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第21章

    王宝珍早早就把家里打扫干净, 准儿媳妇第一次上门,务必要好好招待, 魏根生做饭好吃, 早就准备好了食材, 就等人来了下锅,按照风俗要找人来陪着宋月明吃饭,自己小闺女春华算一个, 再把两个儿媳妇叫来,加上宋卫琴和她的小闺女就够了。

    “也不知道这俩人走到哪儿了。”王宝珍小声念叨着。

    魏根生抽一口烟“急啥, 还早着呢。”

    魏春华跑到门口看看,刚好看到卫云开载着宋月明过来,瞧见她打一下车铃,魏春华扭头朝家里喊“妈”

    王宝珍哪有不明白的, 这就是人来了呗

    到家门口,卫云开先停下自行车,宋月明从后座跳下来, 王宝珍就笑盈盈的上前来拉着她的手“月明啊, 你可算来了,快进来, 快进来。”

    宋月明红着脸喊一声大娘, 又和迎出来的魏根生打招呼。

    魏根生笑的憨厚“到家坐坐。”

    卫云开推着自行车走在三人后面,魏春华朝他挤挤眼,笑容调皮。

    魏家院子里连一片落叶都没有,堂屋里摆着预备好的瓜子糖果, 还未坐下王宝珍就着急忙慌的给宋月明倒茶,温热的开水加了白糖。

    卫云开将挂在自行车把上的节礼拿下来,王宝珍又是好一番推辞责怪,但脸上的笑容不似作为,宋家倒也明白事,不像她那俩儿媳妇娘家,眼皮子浅。

    屁股刚挨到凳子上,介绍过魏春华的身份,就是王宝珍和宋月明的主场,对话无非是问候亲家家里的情况。

    “路上难走不”

    “不难走,很稳当。”

    “你爸妈咋样”

    “都挺好的。”

    “你嫂子是不是快生了,生下来可得跟我说一声,我得去送红糖鸡蛋”

    “我妈说要到十一月十二月。”

    “哟,那怪冷的,不过开春就暖和了孩子长得快,也挺好。”

    宋月明点点头,耳朵和脸颊以不可控制的速度升温,四双眼睛都盯着自己看,她真的很难招架,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不害羞才奇怪呢,想通这一点,她害羞的心安理得。

    幸好,她们没有来得及说太多,就有人到魏家来了,魏家的大儿媳妇是先锋,左手抱着儿子,手里牵着个三四岁闺女,进门那眼睛就在宋月明身上来回打量,开口就是连珠炮。

    “哎哟,这是弟妹吧长得可真不赖,怪不得云开谁也看不上偏偏对你上心的狠,就是你俩这名儿也怪有意思的”

    王宝珍从她手里接过孙子,不轻不重的嗔怪“你应嫂子的咋说话的月明还没过门儿呢月明,你嫂子就是这个脾气,大大咧咧的嘴上没个把门儿的。”

    宋月明摇摇头,小声喊“大嫂。”

    魏家大儿媳齐树云咧嘴笑着应了,她手里牵着的闺女眼巴巴的看向桌上的瓜子和糖,她极其自然的走过去抓一把塞到闺女的衣兜里“吃吧”

    小闺女剥开一颗糖,特开心的吃了。

    “这是小雪,三岁半,这个叫臭蛋儿才半岁。”王宝珍一一介绍。

    宋月明点点头,小雪好奇的看她一眼,什么也不说,缩在齐树云身边,但齐树云很不耐烦地推开她“恁热给我这干啥,自己玩去。”

    小雪唆着手指头去找魏根生,对齐树云的不耐烦没有半点触动。

    紧接着,魏家二儿媳妇马凤丽也带着孩子来了,三个孩子都会走了,五六岁的男孩冲在前面,后面一男一女跟着跑。

    “这是老二家媳妇,你叫二嫂就中,大的叫强强,二的叫琳琳,最小的叫小胜。”

