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陈友谅在监利 > 正文 第一章 前期的陈友谅

正文 第一章 前期的陈友谅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陈友谅在监利

    作者谢金城安频

    一谢家祖先突遭祸端

    戏新娘双烈女殒命

    杀鞑子俩壮士逃亡

    谚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元至太戌申年间,上乡谢家墩的富户谢诚翁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长子名鼎元,次子名鼎礼。兄弟俩自幼聪明好学,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被当地人视为神童。

    这年十月,兄弟俩年方十八,其父为兄弟俩同一天完婚。女方一名周氏,一名黄氏,都是当地才貌双全的淑女。就在结婚当晚,不料祸端突起,一对鞑子兵包围了谢府。两个新娘为了不遭侮辱,竟双双撞墙而死。谢氏家主诚翁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毕竟谢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大户,其先祖在历朝历代都有着显赫的地位。喜堂变成灵堂,诚翁气得双眼冒血。当时,就从家中拿出两把祖传双刀和几个护院家丁一起,一气之下杀死了两个鞑子官。

    这时,站在门外护卫的鞑子兵见到自己的长官被杀,举起刀枪,疯狂地向谢府一家扑去,谢府偌大的喜堂立刻尸横满地,血流成河。

    此时,谢鼎元,谢鼎礼两兄弟也拿起了刀枪,加入到这场激烈的搏杀之中。谢诚翁尽管浑身上下伤痕累累,血染衣襟,仍在顽强拼杀。眼看一家老小全部惨死,谢成翁为保谢家血脉,忙命两名得力护院保护两个儿子,喊道:“鼎元,鼎礼,你们快逃命去,一定要记住血海深仇。”

    鼎元,鼎礼在护院的拉扯下,还在不断的回头望着父亲诚翁拼命搏杀的场景,看着父亲被那些鞑子兵不断的砍杀,鲜血把他染成了一个血人。看着自己的家园内满是亲人尸体,泪水渗着血水淌满了面颊。

    后来,两兄弟在护院的护卫下,奋力杀出了重围。谢鼎礼当晚逃进因果寺,被净空法师收为僧徒,取法名宁一僧人,后在因果寺经学堂做讲师。谢鼎元冲出鞑子兵的包围后,一直顺着凤凰河堤逃去,最后一头栽倒在陈棚村,被当地老渔民陈千一救起,做了上门女婿。

    二谢鼎元无奈入赘改姓名

    谢鼎元死里逃生

    陈千一喜得佳婿

    话说谢鼎元带着满身的血痕和伤痛,在护院家丁的掩护下,慌不择路,一直奔逃二十余里,来到柘木乡陈家棚村的一大户人家门前,便一头栽倒昏迷过去。护院家丁见自己的幼主昏倒,后面的追兵在穷追不舍,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毫无办法。

    这时,陈府大门“吱呀”一响,从门里走出一位老人,二话不说,抱起昏迷的谢鼎元就往门内走去。护院感到非常惊讶,但此等形势由不得他阻拦,只好跟着老人进了陈家大宅。

    这位老人姓陈名千一,是当地的农户。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名月英,年方十八,是他晚年才得的独女。女儿已到出嫁年龄,他也想招个乘龙快婿,可一直未能如愿。为了这事,把个年迈的陈千一急得头发胡子全白了。这天晚上,陈千一刚上床不久便入梦见到了已故父亲,他对陈千一说:“千一呀,你怎么还在贪睡,快起床去迎接那个身穿红袍的年青贵人,他就是咱家的乘龙快婿,现在正受到仇家追杀,你快去救下他,陈家发迹就指望他了。”陈千一从梦中惊醒,来不及细想,翻身起床跑到门外,果然看见一个身穿红衣的青年满身血迹地昏倒在门前。他连忙抱起谢鼎元走进屋子,脱下他的血衣交给护院说:“为了保全你家公子,你带上这衣服从我家后门出去,不远处有一条赤湖河,你将衣服扔到河边,自己跳河逃生,只有这样才能引开追兵。”

    护院前脚刚走,陈千一家的大门就被几个鞑子兵敲开。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恶狠狠地问:“看见一个红衣年青人和一个老头从此经过吗?”

    陈千一镇定地回道:“我半夜起来解溲,看到两个满身血迹的人往后面赤湖河堤跑了。”

    鞑子兵一听,飞快地追到赤湖河边,见到了扔在河边的两套血衣和两双鞋子,还有两行带血的脚印一直延伸到赤湖河水中(注:两行带血脚印,是护院布下的疑阵)。鞑子兵以为谢鼎元和护院从这条河里逃走了,就一直沿河追了下去。

    陈千一骗走了那些追杀谢鼎元的鞑子兵后,连夜请来医生给他医治伤口。他的独生女月英在旁帮忙,她对相貌英俊c身材魁梧的谢鼎元一见钟情,天天陪伴他左右,舍不得离开。一月后,谢鼎元伤势好转,便想离开陈家,远走他乡,陈月英坚决阻拦。谢鼎元劝道:“月英,你不必对我如此痴情。我父亲挥刀杀了鞑子军官,才遭了灭门大灾,你家若是收留我,后患无穷。”

    月英道:“既然你我已有感情,我陈月英为你可以奋不顾身,哪怕牺牲性命。”

