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灰茫:②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厨房出菜很快,两个灶台一个蒸箱,三个师傅很快就把菜堆满菜台,如果是汤汁少的菜,我倒是可以一只手端一盘,但是也有汤汁多的,像红烧鲫鱼这种,一个盘子里起码放了六七条鲫鱼,汤汁更是多到快要溢出来,而且菜盘似乎导热很快,端的时候就得一边注意不让汤溢出来,一边得忍受着菜盘子传来的热量。
不过总体说起来,还算没出什么差错,之前还担心会出意外,但是在这样忙碌的环境的逼迫下,你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考虑,上菜一定要快,因为客人不能等你磨磨蹭蹭的浪费时间。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其实,那些担心也就不复存在,相反是一种轻松的畅快。
没多会儿,菜档里,很快就放满了一盘盘菜肴。我找柳梅要了一副一次性口罩和手套,与她们一起给客人打菜。
临近下班的时间,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最后几乎是排起长长的队伍。
忙碌了一个早上的人们相互间有说有笑,有些是老顾客,打菜的时候,也不忘了与别的服务员打招呼。客人需要什么菜,会告诉你,不同的菜用不一样的碗来盛,甚至一些特殊菜需要摆放出特殊的样式。刚开始会觉得复杂,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不过适应了一会,也基本就适应了。菜档里的菜,很快就有几种热卖菜卖空,得提前吩咐厨房再配一份。就在这样热闹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一个中午就过去了。
店里客人换了好几波也算是清净下来,看了看时间,差不多是一点半了。
“差不多了,小李,你带新来的先打菜吃饭吧。”柳梅拉着小李说着,然后对我招了招手,笑着问道:“还适应吧?”
“适应,挺轻松的。”
“嗯,你先吃饭吧,今天早上就这样了,后面估计没什么客人了。”她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她是在收银位置负责算账,不比我们,客人要什么菜,我们便拿碗就盛,她那边需要按照客人的菜输入菜品代码然后结算每份菜的所花费用。
小李是一个个子很高而且很瘦的女孩,两道细细的柳叶眉在那双丹凤眼上甜出一股浓浓的东方美,乌黑而修长的头发在身后打了一个结,又多一些青春的活泼。她端着几个盛菜的碗问我:“要吃点什么?”
“我这人不挑事的,李姐,你随便打吧。”
她浅浅一笑,勾起嘴角的酒窝,别生迷人的气质:“在餐厅里做事,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饿着自己,想吃什么就跟姐姐说,姐姐给你盛,”
我依旧摇摇头,我的确对于吃,没有什么好挑的,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在那样贫困的环境,深谙一粒米一滴水的来之不易的道理。平时候吃饭经常听见别人抱怨菜烧得难以下咽,大概是他们并没有经历过那种吃粗粮饭、苦荞面的日子吧。
李姐见我的确没什么要求,便不再说什么,给我打了两份菜递给我:“找个位置吃饭吧,今天中午没我们的事了,吃完就下班,记得下午四点准时来上班哦。”
“嗯。”
我端着菜坐在一个角落坐下,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看见她们还在菜档里等客人,我有些不好意思动口,只得心不在焉的吃着。即便我没看见当时我吃饭的模样,但我能想象,当时我肯定跟一个小女人一样扭扭捏捏的。
“不好吃么?”
李姐的突然出现,吓我一跳,她也端着菜做到我对面与我共用一张餐桌。
“不是,挺好吃的。”我越发的脸红,把头埋得更低。小的时候,奶奶就人的吃像说过,她说人的吃像并不好看,无论你表现的多优雅。似乎是想起这句话,我吃饭也更慢了。
“噗嗤!还害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能吃多少吃多少,这啊,不吃白不吃。”李姐忽然笑道,随机将一份盛着狮子头的碗推到我面前:“呐,给你打了一份狮子头,我们店里的红烧狮子头可是招牌菜哦,很好吃的。”
“谢谢姐。”我应了声,却不敢看她,心里泛起微微的感动,除了奶奶极少有人会这么对我好。
吃完饭后,我又帮柳梅她们看了会菜档,虽然她们都催促我赶紧下班,不过,我是真的有点不好意思提前走。最后忙到两点半,跟着一起把菜档上的剩菜搬回厨房,很多菜只能用一次,所以只能倒掉,除了少数几个比较重要的荤菜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藏。
“嘿。”
一声轻嘿声,从厨房外面传来,这是后厨阿姨摘菜的地方,算得上是店的后门,四周高墙包围,只有一条密不透风的深巷延伸到对面的街道上。
一个男孩正站在窗台边上对着我招手,我记得他是厨房里的切配师傅,虽然厨房下班比较早,不过他身上的厨师制服还没脱去。他个子并不是太高,肤色有些黢黑,两道粗厚的浓眉把那双眼睛陪衬得发亮,厚厚的嘴唇里吐着浓浓的烟圈。他年纪并不大,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
我有些好奇,他似乎是在跟我打招呼。
跟柳梅说了一声,我便来到窗台跟他站一对脸,第一次见面,我礼貌的跟他问好:“你好。”
“听听说,你还在在念书。”
他笑起来的时候,两鬓会挤出几条深深的皱纹,说话的时候,并不利索,带有轻微的口吃。他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支发给我。