    马凤丽也是夸一句宋月明长得好看,并未多说什么,对于安静的二儿媳妇,王宝珍表现淡淡的,不过看向三个孙子孙女都是满眼疼爱。

    堂屋里十几个人瞬间热闹了起来,桌上的瓜子糖果也被瓜分的差不多,宋月明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没那么僵硬,很快,宋卫琴带着小闺女魏秀红来了,她对魏家的热闹很是习以为常,但还是先看看自己侄女,脸蛋红扑扑的,笑起来挺好看,让人看着心里都舒服。

    宋卫琴暗暗纳闷,这侄女定了媒比以前讨喜了呢。

    “你可算是来了,就等着你呢”

    “哈哈哈,我这又当媒人又来你家蹭饭,可别嫌烦啊”

    “那可是巴不得呢”王宝珍说着给魏根生递个眼色,魏根生出了房门到厨房准备中午的菜色。

    卫云开不着痕迹看了一眼宋月明,但没得到回应,踌躇片刻转身去厨房帮忙,此时宋月明已经不需要他镇场子了,有亲姑姑在这,没在怕的。

    准儿媳妇到家里来,陪客都是年龄相当的女人,即便王宝珍也不会到这桌吃饭,饭菜端上来,五个孩子站在堂屋门外眼巴巴的看着,宋月明有点不适,但宋卫琴给她使眼色,示意她稍安勿躁。

    照宋卫琴自己说,魏家这两个儿媳妇都不会办事,教出来的孩子也没规没矩的,再说厨房里又不是没留下饭,用得着挤在这儿看她们吃么

    不大一会儿,王宝珍将五个孩子叫走“给你们几个炖着鸡蛋呐,快去吃”

    桌上四凉六热菜荤素齐全,鸡鸭鱼肉都是热菜,加上爆炒豆芽、韭菜炒鸡蛋这是六个热菜,凉菜也只有凉拌变蛋和糖拌番茄是素菜,另外的凉拌卤牛肉和凉拌垛子羊肉盘子里装的满满登登,还有一件汽水分发给各人,任谁说,魏家这顿饭都准备的非常实在。

    但宋月明吃的并不是特别舒服,饭桌上大家在埋头苦吃的同时还要劝她多吃,以水代酒敬了好几轮。

    齐树云一脸开玩笑的神情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可比上现在,啥吃的都有,那时候能吃上白面馍就是好饭啦”

    马凤丽笑着跟她聊“那时候不能跟现在比,这不是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么。”

    宋卫琴给闺女秀红夹一筷子牛肉,淡笑着说“那我就更不能跟你们比啦,第一次来走亲戚,不让吃红薯饭就成”

    倒是十多岁的魏春华冷不丁开口“俺妈最烦吃红薯饭,她说听见红薯就烧心”

    “哈哈哈,谁不是这样都是这样啊妞妞,等你定媒去婆家走亲戚,吃的肯定比这还好”

    齐树云暗暗撇嘴,这人还没进门,小姑子就知道讨好谁,可真够有眼色的,也不知道婆婆跟她怎么教的。

    这顿饭是宋月明吃的最煎熬的一顿饭,放下筷子坚决表示自己吃饱之后,她甚至愿意年前嫁过来,要不然等过年再来一顿这样的饭,她非得消化不良不可

    饭后,齐树云和马凤丽带着各自的孩子离开,宋卫琴功成身退,也走了,魏家又清净下来。

    王宝珍笑眯眯的询问宋月明“还能吃惯不”

    “吃得惯,麻烦大娘了。”

    “恁客气干啥,你吃得惯就中。”

    “对了,开子,你带月明到新院子看看去,看中不中。”

    其实就是一步之遥,特地留给他们这对未婚男女说话的机会而已。

    宋月明跟在卫云开后头往新院子,悄悄松了一口气,面对卫云开她更自在一些。

    上次来魏家相看,宋月明没看到未来要住的房子的全貌,今天终于得以一睹真容,三间房一间厨房一间杂物间,院子里另外修了厕所,除去和王宝珍他们打通那道门,另外还有一道门通向外面。