    谢鼎元一听,感动得泪流满面。

    陈千一一直想说服陈家亲友本房接纳谢鼎元入赘陈家,但不管陈千一好话说尽,就是没有一人同意。更有一位老夫子,捧着一本厚厚的族谱,对陈千一说:“按律例无子者,许令同宗昭穆相当之侄承继,先尽同父同堂也。若近支本房该无谪亲子侄,方许择立远房及同姓为嗣。为使陈姓血脉传承的纯洁性,不许乞养异性为嗣,更不许招赘异性子嗣为婿,以乱宗族,违者重杖六十。”陈老夫子念到此,顿了一下,双眼盯着陈千一劝道:“千一老哥,我劝你趁早死了招赘女婿之心吧。现今,你的亲支本房子侄精英,比比皆是,你只要选中了谁家的子侄,还怕他对你不孝,不生养死葬吗?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你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咱陈家是大族,你又是我们陈家的族长c头领,难道现在为了一个外人带头违反族规吗?”

    陈千一听完,抱拳说道:“谢过老夫子好意,我反复说过,招赘女婿,实乃先父意愿,我意已决,再无更改。”

    陈老夫子哼了一声,道:“陈老哥既然不听劝阻,执意要招赘外姓人为婿,违反了我陈氏族规,我们不得不动用族规来处罚了。”

    陈老夫子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从陈家祠堂搬来一条长凳,两个孔武有力的年青后生,把陈千一按到凳上,举起木棒就打。陈千一被打得皮开肉绽,昏迷过去。

    这时,谢鼎元实在忍耐不住,冲上前去,扑到陈千一身上,大喊:“你们要打就打我吧,对一个年迈体弱的老人,动用这样的刑罚,实在不近人情。”

    两个打得兴起的青年,一见谢鼎元扑了上来,心中不禁暗喜:我们真正要打的人,就是你。顿时,疯狂挥舞的棍棒象擂鼓般地打在谢鼎元身上。他原本刚刚有所好转的刀伤连带新伤,一齐淌出鲜血,成了一个血人。

    陈月英见父亲和意中人被打成这样,心如刀割,一头扑上前去护住谢鼎元带血的身子,任由棍棒抽打。

    这时,人群中一陈姓中年人喊道:“陈龙,陈虎,你们两个还不住手,她是你们的亲妹妹,我的亲侄女啊。”陈龙陈虎闻声停了下来。

    陈月英忍住伤痛,讥讽道:“叔父,你既然心痛侄女我,为什么他们刚下棍时不制止呢?从谢鼎元来到我家的这些日子,你到处鼓动族人游说,你安的什么心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今天,我们一家受这棍棒之苦,难道不是你一手造成的。”中年陈姓人还想辩解,陈月英挥手打断了他。

    事已至此,老夫子出来解围,他手拿一份合约,向谢鼎元走来,问道:“谢贤侄,你可愿意改名换姓入赘陈家?如无异议,就在这份合约上签名,并按下自己的血手印,从今往后,你就是我陈姓家族的子弟了。”

    谢鼎元听罢,许久没有回应,一阵悲怆袭上心头。他忘不了新婚之夜,刚过门的妻子被鞑子兵侮辱的情景,忘不了父母及其家人与鞑子兵血战的惨烈场面,忘不了伤痕累累的父亲要自己为谢家报仇雪恨的呐喊。一月前,他还承欢在父母亲人的身边,是谢氏家族的阔少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料,一场塌天横祸让父母亲的血溅当场,自己孤身一人,离乡别祖,流浪天涯。眼下就要改名换姓入赘别人家做女婿,他一时之间怎能接受这个事实呢?

    可是,当他转动疼痛的身子,望向满身血迹的陈月英和陈千一父女,一种久违的亲情让他感到很温暖。短短一月时间,自己遇到了一生中最为凶险和艰难的时刻,是陈月英父女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现在又为了自己入赘的事触犯家族的族规,被打得皮开肉绽,血流满地。这份情,这份义,自己终身难以报答。此时若是拒绝入赘陈家,还是个有情有义的男人吗?他泪流满面地大声冲陈老夫子喊道:“我愿意。”

    处于半昏迷状态的陈千一听到了,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月英紧绷的心也放下了,她走到谢鼎元身边,无限深情地说:“你是好样的,我没有看错人。”

    三谢鼎礼遇难出家因果寺

    谢鼎礼遇难躲追兵

    老僧人点化入空门

    谢鼎礼在护院掩护下,一路向前飞快逃奔,后面紧跟几名鞑子兵,穷追不舍。谢鼎礼逃到一处高墩上,见墩上树高林密,古木参天。树下站着一老一少两名僧人,老僧口中念念有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谢鼎礼伤势过重,失血太多,跑到此处,四肢渐渐麻木,已经跑不动了,他突然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大喜,急忙跪下叫道:“大师救我!”

    老僧拉起谢鼎礼,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然后双手抱住谢鼎礼奔出树林,朝一座金碧辉煌的寺院走去。

    几名鞑子兵追到墩上,已不见谢鼎礼的踪影,正在纳闷,躲在树后的小和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少林寺的“兰佛指”功点了他们的昏睡穴,然后拍拍手,对着睡得象死猪样的鞑子兵们狠狠地啐了几口,得意地追着老僧进了寺院。

    老僧不是别人,正是因果寺住持长老净空法师。少僧圆通乃是明教四大护法之一,尽管年轻,一身武功甚是了得。他是奉了明教教主之命,不远千里来到监利县因果寺,特求净空法师为明教编写一首教歌。圆通和净空法师分宾主坐在大雄宝殿上,喝着禅茶,聊着明教之事。忽见净空法师浑身一震,他掐指一算,对圆通说道:“师侄,请稍等片刻,我有一件紧急事要去办理。”

    圆通问道:“师伯之事,能否告知师侄?”

