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武侠修真 > 凡俗江湖 > 《凡俗江湖》正文 第一章 江湖过往

《凡俗江湖》正文 第一章 江湖过往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这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自这个世界有记载的历史伊始,就注定这个世界将会充满传奇。

    这个世界有多大不得而知,普通人就算穷尽一生都无法探知清楚这个世界。居于这个世界的人们,代代相传的是这个世界的极东之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极西之地是茫茫无际的沙漠,极北则是极其荒凉的冰原,极南则是炙热无比,瘴气弥漫,却也是很多雄起猛兽的家园。

    而人类所居住的区域,自先圣禹完成历史上的人类区域第一次统一到禹集天下之兵铸九鼎以镇乾坤为止,人类区域终于有了她的名字------华夏九州。

    一鼎,集乾坤之气运,镇于中央豫州。

    一鼎,集天地之灵韵,镇于北方雍州。

    一鼎,集万物之灵气,镇于东方冀州。

    一鼎,集万灵之归附,镇于西方扬州。

    一鼎,集百姓之信仰,镇于南方青州。

    一鼎,承祖先之庇佑,镇于东南兖州。

    一鼎,承禽畜之奉献,镇于西南徐州。

    一鼎,承水火之馈赠,镇于极西荆州。

    一鼎,承土木之无私,镇于西北梁州。

    先圣禹铸九鼎镇九州后,天下归心,万民安乐。

    日子就这么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先圣禹也日渐衰老,也是到了该选继承人的时候了。

    在天下举贤的众人中,先圣禹选择了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如果历史就这么继续下去,那么天下九州还是大家的天下九州。

    历史的洪流,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改道,或许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轨迹。先圣禹之子--启。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带着自己的部下,于自己的叔父--益,展开了天下共主的争霸,并且最终赢了。而天下九州,也从共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启,开创了九州大地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而家天下的社会形态,自夏启起,至元成三十九年,历史时光已经轮转了二千三百三十九的春秋。

    这二千三百三十九年间,九州大地上涌现了许多标榜史册的人物。然而,这许多搅动历史风云的人物,无一不是出身贵袛。立志要传承千秋万代的夏王朝,也在传承了八百年之后被取而代之,之后陆续出现了几代王朝,其开创者皆是贵族出身。

    而由先圣禹时代的天下共主,历经岁月,称呼也变成了皇帝。

    元成三十九年,秋--渐凉。

    元成帝披着北方狼族进贡的雪白狐裘,端坐于御书房,身前御案上左前端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天下各州奏折,左后端堆积的是中央大臣们的奏折。所有奏折堆积已经有一尺高了。而右边同样高度的奏折,则是已经朱笔批阅过的奏折。

    奏折堆积得如此之高,并不是说元成帝是不善政务昏君,或者是不勤国务的庸君。相反,元成帝自勤政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一心事政治。

    之所以堆积这么多的奏折,是因为当今天下,九州各地,旱灾、涝灾、蝗灾、导致民不聊生,加之边疆异族侵扰,九州各地豪强时不时自导自演的匪患。赈灾、固疆、剿匪,这一桩桩、一件件,若在盛世,本可以在枢密院,由国相带领群臣处理解决的,元成帝只需要知道或者不需要知道结果即可。

    然而当今乱世,加上中央势力错综复杂,利益捆绑得犹如一团乱麻,为天下,元成帝还是需要自己来,抽丝剥茧,从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中,寻找关键的切入点,彻底还复这犹如一滩浑水的天下,让其清澈见底。

    “启禀皇上,国师觐见!”

    一个身着蓝色波涛纹,脚踏紫色祥云靴,身材发福,手中横抱雪白拂尘的大太监,缓步进入元成帝的视线之中,扯着公鸭嗓音,低声向元成帝禀报。

    ”传“

    随着元成帝的一声令下,大太监身子微微退后几步,躬着的腰也板直了。习惯性的用手扯了扯嗓子,或许唯有嗓子上的这个喉结,才能证明他曾经也是一个----男人。

    轻轻的润了一下嗓子,大太监高声传达皇帝的命令。

    “宣国师觐见!!!”

    随着大太监自以为优雅,实则难听刺耳的声音消弭之后,御书房九寸五之高的门槛上,那两扇朱红门扉被门前的侍卫推开。

    落日余晖洒进了房间之中,给本已金碧辉煌的房间,再增一分辉煌。

    而大太监的眼中,看到的却是那即将落下的红日,以及门前缓步走进来的国师。

    “臣袁易,参见皇上。”

    “免礼,爱卿有何事要奏啊。”

    “启禀皇上”

    国师欲言又止,眼神余光看了一下身旁的大太监。

    “爱卿但说无妨,陈公公随朕二十余载,是朕之心腹。”

    既然元成帝首肯了,国师自然是要当着大太监的面说了,只是再回头看大太监时,大太监冷哼一声,头四十五度角转动看向屋檐,仿佛那里有绝世美女一般,不肯再转回来,或者四不屑于转回来看这个自己的死对头。

    “启禀皇上,今日臣收到青州钦天监分监加急密件,事关重大,不得不面呈皇上。”

    “哦,何事?”