    走进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西边是连着堂屋开一道门的卧室,东边房间和堂屋有半面墙挡着,站在堂屋门口可以看到里面空荡荡的,窗台前摆一张桌子,似乎零零散散放着一些书,中间是堂屋,一张八仙桌并四条长凳。

    “你住在这里”

    “对。”

    卧室的房门虚掩着,卫云开走过去推开,宋月明走到门边迅速扫一眼并未进去,一张木床一张书桌,单身男青年的房间干净简单的可以。

    “挺好的。”宋月明做了总结,奶奶曾经给她讲古,十几口人没钱盖房子,挤在三间房里住,下雨还会啪啪漏水,这个条件已经比奶奶那时候好很多。

    卫云开不知怎的松一口气。

    宋月明四处看过,抬脚走到东边书桌那儿,扭头问他“这是你的书吗”

    “对,随便看看。”

    宋月明粗粗扫一眼,有些是关于机械原理的,有些是物理方面,甚少是杂志周刊,还有一沓报纸“这些你都能看懂吗”

    “有的不太懂,正在慢慢琢磨。”

    宋月明没有多问,对他笑笑放下书本往外走,和卫云开去她家一样,这一次他们同样不适合单独呆在一起太久。

    在魏家留到下午三点,天气没那么热的时候,王宝珍让卫云开送宋月明回家。

    “别回去晚了让你爸妈担心,开子,路上骑慢点”

    “知道。”

    离开前,王宝珍又把宋月明带过来的节礼塞回来,但黄栀子跟宋月明交代过,这个环节就是客套一下,带过去的东西务必全都留下,宋月明只得照做,很是和王宝珍客套一番才得以顺利脱身。

    终于坐上卫云开的自行车后座,宋月明深深叹了一口气,卫云开就觉得一股气息打在后背上,不由挺直脊背加速向前。

    再次路过来时的胡同,宋月明忽然想起来什么扭头看过去,居然丝毫没有意外的见到站在胡同里的那姑娘,咬着下唇盯着胡同口方向,等二人从胡同口路过,与宋月明的目光对上,又飞快转移视线。

    “咦”

    “怎么了”

    宋月明抓紧后车座,满是疑惑的问“刚才那胡同里有个人一直在看我们,来的时候我也看到了,真巧。”

    卫云开略一思索,蹙眉道“可能吧。”

    出去魏水村,风渐渐大起来,吹走了秋老虎的燥热,路上行人不多,卫云开向后扭头,沉声道“抓紧,我怕待会儿下雨。”

    宋月明嗯一声,牢牢抓住他衣服,他们骑车路过一个麦秸垛,附近都是飞低的蜻蜓,确实有要下雨的征兆,她松开一只手想抓一只从眼前掠过的蜻蜓,但蜻蜓比她利索的多,都没看清楚就从眼前飞走了。

    “你在干什么”

    “抓蜻蜓啊。”宋月明理所当然的,反应过来又收回手抓着他衣服。

    卫云开微微抿唇,又问“抓了干什么”

    “就是想看看,再放走。”她很多年没见过活的蜻蜓了。

    “我还以为”

    他说了一半没再说下去,宋月明奇怪的追问“还以为什么”

    “以为你要抓了把它放在蚊帐里吃蚊子。”

    宋月明一本正经的摇头“不会啊,那是小孩子才干的事,而且蜻蜓放进去就活不长了。”

    卫云开低笑出声,呢喃着说了一句“你本来就没有多大。”

    “我马上就十八了诶”

    提起这个,走到桥边卫云开忽然停住自行车,从衣兜里掏出来两张纸递到宋月明面前“你拿着。”

    “给我钱干嘛”

    “八月十五我上班不能上你家去,你想吃啥就买点啥,要是没票,我明个给你送过来。”他扭过身把钱塞到宋月明手里,眸子里的神色正经且不容置疑。

    宋月明一愣就拿住了,自行车继续向前,她捏着二十块钱巨款百感交集,想了半天干巴巴的问了一句“你啥时候过生日”

    卫云开沉默的时间稍长,过一会儿才低声道“三月初九,早就过去了。”

