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 > 第七十五章抵抗英法联军失败辛酉政变成功

第七十五章抵抗英法联军失败辛酉政变成功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同时,还有捻军,黑旗军,小刀会等农民起义。在外部又有帝国主义的侵略,清廷本来岌岌可危,此时太平天国如能把握住时机,推翻清朝统治也不是不可能的。

    清廷虽腐朽,但遇到了孔孟之道给塑造的一个德才兼备的曾国藩 ,而使得清廷又延续了几十年。

    太平天国虽没有打败清军,但却大大消弱了清廷力量。使清廷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给中国后来发生的一切埋下了种子。

    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国人和中国人继续勾结,继续向中国输入鸦片。1856年10月,英国人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进犯广州,1857年12月法国人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支援英军,两广总督叶名琛畏惧洋人,发话不与抵抗,英法联军战领了广州。

    英法联军,又挥军北上,于1858年5 月攻占了大沽口炮台,咸丰帝畏惧,和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俄美乘机逼迫清政府也签订了“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从天津大沽口,沿海,南撤到上海。签订天津条约,本是咸丰帝的不得以之举,咸丰看到英法联军撤退,对天津条约之内容心存忧虑,令桂良等在上海与英、法代表谈判通商条例章程时,交涉修改天津条约中的有关内容,“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内江通商,并设法避免英法到北京换约。”

    11月,桂良等和英、法,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其中包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等,英、法不准修改“天津条约”的内容,坚持到北京换约。

    1859年6月,英、法,拒绝桂良等修改天津条约的内容,并坚持要在北京换约。

    如此时,清室准许英法到北京换约,可能英法也不会进攻北京,中国的园明园也不会被烧,如此时准许英法到北京换约,可能也不会发生后来再签的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中国人不正视世界,好妄自尊大,外国人想到中国作买卖,中国闭关锁国,喜欢关起门来当皇帝,甭说北京城,就是沿海的城市也不让进,蔑视洋人,视洋人为外夷,为洪水猛兽,不堪教化之徒。如此认识,如你有强大实力,敢与洋人抗衡,也可以,又没有强大的实力。也不能说没有强大的实力,如果当时有个明君,凭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四万万同胞的热血,中国也不会走到屡屡挨打的境地,中国就像一个不开窍的乡八佬,让外国人打一下走一步,打一下走一步。使中国越来越让人看不起,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

    1859年6月,在拒绝桂良提出的在沪换约的建议后,英国公使普鲁斯、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和美国公使华若翰各率一支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意欲以武力威慑清政府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清政府以大沽设防,命直隶总督恒福照会英、法公使,指定他们由北塘登陆,经天津去北京换约,随员不得超过十人,并不得携带武器。英、法公使断然拒绝清政府的安排,坚持以舰队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大沽一带防务,自1858年英、法舰队退走后,清政府即命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负责。6月25日,英法联军突然向大沽炮台进攻。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守军英勇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先后阵亡。激战结果,英法联军惨遭失败,损失舰艇多艘,死伤四百多人,英舰队司令何伯也受重伤。

    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14日,攻陷塘沽。再水陆协同,进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军在直隶提督乐善指挥下,英勇抗击。但清政府本无抗战决心,咸丰帝命令僧格林沁离营撤退。清军遂逃离大沽,经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县)。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军长驱直入,24日占领天津。清政府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议和。英、法提出,除须全部接受天津条约外,还要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款以及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清政府予以拒绝,谈判破裂。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清政府再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取代桂良,到通州议和。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再次破裂。9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通州。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通州八里桥展开激战,统帅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致使全军动摇,而遭败绩。次日,咸丰帝带领后妃和一批官员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令其弟恭亲王奕留守北京,负责和议。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使伊格纳季耶夫又向英、法了北京防卫的情况。

    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北京城。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

    在清廷经营了二百年的圆明园大肆抢掠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并将园内建筑付之一炬。

    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此时,俄国借调停有功的机会又借机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捞取了大量领土和利益。