    皇上问起,大太监就算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也不得不转头回来,双手从国师手中接过密件,弯腰,低头,慢步,小心翼翼的传递到元成帝面前。整个天下,能如此近距离的接近元成帝的,除了元成帝的后宫嫔妃,也就只有陈公公一人而已了。

    元成帝接过大太监递过来的密件,上面特殊的火漆显示这是还没有拆封过的,且八百里加急密件,是只有皇帝才有资格拆封的。当然,阳奉阴违,拦截加急密件的大臣不是没有,只是堂堂一国之君,获取消息的渠道,自然不知一条。

    随着元成帝把加急密件打开,阅览,身前二位位极人臣的人物,不同的心思也开始活络开。

    既然是国师的渠道,密件当然是有备份的,国师也知道密件里说的事情,只是佯装不知,为人臣子,藏拙才是长青之道,事事锋芒太盛,只会引火。锋芒毕露还能保全自身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历朝历代,一朝一代有一人就够了,多了就该被收割了。此朝,锋芒最盛的,莫过于自己身旁的这位陈公公了。

    而大太监此时则是想着,自己的情报网又慢了一步

    “荧惑守心,爱卿怎么看?”

    这话自然是问国师的,毕竟星象、卜卦、吉凶、风水乃是钦天监的本职工作。

    荧惑守心,金秋流火,这可是大事。一但回答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好在来之前,国师已经有了准备。

    “启禀皇上,荧惑守心,圣人出世,皇上勤政爱民,受万民拥戴,此次青州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恰恰是皇上砥砺前行,功成千古一帝的机会。”

    国师的回禀,大太监并没有听进去。当元成帝说出“荧惑守心”这四个字的时候,大太监就仿佛被定住了身子一般,怔怔的发呆,这样的形态,若是元成帝是一个暴君,绝对的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加身了。

    大太监此时的心里可谓是波涛汹涌,自己为了家族,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送进贫民窟,收养自己的父母,在拿了一笔钱之后,把自己养到了七岁,这还得益于自己的家族一直在暗中监视,要不然自己可能还活不过襁褓期。从有记忆开始,自己的稚童时期,就是无尽的屈辱,饥寒。也在七岁那年,养父母病故了,也或许是被灭口了,嗯,后者可能性更高吧。从那天起,开始流落街头,乞讨时被大一点的乞丐打等等一切能想到想不到的事,一直折磨着自己。能活下来,而且还活了一年,自己到了八岁,也是一个奇迹。

    命运的改变在八岁那年,或者说是自己的命运在八岁那年被安排得明白了。从那个锦衣仆从走到自己面前--

    “你愿意跟我走吗?有吃有喝,还能很好的活下去。”

    “愿意,我愿意跟你走。”再也忍不了这惨不忍睹的日子了,不管这个人是好是坏,是有什么目的,哪怕跟着他走会死掉,最起码死前是怀着希望死的,不是吗?

    就这样,自己来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庭院,庭院里还有几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孩子,看样子都是乞丐,好一点的也仅仅是破旧的衣服能够遮住自己的全身罢了,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就是说的我们这些人吗。

    从那以后,我们被秘密训练,被灌输忠于自己家族的思想,虽然自己憎恨这个家族,但是也感恩这个家族。我们是家族的底层族人的子女,旁支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那种旁支,所谓血缘也早已经淡了,但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再怎么淡的血缘,只要还有血缘在,那么你就要忠于家族,忠于主家。想要翻身,呵呵立功。

    没有资源,想要立功谈何容易,于是,自己亲生父母送到了家族的暗子机构。而我的命运就是进宫,从襁褓时期就注定的命运。进宫,皇室也不是好糊弄的,明面上各大家族送进去的人,都有一个体面的却拿不到什么有用信息的职位。而平民进宫的则更受皇室信任,于是,自己的稚童时期,虽然厄运多灾,但是也成全了自己如今的地位。

    大太监丰富的心理历程,并没有影响大殿内君臣二人的谈话。

    “爱卿可有良策?”

    “回皇上,纵观历史,荧惑守心共出现了三次,唯一化解的一次是诸侯时期,南方诸侯宋景公遇荧惑守心,群臣劝景公把错误推到国相身上以化解危机,景公没有同意,坚决自醒己身,感化上苍,最终化解之。另外两次,始皇帝驾崩后出现荧惑守心,二世没有重视,反而任由奸臣当道,结果秦家天下------二世而亡。前朝汉成帝,遇荧惑守心,嫁祸给国相,结果王莽新朝取而代之。故臣之鉴,请吾皇下--罪己诏。”

    “大胆袁易,你竟敢说皇上有罪??”

    正在神游天外的大太监,听到罪己诏三个字,立马回神,并大声呵斥国师。如果能够借这个机会除掉国师就好了,虽然知道不太可能,但是不抓住机会,谁知道结果呢。

    “好了,爱卿辛苦了,此事容朕想想,退下吧。”

    “是,谢吾皇。”

    “皇上,国师这是”

    “好了,你也退下吧,让朕安静一会。”

    “是,谢皇上。”

    国师,大太监二人相继走出御书房,对视一眼,互瞪一眼,互哼一声,互相反向转身,同时互甩一下拂尘,就这么相互绝尘而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