    净空法师道:“我之所以没有和你师傅杨教主一同加入明教,是因为我在因果寺等我生命中有缘的徒儿,今晚他就要回归我门下了。”

    圆通惊道:“我能否同师伯前去见识一下这个神奇的师弟?”

    “行!”于是,就出现前面的一幕。

    净空法师很快来到因果寺山门前,绕过寺前的白龙潭,快步跨入寺门。穿过天冠弥勒佛殿c天王殿c大佛殿c东方三圣殿c西方三圣殿c财神殿c地藏殿,最后来到庄严的大雄宝殿。他把谢鼎礼放在佛堂蒲团上,用四百玖拾盏日夜供奉佛前的明灯油,为他擦洗流血的伤口后,就把他放在一张宽大的佛床上,换上一套杏黄色的僧衣,捣碎两株佛门独有的治伤圣药佛人草,和着一杯浓浓的禅茶,灌入谢鼎礼的咽喉。瞬间,谢鼎礼就从昏迷中苏醒过来,转头看了一眼四周,发现自己身上一套大红新婚礼服被脱掉,换上了一套杏黄色的僧衣,浑身上下的伤口已被清洗包扎。对面禅床上坐着一老一少两名僧人,正是自己在树林中遇到的。他便起身下床朝老僧拜了三拜,道:“感谢大师救命之恩,容我日后报答,今夜,我必须离开这里。”

    净空法师不解地问:“为什么?”

    谢鼎礼回道:“因我家今夜遭了灭门之灾,我若留下,会给寺院带来灾难。我的血海深仇也没法报了。”

    净空法师道:“阿弥陀佛。小施主家遭灾难,实乃国难,傾巢之下,焉有完卵,任凭你走到天涯海角,世道亦如此。倒不如在我寺为僧,待等时机,终有为国为家伸张正义的一天。”

    谢鼎礼听后,惊奇地问道:“听大师之言,莫非也和我同样有过悲惨遭遇?”

    净空法师道:“出家之人,本来是不愿多谈自己身世的,既然小施主问起,我就给你说一说,元军南侵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方的汉人都无法生存下去,家家户户扶老携幼,东奔西逃。那年,我的父母亲在南逃中被元军杀害,所带财物也被掠走,襁褓中的我被母亲护在身下,才侥幸活了下来。后来,多亏因果寺弘法大师路过,将我带进寺庙抚育,我才成为一名佛徒。我至今连父母亲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都无从知晓。可怜象我这样身世的人,世上不知还有多少。哎!可怜世人,忧患实多呀!”

    谢鼎礼悲伤地问:“原来大师的身世如此悲惨,难道你就没有想过报仇雪恨吗?”

    “报仇雪恨?”净空法师摇摇头,说:“作为一名僧人,是不可能活在个人仇恨中的。但是,到了国家覆灭,民族危亡时刻,每个僧人内心也是充满正义感的。我佛宗旨是惩恶扬善,拯救黎民于水火。所以,我劝小施主抛弃个人恩怨,进我佛门,研习佛理,弘扬佛法,唤醒广大黎民。”

    谢鼎礼听后,疑惑地问:“难道大师允许我在寺庙做一些推翻跶子,恢复大汉的事情?”

    净空法师道:“然也。你可知道,前朝的遗老遗少怀着一腔复国之志,潜入佛门,相互串通,谋划复国大计。我寺也不例外,数百僧众之中,潜藏了众多原宋室重臣。我身旁的这位师侄圆通就是前朝张阁老的孙子,也是现在明教四大护法之一,武功高强。明教是什么教派?就是专门灭杀元军的一个新崛起的教派。教员大多由全国各地有道高僧和道教之人组成。所以,只要你入我佛门,遵守佛门清规戒律,惩恶扬善,救助黎民,老僧我一定支持你。”

    谢鼎礼听罢,心胸顿时开阔,连忙跪拜在地:“师傅,我愿剃度出家,拜到您门下为僧徒。”

    净空法师神情壮严,沉声问:“佛门的一切清规戒律你能坚守吗?”

    谢鼎礼斩钉截铁回道:“我能!”

    净空法师扶起谢鼎礼,欢喜道:“好,好。为师前世与你缘分非浅,今世终于等到你拜我门下。过两日,我就为你操办剃度大典,宣布你正式成为我的入室衣钵弟子。”

    谢鼎礼正式拜净空法师为师后,取法名宁一僧人。此后,他如饥似渴修习佛法,钻研佛理,很快在因果寺众僧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佼佼者。净空法师委以重任,到因果寺举办的一所经学堂里,成为一名首席讲师,赢得众多佛学弟子的尊敬和爱戴。

    四高排墩与因果墩

    高排墩青龙转世

    因果墩红鲤护主

    蒿排墩与因果墩,坐落在桥市乡不到二十里的洪湖水面上,像两座碧玉般的小岛。春夏之间,蒿草丛生,郁郁葱葱,是各种鸟类嬉戏休闲的天堂。从古至今,桥市乡的渔民无论是下湖打草,还是采莲捕鱼,往返途中,都要在两座小岛上小憩。因此,这两座小岛又是当地渔民的两个天然驿站。哪位慕名到访的游客,若要问起这两座小岛名字的来历,当地群众一定会向你讲起一个有关陈友谅出生时,与两座小岛所产生的传奇故事。

