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五卷 峥嵘岁月 第一节 北伐鲜卑

第五卷 峥嵘岁月 第一节 北伐鲜卑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每节字数很多,加上没有修改完,所以存稿也不能很快的发出来,见谅。

    ――――――――**――――――――

    “大哥!”

    “嗯?”

    “你说二哥现在打到哪了?”

    “应该还在常山吧?估计常山也快平了!”

    “嗯!我想也是,想二哥了,和张宝对峙那会,咱们兄弟一块喝酒,一块杀敌,多爽啊!”

    “是啊,我也想云长了,没法子啊,冀州那还有很多黄巾,不把云长留下,我不放心啊!”

    “恩,现在好了,燕南一定,辽东乌桓肯定得降,这边就算是平了,二哥再把常山一恢复,那冀州大部就算平了,到时我们仨就一起北上去干鲜卑!”

    “难啊,现在我们都是朝廷的人,得听皇上的,我估摸着,云长打完常山后,就得被调去打张梁,能北上的,只有咱俩!”

    “把二哥要回来吧?别去打黄巾了,下曲阳一战杀得太多了,再打都下不去手了,张梁就留给董卓吧?”

    “我何尝不想啊,可是张梁不灭,死的人只会更多!如今魏郡、巨鹿、泰山三地贼子高达百万,若不剿灭,天下何日可安?”

    “恩,也是,烦,当官就是烦,烦神,我喜欢打战,可是不喜欢当将领,我喜欢与敌将单挑,一对一的干,死了是技不如人,也不遗憾!”

    “呵呵,其实我也不喜欢当将领,我喜欢种田!看着庄稼一点点的长起来,我心里就开心!”

    “那我们把云中收回来,就在那边种田吧?”

    “恩,好啊,到时我在云中办个军校,让你去讲课,教人家打仗,教人家练武,没事还可以比试身手。再招几个文人,把政务都交给他们,我就带人去种地,种好多好多的地,到时候你站在我的地头啊,一眼都看不到那边,等秋天,就能打下好多好多的粮食,再酿上好多好多的酒,到时我就把弟兄们都召集到一起,放开了喝!”

    “呵呵,这主意好,就这样干,大哥,你说得我喉咙都痒痒了,想喝酒了!”

    “我也想喝了,起来喝点吧,月亮这么亮,一时半会也睡不着,等明天大军一动,就没时间喝酒了!”

    当下两人翻身而起,寻出一坛酒,就着月光,坐在窗前,你一碗,我一碗的喝上了。一坛酒喝完,已是三更时分,由于睡得太晚,两人第二天一直睡到辰时才起,害得参军尹生跑来催了几次,刘备才传令拔营。

    光和七年,八月十八,辰时五刻,刘备辞别公孙瓒,领军踏上收复云中的征程。

    云中始为秦置,始皇并吞六国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的云中,在五原东南,雁门西北,东接代郡,西南与太原、上郡相接,地跨黄河,面积很大[1]。汉兴之后,多次重新划分郡县,云中逐渐被移到黄河以东,其地与定襄、雁门、西河、上、五原等五郡接壤,面积也大幅度缩小[2]。

    ---*---

    [1]秦云中郡地理位置大约包括今天的陕西榆林以北、山西朔州以北和内蒙阴山以南等地区。

    [2]以上五郡以云中为中心,顺时针方向分布。汉云中地理位置大约在今呼和浩特以南、鄂尔多斯与大同西北之间。汉云中城在今内蒙托克托县古城村,中兴后,南匈奴王庭被迁到云中郡东部,今内蒙和林格尔地区。

    ---*---

    武帝后期,匈奴远走漠北,武帝就在漠南修了两道长城,驻守其地。又移民实边,大兴屯田,仅云中、定襄两郡人口就高达三十余万,汉人在此占有强势地位,不少胡人归附过来,虽然汉胡杂居,却也相安无事。中兴之后,南匈奴再附,呼衍骨都侯屯云中戍边,边境稍安,南匈奴也由此壮大,人口滋殖,由是云中胡人愈来愈多,而朝廷为省边费,裁边军,罢屯田,因此汉人逐渐受到胡人的欺凌,双方冲突不断。北匈奴灭后,鲜卑据有其地,逐渐壮大,随后不断出兵抄掠云中,而南匈奴、乌桓各部也交替叛变,由是边民无法安居,或死或逃,人口锐减至两万余人。

