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明》正文 第三十五章;皇者飘踪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来中军大帐的路上,李睿看到周围巡视的兵士们明显增多,一个个目光冷峻的,给人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不用问,又是朱瞻基这货搞得鬼。在这家伙的眼里,什么也没有他皇爷爷的安全重要。侧目看了一下陈六,发现他也和那些巡视的士兵一样,顿感无趣。
到了大帐朱瞻基先进去,李睿二人在账外等一会就被侍官领到帐内。还没见完礼,朱棣挥了下手帐内就剩下陈六和李睿,还有朱瞻基他们四人。朱棣这才开口说道:“陈六,那些乞丐是你先发现的,你可看出他们的来路”
“回皇上,微臣觉得这些细作不似草原人,倒像是中土人士”
“可有凭据”
“有,皇上。那些乞者的虽然是边塞装束,但臣从他们的口音和扮相上瞧出了异样。他们的口音似是中原的,更蹊跷的是他们手里棍子”
“棍子?”
“皇上说的对,就是棍子。众所周知在大明境内是没有乞丐的,可他们的出现却让臣想起了流民。因为那些流民在进养济院之前,手中拿着的就是类似他们手中的棍子”
“你是说他们是中原人士?”
“回皇上,确是如此”
“呵呵,有意思。虽然两国交战必有谍者,可没想到鞑靼人会有这么大反应。瞻基你怎么看?”
“皇爷爷,孙儿觉得应召回英国公大军,再从长计议”朱瞻基看了一眼李睿说道;
“李小子可有话说?”朱棣看到朱瞻基的动作随口向李睿问道;
“回皇上,臣无话可说”李睿想起家中娇妻和香香她们不想多惹事非敷衍着答道;
“德华,君前奏对不可儿戏”朱瞻基知道这家伙肚子里有货,只是性格有些怪异
“呃。好吧!皇上既然现下已经打草惊蛇了,那我们只能想办法扰乱鞑靼人视听,再引蛇出洞了”李睿纠结的说道
“打草惊蛇了?什么时候?”朱瞻基问道
“就在当下啊。中军大帐戒备森严,是个人都能看出有大事发生”
“你们都下去吧,让朕想想”朱棣听完李睿的话,眉头一皱想了许久说道
李睿三人施礼刚退出大帐,朱棣就喊人去请几位绝对信任的大臣和武将商议对策。
半个月后英国公大军被召回。李睿见到了已经晒黑的大牛二人,听他们讲了些首次出征的心得,鞑靼大军倒是没有看到,只看到些小的部落。按照谍者传来的消息,大军过处,凡是过了千人的部落都被清洗,二人也斩杀了几个鞑靼人。英国公张辅是个人精儿,知道朱棣让他带石头二人的用意。李睿的官职是朱瞻基亲口向朱棣讨来的,那李睿的随从就是朱瞻基的人。朱棣让石头他们跟着自己摆明了就是给朱瞻基在军中安插人势力来了。所以随口夸了他们两句,把两人高兴几天都没睡好。
次日早起李睿向朱瞻基告了假,带着石头二人又进了应昌卫清平镇。这次来是为了寄封家书回去,离家半年多李睿心里有些想家了。来到应昌卫的邮驿,出示了印信。驿站的官差上下打量了李睿三人一眼,把书信拿走了。其实在大明永乐年间民间已经有了专门寄书信的机构,叫民信局。只是那种是给平头百姓服务的。李睿有官身,自然找安全快捷的官办邮局。走出驿站李睿三人找了个酒馆大吃了一顿,没敢喝酒。因为李睿见酒就醉,三人踏着夕阳放着响屁回到了军营。
“姑爷,这些斥候怎么这么急”看着灯火通明的军营人影晃动,大牛扭头对剔着牙的李睿问道
“知不道,走。找小王爷问问去”
李睿三人不知道,可军中那些将军校尉们谁人不知皇上失踪。朱棣辰时离营说是去打些野味,在午时初时还有人传来口信,让朱瞻基把带来的野味烤了吃,可到了眼下的申时末了,还没消息传来。初时朱瞻基还没放在心上,可到申时初有些着急了。接连派了几路斥候前去打探,回来的消息都是没探到。朱瞻基急了,所有的斥候都被派出人不离鞍的探查朱棣的行踪。
“哎呀,德华你们怎么这时才回啊。”朱瞻基看到李睿进帐责问道
“见过小王爷”三人施礼道
“好了,军中之事你们可已知晓”
“这不刚回来嘛,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你们啊,都什么时候还有心思说笑,皇爷爷失去联络了”说着朱瞻基把朱棣离营的目的告诉了他们,此次朱棣离营是因为大军粮草不济,想速战速决。这才以身作饵想引鞑靼人现身。刚开始时一切还好,可过了午时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来。朱瞻基有些沉不住气了,派斥候前去打探,过了两个时辰也不见斥候回转,这才开始着急。
“首次派出的斥候可有找到尸身”想了一会李睿开口说道
“这个倒没有想到,很重要吗?”朱瞻基问道
