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明血1641 > 正文卷 第三百九十九章 败绩传来

正文卷 第三百九十九章 败绩传来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陈新甲感觉心脏差点停跳。

    他当然害怕,太子如此是记恨他吗。

    吴甡面上平静,内里也是一万头神兽跑过,太子如此做是为什么。

    朱慈烺当然知道为什么。

    德州大胜后,他和孙传庭光芒万丈,要说崇祯心里没有点忌惮,那就不是天子了。

    就是他在那个位置上也会对危机皇权的人忌惮不已。

    这是无法改变的权力欲造成的。

    所以他就没考虑陈新甲。

    而吴甡不是东林要员,也不是太子党,而且和周延儒不和,颇为通晓兵事,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崇祯一怔,他也没想到自家儿子举荐吴甡。

    心中不禁一喜,嗯,自家儿子不贪权,不结党,这个要职没一味推荐太子党比如陈新甲,也解除了他的尴尬。

    否则他就得驳回太子的举荐,一些大臣就会嗅闻其中的味道,流言蜚声,甚是不妙。

    众人面面相觑,东林人想反对,却是无法发声。

    首先,吴甡资历足够,也曾历任兵部侍郎,又晋升为宣大总督,民政军事资历足够。

    最关键是此番大战,总算力挽狂澜,保全了明军主力,周延儒也曾言称,吴甡立下大功,这就没法反驳了。

    ‘如此,吴甡听命,’

    崇祯道。

    ‘臣下在,’

    吴甡急忙出列。

    ‘通州之战,吴甡立下功勋,宣大总督任上颇有建树,税赋涨了两成,麾下强军在德州立下大功,晋升为东阁大学士,入阁参赞军机,’

    崇祯沉声道。

    吴甡兴奋的脸色涨红,急忙跪下谢恩。

    很多大臣看着眼红,羡慕嫉妒恨啊,但是他们真没想到通晓兵事现今这么重要。

    而他们偏偏这方面毫无建树。

    吴甡起身,很多大臣道贺。

    毕竟这位也是阁老了,以后必须敬着。

    周延儒冷眼旁观,没有任何反对,吴甡总比陈新甲这个太子忠犬强。

    吴甡入阁,谁任次辅,这次没人和孙传庭抢了,实在这位大学士功勋在那里呢,谢升、孙传庭、吴甡三人,必须是孙学士任次辅。

    接着宣大总督的位置上,又是众臣推荐。

    崇祯一言而决,就由宣府巡抚左懋第接任。

    毕竟现在宣府民政很有建树,就是他了。

    朱慈烺保持沉默,不能哪个位置他都瞄着。

    左懋第除了不通兵事外,其他的也算合格。

    而且忠心可鉴,历史证明了的。

    “父皇,此番德州大战,证明京营战力强悍,足以和建奴最强的满八旗甲兵抗衡,因此,儿臣请陛下拨款重建京营,”

    朱慈烺道。

    崇祯点头。

    这是毋庸置疑的。

    现下再没有任何人轻视京营的战力了。

    德州大胜证明了,同等数量下,骑步军足以和建奴甲兵争锋。

    而通州之所以没有全军覆没,和京营以及京营编练的河南军保定军标营有莫大干系。

    所以重建京营战力,补充战损是所有大臣大看法,他们在这问题上难得的一致。

    “父皇,秦军、保定军、河南军还得扩大标营的战力,最起码有一到两万的强军才能弹压地方,否则中原动荡,儿臣恳请父皇恩准,从经营抽调干员赶赴各处编练新军,”

    “准了,”

    崇祯道。

    “陛下,重整军力当然是刻不容缓,不过,户部财力不支啊,如今也就够支撑朝局,赈济灾民还有缺口,哪里有三四百万两银钱。”

    周延儒忙道。

    谢升等人也附和。

    没钱,那是真的。

    京营确是功勋卓着,但也是吞金兽。

    恢复京营马步军,就当十万计,就要最少两百万银子,还不算以后的粮饷,一年也得百多万银子。

    秦地等处财政困顿,也不可能继续扩大军力,全靠朝廷拨款,又得最少百万之数。

    确实无力承担。

    “父皇,此番缴获的两百万两银子儿臣可以献出重整京营,此外,内库该当还有百万银钱,也可以支撑一阵,至于以后的粮饷还得户部支应,所以儿臣以为改制盐政,出兵讨伐朝鲜势在必行,”

    朱慈烺等着周延儒叫苦呢。

    逼着他们同意改制盐政。

    否则就一筹莫展。

    崇祯皱眉。

    心里挣扎怕再起风波。

    周延儒等人心中不甘,盐政,那和东林人干系极大。

    怎么阻止太子那颗跃跃欲试的心呢。

    此时,一个小黄门匆匆而入,递给王承恩一个信札。

    王承恩打开一看,脸色凝重的递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一看,勃然大怒,重重拍击龙案。

    “荒唐,丧师辱国,该死,”

    众人惊惧,哪里出了大事。

    ‘父皇,可是湖广战报,’

    朱慈烺问道。

    现在经历两场大战,曹操在汝宁府不敢向北。

    李贼跑到西川折腾。

    中原比较平静。

    只有武昌张献忠和左良玉正在鏖战。

    “正是武昌,左良玉大败,损失大军五万,将武昌几十万百姓丢给了张献忠,他自己向南败退,左良玉当诛,丁启睿无能,”

    崇祯脸色苍白,还在暴怒中。

    大殿内沉默。

    刚刚商议重整军力的必要性,结果就出了这样的大败。

    看来如同殿下所言重整军力刻不容缓。

    至于左良玉当诛杀,问题是谁能替代他,就是去了,他麾下的骄兵悍将也不会听命就是了。

    而丁启睿肯定不如孙传庭吴甡通晓兵事,但是他也无奈,因为节制不来左良玉,换做谁去也是白费。

    朱慈烺保持了沉默,有些话不能在这里说。

    左良玉如今如同当时的李成粱。

    李成粱最盛之时,在辽东就有九千家丁,由他的几个儿子把控。

    加上辽镇其他的数万军卒。

    辽镇等同军阀。

    李成粱也用大量饷银沟通朝臣,让其在辽东如同土皇帝。

    朱慈烺不信左良玉没有在京中活动,现在在这里说的很多话,都会传到左良玉那里,还是不说为妙。

    “陛下,左良玉丧军失地极为可恨,然而如今湖广战局还离不开他,因此陛下当下旨申斥,让其戴罪立功,”

    周延儒道。

    朝中应援之人是这位首辅吗,很可能啊,朱慈烺看了眼周延儒。

    崇祯一言不发,还在盛怒中。

    他憋屈就在这里,特想办了左良玉,却总是被中原流贼和建奴羁绊无法痛下杀手。

    坐看左良玉做大,麾下二十万兵马,怎么个了局。

    “父皇,湖广糜烂,只怕中原又要动荡,整军刻不容缓,既然朝廷缺乏钱粮,当立即改制盐政,”

    朱慈烺趁机道。

    “过三日你拿出一个章程来,朝堂上议一议,”

    崇祯闷声道。

    同意了,被糜烂的局势逼得没有后路了。

    他寄希望长子真的能顺利改制盐政,毕竟朱慈烺搞钱是把好手,虽然他知道盐政积弊百年,只怕朱慈烺也搞不定。

    但是总要试一试,否则如何整军备战。

    朝会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武昌大败毁了所有的心情。

    本来德州和中原大战的胜利,让他们乐观的以为大明终于可以舒缓一口气了。

    但是通州和武昌大败告诉众大臣,大明还没爬出火坑呢。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