    他的生日似乎有什么禁忌的事情,宋月明皱着眉头思考,快到村口才想起来,原文里说过,卫云开父亲的祭日是生日前一天,自那之后,卫云开很少再过生日。

    宋月明轻舒一口气,声音轻快道“我记住了”

    至于要做什么,她也什么也没说。

    进村后,两人默契的不再说话,一直到宋家门前,黄栀子正坐在家门口等他们回来,远远地就笑容满面。

    到家里,更没两人说话的余地,切个西瓜招待女婿,吃完聊两句时间就不早了,卫云开骑车回去,黄栀子细细询问宋月明在魏家的细节,再进行分析理解。

    “你那俩嫂子,啧,肯定不是省油的灯,等你们结婚你可得长点心眼。”

    宋月明不置可否,只见这一面能看出什么来,而且以她的直觉,这一次不止两个嫂子,还有一位卫云开的爱慕者呢,幸好她没将这件事说给黄栀子听,否则她一定要跳起来不可。

    甭管怎么说,中秋节的亲戚是走完了,等到八月十五这天,宋月明早晨起床就有两个鸡蛋吃,宋家没怎么庆祝过家庭成员的生日,到日子煮两个鸡蛋,其他人吃一个也跟着沾光。

    早上吃鸡蛋,中午黄栀子实现诺言给宋月明炸菜角炸糖糕,既然费油炸吃的,她干脆舍本多做点,再弄一碗白面炸点老鸹头。

    菜角就是做韭菜鸡蛋饺子的馅料,用开水烫一碗白面跟包饺子似的,就是比饺子稍大一些,至于糖糕也要用开水烫面,再把早上煮熟的白薯捣成泥加在烫面里头,面里加点红糖,这算是把面给活好了,包糖糕的时候手心蘸一点油防止沾手,揪一块温热的烫面搓圆按成圆饼,把糖放中间,再把面包起来揉圆搓扁,刚出锅的糖糕外酥里嫩,加了红薯泥更香。

    做糖糕的面还可以直接搓成圆子放入油里炸,这样做出来就是酥香的红薯丸子。

    做老鸹头也要家里有苏打粉才成,面糊弄的不稠不稀,筷子搅动的时候可以把整个面团带起来,加入适量的盐,打进去两个鸡蛋搅匀,等面糊醒发鼓泡,表面光滑,可以用筷子夹起来扯成一个不规则的形状,放入锅中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粘连,黄栀子直接用手操作,省事又迅速。

    “唉,要是有一碗胡辣汤,就着咱这老鸹头吃才得劲”宋卫国啧啧感叹。

    黄栀子撇撇嘴“还想喝胡辣汤,你可等着吧”

    “对啦,娟儿,你再活点面,撒一把芝麻加点盐跟油,炸点麻叶给你奶奶送过去,她爱吃这个”

    王娟答应一声就站起来忙活去了,宋卫国忍不住哈哈笑,走到厨房门口问黄栀子“你今儿心情可好啊,咋想起来给咱娘炸麻叶了。”

    “咋,我以前就亏待咱娘了”

    “没有,没有,你是咱村里最孝顺的儿媳妇。”

    宋月明在一旁闷笑不吭声,黄栀子悄悄瞟她一眼,示意她噤声,黄栀子和大娘林秀芳对宋老太都不错,黄栀子舍得另外给宋老太做炸麻叶,无非是投桃报李,宋老太昨晚上偷偷给宋月明一个粗粗的金戒指,让她藏好。

    黄栀子也知道,那不得可劲儿的对婆婆好么

    “宋卫国,你还是直接把咱娘接过来去吧,再给炸出来的东西给嫂子家端过去一碗。”反正自家的香味儿都飘出去老远了,黄栀子也不在乎让人知道。

    宋卫国答应一声直接去了。

    黄栀子趁这个机会教导宋月明“等你结婚,分开吃饭就给你婆婆送去点,甭管咋的别让人挑理,人家好歹养大了卫云开。”

    “我知道,跟你学就行了呗。”

    “你知道就行,我们这老的咋对你奶奶,你们小的以后咋对我就行。”

