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恐怖灵异 > 东北农村那些事 > 正文 第6章 雷公斧(6)

正文 第6章 雷公斧(6)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杜老三,建庙这事儿你想咋办?”张婶问。

    “还能咋办,听三爷的拿钱,三爷说的明白,咱还能拿鸡蛋顶?”太爷爷说:“三爷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真封了咱家井上哪讨水喝?”

    “我说的不是这事儿。”张婶急了:“我说的是建庙的事儿,你就这么看着他们把庙再重新建起来,没别的啥想法?”

    “盖个小庙我能有啥想法,又不是我一家掏钱,村里人人都有份,不拿也不成啊。”太爷爷说。

    “我说的不是钱的事儿,是庙,是庙的事。”张婶急赤白脸的说。

    “庙有啥事?”太爷爷看着张婶愣了会儿,忽然恍然大悟,看了左右一眼不说话,张婶也觉得人多嘴杂不适合在这里唠这个事。两个人眉来眼去大家伙都瞧见了,知道他们俩有事儿不想当他们面说,虽然这是人之常情可都觉得心里别扭,气氛渐渐变得尴尬且微妙,谁也不开口说话就那么坐着听别人说些什么。张婶看大伙坐着难受,知道自己又说错话,就想着找补回来,提议大家给新生的孩子起个名。本来这名字是请三爷取的,没想到孩子又哭又闹惹恼了三爷,名字也没取上,现在正好用来打破尴尬气氛。太爷爷一听这主意好,就嚷嚷着让大伙想个好名字。这些人都是大老粗,虽然兴致很高可思来想去不是狗剩就是狗蛋,在村里叫叫还行,出了村可喊不出口。太爷爷说这些名字不行,让大家伙再想想,这可让他们犯了难,大半辈子土里刨食,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让他们取个响亮的人名和赶鸭子上架差不多。

    有人让接生婆给取一个,说她走东家串西家,见过的人多世面广,想想谁家孩子的名字好借来给爷爷用用。在东北农村能给孩子取名是件很体面的事,请的都是识文断字有身份的人,接生婆听到让她给孩子取名立刻坐直身子得意起来。

    “你家的字怎么排的?有啥忌讳没有,别和祖宗拉平了让人笑话。”接生婆问。

    太爷爷想了半天说:“俺家是从关里讨饭讨到这儿的,族谱从爷爷那辈就断了,字儿倒是有可谁知道是个啥,我的名字就是俺爹瞎起的,要不您就看着给起一个。”

    接生婆眯缝眼掐手指头,嘴里嘀嘀咕咕不知道念叨啥,把太爷爷这帮人都唬住了,盯着接生婆谁也不敢出声。接生婆边掐手指头边打量太爷爷,偶尔问一两句没头没脑的话把人听得稀里糊涂,不由生出敬畏之心。过了没多久接生婆睁开眼说:“杜老三,你好福气啊,这名儿取了你可得好好谢我。”

    “咋的呢?”太爷爷问。

    “我接孩子的时辰好,送子娘娘刚从文曲星家串门儿出来,还没来得及回家就让我催来了。”接生婆得意的说:“这孩子因为我沾了魁星的灵气,长大了不是状元也是探花,你就等着做老爷享福吧。”太爷爷听了接生婆的话笑得合不拢嘴,让她继续往下说。接生婆看到太爷爷的兴致让自己吊起来,眼珠一转又开始卖起关子,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就是没有一句太爷爷想听的。张婶明白接生婆这是在要钱,就伸手在接生婆肩头推一把咧着嘴笑:“快说,快说,少不了你的。”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个手绢包打开拿出几毛钱给了接生婆。接生婆接过钱看了两眼脸上很有些不耐烦,太爷爷索性又拿出几毛钱给接生婆,她才开口继续说:

    “你家要是没什么讲究我就捡好听的c吉利的给孩子取一个,也算是积德行善。”接生婆说:“这孩子和我有缘,我一眼就喜欢上他,要不你们这两钱想取名?费劲了!”