“嗯,今年刚念高二。”我婉拒了他的烟:“我不会抽烟,谢谢。”
“哦。”他也不难堪,把烟有插回烟盒,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我我初二就就没念书了。”
望着他的模样,神情里有一些惋惜。我大概能体会他的那种失落,算下来,在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应该在念高三或者大一吧,我们班上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应该能和他同岁。看着他娴熟的吐着烟圈,不是王祥懿那种新手可比拟的。他夹烟的那这只手的大拇指上,缠着厚厚的创口贴,隐隐还能看见一丝渗透出来的血迹。
“这是刚才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切到的。”见我的眼神盯着他的指头,他略有腼腆的说道:“做我们这一行就是这样,每天磕磕碰碰的,难免受伤。”
“很不容易吧。”我望着他发自内心的问道,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他的时候,我始终无法把他当做一个是比我大几岁的男孩子来看待,可是,我又无法把他定位在江湖老手的位置。这种感觉很怪异,特别是看见他那双眼睛,其中不时泛起的无奈和无辜。
“都习惯了。”他轻微摇摇头,一种与年纪不符的老练感觉在他的脸上涌出:“反正,有钱拿,受些伤无所谓。”
从他嘴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竟有些奇异的感觉,我不知道我经常将自己的性格定义为多愁善感是不是恰当的,但在他这句话里,我听出一些心酸的滋味,那应该是一朵被风沙掩盖的花,沾满灰尘,却仍然绽放,可能不美,但是坚强。
“对了,找你主要是想请你帮我翻译一句诗词。”他从怀里掏出一部手机,从备忘录里打开一则备忘栏然后递给我:“我没读过太多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感觉这句诗写得挺好的,想拿来做我的qq签名,你帮我看看。”
他的要求,我欣然答应,可能是小的时候受爷爷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一些诗词有着浓浓的兴趣,虽然我心里并未对他怀有丝毫的轻视,不过仍然有些好奇他觉得挺好的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词。
好奇的接过手机,当看到备忘录上的那首诗的时候,我略微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这其实,算不上一首诗,它应该是属于散曲,而且,知晓这首散曲的人,除了一些对元曲有着较深了解的爱好者之外,应该鲜有人知。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晓来蜂蝶空游荡。
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
尽叫的鹃声碎,却教人空断层。
漫劳动送客垂杨。”
这是元代文学家阿鲁威的双调湘妃怨,虽然与冯延泗的鹃踏枝略有同工之处,但是我更喜欢‘断送西园满地香’的这种画面强烈又含蓄的重叠感。全曲通过以景拟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那种怨艾,身在他乡却不得遄归的无奈。
虽然觉得能从他的备忘录里见到这首散曲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悉心的给他讲述了曲的通译,他也听得仔细,到最后满意的拍着我的肩膀说道:“我就就是要这种意境,很适适合我。”
“没想到,你还对这些感兴趣,真是难得。”
“也也不是感兴趣,其实就就是觉得签签名上有这么一句话,比较有有范吧。”
他倒是不隐晦的说着,但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足以值得我尊重。正如人们常说的,很多中国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出现了断层现象,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很多文明渐渐被新生事物代替,伪科学、伪文明的出现,不断荼毒着我们的认知,再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领略传承这五千年厚重的文化。
那一天,我与他聊了很久,当然关于唐诗宋词元曲的话题,我们聊得很少,因为我们都涉足未深,更何况他知道的也并不多。聊天中,我也知道了他的名字:陆春潮,迫于家庭情况,念书念到初二不得不辍学出来挣钱养家。可能是我们都有着不美好的命运安排:相对我来说,他是幸运的,毕竟家庭都还完美。相对他来说,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坐在教室里摄取知识。想到这里,我越发的能感觉到奶奶的不容易,她做到了天下很多亲生父母没法做到的地步,我可能无法体会她所承担的承重,但是,每想到她那被岁月压得渐渐拱起的背,便足以使得我以千山万水为她做楔。
我与陆春潮聊了一个小时时间,因为想起王祥懿在宿舍里,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便跟陆春潮道了别。
“要不,我我们做朋友吧。我发现我和你很很聊得来,厨厨房里都都是些老大叔,平平时跟他们几乎没没有共同话题。”
我走的时候,陆春潮憨厚的笑着对我伸出左手。