    据传,1320年五月五日,陈普才和妻子月英在桥市乡洪瑚以西水面捕鱼,突然捕到一条金色的大鲤鱼,把渔网涨得鼓鼓的。陈普才使尽浑身力气,也拉不动大网。月英见状,连忙走过来,帮忙拉网。不料,只听得“哧”的一声,渔网破裂成两片。那条硕大的红鲤鱼,“哗啦”一声破网而逃。

    谁知就在此时,天空骤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震耳欲聋一声接着一声炸响。乌云就像八月十五钱塘江的大潮一样,铺天盖地,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整个洪湖的水面立刻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犹如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此时,船中突然传来一声尖叫。陈普才忙向船舱望去,只见妻子双手捧着自己的肚子,脸上的汗珠滚滚而下,身子在满船舱打滚,忙问道:“月英,你这是要生啦?”

    月英答道:“他爹,我肚子好疼啊。”

    原来,陈普才妻子月英有孕在身,已经到了分娩的时候。可是因为陈家上有老,下有小,还供养着一个瞎眼风水师,单靠陈普才显然是难以维持一家人温饱。因此,月英不顾自己有孕之身,坚决要同丈夫下湖捕鱼。

    可是陈棚村周边的那个陈湖太小,渔民又多,一天劳累下来,根本打不到多少鱼,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了。于是,陈普才就向桥市乡谢家墩的族亲求助,争取到了一个靠近桥市西岸洪湖边打鱼的名额。夫妻两十分高兴,头一天下湖捕鱼,竟捕了两船舱,加之又在桥市镇鱼行买了个好价钱,夫妻两喜滋滋地把钱送到陈千一手中,让他买点好菜,照顾两个孩子和瞎眼风水师。

    一眨眼,时间就到了这年五月初五端午这个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整个监南的百姓兴高采烈的聚集在河边观看龙舟赛。唯独有两人还在洪湖西岸的湖区打渔,他们就是陈普才月英夫妇。偌大的湖面上就他们一只鱼船,可以打更多的鱼,卖更好的价钱。果然夫妻齐心合力,不到半天时间,就捕了满满的两船舱鱼。夫妻两商量再捕两网就收网返航,还可以到桥市集市上看半日的龙舟赛。

    不料,就在最后一网中,网到了那条硕大无比的红鲤鱼,可把夫妻两高兴坏了。因为这红色的鲤鱼,当地渔民称着龙鱼,说是龙的子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比一般的鱼类价格要翻几倍。

    因为陈普才拉不动渔网,月英前来帮忙,不慎用力过猛,让鱼破网而逃,自己重重的摔了一跤而动了胎气,并引发天地异象。

    此刻,狂风仍在刮,大雨仍在下,翻滚的乌云越压越低,闪电一道接着一道,霹雷一个接着一个炸得更响。躺在船舱内的月英肚子越疼越厉害,全身上下抖个不停,只见她牙关紧咬,两手十指紧紧地抠住船弦,脸色煞白如纸,毫无半点血色,已经到了“儿奔生,娘奔死”的关键时刻。陈普才见妻子这个惨状,悲疼欲绝的哭道:“孩儿他娘,你一定要挺住呀,挺住呀!"

    这时,漆黑如墨的云层里,陡然裂开一条大缝,从中钻出一条张牙舞爪的青龙,在洪湖上空的云层里,翻滾腾挪一陣后,突然向渔船扑来。陈普才见状,立刻吓得昏死过去。

    瞬间,风停c雨止c云散,天空异象也不复见,一轮红日悬在天穹,月英已经安安静静地躺在船舱。

    陈普才从昏迷中醒来,朝妻子躺着的船舱一望,不觉又吓昏过去!

    原来,他的妻子月英经过千辛万苦生下的胎儿,竟然是人头龙身的怪胎。陈普才醒来后一陣酸楚不禁涌上心头。他曾经是桥市谢家墩最富有的大户人家谢诚翁的长公子,生得风流倜傥,文彩出众,被当地誉为神童,本可以有大好前程的。不料,遇到一桩惨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自己本想多育几个才能出众的孩儿,不曾想,今天在这五月初五的恶日,生下这么个怪胎,将来长大后,必定克父克兄,!闹得家里鸡犬不宁。想到这里,他便劝妻子将这个怪胎扔了

    月英不听,陈普才十分耐心里劝道:“孩他娘,此子真的不能要,你看他早不降生,晚不降生,偏要在五月初五这个恶日降生。古代历史上有多次记載,说五月初五生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长大后不是克父,就是害母。东汉《风俗通义》就有记载:‘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小时就闹得整个家族不安宁。其祖父没法,给他改名‘镇恶’,家中才安宁了点。为了防止他克死父亲,两父子长期不见面。宋朝徽宗赵桔五月五日生,天生异象,把宋朝皇室闹得天翻地覆,最后把他送到宫庭以外的农家穷妇人寄养,才免遭大灾。咱们这孩子也是生在今天五月初五,而且引发天生异象,足见此子生辰八字有多恶。咱是穷家小户,经不住这孩子闹腾。孩他娘,你就把他扔了吧。”

    月英坚决地摇头说:“不管你怎么说,我是不听的,孩子是我身上掉下的一砣肉,我舍不得,要克人,就让他克死我算了!"

