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沈鱼觉得自己心跳有点儿快,  扑通扑通,他的手指蜷缩了一下,很想去捂住沈桥的耳朵,  担心他听见。

    两人离得有些太近,  方才让他感觉安心的体温,此时骤然升高,包裹着他手的那只大掌,掌心滚烫。

    沈鱼被烫着一般,  将手抽了出来,  偷偷背在身后摩挲了一下。

    沈桥清亮的眼眸,黯淡了几分。

    他说的是心里话,孑然一身来到这个陌生的时空,  游离于人世之外。

    没有归途,说不清来处,茕茕孑立,  无牵无挂。

    直到遇见沈鱼。

    于是,  他成了沈桥,属于沈鱼的沈桥。

    他收回手,  神色依旧温柔:“不要不开心,想要什么都可以跟我说。”

    所以不用在乎那两个人,  他们不要你,你也还是沈鱼,  是你自己。

    沈鱼心跳得更快了,  沈桥好温柔呀,  这么温声细语,谁忍心拒绝他。

    像被蛊惑一般,不自觉就点头了:“好。”

    “真乖。”沈桥笑着揉了揉沈鱼头发,  学这个词这么久,第一次用到,感觉不错。

    沈鱼脸上一烧,红晕从脸颊蔓延到脖颈,他皮肤白,一脸红就特别显眼。

    “不许摸我头,不知道男人的头不能随便摸?”故意凶巴巴的,掩饰自己的不好意思。

    沈桥好脾气地笑道:“好。”

    一点儿不提以前沈鱼仗着他不能说话,随便揉他头。

    处处顺着,沈鱼反而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不该欺负沈桥脾气好。

    “那什么……你有什么想吃的吗?”

    从这就能看出两人像在哪儿了,想说好听话的时候,一个问对方想要什么,一个问对方想吃什么。

    沈桥轻咳一声,藏住丝丝笑意,状似苦恼:“小鱼做的都好吃。”

    沈鱼轻易被男人的甜言蜜语哄好了,美滋滋地去给沈桥做他喜欢吃的东西。

    刚才那些看到信后的失落心情,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没什么好难过的,他已经比很多人过得好了,前一世他渣爹渣妈更不负责任,他不照样好好的长大了。

    他跟沈安民,说是父子,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相处过。

    而且人家也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再婚是人家的正当权利。

    他就是乍一直到这个消息,一时没转过弯,想开了就好了。

    至于以后……

    就像以前那样处着,他经济方便还算富裕,时常寄些东西回去,就当孝敬生父了。

    只要沈安民不像梁凤霞一样坑他,他愿意给沈安民养老,尊敬他孝顺他。

    这样,就够了。

    与此同时,兴城隔壁的丰南省临安县红旗乡上坎子村。

    恰逢下工时间,村里的泥巴路上,都是扛着锄头铁掀,卷着裤腿,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农人。

    一群壮年男人走在一起,沈家一行人也格外显眼,不为别的,这一家子都是大高个,最矮的沈安民二哥沈安富,一米七五。

    沈家别的成年男性,都在一米七五往上,站在人群中,他们家的男人都高出一截。

    前些年,国家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上坎子村也紧跟形势实行新政策。

    不再一起干活,各家种各家的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沈家以前人多,多到家里穷得叮当响,耗子都不会去沈家打洞,所有的积蓄都用来给家里人填肚子,小辈的婚姻都成了老大难。

