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孤家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昏至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昏至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1

    距离尚飞大军入城、将贼首涉收押囹圄,已经过了数日。

    如今,国君大婚,终于如期举行!

    傍晚,落日渐黄,天色将暗,但新郑城中,人们仍在街上,三五成群,聚众而乐。只见新郑城中,人潮涌动,大道喧嚣,恍如白昼之时。今日,他们并未向往常那般,归至家中,关门闭户,上榻休息。而是依旧流连于街头巷尾,嬉戏欢笑,就仿佛明日不需要劳作了一般。群众游于集市,个个兴奋不已。酒令不行,戒严不再,人人皆摩拳擦掌,准备通宵达旦畅饮至天亮。

    国君婚,行昏礼。君王娶妻,是为大昏。

    大昏,即指大婚。自古“婚”与昏通,女为阴,故曰婚。所以,昏礼便是阴礼。所谓婚姻,夫迎妇随,“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婿曰昏,妻曰姻。2”按此制,尊此礼,昏礼当于黄昏之时举行。昼为阳,夜为阴,昏礼有“执烛前导”,取阳往阴来之意。也因此故,而得此名,称之为昏礼。

    昏礼,礼之本也,属五礼之嘉礼3,乃是国政人伦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语有云: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列国皆以姻亲为纽带,昏礼,下涉民事,上关国政,极为重要;而国君大昏庆典,更是重中之重。

    此时,郑宫之中,百官就位,列使来朝。大殿虽已用红绸装点,但毕竟黑墙墨门,黑与红交相辉映,终归是少了几分喜庆,显得庄严肃穆。殿门前,众人各自站好,止行禁声,一片寂静,谁也不敢发出半点声响,都在静待庆典开始。

    前殿万事俱备,而后宫,一众婢女侍从还在忙活。

    “快!快!快呀!”声声催促,一声还比一声急。

    众侍从皆低头踱步,在上吏监督之下,往来急走,各自张罗。他们穿行在宫门与长廊之间,远远看去,就如同繁忙的工蜂,在不辞辛苦的劳碌着,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有人明火掌灯,有人铺毯盖红,有人拾抬物器。好一副众生百态图。如今整个郑宫,人来人往,一派忙乱之景。但乱而不慌,乱中有序,总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他处暂且不管,此时殿前,高台搭好,一切业已就绪。夏老太后带着小公女伯姬,端坐于主坐之上,而郑胡,立于大殿门前,人群正中,台阶之上至高处。他的目光越过殿前广场,俯瞰远处宫门,静待赵公女到来。

    婚聘六礼4,亲迎于庭。虽说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但郑胡毕竟是一国之君,不可能屈尊亲迎。遵从礼制,君王迎娶,需由朝中择一重卿,代为成礼。而此番前去迎亲者,便是百官之首,正卿魏钧。

    吉时已到,可魏钧前去迎接赵公女,迟迟未归。众人无事,只能不停顾盼紧闭的宫门,耐心等待。

    场中,郑胡不催促,也不焦躁,神色淡然,他还略有闲情的整了整身上黑色的玄瑞礼服,正了正头上的爵弁,一点也不紧张心急。

    或许是太过闲了,老太后无事,上下打量了一会郑胡,随即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国君今日为郎,这一身爵弁服,穿在国君身上,真是合身。庄重沉稳,倒是有了几分国君威仪,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娃娃了。”

    郑胡闻言,谦逊一笑,微微弯腰,答道:“祖母太后过誉,孙儿在祖母太后面前,永远是个晚辈,永远是个娃娃,岂敢摆国君威仪。”

    岂料老太后听完,摇摇头,反驳道:“这叫什么话!国君就是国君,国君今日礼成完婚,那便是成人了5!该是有一国之君的样子。”

    两人正说话,这时,郑宫外门缓缓打开,一大队马车呈竖列,慢慢驶入宫内。这确是迎亲队伍归来了!只见队伍最前,是一辆不加文饰、通体漆黑的墨车6,此刻正带队前行。而在车中,巨大伞盖之下,端坐者正是魏钧。

    在魏钧之后,众多随嫁兵卒、侍从一身着黑,举烛,紧跟其后,将两辆车厢严实、帷帐7飘飞的马车护卫在当中。全程没有人发出丁点声音,无人喧哗,无人奏乐,连步子都迈得十分轻微,一片寂静,分外严肃。