    太爷爷的脸胀得通红通红的,说话嘴大舌头长:“您就给起个名,只要听着顺耳响亮就行我们家也没有认字的人,好坏都挑不出你的理。”

    张婶笑着打断太爷爷的话:“别吵,快听她怎么说。”太爷爷有些不悦,怏怏地闭上嘴。接生婆想了想眼珠子四处乱转最后落在墙上一幅“连年有余”的年画上,这幅画有年头了,让烟熏得乌漆嘛黑,勉强能看出一个黑头黑脸的胖娃娃抱着一条和他一样黑的大鱼从污水塘里出来。接生婆眼睛一亮说:“就叫‘年余’怎么样?吃不愁,穿不愁,不住平房住高楼——连年有余。”一听这名字太爷爷愣住了:“‘年余’,鲶鱼,这是人名吗?”满桌的人都让太爷爷的话逗乐了,接生婆也忍不住笑出来,可她端了半天架子这会儿又放不下来,就忙笑着辩解:“不是鲶鱼,是‘年余’,一年两年的年,富富有余的余,你们什么耳朵”

    “鲶鱼鲢鱼都是鱼,下了锅都是白花花的肉,吃到人嘴里都是菜,拉出来都是屎,还不都一样,”张婶说:“这名不行,哪有大老爷叫这名的,给换一个。”

    大家伙笑得更厉害了,前仰后合,都觉得太爷爷这俩钱花得太冤了,几张票子换两条鱼,还不如取个狗剩屎蛋来的实惠,好歹省钱。接生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让这帮人笑话的有些恼羞成怒,憋了半天才找个机会发作:“好,好,你们都懂,你们都明白,鲶鱼鲢鱼你们随便,我走了”说完接生婆起身就走,太爷爷和张婶哪能让她就这么拿钱走了,互相使了个眼色把接生婆拦住又让她坐下,好歹让接生婆再换一个名字。接生婆也知道自己理亏就借坡下驴又坐下,“好吧,就再给孩子换一个,”接生婆说:“好孬就这一次,再换得按两个名字算,要加钱。”太爷爷和张婶忙点头答应。

    据说农村有一本非常古老和神奇的万年历,里边对孩子的名字都做了规定,这本书现在看来没什么,可在老年间的东北农村可是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代代相传。这本书根据孩子出生的农历月份和日期就可以取名了。生日中的月份:1长2栓3狗4来5大6守7傻8福9龟10二11胖12臭;生日中的具体日期:1芳2妮3剩4娣5球6坑7根8岁9娃10毛11歪12姑13英14妹15肥16霞17狗18虎19花20凤21腚22秋23蛋24妞25木26翠27爱28财29头30胖。多余出来一个字是发财的发字,如果按上面的日期取的名字实在和人不匹配就把这个字替换上,只有这一个字。

    接生婆想了想说:“既然年余不行,连余也不行,那就叫龟蛋吧。”

    太爷爷一听就急了,龟蛋就是王八蛋,那他不就成了老王八,这接生婆拐着弯骂人可不行。太爷爷借着酒劲撒疯伸手去抓接生婆衣领子就要抽她,张婶手疾眼快一把拦下才没抓住。接生婆脸不变色心不跳看上去没有一点害怕的意思,瞪着太爷爷说:“咋的,杜老三,你还要犯浑?告诉你,这名可不是我瞎起的,是老祖宗定下的谱,要急你找他们急去,把坟刨了问问咋给你儿子取了个名叫王八蛋”说着起身骂骂咧咧的下炕离去。

    这酒也不知喝了多久,窗外天都黑了,太奶奶在小屋里迷迷糊糊的睡了醒,醒了睡,忽然觉得口渴就喊人给她端水喝,大家伙借着这节骨眼都起身都各回各家。太爷爷和张婶把人送出门回来,太爷爷气哼哼的上炕从被垛里抽出个枕头躺下。张婶边检桌子边说这个接生婆手里有本书,书上有按出生日期定好的名字,刚才可真不是拐着弯骂太爷爷,太爷爷气呼呼的说那也不行。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张婶说着说着就提起柳仙托梦的事,还问太爷爷这事儿是咋想的?太爷爷躺在炕上脸朝着张婶不说话,张婶放下手里的抹布坐下想了想说这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柳仙都撂下话了说和这孩子有缘,别驳了人家的面子让它下不来台。太爷爷长出一口气想了想问张婶她觉得这事该咋办?张婶说:“还能咋办,请回来供上啊。”

    “供上?”

    太爷爷一把从炕上坐起来看着张婶半天没说话。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全村人都看着呢。再说了,供仙家可是有说道的,弄不好那是要出大事的,轻则鸡飞狗跳c家宅不宁,重的话那就是妻离子散c家破人亡。这样的事儿也不是没有过,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随便打听谁都能说出一两件。太爷爷把头摇的像个拨浪鼓说什么也不同意。张婶脖子一梗歪着头说有什么不行的,进门就是客,这就是缘分,人家柳仙都自己送上门来了,还能往外撵是咋的。太爷爷忙说不是,眼睛向屋里四处乱撒么(东北话看的意思)觉得身上发冷。张婶说太爷爷你这就怕了,要是忤逆了柳仙的比这可厉害多了。太爷爷不敢再说话,张婶拢了拢额前散乱的头发放缓声音说,柳仙刚避过雷劫还没这么快恢复过来,而且这事儿多亏了有太爷爷才躲过去,正念他的好呢。可时间长了就说不好了,谁知道这仙家什么脾气,要是哪天想起来在太爷爷家里吃了闭门羹,心里觉得不痛快找后账可就不得了。

    太爷爷问张婶该咋办?