    延熹元年,南单于暗弱,手下诸部并叛,云中城也为右贤王部叛军占领。其后南匈奴各部与乌桓、鲜卑结连交通,寇略缘边九郡,桓帝遂以张奂为北中郎将,发兵征讨。(后汉书多处言为护匈奴中郎将,而南匈奴传为北中郎将)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当时已经历任属国都尉、护匈奴中郎将,屡破羌胡,威名素著。南匈奴各部大人自认不是其对手,兼其部众内附已久,劫掠尚可,但真要和大汉开战,还是心怀恐惧,故此在张奂大军未到之前,叛变各部又重新聚集到南单于帐下,随即由单于领着,向汉军投降。这次南匈奴叛乱虽然很快平定,但是云中汉民却在此次动乱之中死伤殆尽,十不存一,因此云中郡实际上就成了匈奴人的地盘,只不过名义上接受大汉的管理而已。

    随后张奂因是梁冀故吏而遭免官禁锢,河套地区再无良将镇守,鲜卑檀石槐趁机连续出兵,击败了南匈奴,攻破度辽营,又攻入云中、定襄,将财物劫掠一空之后拆毁云中城墙退走。自此之后,大汉就不置云中、定襄两郡太守,仅以度辽将军统领云定故地,而度辽将军多由雁门太守兼任,都只以雁门为意,因此两郡内大青山北侧的城池烽障,被全部放弃,南部也保留不多。此后云中郡就成了汉人、匈奴人和鲜卑人之间的缓冲地带,谁都可以来,但是谁都没有在这里建立起稳定的统治。[1]

    由于云中荒废已达二十六年,因此刘备身边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熟悉地形道路之人,而地图上除了标注了云中几个城池的位置之外,再没有其他标注。道路,山脉,河流,郡界,统统没有,就连云中现在到底有所少据点控制在大汉手里,他都不得而知。不过刘备也不在乎,因为他根本就不着急去收复云中,他现在关注的是如何把手下这些人养活。

    大军一出关,那就意味着关外有四五万人要吃饭,而且都是青壮,还要干活打仗,因此饭量很大。保守估计,蔬菜除外,一个壮丁,每天最少也要3汉斤粮食,一个月就是90汉斤(22.5公斤),一个人一年就要吃掉九石粮食,四万人就是三十六万石。这个数字,已经减到了极限,再减一点,就要饿死人。

    关外的粮食,就只有今年的秋粮。六万亩麦,两万亩的稗谷,新地产量都不高,麦亩收不过三石,稗谷去年一熟,今年应该是两熟,亩收五石是有的,考虑到夏天那一熟应该早就吃掉了,因此能算的,也就是亩收两石。这么一算,麦和稗谷,最多也只有二十二万石,这显然不够。不过还有一个卤县,那里今年屯田接近十万亩,应该有二十五万石以上的收成,虽然这些粮食是各大股东的,不过没关系,刘备兵多,又是直接领导,所以可以先挪用,直接派人去运过来。当然也不可能全运,因为卤县也有几千张嘴,他们也要吃饭,还要刨掉来年的种子、口粮和年初从卤县借的种粮,再算上运输途中的损耗,能运到关外的,不会超过十五万石。这么算,就有三十七万石了,似乎还多了。其实不够,因为今秋和明春都要播种,一亩地,需要两斗半的稻种或一斗的麦种,剩下的去壳去皮才能吃,所以,这三十七万石粮食中,能吃的,最多二十八万石。要保证不饿死人,就要再搞八万石。要不然,刘备就算饿不死,也很可能被手下的乱兵砍死。

    刘备不想死,也想不到法子变出那么多的粮食,那就只有用最后一个手段,抢!而要抢,就只能去抢鲜卑!

    此时已是中秋,冬天转眼即至,等大雪一下,想要顶风冒雪的去抢鲜卑,那是找死,要不想死,就只能赶在下雪之前动手。

    为争取时间,刘备把金银细软统统装到四千骑兵的包裹里,自己领着先行。令白饶、尹生领着一千步兵,押着三千多名成了冀州军家属的乌丸妇女,赶着牛羊粮草居后,向云中进发。

    这次刘备带了一万六千多步兵到肥如,阵亡四千余,又征了两千多人当骑兵,最后还剩下九千步兵,刘备留了一千步兵押送辎重和女人,其余的八千步兵,连同先前按人数分得的粮草物资,全部送给了公孙瓒。说是送,其实是甩包袱,因为他养不起。公孙瓒得了兵和粮,也不好太欠刘备人情,所以从己方分到的战利品中,按一人一万钱,拨了价值八千万钱的金银珠玉给刘备,算是补偿的军费。

