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第七章  论史

    元清平道:"西晋人陈寿撰《三国志》,罗兄欲锦上添花、砾中拾璧吗?〃罗本不以为然,道:"《三国志》是部史书,陈寿才学平庸,能编出此书已经是勉为其难了。我要写得是演义,写法不拘一格,注重刻画人物,叙述故事。此书一出,必将震天憾地,人人趋之若鹜,成为天下第一奇书!〃越说越是豪迈激昂,顿时热血沸涫,脸颊通红,双目流光溢彩。元清平知其生性狂娟,口气大的足已吞天噬地,也不如何惊诧,只是寻思:"他才华横溢,若是心无旁鹜,痛下功夫,一定能写出《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奇书。〃但见罗本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模样,知其心旌遐驰,并不打扰。

    过了半晌,罗本问道:"你可知三国故事?〃元清平道:"我知道'望梅止渴`,'宴长江,曹操横槊赋诗`…。〃罗本截断他的话锋,问道:"难道你只知道曹操的故事吗?〃元清平道:"我还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故事。〃罗本道:"三国人物众多,你最是敬佩谁人?〃不待元清平回答,又道:"不要告诉我,你最是敬佩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排斥异己,残害荩忠,篡夺汉室神器,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此等大奸大恶的竖子,应受万世唾骂。〃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似乎曹操是他不共戴天的冤家仇敌。

    元清平见他着意贬毁曹操,言论失之以衡,未能剀切中肯,说道:"曹操少机警有大志,不畏强豪,任洛阳北部尉时,做五色棒悬于尉廨门扉左右,但有犯禁者,不论贫贱簪缨,皆棒打之。他秉忠谠谏,为议郎时上书陈述窦武、陈蕃之冤。逐董卓、讨吕布、灭袁绍,匡扶汉室,功高盖世。他诗赋俱佳,兼且经略济世,可谓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罗本神色大变,顿时愠艴失望,疾言厉色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这么一个奸雄,你却当他是英雄,简直就是不识清浊不辨荩奸,好生糊涂!〃右手戟指,几乎触到了元清平的鼻梁。

    元清平见他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不禁愕然,道:"魏武帝一生毁誉参半,有瑕亦有瑜。我不知其奸在何处,请道其详,以释我之不惑。〃罗本双目瞪得比牛眼睛还大,厉声道:"你竟然称呼曹操为魏武帝?他这么个奸佞小人、乱臣贼子也配称皇道地吗?〃元清平道:"曹后,曹丕废汉自立,追尊曹操为武帝,史称魏武帝,史书上就是这么称呼的。〃罗本脸色凛冽,有如严霜寒冰,道:"狗屁不通,史书上全是一派胡言,你怎么就偏听偏信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废汉篡位,曹氏满门都是大逆不道的奸贼。你怎么反而称道誉扬,往他们脸上贴金敷粉?〃

    元清平生性耿直,当下据理力争,说道:"其实黄巾遍野,诸侯割据,而汉献帝懦弱无能,曹操精通韬略,执槊擎戟,戎马倥偬,半生奔波,才使得北域安定。他生前并未篡位,只是薨后才被曹丕追尊为帝。〃他通读史书,言之凿凿语之确确,一番侃侃纵言,没有丝毫谬误。罗本虽然气得大口喘气,却又无可辩驳,怔了良久,蓦然振袂而起,拂袖离室。

    舒琴听到隔壁有争论之声,动静颇大,当下过来诘问。元清平道:"我们说到曹操,只是相见龃龉不合,并未争吵。〃舒琴不以为然,道:"为了一个古人争论不休,这值得吗?〃元清平道:"曹操声名毁誉,有瑕有瑜有功有过,是忠是奸,应须持平而论,不应一叶蔽目或是管窥蠡测。〃

    过不多久,罗本又转身入室,道:"欲说三国,先定正朔。依你之见,谁是正朔谁是逆贼?〃元清平道:"史书有言:魏帝蜀寇,当然魏是正朔。〃罗本见他仍然固执己见,又急又怒,敛容道:"曹丕篡位自立,窃夺汉室神器,乃是大逆不道的巨奸憝而,岂可视为正统?司马光除了编撰有部《资治通鉴》,再也没有建树,想不到你的想法居然和他一样。我虽非朱子门生,也藐视理学,不过在这件事上,我却十分赞许朱熹。〃西晋以降,魏蜀谁是正统,时有争论。而以司马光和朱熹的论调最为著称,其原因在于一个是震古烁今的史学大家,一个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司马光奉魏为正统,朱熹则视蜀汉为正统,两人想法尤是捍格不入。罗本这般说法,虽无吹捧朱熹贬低司马光之意,但是看待此事,眼光却与朱熹相同。