    陈普才见妻子这样固执,终于忍不住,上前双手夺过龙娃,“噗通”一声扔进洪湖的一丛蒿草上。这时,那几片蒿叶托起“龙娃”,飞快地向下游流去,瞬间就消失不见。月英见自己刚刚产下的孩子,被丈夫无情扔进洪湖,心中似有千只狼爪在抓。刹时就变成了一头愤怒的母狮。但见她声嘶力竭,被头散发,双手抓住丈夫的衣襟,又踢又捶,又撕又啃,哭闹不止。

    “月英,你们这是怎么了?!”月英哭到伤心处,抬头一看,见是爹爹駕船来此,忙指着丈夫哭诉:“爹爹,他把你刚出生的孙子扔到水里淹死啦!"

    陈千一一听,双手拍着自己的大腿,懊悔道:“我来晚了,我来晚了喲!”

    原来,陈千一头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见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青龙从天而降,长长的身驱就盘踞在他家的屋顶,身上龙鳞闪耀金光。他预测这个孙子出身不凡,是陈家一条龙,长大后必成大器。可是他又想到,天亮后就是五月初五,相传这是个大恶扫,如果孙子这天降生,他父亲普才定会把他扔掉,我一定要去阻止,不让他扔了我陈家的一条龙。于是,他连夜起床,向邻居借了一条船,直向洪湖划来,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连孙子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女婿扔到湖水里。他十分痛心地说:“普才呀,你扔掉的是咱陈家的一条龙啊!”说完,他将女儿拉上自己的船,父女两决心到湖面上去搜寻,碰碰运气,或许孩子还活着。

    望着月英父女俩的背影,陈普才心中十分郁闷。他后悔自己太冲动,不该轻易相信那些杂书上的封建迷信记载,更不该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扔到湖中一一儿啊,你现在哪儿呢?陈普才举目向湖面望去,一幅奇异的景象立刻映入眼帘: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粉红色鲤鱼,今天竟然出现了无数万条,从各个方位向一处地点游去。这种红鲤,监利民众称为龙鱼(即龙的子孙)。俗话说:“鲤鱼跳龙门”。而洪湖地界的“龙门”,就在洪湖与洞庭湖之间。那些老成精的红鲤鱼一旦跳过“龙门”,就会跃入海阔天空的洞庭湖,成为真龙。那些跳不过去的红鲤,会一次又一次的继续在龙门口跳跃,不管失败多少次,也亳不气馁。跳越龙门,始终是它们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同时,这些红鲤又是“孝鱼”,“义鱼”,一旦遇到头领招唤,就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难道今天它们是受到了那位龙头领的招唤?

    陈普才怀着好奇心驾船跟踪,立刻看到一种不可思异的景象。那些红鲤鱼集中到一起后,头部都向上昂起,口中吐出一股五颜六色的游絲,絲絲缕缕,绵绵密密,从各个方位的红鲤口中吐出,快速交织一个光环,放射出耀眼光芒。光环上躺着一个粉红色且一絲不挂的胖娃娃,上下不停地翻滾,好像在进行着一种神圣的洗礼。那些吐尽了身上元气的红鲤鱼们,一条条,一群群地死去沉入湖底。从四面八方游来的红鲤鱼又继续重复这一动作,仿佛光环躺着的婴儿是它们心目中的龙神一样,令陈普才非常激动。但不知这个婴孩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竟让洪湖中的那么多红鲤鱼心甘情愿为他付出自己的生命。

    待到近前一看,不觉惊呆了,这不正是自己扔掉的亲骨肉吗?果然是个不得了的龙子,在这洪湖里受到那么多红鲤鱼洗礼,身上刚出生时的一片片龙鳞再不复见,成为一个皮肤光滑滚圆的胖小子。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令他不顾一切地分开红鲤鱼们的包围圈,从那五光十色的光环内抱出孩子,用嘴在他的脸上吻了又吻,亲了又亲。

    当最后一抹绚丽的晚霞消失在西边天际后,陈普才驾着渔船,扬起风帆,快速里回到了陈棚村。

    陈普才抱着胖嘟嘟的婴儿走进自家门口时,陈月英还在悲伤地哭泣,陈千一在一边哀声叹气,见陈普才走进门来,埋怨道:“你扔了我的孙子,还回这家?”

    陈普才听后,也不计较,仍然亲切地叫道:“爹,您看,我把你的孙子找回来了。”

    “真的?!”陈月英一听,立刻破涕为笑,一把从陈普才手中抢过儿子,又亲又啃,高兴得不得了。

    接着,陈普才把自己看见的奇异景象,向月英和父亲详细说了一遍。父女俩都觉得不可思议。随后,陈千一问女婿给孙子起名字吗?