    王娟自知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立马表态“那肯定的,我们肯定向娘看齐。”

    黄栀子笑笑,将炸好的糖糕捞出来放到碗里“吃吧,再去把他俩叫过来,再不叫他们吃,估计也干不下去活了。”

    宋建兵和宋建钢就在隔壁做木工,不消人去叫,闻见糖糕出锅的香味儿都一路小跑回来了。

    “对了,月明,云开今个来不来”

    “不来,他说今天要上班。”

    黄栀子可惜的点点头,不来就不来呗,她暗暗琢磨着定在哪天让闺女出门儿才好。

    宋月明捧着糖糕慢悠悠的吹气,太热吃进去的话会烫到舌头,而着急吃的宋建钢没有丝毫意外的烫的嗷嗷叫,她瞟了一眼,宋建钢跟个没事儿人一样,比以前安静老实了不少。

    过了不大会儿,宋卫国扶着宋老太来了,其实宋老太根本不用让人扶着,很不耐烦地甩开儿子的手,笑盈盈去厨房帮忙,王娟正在把活好的面擀开,她直接夺过擀面杖亲自上手。

    酥脆的炸麻叶都是老人爱吃,老太太吃上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炸麻叶,不期然唠叨一句“你爹活着的时候就好吃馓子,还说麻叶没馓子好吃,我就不给他做”

    宋卫国嘀咕“俺爹能自己买啊。”

    “哼,他藏钱”

    宋老太就唠叨两句,扭头问黄栀子“他家啥时候来问好儿”

    “还没说这事儿。”

    “也没来问”

    黄栀子摇头“大姐说过一次,想年底或者明年春上结婚,这不是没想好呢。”

    宋月明吃了各样东西已经差不多饱了,捏着一块西瓜听她们讨论自己的婚事,问好儿的意思就是请期,男方和媒人来女方家里商讨结婚的日子,一般情况下,既然女方让来问好儿就是选好了结婚的大概日子,不让男方来问好儿,要么是不打算让闺女早早出门儿,或者这桩婚事有变。

    正常情况下,男方会很殷勤的关心这件事,毕竟早点把人娶进门早放心。

    宋老太又看看一旁挺着肚子的王娟,若有所思道“娟儿腊月前后生吧都是喜事,别冲撞了呀。”

    “这倒是。”孩子不可能塞在肚子里不让出来,闺女出门儿可早可晚。

    王娟悄悄打量小姑子的神色,要是小姑子以为这是家里逼着她出门儿,那就把人得罪了,好在宋月明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饶是如此,王娟也不甘轻慢。

    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切一个月饼分吃了,宋建军那份被黄栀子收起来放到抽屉里。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过了十六,媒人宋卫琴就来家问准备啥时候结婚,办婚礼不是小事情,什么都得早早准备起来。

    女方要矜持一会儿的,只说“现在正农忙顾不上这个,等种上麦再说吧。”

    那就是八月底再来,宋卫琴一想也行,那就到时候再跑一趟,有个准信儿也能对魏家交差。

    原本以为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的,宋卫琴走的第二天,一直在城里的宋家小姑宋卫兰回来了,因宋老太住在宋卫民家,她直接去了他家,又让林秀芳来宋卫国家叫这一家子人去她家吃饭。

    宋卫兰是小宋庄为数不多在城里生活的人,在宋家的地位也不一般,不过林秀芳和黄栀子都对小姑子的回来没有半点喜色,黄栀子还啧啧叹了一声“咱娘过寿卫兰都没回来,这不晌不夜的咋回来了,是不是有啥事”

    林秀芳摇头“谁知道。”

    宋月明听的一头雾水,难道这宋卫兰同时得罪过两妯娌

    到了宋卫民家,已经是一派热闹,宋卫民生的三个儿子都已经结婚成家,两孙子正在院子里玩耍,三个儿媳妇在厨房择菜,甚少见到的小姑姑回来肯定要好好招待的。

    宋卫兰穿的就和农村人不一样,白衬衫黑裤子,脚上是一双黑色皮鞋,烫了卷发,就是皮肤略黑,但出乎意料的好看,瞧见宋月明笑容更盛。

    “月明是个大姑娘了,越来越好看了”