    中国人称这次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衰微更加剧了。

    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咸丰帝逃出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避难。咸丰帝自1851年登基就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内乱没有结束,又来了外夷的侵略,终于急病交加,在1862年于承德避暑山庄郁郁而终。

    咸丰死了,又迎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不是导致清廷的复兴,而是导致了清廷灭亡的进一部加剧。

    咸丰帝知道自己不久将辞别人世,儿子尚小,托孤八位大臣,肃顺、端华、景寿、载垣 、焦祐灜、杜翰、穆荫、匡源,辅佐幼子登基,可他有一妃子叫慈禧,此人给咸丰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咸丰的正宫,是皇后“慈安”没有给他生儿子,只能由慈禧的儿子当皇帝,母以自贵,慈禧自然也是皇太后了,慈禧工于心计,对权势感兴趣,咸丰死后,想独揽朝政,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先联系咸丰之弟奕訢,把护送咸丰灵柩的肃顺给逮捕杀害了。

    肃顺其实也是皇室宗族,是皇室宗族又怎么哪?为了挣权夺位,亲兄弟还大开杀戒哪?何说皇族?人和兽有何两样哪?有的只是比兽用的招术更多,更惨烈罢了。

    肃顺其祖,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后来被封为和硕郑亲王,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济尔哈朗其父死后,被努尔哈赤养育盛京宫中,视为己子,封为和硕贝勒。

    济尔哈朗死后,由其次子济度袭爵,改封“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济尔哈朗的功勋,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恢复为“郑亲王”。郑亲王一共承袭了17次(其中,第一次袭至第九次袭为简亲王),除了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数年间,因济尔哈朗死后,由其次子济度袭爵,改封“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济尔哈朗的功勋,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恢复为“郑亲王”。郑亲王一共承袭了17次(其中,第一次袭至第九次袭为简亲王),除了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数年间,因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而受到革爵处分外,该封号一直持续到清朝结束。

    郑亲王端华是肃顺的哥哥,爱新觉罗?端华,满洲镶蓝旗人,其父郑亲王乌尔恭阿。道光六年(1826)封三等辅国将军。道光二十六年袭爵郑亲王,授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道光帝旻宁临终时授为顾命大臣。

    当时,军机大臣穆彰阿权倾朝野。新继位的咸丰帝奕詝对其权势深感不安,即位初特颁诏旨,严斥穆彰阿罪状并罢其职。咸丰帝调整了道光时重文轻武,好用翰苑清班的用人政策,拔擢任用“经世致用”的人才,对郑亲王端华日渐倚重。端华又向奕詝荐举了他的六弟肃顺。

    肃顺,郑硕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机敏多谋,敢于任事,颇得奕詝器重,很快升至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郑亲王端华和怡亲王载垣虽位居肃顺之上,但才智平平,生性优柔寡断,遇事常由肃顺做主。如此一来,肃顺逐渐握有重权。

    肃顺是晚清贵族中少有的干练之才。他为了前方将士的粮饷曾削减过旗人的粮饷,他为政很有识见,身为皇室贵胄,却十分卑视满洲亲贵的庸碌。他常说:“满人糊涂不通,不肯为国家出力,惟知要钱。国家遇有大疑难事,非重用汉人不可。”在当时的满洲贵族中,肃顺独具眼光,知人善任,敏感地意识到起用汉族官员的迫切性,他的主张影响了咸丰帝的决策,使清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镇压太平军过程中,肃顺极力主张破除满汉畛域,放手任用汉人领兵握符,建立湘军等地方武装。曾国藩、左宗棠等汉族“中兴名臣”,都是经他推荐提拔的。因为他器重汉人,引起满族亲贵和旗人对他的不满。