    元清平见罗本背道而驰,视正史为歪说谬论,于是问道:"依你看来,谁又是正统?是东吴还是蜀汉?〃罗本道:"自是蜀汉了。〃元清平道:"请道其详。〃罗本道:"你虽通读史书,但心智深受荼毒,以致辨不清忠奸善恶。不与你条分缕析,想必不会幡然憬悟。〃两人坐下,罗本又道:"昭烈皇帝是什么人?〃'昭烈`是刘备薨后的谥号。元清平道:"刘备是汉代皇室的远支宗亲,论辈分是汉献帝宗亲,故而有'皇叔`之称。〃罗本摇头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昭烈皇帝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之玄孙,六十一岁称帝,建都益州,国号大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一则是汉室后裔,二则匡扶汉室,岂非正统?〃元清平欲待辩驳,罗本又道:"我知道你心中有不小的疑团,现下就给你一层层剥开。免得你雾里看花,什么都看不明白。〃顿了一顿,又道:"有汉一朝,方才有了汉族、汉人之说,自古洎今,惟有汉室才是正统。〃

    元清平见他心中存有汉夷,不禁吸了口凉气,正色道:"现下天下混同,罗兄心中怎么还存着汉夷之别?〃罗本道:"汉夷不两立,此乃大义。正因刘备是汉室后裔,而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故而要奉蜀汉为正朔。宋辽金夏鼎足而立,虽然各自称孤道寡,但是赵宋是汉室,辽金夏皆是蛮夷,因此赵宋才是正统。蒙古铁骑踏破雁门关,虽然入主中原,但只是暂时窃夺汉室神器,终有一日会退回漠北。〃元清平道:"有德者居天下,赵宋无道才会亡国。〃罗本闻得此言,不禁勃然大怒,推案而起,大声道:"如此说来,你认为蒙古鞑子有德有道了?铁木真假道伐金,灭金之后转而攻宋,若非阴谋诡计,大宋岂会灭亡?你身为汉人,怎么反倒帮着蒙古蛮夷说话?〃元清平见他一口一个鞑子、蛮夷,更加不便自承身份,只得道:"我心中没有汉夷之分,无论汉人还是蒙古人都是大元子民。〃罗本道:"我要写得《三国志通俗演义》,书中拨乱反正,奉蜀汉为正统,好叫千千万万的汉室子民明辨是非 懂得汉尊夷卑之至理。〃说这段话时,神情肃穆,显然是其毕生夙愿。两人所见捍格不符,是夜不欢而散。

    罗本脾气虽大,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次日又谈笑生风,浑然没有把昨夜之争放在心上。元清平更是光风霁月,胸襟宽阔,仍旧以礼相待,心中毫无芥蒂。

    停午时候,罗本一手拎着坛花雕酒,一手提着只麻袋回来,身后的书童抱着头小乳猪。舒琴奇道:"你要当猪倌养猪吗?〃罗本道:"我要亲手做几样采,要用到乳猪。〃舒琴随口道:"一定是烤乳猪。〃罗本卖个关子,笑道:"天机不可泄露。〃舒琴不以为然,道:"不就是烤乳猪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罗本摇头晃脑道:"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都知道这个道理,难道我不如他吗?吃乃是头等大事,岂可草率马虎?这一顿饭我要好生准备,多则半个月,少则七八日。〃做一顿饭要准备七至十数日,舒琴只道他小题大作、故弄玄虚,没有再打听下去。

    罗本道:"咱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你好生喂猪,先给清水它喝,待腹中浊物排尽之后,再喂以花雕酒,吃茯苓黄芪。吃饱睡足之后再牵它奔跑,最少要跑一柱香时间,如此周而复始,不许偷懒。〃书童连声应承。舒琴心想:"喂猪喝花雕酒,吃茯苓、黄芪,这烤乳猪可真下血本了!〃心中好奇,问道:"喂猪吃饱睡足也就够了,为何还要奔跑?〃罗本一本正经道:"若是只吃饱睡足而不活动,就会长膘,奔跑一阵,全身发汗,血脉畅通,肉质就会更佳。〃

