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进攻!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新纪元2年夏历5月7日正阳节,黎明的阳光驱走了最后一丝黑暗,胡氏金陵城东南方,一片黑色的浪潮席卷而来。胡氏金陵城是这座城市曾经的名字,现在……它拥有一个新的名字——大元城附属建邺卫星市。
建邺卫星市城北一大片被平整出来的空地上,两个集团军近二十万元军排列着十余个巨大的万人方阵迎接着他们最高领袖的检阅。
数十万军人穆然肃立军容严整,除了激昂雄壮的军乐和军旗翻卷声,整个阅兵场再也没有一丝杂音,此时不需要任何渲染,一股肃杀铁血气息便弥漫而起直冲霄汉。
方阵最前方,两面黑底旗红心军旗迎着东风翻卷飞扬,黑色旗面中间一头浑身燃烧着火焰的赤红色老虎随着旗面不断翻腾飞舞,仿佛随时都会从旗面上直扑而下择人而噬。
这种军旗整个元城只有两面,旗帜上纹绘的是代表杀伐的血色白虎,代表着旗帜所属部队拥有元城铁血军团称号,可谓是元军精锐中的精锐,没有之一。唯有作战最勇猛、对领袖无限忠诚并取得过惊人战果的部队才有可能获得元城领袖的赏赐,这面军旗承载着元城最高领袖王凌给予他最忠勇将士们的荣誉和认同。在帝国时代,这样的部队一般都会被同时被赋予帝国皇家禁卫军称号,拥有驻防帝都的资格和殊荣。
“领袖万岁!元城万岁!”军阵前方,一队元城狼骑兵簇拥着骑着白色血纹不死族战马的王凌从一个个方阵面前缓缓走过,每经过一处方阵,万人方阵中的元军便高举右臂发出狂热而整齐的呐喊。
身穿元城制式黑色无军衔将军装的王凌骑在战马上,左手扶着腰间唐刀,右臂高举向自己忠诚的将士们回礼致意。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本就阳刚英俊的王凌在冷峻帅气的黑色军装和高大威猛丧尸马的衬托下越发显得锐气鄙人,英姿勃发,王霸之气扑面而来。
看着自己面前这支铁血雄狮,王凌嘴角不知不觉间挂上了一抹意气风发的笑意。他的确应该得意,22岁的年纪,他如今已经是半个帝国绝对的主宰——5000万公民的最高统治者。
方舟系统虽然给了他莫大的助力,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是龙终要腾飞,是虎终要跳跃,是烂泥终归扶不上墙。方舟能给予的只是法门,它给不了你决策和制度,也给不了一个民族血性和自信,更无法让羊变成狼。
元城走到今天的地步,方舟系统功不可没,但是更离不开王凌宽广的心胸和吞噬天地的抱负,方舟在个人手里只是一件工具,唯有成为全民族共有的资源,它才能塑造一个强大的文明。
以帝国官僚的尿性,恨不得天下好处全部集中于他一人,哪怕是给了他们方舟,不会是民族的幸运,反而会是民族的灾难。他们得到方舟第一件要做的事恐怕就是利用方舟达到奴役民族而服务于他一人的目的。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房地产如是,教育医疗如是、能源产业如是、所有暴利行业皆如是。官僚资本主义不擅长进取,他们擅长的只是掠夺……。
而王凌尽管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王凌从不亏待自己的子民,王凌从不吃独食,自己吃肉,子民们喝汤,每一位元城公民都可以享受元城崛起带来的好处与福泽,享受方舟内承载的技术福利。
在元城,王家、工部与民间联合组建的科技公司、新技术企业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扶上马送一程而后政府和王家资本退出,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学会发展和创新。
基本上整个元城除了重要的军工和基础设施等企业,其他地方是很难看到王家和政府资本的身影,让利于民是王凌制定的决策,换来的是元城公民忠心和对创业创新的狂热。
