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我生活在唐朝 > 蜀中有客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日”进城

蜀中有客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日”进城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正月初七,人日。

    之所以叫做人日,是因为在唐朝人的观念里,年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到了初七才是“人日”。

    于是唐人们,初一不吃鸡,初二不吃狗,初三不吃猪,初四不吃羊,初五不吃牛,初六不吃马,初七…..当然,什么时候都不能吃人。

    别说不能吃人,就是牛和马分别是耕战主力的牲口,也不允许一般老百姓吃,“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这个是写进了唐朝的法律的。

    当然这是说的普通百姓,贵族们吃个牛吃个马也是没人较真的。

    至于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奇怪的风俗,据说是因为伟大的天神在创世的时候,第一天创造了能报晓的鸡,第二天创造了夜里能看门的狗……..直到第七天,才创造了似乎什么都能吃的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而在这个神圣的七天内,古人似乎习惯于在这七天占卜一年的吉凶和运势。

    这几天,李南都看到了萧宁氏好几次都在观察着梅花落在雪地的痕迹,然后一脸欣喜地过来报喜说阿郎今年庄内肯定进一口人,听得躲在屋子里的药娘眉开眼笑。

    就连最为老成的司义,也在正月初三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方龟甲,排出几枚据说是青蚨钱,利用蓍草起了一课,看看今年是不是风调雨顺。

    而作为所有人生日的“人日”,正月初七这一天,尤其被唐人所重视,重视程度甚至比起除夕守岁那天,也不遑多让。

    正月初七,出门赶集!

    经历过前几天只是单纯互相串门拜年的唐人们,在初七这么重要的一天,当然是选择集体出门逛街游玩啦。

    虽然初七比不上上元夜那么繁华,但是坊间的店铺都已经开张了,整个城市开始逐渐热闹起来。

    唐代的习俗还是有它好的地方啊,李南一边喝着今天才能喝到的、七种蔬菜做成菜羹,一边开始让人套车,准备去成都城里面逛一逛。

    他主要是想起后世初七一般都是上班的日子,而唐代竟然还是个不小的节日,李南立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于是他三口两口喝完了菜羹,略微收拾了一下,随即宣布出发。

    一行人,飞飞当车夫,精精儿作为书童,南雀和药娘在马车里,李南骑在他那口愈发神骏的青驴,如同此时一名普通带着家眷的士子一样,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成都城走去。

    “万物惟新,愿君万寿!”“元正启祚,惟君万福!”李南一路这走来,不知道拱了多少次手,重复了多少句惟君万福了。

    唐人热情而多礼,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日子里,哪怕人们相互不认识,彼此间都会相互作揖,说上一些拜年的话。一路上,李南碰到了不少前往成都府的马车,还有不少读书人打扮的人,自然轻松不了,弄得他手都软了嘴也干了。

    都是出来放风活动的啊。临近成都城门,看着各地来成都过“人日”的人和马车,几乎将宽大的城门给堵住了,李南不由得感叹,喜欢热闹果然是人的天性,而且初一到初六果然把唐人给憋坏了!

    正月初一到初六,唐人虽然也彼此串门,但是并没有这种集体性的出门活动,这样导致所有人心理都憋着一股劲,总觉得这个年还缺点什么。

    就跟后世西方“公知”和“经济学家”描述的那样:“某个社会主义国度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强大,人民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就在一年天气最冷的时候,这个国家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政府停顿,交易所无法交易,有钱人拖家带口奔向海外,本地老百姓急于把货币兑换成食物,许多家庭更是在门口张贴标语表达诉求,街上充满着爆炸物残留的火药味,人们大都无所事事,成天酗酒,打牌,儿童成群结队去讨钱……”

    跟后世差不多,大唐的城市在经历了初一的长街宴之后,初二到初六的这几天里,几乎也是商铺关门,酒肆茶肆无人营业的状态,要等到初七才会正式开门。

    所以,正月初七这天,浑身憋着一股劲的唐人都会穿上家里最好的衣服,出门逛街消费游玩了!

    啧啧啧,果然不愧是大唐啊!

    站在成都城的锦江坊,带着“人胜”的李南,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唐的富庶!

    “人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用彩纸、阔气一点的用彩色丝绢,甚至还有金箔珠玉的,做成各种花草燕雀人物形状的装饰品,名曰“彩胜”,贴在自家窗户上,还要戴在自己头上出游,正所谓戴胜出门是也。

    而此时大唐最为流行的、同时也是最为经典的戴在头上的“彩胜”,就是剪成人形的“人胜”,据说戴在头上,可以能招魂、辟邪、送病、驱鬼、镇宅、祈雨……反正用处极多!

