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五卷 峥嵘岁月 第十四节 五月之变

第五卷 峥嵘岁月 第十四节 五月之变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求书评,太寂寞了!

    ---*---

    当日刘备大喊张让刺君,把张让吓得魂飞天外,无意识中将刘宏的衣服抓的更紧。而刘备话未喊完,就已经扑上前去,照着张让的后腰猛踢一脚。这次,刘备想将张让彻底解决,因此这一脚,他下了狠手。一脚下去,张让的后腰就反折了过来,这腰椎,显然是断了。未等张让倒地,刘备就抓住张让的双肩,双手一较劲,将昏死的张让甩到一边。张让在重击之后,由于吃痛,抓着刘宏衣襟的手抓得更紧,被摔出之时,将刘宏身上穿着的薄绢龙袍扯下一片,将刚要爬起来的刘宏再次拉倒在地。

    闻声而入的侍卫恰好看见刘宏在内侍太监的搀扶下从地上爬起,衣裳破裂,样子狼狈,而张让口角流血,悄无声息的躺在殿中,手里还抓着一块衣襟,只有刘备一人立在殿中。侍卫一时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刺君之人,遂逼住张让,围住刘备。

    由于天热,御座上没有垫软墩,刘宏从御座上被拉下来之时,屁股和腰背被御座的边沿刮得生疼,在小太监的搀扶下,刘宏才忍着痛,咬牙咧嘴的爬了起来。刘宏冷静之后,看到自己的龙袍被扯破,双腿暴露在外,自觉在臣子面前失了威仪,随即暴怒着喝到:“张让图谋不轨,大不敬,拖下去,枭首。诏大将军,即发兵抓捕张让、尚但党羽,抄家、灭三族[1]!”此语一出,侍卫才知张让是罪魁祸首,当下将昏迷未醒的张让象拖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

    [1]汉代灭三族中的三族有人认为是父族、母族和妻族,但是自汉以来,这个就没搞得太清楚,实际执法中,我估计是只杀妻子、父母和同产的兄弟姊妹,其他人可能就弹性很大了。

    --*--

    刘备听皇上下令抄家,赶紧建议让廷尉,御史台两家,配合大将军抄家。刘宏知道这是防止抄家之人趁机贪墨,故此照准。诏命下达之后,整个雒阳城立即卷起一股血雨腥风。

    羽林、南军、缇骑,全部出动,闭城搜索张让族人,宫内黄门宦者人人自危。赵忠、郭胜等常侍先听说刘备告张让贪墨,本来都集中到殿外,准备替张让求情,没想到事情急转直下,先听说张让刺君,接着皇上就下令抄张让的家,并灭三族,又调集大批郎卫入宫护卫,当值的小太监也再不敢多嘴,几人看刑罚和架势,以为张让有谋反之行,故此一个个都噤若寒蝉,再无一人敢入内求见。

    大将军何进自掌权以来,一直受到宦官的制约,心中早有对付宦官之意,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现在张让搞出企图刺王杀驾的大罪,简直是正中下怀,立即带着侍御史袁绍等人四处收捕,不管是不是张让三族,只要沾点边的一律抓起,顺带着将自己平日看不惯的,和张让走得近的,也都诬为张让族人。反正是有杀错,没放过,个别人甚至被当场格杀。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就在何进大肆收捕大长秋张让、中大人尚但两家族人之时,何皇后却哭着跑到皇帝这来求情。原来何皇后的亲妹妹嫁给了张让的养子,此次张让要灭三族,那她妹妹也难逃一死,故此前来求情。

    刘宏此时正在气头上,根本不理,刘备在现场颇为尴尬,遂开口说道:“皇后,张让企图弑君,罪无可赦,大将军奉命抓人,必不会徇私,只是令妹嫁的乃是张让养子,既然与皇后骨肉同胞,自然不可与张家人混同,皇后最好早点传令大将军,务必单独处置令妹,免得被兵士在混乱中伤到才好!”