不需要王凌鞭策,在利益的驱使下公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竞争是激烈的,现在的元城民间企业可以狂妄的说——我们的研发能力世界第一,我们的技术领先世界至少一个时代,我们企业的效率效益堪称楷模,别说官僚门阀掌握的那些耗费十分产出一分的垄断企业,就是放眼末世前的世界也罕逢敌手。
超高的福利,财富的稳定循环,不需要依赖外部市场,元城自己内部的市场极度旺盛,福利鼓励下爆炸式增长的新生人口,假以时日都将成为市场消费主力,保证了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元城保证扩张征服势头,经济永久增长绝不是空谈,整个民族都在被潜移默化的崇尚征服和开拓,渐渐的对征服开拓狂热,羊变成了狼!这不是方舟能够决定的,这是王凌实打实的功绩,也是他足以自豪的资本。
整个元城即使在大战中,依然在不断发展变强,如今时机已然成熟,王凌也坚定有力迈出了他征服的第一步步伐——夏历4月20日,盘踞两江的胡氏金陵和临安基地市被元城吞并;5月4日,王凌借助兵变一举吞并西南5省;5月5日,占据瑶关要塞的伐元联盟军在前线总指挥帝国中将郝武的带领下无条件向王凌投降。
今天,王凌亲自统帅雄兵百万兵临两江,决心竟全功于一役,挟大胜之威意欲一举荡平江南尸族残存的最后一股势力。
和西线地域广阔不同,西线地多而丧尸分布广,清剿起来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而东线,因为地域狭小而元城贸易需要晶核,导致东线尸群在战前被被胡氏金陵和临安基地市及附属势力当做猎场不断疯狂猎杀。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旦有利可图,人类爆发出的潜能是惊人的,作为丧尸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在尸潮爆发后三角洲地区仅有区区十余亿丧尸,金钱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近一个月的消耗以及元城十余天的炮击和诱杀,如今东线尸潮已经不足5000万,残存尸群在部分丧尸母体的带领下分别龟缩盘踞在临安市、金陵市、江都市、吴城、明珠市等几座大都市之中。此时这几部尸群已经被近百万元军分割开来,若不是顾忌这几座城市内的历史建筑人文古迹,只怕这些4级丧尸只有寥寥无几的尸群顷刻间便会被元军碾为齑粉。
很可笑的理由,但是却不容王凌忽视,对普通人来说这不是理由,然而这对王凌这种程度的人来说就是政治污点,是难以洗脱的理由。公民们不会站在你的立场理解你的难处,马后炮的他们最擅长说——是王凌毁灭了这些宝贵遗产,他为什么不可以做到完美?
而王凌也不能选择让属下话的资格。
所以元城需要速战速决,因为接下来还有一屁股事情需要处理——整编降兵、登基建国、任命官员、封赏功臣、战后重建等等,最最重要的是要准备发动北伐了。
元军的北伐宜早不宜迟,一来时间拖得越久北方准备的就越充分,元军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多。二来,帝国人口已经不多了,如今每时每刻都有夏族人因为寒冷、饥饿、疾病、丧尸或者是内斗而白白消耗,早一日平定九州早一日休养生息,这些都是夏族的精血,是日后夏族崛起的本钱。
按照计划,元城的北伐战争本该战争结束后便立即发动,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各种意外接憧而来,使得王凌不得不放弃最有利的时间用来稳定内部。
大逆案发生时的那天朝会上,总参谋部联合内阁递上来一份分析参考档案。文中直接指出,如果元城半年内无法发动北伐,那么北方势力将有可能被整合,整合后他们将有能力动员并武装500——800万左右军队的能力,甚至能够布置出庞大的防线来抵御元城可能的进攻。
夏帝国军事系统有些接近毛国,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毛国以1亿多的人口,在丢失了大部分工业区后,依然动员了1200万军队!在最鼎盛时期,武装部队甚至达到了3000—4000万这个恐怖的数字!