“嗯这样,斥候探查必往高处,把方圆三十里的高山、大树都标示出来再去探查定有收获”李睿走到大明混一图前说道
“德华你是不是糊涂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皇爷爷,不是去找那个斥候的尸身”
“这我知道,可咱们不是没有方向嘛”
“报,在离营二十里处发现斥候的尸身”两人正要吵起来时,一名斥候传来消息
“在哪个方向?”朱瞻基急道
“东北方向大防山的一处树林处”
“嗯。下去歇息吧”
“小王爷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英国公在五里处安营不能轻离,这次只能劳德华跑一趟了”
“好请小王爷下令”
“嗯。来人速调两千骑兵随李校尉前往探查”
李睿带着大牛和石头,率领两千精骑由斥候带路一路狂飙来到了事发地。骑着马查看了下地形,冲石头挥了下手,石头把火把交给了大牛,下马后三下五除二的蹿上了棵大树,借着星光仔细观察。
石头下来后低声和李睿说了下看到的一切。至少有两个方向可疑,默声想了一会。下令让石头和大牛各领五百骑兵前去打探,自己原地等候他们的烟花示警。二人对视一眼,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领兵,激动的下跪说定不负姑爷重托。
他们走后李睿心里有些后悔,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万一这些骑兵里有鞑靼人的内应,到时候自己怎么死可能都由不得自己。提心吊胆的等了一个时辰,发现这些骑兵还骑在马上,咳嗽一声下令道:“下马休息,挑几人把风”“遵命”一位长的壮实留着山羊胡的骑兵说道;李睿看了下他的盔甲,猜想应该是位军官,冲他笑了下。
等人的时候最是无聊,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李睿和那位副将聊了几句家常,扯了几句闲话。谈话中得知此人姓杨,陪都金陵人士,已随朱棣北征两次,对几次北征无果甚是痛心。希望此次北征能直捣黄龙,端了鞑靼人的老窝。李睿只是笑笑不说话,历史上记载朱棣这次北征依旧是因为粮草不济徒劳无功。可是历史上也没记载朱棣北征有失踪一事啊,难道因为自己那天的几句扯淡话,朱棣当真了才会这样,那哥们这算不算改变了历史呢?摇了摇头,几十万人因为一道旨意背井离乡,跋山涉水的来到草原,结果只是一趟组团大旅游。这事搁在这些为了军功连命都可以豁出去的职业军人身上,真是个天大的讽刺。刚要开口安慰他两句,忽然西北方向天空一连三蓬烟花升起。李睿激动的站起,看来大牛是有些收获了。众人上马向烟花处奔去。
一路快马加鞭的来到烟花处,看到一片狼藉,满地残肢断臂的尸身。有明军的也有鞑靼人的,李睿随手拿起地上的火把,红着眼睛探看有没有大牛的影踪。大牛可不能出事啊,不说家里的柳莺自己没法交代,就是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多好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这么没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处鞑靼人尸体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大牛的战马,不过已经死了。在四周仔细观察还是发现了他的主人,大牛的身体状态非常糟糕,小腹被洞穿,大腿处有支断箭。现在处于半昏迷状态,看到李睿到来,惨笑了下彻底昏死过去。杨副将上前探查一番,说是失血过多的因由。松了一口气,李睿对他做了个简单的包扎。让人小心的扶上自己的战马,二人共乘一骑准备返回大营。这时另一个方向传来六蓬烟火。六蓬是说发现了朱棣的行踪,不过没看到人。三蓬是遭遇敌军。这是李睿早就和石头他们说好的,这他娘的咋整,救大牛还是去找朱棣。这该死的大明,想了一会李睿命人小心护送大牛回营。带着近千精骑前往朱棣的行踪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到了大帐朱瞻基先进去,李睿二人在账外等一会就被侍官领到帐内。还没见完礼,朱棣挥了下手帐内就剩下陈六和李睿,还有朱瞻基他们四人。朱棣这才开口说道:“陈六,那些乞丐是你先发现的,你可看出他们的来路”
“回皇上,微臣觉得这些细作不似草原人,倒像是中土人士”
“可有凭据”
“有,皇上。那些乞者的虽然是边塞装束,但臣从他们的口音和扮相上瞧出了异样。他们的口音似是中原的,更蹊跷的是他们手里棍子”
“棍子?”