    后来分产到户,沈家才算日子好过起来了。

    他们家大部分人都勤快,种地虽说是看天吃饭,可农人的汗水也不是白撒的。

    沈家人一把力气,也愿意出力,侍弄土地庄稼很上心,翻地的时候翻得更细,上肥的时候上得更多,后来收的庄稼,也比别人家多那么一两分。

    农忙的时候照顾庄稼,农闲的时候,他们也不闲着,结伴去镇里,去县里找零工。

    有时候能找到有时候没有,找到了挣得钱也不多,一天块把几毛的,积少成多,也是一笔收益。

    靠着勤劳肯干,沈家虽说没有大富大贵,可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

    最起码家里人能吃饱饭,还能有点儿结余,这就很值得人高兴了。

    别家也差不多,国家政策好了,凡是愿意干的,勤劳的,总归日子会好过一些。

    那些懒汉,混子,现在各干各的,就藏不住了,日子越过越差。

    现在这会儿才从地里回来的,就没有懒汉,懒汉早跑了。

    一群人边走边闲聊,乡下地界儿小,没什么稀罕事,一点儿小动静,就够村里人嚼上十天半个月。

    这会儿大家伙儿正说的,就是村头老牛家才发生的事。

    老牛原本不姓牛,姓啥好多人一时半会儿都想不起来。

    他是村里的牛倌,从十几岁开始,一直照顾村里那几头耕牛,不知谁先开始喊老牛,喊着喊着就喊顺口了,大家伙儿都这么叫。

    老牛也是苦命人,媳妇生小闺女的时候,难产走了,留下家里头大大小小四个娃。

    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还在襁褓里。

    老牛又当爹又当妈,一个男人照顾四个娃,地里还有活儿要干,就算大儿子已经能下地了,可家里小的咋办。

    后来就有人给老牛介绍了个寡妇,寡妇没了男人,老牛没媳妇。

    寡妇有个孩子,刚满一岁,才断奶,嫁过来就能接着喂老牛的小闺女。

    这么一琢磨,好像还挺合适。

    于是两人匆匆办了婚事,都是二婚,没有大办,也就是搭伙过日子。

    起初老牛再娶,可能真是为了几个孩子,可日子久了,前头的媳妇已经没了,现在这个每天见面,伺候他吃喝,照顾他生活,之后又再给他生了个小儿子,那心可不就一点点儿偏了。

    要说寡妇做得多过分,那也没有,几个孩子她也照看,给吃给喝,她就是偏心。

    偏心自己亲生的两个,偷偷摸摸给自己闺女儿子吃好的喝好的。

    老牛小闺女年纪小不懂,几个大点儿的孩子可不傻。

    一开始告状,老牛还说媳妇几句,后来心偏了,就更信媳妇的话,觉得孩子们就是因为不喜欢后妈,故意找事。

    日积月累,看起来是小矛盾,渐渐累积成了大矛盾。

    就在前几天,老牛前妻生的小闺女下河洗衣服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掉水里去了。

    幸亏有路过的村人跳下去把人捞起来,可才十来岁的小丫头,早春的天儿被还没回暖的河水泡了个透心凉,当晚就发起高烧,差点儿就把人给烧没了。

    还是老牛大儿子和大儿媳,大半夜抱着小妹妹去了县里的医院,才把人抢救回来。

    可小丫头醒了,哭着跟哥哥姐姐们说,她不是自个儿掉下去的,是二姐把她推下去的。

    她说的二姐,就是后妈带来的那个闺女,只比小丫头大不到一岁。

    这下子,老牛前妻的几个孩子都炸了。

    大女儿本来已经出嫁,听到消息也回来了,二话不说就把抓着后妹妹的头发,把人往家里的水缸里摁。

    老牛媳妇儿被大儿媳妇架着,亲生的儿子被他二哥按在院子里打得嗷嗷叫,一时间不知道该去救闺女,还是救儿子。

    好一场热闹,村里人多久没见过闹得这么狠的一家人了。

    差点儿出了人命,村长给急得满头包,和村干部们一起,光协调老牛家的事就协调了好几天。

    闹成这样,再住一起,和和睦睦当一家人是不可能了。

    最后只能分家,老牛选择了后来的媳妇儿和孩子。

    按理说,没结婚的二儿子和没出嫁的三女儿,都应该跟着父亲。

    可他们都不再信任这个父亲,最后决定,前妻生的孩子,跟大哥一起生活,老牛出一笔钱,是儿子和闺女结婚的聘礼嫁妆。

    以后养老,就归现在老婆给他生的小儿子管。

    这件事算是这样落下帷幕,但这场大戏,村里人一时半会儿是忘不了了。

    这不,都过去半个多月了,还在说。

    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觉得老牛现在的媳妇不是个好的,偏心眼才会让几个孩子之间关系差成这样。