    宋月明抿嘴笑笑,黄栀子曾说过这小姑有问题,她也不会过分表现亲近,连理由都是现成的,都是大姑娘了怎么会和小时候一样粘着长辈呢

    正主来了,宋卫兰也不啰嗦,当面就问“二嫂子,有人给月明说媒没我这有个好媒茬想说给月明”

    这下真把黄栀子给说愣了,反应了一下才说“月明都定媒了。”

    “啥定媒”宋卫兰陡然提高声音,察觉到自己的失态又笑着掩饰“我咋一点都没听说月明定媒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我一声”

    黄栀子笑笑“这刚定下来,还没问好儿呢,肯定不能耽误你给月明添箱。”

    “定的谁家人咋样”

    宋老太接过话头将卫云开的情况说了,就她对卫云开的情况也很是满意,不是干农活的,手里有钱,关键很看重孙女,这比啥都强

    宋卫兰听完撇撇嘴,不为所动道“我要是早点回来就好了,我给月明找的这个媒茬更好。”

    宋老太还生气呢,哼了一声“那六月我过寿你咋不回来就让人给我捎个信,你大姐恁忙大中午赶过来给我送烧饼夹肉呢”

    “我家小子生病住院了,我这不是不想让你们跟着担心,实在不是不想回来。”宋卫兰眼神躲闪,儿子生病不假,她把老娘生日忘了也是真的。

    “对了,你给月明说的啥家子咱这没定媒结婚的闺女多着呢,说给人家也一样”

    宋卫兰气笑了“我给亲侄女找的亲事跟给别人的一样吗我费多少心思呢,那可是局长家的儿子,要不是看在俺公婆面子上,人家能愿意”

    “啥局长”

    “战伟上班的公安局局长的儿子”

    这下不止宋老太,连宋卫国夫妻俩也惊了,林秀芳羡慕的看一眼宋月明,有个闺女就是好,一家女百家求,她咋就没能生个闺女呢

    但宋家人也都不是傻子,宋卫国最先问“局长家的儿子怎么愿意在乡下找媳妇有啥毛病吧”

    对,这才对,要不是没毛病,那城里又不是没姑娘。

    宋卫兰理直气壮的“我能坑自己侄女,没毛病,就是死过一个媳妇,连孩子都没留下,月明跟他,还跟没结婚的一样”

    黄栀子一脸质疑,宋卫兰当年咋和刘战伟结婚的,也就他们这些年纪大的清楚,她真能好心给自己闺女找个好家子

    宋月明保持沉默,她婚事已经定了,即便没定,宋卫兰来说这番话她也不会愿意的,宋卫兰明摆着用侄女的婚事给自己家谋好处,无利不起早罢了,况且原文里的宋月明婚后有一个姘头,家里在小县城是个领导,该不会就是宋卫兰现在介绍的这位吧

    照时间来算,原文里宋月明和杨红卫这时刚结婚不久,宋卫兰在城里的轨迹没受到影响,也该是现在回来给宋月明介绍对象。

    “得了,现在说这没用,月明已经定媒,我看云开就挺好的”宋卫国可不想闺女犯糊涂,退掉跟卫云开的婚事去巴结什么局长的儿子。

    黄栀子点头“就是”

    定媒再悔婚的不是没有,拖个一两年一直不给问好儿就行,但他们不会因为宋卫兰一句话就舍弃现在这个女婿。

    宋卫兰败兴道“随你们的便,我是想月明以后生活好点,不用在地里干农活,月明要是想在城里找份工作还不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

    宋卫国两口子都没接话,宋月明转身去陪大宝玩。

    这次真真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分两桌才坐下,林秀芳还去邻居家借来板凳,要不然坐都没地儿坐。

    喧闹的一顿饭过去,堂哥堂嫂们陆续带着孩子回家,宋月明也想回家,谁知宋卫兰趁人不注意将宋月明拉入里间,小声问“月明,我刚才说的都不是瞎话,你不是说不想呆在农村,现在正是个好机会,你要是不愿意跟现在这个结婚,姑给你介绍,保准儿能成。”