    九月六日,刘备和张飞二人,领着四千骑兵,返回涿郡。随军带回的金银珠宝和现钱,总价大约两亿六千万。这次,刘备在涿郡待了三天。三天中,他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扯皮,和涿郡太守刘达扯皮,和涿郡各作坊主扯皮。

    此时乌丸已经大致平定,涿郡又成了太平世界,那两万冀州军也就成了累赘,涿郡太守刘达养不起,早就不想要了,听说刘备返回,当天就找到刘备要将两万冀州军交还。没想到刘备一口回绝,说北伐鲜卑要用骑兵,这些人都是步兵,用不上,他这有四千骑兵,足够北伐了,步兵一个都不要,还找刘达要军粮,因为这四千骑兵没粮了。

    刘备这一说,把刘达急得不行。涿郡人口六十多万,是个狭郡,四野几乎找不到一块闲田,他又不想造反,要这些冀州军一点用没有,多养一天,就要多扔进去一千石粮草,刘达早就不想养了。自朝廷下诏让冀州军北征以来,他日盼夜盼,好不容易把刘备盼来了,原以为马上就可以将这些混蛋交掉,没想到刘备居然耍赖不要,明摆着就是逼他放血。最后两人讨价还价,扯皮两天之后,刘备才从刘达这要到了五百张蹶张弩,五百张弓,六万石粮食,实在榨不出任何油水之后,刘备才让王健领着部队向龙门进发。

    上次到肥如之前,刘备就宣布要采购均需,并为四万冀州军每人定制了两套单衣,两套衬衣,两套夹衣,寒衣、皮袄、被子,油布雨衣各一,两双布鞋,一双皮靴,一双兔皮手套。为了生产这些服装,这三个月来,涿郡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厂,全郡的人力都被发动了起来,就这才生产了三万人穿的军装。

    涿郡各大掌柜原本以为货物不足,而冬季将近,刘备将不得不接受他们的高价,没想到刘备带着两万人到辽西,回来的只有这四千骑兵,算上留守涿郡的两万士兵,这货物还多出六千人的。这一下,就颠倒了形势,原本想宰刘备一刀的卖方,就只能伸头等着被刘备宰了。因为生产被服的货主太多,现在货多了,你不卖他卖,谁的价格高,谁的货就出不掉,到时就只能堆积在家里喂老鼠,要不了半年,就会变成不值一钱的破烂。为了把手头的货全部出掉,各大掌柜不得不给刘备开出最大的优惠。幸亏刘备想和这些商人保持长期的合作,因此也不过分为难,最后花了八千六百一十万钱包下了所有的服装,平均到人头,服装费只花了两千八百七十钱,相对于这么多的套数而言,实在是很便宜了!

    除了被服之外,刘备又买下三千顶油布帐篷,每顶五百钱,总价一百五十万。然后是各种车辆、鹅翎箭、矛头、单刀等等等等,刘备估算成本,讨价还价,磨破了嘴皮,还是花掉了五千多万。这个价格,还是因为冀州军用带来的残兵断剑替代了原料,又出动了大量人力打铁务工,不然五千多万根本不够。三天时间,花掉一亿四千万,涿郡各大掌柜还都说没挣钱,而刘备这边也只是勉强衣装整齐,有了最简单的武器而已。

    至于铠甲盾牌头盔这些护具,都是各人自己动手制作的。以绳索编个网状马甲,再拴上竹片木板,就算是一个铠甲,用竹枝、柳条、细铁棍,混合麻丝编成帽子,再配上麻丝编织带做的悬挂内衬,就算是一顶头盔,就这些东西还花了刘备四十万钱的材料费。至于粮草,是一石也没买,因为若按现在的谷价,剩下的一亿多钱,也只够买半个月的军粮。

    秋九月十五,刘备抵达藏兵谷。现在,从龙门到藏兵谷,每五里就有一个村寨堡垒,十里就有一座大型碉楼工事群。数千的髡头黄巾战俘,正在草原上开挖水渠,为明年大规模的屯田做准备。陈武的五千精锐,则被训练成专职防守的步兵,其中三千人被打散,分驻在十二个堡垒之中,另两千人集中在藏兵谷南部防守。

    现在,自龙门到藏兵谷一线的常驻人口,已经有九千多人,这些人以碉堡工事群守着三十多里的大道,如果鲜卑想来进攻,只要没有大型投石机的帮助,那么不付出两万人以上的伤亡,就没有可能攻下关外的两个基地,而这个伤亡,即便是在鲜卑统一的时候,也不是能够轻易承受的,更别说现在已经分裂成数部,因此刘备一点也不担心关外基地的安全。

