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成王败寇话今朝 > 《成王败寇话今朝》正文 该章节已被锁定

《成王败寇话今朝》正文 该章节已被锁定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苏悠扬在臣妈妈的悉心照顾下,逐渐长大,开始在地下跑了,让臣妈妈跟着撵,比婴儿时候抱着、推着还累。随着妹妹苏芳菲降临到这个家里,臣妈妈的主要精力就是带她了。

    苏自东和臣永玲省吃俭用,每人每月三十八块五的工资,从牙缝里抠出一点一滴,好不容易攒够了一百五十块钱和三张“工业券”,到工矿贸易公司买了一辆永久牌载重自行车。那时,家庭里追求的就是被后人称为“老三大件”的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他俩都是从农村来的,家里底子薄、负担重,看着自家崭新的自行车,高兴地整天合不拢嘴。这毕竟是他们通过自己多年辛勤地工作,为家里置办的第一个贵重大件。

    上班的时候,苏自东骑上新买的永久自行车,前面坐着苏悠扬,后面搭着臣永玲,沿着姜石子公路,满脸笑呵呵地从“七幢楼”骑往厂门口,好不自豪。他们先把苏悠扬送到厂门口附近的厂办托儿所,然后再去厂里上班。中午下班时,又搭着臣永玲,去托儿所接儿子回家。下午又重复上午的行程。

    托儿所是一幢二层小楼,上二楼的楼梯在小楼的中间,正对着托儿所院子的大门。第一层的左边,是婴儿班。家长送来的婴儿,都是家里没有老人帮着带的。送来时都要准备好半天的牛奶和尿布,交给该班的老师。婴儿们整个半天都是在各自的小床上躺着,有时睡觉,或者躺着玩。一个班两个老师,听见不是这个哭了,就是那个哭了,赶忙去给他换尿布,或者喂奶,基本上忙个不停,没有歇息的时间。苏芳菲有外婆带,就不会那么小就送去托儿所。

    第一层的右边,是小班,都是两岁到三岁的小孩。苏悠扬送到托儿所就是去的小班。小班的孩子,被老师要求整天坐在各自的痰盂上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二楼上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下楼来到院子里做游戏。

    中班、大班的孩子来到院子里,他们玩“老鹰捉小鸡”。一个小朋友当老鹰,去抓老师身后的“小鸡”,那是一个一个用双手牵着各自前面一位衣角的一长串小伙伴。

    他们也玩“丢手绢”。小朋友们向内围坐一圈,一起唱着歌谣,“丢、丢、丢手绢儿,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告诉他,快点快点告诉他……”随着歌声,一位小朋友在圈外拿着一根手绢绕着圈跑,随意悄悄地丢在某一位小朋友身后。歌声结束时若是他还没有发现身后的手绢,就由他站起来先表演一个节目,唱一首歌、跳一支舞,或者背诵一首诗歌都行。然后由他充当下一轮丢手绢的人,继续游戏。

    苏悠扬总体来说,在托儿所里还是守规矩、听老师话的乖娃娃。但男孩子,哪有不调皮的。有一回,苏悠扬和一个小朋友争玩具,彼此谁也不让谁。结果,小朋友被抓伤了嘴角,哭着跑去告诉了老师。老师把吓呆的苏悠扬叫到墙边站着,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口都说干了也听不到苏悠扬一句话。不解气的老师,突然失去理智,抓住苏悠扬的头,就往墙上撞去,苏悠扬疼得大声哭喊起来,其他老师赶紧跑过来,才制止了她对苏悠扬的侵害。

    苏自东和臣永玲下班去接儿子,儿子哭着跑过来扑到臣永玲怀里。臣永玲查看着儿子发肿的额头,以为是他自己摔跤造成的,就不停地哄她安慰他,但儿子却越哭越凶。他们就去询问老师,老师含含糊糊说小孩子打架,不愿吐露实情。

    回到家以后,苏悠扬情绪平和后,在爸爸妈妈追问下,才慢慢的把他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扭打、随后被老师往墙上撞头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听完儿子的叙述,两口子和臣妈妈真是气得咬牙切齿,“这是什么老师?这还是人吗?怎么能对不懂事的孩子实施暴力?”

