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婚姻聘礼知多少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青青芦苇,苍苍蒹葭;
大尾巴的喜鹊叫喳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大嘴巴的青蛙叫呱呱。
踩着露水,迎着朝霞;
赶着牛车,娶妻回家。
娶妻如何?如玉似花!
娶妻为何?为己生娃!
话接上回,御夫用绳索捆住刺客,上了马车继续载着南宫偃赶回司寇府。
南宫偃这位御夫名叫牛舌背,因跟着司寇出入机要之地,又兼用心,便知道许多故事。
于车上无聊之时,御夫牛舌背说道:“不知司寇大人是否听说。正月正月癸丑这日,鲁侯同的母亲下葬了”。
南宫偃略感诧异说道:“鲁桓公夫人是于天王四年秋七月初五戊戌日薨的,如何今日才下葬?按礼我国应当会葬的,因为正月出征在外给耽搁了,君上并未安排行人使者”。
御夫牛舌背继续说道:“大人可知桓公夫人姜氏的故事啊?”
“不知”南宫偃说道。
一听此话御夫牛舌背兴奋地继续说着:“当年桓公夫人归嫁鲁国之时,她哥哥齐襄公亲自送到鲁国边境的。按说国君不送嫁,上卿送已经是行得最高礼了。
“有这事?吾当年不过二岁。怪不得没甚印象。”南宫偃说道。
御夫牛舌背继续说着:“二十二年前,庄王三年正月时,鲁桓公带着夫人一起到齐国泺邑会见齐襄公。哥哥妹妹相见,自然是说不完的话,一年缠绵之语不尽。恰好被鲁侯撞见。”
“鲁侯不多想也得多想,把夫人姜氏看管起来,几个月都不让与齐侯见面了。”
“这齐侯一时兴起便要报复鲁侯。庄王三年夏四月丙子这天,齐侯宴请鲁侯时把他灌得死醉,派了公子彭生把鲁侯报上车当场勒死。这姜氏把鲁侯尸体送到边境交给自己儿子太子同,便不敢回鲁国在齐国跟齐侯厮混。”
“当今鲁侯也不敢说是自己舅舅和君母一起杀了自己君父,就请齐侯杀了动手的公子彭生”。
“这公子彭生力大无穷,每日贴身护卫齐侯,无人胆敢上前。齐国公孙无知见其为了这事被齐侯赐死,便在庄王十一年,冬十有一月癸未这天,袭击杀掉齐襄公姜诸儿。”
“正是为此,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杀了亲兄弟公子纠,才能成了当今齐侯。”
“只因一个姜氏,死了两位国君,两位公子,一位公孙,成就了一位霸主。”
“所以娶妻,娶贤不娶貌”御夫牛舌背又问道:“臣冒昧问司寇大人,为何如今还未婚娶?”
南宫偃才能够感受神鬼妖中之妖气,不能为了娶妻破了这能力,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吾尚未得父母之命矣。”
此时已到了司寇府门前,不想府门被一群国人熙熙攘攘挡住,原是为了那女嫁男娶之事。
南宫偃一面令争执不休的两人到司寇府大殿之中,一面请御夫驾车前往地官司徒府请媒氏下士前来。
在大殿之中,这男子与妇人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
“出不起彩礼,就别想娶我女儿”男子说道;
“自古以来都没有要这么多彩礼的!”妇人说道;
“你儿子年纪大了,再不出币,娶不到媳妇”男子又说道;
“你女儿大龄剩女!”妇人回道;
“你儿子拐跑我女儿”男子骂道;
“你卖女儿!”妇人毫不相让。
南宫偃哪里见过这么粗鄙的对骂之声,羞得听不下去了。
遂转身对小司寇说道:“吾尚有要事,便交与中大夫了!”,小司寇转身对士师说道:“我还有刑狱需要处理,交给下大夫了”,士师转身对乡士说道:“我也要处理几件案子,便交给上士了”。
乡士暗想:“此地我最小了,实在无有办法推脱”,只得起身对男子和妇人问话,这才想起司寇大人着御夫前去请媒氏。于是计上心头,对着南宫偃拜了一下说:
“婚姻之事本属地官媒氏所辖,如今虽是私奔之事,但不牵扯人身伤害不归我司寇府管辖。如今倘若我来插手,恐被司徒大人责骂。待媒氏下士前来,不如就转交于他。司寇大人意下如何?”
