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武侠修真 > 拔剑之血染边地 > 正文 第6章 风从胡地来

正文 第6章 风从胡地来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你们听说了吗?青衣卫包围了大理寺,拦截了赵静志大人押解的囚车,当街行凶杀人,带走了囚犯,杀了几十个人,赵静志赵大人身死当场。”

    “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下午。”

    “青衣卫狗贼安敢如此放肆,反了,反了,这真真是没有王法了!”

    “青衣卫如此目无圣上目无律法,视人命如草芥,是一群吃不饱的饿狼,是我朝最大祸患,如若不除,我朝危矣!”

    “听说圣门已结伴在崇文门外静坐,抗议青衣卫不法,要求陛下严惩凶徒,解散青衣卫。”

    “我等皆为圣人门徒,岂能置之不顾,妄言大义而畏缩不前,当此之时,更应团结一心,让我等心声上达天听。”

    “对,我们也去崇文门。”

    “走,一起去!”

    书生们气势汹汹如浪潮翻滚如回流之水,齐聚崇文门外,这让禁卫军大吃一惊以为民变,急忙严守城门,又快马急报都统。而入朝官吏则避在一旁,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眸光中不无得意之色。天色愈来愈暗,就像是要塌下来一般,风更急更烈,抽在人脸上就像是刀子一样。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浑身毛发如雪,身上皱子如细密的浪纹一样,一双眸子也浑浊不清,甚至行走坐卧也需人搀扶,就是这样一个人,跪在人前,双手举着一幅画像,面沉如死,口中字句铿锵有力。

    “文皇在世,百姓安乐,政治清明,无有听说设立密探打探臣民过失者而天下得治,陛下得天地庇佑祖宗恩荫克继大统至今二十又多年矣,百姓多有不饱,强敌仍在环伺,臣官虽有心力却无敢尽忠,此乃为何?青衣卫之恶名远扬矣!民间皆言,青衣卫乃陛下放纵之恶犬毒狼,上欺圣君,中害良臣,下坑黎庶,矫旨而妄为,无法而刑杀,清明盛世而致血雨腥风社稷摧颓。青衣卫不除,祸害仍存,社稷不宁,百姓不安,如此循环,陛下何以面对祖宗社稷天下苍生!”

    字字铿锵,言语泣涕,身后无数人随之一字一句朗咏,大声哭号。

    而此时的昭和殿,气氛如浓缩的气体,仿佛随时将要爆炸。端坐在御座上的皇帝面色铁青,一双眸子如利刃瞪着前方的臣子。这就是朕的臣子,这就是平日里口上喊着为君分忧的良臣?这陈国天下,还是陈家的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如他们所言,这个天下,是他们的,朕不过是他们手中的木偶,要听凭安置!

    “陛下,臣弹劾青衣卫总督及以下所有人。青衣卫已成我朝毒瘤,害民不浅,有碍我朝清明仁厚之风。”

    “元庆二年,青衣卫镇府荆猛,率青衣卫百余人冲击礼部,打砸欺辱礼部同僚,逼死礼部侍郎延庆。”

    “元庆五年春,青衣卫构陷青州州牧谋反,杀青州州牧一家,杀良冒功,屠戮百姓一千二百余名。”

    “元庆五年秋,青衣卫以搜索贼人草上飞为名,冲入中州洛女县,私扣罪名,勒索富户,有不从者,或伤或杀,百姓皆为不服,险生民变。”

    “臣都察院蔡青,臣弹劾青衣卫总督庞方,庞方三品之职,每年俸禄不过百两,而今却大厦连绵c商铺良多c金银堆积如山c妻妾成群,臣要问,百两之银何以如此多财产?因此,臣弹劾青衣卫总督庞方贪污受贿c徇私枉法,请陛下严惩!”

