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麻雀战”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麻雀是满天飞,满院落。每天早晨还没等太阳出来,只要天刚刚放亮就能听到“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冬天夜长还好说,夏天夜短,早晨还在睡梦中就会被“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给吵醒,真是有些不厌其烦。
童年时,有一次我看见路边的稻田里有好多用稻草做成的像人一样的架子,还给它穿上人的衣服,戴上一顶大草帽,两只平举的手臂上各有一条长长的布带,被风一吹飘来飘去。后来我才明白那是用来轰赶麻雀的稻草人儿。由于麻雀太多,天天偷吃大地里的庄稼,特别是在秋天大地里的庄稼成熟时,成百上千的麻雀一帮又一帮地冲向成熟的庄稼偷吃粮食。农民们便发明了稻草人儿用以轰赶麻雀。但时间久了,麻雀就不害怕了,稻草人儿也便会常常不起作用。所以每到秋收季节,有的屯里就会安排专人到大地里轰赶麻雀。尤其是在堆满了粮食的打谷场上一定会安排专人轰赶麻雀,否则收回的粮食就会被麻雀集中来偷吃,那损失就不值了。
记得当年由于麻雀太多,又大量地偷吃粮食,人们把麻雀列入了四害之一,因此便有人抓麻雀,吃麻雀肉。
我第一次吃麻雀肉是我家的邻居小恩哄我吃的。小恩的大名叫齐景恩,他是我的玩伴儿齐景国的哥哥,也是我的堂表侄儿,但他的年龄比我大得多,当年他已是大男孩儿了。记得是在一个冬天,不知小恩从哪抓到的麻雀,拿到我家在取暖的火炉上烧烤。烤熟了便小心翼翼地撕下一条儿条儿的红肉吃,看上去他吃得非常香甜,接着便哄着我吃。从此以后,我便能吃一点红肉了。此前我是什么肉都不吃的。
小恩常到我家来玩儿,特别是愿意逗我和我小妹,只要一看到我俩,嘴里就不停地逗叫,“小老叔儿”c“胖老姑儿”。只要他在我面前或小妹面前一叫,我或小妹就会追着他打,他跑不多远也就会停下来,让追上来的我或小妹用稚嫩的小拳头打他几下,他还会像模像样地说几句“不敢了,不敢了。”
我的小名叫胜利,小恩有时还把我的小名唱成歌儿来逗引童年的我。至今想来我还记得他唱的歌词。“胜利c胜利笑哈哈,敌人被我们打败了,向前进,向前进,胜利笑哈哈。”自然,每一次听到他用我的名字唱歌儿逗我,要不就是被我追上去用稚嫩的小拳头打上几下,他还会像模像样地说几句“不敢了,不敢了。”要不他就远远地跑开,让童年的我追不到他。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家,远远就发现家门前的栅栏上有一只麻雀蹦蹦跳跳,一看就知道它是想跑,可就是飞不起来。我看了一会儿感到很奇怪,又怕把它惊吓跑了,便弯着腰小心翼翼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前靠近。等到了近前一看,原来这只麻雀的一只爪子被一根固定在高粱秸秆儿上像头发丝一样的细线给缠住了。这是我抓到的第一只麻雀,自然,我也把带有缠住麻雀细线的高粱秸秆儿拿回了家。我还以为是获得了能抓到麻雀的宝贝了,到了家里,哥哥一看便说“这是有人用来抓捕麻雀特意安放在栅栏上的。”果不其然,不久便有人找到家来说他放在我家门前栅栏上的抓捕麻雀套儿杆儿不见了。无奈,在家人的劝解中,我只好把带有细线套儿的高粱秸秆儿连同活捉的麻雀乖乖地交给来人。顺便问了一下才知道,高粱秸秆儿上的细线不是什么线,而是马尾。
当年屯里有很多用于拉车的马匹,哥哥很快就弄到了马尾和高粱秸秆儿,教我做抓捕麻雀套儿。先是在高粱秸秆儿上找好距离,再按着找好的距离扎眼儿,当然要扎透。然后把一根马尾的头儿绕成一个越拉越紧的圈套系好,再把另一头儿穿过高粱秸秆儿上扎好的眼儿在高粱秸秆儿上绕一圈系牢,这样一个抓捕麻雀的套儿就做好了。依次在一根高粱秸秆儿上多做几个套儿,这样一根长长的抓捕麻雀套儿杆儿就做成了。把做好的套儿杆儿放在经常有麻雀落的地方固定好,以防被套到的麻雀带走。接下来便是不用看守的等待。由于麻雀非常多,自然就能捕到。这种方法一年四季都能用。学会了这种方法后,当年我不仅捕到过麻雀,还捕到过苏雀儿,记得还有一次捕到过一只带有彩色羽毛的被叫做蓝大胆儿的鸟儿。
