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沈游并没有去送陈靖三人考试, 相反的,在众人都在往学宫挤的时候,沈游从床上爬起来, 去见了她的代理书商。

    沈游是有合作书商的, 她以“秃头居士”为名撰写出版的狗血之所以能够畅销金陵,除了质量不错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书商本身够得力。

    “袁兄,别来无恙啊”,沈游笑呵呵的跟眼前这个中年男子打招呼。

    袁启颜当即吩咐人上茶上点心,一副热情的不行的样子。

    “沈弟, 许久不见,越发的龙马精神了”, 袁启颜以一种商人特有的和气生财的口吻招呼道,“来来来,这可是为兄珍藏已久的极品云雾, 沈弟尝尝”。

    沈游顺势坐下来。

    她来了大齐一年多了, 基本习惯了这里的说话方式,比如说,干正事之前必定得拉拉杂杂扯一通。

    两人寒暄一阵, 到底还是沈游先开了口。

    “袁兄, 愚弟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袁启颜顿时笑呵呵道, “沈弟,为兄不过一介小小书商,平日里卖些个话本子也就罢了”。

    他喝了口茶, 热情道:“虽人小力薄,但若沈弟有何要事,为兄必任由沈弟差遣, 莫敢不从”。

    话倒是说的滴水不漏,我信你才有个鬼喽!

    沈游赞道,“袁兄好生义气!”

    “只是不过是些许小事罢了”,沈游从身后的书箱里拿出了四本书,“袁兄请看,这些是我编纂的书籍,想劳烦袁兄帮忙出版印刷”。

    袁启颜心里一松,他贯来讲究一个和气生财,原本还想着万一拒绝了反倒不美,如今看来这位沈居士心里也是有数的啊。

    有分寸就好。

    袁启颜笑呵呵的接过来,慢慢的看了起来。

    沈游也知道,他们这种事业做大了的书商,最怕的就是刻印了一些涉及到谋逆造反的字眼,虽说大齐对待文人比较宽松,但是造反这条底线是不能碰的。

    “沈弟这书是……”,袁启颜还蛮感兴趣的,“沈弟这是要出书?”

    沈游笑着摇摇头,“算不上出书,不过是基本科举用书罢了。”

    大齐的书商们基本属于坊刻,坊刻是以盈利为目的地出版书籍,而坊刻同样的也承接士大夫们的私刻。私刻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出书成名或者是纯粹纪念。通常情况下,士大夫委托书商们私刻出来的书还得给书商们一笔费用。

    但那也是针对没什么名气的穷酸文人,有名气的人书商巴不得能够倒贴钱好出版对方的文集呢。

    “沈弟这科举用书倒是稀奇”。袁启颜大致翻了翻,发现前两本是《八股文之破题》的上下册,后两本是《答策秘诀》的一二册。

    “今日正好是金陵院试,沈弟这书怕是出晚了,若是赶在院试之前还能大赚一笔。”

    “不晚不晚”,沈游微笑道,“袁兄应当已经看出来了,此书颇有潜力,不知袁兄决定作价几何?”

    袁启颜叹道,“我总觉得论起做生意来,沈弟比我老道多了”。

    沈游笑了笑,没说话。

    袁启颜方才左绕右绕,分明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书籍巨大的市场,但是就是不肯说价位,打的算盘就是让沈游以为自己委托他私刻此书,这样一来,他不仅不需要支付钱财,甚至还可以卖给沈游一个人情,不收她的钱。

    实在是利益熏心的奸商啊。

    袁启颜毫不脸红,“沈弟,你我都是明白人,那我就直说了。这书固然好,可是据我所知沈弟并无功名在身,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这是要压价了啊。

    “袁兄,愚弟虽无功名在身,但是如今教了三个子弟,若这三位能够得中院试成秀才,那就是这几本书的活招牌了。”

    袁启颜饶有兴趣的问道:“院试刚刚才开始,沈弟就自信至此?”

    沈游不咸不淡的开口,“袁兄也可以等一等,等到院试结果出来,届时再做雕版印刷。”

    袁启颜当然听得出来沈游在讽刺他。

    院试第一场的确只考一天,可等成绩就得要七八天,再加上第二天的考试,陆陆续续要等十天左右。一旦院试结果出来之后再雕版印刷,那这中间再等个二十来天,院试的热潮都散去了。

    袁启颜皱了皱眉,到底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他并不是金陵首屈一指的大书商,而是后起之秀。实力不算雄厚,如今正该保守起见才是。