    何后倒也聪明,听到这里,随即告退。刘备见刘宏坐在那里浑身一阵阵的发抖,不知道是害怕还是生气,遂劝道:“皇上,事已至此,还需立即善后才好。臣恳请皇上降旨晓谕宫内的黄门常侍,只抓张让亲族,余人不问,至于张让党羽,日后再徐徐撤换即可。”

    这个建议纯属为刘宏安全着想,刘宏自然采纳,诏书下后,宫内黄门常侍顿时都松了口气。

    刘宏想着想着,突然长叹一声,对刘备说道:“张让随朕久已,侍奉朕不可谓不精心,朕的赏赐也很多,为何还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刘备怕皇上后悔,当即跪下说道:“皇上!始皇在世之时,赵高侍奉得不尽心么?始皇当年对赵高不是恩重如山么?可是始皇弥留之际,赵高即阴不奉诏,始皇晏驾之后,他就矫诏诛杀了公子扶苏,若说这还是为了保住自己地位之举,那他在二世即位,大局已定之后,怂恿二世将始皇公子公主二十余人全部桀死,以此等酷刑杀先皇子孙,这只能说明赵高生性歹毒残忍了。而赵高与二世有师徒之情,君臣之义,他却派兵弑君,此时的赵高,可还有一丝人性?

    臣读史之时,以为自古乱臣贼子,以赵高为甚!可是今日之张让,弄权欺君,与赵高无二,若不加惩处,未必不会成为昔日之赵高。今日皇上若纵容张让,臣恳请死于殿前,以免日后为张让所害,留作永世之羞!”说完之后,刘备伏地不起!

    “唉,好了好了,爱卿快快平身,朕不是要纵容他,而是伤心!朕如此待他,他还要贪墨!”刘宏叹了口气。

    “皇上,人心苦不足啊!当年赵高李斯都位极人臣,富贵至极,不还是乱国求荣么?若秦无此二人,则公子扶苏不亡,扶苏仁慈,继位之后,必善待百姓,如此天下未必会乱,则秦或得不亡!今日张让贵为列侯,饱受宠信,却与黄巾逆贼书信往还,纠缠不清。皇上高爵厚俸,赏赐不绝,他却大肆受贿,逼迫百姓。皇上让其主持建造,他却大修自家府邸,至于逾制。今日皇上要治其罪,他就敢对皇上无理,不仅将皇上拉下皇位,并撕破龙袍。以上四者,任一条皆为死罪,皇上绝不可姑息!”刘备怕刘宏后悔,故此只要说话,就要把张让和赵高联系在一起,瞬息之间,就罗列了四条罪名。

    “唉!为什么?为什么人人都要贪墨?”刘宏问道。

    “皇上,钱没有够的时候,只要没有人监督,人人都可能贪墨!”

    “哦,那爱卿也会贪墨么?”刘宏紧盯着刘备双眼问道。

    “会,臣是个凡人,不能免俗,自然也会贪墨!”刘备丝毫不避刘宏的目光,肯定的说到。

    “哦,那你贪了多少?”刘宏问道。

    “惭愧,臣现在倒是还没有贪,一来北疆实在是没钱可贪,二来臣还年轻,还有更高的追求,若臣老之将至,没了别的追求之时,那时说不准也会贪些钱财!”刘备说道。

    “哦,那你有何追求?”刘宏问道。

    “臣有两个追求,一是希望能帮助陛下中兴大汉,到时臣就能作为中兴名臣,永垂史册!二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旅行,让世人知道,地球,确实是圆的!”刘备说得非常严肃。

    “哦!真的?”刘宏闻言,直勾勾的看着刘备到。

    “真的,若千万年之后,人们都能从史书中读到大汉有个名臣叫刘备,是他首次提出了日心说,地圆说,并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旅行,那臣这辈子就值了!”刘备两眼发光的说道。

    “恩,爱卿说得是实话!”看刘备的表情,刘宏就知此言不虚,故此肯定道。接着问道:“你说,千万年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朕呢?”

