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文艺生活 > 第五百六十八章 波澜

第五百六十八章 波澜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二月一日,韩含的三重门上市销售。

    有了前期的宣传铺垫,销售成绩自然不用说,虽然还没到哄抢的地步,不过在沪城的一些书店出现了排队购买或者销售一空的现象。

    排队的读者以中学生为主。

    现在正值寒假期间,他们相约出行,成群结队的前往书店,就是为了看到韩含的。

    吸引他们的除了韩含叛逆的性格,还有三重门里对于学校和教育制度的批判。

    出版社在宣传的时候特意针对学生群体,把这本说成是韩含对学校的反抗和控诉,把韩含作为中学生的代表。

    一个人反抗整个教育制度,听起来就是那么带感。

    其实没有那么夸张,主要讲的还是沪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情节较为平淡。

    韩含只是一名十七岁的高一学生,不是斗士。

    出版社替韩含塑造的新形象是为了吸引中学生买书,他们清楚这本的消费群体,中老年人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主力还是中学生。

    华国有几千万中学生,一百个人里有一个人买书,那就赚翻了。

    只是,中学生的购买能力有限,手里没钱。

    出版社为三重门的定价是十六块,平装版,这样不会显得太贵,学生们消费的起。

    而且,到了春节,中学生拿到了压岁钱,完全能买一本自己想看的。

    三重门对家长来说读起来可能觉得平淡乏味,没有代入感,但对中学生而言,那就是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

    他们看这本怀着禁忌的心情,看到对学校的调侃和讽刺,不由会心一笑,感同身受。

    平时自己不敢在学校老师面前说的话,不敢做的事情,里都有。

    那种偷偷摸摸,唯恐被现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刺激,在学校学习的压力,老师的权威,同学之间的关系,被韩含光明正大的写了出来。

    三重门正是写给他们的故事,属于青春校园。

    国内以往也出现过同类型的,甚至被拍成了电视剧,不过那种青春校园更多的是讲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情,充满了正能量。

    不能说不真实,那也是校园生活的一个方面。

    韩含则是写出了中学校园的另一面,同样真实存在。

    或者说,前者是优等生眼里的校园生活,后者是差生眼里的校园生活。

    在中学校园里,这两者的待遇完全不同,优等生受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羡慕,自然觉得学校里春光明媚,一片和谐。

    差生得到的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鄙视,对学校能有好感才怪。

    这体现了当下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甚至会劝说差生退学,不能拖了学校的后腿。

    在平常的学习中,安排座位的时候,会按照学习成绩的好坏,差生往往坐在后面。

    一旦出现什么坏事,总是怪在差生的头上,差生成了捣乱和不求上进的代名词。

    韩含的三重门不仅引起差生的共鸣,还有绝大多数的中学生。

    这是在全国畅销的原因,尤其是在沪城,受到中学生的热捧。

    他们看完后会介绍给周围的同学,就像是在分享一个大秘密,并以看过三重门为荣。

    寒假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你要是没看过韩含的,就插不上话,感觉被排斥了。

    三重门在中学生里成为了一种炫耀的资本。

    这是出版社乐意看到的现象,他们还在报纸上推波助澜,韩含就这么迅的走红。

    还有人注意到了林子轩写的序言,标题叫做全民写作时代的来临。

    林子轩在序言里为韩含说了几句话,为什么高中生就不能写作,写作不应该设置门槛,有感而就是写作。

    对一件事或者物品有所感触,用文字记录下来就算是文学创作。

    或许一名高中生文笔不好,感触不深,讲不出大道理来,但不能因此就否定那不是文学创作,只能说是浅层的创作。

    林子轩把这种观念延伸到.络上,指出在.络上创作同样属于文学创作。

    他使用了“.络文学”这个概念,把那些在.络上表的散文、诗歌和划归到.络文学之中,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

    同时代表着一个全民写作时代的到来。

    作为京城作协的副主席,华国的著名作家,他的这篇序言分量不轻。

    不少传统作家对此并不认同,写作是一项高尚的职业,作家的责任是通过对现实的描写刻画反映时代的风貌,责任重大。

    这是保守派,他们连通俗文学都不愿意承认,更别说是什么.络文学了。

    他们认为只有那些写出了具有影响力作品的人才算是作家。

    即使开明的作家也觉得有问题,在.络上随便一篇心情感慨就算是创作了,没有任何的限制,只要会打字就行,那创作也太不值钱了。

    按照他们的标准,作家至少要能在纸媒上表文章。

    报纸和杂志对文笔和情节有所要求,出版社更为严格,这导致绝大多数人不能成为作家。

    他们说的有道理,各人对作家和创作的定义不同。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和传统作家不同,林子轩的序言在.络上受到追捧,被文学.站和各大论坛大量的转载。

    不少文学.站把这篇序言放在页的醒目位置,这是国内著名作家第一次承认.络文学,并持鼓励的态度,对他们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络文学处在萌芽阶段,大部分.站的建立是出于兴趣爱好,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前是文学论坛,逐渐展到了.站,没有资金的支持,规模都很小,不过由于创作上的自由,出现了一批充满想象力的文章。

    这些文章在.络上出名后,会寻求实体出版。

    此时,实体出版占据主流地位,在.络上表文章没有收入可言。

    在二零零零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国内的文学圈由于林子轩的这篇序言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