    经历了城门口排队的李南,进城之后就让精精儿在后面牵着驴,让飞飞减缓了马车的速度,好让一直就被关在南音庄园的南雀和药娘“见见世面”,而他则像是一个富足的士人一般,一边摇头晃脑地看着街上的风景,一边偷偷瞄着街上行走的妇女,开始往锦江坊中心走去。

    今天他们的目的,除了赶集逛街之外,就是蜀县县令李偶的家中拜年——那位据说是李九的族叔的蜀县县令,在为天女团扬名的时候出了大力气的,所以作为受益人的李南,没理由不前往拜谢一番,更何况他还跟李九称兄道弟,彼此都还姓李,按照大唐的风俗,李南也算是李偶的不出服的晚辈,更应该去拜望了!

    礼物他都带好了,五斤提纯的精盐,哪怕是在唐代,对于天下最富庶县城的县令来说,这也算是极为拿得出手的礼物,毕竟一斤没有苦味的雪花盐,在唐代价值堪比同等重量的黄金。

    女人是一种无论古今都喜欢逛街购物的生物,见到如此多人如此多店,药娘南雀两人自然坐不住了,停车步行,忙于坊中购物血拼。

    李南见到两女兴致这么高,告诉了飞飞一声让他先跟着两女,自己带着精精儿先去其他地方逛逛,大家分头活动,一个时辰后在蜀县县令的府门口汇合就行。

    飞飞自然无可无不可,倒是李南一边走一边在腹中暗笑:少年哟,你可不知道女人逛街的恐怖,特别是吾今日特意给了她们一人一万钱的情况下,怕是你飞飞武功这么高也遭不住。

    一边窃笑着,李南和牵着驴的精精儿,行走在人流如织的锦江坊内,看着两边的店铺络绎不绝的人流,看着街边俱是花花绿绿的彩胜,李南不仅感叹唐人、不,特别是蜀人之富庶!

    一路走来,李南发觉这锦江坊内的彩胜,竟然全部是丝绸所制,不少还饰以金箔等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且来往的人们头上的戴的彩胜,更加让李南觉得挪不开眼睛,金箔折成的凤凰,绿绸做的兰草、簪玉的鸟雀、纸糊的雄鸡…….

    当然,这也跟锦江坊是蜀县达官贵人所住的坊有关,能在这里开店或者购物的,都非富即贵。

    李南信步闲游,很快就到了锦江坊的正中心偏右一点,正是蜀县县令李偶的家门口。不过李南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先让精精儿送上烫银的名剌,言明一个时辰后拜访之后,李南继续往前走,似乎贪看成都繁华的街景。

    不多时,李南停下了脚步,指着前面围着一大团人的地方,轻声吩咐书童打扮的精精儿。

    “速去看看前方乃何地,为何如此多人?”

    “诺!”精精儿如同一名真正的书童一样,轻施一礼前往前方查探,不多时,复又回来禀报。

    “前面新开一果子铺,售卖一名为糖炒栗子之食,其滋味甘甜香腻,故此人甚奇之,多围而买之。”

    “既如此,且去买上些来,问那店家可有迁西之栗,若有,则告知其迁西之栗本身极甜,让其炒一份不甜者予汝!”李南沉声对着精精儿说道。

    “若其问汝要热栗还是凉栗,汝便言要那不凉不热之栗!”

    “诺!”精精儿看了李南一眼,做好了跟那商人打架的准备,这才前往前面那处新开的,名曰萧姥姥果子铺的食肆。

    出乎他意料的,对方听到他的要求,虽然有些着恼,但是还是唱了个喏,深鞠一躬说请客人少待,过了一会儿,就有人匆匆地拿了一份用竹篓装的,不凉不热的板栗递给精精儿。

    “此乃阿郎所要之栗。”花了好半天排队的精精儿,巴巴地把竹篓递给李南。

    “汝也一并尝尝罢。”李南随手抓了一把板栗,递给了精精儿。

    “咦?”板栗刚一入口,精精儿就发觉有些不对,怎么这份不加糖的板栗还是加了糖???再看自己的主人,似乎他没有发现似的,一边吃着板栗一边看着街景。

    竹篓底部,有一根活动的竹条,被李南悄悄地抽了出来,借着剥壳的动作,李南终于看清了上面的字。

    “一切安好,并未生疑。”如同苍蝇大小的字刻在竹条上,李南看到之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复又把这根小小竹条折成十几段,一边走一边将其洒落。

    待走到李偶家门口时,李南让精精儿将买的板栗收起,这才在李偶家门口等候起来。

    不多时,一脸疲态的飞飞赶着马车出现在李南等人视线中,带着幸灾乐祸笑容的李南,这才让精精儿上前叫门。

    吱纽——李偶家的角门开了,依然是李伍走了出来。

    “多日不见,南兄一向可好?”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