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网游竞技 > 史前网游之人类演化 > 上古王朝 第两百三十三章 三道之论

上古王朝 第两百三十三章 三道之论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听到这位商鞅说自己已经不愿意再出世为官,徐浩心中顿时有些泄气。

    确实,在上一世商鞅虽用霸道让秦国快速强大了起来,但是他本人,甚至全族都落得一个被杀的悲惨命运。

    这种遭遇,让商鞅在这一世萌生了退意,只想成为一个平民百姓。

    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姜尚开口了:“哈哈,不知卫鞅你为何如此泄气?只因前世后来的处境悲惨?君不知,人总有一死,能在死后千古留名,不正是因你当初徙木立信,协助孝公变法,为后世大秦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吗?”

    “前世君曾以三道荐孝公,孝公最终选择了霸道之术,非君之过,乃天命也!”

    “今母神予我等重活一世的机会,君为何不在前世的基础上再创一道,辅助新主再次开创一次基业,以便再次流传万古?”

    姜尚的一番连分析带怂恿的话,让一旁的商鞅有了一丝心动。

    是啊,自从出世获得了后续记忆之后,商鞅就一直在反思上一世自己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也正是因为内心的不甘,商鞅这才又周游各处,想寻得一明主,再次印证自己的新道。

    现在来到九州城,看到城中的繁华,加上城中的礼贤下士,给了商鞅一丝希望。不过深受变法其害的商鞅,还是先找了一个理由搪塞徐浩的招揽。

    在听到了姜尚的这一番分析之后,商鞅抬起了头:“前一世,鞅身怀三道——帝道、王道和霸道到达秦国,拜见孝公。”

    “可当鞅向孝公阐述帝道这黄老一派道家思想时,想让参考五帝的治理方法,无为而治,从而在秦国发展出三代圣君,一扫秦国的疲弱。可孝公根本没有耐心去成为和培养三代圣君,从而舍弃了帝道。”

    “随后鞅便用王道劝说孝公,想让孝公遵循效法太公您辅佐的周朝的治国思想,以礼乐文化为中心,让圣人明君本身成为法。但是孝公认为,此王道他是能保证,但是若其后代统冶者乃是个无能之辈,则会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孝公把王道也否决了。”

    说到这里,商议还向徐浩看了一样,好像在观察徐浩对这两道的看法。

    但徐浩只是静静的听着商鞅的诉说,没有表露出丝毫的立场。

    接着,商鞅又道:“鞅观当时的孝公,一心只想秦国快速强大起来,不得已只得向孝公诉说霸道之术。鞅那时也知晓,这霸道之术,乃一剂猛药,秦国多年羸弱,一旦采用此法固然可以迅速强大,但奈何此术药力随猛,但是不是长久之策。”

    “鞅本想待自身已完全取信于孝公之时,再以帝道与霸道结合,再根据天道、人道客观情况将定出的法,不断发展完善。”

    “可鞅一来小瞧了秦国国内的贵族势力对变法的阻挠,二来也小看了孝公对霸道的痴迷程度,三来鞅自身也未曾想到那霸道之术,竟然连我本人都影响到了。种种因素结合之下,鞅只得在推行霸道之路越走越远,于是最终落得一个死于自身所立之法的下场。”

    说到这里,商鞅眼望西方,他的目光好像穿透了重重障碍,看到了已经重新出世的秦王朝所在之处。

    商鞅唏嘘道:“其实赵良曾对鞅说过,此霸道之术,强国但伤民,更伤己。一旦极其信任吾的孝公去世,鞅必将大祸临头。那赵良还曾劝鞅隐退,但是鞅最终并未听从,之后之事果然被赵良言中!”

    说完了这些,商鞅深深叹了一口气,好像能说出这些,让他放下了心中一个很大的负担。

    徐浩见到商鞅的表现,也唏嘘不已,虽然早已经在历史中就研究过商鞅,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了,但是此时听到商鞅本人的诉说,还是别有一番感触。

    对于商鞅的霸道之术,徐浩其实是不太认同的。

    毕竟商鞅所提的霸道之术,主要可以概括为通过实行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来实现强国,更是通过严格的法令,明确律条,有功则赏,有功必罚,来迅速帮助秦国走向强大。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商鞅的变法还可以说得上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但是为了在一世就凸显出明显的变法效果,商鞅之后变法的所有措施,都围绕着这一个‘如何通过使民弱,来达到使国强’的政治理念而展开的。

    商鞅制定了严苛的秦国律法,重农抑商,实行连坐制,让秦国的民众成为了一个个只帮助国家强大起来的机器,根本没有考虑到百姓的生活福祉。

    随着时间的累积,秦国百姓对变法中的军功制的益处享受完毕之后,百姓与国家对抗的情绪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效果显著,秦国更是一统六国之后,使得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都推行这秦国的律法。

    在孝公到秦始皇时期,秦国并未再出现过另外一种,其他能与商鞅的法家思想相抗衡并实施的治国之策。

    当秦国还是战国的六国之一时,秦国的律法还能保证整个国家反抗的声音不多。

    但是随着疆域的扩大,更是在有着巨大声望的始皇帝去世之后,被严苛的秦律法压迫得非常不习惯的其他六国贵族纷纷寻找机会,让天下很快又陷入了分裂。

    徐浩曾经想过,如果当初秦始皇能再活长久一点,如果他立下了皇后和太子,如果后来即位的是扶苏,那秦朝可能不会二世而亡。

    但是历史上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在商鞅自己也看到了霸道的局限所在,徐浩准备出言先将商鞅招揽到手,随后再与其一同共同谋划制定适合九州城目前局势的法律。

    “先生既然已经知晓霸道之术的弊端,想必这一世也已经思索出解决此弊端的良策,那先生为何不在吾之九州城印证先生的新道?”

    徐浩这一番顺着姜尚的意思,继续劝说商鞅的话,让商鞅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精光。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