而夏帝国官僚集团控制的地区一旦决定拼命,动员能力绝对堪称恐怖!夏帝国实行官僚资本主义制度,底层公民的一切都属于官僚集团,包括他们的生命。很讽刺的事实就是——毛国的清洗风暴以及死在毛国监军手里的毛国人远远超过了条顿帝国消灭的人……。几十年的血腥统治消灭的人口与条顿帝国入侵消灭的比例为2000:2800……。很骇人,很难以置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胜利者,所以他们是正义的,邪恶的只能是失败者,乃至这些尸骨可以被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见天日。
与恐怖的动员能力相对应的是帝国北方庞大的地域纵深。这对防守方有利,但是对进攻方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哪怕几百万的军队丢进这广阔的地区,恐怕连朵水花都打不起来。
到时依靠军队一座座坚城打下去,按照总参谋部的推演,如果没有250万以上的精锐元军,是无法实现有效控制和占领的,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到时不说要付出多少财力物力,单单到时候损失的夏族精壮人口恐怕都会让北伐得不偿失,也会让王凌投鼠忌器,打赢了也要多进行十几二十年的修养。
而王凌的真正敌人——尸族,它们现在每时每刻实力都在增长,一旦错失先机,此消彼长之下,谁知道到时候尸族会拥有多么恐怖的实力。
所以,王凌现在别无选择,为了最快的达成目的与时间赛跑,整个元城不得不像一座钟表一般一刻不停的运转起来。为了对付5000万的尸群,元城集中了一百多万大军,一些降兵都被调过来用来运输物资和作为兵源补充,王凌不准备一座城市一座城市打过去,战役发动时,这几座大都市将同时展开进攻。
“我需要你们以最快的时间结束这场战争,必要时哪怕付出一定的牺牲。如果你们有谁觉得一个礼拜不能结束的话,现在可以脱下军装回到元城过你们的安生日子。
战役一旦发动,我不要任何借口和理由,我只要胜利!一个礼拜后我只想在两个地方见到我的将军,一个是在庆功宴上,或者是在忠烈堂。
你们也都给我记住,这次你们肩负的不仅仅是数十万官兵的性命,我还将整个夏民族的未来托付给你们。在西面,一个恐怖的存在已然崛起,每时每刻都在变得更加强大,西线战场的残酷不需要我多说你们都清楚。
我们不想被灭亡就必须和时间赛跑!要么在它们灭亡我们之前灭亡它们,要么就是被它们灭绝”前线总指挥部内,王凌站在宽大的世界地图旁,看着面前的一众元军将领,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让我们忠烈堂见!”数十位元军将军高举右臂,神情肃然而坚定,声音铿锵有力。
“噌……刷……刺啦!进攻!”王凌抽出唐刀,一刀将世界地图连着挂架劈为两半,巨大的地图以东经40度为界限被整齐分开。一道包含杀意的命令被王凌吼了出来,接着王凌斜拎着唐刀头也不回的几步跨出了司令部的大门。
而王凌这一瞬间坚决的样子后来被属下绘出并收录在帝国周刊,称为“最强者宣言”,而王凌口中的“进攻”两字也成为日后元军的座右铭——帝国军人推崇进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建邺卫星市城北一大片被平整出来的空地上,两个集团军近二十万元军排列着十余个巨大的万人方阵迎接着他们最高领袖的检阅。
数十万军人穆然肃立军容严整,除了激昂雄壮的军乐和军旗翻卷声,整个阅兵场再也没有一丝杂音,此时不需要任何渲染,一股肃杀铁血气息便弥漫而起直冲霄汉。
方阵最前方,两面黑底旗红心军旗迎着东风翻卷飞扬,黑色旗面中间一头浑身燃烧着火焰的赤红色老虎随着旗面不断翻腾飞舞,仿佛随时都会从旗面上直扑而下择人而噬。
这种军旗整个元城只有两面,旗帜上纹绘的是代表杀伐的血色白虎,代表着旗帜所属部队拥有元城铁血军团称号,可谓是元军精锐中的精锐,没有之一。唯有作战最勇猛、对领袖无限忠诚并取得过惊人战果的部队才有可能获得元城领袖的赏赐,这面军旗承载着元城最高领袖王凌给予他最忠勇将士们的荣誉和认同。在帝国时代,这样的部队一般都会被同时被赋予帝国皇家禁卫军称号,拥有驻防帝都的资格和殊荣。
“领袖万岁!元城万岁!”军阵前方,一队元城狼骑兵簇拥着骑着白色血纹不死族战马的王凌从一个个方阵面前缓缓走过,每经过一处方阵,万人方阵中的元军便高举右臂发出狂热而整齐的呐喊。
身穿元城制式黑色无军衔将军装的王凌骑在战马上,左手扶着腰间唐刀,右臂高举向自己忠诚的将士们回礼致意。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本就阳刚英俊的王凌在冷峻帅气的黑色军装和高大威猛丧尸马的衬托下越发显得锐气鄙人,英姿勃发,王霸之气扑面而来。