    所谓“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8”在此间世人看来,昏礼是一件极为严肃之事,音乐属阳,昏礼属阴,俩者相互背驰,不可一同举办。奏乐不办昏,办昏不奏乐,这与郑胡前世婚礼讲究热闹排场是完全不同的。莫说是迎亲队伍,就连群臣之中,也无人敢发出半点声响。

    车队行了片刻,至正殿之前台阶下,终于停了下来。在几位侍女的搀扶之下,孟赢、怀赢姐妹,先后下了各自马车。

    此刻,两人皆是一身盛装,着纯衣纁袡,漆黑的长摆直拖于地,显得雍容贵丽,尽彰显华服之美。她们朱唇蛾眉,鬓云腮雪,眼眸明媚如水,淡淡的妆容分外美丽迷人。

    两人下车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由魏钧在前引导,踏上台阶。她们皆低头顺目,两手合放于腹部,碎步趋向殿前高台——她们未来的夫君,郑胡,正在那里等候。

    至于两人所乘赵之马车,皆被下人牵往一旁,待到三月庙见9之后,便会行“反马”之礼10,将拉车之马解下,反还于赵,以示夫妇情好,妇永不复归。而车厢则留在郑国,以示自谦谨慎之意,表明自己绝不敢犯错,若有违,将自觉归返。

    台阶两侧,诸朝臣见未来夫人已到,纷纷行以大礼,作揖一拜至底,直到赵公女登上高台前,都不敢起身。

    很快,两位赵公女走完了台阶,登上了高台。只见台上点满蜡烛,设有一同牢席,摆有三鼎,位东向北,内装有一小乳猪,去蹄甲;肺脊、祭肺各一对;鱼十四尾;腊兔一对。以上各物,皆是熟食。

    共牢而食,合卺而酳。11这便是行昏礼至关重要的一步。

    ………………

    注:

    1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语出《礼记·哀公问》。

    2《礼记·经解》郑玄注曰:“婿曰婚,妻曰姻。”孔颖达《礼记·昏义》疏:“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

    3五礼:中国古代礼仪总称。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4婚聘六礼: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5成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君王能举行大婚的,一般是在很小的年龄就即位做了一国之君,“大婚”更可以看作是一场成人礼,表示君王长大了。绝大多数举行过“大婚”的君王,都是在婚后真正亲政的。

    6墨车:不加文饰的黑色车乘。周制,大夫所乘。《周礼·春官·巾车》:“大夫乘墨车。”郑玄注:“墨车,不画也。”《仪礼·士昏礼》:“主人爵弁,纁裳缁袘,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乘墨车,是为表示婚姻的隆重。

    7帷帐:新妇之车装饰有帷帐。《诗经》中的《卫风·氓》便有:“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描写这一景象。意思是: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8语出《礼记·曾子问》

    9庙见:庙见,古代婚礼仪式之一,成妇之礼中的重要仪式。即婚后至迟三个月,须择日率新娘至夫家宗庙祭告祖先,以表示婚姻已取得夫家祖先的同意。

    10反马之礼:反马出于《左传·宣公五年》,反马礼,“反”通假于“返”,指送还马匹。反马礼后来演化成“回门”礼,俗称回娘家——新妇出嫁后第三天,在丈夫陪同下(有些地方是新妇独自回娘家)返回娘家看望父母,称为“三朝回门”。

    11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新婚男女共同吃一只小猪,用一个瓠瓜分成的两个瓣瓢一起献酒,是古代婚典中主要仪式之一。出自《礼记·昏义》:“妇至,壻揖妇以人,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合卺”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流行,具体方式是,将一个葫芦剖为两个瓢,用一根线系住两个瓢的柄端,合起来依然是个完整的葫芦,故名合卺。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各执此物的一半饮酒漱口,叫“合卺而酳”。隋唐以后,合卺仪式更趋复杂,有依旧用葫芦瓢为盛酒器的,也有改用酒杯但仍以彩线连结的。行礼时,须新郎新娘互相传饮,美称“交杯酒”或“合欢酒”。饮完后,再把这对葫芦瓢往地上一扔,如果是一爿朝天,一爿俯地,便称“大吉”。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