    肃顺没有秉承他的七世祖济尔哈朗的性格,济尔哈朗的父兄均被其伯父努尔哈赤囚禁而死,但他对努

    尔哈赤无一点怨言。

    济尔哈朗37岁受封“和硕郑亲王”,45岁时与睿亲王多尔衮同为“辅政叔王”,辅佐幼帝福临。多尔衮是福临的亲叔叔,济尔哈朗是福临的叔伯叔叔。 他经历了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三朝,到57岁寿终正寝时,其他同辈诸王早已先他而去。济尔哈朗的晚年,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济尔哈朗晚年,身体日渐不支。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初,病情加剧。福临在他临终前亲往探视,流着泪问:“叔王还有遗言吗?”济尔哈朗老泪纵横地回答:“臣受三朝厚恩,未能仰报,不胜悲痛。只希望早日取云贵,灭桂王,统一四海。”济尔哈朗到临终,惦念的还是国家的统一大业。福临听了伯父这番话,更加悲痛,仰面大呼:“苍天啊!为什么不让朕的伯父长寿呢?”说罢又大哭。群臣急劝福临回宫。福临出房门,又坐在王府院内大哭,许久不忍离去。初八日,济尔哈朗病逝,葬在北京西直门外的白石桥。福临对济尔哈朗的死,悲痛不已,诏令休朝七天,赠祭葬银万两,置守陵园十户,并为他立碑纪功。

    郑亲王府位于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府邸建成后,历代袭王有所修缮或扩建。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郑王府曾一度改换主人,后又失而复得。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政变后,十三代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同时世爵降为不入八分(所谓八分,指八旗旗主有均分财产、人口、土地的特权)辅国公,郑王府被收回,改赐钟郡王奕詥。同治三年(1864),恢复郑亲王世爵,同治七年,袭王承志搬回发还的郑王府。郑王府现为国家教育部办公地点。

    肃顺不像他的七世祖努尔哈朗,内敛,作人低调,而是像他的七世祖的父兄,性格外向,桀骜不训,终究引来杀身之祸。

    肃顺在押解咸丰灵柩回北京途中,灵柩到了现在的北京市密云县境被咸丰的弟弟奕訢劫持,肃顺叱问奕訢:“我身为顾命大臣护送先帝灵柩何罪之有?”奕訢言道:“你护送先帝灵柩却随带自身家眷,这符合祖宗规制吗?”(肃顺随咸丰出逃承德避暑山庄时把家眷带走押送咸丰灵柩时又带回)遂把肃顺拿下。这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随后罗织诸多似是而非罪状。

    肃顺在押解京城途中和在押解往菜市口刑场途中,曾被围观的百姓用石头瓦块打得鼻青脸肿,百姓多是墙头草,那面风硬往那面倒,想当初,明末的袁纯焕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京城百姓曾出一两银子买他的一块儿肉吃,这也怪不得百姓,百姓知道什么哪?等百姓知道事情真像以后,那受冤者早已经受冤屈而死了!而有的冤屈,会永远尘封在历史的尘埃里,百姓永远也不会知道的。

    肃顺在押往菜市口行刑时,破口大骂慈禧和小叔子狼狈为奸,骂得难听恶狠之极,肃顺临刑不下跪,刽子手用大铁棍把肃顺的胫骨楞断了,肃顺无法站立倒下了,刽子手才得以行刑。

    杀了肃顺以后,又杀了载垣和端华,后,把其他五位顾命大臣或革职,或冲军

    慈禧又设计,赚出,咸丰临死时留给慈安太后的,“如发现慈禧想参政篡权”,就把他处死的密旨,慈禧做了这两个事情以后,就有恃无恐了。

    这次事变因为发生在辛酉年,历史上叫辛酉政变,这次事变之所以能够成功,出了慈禧的狡诈外,重要原因是因为他是皇上同治的亲生母亲,即使别人看出来慈禧有不轨知心,要动慈禧,谁也要掂量掂量慈禧后边的皇上,当时皇上虽小,但他总有长大喽的时候,当他长大了的时候,他不会报他的杀母之仇吗?

    1861年,慈禧生的六岁的载淳登基,年号同治。从此后,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实际就在一个女人的手里了,她给中国带来的,不是复兴,而是更屈辱!更丧权!更受到侵略了!

    div id=otadiwanviot

    script type=ottextjavascriptot

    if(qste(039readtype039) != 2 apap locationhrefdexof(039chapter039)  0) {

    dotwrite(039scr039+039ipt src=otscr039+039ipt039)

    }

    script看! 威信公号:hh665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