看着自己面前这支铁血雄狮,王凌嘴角不知不觉间挂上了一抹意气风发的笑意。他的确应该得意,22岁的年纪,他如今已经是半个帝国绝对的主宰——5000万公民的最高统治者。
方舟系统虽然给了他莫大的助力,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是龙终要腾飞,是虎终要跳跃,是烂泥终归扶不上墙。方舟能给予的只是法门,它给不了你决策和制度,也给不了一个民族血性和自信,更无法让羊变成狼。
元城走到今天的地步,方舟系统功不可没,但是更离不开王凌宽广的心胸和吞噬天地的抱负,方舟在个人手里只是一件工具,唯有成为全民族共有的资源,它才能塑造一个强大的文明。
以帝国官僚的尿性,恨不得天下好处全部集中于他一人,哪怕是给了他们方舟,不会是民族的幸运,反而会是民族的灾难。他们得到方舟第一件要做的事恐怕就是利用方舟达到奴役民族而服务于他一人的目的。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房地产如是,教育医疗如是、能源产业如是、所有暴利行业皆如是。官僚资本主义不擅长进取,他们擅长的只是掠夺……。
而王凌尽管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王凌从不亏待自己的子民,王凌从不吃独食,自己吃肉,子民们喝汤,每一位元城公民都可以享受元城崛起带来的好处与福泽,享受方舟内承载的技术福利。
在元城,王家、工部与民间联合组建的科技公司、新技术企业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扶上马送一程而后政府和王家资本退出,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学会发展和创新。
基本上整个元城除了重要的军工和基础设施等企业,其他地方是很难看到王家和政府资本的身影,让利于民是王凌制定的决策,换来的是元城公民忠心和对创业创新的狂热。
不需要王凌鞭策,在利益的驱使下公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竞争是激烈的,现在的元城民间企业可以狂妄的说——我们的研发能力世界第一,我们的技术领先世界至少一个时代,我们企业的效率效益堪称楷模,别说官僚门阀掌握的那些耗费十分产出一分的垄断企业,就是放眼末世前的世界也罕逢敌手。
超高的福利,财富的稳定循环,不需要依赖外部市场,元城自己内部的市场极度旺盛,福利鼓励下爆炸式增长的新生人口,假以时日都将成为市场消费主力,保证了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元城保证扩张征服势头,经济永久增长绝不是空谈,整个民族都在被潜移默化的崇尚征服和开拓,渐渐的对征服开拓狂热,羊变成了狼!这不是方舟能够决定的,这是王凌实打实的功绩,也是他足以自豪的资本。
整个元城即使在大战中,依然在不断发展变强,如今时机已然成熟,王凌也坚定有力迈出了他征服的第一步步伐——夏历4月20日,盘踞两江的胡氏金陵和临安基地市被元城吞并;5月4日,王凌借助兵变一举吞并西南5省;5月5日,占据瑶关要塞的伐元联盟军在前线总指挥帝国中将郝武的带领下无条件向王凌投降。
今天,王凌亲自统帅雄兵百万兵临两江,决心竟全功于一役,挟大胜之威意欲一举荡平江南尸族残存的最后一股势力。
和西线地域广阔不同,西线地多而丧尸分布广,清剿起来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而东线,因为地域狭小而元城贸易需要晶核,导致东线尸群在战前被被胡氏金陵和临安基地市及附属势力当做猎场不断疯狂猎杀。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旦有利可图,人类爆发出的潜能是惊人的,作为丧尸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在尸潮爆发后三角洲地区仅有区区十余亿丧尸,金钱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近一个月的消耗以及元城十余天的炮击和诱杀,如今东线尸潮已经不足5000万,残存尸群在部分丧尸母体的带领下分别龟缩盘踞在临安市、金陵市、江都市、吴城、明珠市等几座大都市之中。此时这几部尸群已经被近百万元军分割开来,若不是顾忌这几座城市内的历史建筑人文古迹,只怕这些4级丧尸只有寥寥无几的尸群顷刻间便会被元军碾为齑粉。
很可笑的理由,但是却不容王凌忽视,对普通人来说这不是理由,然而这对王凌这种程度的人来说就是政治污点,是难以洗脱的理由。公民们不会站在你的立场理解你的难处,马后炮的他们最擅长说——是王凌毁灭了这些宝贵遗产,他为什么不可以做到完美?