哥哥还教会了我一种更简便而有效的冬季抓捕麻雀的方法。到了冬季,一场大雪纷飞过后便是一片银装素裹,整个大地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这时我便在自家门前的院落里扫开一小块儿地方的雪,在露出地面的地方撒几粒粮食,如果想抓到活麻雀就用一只筐,否则也可以用一块重一点的木板,再用一根短小的木棍儿,支起盖在露出地面上的筐或木板的边沿,在短小的木棍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把房门打开一条小缝儿,再把绳子通过打开的房门缝隙牵引进屋内,在屋内用手牵着从门缝儿引进的绳子头儿,眼睛透过门缝儿盯着院中雪地上的筐或木板下面。由于大雪覆盖,麻雀很难觅到食物。漫天觅食的麻雀一旦见到雪地上有露出地面的地方,而且还有粮食,很快就会成群结队地扑下来。当麻雀落到筐下或木板下,我在屋内便快速拉动手中的绳子,筐或木板砰然倒下,这样就会有麻雀被捕到。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春季的一天,与同学们上完课间操正在操场上玩耍时,有同学发现操场边的树林中有刚出巢的小麻雀在低飞,我们几个便一拥而上追了上去。可追着追着,在不知不觉中竟忘记了这是短短的课间时间。等到听到上课的玲声响起时,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追出了校园,便不顾一切地往回跑。等我们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到教室时,还是晚了,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无奈我们几个同学被老师批评了几句,罚站了约有五分钟后才被允许回到座位上。此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这是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是因麻雀引起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今想来,那也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老师批评。
后来不久便得知麻雀被平反了,它不是害虫,而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应该受到保护。从此我便再也没有抓捕麻雀和鸟类了。
如今偶尔听到几声“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反到觉得悦耳c难得。走在路上每每听到,我都会竖耳倾听,四顾赏望。赏望我们人类会自由飞舞的朋友。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童年时,有一次我看见路边的稻田里有好多用稻草做成的像人一样的架子,还给它穿上人的衣服,戴上一顶大草帽,两只平举的手臂上各有一条长长的布带,被风一吹飘来飘去。后来我才明白那是用来轰赶麻雀的稻草人儿。由于麻雀太多,天天偷吃大地里的庄稼,特别是在秋天大地里的庄稼成熟时,成百上千的麻雀一帮又一帮地冲向成熟的庄稼偷吃粮食。农民们便发明了稻草人儿用以轰赶麻雀。但时间久了,麻雀就不害怕了,稻草人儿也便会常常不起作用。所以每到秋收季节,有的屯里就会安排专人到大地里轰赶麻雀。尤其是在堆满了粮食的打谷场上一定会安排专人轰赶麻雀,否则收回的粮食就会被麻雀集中来偷吃,那损失就不值了。
记得当年由于麻雀太多,又大量地偷吃粮食,人们把麻雀列入了四害之一,因此便有人抓麻雀,吃麻雀肉。
我第一次吃麻雀肉是我家的邻居小恩哄我吃的。小恩的大名叫齐景恩,他是我的玩伴儿齐景国的哥哥,也是我的堂表侄儿,但他的年龄比我大得多,当年他已是大男孩儿了。记得是在一个冬天,不知小恩从哪抓到的麻雀,拿到我家在取暖的火炉上烧烤。烤熟了便小心翼翼地撕下一条儿条儿的红肉吃,看上去他吃得非常香甜,接着便哄着我吃。从此以后,我便能吃一点红肉了。此前我是什么肉都不吃的。
小恩常到我家来玩儿,特别是愿意逗我和我小妹,只要一看到我俩,嘴里就不停地逗叫,“小老叔儿”c“胖老姑儿”。只要他在我面前或小妹面前一叫,我或小妹就会追着他打,他跑不多远也就会停下来,让追上来的我或小妹用稚嫩的小拳头打他几下,他还会像模像样地说几句“不敢了,不敢了。”