    陈普才说:“我在路上就想好了,起了个名,叫陈青龙。”

    陈千一摇摇头:“陈青龙不好听,叫陈友亮吧。”

    “为什么?”陈普才不解地问。

    陈千一道:“因为我昨晚得了一梦,梦见一条金光闪闪的青龙盘踞在我家屋顶,醒来还看见光亮。”

    陈月英接着说:“有亮这名好听,我喜欢。”

    陈普才笑道:“青龙与有亮,这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娃失而复得,那才是值得我们全家人庆贺的。你们在家等着,我去买鞭炮。”

    随着一阵阵鞭炮声炸响,当地百姓纷纷传扬,陈友谅是青龙转世,陈友谅是天上的星宿。有关陈友谅出生时,陈普才把他扔到洪湖西岸的一丛蒿草上,那片蒿叶载着陈友谅向下游漂去。桥市渔民有一个优美的说法:“一蒿护龙”。还说佛教有“一苇渡江”,成就了佛教一代“达摩祖师”。洪湖水中有“一蒿护龙,成就了一代汉皇陈友谅。因此,桥市渔民把此地命名“蒿排墩”,把红鲤鱼护卫的地方叫“因果墩”,几百年来,一直传颂至今。

    五陈友谅祖坟葬风水宝地的传说

    风水师观风水宝地

    陈家祖葬天鹅孵蛋

    风水诠释:古代风水讲究葬穴之点,称葬吉穴者,后人富贵少灾。葬主吉穴者,贵富数代不止。葬龙脉穴位者,后人大富大贵,葬主龙穴位者,后人可开国称王。

    相传,陈友谅家的祖坟穴地天鹅孵蛋,就是一处上佳的龙脉主穴贵地。据此亦记载曰;“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

    说起陈友谅的祖坟为何能葬在龙脉主穴位之上?那还记得从他的祖父陈千一巧妙结缘一位风水师说起。

    据说,元至顺辛年间,陈千一在陈湖打渔归来,途经天鹅孵蛋地时,突遇一阵狂风骤雨。陈千一放下肩上的渔具,正准备躲被风雨时,猛然看见一位中年人躺在雨水里,浑身冻得发僵。陈千一见状,连忙脱下雨衣抱住中年人背着回家,精心照顾。中年人非常感动,对陈千一说明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中年人姓陈名仙芝,40多岁,家居金陵乌衣巷,世代都以堪舆看风水为业。这次因为堪舆风水宝地,路过监利县柘木乡陈家棚村时,见到天鹅孵蛋的宝地,一连几天仔细观察,总是不愿离去。这天突然遇到风雨,身子被冻僵,幸遇陈千一救了他一命。为了感恩,他把自己堪舆到这块龙脉宝地,献给了陈家,并对陈千一解释道:“世间一切风水宝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山重水绕},二为{四水拱抱}。天鹅孵蛋属于四水拱抱的龙脉宝地。你先观这外围四水;东有闻名遐迩的洪湖,南临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西接闻名于世的潘阳湖,北纳波涛汹涌的荆江,此为四大水。围绕这天鹅孵蛋地还有四小水:东有如镜面一般的陈湖,南临九曲缠绕的陈河,西接尺八日夜流淌的老江河,北吸方姓静静的底湖。如此众多的名水层层包裹,拱卫缠绕,这就自然暗合阴阳八卦中一静一动之玄论;静的是湖泊,动的是江河。如此长年累月万古沧桑之积聚,焉有不形成一处上佳气脉龙穴之理。再观这天鹅孵蛋的地形,更是美不胜收。东北一带呈梯形上升,又有一高提相互缠饶,西南地势则一片平坦开阔,通风向阳,更兼那青一色的蜈蚣草,如天鹅绒一般层层叠叠的铺盖,活脱脱一只天鹅孵蛋的地形展现在眼前。而且还兼具四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四水四兽一应俱全,更加增添了此地的可贵之处,贵得妙不可言。好似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镶嵌在此北云梦泽之中,让人产生一种旖旎遐想。如果你能把自家祖先的骸骨改葬到这天鹅孵蛋的龙脉之上,待等那天鹅蛋孵化之日,也就是你陈家子孙发旺之时了。”陈仙芝说到这里,突然从那天鹅孵蛋之地冒出两股细如烟丝一般雾状地气,射瞎了他的双眼。

    陈千一见状,十分内疚地说道:“仙芝老弟,当初我帮你,完全出于一片善心,并没有要求得到你的回报。可是,今天你为帮我家选取这块天鹅孵蛋宝地,泄露天机,竟被这地脉穴气射瞎了双眼,让我心何安”

    陈仙芝听完,微微一笑:“老兄,你不必自责,此事早在我预料之中。如果这地脉在我向你道破之时,不射瞎我的双眼,就不能证明这块宝地之珍贵,现在权当报答陈兄知遇之恩吧。”

    陈千一听完,感动地道:“仙芝老弟,从今往后,你就是我最亲的结义兄弟。只要你不嫌弃我这乡下简陋的茅屋,粗茶淡饭,我有一口吃的,就有你吃的,我有穿的,就有你穿的。你就把我家当成是你的家,我的子孙就是你的子孙。”

    自此以后,陈千一对风水师陈仙芝的话深信不疑,每日都把他当贵客招待。尔后,静悄悄地把自己父亲的骸骨改葬到天鹅孵蛋的主龙穴位之上。后来,陈家果然发旺了,陈友谅坐上了汉王的宝座,他的两个哥哥和弟弟都被封王封侯。陈氏一门立刻显得无比尊贵。

