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 > 第三编 名动天下 第二十七节 医家二圣

第三编 名动天下 第二十七节 医家二圣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第三编终于结束了,请看第四章:烽火连天!

    光和四年,邙山大学发布的公告,首次开始招收医科,而且年龄设置得极为宽泛,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书生,有无医学基础,皆可报考。招生人数为四十人,学制最低为三年,不设上限,凡无法通过毕业考试者,皆不予毕业。同时,在招生公告中,还有一个医术提高班,计划招生三十人,招生对象是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有四年以上的行医经验者。这个提高班,基本学制为两年,再实习一年,通过考核者,发给毕业证书。

    近两年来,邙山大学农科和工科学生每年招生总数维持在一百零八人,而医科刚开始创建,总招生人数就达到七十人的规模,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不过刘备并不担心师资问题,因为太医院里,有的是名医,他随时可以请出这些人来讲课。唯一需要费神的,是如何引导医学的发展方向。

    在后世,关于中医是伪科学的论断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是中医采用的逻辑思维,不是后世科学界认可的试验分析法,而是基于哲学的辩证分析方法,而且经络穴位等,也得不到解剖学的支持。很多药方,也没有通过药理和毒理试验。中医推崇因人施治,采用辩证的治疗手段开方,即便是完全相同的病症,采用的药方却往往大不相同,导致药方的推广性极差,这几点,就构成了中医的死穴,也最为后世科学家诟病。然而这种因人而异的辩证施治方法,实在是中医的灵魂,大量的病例证明,越是高明的中医,越是遵循这种辩证的方法,而且疗效越好。

    现在,刘备已经站在了历史的路口,他有能力改变中医的发展方向,或者说有能力影响中医的发展历程,但是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观点,他不清楚,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他不愿意将中医这种简单便宜的治疗手段,引导到依靠精密仪器和化学分析之上,但是中医的缺陷也实在过于明显,如果他完全无动于衷,任其发展,也不现实,因此,该如何引导,确实让刘备很费脑子。

    不过,这个难题并没有困扰多久,他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他想到了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行家,如其让他这个外行费神,不如由他提供条件,让这两个人来费神,至于中医最后会走向何方,就交给历史来选择吧,毕竟适者生存,医学也是一样。

    刘备想到的这两个人,在后世非常有名,特别是第一个人,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这两个人,一个叫华佗,另一个叫张机。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此人乃一代医学奇才,精通内、外、妇、儿、精神等各科。并首创麻沸散,将病人全身麻醉后,施行外科手术,效果极其灵验,在当世被称为神医,后世尊其为外科鼻祖。在此后的历史中,华佗这个名字,就成了神医的代名词。此时的华佗年方四十余岁,正是精力旺盛,医术大成之时。多年来,华佗一直游走在徐州方圆三百里内,摇铃窜巷的行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他医术精妙,药到病除,故此已被世人冠以神医之名。近两年来,在京城中,刘备多次听到华佗的传奇,他也早就想拜会下这个医家圣者,只是一直没有时间。这次开办医科,他第一个想请的人,就是华佗,他打算将聘请华佗担任邙山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祭酒。

    张机这个名字,似乎比较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他的字,仲景,那不知道的人就要少得多。张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人。此人擅长内科,特别善于治疗伤寒,著有《伤寒杂病论》,提倡以辨证的方法治病,被后世尊为医圣。此时年方三十一岁,也是医术渐成之时,此人擅长治疗疟疾等伤寒疫病,而大汉近年来,疫病流行,故此张机成名非常迅速,在荆州一带,其名声不下于华佗。这个人,就是刘备要搜寻的第二个人才。

    华佗、张机二人,不仅是名医,也是儒生,身上很有些文人的傲骨。二人名气很大,又通经文,因此常有人举荐二人为官,然而这二人因看不惯朝政的黑暗,故此一一推却,多年来只是默默的行医济世,不求闻达。这种人,不慕虚名,只专心于医术,是一种纯粹的人,也正因为为人纯粹,才能成长为医学大家。

    光和四年冬腊月十五,刘备派出刘猛、韩国二人,各领五名护卫,携带着自己的书信,分头去请二人。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去请,就是要利用二人在家过春节这个机会,将信送到,刘备相信,只要接到自己的书信,二人一定会不远千里而来。

    在信中,刘备写到:“······愚以为,先生身负绝世医术,与其独力行走济世,不如多开医馆,一可收徒授业,合众人之力,将医学发扬光大;二可使患者求医有门,不至与先生擦肩而过。今灾害频发,人民穷困,家贫无力求医者众。天子察民之疾苦,特拨内帑百万,开设医科,育才济世。然备愚钝,不通岐黄,恐上辜圣意,下误苍生,故求助于先生。若得先生坐镇,必使学子得教,病患得痊,百万内帑,亦能用于正道。是时,先生领门下第子,行走大汉州郡,行济世救民之事,则病患幸甚,大汉幸甚!此乃功在当代,利被千秋之事,先生实宜行之。邙山学子,天下苍生,皆翘首以待先生,望先生不辞劳苦,往雒阳一行·······”