    由于藏兵谷的防御得到完善,原本在龙门镇的工业基地,也被转移到藏兵谷之中。工匠们通过垒石堰塞小溪,造了一个人工湖和三级水坝,不仅解决了藏兵谷内取水和灌溉问题,还在河道上形成一个三步多高的落差,为安置水力锻锤、砂轮、风箱提供了水动力。现在藏兵谷基地主要有四种产业,一是榨油、二是烧石灰,三是制造武器和工具,四是玻璃加工。

    玻璃产业今年的产量很低。因为纯碱是从桐柏山运来,原先是依靠陆路运输,行程高达三千多里,后来由于豫州的黄巾拦路,改为自桐柏山下淮河再经鸿沟到黄河,然后上岸装车,绕了老大一个圈子,原材料因此停供了四个多月,直到最近才刚刚恢复。不过水路运输的好处是量大,一次就一次,现在谷中储存的原料充足。

    受拉丝速度的限制,天丝宝甲的产量一直很小,六十多工匠,累死累活一个月,只能生产六十套,到目前为止,也才积累了五百多套。这东西,是刘备严格控制的高级装备,没人敢拿。不过其他东西就不同了,由于中原大乱,玻璃产品没有销路,堆在库房里的东西,就逐渐流失,现在关外的将领,都用上了精致的油灯、明亮的玻璃镜。积攒的平板玻璃,也被郭岚装到了新建的官府窗户上。看着手下房里的油灯,看着新房的玻璃窗,刘备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叹,看来人性一直就没有变过,只要有机会,都要占公家的便宜,都要用公款建豪宅。

    已经流出去的东西也不可能逼人家送回来,玻璃装上了,也不好让拆下来,所以刘备下令,给所有屯以上军官都配上油灯和镜子,已经有的,不再配发,之后又责成郭岚从严管理商品,再有流失,按价赔偿。至于平板玻璃么,就大批量生产吧,然后多建些温室大棚,用蔬菜来缓解粮荒。

    这次,刘备的主力是两万步兵,骑兵不足五千,其中一半是训练不足的步兵,要对付以骑兵为主的鲜卑人,就必须想点办法,不然很难打赢。

    为此,刘备引入了两种武器:一是床弩,二是散石投掷车,刘备称其为散弹炮。由于弹性弓臂的成本太高,加工周期又长,因此刘备这次改用加劲的绳索束为蓄能元件。这东西很容易做,其原理和木匠为张紧锯条,而在锯弓背部缠上绳索,再插上木棒上劲的方式一样,只不过力道更大更结实而已。

    床弩的主体固定在独轮车上,弩箭轨道固定在一个结实的木框之中,木框两侧伸出的端部,各以一根相同的麻绳上下缠绕数次,然后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方向,用工具插入中间上劲,上好之后,再插入一根结实的硬木棒为弓臂。由于绳索加劲缠绕之后,会自动反弹,夹在绳索中间的硬木棒就有了很大的回转力。在弓臂有了足够的张力之后,再用麻绳连接木棒两端,作为弓弦,床弩也就制作完成了。做成的床弩,从前面看,有点像个“皿”字,左右那一竖,就是加劲的绳索束,中间两竖和上下两横,都是木质框架。

    试验证明,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床弩,能将六尺长的标枪发射到五百步之外,而且射击的高低、方向都可调,只不过这东西没有什么准头,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上弦也非常费力,需要三人协作进行,上弦之时,两人在前,用专门设计的动支点撬棍,贴着绳索束向外撬动弩臂内端,另一人躺在床弩之上,蹬住弩框,用全身的力气带动固定在特制背心上的拉弦铁勾拉弦挂上,再滚下弩床,装填弩箭,瞄准发射。为了节约人力,刘备将两台床弩编为一组,一组四人,每人既当装填手,也当射击手,轮流装填发射。这样虽然能节省两人,但是也限制了床弩的发射速度,刘备测了下,每刻钟,每台床弩只能发射十到十一次。

    (动支点撬棍:撬棍支点一侧,为渐开线形状弧面,撬动之时,支点不断后退,可以增加撬动距离,而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例变化较小。)

    散石投掷车的结构更简单,就是一个旋转投掷器,旋转角才八十度,也是以加劲绳束为蓄能元件。使用时,一人以杠杆压下投掷臂,另一人用绳扣拴好投掷臂,然后装弹,在投掷斗里扔进去七八个小石块,再砍断绳扣,旋转臂就可以将石子投掷出去。由于投掷的石块大小形状不同,因此射程也不同,覆盖范围在三十步到百三十步之间。这东西没什么准头,也没多大杀伤力,不击中要害,都不能致命,但是真要被砸着了,也不好受。