话音未落,媒氏下士进入殿中,依次向司寇、小司寇、士师及乡士行过礼,说道:“敢问司寇大人,为何令我前来?”
南宫偃对其说道:“请下士调解两家婚姻争执”,于是媒氏下士便问那二人:
“你儿可三十未娶?”,“是的!”妇人回话;
“你女可二十未嫁?”,“是的!”男子回话;
又对妇人问道“你家是否以大雁行过纳彩礼?”,“是的”妇人回答。
又对男子问道“你家是否收了大雁行过纳吉礼?”,“收了”男子回答。
又对妇人问道“你家可准备了五匹黑红两色布帛和两张鹿皮,行过纳徵礼吗?”
妇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已经备妥,可是人家不收啊。一定要我们准备三十匹布帛,十二张鹿皮。还要我家先返修房屋,再用宝马香车去迎她女儿过门。否则就断然不许女儿归嫁?”
媒氏又问那男子:“你女儿如何便跟他儿子相会了?”
男子回答道:“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是大人您亲自安排我女儿跟他儿子在本月中旬相会的。我女儿对他儿子是一件钟情,可是我没想到他家穷得叮当响,房子都没有活该打光棍。如今哪家结婚不要几十两布帛的,我家要得还是少的呢!”
南宫偃听闻此话,大声呵斥道:“休得胡言乱语。礼云: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男女相会,不禁私奔。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令两家婚姻成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媒氏下士见此急忙说道:“请司寇大人息怒。这男人,既然妇人家依礼行事,你该把女儿嫁了。再叨扰司寇大人,我必定罚你”。
男子见司寇大怒,不敢言语急忙告退。那妇人千恩万谢,三拜九叩之后,高高兴兴地去寻自己儿子和媳妇回家完成婚礼。
“我等分内之事,敢请司寇大人恕罪。如无他事下臣告退”媒氏说完此话正要告辞离开。
门外又有两家人吵闹着走了进来。
原是一下士与女子已行过纳徵礼问了婚期本当正月二十日成婚,不想下士死于虢公征狄之战。
下士父母已亡,也无嫡亲弟弟。同祖之从弟坚持与女儿嫁断绝了婚姻。女子之父断然不同意,坚持自己女儿与死去的下士完婚,带着家人抢了下士尸体。
下士从弟与女子之父争执不休,因地官司徒府之媒氏推三阻四不愿管理,听闻司寇府司寇大人作得了主,便来到这里。
听明白了原由,南宫偃问媒氏道:“于礼如何处理阴婚者?”
媒氏下士答道:“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南宫偃暗忖“这女子之父见下士无有嫡亲,坚持完婚想必是要侵夺下士家产”便对着女子之父说道:“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古之法也。且礼有禁阴婚者。快将下士尸体还于其从弟下葬。否则本官定要罚你!”