    有的觉得老牛的孩子不像话,哪有跟老子对着来的。

    众说纷纭,就没见着几个怪老牛的。

    顶多不轻不重的提一句:老牛也怪可怜的,帮哪边都不是。

    一群人聊得火热,人群中的沈安民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沈家老二沈安富比较细心,不经意间发现三弟表情不对,胳膊肘拐他一下:“老三,咋了,不舒服?”

    沈安民摇了摇头,欲言又止。

    老四沈安兴是个急性子,着急道:“三哥你咋回事,有话就直说嘛。”

    “急什么。”沈安富拍他一下:“走,有啥事回家说,咱兄弟几个,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沈家兄弟四个,就慢慢脱离了人群,往自家走去。

    前些年沈安民爷奶陆续去世,沈家自然而然分家,但他们兄弟还没分。

    不过眼看着,沈安国和沈安富都当爷爷了,下面的小辈儿渐渐长大。

    于是沈家这几年陆续又起了几间房子,新新旧旧挨在一起,勉强够住。

    兄弟几个刚进院子,厨房里走出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眉毛细细,长相姣好,嗓门也响亮:“回来啦,饭快好了,马上就能吃了。”

    其他几人没接话,沈安民含糊点了下头,没看她。

    女人眼神闪了闪,没说什么,转身回了厨房。

    沈安国拍了拍沈安民肩膀:“走,去我屋。”

    几个兄弟就跟了过去,沈安国媳妇不在,他把门一关,招呼兄弟几个坐下。

    “说,啥事把你愁成这样。”

    沈安民垂着头,闷了一会儿,用力扒拉了一下头发:“我给猫儿寄信了。”

    猫儿就是沈鱼,乡下孩子,如果不去上学,很多都没个正经大名。

    沈家孩子多,取名都取不过来,叫一声大妮二丫狗蛋,村里响起一片小孩子的答应声。

    梁凤霞虽然念过书,但对沈鱼这个儿子不上心,因为他生下来的时候,很小一团,叫声也细细的,像只小猫,就叫猫儿了。

    沈余这名字,是他被梁凤霞带到城里之后,上户口的时候改的。

    沈安兴没明白:“写就写了呗,他不也给你写信了?还给你寄那老多东西,那孩子是个懂事的,不像他妈。”

    以前沈鱼自从去了城里,就没跟他们再联系过,他们都以为,这孩子随他妈,是个没良心的。

    可三哥不让他们说,说孩子有孩子的难处,寄人篱下,跟着后爸不好过。

    有啥不好过的,吃着供应粮,每年这票那票发一堆,还能当工人,上个班就有工资拿。

    城里能有苦日子?他们都不信,也就是不想跟沈安民争。

    没想到后来沈鱼突然来信,他们才晓得,真让三哥说对了,那梁凤霞忒不是个东西。

    虽说乡下的男娃,十八岁可能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可城里不这样,沈鱼不还在念书嘛。

    还在读书,那就是娃娃,竟然就让人家给撵出去了。

    当时他们听人念了信,一个个都气得狠,他们沈家人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欺负。

    在村里,他们家穷是穷,可人多。人多,就没哪家敢欺负他们。

    所以沈安民跟他们商量说,那五十块钱不要,给沈鱼寄回去,他们几个叔伯都同意了。

    当初沈安民给沈鱼带走的二十多块钱,一大半都是沈家兄弟给凑的。这些年外面的一些账,沈安民陆陆续续给还了,亲兄弟这边的,没几块钱,大家日子也好过了,就坚持没要。

    他们不要,沈安民也记着,所以沈鱼寄钱回来让他还账,他才会给兄弟们商量。

    “不是……”说到沈鱼寄的那些东西,沈安民更难受了。

    “我……我跟他说了,我跟春娟的事了。”