    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帝王将相,只要是人,就有追求。华佗的追求究竟是什么,刘备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能让华佗更杰出,能够把华佗现有的成功,继续放大。刘备相信,华佗绝不会拒绝自己的邀请。毕竟,任何人都向往着更杰出。来邙山学任教,不仅可以继续行医,而且既能保留他们独立的身份,又可以利用皇帝从内库拨出来的经费,为贫苦百姓办事,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张机在历史上曾经当过长沙太守,因此应该应征而来的可能更大。

    刘备本人,虽然不懂医术,但是他多了一千八百多年的见识,对瘟疫的传播渠道和预防,血型、外科手术中的消毒、止血、麻醉、缝合,人体常见的蛔虫钩虫等寄生虫的防治,以及骨科的基本常识,有着比较正确的了解,这是这年代任何一个医生也无法超越的。

    后世的秦汉曾经动过阑尾炎和痔疮手术,跳伞又摔断了腿,回地方后又补过牙,因此对这这些常见的外科、骨科和牙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流程、工具的使用,还是比较了解。秦汉也曾博览群书,对我国发明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篙素的历史,非常清楚,对消炎药青霉素的发明过程也比较熟悉,就凭这几点,他就可以成为笑傲这个时代的医生。不过,他并不打算把这两种药快速的搞出来,因为实践证明,西药虽然纯度很高,而且特别对症,但是最大的缺点也正在于此,高纯度的药物,很容易杀死细菌,而细菌的先天优势,就是进化出抗药性。一种新药,用不了几十年,就失去了疗效,而中药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虽然见效慢,却很少引起严重的抗药性。

    在这个化学尚未启蒙的时代,刘备不想将青霉素和青篙素大规模的应用,因为一旦产生耐药性,将无法找到替代品。在现在这个条件下,他只能尝试提纯出部分备用,用于救助关键人物,主要做得,还是加强预防,截断传播渠道,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

    这次刘备决议开设医科,看似突然,其实是筹划已久,一直不发,只是因为准备不够充分。现在,玻璃烧制和加工工艺都已经成熟,高浓度酒精、放大倍数高达一百倍的显微镜也已经研发成功,开展医学研究的基础工具,都已经具备,因此,刘备才正式提出开办医科,实施他筹划已久的计划。

    在刘备的计划中,第一步是推进医疗仪器的发展。体温计一时做不出来,就用其它温度计代替,只要能测量体温,方便不方便,根本不是问题。至于听诊器,外科、骨科用的手术工具,缝合线,以及注射器、针管等,都必须研发。另外,战争年代最常见的外科、骨科,必须优先发展。象口罩这样简单的预防瘟疫的工具,以及拔牙补牙的工具和材料,都必须优先发展,毕竟这个东西难度不高,只要肯投入精力尝试,一定能做出点东西,只是好不好的问题,不存在有没有效的问题。

    基本工具发展成功之后,就是如何提高检测仪器的水平。比如进一步提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观测细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至少要达到五百倍以上方才可能。这个放大倍数,单靠玻璃镜片,就很难达到了。后世的方法是,在接物镜的透镜组之间,填充高折射率的油类介质,替代低折射率的空气介质,以此来提高放大倍数。只是这年代油品缺乏,他目前还没想到该用什么油,毕竟折射率高而且无色透明的油类,不是那么好找。

    光和五年,正月十六,韩国传回消息,华佗正携全家,赶来雒阳,看来,这次是真的打动了华佗,居然将家直接搬来。接到消息之后,刘备让人打扫出两套小院,作为安置华佗和张机的住处。邙山大学现在的师生不过四百人,房子还是比较富裕。刘备算过,整个行宫,至少可以满足七百名师生在这里作息。因此两年之内,还不需扩建。至于设置附属医院,这已经在刘备的议事日程之上,只需自己的广厦集团来上十几个人的队伍,就可以解决。

    光和五年,二月十二,华佗和张机二人,同日抵达雒阳。当日,很多文武百官都亲自出迎,围观百姓,更是高达数千人之多。这二人见此情景,着实感动。

    华佗虽然四十多岁,但是保养很好,全不象这个年代人常有的老态,不仅头发乌黑,而且皮肤光滑,毫无皱纹,加之身材矮小,看起来相当年轻,要不是那刻意留着的胡须,任谁也想不到,他已经四十多岁。张机身高和刘备相仿,约莫七尺六寸,相貌儒雅,一身青布长袍,非常干净,看上去就是一个爱好整洁的儒生。

    二人自正月初八离家,在路上足足走了三十多天,方才赶到雒阳。倒不是他们刻意拖延,而是刘备事先将二人上京的路线,宣之于外,因此这一路之上,才有许多病号等在他们下榻的客栈求医。二人边行边给人看病,耽搁了行程,因此花了许多日子,才赶到雒阳。刘备给二人准备了马车,如果跑起来,不过就是十一二日的功夫就能赶到雒阳。为了提高邙山大学医科的声势,并为沿途病患造福,刘备特意如此安排行程。一路之上,凡遇城池,必定休息,住宿的客栈,也都是当地最高档的客栈。神医能在自己的店里住宿,店主自然招待得周到,因此这一路之上,二人虽然看了不少病号,但是一路受人礼遇,风光无限,心情愉快之下,也就不觉得有多疲劳。

    当刘备在雒阳忙于接待两位神医,创办医学之时,刀疤等人,正在按刘备的计划,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行动。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