    陈友谅祖坟“天鹅孵蛋”葬地

    参观陈家棚村遗址后,赖小平又领着我们向东步行一华里,来到柘木天鹅村。跨过一条长长的农田灌溉水渠,就是一座高大宽阔,有着300多平方米的坟地。赖小平说,这就是陈友谅六百多年前的祖坟葬地“天鹅孵蛋”。尽管祖坟至今没有陈友谅的后裔来吊祭,但当地百姓一直自愿保护此坟。当年刘伯温和朱元璋在此两破风水,挖掘断脉泄气,后经百姓恢复坟茔原形。如今,省c地c县文化部门除了对陈友谅在陈家棚村的地下古城遗址提出进行文物保护外,也把这座“天鹅孵蛋”坟地遗址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其实,天鹅村和陈家棚村及周围的百姓,几百年来都一直在维护这座坟地的完整性,甚至顶礼膜拜。坟茔东方修建的一座“天鹅孵蛋”庙就是历史见证,庙内香火缭绕,百姓们前来敬香者络绎不绝。接着,他讲述了关于“天鹅孵蛋”坟地许多令人拍案称奇的故事。

    据传,元至顺辛年间,陈千一在陈湖打渔归来,途经天鹅孵蛋地时,突遇狂风暴雨。陈千一放下肩上的渔具,寻地躲避风雨,便看见一位中年人躺在雨水里,浑身已冻得发僵。陈千一见状,连忙脱下蓑衣包住中年人背回家,掐人中,灌姜汤,一番手忙脚乱,终于把中年人救醒,并挽留在家中小住,悉心照顾。中年人很是感激,把自己的身世对陈千一和盘托出。

    原来,中年人姓陈名仙芝,40多岁,家住金陵乌衣巷,世代以勘探风水为生。这次路过监利县柘木乡陈家棚村时,见到一块天鹅孵蛋宝地,一连几天仔细观察,总是不愿离去。不料突遇风雨,旧疾发作,晕倒在地,幸亏陈千一救了他一命,为了感恩,就把“天鹅孵蛋”风水宝地献给了陈家。由于陈仙芝长期在外奔波探查风水,泄露了天机,双眼竟被地气所伤,不久便瞎了,只能留在了陈家。

    几年过去,陈家老小突然大病在床,瞎眼风水师反倒高兴地对陈千一说,这是“天鹅孵蛋”的地脉龙气发旺了,陈家人都在脱胎换骨呢。不过,陈家得有两人去葬祖坟才能真正兴旺发达。陈父已葬在那里,如今只差一人即可。陈千一受了几天的病痛折磨,早已了无生趣,他想,如果用自己的命换一家子的荣华富贵,真是太值得了。于是,他当场咬舌自尽,心甘情愿地去镇守自家的风水宝地。

    由于陈友谅父子是谢氏血脉,一直倍受陈家族人排挤,陈千一去世后,家里的渔船也被收回,不能下湖捕鱼,陈家生活越发困难。不得已请来木匠打造了一艘木船,又被人告密,陈父被元兵抓去打断了几根肋骨,木船也被焚烧。幼小的陈友谅看到家中的窘境,还养着一个吃闲饭的瞎眼风水师,心中很是不服气,总想着什么法子捉弄风水师。不久,还真想出了个好法子,

    陈友谅在自家的祖坟上栽了很多杂草,然后把风水师骗到那里,看他如何作为。风水师摸到了杂草,明白了是陈友谅所为,不禁仰天长叹,拂袖而去。当地老百姓至今还在传说,若不是陈友谅在这“天鹅孵蛋”宝地上栽草,大明的江山就是陈家的了。监利至今流传这样一幅对联:友谅栽草,福无九五;元璋掘坟,春有八千。

    朱元璋挖掘陈友谅家的“天鹅孵蛋”祖坟,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在1360年5月,朱元璋趁陈友谅在安徽采石五通庙称汉皇之际,偷偷带兵来监利陈家棚村挖掘陈友谅祖坟,破坏其风水。第二次是在1364年春季,朱元璋来监利烧杀抢掠,这次完全彻底地把陈友谅家祖坟的风水破坏殆尽。后来,当地百姓感念陈友谅的功德,自发地把陈家的祖坟葬地修补完善。如今,来此观光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六陈友谅祖坟上栽草气走风水师

    顽童幼稚气走风水师

    天命难违孵出草头王

    谚语:天有不测风,人有旦夕福祸,

    自从陈千一去世后,陈友谅家就祸事不断先是家族中的亲叔公一家,经常无事生非,吵着闹着打上门来,并且辱骂陈友谅四兄弟和他的父亲是狗杂种,不是纯正的陈氏血脉。原来两家合用的一条渔船,自此也不让陈普才使用了。家庭经济来源,几近枯竭,加上添丁加口,一家人的生活更加难以为继。

    无奈之下,陈普才只好卖来木料,请当地木工做了一条渔船,下水那天,突然闯来一队跶子兵,不问原由,抓住陈普才就是一顿毒打,身体四肢多处骨折,浑身是伤。一条崭新的渔船也被当场焚烧。小小年纪的陈友谅看见自己的父亲惨遭毒打,十分愤怒。上前去和鞑子官论理,鞑子兵说:“朝廷有令,不许渔民私造船只,违令者重扙。

    原来,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实行双重标准特别是元顺帝1333年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与后宫嫔玩乐,将朝中大权交给伯颜来掌管。伯颜掌权后,更加飞扬跋扈,无所顾忌。他把那些收栝民脂民寡大量地赏赐给他的亲信。以致国家的财政十分困难,人民负担极其沉重。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他还制定只准蒙古人打汉人和南人,而对方不得回手等法律。为了防止汉人和南人起义造反,他还下令搜查民间的一切铁器,拉走民间的所有耕牛和马匹。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陈普才为生活所迫,而私造渔船,正好碰到风口浪尖上,鞑子兵殴打致残,陈普才躺在病床上,日夜以泪洗面,焦炉万分。