女子之父唯唯诺诺只得答应。此两家还未走出府门,却又有两家争吵进来。
原是正月征发的民夫,与一女子定下了婚约,不想也死在了狄人之地。民夫之父希望女子与自己儿子成婚,但被女子父亲断然拒绝。
媒氏叫司寇南宫偃禀礼办事,坚决果断,便有了底气,首先开口说道:“我之礼法,禁止阴婚。尔等若不从令,我定处罚。”
官府长久以来便不处罚这类婚姻之事,见媒氏突然说出这话,民夫之父便有所害怕,不敢再争。
南宫偃暗想:“如此婚姻民事应由地官司徒府调解,若每每要我审理刑狱司寇府裁决,国将不国矣。”
天色已晚,南宫偃令人送走媒氏,关了府门,收拾行囊礼物明日出发聘问陈国。
天王五年,春二月二十六乙酉日,夏历三月二十六从虢国都城上阳出发。四日后二月三十日己丑南宫偃路过京师王城北门,心想:“去年跟着君上平定王子颓之乱,今年又献了戎捷。两番来过京师都未曾拜访老师,今日不妨去看望一下”。
便对御夫说道:“牛舌,请入城到太史家,吾要拜访老师”。
“大人我们没有束脩啊!”御夫牛舌背说道。
“吾倒是忘记带见面礼了。但吾不是初次拜见老师而是要拜访昔日授业恩师。礼云:冬用雉,夏用腒(音:ju)。如今是仲春二月,请你帮吾买一只活鸡作雉,再买一鸡腊肉作腒”。买礼物之事,在此不提。
且说御夫牛舌背驱车赶到太史家门口,南宫偃双手横捧着雉和腒(音:ju),雉头朝向左边,对门人作揖说道:“在下久欲拜见太史李先生,但无人相通“。
那门人见是锦帽貂裘之人便不敢怠慢,也回了一揖说道:”不敢不敢!若是拜见李太史,却有所不能。“
南宫偃听这话以为老师亡故了,伤心地说道:”如何不能了?难道李先生身体欠恙?“
”不不不!因两年前,王师被卫师所拜。天王一怒之下将老太史贬往成周城看管守藏室了“门人回禀道。南宫偃揖谢门人之后,便又驱车赶往成周,在此不提。
且说南宫偃见到老师李耳,师徒二人分了主宾坐下。南宫偃稽首拜向老师说道:”夫子受辱了。天王不思修德,却迁怒于夫子,学生甚感不平“。
”吾活得久了,并不在意。归父不必如此,如今既为虢公司寇上卿。昨日之学,忘记否?为师考归父一考。何为文王八卦?“
南宫偃又拜了一拜说道:”夫子之学博大精深。学生虽愚钝却也记得。昔年文王被商帝辛拘羑(音:you)里演绎后天八卦:
四卦之东南巽卦(六九九,阴阳阳),九卦之正南离卦(九六九,阳阴阳),二卦之西南坤卦(六六九,阴阴阳);
三卦之正东震卦(九六六,阳阴阴),五为中宫,七卦之正西兑卦(九九六,阳阳阴);
八卦之东北艮卦(六六九,阴阴阳),一卦之正北坎卦(六九六,阴阳阴),六卦之西北乾卦(九九九,阳阳阳)
一横之四东南巽、九正南离、二西南坤,其和为十五;二横之三正东震、五中宫、七正西兑,其和为十五,三横之八东北艮、一正北坎、六西北乾,其和为十五;
一纵之四东南巽(音xun)、三正东震、八东北艮,其和为十五;二纵之九正南离、五中宫、一正北坎,其和为十五;三纵之二西南坤、七正西兑、六西北乾,其和为十五;
正斜之三东南巽、五中宫、六西北乾,其和为十五;反斜之二西南坤、五中宫、八东北艮,其和为十五。
内含阴阳变化,万物守恒之真理。学生愚钝尚不能窥得天机。“
见南宫偃没有荒废了所学,李耳甚是欣慰,又问道:”归父此次前来京师,所为何事?“
”学生不敢隐瞒夫子。本月陈侯杀其太子御寇,学生担心公子完恐被动乱所害。特请吾君之命聘问陈国,路过京师特来拜访夫子“南宫偃回道。
”原来如此“李耳继续说道:”昔年吾曾以周易拜见陈厉公。其时陈侯夫人正好诞下一子,便问命于我。遇观之否卦。”说道此处,李耳顿了一顿问道:“归父还记得卦词否?”
南宫偃回道:巽上坤下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六二,窥观,利女贞。六三,观我生,进退。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乾上坤下之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六三,包羞。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李耳见南宫偃对答如流,又问道:“可知其意?”