我的小名叫胜利,小恩有时还把我的小名唱成歌儿来逗引童年的我。至今想来我还记得他唱的歌词。“胜利c胜利笑哈哈,敌人被我们打败了,向前进,向前进,胜利笑哈哈。”自然,每一次听到他用我的名字唱歌儿逗我,要不就是被我追上去用稚嫩的小拳头打上几下,他还会像模像样地说几句“不敢了,不敢了。”要不他就远远地跑开,让童年的我追不到他。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家,远远就发现家门前的栅栏上有一只麻雀蹦蹦跳跳,一看就知道它是想跑,可就是飞不起来。我看了一会儿感到很奇怪,又怕把它惊吓跑了,便弯着腰小心翼翼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前靠近。等到了近前一看,原来这只麻雀的一只爪子被一根固定在高粱秸秆儿上像头发丝一样的细线给缠住了。这是我抓到的第一只麻雀,自然,我也把带有缠住麻雀细线的高粱秸秆儿拿回了家。我还以为是获得了能抓到麻雀的宝贝了,到了家里,哥哥一看便说“这是有人用来抓捕麻雀特意安放在栅栏上的。”果不其然,不久便有人找到家来说他放在我家门前栅栏上的抓捕麻雀套儿杆儿不见了。无奈,在家人的劝解中,我只好把带有细线套儿的高粱秸秆儿连同活捉的麻雀乖乖地交给来人。顺便问了一下才知道,高粱秸秆儿上的细线不是什么线,而是马尾。
当年屯里有很多用于拉车的马匹,哥哥很快就弄到了马尾和高粱秸秆儿,教我做抓捕麻雀套儿。先是在高粱秸秆儿上找好距离,再按着找好的距离扎眼儿,当然要扎透。然后把一根马尾的头儿绕成一个越拉越紧的圈套系好,再把另一头儿穿过高粱秸秆儿上扎好的眼儿在高粱秸秆儿上绕一圈系牢,这样一个抓捕麻雀的套儿就做好了。依次在一根高粱秸秆儿上多做几个套儿,这样一根长长的抓捕麻雀套儿杆儿就做成了。把做好的套儿杆儿放在经常有麻雀落的地方固定好,以防被套到的麻雀带走。接下来便是不用看守的等待。由于麻雀非常多,自然就能捕到。这种方法一年四季都能用。学会了这种方法后,当年我不仅捕到过麻雀,还捕到过苏雀儿,记得还有一次捕到过一只带有彩色羽毛的被叫做蓝大胆儿的鸟儿。
哥哥还教会了我一种更简便而有效的冬季抓捕麻雀的方法。到了冬季,一场大雪纷飞过后便是一片银装素裹,整个大地都被厚厚的白雪覆盖。这时我便在自家门前的院落里扫开一小块儿地方的雪,在露出地面的地方撒几粒粮食,如果想抓到活麻雀就用一只筐,否则也可以用一块重一点的木板,再用一根短小的木棍儿,支起盖在露出地面上的筐或木板的边沿,在短小的木棍儿上拴一根长长的绳子,把房门打开一条小缝儿,再把绳子通过打开的房门缝隙牵引进屋内,在屋内用手牵着从门缝儿引进的绳子头儿,眼睛透过门缝儿盯着院中雪地上的筐或木板下面。由于大雪覆盖,麻雀很难觅到食物。漫天觅食的麻雀一旦见到雪地上有露出地面的地方,而且还有粮食,很快就会成群结队地扑下来。当麻雀落到筐下或木板下,我在屋内便快速拉动手中的绳子,筐或木板砰然倒下,这样就会有麻雀被捕到。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春季的一天,与同学们上完课间操正在操场上玩耍时,有同学发现操场边的树林中有刚出巢的小麻雀在低飞,我们几个便一拥而上追了上去。可追着追着,在不知不觉中竟忘记了这是短短的课间时间。等到听到上课的玲声响起时,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追出了校园,便不顾一切地往回跑。等我们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到教室时,还是晚了,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无奈我们几个同学被老师批评了几句,罚站了约有五分钟后才被允许回到座位上。此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这是我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是因麻雀引起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今想来,那也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老师批评。
后来不久便得知麻雀被平反了,它不是害虫,而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应该受到保护。从此我便再也没有抓捕麻雀和鸟类了。
如今偶尔听到几声“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声反到觉得悦耳c难得。走在路上每每听到,我都会竖耳倾听,四顾赏望。赏望我们人类会自由飞舞的朋友。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