    宋卫兰中午吃了大蒜,离近说话尽是口气,宋月明撤着身子向后,果断拒绝“姑,我现在挺好的,人家是城里人,我高攀不起。”

    “你上回可不是这样跟我说的”

    “我那时候小、不懂事随便说说,姑你别当真。”

    一句话堵的宋卫兰无言以为,只能气呼呼的走了。

    回到家里,宋月明将这件事告诉黄栀子,黄栀子背着宋卫国悄悄说“要是没好处,你小姑那人会给你好婚事她啥人没我更清楚的了。”

    “妈,你跟我说说呗。”

    黄栀子想想闺女也大了,有啥事儿也不用背着她。

    “你小姑父跟你小姑结婚之前有对象,当时你小姑父在乡里派出所上班,你小姑跟着你爷去办事,不知道咋的认识你小姑父,结果你小姑就怀孕了,直接闹到你小姑父家里,说是不让他俩结婚就说出去,说你小姑父镪奸良家妇女,你小姑父赶紧和对象悔婚,娶了你小姑。”

    宋月明默然,原主先前的计划无形之中是在重复小姑的成功套路。

    “我先前就跟你说,你小姑这人太鬼,你大姑还算实诚,以后你别跟她走太近,但是她家在城里,关系好点也没坏处。”黄栀子倒不是想求着小姑子办事,但家里有个人在城里,还在公安局有关系,以后谁想做什么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宋月明点点头,黄栀子觉得她听进去了,转身去忙活。

    收好棒子,砍掉棒子秸秆,要用牛犁一遍地撒上肥料才能种小麦,豆子地花生地也是如此,村人忙忙碌碌的,干的热火朝天,等秋收一过,各家就能分粮食了,怎能不高兴呢

    村里还种着十几亩的棉花,棉花直接从地里砍下来,放到大队院里,等着棉骨朵慢慢展开,一遍遍把棉花揪下来,霜降后的红薯最甜最好吃,等红薯也从地里刨出来,分发给各家应有的份额,家家户户都忙着把红薯放到地窖里面,这些食物要吃一整个冬天,万万不能冻坏了的。

    忙完这一切,家里有了粮食,地里种上冬小麦,辛苦好几个月的村人终于得以休息,不用上工的日子里,村里一下子热闹很多,宋家每天都有人来串门,看看宋月明的嫁妆家具,瞅瞅黄栀子织布的花样,黄栀子还请来一位巧手大嫂,给宋月明织出来两条花样别致的棉布床单。

    一直等待到此时的魏家人和宋卫琴一起来宋家问好儿,婚期定在十一月十二,留给两家相应的准备时间。

    王宝珍和魏根生喜滋滋的,宋月明和卫云开只是在人群中对视一眼,临走前,寻个时机将织好的手套和耳暖交给卫云开。

    魏家人拿着定下婚期的红纸走了,留下糖、罐头等东西,黄栀子顾不上别的,正好新棉花下来了,赶紧找人套被子

    宋家热闹极了,请来的大嫂大娘奶奶都要打趣一句宋月明,宋月明装害羞装的好累。

    等到农历十月下旬,天气渐冷,宋月明躲在家里不出门,讨论起出门儿那天穿什么衣裳,黄栀子宝贝似的从柜子里翻出来一件呢子褂,大红色的,正好是宋月明的尺寸。

    “这是春上我买着的布,定媒之后我就让人去做了。”

    宋月明一头雾水“妈,你咋没给我说”

    黄栀子笑的得意,“那时候做衣裳太早,让人家知道了肯定说闲话,你就说高兴不高兴吧”

    “高兴,好看”结婚能穿件合适的新衣服确实很难得,有的人家一件衣服姐妹几个穿,还有的结婚都是跟别人借来的衣裳,宋月明没有什么不知足的。

    只不过十月下旬,卫云开来了,送来一个软软的布包并一些糖果“同事的姐姐去海市学习,带过来几件衣服分给我们,你看看这件你能不能穿。”