    “啥!”沈安兴一嗓子吼得门都震了一下。

    沈安富气得拍了他一下:“叫啥叫,叫啥叫!吓唬人咋滴。”

    “不是。”沈安兴急得语无伦次:“哥你咋想的,咱当时不是跟你说过嘛,这个事儿别跟猫儿说,别跟他说。”

    那孩子没在他哥身边长大,看着好像不坏,可感情能有多少?

    让他知道了这事儿,心里不得有疙瘩。

    沈安富也不赞同道:“老三你也是,这种事咋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咱们当时怎么跟你说的?春娟她人是不错,她带来那三个娃,也听话懂事,你愿意给一口饭吃,咱兄弟都没话说。”

    “可毕竟不是你亲生的,最小的今年都十三了,记事了,能把你当亲爹看?”

    “就是。”沈安兴气道:“三哥你咋回事嘛,都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咱兄弟还能害你不成。”

    “行了。”

    老大沈安国皱着眉头问:“信已经寄出去了。”

    沈安民点头:“应该已经到了。”

    沈安国叹了口气,说:“说说,你咋想的,为啥突然要告诉猫儿这个事儿。”

    沈安民闷着头沉默了一会儿,终究还是说了。

    “之前猫儿寄回来那些东西,哥你们也晓得。”

    其他人都点头,每次寄来都老大一包,沈安民给他们分了不少。

    沈安兴说:“这说明咱侄子还是惦记着你这个当爹的,你更不能告诉他,隔这老远,让他晓得了,离了心,不搭理你了你都没法子。”

    沈安民难受道:“不是……”

    他儿子心疼他,给他寄那些好东西,他心里高兴啊!

    可他不是个贪嘴的,那么些好东西,咋能一个人都吃了。

    爹娘兄弟那要给,分完了,自家还有。

    那罐、麦乳精、点心。点心都是没见过的,麦乳精水果罐头县城里有,几块钱一瓶,贵得吓人,从来就没尝过什么味儿。

    这么好的东西,他一个大男人,好意思一个人都吃了,不得给媳妇儿娃儿吃了甜甜嘴儿。

    媳妇疼他,娃儿们也懂事,一家子都尝了尝,是好吃,城里这啥水果罐头,比他们这的野果子甜多了。

    可坏就坏这儿了,早先他还没想到,之前老牛家打架,他也去看热闹了。

    就听老牛大闺女又哭又骂:“我孝敬给你的东西,你不吃,不给我妹子吃,你就给那骚狐狸精,给她闺女吃,你偏心也偏偏自己娃成不?有你这样当爹的吗?”

    沈安民一个激灵,一下子想起沈鱼给他寄来,被他分给媳妇和孩子们吃了的点心罐头。

    他儿子不知道他已经结婚了,还有了别的娃,寄这些东西回来是给他的。

    要是知道了,他把他买的东西给了现在的媳妇和娃儿吃,不知道会不会生气。

    应该会生气,看看老牛家那闺女,气成啥样了,恨不得拿刀剁了后妈和后弟弟妹妹。

    他心里惦记着这个事,一直不安稳,后来老牛家闹成那样,下面的孩子还没长大,就分家了。

    小儿子闺女,宁愿跟大哥过,都不想跟爹过,跟断绝关系差不多。

    沈安民一想到这茬,心里就难受,觉都睡不着。

    可是不说也不成,那孩子要是再给他寄东西,他能吃独食?