“嗯。”我一把握住那只粗糙的手,感觉着上面的茧磨动我的心灵:“我们会是很好的朋友。”
我走后,他又摸出一支烟,点燃,蹲在窗台下默默的抽着。依然漂亮的吐着烟圈,依然是那种黢黑的脸。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不过总体说起来,还算没出什么差错,之前还担心会出意外,但是在这样忙碌的环境的逼迫下,你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考虑,上菜一定要快,因为客人不能等你磨磨蹭蹭的浪费时间。一旦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其实,那些担心也就不复存在,相反是一种轻松的畅快。
没多会儿,菜档里,很快就放满了一盘盘菜肴。我找柳梅要了一副一次性口罩和手套,与她们一起给客人打菜。
临近下班的时间,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多,最后几乎是排起长长的队伍。
忙碌了一个早上的人们相互间有说有笑,有些是老顾客,打菜的时候,也不忘了与别的服务员打招呼。客人需要什么菜,会告诉你,不同的菜用不一样的碗来盛,甚至一些特殊菜需要摆放出特殊的样式。刚开始会觉得复杂,难免有些手忙脚乱,不过适应了一会,也基本就适应了。菜档里的菜,很快就有几种热卖菜卖空,得提前吩咐厨房再配一份。就在这样热闹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一个中午就过去了。
店里客人换了好几波也算是清净下来,看了看时间,差不多是一点半了。
“差不多了,小李,你带新来的先打菜吃饭吧。”柳梅拉着小李说着,然后对我招了招手,笑着问道:“还适应吧?”
“适应,挺轻松的。”
“嗯,你先吃饭吧,今天早上就这样了,后面估计没什么客人了。”她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她是在收银位置负责算账,不比我们,客人要什么菜,我们便拿碗就盛,她那边需要按照客人的菜输入菜品代码然后结算每份菜的所花费用。
小李是一个个子很高而且很瘦的女孩,两道细细的柳叶眉在那双丹凤眼上甜出一股浓浓的东方美,乌黑而修长的头发在身后打了一个结,又多一些青春的活泼。她端着几个盛菜的碗问我:“要吃点什么?”
“我这人不挑事的,李姐,你随便打吧。”
她浅浅一笑,勾起嘴角的酒窝,别生迷人的气质:“在餐厅里做事,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饿着自己,想吃什么就跟姐姐说,姐姐给你盛,”
我依旧摇摇头,我的确对于吃,没有什么好挑的,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在那样贫困的环境,深谙一粒米一滴水的来之不易的道理。平时候吃饭经常听见别人抱怨菜烧得难以下咽,大概是他们并没有经历过那种吃粗粮饭、苦荞面的日子吧。
李姐见我的确没什么要求,便不再说什么,给我打了两份菜递给我:“找个位置吃饭吧,今天中午没我们的事了,吃完就下班,记得下午四点准时来上班哦。”
“嗯。”
我端着菜坐在一个角落坐下,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看见她们还在菜档里等客人,我有些不好意思动口,只得心不在焉的吃着。即便我没看见当时我吃饭的模样,但我能想象,当时我肯定跟一个小女人一样扭扭捏捏的。
“不好吃么?”
李姐的突然出现,吓我一跳,她也端着菜做到我对面与我共用一张餐桌。
“不是,挺好吃的。”我越发的脸红,把头埋得更低。小的时候,奶奶就人的吃像说过,她说人的吃像并不好看,无论你表现的多优雅。似乎是想起这句话,我吃饭也更慢了。
“噗嗤!还害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能吃多少吃多少,这啊,不吃白不吃。”李姐忽然笑道,随机将一份盛着狮子头的碗推到我面前:“呐,给你打了一份狮子头,我们店里的红烧狮子头可是招牌菜哦,很好吃的。”
“谢谢姐。”我应了声,却不敢看她,心里泛起微微的感动,除了奶奶极少有人会这么对我好。
吃完饭后,我又帮柳梅她们看了会菜档,虽然她们都催促我赶紧下班,不过,我是真的有点不好意思提前走。最后忙到两点半,跟着一起把菜档上的剩菜搬回厨房,很多菜只能用一次,所以只能倒掉,除了少数几个比较重要的荤菜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冷藏。
“嘿。”
一声轻嘿声,从厨房外面传来,这是后厨阿姨摘菜的地方,算得上是店的后门,四周高墙包围,只有一条密不透风的深巷延伸到对面的街道上。
一个男孩正站在窗台边上对着我招手,我记得他是厨房里的切配师傅,虽然厨房下班比较早,不过他身上的厨师制服还没脱去。他个子并不是太高,肤色有些黢黑,两道粗厚的浓眉把那双眼睛陪衬得发亮,厚厚的嘴唇里吐着浓浓的烟圈。他年纪并不大,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
我有些好奇,他似乎是在跟我打招呼。
跟柳梅说了一声,我便来到窗台跟他站一对脸,第一次见面,我礼貌的跟他问好:“你好。”
“听听说,你还在在念书。”
他笑起来的时候,两鬓会挤出几条深深的皱纹,说话的时候,并不利索,带有轻微的口吃。他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抽出一支发给我。
“嗯,今年刚念高二。”我婉拒了他的烟:“我不会抽烟,谢谢。”
“哦。”他也不难堪,把烟有插回烟盒,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我我初二就就没念书了。”