“学生不知”南宫偃岂敢在夫子面前摆弄。
欲知卦象之意,请看下回分说。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大尾巴的喜鹊叫喳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大嘴巴的青蛙叫呱呱。
踩着露水,迎着朝霞;
赶着牛车,娶妻回家。
娶妻如何?如玉似花!
娶妻为何?为己生娃!
话接上回,御夫用绳索捆住刺客,上了马车继续载着南宫偃赶回司寇府。
南宫偃这位御夫名叫牛舌背,因跟着司寇出入机要之地,又兼用心,便知道许多故事。
于车上无聊之时,御夫牛舌背说道:“不知司寇大人是否听说。正月正月癸丑这日,鲁侯同的母亲下葬了”。
南宫偃略感诧异说道:“鲁桓公夫人是于天王四年秋七月初五戊戌日薨的,如何今日才下葬?按礼我国应当会葬的,因为正月出征在外给耽搁了,君上并未安排行人使者”。
御夫牛舌背继续说道:“大人可知桓公夫人姜氏的故事啊?”
“不知”南宫偃说道。
一听此话御夫牛舌背兴奋地继续说着:“当年桓公夫人归嫁鲁国之时,她哥哥齐襄公亲自送到鲁国边境的。按说国君不送嫁,上卿送已经是行得最高礼了。
“有这事?吾当年不过二岁。怪不得没甚印象。”南宫偃说道。
御夫牛舌背继续说着:“二十二年前,庄王三年正月时,鲁桓公带着夫人一起到齐国泺邑会见齐襄公。哥哥妹妹相见,自然是说不完的话,一年缠绵之语不尽。恰好被鲁侯撞见。”
“鲁侯不多想也得多想,把夫人姜氏看管起来,几个月都不让与齐侯见面了。”
“这齐侯一时兴起便要报复鲁侯。庄王三年夏四月丙子这天,齐侯宴请鲁侯时把他灌得死醉,派了公子彭生把鲁侯报上车当场勒死。这姜氏把鲁侯尸体送到边境交给自己儿子太子同,便不敢回鲁国在齐国跟齐侯厮混。”
“当今鲁侯也不敢说是自己舅舅和君母一起杀了自己君父,就请齐侯杀了动手的公子彭生”。
“这公子彭生力大无穷,每日贴身护卫齐侯,无人胆敢上前。齐国公孙无知见其为了这事被齐侯赐死,便在庄王十一年,冬十有一月癸未这天,袭击杀掉齐襄公姜诸儿。”
“正是为此,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杀了亲兄弟公子纠,才能成了当今齐侯。”
“只因一个姜氏,死了两位国君,两位公子,一位公孙,成就了一位霸主。”
“所以娶妻,娶贤不娶貌”御夫牛舌背又问道:“臣冒昧问司寇大人,为何如今还未婚娶?”
南宫偃才能够感受神鬼妖中之妖气,不能为了娶妻破了这能力,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吾尚未得父母之命矣。”
此时已到了司寇府门前,不想府门被一群国人熙熙攘攘挡住,原是为了那女嫁男娶之事。
南宫偃一面令争执不休的两人到司寇府大殿之中,一面请御夫驾车前往地官司徒府请媒氏下士前来。
在大殿之中,这男子与妇人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
“出不起彩礼,就别想娶我女儿”男子说道;
“自古以来都没有要这么多彩礼的!”妇人说道;
“你儿子年纪大了,再不出币,娶不到媳妇”男子又说道;
“你女儿大龄剩女!”妇人回道;
“你儿子拐跑我女儿”男子骂道;
“你卖女儿!”妇人毫不相让。
南宫偃哪里见过这么粗鄙的对骂之声,羞得听不下去了。
遂转身对小司寇说道:“吾尚有要事,便交与中大夫了!”,小司寇转身对士师说道:“我还有刑狱需要处理,交给下大夫了”,士师转身对乡士说道:“我也要处理几件案子,便交给上士了”。
乡士暗想:“此地我最小了,实在无有办法推脱”,只得起身对男子和妇人问话,这才想起司寇大人着御夫前去请媒氏。于是计上心头,对着南宫偃拜了一下说:
“婚姻之事本属地官媒氏所辖,如今虽是私奔之事,但不牵扯人身伤害不归我司寇府管辖。如今倘若我来插手,恐被司徒大人责骂。待媒氏下士前来,不如就转交于他。司寇大人意下如何?”