而王凌也不能选择让属下话的资格。
所以元城需要速战速决,因为接下来还有一屁股事情需要处理——整编降兵、登基建国、任命官员、封赏功臣、战后重建等等,最最重要的是要准备发动北伐了。
元军的北伐宜早不宜迟,一来时间拖得越久北方准备的就越充分,元军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多。二来,帝国人口已经不多了,如今每时每刻都有夏族人因为寒冷、饥饿、疾病、丧尸或者是内斗而白白消耗,早一日平定九州早一日休养生息,这些都是夏族的精血,是日后夏族崛起的本钱。
按照计划,元城的北伐战争本该战争结束后便立即发动,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各种意外接憧而来,使得王凌不得不放弃最有利的时间用来稳定内部。
大逆案发生时的那天朝会上,总参谋部联合内阁递上来一份分析参考档案。文中直接指出,如果元城半年内无法发动北伐,那么北方势力将有可能被整合,整合后他们将有能力动员并武装500——800万左右军队的能力,甚至能够布置出庞大的防线来抵御元城可能的进攻。
夏帝国军事系统有些接近毛国,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毛国以1亿多的人口,在丢失了大部分工业区后,依然动员了1200万军队!在最鼎盛时期,武装部队甚至达到了3000—4000万这个恐怖的数字!
而夏帝国官僚集团控制的地区一旦决定拼命,动员能力绝对堪称恐怖!夏帝国实行官僚资本主义制度,底层公民的一切都属于官僚集团,包括他们的生命。很讽刺的事实就是——毛国的清洗风暴以及死在毛国监军手里的毛国人远远超过了条顿帝国消灭的人……。几十年的血腥统治消灭的人口与条顿帝国入侵消灭的比例为2000:2800……。很骇人,很难以置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胜利者,所以他们是正义的,邪恶的只能是失败者,乃至这些尸骨可以被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见天日。
与恐怖的动员能力相对应的是帝国北方庞大的地域纵深。这对防守方有利,但是对进攻方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哪怕几百万的军队丢进这广阔的地区,恐怕连朵水花都打不起来。
到时依靠军队一座座坚城打下去,按照总参谋部的推演,如果没有250万以上的精锐元军,是无法实现有效控制和占领的,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到时不说要付出多少财力物力,单单到时候损失的夏族精壮人口恐怕都会让北伐得不偿失,也会让王凌投鼠忌器,打赢了也要多进行十几二十年的修养。
而王凌的真正敌人——尸族,它们现在每时每刻实力都在增长,一旦错失先机,此消彼长之下,谁知道到时候尸族会拥有多么恐怖的实力。
所以,王凌现在别无选择,为了最快的达成目的与时间赛跑,整个元城不得不像一座钟表一般一刻不停的运转起来。为了对付5000万的尸群,元城集中了一百多万大军,一些降兵都被调过来用来运输物资和作为兵源补充,王凌不准备一座城市一座城市打过去,战役发动时,这几座大都市将同时展开进攻。
“我需要你们以最快的时间结束这场战争,必要时哪怕付出一定的牺牲。如果你们有谁觉得一个礼拜不能结束的话,现在可以脱下军装回到元城过你们的安生日子。
战役一旦发动,我不要任何借口和理由,我只要胜利!一个礼拜后我只想在两个地方见到我的将军,一个是在庆功宴上,或者是在忠烈堂。
你们也都给我记住,这次你们肩负的不仅仅是数十万官兵的性命,我还将整个夏民族的未来托付给你们。在西面,一个恐怖的存在已然崛起,每时每刻都在变得更加强大,西线战场的残酷不需要我多说你们都清楚。
我们不想被灭亡就必须和时间赛跑!要么在它们灭亡我们之前灭亡它们,要么就是被它们灭绝”前线总指挥部内,王凌站在宽大的世界地图旁,看着面前的一众元军将领,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让我们忠烈堂见!”数十位元军将军高举右臂,神情肃然而坚定,声音铿锵有力。
“噌……刷……刺啦!进攻!”王凌抽出唐刀,一刀将世界地图连着挂架劈为两半,巨大的地图以东经40度为界限被整齐分开。一道包含杀意的命令被王凌吼了出来,接着王凌斜拎着唐刀头也不回的几步跨出了司令部的大门。
而王凌这一瞬间坚决的样子后来被属下绘出并收录在帝国周刊,称为“最强者宣言”,而王凌口中的“进攻”两字也成为日后元军的座右铭——帝国军人推崇进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