    偏偏为了抢时间和热度就得大量印刷,这未免也太过冒险了。

    沈游一间袁启颜犹豫不决,当即劝道,“袁兄是枭雄,风险带来收益这句话我不必多说。袁兄为了减少风险,自然可以先印个几百本,等到结果出来之后,若我三个学生都考上了,袁兄自然可以大量印刷。”

    一听这话,袁启颜反倒摇了摇头,“沈弟此书若能行销金陵,必定会带动书商们。有些讲究些的好歹还是盗版刻印,偶尔缺字,不讲究的移花接木,抄袭雷同。眨眼之间,沈弟的书就得被人拆的七零八落,成了别人的书籍。”

    袁启颜补充道:“所以出书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必须要快。如果决定要印,就要在数日之内将书籍铺遍全金陵各大书铺,逼得那些翻印的无路可走”。

    沈游眉头紧锁,她之前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万万没料到,书商们的竞争如此激烈。

    她想了想,“袁兄可有试过给书籍打个牌子?”

    闻言,袁启颜叹了一声,“什么‘昭文堂出品,仿冒必究’这样的话,根本没什么用处。”

    “不不”,沈游摇头,“袁兄此前的书籍多数是话本子等等娱乐用书,这些书籍可替代性其实很高。一旦一本兴起之后,迅速就会由别的文人跟进。”

    “但是科举类用书则不同。绝大部分人只要有余力更愿意购买正品。他们怕错漏百出的书籍影响了自己的举业,那就得不偿失了。”

    沈游补充道:“所以袁兄完全可以在书籍上打上“昭文堂出品”这几个字,再加上代表昭文堂的图案,这样一来,只要袁兄速度够快,就可以在大众心中打上‘昭文堂才是正品,有保障’这个概念”。

    袁启颜眼前一亮,沈游当即劝道,“不过袁兄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这样做最多能够多吸引一些有余钱的人家。可盗版的人依然无法断绝,他们只需要仿冒你的标识一样可以以假乱真。再加上后期会有各式各样的文人出版乃至于仿写此类书籍”。

    “这样的法子只能够帮助袁兄拖一时。”

    袁启颜满脸笑呵呵的,“够了够了”,便是一时也够用了。

    “沈弟,愚兄承了你的情”,袁启颜笑道,“按照你我惯例,出售后的利润素来是对你四我六,如今我可以让半分利给沈弟,全当酬谢”。

    “袁兄好气魄!”

    真抠!

    沈游赞叹了一通,笑眯眯道:“即是如此,便劳烦袁兄了”。

    沈游也知道,估计教辅书到手的利润第一个月是高峰期,因为院试的热度还没下来,这时候,必须要一次性赚个够本,否则到了后期这种书籍如果没有名人效应在,迅速就会被别的书商搞得什么《举人带你学八股》这种东西搞下去。

    除非沈游愿意给周恪分成,搞一篇《周恪带你学八股》。

    但是沈游不愿意,她不能再欠钱了。

    “袁兄,我这里还有一沓卷子,全是我的三名学生多年习练之作。袁兄可将其编纂成《科举密卷》印刻发售。”

    其实那些卷子都是沈游出的乱序版四书五经,这种卷子没啥技术含量,图的就是薄利多销。

    “除此之外,卷子的答案必须另外成书,否则不便做题。”

    “好好好”,袁启颜赞叹道,“沈弟实乃大才啊!”

    沈游谦虚一笑,完全没当真。要是卷子卖的不好,袁启颜虽说不至于跟她翻脸,但是让利是肯定没了的。

    沈游从袁启颜家里出来之后已经是中午了,她拒了便饭,还得赶去崇明书院找赵案谈话呢,如果说,袁启颜是生产工厂,那么赵案就是客户代表。

    满崇明书院那么多的在读学子,这帮人全是潜在客户,沈游哪肯放过。

    刚见到赵案,还没等沈游说话,赵案急匆匆的开口。

    “出事了”。

    沈游深感疲惫。事情一件接一件,发生得如此秃然。

    她皱眉,听赵案继续往下说,能让赵案说出事的必定是大事。

    “赣南旱灾尚未缓解,汉东雪灾已经演变成了洪灾,流民愈演愈烈,朝廷赈济迟迟未达,这两地已经出现暴动,唯一庆幸的是,好歹暴动被镇压下去了”。

    “据我所知,灾害发生是在今年年初啊”,沈游都惊呆了,“八个月了都没有出台赈灾措施吗?”

    赵案苦涩的摇摇头,“不仅如此,去年《金陵日报》上连篇累牍的报道赋税改革一事,就是因为这几年灾害频频,偏偏两京十三省的赋税压力几乎都集中在了江南。江南一而再再而三的加税,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沈游当即想到她刚来周府的时候看到的那份报纸,副版内容才是诗词101,而第一版报道的就是赋税改革。

    只可惜她当时一心一意找商机,未曾注意。

    “赋税改革受阻了吗?”

