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我的城市生活 > 正文 1182.银行随便扣款容易,问出银行名字

正文 1182.银行随便扣款容易,问出银行名字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学习一个链接。

    【评论】银行随便扣款容易,问出银行名字很难

    2018-04-18光明网评论员光明日报

    光明网评论员:日前,有媒体报道,某银行客户王先生的一张信用卡到期换了新卡,在新卡未激活使用的情况下,银行仍收取了每年200元的年费。王先生逾期未还,该银行北京西城支行便根据领用合约,从其另一个该行储蓄账户中直接扣收钱款还账,最后还起诉王先生索要剩余欠款。摊上官司的王先生提起反诉,指责银行恶意扣款。在法庭上,该银行当庭支付了王先生被扣款本息及经济损失,但不同意赔礼道歉。

    这件事的发展链条是:未激活信用卡被银行扣取年费——银行直接从该客户在银行的储蓄账户扣钱——账户余额不足还款被银行起诉——储户反诉银行得到还款——银行拒绝道歉。那么问题来了:这究竟是哪家银行?从公众与银行长期博弈的情形看,唯有“用脚投票”才是真正管用的。报道隐去了银行的名字,似乎是有所顾虑。当银行无所顾虑,而维权、报道却要处处顾虑,如此市场环境,实在令人忧虑。

    “未激活信用卡被收年费”固然霸道蛮横,更令人“细思恐极”的,是它直接从客户的其他储蓄账号里划走钱的做法。理论上来说,有权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的机关是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银行“直接扣收”意味着银行跳过了司法管辖,直接冻结、划扣消费者的款项而不经审判。而这在银行一侧,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天然权利。银行自认为掌握客户的账户,就可以直接扣款,使用个人信息无需经过合法性审核,照自己意愿即可。

    消费者在银行面前,个人信息一览无余,可供其随意支配;而公众至今连究竟是哪家银行都不知道,也折射了这种信息不对称、权利不对等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可以预想的是,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暴露程度必然加剧,相关机构在调用数据时也必然更加便利。从社会舆论看,现在普通公众更关注的已不是信息共享如何扩大,而是信息之间能否筑起壁垒,能否自行为信息使用设限。遗憾的是,目前来看,很难。而个人信息又关联着个体权利,当信息的取用毫无节制,相关的行业监管松弛,那么类似“直接扣款”这种便捷的纠纷解决方案,自然就会具有十足的诱惑。

    当下,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但商业伦理乃至社会的运行伦理,并没有真正远离人类刚刚步入现代化时的价值地基。现代社会建筑在权利清晰界定之上,一个社会能为个体提供正当且足够的权利维护手段,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大数据也好,各种现代化器物的进化也好,背离了权利维护的价值预设,机构相对于个体器物上的优势,必然会导向相比于前现代社会加倍剧烈的不对等。这也就呈现了如此景观:银行的霸道,从“钱款离柜概不负责”一路进化成“直接扣款”,而个人权利的维护像被甩脱在现代化进程之外,依旧如此艰难,维权成功也换不来道歉一则。

    这则新闻,或许会被置于“社会新闻”一栏,很快被海量信息所淹没;或许在不少人眼中,这也构不成一个“爆款”的重磅信息。然而,就是这件200元的“小事”,现在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个社会的文明水位,很多时候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标记的。社会在现代化进程里绕又绕不开、挪又挪不走的绊脚石,未必是庞然大物,可能就是这个银行动动手指、客户心力交瘁的200元钱。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