    第二天,苏自东和臣永玲带着儿子质问托儿所所长,不依不饶地要找那个老师算账。所长其实早已知道了昨天发生的事情,不停地向家长道歉,请求原谅,并说已经处分了那位老师。

    为此,他们不敢再将儿子苏悠扬送进厂门口的托儿所了,苏悠扬成了这个年龄最自由的小孩了,整天在院子里玩,有时很快活,有时也很孤独。这种让臣妈妈异常操心的自由,一直持续到苏悠扬五岁时才得以改变。

    新华厂在“七幢楼”新办了一所幼儿园,苏悠扬开始在幼儿园里上大班。上课时学拼音、写简单的汉字,例如,“毛万岁、党万岁”、“上中下、左中右”,以及“一二三四……到十百千”等等,也学阿拉伯数字和十以内的加减法。不上课时,老师带着在幼儿园院子里玩,从那架木制的“梭梭板”(滑梯)上爬上滑下,是他最喜欢的游戏。其次是坐在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搭积木,搭成、宝塔、拱桥等等,随意想象,自由发挥。他就这样,快乐地开始了新的幼儿生活。

    苏悠扬五岁的时候,妈妈又为他生了一个妹妹苏静怡。这个小妹妹可不是省油的灯,生下来就多病,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经常把爸爸妈妈折磨得睡不着觉,晚上带着她骑车去厂门口的卫生所或者职工医院看病。因此,就更没有时间顾得上老大苏悠扬了。

    苏悠扬下午出了幼儿园,就跟着大哥哥、大姐姐后面在院子里疯跑。他最烦的,也是被小朋友笑话的,就是妈妈总是叫他带的妹妹苏芳菲玩儿。他甩掉过几次后,被菲妹向妈妈告状,为了避免挨打,只得每次极不情愿地带着她在院子里玩。

    院子里的孩子们,总是一二幢的一帮,三四幢的另一帮,五六七幢的又是一帮,打游击、捉迷藏、打泥巴仗、老鹰捉小鸡……晚饭后又接着跑,直到大人各喊各娃回家睡觉。

    夏天,院子里法国梧桐树已长成枝叶茂密,遮天蔽日。除了烦躁的知了外,成群的麻雀在枝叶里飞来跳去,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傍晚,人们都到树下乘凉。大人们摇着蒲扇,围坐在一起或是闲聊,或是下象棋、打扑克。打扑克玩的最多的是升级和拱猪,苏悠扬和菲妹最喜欢看见谁输了往脸上贴纸胡子、戴旧报纸折的高帽子。

    小孩儿们玩的花样可多了。女孩儿用空雪花膏盒跳房子,跳大绳,跳皮筋,打沙包,抓骨子儿,踢毽子,用搓衣板吊在梧桐树横枝上荡秋千。跳皮筋的歌谣是这样唱的,“小花篮,圆又圆,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六,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一直唱到跳皮筋的女孩“跳死了”为止。也有跳皮筋的高手,一直跳到“九九一百一”胜利结束的。

    男孩儿们除了疯跑外,就是打烟盒,弹玻璃蛋,滚铁环,抽牛儿(陀螺),弹杏核,打皇帝(板砖)……弹杏核,参加的人先是每人将几颗杏核握在手心,一起展开,看谁出的多就由谁先弹。弹的人把每人出的都握在手里,然后抛在地上,用手指在选择的两颗之间划过,再把其中的一颗弹向另一颗,弹中一次才能继续弹第二次,直到四次弹中才赢下一颗;也才有资格选择另外两颗继续弹下去;直到赢完抛在地上所有的杏核,或者没有弹中换人为止。弹的过程伴有口诀,“一弹弹,二包莲,三豇豆,四取钱。”弹到“四取钱”就算赢了一颗。(那时的杏子很少,都是农民房前屋后自己种的果树。成熟后摘下来,背到自由市场去卖。父母一季最多买上一次,半斤左右,让家里的孩子尝一尝鲜。因此,杏核也就比较稀少。)