    他做不到,可就这样瞒着孩子,带着现在的媳妇娃儿吃他的用他的,他更没法接受。

    所以纠结许久,才下定决心,去找人写了封信寄过去,把他这边的情况告诉沈鱼。

    听他说完,沈家几个兄弟也沉默了。

    老牛家那事他们当热闹看,可现在听老三这么一分析,老牛那个当爹的,还真有问题。

    “不至于。”沈安富看兄弟情绪低落,安慰道:“你又不偏心,猫娃儿是个懂事的,能理解你的难处。”

    老婆孩子都走了,弟弟孤家寡人过了好几年,他们这些当哥哥的,都看在眼里。

    沈安民用力抹了把脸:“我偏心啊哥,我咋不偏心,我偏心自己娃儿,偏心我儿子。可我能咋偏,他在那老远,我一个种地的老农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能给他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几块皮子一点儿腊肉。”

    “他让人家欺负了,我连去帮他出头都做不到,他是个好孩子,那么贵的东西都舍得给我这个当爹的买,可我哪来的脸,让我媳妇儿和别的娃儿也跟着吃。”

    “哥,我没这个脸啊哥!”

    他从来都不善言辞,要不然也不会被梁凤霞嫌弃沉闷,说他像个哑巴。

    难得一口气说这么多,不知道这些话在他心里憋了有多久,才会说得这么顺畅。

    屋里一时间陷入寂静,沈安民沉重的喘息声就显得特别明显。

    最终,沈安国长叹口气:“行了,哥几个知道你的难处……”

    他想说几句劝慰的话,思来想去,想不出什么合适的,都觉得太敷衍了。

    最后还是沈安富说:“你先别老往坏处想,猫娃儿那边不是还没回信嘛,咱再等等,不成的话,到时候去城里看他,那信上有地址,咱张嘴就敢问,还怕找不到地儿?”

    这么说,沈安民总算是感觉好一些了。

    他就怕儿子跟老牛家那几个一样,就差没直接断绝父子关系了。

    发生在遥远老家的一幕,沈鱼当然不知道,更不知道沈安民来信告诉他自己再娶的事,引子竟然是他寄回去的那些东西。

    这个沈鱼是真没想到,他知道沈家人多,所以没回寄回去的东西份量都相当充足,就是留了分给其他几房的。

    东西寄过去,除非他信里直接写明了送给谁的,比如冬天那几双棉靴,如果他给爷奶的被送给叔叔伯伯了,他肯定会不太高兴。

    但其他东西,一齐给沈安民寄过去,怎么处理就看他自己,愿意送谁送谁。

    沈安民再婚了,收到的好东西分给媳妇儿和孩子吃,谁也不能说他不对。

    沈鱼同样不介意,甚至根本没往这个方向想。

    他对沈安民是有一点儿期盼,但说实话,见都没见过,能有多少感情。

    以他的性格,跟沈安民远没有对沈桥亲。

    要是他特意送给沈桥的礼物,被沈桥转送给其他新朋友了,那他肯定会生气,要把沈桥打一顿才能出气。

    沈安民……还没到那个份上。

    尤其是还是一些吃食,他买的,也不是他自己做的,是用了心,但也没那么用心。

    他已经彻底想开了,情绪也调整好了。

    所以沈鱼给沈安民的回信,语气平和,甚至还在信里给后妈问好,给弟弟妹妹们问好。

    顺便,他习惯性地又寄了一大包东西回去。

    这些事并没有占据沈鱼太多时间,他生活的重心从来都跟亲情无关,他有很多事情要做。

    学业方面进展顺利,这时候没有后世那些频繁的考试,什么周考月考。

    就其中期末考试,偶尔会有随堂小测。

    沈鱼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日渐丰厚,一些曾经一头雾水的题目,现在已经能轻轻松松解出来了。

    考试虽然少,但凡有随堂小测,他的成绩都稳居班里前三,不管是哪科。

    <a href="s:///book/13/13292/8103577.html" target="_blank">s:///book/13/13292/8103577.html</a>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