    龙门石窟古称伊阙石窟,坐落于洛阳南郊的龙门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宣武帝元恪景明初年徂始营建。计有窟一千三百五十二个,龛七百五十个,造像九万七千三百零六躯,碑刻题记三千六百八十块,佛塔三十九座,另有若干小龛。石窟取材鲜明,主要是佛像及侍者群。刀法圆润流畅,造像慈祥和蔼。及至唐朝的造像,变化更加繁复,佛像形体更加丰腴,衣褶的线条也更加柔和。

    三人联袂来至龙门石窟,但见众佛像神龛依山而凿,虽经历数百年风吹雨沥、霜侵雪降,仍然片微无损,仿佛近日才镌刻出来的。惊叹于前人高超的智慧、精湛的技艺之余,元清平心想:"居天下者,当施仁政行王道,于民生养休息。南北朝、唐朝的帝王们崇佛,为了一己之好,征发无数工匠,耗费无数钱财,大肆营造寺庙佛窟,劳民伤财,蔑以复加。虽然为后世留下了煌煌古迹,但是当时的黔首百姓必定受尽苦难。〃心中感慨万端,既赞叹石窟的雄伟,又怜悯斯时的苍生。

    罗本道:"纵观古今,我惟独基敬佩卧龙先生一人而已,余人皆不入我眼。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真是可敬可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可悲可叹!〃元清平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此语本是刘邦赞誉张良的话,罗兄用在诸葛亮身上,只怕不怕妥当。〃罗本强辞夺理道:"我借过来用用,又有何妨?张良无谋少略,目光短浅,汉高祖谬赞他了,惟有诸葛先生才当得起此语。〃攥拳振臂、面凛目赤,神情激动万分。顿了一顿,又道:"自今日起,'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乃是赞誉诸葛先生一人之语,再与张良没有丝毫干系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一定要写进去。〃

    舒琴忍不住道:"这顶帽子明明是张良的,你却偏偏要戴到诸葛亮头上,岂非张冠李戴?〃罗本原本想说'妇人之见`,终于还是忍住了,道:"诸葛先生长谋略、精韬武、工技巧、擅文章,实为天下第一奇人!唉,怎奈天妒英才,出师未捷,就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慨叹一声,又道:"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这首诗文吟得豪迈悲怆,兼而有之。

    元清平知稔诸葛亮并非真的算无遗漏,当下道:"罗兄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加于诸葛亮之身,其实言过其实了。〃罗本景仰诸葛亮如若神灵,绝不许有人亵渎,当下道:"言隆中对策是长谋略,火烧赤壁是精韬武,制木牛流马是工技巧,撰《出师表》是擅文章。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巧借荆州、大破曹贼。岂非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元清平见他怒发戟立、血脉贲张,知道若是争锋相辩,必然又是不欢而散。但他凡事认真,心中所想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等罗本神情缓和之后,方道:"其时蜀弱魏强,诸葛亮六次北伐,一胜五负,损兵折将,劳民伤财。凡人在世有长有短,有功有过,后人应要持平而论秉公而衡,不应因为喜好某人就大加褒扬,也不应因为殚憎某人就大肆诟病,因此我要劝罗兄不要奉诸葛亮为神灵。〃本以为罗本会有所省悟,殊不知他竟越听越气,最后发作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意不迩不相为谈。〃怒气冲天之下,拂袖而去。

    舒琴道:"这人又狂妄又固执,大哥为何要折节下交?〃元清平道:"凡人都有偏好厌憎,不足为怪,他不过是爱憎分明罢了。他胸中包罗河岳,六艺九流无所不通,端的是了不起的奇才,岂可失之交臂?〃舒琴见兄长如此抬举罗本,大不以为然,道:"这人字是识得几个,有没有真本事却很难说。〃虽然交往时浅,但罗本的脾性喜好、志向才学,元清平已然了如指掌。《三国志通俗演义》虽然尚未成书,但他已知书中将要写些什么,一者奉汉为正朔,再者神化诸葛亮,次者贬毁曹操。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还有更深一层意图,那就是尊汉黜夷,排斥异己。想到这些,元清平不禁忧心忡忡,心想:"汉人们都和罗本一样的想法,视蒙古人为仇敌吗?刘基不是,李善长也不是,他们视众生平等,无分彼此,才是真正的经略之材。〃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