    “臣弹劾青衣卫总督及以下官员力士,青衣卫结党营私目无律法,横行天下,二十余年,构陷杀害良臣名将百余人,私设刑罚,坑害有功名的读书人无计。”

    “臣吏部侍郎向景春弹劾青衣卫总督及以下官员力士,臣弹劾青衣卫贪天之功而横行不法,青衣卫常以陛下潜邸奴才从龙之臣自居,言陛下顾念老旧多有倚重对其不会严苛,故而做事屡屡超脱圣意,却让陛下背负百姓骂名。”

    “老臣萧慕白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老臣弹劾青衣卫滥杀无辜,兵部侍郎左迁虽狼子野心身犯谋逆,然其家属虽有罪,却罪不至死。青衣卫私设刑罚,不经有司审问,不经陛下勾决处置,杀害左迁及其全家老幼,此为有伤天和,百姓无不胆寒。如此妄为嗜杀之举,恳请陛下一律惩治。”

    薄雾袅袅,犹如轻纱幔帐随风摇曳。百木森森,泛着清幽光泽,寒意凛冽。河水滔滔,浑浊江面上,寥寥木舟游弋。

    荆哥儿站在江边,身上的衣裳仍然沉重湿粘,露水c汗水和血水混合在一起,让一身紧身的青衣黏在皮肤上。气息化成薄雾,湿润的空气钻入鼻腔。他的内心犹如天空中的乌云一般粘稠沉重。冲杀大理寺非同小可,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他虽如青衣卫不久,但也算是熟读经史律条。想到这里,仿佛看见无数熟悉的面孔倒下,不觉浑身发冷发颤。手按着佩剑,面孔青白。此时,一条乌篷船到了面前。

    驾船的人岁数有些大,面孔粗糙,毛发如霜,一手宽大的手满是老茧。放下缆绳,抬起头仔细打量了荆哥儿一会,老者招了招手,然后弓着身步入舱室内,不一会儿提着一个包袱出来。

    “这是方督抚交代的,接着。”

    荆哥儿接过包袱,蹲下身打开,只见一席新的青衣整齐的叠在那里,青衣旁边有一块腰牌,腰牌刻的是一头鹰,飞鹰扑食,利爪如刃,居高临下,翼若流云。腰牌背面:赐青衣卫校尉。荆哥儿心头一热,对方烈充满感激。校尉已是五品官衔,远非队正c力士可比,在地方可辖制卫所听令调遣。其余的是一些银票和散碎银子。

    “还有这个!”老者忽然说道,不知何时手里已多了一柄青剑,剑鞘上飞龙盘旋。“这是方督抚的剑,是陛下所赐,现在赠予你,望你不要辱没了你爹的名声,更不要辜负了各位叔伯的厚望。”

    荆哥儿肃然起身,双手恭敬的接过长剑,眼中喊着泪水,道,“方叔现在怎么样了?”

    “这不是你能管的事,更不是我这糟老头子能管的事,既然踏入这行,便好生用命。记住,在这个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首先便要保存自己,其次才是杀死敌人。”

    “前辈!”

    “什么狗屁前辈,”老者摇了摇头,道,“老子不过是个没用的等着入土的半截人。”

    凝望着老者收起缆绳,缓缓将乌篷船移出岸边,荆哥儿内心如满江的雾无所依仗朦胧无力。

    老者站在船上忽然道,“你要见的人在寒衣庵,想见就去见吧!对了,包袱里还有你爹留给你的东西,要在这条路上走得远,便珍稀着,这可是你爹这辈子最大的成就。”说话间,船便远了,隐没在雾中。

    荆哥儿抱着包袱,又将青衣打开,赫然见一本薄薄的发黄的册子躺在那里。“杀人剑法!”四个字歪歪扭扭,却触目惊心,一笔一划,仿佛能见到剑影飞闪,鲜血飙飞。荆哥儿将包袱合上,闭上双目,让激烈跳动的心脏一点点沉稳下来。

    寒山渡东数里外,有一座寒衣庵。庵不大,却在尘世之外。

    似乎知道荆哥儿的到来,也知道他的来意,庵里的一名妙龄尼姑早早在庵外等候,一见到他来便让他稍等然后走了进去。四下里古木苍苍,枝繁叶茂,绿茵茵的有些凄寒。

    一身玄衣的青莲面色寡淡的走了出来,头上青丝被布包着。荆哥儿一眼看见她,心便如刀割了一般,嘴唇哆嗦,却呆呆的站在那里。青莲望着他,神色不变,两人再也不如从前了!