    这时,私塾教书先生找到陈家,说陈友谅四兄弟近日都不曾上学念书。不一会儿,又有一个武师跑到陈家,说陈友谅兄弟这几日没在制定的课余时间内去练功习武。陈普才听说,正气得急火攻心,又见自己的妻子月英,急急忙忙跑进门来,报告说:他家供奉的那个瞎眼风水师被陈友谅兄弟气走了。

    陈普才听到这里,满腔怒火再以压抑不住,急命妻子月英把陈友谅四兄弟找来令竹板,把他们兄弟四人打得满地打滚,吼道:“快说!你们几个小鬼,为何不上学念书?为何不去武馆练功?为何要气走有恩于我陈家的风水师?今日不把话说明白,我决不轻饶!”

    陈友谅见父亲这样愤怒,连忙从地上爬起来,跪在父亲面前,诉说事情的经过。

    原来,自从陈普才躺在病床上,家庭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且不说朝廷的一切田地税收,连几兄弟的书杂费用,及陈普才治病的医药费用,都无法拿出。月英一天到晚,劳累奔波,白天干完活家务农活,就到地地挖野菜,剥树皮维持一家的温饱。夜深人静时,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一家人缝补破衣褴衫。尽管如此,月英还是对瞎眼风水师恭敬如宾,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都留给他吃,而自己一家吃糠菜。陈友谅把这些看在眼里,心中对母亲,非常不满,总想找个理由赶走风水师,好减轻家中的负担。

    这天,他同两个哥哥和弟弟。集体逃学聚集到祖坟上,扯来许多杂草载满祖坟。几天后,栽种的杂草,得到了龙脉地气的滋养,疯长起来,并且把陈千一坟头上清一色的蜈蚣草都吃掉了。陈友谅回家对瞎眼风水师陈仙芝道。“你说我家祖坟葬地风水好,满地都是清一色的蜈蚣草,不会生长一根杂草,而现在,我家祖坟上都长满了杂草,你又作何解释?”

    陈仙芝听后,心中将信将疑。陈友谅拉着他的衣袖:“您不信,随我到我家祖坟上一摸,不就什么都明白了。”

    陈仙芝在陈友谅几兄弟的拉扯下,很快来到天鹅孵蛋的地脉穴位上,用双手在陈千一的坟包上慢慢地摸去,触手之处,满坟杂草丛生,根本抚摸不到那如天鹅绒般的蜈蚣草了。陈仙芝见此情景,一陈悲哀涌上心头,抑天长叹:“老天你怎么这样捉弄人?十几年来,我抛家弃舍,放着舒服富裕的日子不过,跑到这穷乡僻壤来吃粗粮,住茅舍,过着双目不明的日子。我这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验证我穷尽一生研习的地理风水理论吗?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块经过数万年日积月累的天鹅孵蛋龙脉主穴地上,竟然只孵出一个昙花一现的草头王。难道说,这就是天意吗?”当地人们一代又一代说陈友谅如果不在祖坟头栽种杂草,不气走那位满腹经纶的瞎眼风水师,陈家至少有三百年的江河可坐。

    陈普才听完陈友谅的叙说后,更加气得浑身发抖,骂道:“你们这帮小畜生,知道作了一件多么荒唐的事吗?你们竟然亲手毁损了我家这块来之不易的风水宝地。你爷爷用自己的生命,咬舌自尽:你们对得起死去的爷爷吗?对得起有恩于我家的风水师爷爷吗?”说完,举起手中竹板又要抽打。

    月英劝道:“他爹。你就原谅孩儿们吧,他们都还小,不懂事,无意之中破损了家中的地脉龙穴,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也可能是咱们陈家的福缘还不够深厚。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

    陈友谅见父亲这样愤怒,忙跪地发誓:“爹,孩儿知错了,今后一定发奋读书,长大以后博取功名,报答爷爷在天之灵。”

    陈普才慢慢平静下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说完,他指着堂前一幅楹联,横批:陈留高风。上联:祖宗种德芝蘭茂:下联:子孙锄经翰墨香。问道;‘‘你们知道这幅楹联是何意义?”

    陈普才答道:“孩儿愚笨,愿听父亲教诲。”

    陈普才两眼含泪,说道:“孩子,其实为父不姓陈,也不叫普才。我本姓谢名鼎元,家居桥市谢家墩。十多年前,咱家发生了一件天大祸事,你祖父谢诚翁和谢家亲属一百余口,惨遭元朝鞑子杀害,为父拼命逃出后,才改名换姓入赘陈家。因为,你们兄弟四人也只能谢冒陈姓。但你们的根在桥市谢家墩,你们血管里流淌的全是正宗阳夏乌衣谢氏家族的血液。孩子,这家神楹联横批,陈留高风’是为父所书。对于我家有双重意义。一,陈留高风是指陈家的祖先有高风亮节的典范。二,陈留指谢氏家族中一个声望颇高的郡名,同样,也有纪念谢氏先祖英灵的典范在内。孩子,我为什么要在一个家神上写着两姓祖先的楹联,这是为父一身坎坷悲惨的身世,如今不得不向你们说明。望你们长大以后,不要忘记谢氏祖先,数典勿忘宗。”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