    “这个就由皇上现在决定了,臣以为,皇上若能革除弊政,中兴大汉,那后人读史之时,很可能会将陛下和世祖相提并论!”刘备说道。

    “呵呵,这不可能,世祖是创业之主,朕不过守成而已!”刘宏笑道。

    “皇上,守成比创业还难啊!”刘备说道。

    “哦,这是为何?”刘宏问道。

    “陛下继承的不是一个崭新的大汉,也不是一个强盛的大汉,而是一个积弊三百多年的大汉,一个土地兼并极其严重的大汉,故此陛下的天下远比文帝、武帝、宣帝、明帝等明主执政时期要难治理得多!”刘备说道。

    “嗯,有道理,有道理,朕知道土地兼并严重会导致国家难以治理,世祖开国之时也曾强力推行度田,可是最终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天下扰乱,又该如何解决?”刘宏好像是自言自语一样。

    “臣以为,土地兼并问题,无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也根本不必解决!”刘备说道。

    “哦?若不解决,那流民如何生活?”刘宏精神一振,问道。

    “流民之所以成为流民,不是因为没有土地,而是因为没有事做!”

    “没有事做?”刘宏疑惑的问道。

    “对,就是无事可做!他们没有地,就无法去耕种,没有钱就无法去经商,没有手艺就无法去务工,什么都不做,就无法挣钱养活自己,因此只能四处乞讨,成为流民!”刘备说道。

    “你的意思是,只要百姓有事做,就能养活自己,就不会成为流民?”刘宏问道。

    “皇上圣明,事情就是如此!”刘备答道。

    “若百姓都去务工经商,岂不是舍本逐末?”刘宏问道。

    “只要百姓能挣钱自养,能缴纳赋税,那朝廷又何必在意他们是务工还是务农?”刘备反问道。

    “可是都不种地,粮从何来?”刘宏再问。

    “不可能没人种地。因为一旦粮食不足,则粮价必然上涨,粮价高,种地的利润就高,利润高,种粮的人自然就会多,种田的人多了,粮食就会多,故此根本不需担心没人种地!”刘备说道。

    “现在粮价这么高,为什么没人去种地呢?”刘宏问道。

    “因为盗贼多。种下去的粮食可能收不回来,道路不靖,经商又不安全,且商税太高,无利可图,故此无人投资种地。有钱人怕天下大乱,缺乏安全感,所以宁愿将粮食堆在家里腐烂也不拿出来卖,卖粮的人少了,粮价自然就高,高了,流民就无法依靠乞讨来养活自己,最后只能去抢。越抢,天下就越乱,天下越乱,地主就更加努力的屯粮,恶性循环之下,就出现今天这个局面!”刘备说道。

    “恩,对对,是这个道理,那该如何解决呢?”刘宏再问。

    “降低地租。大汉轻徭薄赋四百多年,善政为历代之冠,因此不应该有乱民出现。今天的乱民,都是被地主的高地租逼反的。现在富家大族富可敌国,实在有危社稷,必须效法推恩令,散其家财,降其地租,将他们徐徐削掉!”刘备说道。

    “对,爱卿说得对,朕夙兴夜寐的为国操劳,而那些富户却在逼迫朕的子民,朕想想就痛心,可是朝臣多出于富家,如何才能让他们主动减租呢?下减租诏能行么?”刘宏听到刘备将天下大乱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富户,与他这个皇帝毫无关系,不由得心花怒放,只是对自己能不能让富户减租,显得不够自信。

    “不必下诏减租,只需下罚荒令。诏令州郡,无论官田私田,一律不得抛荒,休耕之田,也必须翻耕之后种草,若明年春耕之后,仍有荒田未耕,则每亩罚钱两千,若无人认罚,则将田地入官,交地方官组织流民耕种,所得除按十五税一纳租于国外,其余皆归郡县所有,这样官员有利可图,必然会积极罚荒种粮!”刘备说道。

    “这能减租?”刘宏再问。

    “能,此令一下,若地主的地租过高,佃户无利可图,他们就会故意将田荒掉,好让地主受罚。而地方官为了罚到更多的钱,也会纵容佃户。地主为了避免受罚,就只能降低地租笼络佃户。三方博弈之下,最终会将地租降低到地主和佃户都能接受的程度,达到一种平衡,这样土地就不会出现大面积抛荒!”刘备说道。