    “你来干什么?”冷冷的问道。

    “我c我要走了,想,想再见你一面。”荆哥儿痛苦的道。

    “我不是说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从脸上掠过,她上下打量着他,瘦弱的身体浑身势头,还有鲜血的味道。“不回来了?”她的声音忽然软了下来,眸子里的光也不再那么冷淡。

    “我不知道,”他苦笑着,“现在京城情势大变,青衣卫面临覆灭的风险,方叔让我去边疆,我,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她有些痴的望着他,眼前的少年,曾经的男童,一个自修读书的人,在那个小院子里,就像是给他们的独特的安宁世界。他更瘦了,更苍白了!两人相对无言,彼此沉默,面颊的神采和眸子里的光都是那样的哀戚和忧伤。

    荆哥儿神色微微一收,含笑道,“我没事,我毕竟是一个男人,无论在哪再苦,也不算什么。其实以前,爹爹在的时候我也大多时候是我自己一个,黑漆漆的屋子,电闪雷鸣的时候,我也能独自面对。现在我长大了,比以前更坚强了,也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了。”

    “是啊,我们都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孩童了!”她茫然的错开目光。

    荆哥儿脸上拂过一抹痛苦的神色,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

    “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对不起你,但是我希望,我们还能是朋友。”

    青莲正视着他,自从他进入青衣卫,他的神色和目光,便不再如以前那般童真光亮,而是带着挥之不去的孤寂和落寞。犹如针刺心脏,泪水止不住的滚落下来。

    他却笑了起来,像个懵懂的傻小子,咧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他将银票放在青莲的手上,然后退了三步,道,“我会想你,至少余生,我还有羁绊。青莲,好好照顾自己!”他扭过头,便要离去。

    “等等!”青莲忽然喊道。

    他回过头,脸上已经爬着两行清泪。青莲走了过来,望着他,道,“那个镯子,你打算送给别人?”他楞了一下,继而欢喜的从怀里掏出去。青莲一把夺过在手里小心的抚摸,然后戴在自己的手上。“这是你送我的,已经是我的了。”他笑了起来,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一抹温热的红晕,红晕从脸上蔓延道脖子和耳朵。

    “给我写信,告诉我你在外面的情况。”

    荆哥儿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带着满心的温暖和幸福,离开了。而她,呆呆的站在庵外,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伸手抚摸着手腕上的镯子,喃喃的说着,“离开之后我才知道,你是我最后的亲人最后的依靠,荆哥儿,早点回来,我等你。”

    “阿弥陀佛!”

    “陛下,大儒王显晕倒在崇文门外!”

    “陛下,······”

    “够了!”皇帝突然怒吼,双目圆睁,眼睛里布满了一条条的血丝。他拍案而起,一脚将案几踹飞出去,浑身瑟瑟发抖。“朕说够了!你们不是指责朕任用小人放纵酷吏吗?你们不就是希望朕在你们面前低头服输吗?”

    “陛下错怪臣等,臣等为社稷着想为陛下着想,请陛下诛逆贼解散青衣卫。”群臣纷纷跪伏在地,却面色严肃,无丝毫退让之意。

    “好,好啊,你们真是朕的好臣子,朕的股肱大臣啊,没了你们,怎么显示出我大陈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怎么显现得出朕是好是坏,是明君还是昏君!你们,你们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刮目相看啊!”

    皇帝癫狂的离开御座,目光横扫玉阶下的臣子,脚步踉跄,须发震颤。

    “你们不就是要解散青衣卫吗?你们不就是想让庞方等人死吗?行,宣旨。”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青衣卫虽有小功,办事虽然勤谨,也颇得朕望,然,青衣卫上下横行不法肆意酷刑,惹得天怒人怨,有辱治世仁德之意,且青衣卫总督庞方贪污受贿c徇私舞弊,令朕失望,革去庞方总督之职贬为庶人圈进在家不得外出;青衣卫方烈,聚众冲击大理寺围攻大理寺官员,杀害大理寺丞赵静志,罪无可赦,下旨拿办,枭首示众,其余家眷流放琼州。卞城青衣卫暂停办差,着有司查办不法之徒。”

    “陛下!”

    “圣明!”一名佝偻男子却猛然提起声音,压过了一片犹显得不满意的声音。皇帝瞥了男子一眼,缓缓的走回御座。

    “陛下,犬戎使者在殿外求见。”一个太监忽然跑了进来,跪伏在地。皇帝眉头一挑,玉阶下的臣官却忽然沉静下来,也不管那道旨意了,而是愣愣的盯着那名宦官。早有两名宦官把案几摆好,又躬身收拾那些散乱的物件。

    “宣!”皇帝正色而坐,沉声道。

    “陛下有命,宣犬戎国使觐见。”

    “陛下有命,宣犬戎国使觐见。”

    18c9c19昼,于重庆。

    (本章完)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