“皇上说的对,就是棍子。众所周知在大明境内是没有乞丐的,可他们的出现却让臣想起了流民。因为那些流民在进养济院之前,手中拿着的就是类似他们手中的棍子”
“你是说他们是中原人士?”
“回皇上,确是如此”
“呵呵,有意思。虽然两国交战必有谍者,可没想到鞑靼人会有这么大反应。瞻基你怎么看?”
“皇爷爷,孙儿觉得应召回英国公大军,再从长计议”朱瞻基看了一眼李睿说道;
“李小子可有话说?”朱棣看到朱瞻基的动作随口向李睿问道;
“回皇上,臣无话可说”李睿想起家中娇妻和香香她们不想多惹事非敷衍着答道;
“德华,君前奏对不可儿戏”朱瞻基知道这家伙肚子里有货,只是性格有些怪异
“呃。好吧!皇上既然现下已经打草惊蛇了,那我们只能想办法扰乱鞑靼人视听,再引蛇出洞了”李睿纠结的说道
“打草惊蛇了?什么时候?”朱瞻基问道
“就在当下啊。中军大帐戒备森严,是个人都能看出有大事发生”
“你们都下去吧,让朕想想”朱棣听完李睿的话,眉头一皱想了许久说道
李睿三人施礼刚退出大帐,朱棣就喊人去请几位绝对信任的大臣和武将商议对策。
半个月后英国公大军被召回。李睿见到了已经晒黑的大牛二人,听他们讲了些首次出征的心得,鞑靼大军倒是没有看到,只看到些小的部落。按照谍者传来的消息,大军过处,凡是过了千人的部落都被清洗,二人也斩杀了几个鞑靼人。英国公张辅是个人精儿,知道朱棣让他带石头二人的用意。李睿的官职是朱瞻基亲口向朱棣讨来的,那李睿的随从就是朱瞻基的人。朱棣让石头他们跟着自己摆明了就是给朱瞻基在军中安插人势力来了。所以随口夸了他们两句,把两人高兴几天都没睡好。
次日早起李睿向朱瞻基告了假,带着石头二人又进了应昌卫清平镇。这次来是为了寄封家书回去,离家半年多李睿心里有些想家了。来到应昌卫的邮驿,出示了印信。驿站的官差上下打量了李睿三人一眼,把书信拿走了。其实在大明永乐年间民间已经有了专门寄书信的机构,叫民信局。只是那种是给平头百姓服务的。李睿有官身,自然找安全快捷的官办邮局。走出驿站李睿三人找了个酒馆大吃了一顿,没敢喝酒。因为李睿见酒就醉,三人踏着夕阳放着响屁回到了军营。
“姑爷,这些斥候怎么这么急”看着灯火通明的军营人影晃动,大牛扭头对剔着牙的李睿问道
“知不道,走。找小王爷问问去”
李睿三人不知道,可军中那些将军校尉们谁人不知皇上失踪。朱棣辰时离营说是去打些野味,在午时初时还有人传来口信,让朱瞻基把带来的野味烤了吃,可到了眼下的申时末了,还没消息传来。初时朱瞻基还没放在心上,可到申时初有些着急了。接连派了几路斥候前去打探,回来的消息都是没探到。朱瞻基急了,所有的斥候都被派出人不离鞍的探查朱棣的行踪。
“哎呀,德华你们怎么这时才回啊。”朱瞻基看到李睿进帐责问道
“见过小王爷”三人施礼道
“好了,军中之事你们可已知晓”
“这不刚回来嘛,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你们啊,都什么时候还有心思说笑,皇爷爷失去联络了”说着朱瞻基把朱棣离营的目的告诉了他们,此次朱棣离营是因为大军粮草不济,想速战速决。这才以身作饵想引鞑靼人现身。刚开始时一切还好,可过了午时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来。朱瞻基有些沉不住气了,派斥候前去打探,过了两个时辰也不见斥候回转,这才开始着急。
“首次派出的斥候可有找到尸身”想了一会李睿开口说道
“这个倒没有想到,很重要吗?”朱瞻基问道
“嗯这样,斥候探查必往高处,把方圆三十里的高山、大树都标示出来再去探查定有收获”李睿走到大明混一图前说道
“德华你是不是糊涂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皇爷爷,不是去找那个斥候的尸身”
“这我知道,可咱们不是没有方向嘛”