    “好办法,果然是好办法!但是这样就能平乱?”刘宏问。

    “还不行,还必须限定人头税。现在朝廷征收成年平民的人头税是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奴仆是二百四十钱。看起来奴仆的税高,而实际上,大户人家的奴仆日子却好过平民。”

    “这是为何?”刘宏问道。

    “地方官为了多收钱,就欺负那些平民,经常重复征收他们的人头税。而大户人家的势力大,他们不敢欺负,因此平民实际缴纳的人头税反而比奴仆多。”刘备答道。

    “那怎么办?”刘宏问道。

    “选几个素有清名的官,去大郡任郡守或大州任刺史,尽可能遏制贪官,再下令允许百姓自由迁移到土地较多的郡县就食,这样地方官为了保住本地的税源,就不敢过于刻薄百姓。”刘备说道。

    “恩,有道理,听百姓自行迁移,本朝有旧例,可以实行!”刘宏问道。

    “还得降低工商税!”刘备补充道。

    “啊?怎么降低?降低到多少?”刘宏问道。

    “降到十二税一!”刘备答道。

    “胡闹,朝廷现在岁入不足,若再减那么多税,朝廷吃什么?”刘宏问道。

    “张让家财,足够弥补今年的亏空,而工商税降低之后,经商务工的人必然会多,税源就会增加,最多一年,岁入就能够恢复到现在的水平。”刘备说道。

    “那还是不够!”刘宏说道。

    “朝廷可以开银行,以后官员俸禄都通过银行发放,同时以汇票来降低铸币之费,再与大商合股经商,创办一些大型铁料作坊,同时征发囚徒和战俘去开矿晒盐,即可自盐铁上获得超额利润,如此必可弥补税收损失!”刘备说道。

    “盐铁官营不是与百姓争利么?世祖中兴之后,就放开了,怎能再度收回?”刘宏问道。

    “我们不专营,而是合营。现在开矿、炼铁煮盐者非止一家,规模小,产量低,成本高,朝廷可以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商人,贷款给他们扩大规模,革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若商人经营得好,朝廷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分红和税收,若商人经营不善,朝廷就可以顺利接手。这样不仅能促进盐铁业的发展,朝廷也能据此获利!”刘备说道。

    “这些都降了,就能平乱?”刘宏问道。

    “能。造反者分两种,第一种是有野心的刁民,这些人有称王称霸的野心,所以只要有机会,就要领头造反,不过这种人数量很少。第二种是破产的百姓,这些人因为活不下去,造反还能抢到点吃的,故此跟着别人造反,这些人很多。要想平叛,朝廷就必须拉拢第二种人,打击第一种人,这样造反的人就会减少,叛乱就容易平定。

    现在朝廷名将如云,北军天下无敌,是个人都知道,造反不可能有任何出路,之所以有百姓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无非是为了吃口饱饭,如果地租和人头税都降低之后,百姓种地就能活下去,那必然没人再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跑到山林野地里造反,这时朝廷再剿抚并用,叛乱就很容易平定。”刘备说道。

    “恩,有道理,你今天来找朕,就是为了说这些问题么?”刘宏忽然问道。

    “臣就是想说这些,但是臣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多事,也没想到能说这么多,更不知道皇上会不会采纳,不过臣一直在这样做!”刘备说道。

    “嗯,你确实一直在这样做,为什么你那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这些?”刘宏盯着刘备问道。

    “臣也不是自小就会。当年家里穷,只是想着如何谋生富家,后来富家之后,又想着如何富族,直到为官之后,才想着如何富国!如果当年皇上不招臣入京,那臣肯定还在涿郡做生意呢!”刘备迎着刘宏的目光,毫不心虚,面带笑容的答复道。

    “哈哈哈哈!好,朕当年能将你招来,现在就会采纳你的建议。”停了停,刘宏突然冒出一句:“武帝当年有桑弘羊,有卫青、霍去病,朕有你刘备,还有皇甫嵩和朱俊,人才未必输给武帝,朕就不信天下不平!”