    张婶说家里有老人这事儿就该先和老人商量商量,太爷爷是从关里逃荒来的,商量的着的人也就是太奶奶和张婶。刚才酒桌上那几个人帮着干活出力还行,要是有要紧的事都是各打各的算盘,根本指望不上。张婶去了小屋把太奶奶搀出来坐热乎炕头上,给她端了碗红糖水趁热喝了,然后说:“大妹子,俺们有事和你商量。”

    “啥事?”太奶奶说:“有啥事还能商量的着我,妇道人家能有啥主意,我家都是老爷们儿说了算。”

    “这事儿还真和你有关系,”张婶说:“咱把柳仙供上咋样?以后也能保佑你家宅兴旺。”

    太奶奶吃了一惊,眼睛看着太爷爷问这是咋回事?太爷爷没说话只是点点头。太奶奶的脸色立刻暗下来,看得出心里很不愿意。柳仙给她托梦的事她说了,可没想过请回来供上,这跟家里请回来个喜怒无常的祖宗没区别,供不好是要出大事儿的。太奶奶刚生完孩子身子正虚,最不敢招惹的就是神啊鬼啊的这些东西,撞上就没好。村东头就有个疯婆子四十多了也没好,年轻的时候也不知招了什么邪,平时看着好好的只要一犯病就光着膀子可村里转悠,挨家挨户的堵着门骂街,骂的都是这家最见不得人的私事儿,这些事儿只有他们本家人知道,外人根本就没听说过。村里人说这个疯婆子就是月子里撞了不知哪路野仙落下病根,这辈子好不了了。

    太奶奶想了会儿说柳仙这事她不同意。这事可不是小事,全村人都瞅着呢,哪能随随便便就请自己家来,那是要犯众怒的。特别是三爷他们更惹不起,年轻的时候是个活土匪,老了老了成了活阎王,村里人谁敢招惹他?请柳仙这事不经过三爷同意就擅自做主他们可不敢。张婶听到太奶奶的话脸立刻也拉下来,屋子里出现了难得的清净,过了好半天她才又开口说:“这柳仙可不是我们请来的,是它自己上门的。这狐黄白柳灰五大家仙,哪个好惹,到家了不供上可是要出大事!”

    “什么大事什么大事”太奶奶急了:“要请就请你们家去,我们家可供不起。”

    “那好吧!”张婶说:“到时候你们可别后悔。”

    张婶边说边趿拉鞋向外走,太爷爷瞪了太奶奶一眼忙下地向外送,“再坐会,现在天还早呢。”太爷爷跟在张婶后边扶着门说,张婶没说话,门外很快就响起栅栏门重重关上的声音。太奶奶气鼓鼓的坐在炕里生闷气。

    张婶年轻的时候可是闯过码头的人,十几岁就不着家和附近村里的野小子四处疯野,后来又跟着二人转班子到处跑,到了二十几岁才回来嫁人,和普通的庄稼人比起来她可是多见过不少世面。太奶奶回小屋里睡觉,太爷爷一个人在大屋里翻来覆去把荞麦皮枕头压得沙沙响,想张婶说的话。过去听说过有人出马,家里请了保家仙,让仙家折腾得死去活来。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有懂这个的说,仙家出马也分善缘孽缘,这出马的磨难和自身的业力有关,好坏谁也说不准。这柳仙是上门报恩的,是太爷爷和爷爷救了它,按理说应该不会折腾家里人,说不定还会有好处。可万一又不是呢?

    太爷爷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睡了没多久就又醒了,看到窗外天光大亮就忙起来给太奶奶热好饭菜,自己简单的水泡饭囫囵吞了个水饱,抹抹嘴披上褂子出门去了村头老榆树。这时候地里活都结束了,山上的野货还没下来,正是东北农村最闲的时候,家家户户吃两顿饭都起得晚,只有零星几户人家烟囱里冒着热气。太爷爷想趁着没人注意再到老榆树那里看看,琢磨琢磨张婶说的事儿是该做还是不该做。

    昨天下得雨还没有干,地上泥泞不堪,凌乱的脚印大大小小的把老榆树下踩得乱七八糟。这些脚印密集地围绕老榆树留下一块空地,如众星捧月一般,中间有几个脚印稀稀落落的,不用问那是昨天三爷开会时来回走留下的。

    (本章完)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