“报,在离营二十里处发现斥候的尸身”两人正要吵起来时,一名斥候传来消息
“在哪个方向?”朱瞻基急道
“东北方向大防山的一处树林处”
“嗯。下去歇息吧”
“小王爷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英国公在五里处安营不能轻离,这次只能劳德华跑一趟了”
“好请小王爷下令”
“嗯。来人速调两千骑兵随李校尉前往探查”
李睿带着大牛和石头,率领两千精骑由斥候带路一路狂飙来到了事发地。骑着马查看了下地形,冲石头挥了下手,石头把火把交给了大牛,下马后三下五除二的蹿上了棵大树,借着星光仔细观察。
石头下来后低声和李睿说了下看到的一切。至少有两个方向可疑,默声想了一会。下令让石头和大牛各领五百骑兵前去打探,自己原地等候他们的烟花示警。二人对视一眼,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领兵,激动的下跪说定不负姑爷重托。
他们走后李睿心里有些后悔,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万一这些骑兵里有鞑靼人的内应,到时候自己怎么死可能都由不得自己。提心吊胆的等了一个时辰,发现这些骑兵还骑在马上,咳嗽一声下令道:“下马休息,挑几人把风”“遵命”一位长的壮实留着山羊胡的骑兵说道;李睿看了下他的盔甲,猜想应该是位军官,冲他笑了下。
等人的时候最是无聊,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李睿和那位副将聊了几句家常,扯了几句闲话。谈话中得知此人姓杨,陪都金陵人士,已随朱棣北征两次,对几次北征无果甚是痛心。希望此次北征能直捣黄龙,端了鞑靼人的老窝。李睿只是笑笑不说话,历史上记载朱棣这次北征依旧是因为粮草不济徒劳无功。可是历史上也没记载朱棣北征有失踪一事啊,难道因为自己那天的几句扯淡话,朱棣当真了才会这样,那哥们这算不算改变了历史呢?摇了摇头,几十万人因为一道旨意背井离乡,跋山涉水的来到草原,结果只是一趟组团大旅游。这事搁在这些为了军功连命都可以豁出去的职业军人身上,真是个天大的讽刺。刚要开口安慰他两句,忽然西北方向天空一连三蓬烟花升起。李睿激动的站起,看来大牛是有些收获了。众人上马向烟花处奔去。
一路快马加鞭的来到烟花处,看到一片狼藉,满地残肢断臂的尸身。有明军的也有鞑靼人的,李睿随手拿起地上的火把,红着眼睛探看有没有大牛的影踪。大牛可不能出事啊,不说家里的柳莺自己没法交代,就是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多好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这么没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处鞑靼人尸体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大牛的战马,不过已经死了。在四周仔细观察还是发现了他的主人,大牛的身体状态非常糟糕,小腹被洞穿,大腿处有支断箭。现在处于半昏迷状态,看到李睿到来,惨笑了下彻底昏死过去。杨副将上前探查一番,说是失血过多的因由。松了一口气,李睿对他做了个简单的包扎。让人小心的扶上自己的战马,二人共乘一骑准备返回大营。这时另一个方向传来六蓬烟火。六蓬是说发现了朱棣的行踪,不过没看到人。三蓬是遭遇敌军。这是李睿早就和石头他们说好的,这他娘的咋整,救大牛还是去找朱棣。这该死的大明,想了一会李睿命人小心护送大牛回营。带着近千精骑前往朱棣的行踪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