    “皇上必能重振大汉,千古流芳!”刘备趁机拍到,随即君臣二人相视而笑。当日京师乱成一团,而刘宏的殿中却无人敢来打扰,故此刘备陪着皇帝很是说了些心里话。

    抄家的工作进行了三天,在张让的府邸之中,抄出的钱财珠宝价值超过十亿钱,田契十二万余亩,府邸又极尽奢华,比于宫殿。刘宏闻讯后气得咬牙切齿,毕竟这些东西的总价值已经超过了刘宏内府的年收入了,而这还只是张让在京城一处的财产,其余地方还不知多少。正因为抄家收获太大,故此其他中常侍都不敢求情,人人都夹着尾巴做人。此次张让在京的三族全部被抓,三天后,一百多人同日被斩于西市。中大人尚但在被抓之前自杀,其家被抄,所得近三千万,亦为豪富之家。

    此次抄家,光是京城一地,所得财产总价值就有二十多亿钱,接近大汉岁入的三分之一,张让的富裕程度,仅次于当年的跋扈将军梁冀!刘宏也因此一口吃饱,故此很快下令,停止西园选官助宫钱,同时重申任期制,大范围调整内宦,与张让亲近或年龄较老者,或遣送回家养老,或移送他宫,十常侍由于在宫中较久,故此多被调离皇上身边。

    这次张让伏诛,内宫常侍调整,人人都知道是刘备之力,故此刘备士林威望迅速提高,很多士人也想效仿刘备,趁机博取名誉,故此开始痛打落水狗,纷纷上书弹劾其他黄门常侍,每日上书弹劾之人络绎不绝。

    黄门常侍见遭到百官围攻,一个个吓得要死,却又焦急无法。蹇硕与刘备有旧,故此直接找到刘备求救,刘备让其安心回家,必定无事。之后皇上果然问刘备意见,刘备微微一笑,说道:“皇上好多年都没拍卖丹书铁卷了,今年是否可以多拍卖一些呢?”

    刘宏闻言大笑!

    随后几日,刘宏每日都会召见刘备,而且每次召见都有新的诏书下达。先是罢免了车骑将军赵忠,改任为西园总管,又在刘备的建议下,将万金堂改名为皇家博物馆,择日开放。刘备因揭发张让和“护驾”之功,升为车骑将军,位在九卿之上,但不开府。紧接着朝廷诏告天下,预先发布罚荒令,屯田令,明年三月起将正式执行,让郡县官员自今年起积极准备屯田。

    又下诏降低工商税,凡平民经商,一律十税一,关内侯以上,商税为十一税一,刘备的税率则降为十二税一。减税诏书发布的次日,刘备即指示娄桑名下产业,一同发动了一次大降价,当日整个雒阳为之沸腾!百姓奔走相告,城中充满了喜庆气氛。

    随后几天,皇帝开始召集三公议事,讨论张让党羽空下来的官位,士人趁机大肆安插党羽。刘备也保举田丰为云中太守,不再由自己兼任此职,皇帝照准,让刘备以车骑将军,督云中军务。并州刺史张懿因是张让一党,前次为争功而帅南单于出塞,破坏了刘备围而歼之的战略计划,他虽立功封侯,却使赫连全师逃至漠北,留下隐患,这次,他也连坐下狱,被掠死狱中。而刘备的大舅子王政因上计考核年年优等,且官声清廉,故此迁任并州刺史,小平津关都尉丁原迁升为骑都尉,屯河内,防御白波贼。

    这次张让的党羽全部落马,官员调整较大,而且朝廷的政策也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故此后世的史书将这一时期称为“五月之变”。

    因为刘备在之前和宦官保持了良好关系,而这次一举将张让拉下马,后世史家都认为刘备之前的行为,乃是故意与宦官交通,好暗中收集罪证,之后才对宦党发起一次强力的攻击,故此一举成功。其实这一切的发生,真的非常偶然,要不是张飞偶然发现张让府邸明显逾制,而刘备又恰巧从后世的记忆中知道张让曾经与人合伙蒙蔽刘宏不能登高,那么刘备必定想不到要去扳倒张让。如果刘备不将张让和赵高类比,那也很难将他扳倒。若张让不将刘宏拉落御座,那张让也不见得会被抄家灭族,那朝廷就无法依靠抄家解决财政危机,朝政也就不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