话音未落,媒氏下士进入殿中,依次向司寇、小司寇、士师及乡士行过礼,说道:“敢问司寇大人,为何令我前来?”
南宫偃对其说道:“请下士调解两家婚姻争执”,于是媒氏下士便问那二人:
“你儿可三十未娶?”,“是的!”妇人回话;
“你女可二十未嫁?”,“是的!”男子回话;
又对妇人问道“你家是否以大雁行过纳彩礼?”,“是的”妇人回答。
又对男子问道“你家是否收了大雁行过纳吉礼?”,“收了”男子回答。
又对妇人问道“你家可准备了五匹黑红两色布帛和两张鹿皮,行过纳徵礼吗?”
妇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已经备妥,可是人家不收啊。一定要我们准备三十匹布帛,十二张鹿皮。还要我家先返修房屋,再用宝马香车去迎她女儿过门。否则就断然不许女儿归嫁?”
媒氏又问那男子:“你女儿如何便跟他儿子相会了?”
男子回答道:“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是大人您亲自安排我女儿跟他儿子在本月中旬相会的。我女儿对他儿子是一件钟情,可是我没想到他家穷得叮当响,房子都没有活该打光棍。如今哪家结婚不要几十两布帛的,我家要得还是少的呢!”
南宫偃听闻此话,大声呵斥道:“休得胡言乱语。礼云: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男女相会,不禁私奔。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我令两家婚姻成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媒氏下士见此急忙说道:“请司寇大人息怒。这男人,既然妇人家依礼行事,你该把女儿嫁了。再叨扰司寇大人,我必定罚你”。
男子见司寇大怒,不敢言语急忙告退。那妇人千恩万谢,三拜九叩之后,高高兴兴地去寻自己儿子和媳妇回家完成婚礼。
“我等分内之事,敢请司寇大人恕罪。如无他事下臣告退”媒氏说完此话正要告辞离开。
门外又有两家人吵闹着走了进来。
原是一下士与女子已行过纳徵礼问了婚期本当正月二十日成婚,不想下士死于虢公征狄之战。
下士父母已亡,也无嫡亲弟弟。同祖之从弟坚持与女儿嫁断绝了婚姻。女子之父断然不同意,坚持自己女儿与死去的下士完婚,带着家人抢了下士尸体。
下士从弟与女子之父争执不休,因地官司徒府之媒氏推三阻四不愿管理,听闻司寇府司寇大人作得了主,便来到这里。
听明白了原由,南宫偃问媒氏道:“于礼如何处理阴婚者?”
媒氏下士答道:“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南宫偃暗忖“这女子之父见下士无有嫡亲,坚持完婚想必是要侵夺下士家产”便对着女子之父说道:“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古之法也。且礼有禁阴婚者。快将下士尸体还于其从弟下葬。否则本官定要罚你!”
