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正文卷 第十四章 大时代……终于到来了!

正文卷 第十四章 大时代……终于到来了!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正文 第十四章 大时代……终于到来了!

    插满幡幛的丧船在朱仙镇蓄势待发。</p>

    苏轼苏辙两兄弟身着丧服,准备扶灵回眉山,欧阳辩帮忙扶灵,将灵柩送上船之后,苏轼和欧阳辩站在岸边说话。</p>

    “季默,我恐怕不能够参加你的婚礼,真是令人遗憾啊!”</p>

    苏轼愧疚道。</p>

    欧阳辩微微一笑:“没事,等你回来了,咱们再好好地喝酒写诗词。</p>

    你回去莫要荒废了学问,世叔仙去之前一直对心学念念不忘,你要继承他的遗志,将心学好好地研究透彻。</p>

    等下次来,我希望你能够在陛下的经筵给陛下讲心学。</p>

    等下次来,你要给我的儿子当义父知道么,到时候我儿子可要跟着你做学问的。”</p>

    苏轼笑了笑点点头:“放心,不会的,我会好好努力的。回去后会经常给你写信的。”</p>

    欧阳辩笑着点头。</p>

    丧船起行。</p>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拼命地挥手和欧阳辩告别。</p>

    看着岸上欧阳辩的身影越来越远,苏轼忍不住掉下眼泪。</p>

    苏辙拍了拍哥哥的肩膀安慰道:“哥,就三年时间,到时候你又能见到季默了。”</p>

    苏轼擦干眼泪点点头:“父亲在世的时候总说季默心思沉重,但他也是个很讲情义的人。”</p>

    苏辙赞同的点头:“这么多年下来,季默的确是个非常值得一交的朋友。</p>

    他对咱们父子三人,的确是没话说,这一次爹的丧事,全靠季默了,若不是他,咱们兄弟俩可能要抓瞎不可。”</p>

    苏轼点点头。</p>

    此时在后面的老管家过来汇报道:“……船上多了一个大箱子,是两位公子的吗?”</p>

    苏轼和苏辙对视了一眼,齐声道:“去看看。”</p>

    其实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判断,果然箱子里堆满了白银黄金,里面还有一些田契,上面放着一封信。</p>

    苏轼赶紧打开看,欧阳辩所书瘦欧体的洒脱扑面而来。</p>

    “子瞻、子由,见字如晤啊!咱们嘉佑二年相识至今,也堪堪将近十年的时间了,可咱们却聚少离多,然而我对子瞻子由都当成自己的亲兄弟。</p>

    此次叔父仙去,子瞻子由要守节三年,这么长的时间,子瞻子由没有差遣,所获薪俸也不多,子瞻一家人、子由也是一大家子人,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所耗费的不少。</p>

    子瞻子由又是品行高洁的人,陛下诏赐银一百两,绢一百匹,韩琦赠银三百两,我父赠银二百两,还有其他的人都要相赠程仪,但子瞻子由都一一谢绝,的确是古之贤人所作为。</p>

    然而子瞻子由回家之后,家庭花销必不可免,你们两个自然可以辛苦度日,但我的侄儿侄女们可不能跟着你们受苦,他们还要长身体呢。</p>

    所以我自作主张,赠送你们一点微不足道的程仪,无论如何,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你们就莫要再推辞了。</p>

    然后叔父的坟墓也得修缮好一些,叔母也得和叔父合葬,这笔钱也不能省。</p>

    另外,苏家大宅已经有些破落,虽然苏家是书香门第,但也不能看起来太过破落,不然终究不美,宅邸豪华无否无关人的品德,但却会影响在乡中口碑,所以还是修缮一些为好……”</p>

    书信很长,欧阳辩事无巨细一一嘱咐,苏轼一边看一边滴落眼泪,苏辙也是两眼通红。</p>

    欧阳辩的声声嘱咐,看似烦琐,但他的殷切关心却是溢于言表。</p>

    ……</p>

    欧阳辩看着丧船离去,轻轻地叹了一口气。</p>

    再回头的时候,欧阳辩的眼里没有了柔软,只剩下锋利。</p>

    故去的人魂魄已经远去,而前面一个波兰壮阔的大时代即将展开了!</p>

    欧阳辩所期待的时机也即将到来了!</p>

    时序如梭,转眼夏秋过去,冬至又已来临。</p>

    冬至过后,就是一阳来复,白昼渐长。</p>

    冬至意味着新的开始,所以冬至也颇受器重。</p>

    “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p>

    东京梦华录中如此描述冬至。</p>

    冬至本是个普天同庆的好日子,但大宋朝堂却蒙上了一层阴云。</p>

    赵曙病倒了。</p>

    赵曙病倒后,不仅多日不能临朝,而且不能说话,只能以笔代言,一切军国大事的处理都写在纸上。</p>

    虽有御医多方救治,病情仍是日见沉重,朝臣们个个忧心如焚。</p>

    这种情景和真宗、仁宗的晚年何其的相似,但是赵曙的年纪也就才三十六岁啊!</p>

    父亲病倒,赵仲针对此忧心忡忡,还专门过来找欧阳辩:“这可如何是好啊!”</p>

    欧阳辩道:“这段时间你要朝夕不离皇上左右。”</p>

    赵仲针点点头:“这原本就是我身为儿子的本分。”</p>

    欧阳辩点点头,带着深意道:“这可不仅仅是本分的事情。”</p>

    赵仲针恍然大悟。</p>

    十二月二十一日,英宗的病情进一步恶化。</p>

    欧阳辩身为起居注官,如实记载下之后的情况。</p>

    “……辛丑,帝疾增剧,辅臣问起居罢,琦复奏曰:「陛下久不视朝,中外忧惶,宜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p>

