来。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