女子之父唯唯诺诺只得答应。此两家还未走出府门,却又有两家争吵进来。
原是正月征发的民夫,与一女子定下了婚约,不想也死在了狄人之地。民夫之父希望女子与自己儿子成婚,但被女子父亲断然拒绝。
媒氏叫司寇南宫偃禀礼办事,坚决果断,便有了底气,首先开口说道:“我之礼法,禁止阴婚。尔等若不从令,我定处罚。”
官府长久以来便不处罚这类婚姻之事,见媒氏突然说出这话,民夫之父便有所害怕,不敢再争。
南宫偃暗想:“如此婚姻民事应由地官司徒府调解,若每每要我审理刑狱司寇府裁决,国将不国矣。”
天色已晚,南宫偃令人送走媒氏,关了府门,收拾行囊礼物明日出发聘问陈国。
天王五年,春二月二十六乙酉日,夏历三月二十六从虢国都城上阳出发。四日后二月三十日己丑南宫偃路过京师王城北门,心想:“去年跟着君上平定王子颓之乱,今年又献了戎捷。两番来过京师都未曾拜访老师,今日不妨去看望一下”。
便对御夫说道:“牛舌,请入城到太史家,吾要拜访老师”。
“大人我们没有束脩啊!”御夫牛舌背说道。
“吾倒是忘记带见面礼了。但吾不是初次拜见老师而是要拜访昔日授业恩师。礼云:冬用雉,夏用腒(音:ju)。如今是仲春二月,请你帮吾买一只活鸡作雉,再买一鸡腊肉作腒”。买礼物之事,在此不提。
且说御夫牛舌背驱车赶到太史家门口,南宫偃双手横捧着雉和腒(音:ju),雉头朝向左边,对门人作揖说道:“在下久欲拜见太史李先生,但无人相通“。
那门人见是锦帽貂裘之人便不敢怠慢,也回了一揖说道:”不敢不敢!若是拜见李太史,却有所不能。“
南宫偃听这话以为老师亡故了,伤心地说道:”如何不能了?难道李先生身体欠恙?“
”不不不!因两年前,王师被卫师所拜。天王一怒之下将老太史贬往成周城看管守藏室了“门人回禀道。南宫偃揖谢门人之后,便又驱车赶往成周,在此不提。
且说南宫偃见到老师李耳,师徒二人分了主宾坐下。南宫偃稽首拜向老师说道:”夫子受辱了。天王不思修德,却迁怒于夫子,学生甚感不平“。
”吾活得久了,并不在意。归父不必如此,如今既为虢公司寇上卿。昨日之学,忘记否?为师考归父一考。何为文王八卦?“
南宫偃又拜了一拜说道:”夫子之学博大精深。学生虽愚钝却也记得。昔年文王被商帝辛拘羑(音:you)里演绎后天八卦:
四卦之东南巽卦(六九九,阴阳阳),九卦之正南离卦(九六九,阳阴阳),二卦之西南坤卦(六六九,阴阴阳);
三卦之正东震卦(九六六,阳阴阴),五为中宫,七卦之正西兑卦(九九六,阳阳阴);
八卦之东北艮卦(六六九,阴阴阳),一卦之正北坎卦(六九六,阴阳阴),六卦之西北乾卦(九九九,阳阳阳)
一横之四东南巽、九正南离、二西南坤,其和为十五;二横之三正东震、五中宫、七正西兑,其和为十五,三横之八东北艮、一正北坎、六西北乾,其和为十五;
一纵之四东南巽(音xun)、三正东震、八东北艮,其和为十五;二纵之九正南离、五中宫、一正北坎,其和为十五;三纵之二西南坤、七正西兑、六西北乾,其和为十五;
正斜之三东南巽、五中宫、六西北乾,其和为十五;反斜之二西南坤、五中宫、八东北艮,其和为十五。
内含阴阳变化,万物守恒之真理。学生愚钝尚不能窥得天机。“
见南宫偃没有荒废了所学,李耳甚是欣慰,又问道:”归父此次前来京师,所为何事?“
”学生不敢隐瞒夫子。本月陈侯杀其太子御寇,学生担心公子完恐被动乱所害。特请吾君之命聘问陈国,路过京师特来拜访夫子“南宫偃回道。
”原来如此“李耳继续说道:”昔年吾曾以周易拜见陈厉公。其时陈侯夫人正好诞下一子,便问命于我。遇观之否卦。”说道此处,李耳顿了一顿问道:“归父还记得卦词否?”
南宫偃回道:巽上坤下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六二,窥观,利女贞。六三,观我生,进退。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乾上坤下之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六三,包羞。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李耳见南宫偃对答如流,又问道:“可知其意?”
“学生不知”南宫偃岂敢在夫子面前摆弄。
欲知卦象之意,请看下回分说。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