    而院子里的孩子们最开心的是每周星期六晚上,都会放一场露天电影。

    星期六下午不上幼儿园,也不上学,孩子们早早地把家里长的、方的、圆的板凳全部搬到院子里占位子。晚饭后就围着看放电影的叔叔,往梧桐树的树丫上挂“挡子”(银幕),架放映机,试灯光,直到正式放映。那时的影片不多,翻来复去的《地道战》、《战》、《南征北战》、《侦察兵》、《渡江侦察记》,边看边哭的《卖花姑娘》、《苦菜花》,还有后来的样板戏。

    电影放到中间,有时会烧片;放映就会在一片“喔嚯”声中暂时停下来,等待放映员接好片后才会重新放映。有时一晚上会放映两部影片,放完前一部后,就一边放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新闻片,一边等着电影公司的送片员跑片。

    《红灯记》是样板戏中反映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了,大人们也常常跟电影里的角色学,在礼堂里排练、演出《红灯记》。里面的台词和唱词小孩们几乎都能背下来,有时也分角色在院子里从头演到尾。

    长大一点,苏悠扬在厂办子弟学校上小学了。放学后玩的游戏就有些技术含量了。比如粘蜻蜓、粘知了,先要到处去找蜘蛛网,集在一起做成粘胶,团在竹竿尖上,看准了歇在树上的知了、歇在院外荷叶上的蜻蜓,就慢慢地把竹竿伸过去粘。又比如打麻雀,要先做弹弓,有树枝做的,也有铁丝做的,还要去捡合适的石子儿当子弹,最关键的是要有好眼神和好准头。要想玩枪、打赢弹枪仗,就得求有好手艺的,甚至给点好处,做一把合手的有劲的“武器”。

    那时候物质匮乏,小孩的零食很少。水果硬糖、动物饼干、彩色珠珠糖、儿童糕、桃片,偶尔大人会买给孩子吃;每种土生土长的水果上市,也会吃上一回,许多热带水果都没见过(知道芒果,但那是越南胡志明送给毛的,一般人吃不到)。夏天,用积攒的牙膏皮、捡到的铁丝去卖给收破烂的。卖废品得来的零钱,常常去买挂在自行车侧后沿街叫卖四分钱一根的冰糕,奶油冰糕要五分钱,一般不舍得买。

    再大一点,苏悠扬到小学三四年级,院子就关不住了。“七幢楼”外就是菜地、水渠,就是沁曲河,就是西山……他和小朋友有时去摘桑葚,吃得满手满嘴乌红;蹲在荷塘边钓青蛙,钻进四季豆菜架里捉蝴蝶,沿着水渠放纸船,下到河里捞虾。最有意思的,是到西山去煮竹筒饭。先砍一节两头带节毛竹筒,然后钻个小孔将米和水倒进去,用湿土封上,架在火上烧。眼看竹筒要烧焦了,赶紧用湿土包上继续烧。也不知道多久合适,吵吵嚷嚷熟了就将竹筒破开,分给每个人,虽然有点夹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吃在嘴里真香啊!

    但每次开心地跑出院门玩一次,都是偷偷摸摸不让父母知道。父母是不准他出院门的,以免发生危险。父母知道后,比如吃了桑葚嘴角留下了证据,就会罚他跪在地板上,不准吃饭。每次都是外婆臣妈妈心疼,一边拉起外孙,一边说:“还不给爸爸妈妈认错,下次不敢再跑出院门了。”苏悠扬就赶紧认错,好上桌子吃饭,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

    (未完待续。)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