    宋月明似信非信的打开布包,先看到一抹红色,展开却是一件红色的羊毛上衣,崭新的经典款式,宋月明恍惚记得妈妈有相同的款式。

    黄栀子摸着柔软的料子,惊讶的问“这衣裳得多少钱,不便宜吧”

    卫云开摇头“没多少钱,人家说那边的衣裳便宜。”

    “月明,去上你屋里试试合身不。”

    王娟也伸过手摸了摸,是从未见过的好料子,她怀大宝时生在秋天,怀这个,冬天的衣裳都没有合身的,瞧着小姑子拿着衣裳回东屋试穿,一颗心跟泡在醋里似的,酸的倒牙。

    宋月明身上穿的是一件薄毛衣加一件小薄袄,脱掉薄袄套上红上衣,略略有些宽松,如果加一件厚毛衣穿是刚刚好的,她照照镜子,总觉得笑意太明显。

    这是送了手套和耳暖的回礼吗

    她并没有穿着这件衣裳去堂屋,换回原来的衣裳,这件留在东屋,只过去汇报“合适的。”

    黄栀子眯着眼睛笑,卫云开坐了一会儿又去劈柴火了,宋卫国回来时,看到家里摞的整整齐齐柴火垛,纳闷的问“谁恁勤快,把柴火劈出来恁些”

    “你女婿。”

    “云开来了人咧”

    “劈完柴火喝口水就走了,说是回家有事。”

    宋卫国听的心情愉悦,嘟囔一句“咋不留家里吃饭”

    “那你咋不早点回来留人现在天黑的早,再说回去晚了不一定碰上什么事儿呢。”

    宋卫国无法反驳,只能点头。

    宋建钢和宋建兵回来看到柴火垛整齐崭新的切口,也忍不住发问,毕竟如果没有人劈柴火,这活儿就是他们兄弟两个的。

    黄栀子回答过,又惹来宋建兵的感叹“有个妹夫就是好,要是一直能给咱家劈柴火多好”

    “想得美,你咋不去你老丈人家天天劈柴火”

    宋建钢甚少发表有关卫云开的言论,坐在一旁笑着沉默,但还是惹来黄栀子打量的眼神,二儿子最近太老实,老实的让人奇怪。

    “钢子,等月明出门儿你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给我相媒”宋建钢一天不结婚,黄栀子这颗心就放不下来。

    “知道。”

    “你给我老实点,别干坏事,等做完你妹妹的嫁妆,你也跟着村里人挖河去”

    宋建钢怏怏的应下,正好宋月明走进堂屋,他打量一眼,纳闷不已的想,总觉得小妹最近跟自己疏远的厉害。

    宋月明迎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反倒是宋建钢最先不自在的移开目光,最近宋建钢和杨红卫走得远了,都是独来独往的,估计还在琢磨是谁拿走了他的金条。

    进入十月下旬,黄栀子和宋卫国告知亲近的人家,自家闺女要出门儿了,于是就有陆陆续续来宋家给宋月明添箱的人家,最先表示的当然是近亲。

    宋老太手里头的钱都是两个儿子孝敬的,拿出来二十给宋月明,林秀芳给十块,当大哥大嫂的宋建兵两口子给十块,这都不算少,宋建钢没结婚,就不给这个钱。

    宋卫兰回来一趟送来五块钱,仍旧老大不高兴的,但谁都没去管她的臭脸。

    宋卫国也给三儿子写了一封信告知他宋月明出嫁的日子,三儿子一年多没回来探亲,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回来。

    进入十一月,宋家算是一切准备就绪,安心猫冬的宋月明也随着出门儿的日子逐渐来临而变得紧张起来。

    再怎么说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

    作者有话要说  我堂嫂进门前来婆家走亲戚,我就去陪吃饭,那叫一尴尬,真的会消化不良。

    明天的更新在上午十二点。么么哒。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侧柏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姜慢慢、sai1127 30瓶;晚晚 15瓶;22020815、25819729、一只小甜猪 10瓶;非非非常、钱满罐、行世者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