    帝颔之,琦请帝亲笔指挥,帝乃书曰:「立大王为皇太子。」</p>

    琦曰:「必颍王也,烦圣躬更亲书之。」</p>

    帝又批於後曰:「颍王顼。」</p>

    琦即召内侍高居简授以御札,命翰林学士草制。</p>

    学士承旨张方平至榻前禀命,帝凭几出数语,方平不能辨,帝以手指画几,方平因请进笔书所谕,遂进笔。</p>

    帝书「来日降制,立某为皇太子」十字,所书名不甚明,方平又进笔请之,帝再书「颍王」二字,又书「大大王」三字,方平退而草制。”</p>

    翻译成白话文便是:十二月二十一日,英宗的病情进一步恶化。</p>

    宰臣们问安之后,韩琦上前奏道:“陛下久不视朝,中外忧惧惶恐,宜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p>

    英宗点了点头。</p>

    韩琦请英宗亲笔书写,英宗把笔写道:“立大王为皇太子。”</p>

    韩琦说:“陛下所指是颍王吧?请陛下明示。”</p>

    英宗遂在下面加写:“颍王顼。”</p>

    韩琦忙召内侍高居简,将御书交给他,命翰林学士起草制书。</p>

    不一会,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火速赶到,在御榻前待命。</p>

    英宗靠在几案上,含含糊糊地说了几句话,张方平不能辨识。</p>

    英宗以手指在几案上画字,张方平忙递上纸笔,英宗写下“来日降制立某为皇太子”十个字,其中所书名字不甚分明。</p>

    张方平又呈上纸笔,请皇上再写,英宗遂写下“颍王”二字,又写下“大大王”三字。</p>

    欧阳辩看到张方平领旨后,在他退出的那一刻,赵曙不禁潸然泪下。</p>

    欧阳辩神色不变,但心中却是暗自嗤笑了一声。</p>

    这赵曙的权力欲望还真的够大的啊,命垂一线之时,还对手中的权力恋恋不舍。</p>

    对于赵祯,欧阳辩心中始终怀着感激,所以过河拆桥的赵曙始终让他无法生出好感。</p>

    虽然这几年他一直跟着赵曙,但几乎不主动和赵曙说话,就像是一个隐形人一般,哦,不对,就像是一个行车记录仪,诚实地记载着所有的事情。</p>

    赵曙也曾经提过想要看欧阳辩记录的起居注,被欧阳辩严词拒绝,赵曙只能作罢。</p>

    不过他还是相信欧阳辩的。</p>

    欧阳辩克忠职守,一看就是个好社畜……哦,不是,是一个朝廷的忠臣,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记录史实。</p>

    不过想必赵曙自己心中也清楚,在史书上,他的评价估计不会太好,毕竟登基以来,他几乎是一事无成,还净惹事,让朝堂动荡不安。</p>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英宗病逝,年仅三十六岁,在位五年。</p>

    同一天,年方二十的太子赵顼即皇帝位。</p>

    尊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皇后高氏为太后。</p>

    百官加官一等,各有赏赐。</p>

    是的,欧阳辩又升官了。</p>

    欧阳辩在英宗一朝,兢兢业业好几年,然后官职一直没有变动过。</p>

    还是因为仁宗死的时候生了一级,然后现在英宗死了,又升一级。</p>

    说来也是颇为心酸。</p>

    欧阳修这几年身体不好,请假地多,对朝政影响力不足,所以韩琦基本算是独揽了朝政。</p>

    英宗对欧阳辩阻挠他给亲生父亲加封号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的,加上欧阳辩对他想要插手起居注的事情采取不配合的事情不是很爽,所以对于韩琦压制欧阳辩的事情不发一言。</p>

    于是欧阳辩在起居注官上勤勤恳恳地干了好几年。</p>

    不过这也是欧阳辩想要的。</p>

    三年多的起居注官,着实令他受益良多,他近距离地观摩了顶级大臣们在这个舞台上争锋,对于帝国的运转更是了然于心。</p>

    这三年多的时间,让欧阳辩前世的积累和这一世的积累融合到了一起,颇有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p>

    现如今对于之前规划的变革方式、手段等等,也颇有了一些新的想法。</p>

    几年的蛰伏,也到了差不多爆发的时候了。</p>

    治平四年这一年,欧阳辩升为前行员外郎,差遣还是起居注官。</p>

    赵顼忙于治丧和登基的事情,无暇顾及欧阳辩,也有将欧阳辩留在身边,随时顾问的意思。</p>

    ?</p>

    </p>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