    刘备之所以要用非致命性武器,并不是他仁慈,而是因为他手上的弓弩数量太少,还不足以压制鲜卑人的骑射,他只能靠这个来制造漫天的石雨,来压制鲜卑人的骑射。只要鲜卑人不能安稳的站在百步外对己方发射弓箭,那刘备的目的就达到了。

    九月十七日,两万步兵也抵达藏兵谷。两万人同时动手,效果真是不同,三天功夫,就制作了千台床弩和千台散石投掷器。随后训练了一次,效果确实不错,床弩和投石器相互配合,再加上弓弩、标枪和投石,一起动作起来之后,大军前方五百步内就没有安全区,进入百步之后,飞舞的石块和箭矢,如蝗虫一般,漫天都是,任谁也不敢轻易接近。

    根据探马的回报,魁头已经在弹汗山重建了王庭,以坚固工事驻守弹汗山,目前聚拢的部众有一万五六千人,现在几乎天天派出探马到藏兵谷附近侦察。两万步兵到后,鲜卑探马肯定能探到消息,刘备怕魁头主动撤出弹汗山,所以命张飞立即领着四千骑兵出战,每人随身携带十日口粮,直接突袭弹汗山,务必将魁头的主力缠在弹汗山以南,能战则战,不能战,就困住他们的牲口,如果存粮只够三日,而援军未至,可自行退回。

    九月二十日,收到张飞送回的战报:十九日,与鲜卑一部战于百花岭,斩首五百余级,余众退走,攻克百花岭隘口,夺得牲畜两千余。

    此时床弩和散石炮已经制作完毕,隘口也拿下来了,刘备遂命白饶,刘石二人领两曲步兵,多带床弩、散弹炮,以飞虎车,骡车代步,去支援张飞,务必在五日内与张飞部会合,缠住敌人。刘备继续在藏兵谷准备作战物资,因为这次,他不仅要拿下弹汗山,还要永久占据那里,因此需要的东西,他都要带齐。

    九月二十二日,张飞又传来战报:二十日,大军推进到仇水,和魁头部主力隔水相据。当日,刘备自领后军一万五千人,带足两月粮草,各种工具,向弹汗山进发。

    光和七年,秋九月二十七日,刘备领军抵达仇水南岸大营,与魁头隔河相望。

    刘备的大营离弹汗山只有八里多地,离鲜卑人的王庭,只有五里,已经清晰在望了。只要渡河成功,那就直接面对弹汗山王庭。魁头为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在对岸营盘中扎下重兵,骑兵每日来回巡逻,防守严密。刘备并不担心不能渡河,因为这里的水并不深,很多地方都可以徒涉,而且冬天还会封冻。张飞不能渡河,是因为鲜卑人以优势骑兵守在对岸,如果强行涉水渡河,伤亡就会很大,而刘备给他的任务,只是缠住鲜卑人,现在,这个任务他已经圆满完成,所以没必要发动渡河作战。

    刘备沿着仇水南岸察看了半天,也没选好渡河的地段,就在他苦苦思索之时,一阵秋风吹过,刘备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脑子里也突然蹦出了一个主意。

    ---*---

    1、以上大致符合史实,但是史书记载不全,对云中的丢失过程没有明确记载,因此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推理追寻。

    2、西汉元始元年,云中郡辖户三万八千三百三,口十七万三千二百七十。县十一:云中。莽曰远服。咸阳,莽曰贲武。陶林,东部都尉治。桢陵,缘胡山在西北。西部都尉治。莽曰桢陆。犊和,沙陵,莽曰希恩。原阳,沙南,北舆,中部都尉治,武泉,莽曰顺泉。阳寿。莽曰常得。

    定襄郡,高帝置。莽曰得降。属并州。户三万八千五百五十九,口十六万三千一百四十四。县一十二:成乐,桐过,莽曰椅桐。都武,莽曰通德。武进,白渠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西部都尉治。莽曰伐蛮。襄阴,武皋,荒干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中部都尉治。莽曰永武。骆,莽曰遮要。定陶,莽曰迎符。武城,莽曰桓就。武要,东部都尉治。莽曰厌胡。定襄,莽曰著武。复陆。莽曰闻武。

    3、东汉云中郡,辖十一城,永和五年,户五千三百五十一,口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云中(太守治所)、咸阳、箕陵、沙陵、沙南、北舆、武泉、原阳、定襄(故属定襄)、成乐(故属定襄)、(武进)故属定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