    赵案像是一瞬间老了许多,“不是受阻”。

    “是根本就没能开始”。

    沈游皱眉,“为何?”

    “唉”,赵案没有再说话,他指了指天上,“陛下认为祖宗成法不可变”。

    沈游简直要爆粗口了。

    生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皇帝也不怕自己屁股底下的椅子坐不稳。

    可这样的话沈游是决不能说出口的。

    她强压火气问道,“如今灾情愈演愈烈,为何金陵城内毫无反应?”

    北方也就算了,可金陵是陪都啊,按理,赣南的灾民极有可能一路北上,涌入金陵。

    “原本赣南周围的行省虽说受到了些许影响,但是尚且可以接收这些灾民。可偏偏灾情越发严重,已经严重干扰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赵案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沈游了然。很明显,当地的百姓不愿意再接纳灾民,结果直接致使灾民一路北上,前往了南直隶。

    他闭了闭眼,声音苍哑无力,“如今,被挡在了金陵城之外”。

    沈游只觉寒意一阵阵上涌。这段时间以来,她每天忙于教书加自学八股文,忙的昏天黑地。既不曾出过城,也极少在街上走动。以至于她根本没有发现此事。

    沈游闭了闭眼睛,极为懊恼。

    不对!

    她目光直盯着赵案,“为什么报纸上没有任何报道?”

    “因为……”,赵案于心不忍,“官府不让啊!”

    不对!还是不对!

    她直勾勾的看向赵案,“官府不可能有这个能耐,能够控制金陵城内的所有报纸”。

    这种事情是天然的爆点,小型报纸追逐流量,他们一定会报道。而且只要人一藏,官府根本找不到到底是谁报道的。赚了钱,换个名头,完全可以东山再去。

    沈游觉得一阵阵怒气直冲天灵盖,她哑着嗓子问道,“是你们?”

    赵案脸色煞白。

    为什么要这样做?沈游脑子转个不停。

    不要急,所有的事情都有动机,要找到目的。

    现在的状态是什么——灾害扩大了,灾民人数变多了,□□产生了。

    灾难升级对于心学而言有什么好处吗?

    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心学人数?不,不对,齐桓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一旦被敌人揭出来,他怕是要遗臭万年。

    那还有什么?

    沈游像是被锤了一个闷棍——他们要借助灾民□□一事要挟皇帝进行赋税改革。

    “百姓被赋税和灾害逼得家破人亡,为了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就要让皇帝同意进行赋税改革,可皇帝不干,所以你们就放任灾民四处流动,逼得皇帝为百姓减税”

    沈游冷笑道:“这算什么?牺牲一个灾民,幸福千万家?”

    她干着嗓子问道,“为什么?”

    赵案大抵是被揭穿了,不必再遭遇良心的折磨,整个人反倒是平静下来了。

    “你还记得当时《金陵日报》上报道过的赋税问题吗?”

    沈游试图回忆当时赋税的内容。具体的措施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隐约记得百姓的农税至今还停留在十税一上,看上去很好,可惜层层加码之后几乎到了二税一乃至于三税二的地步。

    赋税太重了,于是兴起了所谓的投献之风,就是把自己的地挂在举人老爷的名下。大齐格外优待读书人,举人及以上就有了免税几亩的资格。

    于是许多农民不再交税,那些剩下的农民要交的税就更多了。

    除此之外,世家大族们一心一意的囤积土地,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量失地农民投身于商业。

    大齐的商业迅速的繁荣了起来。

    是啊,沈游这段时间已经隐隐约约的注意到,书籍出版行业其实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状态,绝大部分都是坊刻,官刻的除了官方四书五经之外几乎都没落了。

    如果出版行业如此的话,那么别的行业自然也是如火如荼了。

    可偏偏商业税交的是三十税一,加上商人有钱,打通官府后交的税就越发少了。

    商税交的越少,农民要交的税就越多。于是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当中。

    “所以你们要让暴动愈演愈烈,就为了揭开这个大家都捂着的烂摊子?逼着皇帝改革赋税。”

    赵案僵着脸,点了点头,“不是没有人提到过这件事情,可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就把人压得死死的。”

    他的脸上浮现出一点点悲凉,“再不变,大齐只怕……国将不国啊!”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今天迟了一会儿。感谢在2020-09-19 20:55:22~2020-09-20 21:07: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姚钱钱 10瓶;vivien(Qinxm) 5瓶;夏天触手 2瓶;青芝、俞狐庵、落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