望着他的模样,神情里有一些惋惜。我大概能体会他的那种失落,算下来,在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应该在念高三或者大一吧,我们班上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应该能和他同岁。看着他娴熟的吐着烟圈,不是王祥懿那种新手可比拟的。他夹烟的那这只手的大拇指上,缠着厚厚的创口贴,隐隐还能看见一丝渗透出来的血迹。
“这是刚才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切到的。”见我的眼神盯着他的指头,他略有腼腆的说道:“做我们这一行就是这样,每天磕磕碰碰的,难免受伤。”
“很不容易吧。”我望着他发自内心的问道,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他的时候,我始终无法把他当做一个是比我大几岁的男孩子来看待,可是,我又无法把他定位在江湖老手的位置。这种感觉很怪异,特别是看见他那双眼睛,其中不时泛起的无奈和无辜。
“都习惯了。”他轻微摇摇头,一种与年纪不符的老练感觉在他的脸上涌出:“反正,有钱拿,受些伤无所谓。”
从他嘴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竟有些奇异的感觉,我不知道我经常将自己的性格定义为多愁善感是不是恰当的,但在他这句话里,我听出一些心酸的滋味,那应该是一朵被风沙掩盖的花,沾满灰尘,却仍然绽放,可能不美,但是坚强。
“对了,找你主要是想请你帮我翻译一句诗词。”他从怀里掏出一部手机,从备忘录里打开一则备忘栏然后递给我:“我没读过太多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感觉这句诗写得挺好的,想拿来做我的qq签名,你帮我看看。”
他的要求,我欣然答应,可能是小的时候受爷爷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一些诗词有着浓浓的兴趣,虽然我心里并未对他怀有丝毫的轻视,不过仍然有些好奇他觉得挺好的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词。
好奇的接过手机,当看到备忘录上的那首诗的时候,我略微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这其实,算不上一首诗,它应该是属于散曲,而且,知晓这首散曲的人,除了一些对元曲有着较深了解的爱好者之外,应该鲜有人知。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晓来蜂蝶空游荡。
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
尽叫的鹃声碎,却教人空断层。
漫劳动送客垂杨。”
这是元代文学家阿鲁威的双调湘妃怨,虽然与冯延泗的鹃踏枝略有同工之处,但是我更喜欢‘断送西园满地香’的这种画面强烈又含蓄的重叠感。全曲通过以景拟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那种怨艾,身在他乡却不得遄归的无奈。
虽然觉得能从他的备忘录里见到这首散曲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悉心的给他讲述了曲的通译,他也听得仔细,到最后满意的拍着我的肩膀说道:“我就就是要这种意境,很适适合我。”
“没想到,你还对这些感兴趣,真是难得。”
“也也不是感兴趣,其实就就是觉得签签名上有这么一句话,比较有有范吧。”
他倒是不隐晦的说着,但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足以值得我尊重。正如人们常说的,很多中国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出现了断层现象,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很多文明渐渐被新生事物代替,伪科学、伪文明的出现,不断荼毒着我们的认知,再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领略传承这五千年厚重的文化。
那一天,我与他聊了很久,当然关于唐诗宋词元曲的话题,我们聊得很少,因为我们都涉足未深,更何况他知道的也并不多。聊天中,我也知道了他的名字:陆春潮,迫于家庭情况,念书念到初二不得不辍学出来挣钱养家。可能是我们都有着不美好的命运安排:相对我来说,他是幸运的,毕竟家庭都还完美。相对他来说,我也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坐在教室里摄取知识。想到这里,我越发的能感觉到奶奶的不容易,她做到了天下很多亲生父母没法做到的地步,我可能无法体会她所承担的承重,但是,每想到她那被岁月压得渐渐拱起的背,便足以使得我以千山万水为她做楔。
我与陆春潮聊了一个小时时间,因为想起王祥懿在宿舍里,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便跟陆春潮道了别。
“要不,我我们做朋友吧。我发现我和你很很聊得来,厨厨房里都都是些老大叔,平平时跟他们几乎没没有共同话题。”
我走的时候,陆春潮憨厚的笑着对我伸出左手。
“嗯。”我一把握住那只粗糙的手,感觉着上面的茧磨动我的心灵:“我们会是很好的朋友。”
我走后,他又摸出一支烟,点燃,蹲在窗台下默默的抽着。依然漂亮的吐着烟圈,依然是那种黢黑的脸。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